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医改督查调研工作筹备意见(9.15)
关于迎接省医改领导小组督查调研
华亭医改工作筹备意见
接市卫生局传真通知,省医改领导小组第五调研组一行8人,将于9月21日下午从平凉出发,前来我县督查调研医改工作,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现提出如下筹备意见:
一、参加人员
1.省医改领导小组第五调研组成员(8人)
曹玉龙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建华省发改委医改办二处处长
高翔省卫生厅卫生法制监督处副处长
张起省食药监局药品市场监督处副调研员
李胜琴金昌市卫生局医政科主任科员
李鹏省人社厅医保处主任科员(督查调研组联络员)司机2人
2.市上陪同人员(9人)
李生发市政府副市长
许华芳市医改办副主任、市人社局副局长
戴其勇市卫生局副局长
杨帆市发改委副调研员
席国平市卫生局科长
周明辉市政府办副主任科员
司机3人
3.县上陪同人员(9人):
徐德才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穆冬梅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
蒲惠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马鹏程县政协副主席
罗金海县发改局局长
任永宏县卫生局局长
杨文乐县人社局局长
马存丁县财政局局长
薛汉青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二、日程安排
9月21日
1.接人
中午13:50,在县政府院内集中,前往策底水泥厂门口接人,接人后直接看点。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负责人,县委报道组、县电视台记者。
出车单位: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发改局、卫生局。
2.督查看点
督查看点由县卫生局局长任永宏主持。
15:00——15:30督查山寨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实施(县卫生局局长任永宏简要介绍全县医改工作情况;山寨卫生院负责人汇报全院医改工作,重点突出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实施)
包点人员:李锋、高国亮
15:50——16:20督查西华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西华镇生院负责人汇报点上工作,重点汇报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以及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医院运行情况);
包点人员:姚俊琪、李虎明。
16:30——17:00督查西华镇裕民村卫生所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及村级药品零差率销售情况(裕民村卫生所负责人汇报);
包点人员:李维伟。
17:05——17:20督查县人民医院新址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负责人汇报公立医院改革及新址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包点人员:邱宝玺、张兴。
17:25——17:50督查东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及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东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汇报点上工作,重点汇报中医药工作及人事制度改革);
包点人员:马存维、徐海龙。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负责人,县委报道组、县电视台记者。
3.晚餐
18:00,在华砚宾馆二楼小宴会厅晚餐。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负责人,县卫生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4.住宿在华砚宾馆住宿。
9月22日
1.早餐
上午8:00在华砚宾馆早餐。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负责人。
2.召开汇报座谈会
9:00在卫生局五楼会议室召开汇报座谈会,县政府徐县长汇报华亭县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会标:省医改领导小组督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华亭)汇报会。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县卫生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县委报道组、县电视台记者各1人。
3.午餐
12:00,在华砚宾馆二楼小宴会厅午餐,午餐后送督查组领导赴平凉。
参加人员: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县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负责人,县卫生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三、筹备分工
1.县上参加领导、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和记者由政府办负责通知,各检查点及其他参会人员由卫生局通知;
2.食宿由卫生局负责,接待中心指导,在华砚宾馆根据领导职务,分别安排单间和标准间,房内摆放时令水果、茶叶等。
3.汇报材料由卫生局起草,政府办把关。
4.会场由卫生局布置,政府办指导。
华亭县卫生局
二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医改工作督查简报
我市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扎实开展医改进展情况督导工作
为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改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医改工作任务的扎实有效落实,5月31日,由市政府办、发改、财政、劳动、卫生等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医改工作督导组深入我市***,***,***等乡镇卫生院,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政策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发现,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能认真贯彻落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制及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整体进展良好。特别是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处方费用明显降低,门诊就诊病人显著增加。同时,督导组也发现,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本药物严重短缺。自5月1日起,我市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由于当前相关补助政策和标准尚未出台,乡镇卫生院网上招标采购平台尚未建成,加之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量明显增加,致使常用药品严重短缺。二是运转经费严重不足。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药品销售额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因药品无利润,经常性收支差额无法得到弥补,卫生院亏损严重,加之正常办公经费和临聘人员工资无法得到保障,已严重影响到乡镇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转。三是债务化解困难重重。实行药品“零差价”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诊疗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0—40%,负担临聘人员工资均较为困难,至于化解历年债务更是杯水车薪。四是人员编制相对不足。特别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要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又要统筹做好门诊及住院诊疗服务工作,人员不足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督导组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点任务,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因地制宜,抓重点攻难点,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夯实医改工作基础,确保医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篇: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____县深化的思考 自____9 年我县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在政府主导下,着力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推进了公立医院的改革。通过 6 年来的改革,医保、医药、医疗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得到了重新调整,广大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得到了切实履行,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医改工作健康、有序、稳步推进。
(一)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县级层面整合初步完成。去年 12 月份,按照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成立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两个单位均在短时间内整合到位,实现了合署办公,完成了职责调整,做到了人员融合、责任融合、平台融合,在整合的形式和内容上,走在了全市前列。
(二)公立医院改革攻坚克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县自____3年 12 月 31 日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处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同步实施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内部运行机制等综合改革,今年 6 月 1 日进行了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以来,各级财政
投入有所增加,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公益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全力推进新华医疗与县中医院合作,新中医院迁建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具备验收条件,到位三期出资 1.87 亿元,在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我县公立医院改革为全国基层医药体制改革探索了新路。
(三)信息化建设抢抓机遇,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撑。县人民医院电子病历通过国家卫计委 6 级评审,达国家目前评级最高水平,开通了“玫城网医”。在此基础上,联合市中心医院申报了市科技局重大民生科技专项,获 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前期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县级医疗服务机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互