第一篇: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简报
第 26 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4月30日
交流成果 深入讨论 解放思想 达成共识
——曙光医院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暨解放思想大讨论
4月17日下午,曙光医院在东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成果交流会暨解放思想大讨论。医院领导班子、老专家、老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医疗、护理、医技、后勤、行政各岗位的群众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朱惠蓉主持。朱惠蓉首先向与会者全面汇报了曙光医院学习调研阶段的活动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医院办公室主任姚政、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屹、科教处处长高月求、工会副主席王继兰、财务处处长姚洁明、医院办公室主任(东)竺炯、医务管理处(东)处长胡宗德分别代表各调研组围绕六个主题汇报了各项目的调研情况。与会者随后展开热烈讨论。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曙光医院院长沈远东介绍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方案的精神,指出医院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1-
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医院机制体制的建设,加大研究型、重量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老院长王灵台教授在发言中说,深入调研是实践的基础,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更有严峻的挑战。医院的发展要再上台阶,需要把计划进一步落到实处,看到难点和弱点并设法解决;需要开源节流、夯实基础;需要提升曙光人对医院发展的信心和工作的主动性;需要加强医院的凝聚力,推进东西两院一体化发展,推动东西联动和稳定发展。原党委书记朱抗美教授说,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发展,但不能违背科学,要尊重客观规律。发展有时是大跃步前进,有时是稳定平衡的步伐,发展的轨迹是在不断调整中螺旋上升的。我们要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作风,应对各种考验,尊重客观规律。在发展中要遵守规则、严守制度,发扬民主团结的优秀传统,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班子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重视科学、尊重科学,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其他与会代表纷纷就调研报告的内容和医院发展的思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体会,提出了建议。
朱惠蓉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更积极踊跃地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并总结出会议达成的共识,即:以人为本、形成合力;尊重科学、稳步发展;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措施落实到实处;紧抓内涵,保持特色。
龙华医院积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为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拓宽发展思路,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4月20日,龙华医院组织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参加此次大讨论活动的有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学习实践活动的群众代表及部分专家教授。大家紧密围绕医院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践载体,并结合医院前一阶段的调研梳理出的主要问题、发展瓶颈展开讨论。
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具有民主氛围浓,发表意见主动性强、积极性高,学术氛围浓等特点,形成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个个转变观念谋发展的局面,群众与领导干部思维同步,共同为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三十多条建议。马贵同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此次大讨论专门准备了发言稿,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关键和核心是八个字: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马贵同说,学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中医,打好中医基础知识的功底,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呈现多种模式、百花齐放的格局;医院及科室要制定中长期中医人才培养计划,要有激励机制,注重引进人才;除加大对全国或地方重点学科的投入外,医院还应对各个科室形成的特色病种或项目适当加以扶持;建议开展中医文化或文艺沙龙等活动,开展与医改相结合的讨论,活跃医院气氛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朱培庭教授就中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几点想法,他认为,在新的医改形势下,中医医院求生存,提高各方面工作的“含金量”是关键所在。中医传承几千年的汤药,在新形势下剂型的改革刻不容缓。与会人员还就临床研究基地中门诊的建设、科研方向问题,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学科协调发展问题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院党委书记江启中在发言中指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是形式,解放思想是手段,抓好工作、促进发展才是真正目的。医院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吸收合理建议,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和实际工作的成效。
岳阳医院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部署“学实活动”转段工作
4月27日下午,岳阳医院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进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工作部署。会议由医院党委书记金利国主持,党委副书记陆嘉惠及医院各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
金利国首先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自3月中旬起,医院全面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院党委立足医院发展,紧紧围绕“迎挑战,抓内涵,聚合力,促发展”的实践主题,完成“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使整个“学实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推进顺利,基本达到了提高认识、抓住问题、理顺思路、解放思想,形成初步共识的目标,为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奠定了基础。
金利国就“学实活动”第二阶段工作进行了动员和详细部署。他指出,分析检查阶段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要扎实搞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要从夯实思想基础出发,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保持党员全覆盖。要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在第一阶段中查找出突出问题、瓶颈问题和牛鼻子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分析主客观的原因,并将重点放在分析主观原因上,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要认真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精心组织好群众评议活动和组织生活会,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全面、有效、高质量的完成。
陆嘉惠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各党支部要结合实际,确定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在学习培训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实效性的开展活动;要继续坚持第一阶段及时汇报工作、定期交流经验的做法,通过简报、网站等宣传阵地优势,广泛报道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及时挖掘和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 海 中 医 药 大 学
迎评促建工作简报
第7期
迎评促建办公室编 2006年9月30日
本 期 内 容
●谢建群常务副校长在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委副书记、评建办主任何星海作关于教研室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总结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我校
2006年教学工作
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陈凯先校长在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性发言
●我校近期迎评促建工作情况报告(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简 讯
谢建群常务副校长在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月22日-23日我校隆重召开了本教学工作会议。会上,谢建群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党政作了“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开拓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为题的主题报告。报告在总结我校自99年评优后取得的各项成绩的基础上,围绕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工作进行了阐述。
报告首先总结了我校99年评优后取得的成绩,并从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专项投入、新专业开设、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培训及所获奖项等6个方面加以阐述。谢校长在报告中指出,通过上述教学建设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创造出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制度空间,有利于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报告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地域特点,基于深厚的办学历史和较长时间的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我校 “高层次、研究教学型、外向型” 的办学定位。基于这一定位,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战略的整体定位以及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自我要求,面向新世纪生物医学和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培养中医药特色鲜明、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自我更新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个性化中医药事业接班人。
报告中介绍了我校中医药人才科学研究思维训练平台建设情况,并从中医药人才基本知识构成及个性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科学研究思维训练平台的建设、中医药人才临床技能及创新医学思维的训练平台建设、中医药创新人才人文及身心素养训练平台建设、中医药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保障等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就核心知识与拓展性知识的重新结合、中医专业基础课程和创新特色课程建设、中医药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三学期”制度、“早临床、多临床”教学模式及学生临床技能及中医思维建设、递进式德育教育计划,体育俱乐部制、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报告在肯定我校近年来经过改革中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指出了当前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的一系列薄弱环节,诸如教育教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有待深化,尊重学生的发展体现不足,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有待深化,基于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教学 2 有待加强,质量监控仍有不足,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难以满足教学发展需要等。在报告中,谢校长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报告最后指出,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围绕“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医药事业接班人”之一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员工应以总结50年来教育教学经验为契机,深入转变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宣传和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为建立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院校而努力奋斗。党委副书记、评建办主任何星海作关于教研室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总结
校党委何星海副书记在会上就近阶段迎评促建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回顾了自4月份我校召开迎评促建动员大会以来全校各部门相关工作推进情况,重点就我校暑期开展的教研室及二级单位规范化建设的检查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全校各部门目前都已按“二十字”的迎评方针,在各项规范化建设工作中严格标准、积极投入,不仅全校的规范化建设意识和工作水平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建立长效机制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理清了今后一阶段的总体建设思路,增强了工作的目标性和科学性,体现了全体教职员工良好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认真务实的工作精神。此外,何书记还着重就检查中发现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归纳。他指出,各单位建设水平尚存在较大差异,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计划和总结质量有待加强;同时,各院、部教学特色凝炼还不够,成果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大部分二级学院尚未建立院级发文管理制度;质量监控环节不够完善;各临床医学院在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和技能操作训练等环节学校还需进一步统一做法和制定基本要求;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深入和创新等。何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全体教职员工提高紧迫感,在今后工作中注意细节,不断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完成评建任务。会上,何星海副书记还代表校评建办,对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作了具体安排。(通知另发)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我校2006
教学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我校今年暑期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与支持,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洪净副司长莅临指导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石司长在讲话中,就当前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教育部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重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及其对被评高校办学的促进作用作了详细阐述,不但使全体参会人员对当前全国高教发展形势有了清晰的了解,更坚定了大家努力为迎接明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积极工作的决心。
洪司长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全国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随后详细介绍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的工作安排,主要是一系列研究课题及培训计划,涵盖了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中医药人才培养及成长规律,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质量保障机制,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及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同时,洪司长对我校多年来办学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我校在办学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诚恳建议,主要包括提高认识,理清思路;遵循教育规律与特色办学实践相结合;软硬件建设结合,重在软件建设;整合资源,形成特色;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
陈凯先校长在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性发言
这次会议时间紧凑,但开得很成功,与会人员受到很多启发,对下一阶段迎评工作有帮助,这次会议很成功。大会中我们听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评估专家程伯基教授关于国际医学教育背景及一系列新教学理念的报告,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介绍了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及进一步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洪净副司长介绍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她自己的一些评估方面建议,尤其是其他院校的评估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还特别听取了谢建群副校长和何星海副书记对这几年教学工作的总结分析和最近一段时间评估工作的总结,以及对下一阶段任务的布置。通过参加接下来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我有一个感触:上海中医药大学有支非常敬业的队伍,对学校非常关心,大家很有凝聚力。学校目前正面临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挑战也很严峻,中医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也面临历史上未遇的机遇,我们要组织好自己的队伍,很好的把握好机遇。我把这次讨论归纳为两方面: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认清这次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估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验,交出满意的答卷对整个学校的发展是很有关系的。99年通过全体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使得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果这次也能验收好,将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开辟良好环境和条件,但是如果验收结果不好,落在了其他学校的后面,国家的支持也不会很多,就会影响学校今后的发展。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有二、三十家,竞争很激烈,未来发展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只有靠自己努力争取,掌握主动权。
二、迎评工作争取好评价,是目标,但不是我们完全追求的结果。
迎评重在过程,结果虽然很重要,我们也希望有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不需要做表面文章,要真抓实干,通过努力把各项工作都提高上去,并能把优秀成果展现在评估专家面前。我们要形成长效机制,各项管理到位,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存在侥幸心理。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通过大家刻苦努力,认真准备,就会取得好结果。我校历史上有好传统,业务和学术上在国内也有特长,但就中医药大背景而言,也有吃亏的一面。正如乔旺忠校长曾经谈到的中医药大学与其他大学一起用一样的尺度评比较吃亏,中医历史形象不高,与现代科技发展有差距,怎么改变社会对我们的看法,只有通过扎实工作。以前药物所也曾面临困难境地,没有大的项目,后来抓住机遇齐心协力争取到了新药认证中心,走出了困境,这就是通过大家认真努 6 力。洪司长也谈到不担心我们中医大水平不够,而是怕我们麻痹大意,有自满情绪,大意失荆州。一方面要重视专家评审不搞假优秀,另一方面只能争取优秀,否则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再想得到国家和上海的支持就会很难。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高效有序安排迎评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作了一些总结,但是迎评工作还有很多没完成,离正式评估还有10个月,我们除了要准备迎评,还有日常工作要做,任务很重,时间很短需要我们自己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迎评工作量很大,也很细,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没有一个部门是没有关系的。
要抓好三个重点:
1、抓好教学指导思想;
2、办学条件等硬件工作做好;
3、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好
抓好三个环节:
1、抓好特色凝练;
2、组织好亮点;
3、想好展示手段。今后我们的评建工作与办学工作,应努力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解放思想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近些年发展较为迅速,教育教学思想较为活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创新不断,因而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为适应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善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去引领教学改革工作。而更新观念不是个别人或个别领导的事情,而应成为每位干部、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二、全面工作与局部工作的关系
评建工作是学校全局性的工作,没有与评建无关的人,也没有与评建无关的事,各部门、各单位都应深入理解评建工作的精神,积极投身到评建工作中来,每个岗位、每个人是关系评建工作的一份子,都应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并与高校整体评建工作保持协调,做到步调一致,以保持学校整体工作按计划推进。
三、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迎评工作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具有近期实现、阶段性强的特点,而我校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事情,我们在评建工作中的新思、新想、新做既要考虑近期评建目标的实现,又要立足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努力使评建工作成为推动学校未来发展的助推器。
四、遵循规范与创造性工作的关系
教学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性,为此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许多规范,这些规范对于规范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教学工作又是在师生互动中充满激情、充满挑 战的工作,因而又需要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去体会教学工作的乐趣。
五、创新人才培养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问题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康、善于合作、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人才。而作为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还应突出鲜明的中医特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传统中医思维能力,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使创新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中医的本体性。
今后我们的工作要重点围绕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把握好几个核心环节:中医药课程创新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能力培养体系、人文道德素质培养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要不断创新机制和体制,把教学积极性引导到教学改革中,以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为抓手,继承和发扬中医药。
最后,会议开的很及时,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很好,我们面临者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把握好这次良机,对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希望这次会议能在以后学校历史上留下一笔。
我校近期迎评促建工作情况报告(校党委常委会会议)
目前,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在迎评促建工作中,学校本着积极、务实的方针,突出强调“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在不放松规范化建设开展迎评资料整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工作,力求通过建设,切实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希望在现场评估阶段能够带给专家耳目一新、成绩不凡的深刻印象,以取得优秀的评价结果。以下主要就加强内涵建设、迎评规范化建设以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对近期评建工作进行报告。
一、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工作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在我校搬入新校区,办学条件有较明显改善,能较好满足办学条件相关评估指标的情况下,目前,制约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本科教学的内涵建设问题,为此,学校着重从本科教学的基本规章体系、基于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训练、本科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着力强化内涵建设。
(一)抓计划、大纲、教材等工作,完善本科教学的基本规章体系
实现我校从教学型院校向研究教学型院校的过渡,需构建出研究教学型院校的新型本科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除围绕研究型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与政策机制改革之外,重要的是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而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首先落实于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教学基本规章体系的建设工作中。
(二)以课程为抓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教学理念、制度、管理、师资水平、教学支撑条件等,但是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质量始终是一关键要素。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和课程质量不仅体现了大学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而且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更集中表现了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完善教学计划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课程”这一关键点,深入开展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激活教学过程,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强化小学期临床实践考核,推进临床医学院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临床能力训练,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等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
(四)提高本科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工作
弹性的知识累计需求、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及其利益的最优化,这些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已成为高校提高本科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这方面工作主要从完善学分制管理、加强本科教学组织和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以及教学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分别落实。
(五)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拓展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尊重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已使大学教育跳出了课堂教学的小天地,内容丰富、渗入学生生活、立体交叉的校园社区建设成为大学育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精心组织了大学生的创新性竞赛活动、大学生学术节活动,大学生学术社团活动,推进了大学生研究计划,举办了一批高水平文化素质系列讲座与活动,组织了校庆、评估等主题征集和宣传册整理活动,开展了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努力营造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氛围。
二、扎实开展迎评规范化建设工作
今年三月初,围绕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三级管理,先后启动了教研室规范化建设、二级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规范化建设,并于八月中旬完成了各级部门规范化建设的检查工作。
三、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估工作是对我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检查,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评估的结果,因此,在此主要谈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缺乏科学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检查中发现某些教研室、个别新专业存在较严重的师资队伍不全、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成长顺其自然等问题,且这一状况恐短期内难以解决,说明我们对师资队伍建设还缺乏认真合理的规划和计划工作。
2、教师成长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大学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工具”,更具有追求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因此尊重教师必须落实在重视教师成长和提高的工作中。而我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还缺乏一定的活力和生气,教师深造进修、参观、学习、交流的现状与大学这一典型的学习型组织还不相称,教师队伍素质结构难以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根本需要,亟待建立起有利于教师成长和提高的人事制度,3、教研室在教师培养方面努力不足:教研室是具体实施教学工作的实体性组织,是教师追求教学事业不断成长提高、实现教学梦想的最基层的组织。而在检查中发现,我们部分 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正在弱化,各项记录中甚至看不到教育教学思想研讨、教学方法研讨、集体备课、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等相关内容。
(二)科研引领教学问题
我校具有研究院与大学院、校合一的独特优势,又有建设研究教学型院校、培养性创新人才的内在需求,但学校在科研引领教学、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方面还有待顶层的关注和规划,研究机构、重点学科的优势资源对本科生培养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存在教学与科研脱节、学科与专业脱节、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脱节的现象。
(三)本科教学的地位问题:我校是一所本科院校,本科教学无庸置疑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处于学校发展基础地位。但在检查工作中发现从职能部门到二级学院,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支撑材料显得较为单薄、零乱,直接反映出了本科教学工作在学校各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状况,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我校近几年本科教学的地位问题,几年来我校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教学情况、解决教学问题是否做得到位?学校的考核、晋升、激励等各项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为什么近年来各类教学研究活动难以活跃,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取得教学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较少?为什么有些职能部门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缺乏热情、没有创新、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四)教育教学思想问题:突出表现为创新精神尚嫌不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没有很好地牢固树立,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效率有悖于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学校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教学观、学校的文化价值观需要我们提倡和树立。
(五)院、部基层教学管理问题:院、部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支撑单位,是教学工作的落实单位,是人才培养核心活动(包括课程、专业、学科)的归属单位,也是师生管理的归属单位。我校过去由于办学规模较小,形成了一级管理为主的传统,而在目前复杂性的弹性管理制度下,忽视或替代院、部的教学管理工作,都将不利于本科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大部分二级学院办学的思路和特色尚未真正理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教学运行较为被动,需尽快提高院、部领导对办学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院、部行政管理的效力,院、部要依靠专家治学、治教,共同做出高水平的规划、实施教学与评价工作,要建立可靠的教学运行机制、制订出可行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建设。
(六)迎评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1、从各级座谈会和检查工作发现,我校迎评宣传工作还滞后于评建推进工作,广大师 生员工中对评建的相关知识、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的评建工作安排等均缺乏畅通的信息来源,认知度较低。
2、评建办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评建工作是全校性的工作,不是教学处一个部门的工作,评建办在迎评阶段是校评建领导小组下设的常设机构,具有指挥、协调全校评建工作的职能,而目前校评建办的工作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3、学校、医院、学院要针对评建工作制定较为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师生投身评建工作。
4、学校办学相关的数据资料汇总和统计、学校自评报告的撰写需尽快启动,以便尽快明确校一级支撑材料的目录,争取实现年底各项工作的基本就位。
5、各级相关资料的整理还需注意各细节问题,不充分的材料要尽快进一步建设、补充,要尽快进入最后攻坚战的状态。二级学院在院级资料整理和领导教研室开展资料整理工作时,要创造性地、更加主动地开展工作。
6、各临床医学院对学生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工作还需进一步部署和加强。
从现在算起,距离教育部专家明年6月17日来我校现场评估还有九个月时间,而我们要建的内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全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增强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增强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从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学校的本科教学与管理、服务水平。评估最终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希望评建工作能给学校的本科教学带来更多收获,我们希望评建工作能够真正拉开学校向研究教学型院校转型的序幕,也期待评建工作能够带来我校本科教学繁花似锦的春天。
简 讯
近日,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传来喜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的公示目录中,《中医各家学说》等24本由我校教师主编的教材入选。我校的教材入选数继“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后再攀新高,位居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前列,成为我校“十一五”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端。
近年来,我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着力加强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此批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工作中得到了体现。在本次规划教材的公示目录中,由我校王忆勤教授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作为案例式教材首次入选,体现了我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教育部评审专家的肯定。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二期)的重点内容之一,“万种教材建设”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众多高校与出版社的积极回应。据悉,此次教材规划共有271家出版社的23623种教材申报,经过专家评审,其中9723种选题获批,目前正处于公示期,待公示结束后将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我校将以此次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工作为契机,加强教材建设与研究,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继续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
第三篇: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评选办法
为激励和帮助学习勤奋、积极进取、品学兼优、生活艰苦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由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捐赠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
经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友好协商,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评选办法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奖项名称
奖项名称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
第二条 奖励、助学对象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分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
奖学金奖励对象为我校临床医学院在读的全日制(在职、定向、委培生及港澳台、外籍生除外)研究生。
助学金资助对象为我校在读的全日制(在职、定向、委培生及港澳台、外籍生除外)研究生。
第三条 各奖项名额、标准
“雷氏奖学金”每学年5-10名,奖学金标准为5000-10000元/生/年。
“雷氏助学金”采用申报制,获资助人数不超过在校研究生人数的30%,助学金标准分为1000、2000、3000元/生/年三档,根据实际
困难情况分别资助。
第四条 奖项设立年限
设立年限暂定为3年,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第五条 获奖条件
获得奖学金者,除符合本评定办法第二条外,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热爱祖国,立志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2.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思想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成绩优秀,曾获人民奖学金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5.工作勤奋,获得一致肯定和好评;
6.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7.获“雷氏奖学金”者,当年不再参与其他企业奖学金的评定。获得助学金者,除符合本评定办法第二条外,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热爱祖国,立志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2.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学习勤奋,思想道德品质优良;
4.基本助岗津贴未达标,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勤俭朴素;
5.工作勤奋,获得一致肯定和好评;
6.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7.获“雷氏助学金”者,当年不再参与其他企业助学金的评定。
第六条评选程序及实施
学校与雷允上药业联合成立评选工作小组,负责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并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雷氏中医药英才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评选程序将公开,评选结果将在校内公示。奖学金每年11月在三年级中评选;助学金根据申报情况,每年评定1-2次,按半年或一年资助,第二年资助需重新申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009-12-15
第四篇: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完稿日期: 本科层次毕业论文职称:年月日
第五篇: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
考研群:QQ 194236408。
以下为个人看法,个人观点,不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发在群文件。首先,这个学校题目不外泄。真正考验你的自学能力,校内校外都是公平的,录取也是公平的。群文件我传的文件是一个ZIP压缩包(电子资料考研)和一个TXT文件(几本推荐书和个人经验)上传时间为2013.12.09.适用范围是中药学科研硕士,专硕我没报考,考的也不样。
这里中药学院 科技中心安全评价中心,中药研究所等简章上的单位都招收中药。管理方式微微不同。本人悲催的进了中药研究所,最苦最累最忙的单位。所里的毕业条件硕士生要发SCI,要求有点高。要是发不出就要延期毕业(延毕很多学校都有,部分原因是导师想让你继续给他充当廉价劳动力,以前也有例子。其他地方轻松多了。如果你准备读完硕就工作,不读博的话建议不要考中药所.如果读博,所里这个制度会激励你发SCI的。我和我室友都不会读博了,耗时间,累(我是中药生物技术室友是中药化学)。所里好多学长学姐毕业后招的工作都与实验室无关,搞销售或者药品注册去了。估计是厌烦实验室了吧。本人是个不求甚解的人,个人对那些精细的研究现在已感到很繁琐(但要发SCI的研究必须要精细全面,实验会很耗神的),或者说研究的东西转化不到实际中去,有点脱离实际。我比较关心那些实际应用的技术,比如色谱技术之类,应用和研究是两码事。一般制药厂HPLC就可以了,但发论文做研究用的是HPLC/MS连用或者UHPLC之类。本人不想走博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最后到教授那条路,只求毕业后进个药厂之类的。如果你家庭条件优越没有后顾之忧还是可以去搞搞学术的。现在网上流传的“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的说法对我这样的屌丝说说是适用的。家听条件不好,那个形单影只的学历也只能找个一般工作(不过我很满足与此了)毕竟人与人的起点不一样,我的起点是一个小山村而已。还有一点本人情商不高,只会考试,进了实验室手忙脚乱的。要知道在实验室不同考研备考,要的不是分数。要发SCI是需要各方面能力,情商(这涉及与导师,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以及对当前领先研究的信息收集与判断,还有实验设计)大于智商。很多分高的学生往往发SCI很难,反而是那些活跃外向的同学好发(这只是我遇到的一些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话题说的有些远,下面还是说说考研吧。
有人说中药排名第一,但其实没意义。研究的手段都是西化的。中药学在一些学校完全可以叫天然药物,或药用植物。南药,北药,华西,清华,浙大,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中科院药物所(中科院其他系统也有研究药的)暨南(我学长考了410多录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我有同学考上),北中医(211,唯一的)等等都在研究天然药物,水平只会高不会低。具体对个人有意义的还是自身兴趣和具体导师。再差的学校导师也有特牛的,再好的学校好多老师叶水平一般。南京,北京,广州,成都,上海中医药水平差不多,都是老牌五所中医药。(我一个同学考南中医,导师康缘药业董事长,一个月补助两千,这里只有500,少了点,中药所更少。
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比较先进。具体还是看个人,再看导师的资源丰不丰富,个人觉得中药学院李医明人好。王新宏也不错。徐宏喜当然更厉害啦。还有校长陈凯先。中药所的硕士因为要发SCI才毕业,有延期毕业的可能。其他导师情况可以自己搜。这个学校网站做的够开放,数据库全,导师信息,连往年同学考的分数都可以看到。{多说几句,这个学校的排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SCI的,侧面说就是老师对学生逼得会比较紧,又忙又累,发不出来就延毕,尤其是中药研究所,这里的学生压力还是有的,如果想轻松毕业去工作,最好报学院或者其他学校。发SCI对硕士要求很高的。其他同水平的学校发发中文核心也就算可以的了。我现在都有点后悔,没报南中医或本校,并且我和身边的不少研究生在进入学校后都
有些后悔了想工作去了,没考之前我也想单纯的的做做实验,不过这只是我和我情况类似的人的体会,因为我们是有后顾之忧的,因为没钱}
再谈谈导师和方向。现在很多各方向有交叉渗透的现象。也就是说搞天然药化或者中药化学的导师他做的实验也可能与药物代谢,药物效果有关,或养细胞或作药理实验,因为现在的植物化学趋势是既要分离物质又要验证活性,单纯分离物质发SCI越来越难,也没意义,药剂导师也不会单纯做工艺。搞中药鉴定的话,因为传统的性状外观,显微镜鉴别已发挥到极致(现实工作中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经典的技术,可惜要掌握这个念研究生是学不到的),这种传统鉴别发个国内期刊都好难。所以原来搞鉴定的老师他现在的学生也可能做分子基因序列鉴定(个人觉得这只能发论文,只是理论上的,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这么鉴别的,但因为这是新技术好发论文,一味追求新不是太好,这种生物技术对原来学中药的学生完全就新的要从头学起)研究生的一些实验做得很精细微观,重学术,对于想读博的同学或者想做学术的同学来讲很适合。对于不想读博的同学,做实验之余还要看看外面工作行情吧,一头扎在实验室对综合能力,口头表达交流能力不是太好。
过来人的经验。
中药学教材推荐雷载权,习题化学工业出版社上中医中药教研室编的,药剂用药师的题,有机看看中国药科选择。离考研还有一个月,放松一点,政治英语做题找感觉。不要把考研看的太重。这是最公平的竞争。考不上生活照样。
很多网友问会不会是原题。显然不是。只是参考而已。也可以自己找资料。
还有一个月,放松心态。中药每天用最快速度从头到尾过一遍。
1)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我用的辅导书是一本中药药剂师习题,A型,B型,X型。
2)有机,吉卯祉编,配套的习题,(我只做选择,你懂得),没有合成推断,考的是记忆
性的知识点。看看反应速度快慢,酸碱强弱的排序)中药学,雷载权版,高学敏版
4)英语政治此阶段做押题吧。去年肖秀荣准,前年蒋中挺准。政治参透真题的回答方法,问答题一半答案来自红宝书((正宗的红宝书是高教出版社,国家教育考试司编,唯一的官方出题标准,我看了三遍,红宝书任意一个段落都可能出题,一切出题考点均是红宝书,风中劲草的个人觉得那是别人总结的,也不完全,还是自己看红宝书总结要点好),另一半要结合材料自己组织语言。个人做法是把前二年的问答题知识点在红宝书上划去,略看。重点看没有划去,自己押题。真题红宝书要参透,18大三中全会不要太在意就算要出也只能出一题,估计还是5分。当时我们是18大,好些人狂押宝18大,结果考试就是轻描淡写提了提中国复兴梦,回答的要点仍然在书上。英语张剑黄皮书阅读加随便一本作文模板。估计这时候你们也做得差不多了。
《1800题》,《1600题》,《1000题》这种题海战术的书我没买没看。(当然有些同学适合题海战术)
试卷结构:180道选择,A B X型题。全是选择。三门课各100分
总之参透教材至上,考高分的人都会看透教材,有足够的敏感度去揣测出题的思路。最后不要考之前为结果纠结,不要想我努力这么久考不上岂不很惨(考不上的肯定会有,但不惨,找个工作最少可以积累三年经验。现在研究生太多,处事能力明显不如工作的,如果你不是抱着做研究的目的来读研,估计三年你过得也不会开心),享受过程,结果不重要。
考完试要看看看学术期刊。<中草药》《中国中药》《时珍国医国药》都是入门的,看看上面的英语,看看对复试有帮助,分数出来后过线了,立马联系老师call OR message.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排版很乱(因为回答很多网友,都是以前记录剪切粘贴的)。最后最后再说一下,好好珍惜本科的日子,21,22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吧.一旦毕业了,感觉就不一样了,研究生或者博士比本科生压力大很多
照片说明:中药学1.化工出版社的附了照片,这个编写者是上中医教中药的教授(你不要以为会有原题,拿着本书只是检查自己的学习)。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过不少习题集,不过书本最重要
药剂学:照片已付。两张照片版本不同,我用的绿版,绿版答案错的不少
有机化学,教材配套辅导书,以及人卫的有机化学习题,卢金荣的可以参考,卢的太难,我没买,借的同学的,看的不多(只做选择)有机四百题单项选择已附上,个别有错,这是北京科大的题库,练练手而已,网上都有。多选题我以前下载但现在找不到网址了(图片放在QQ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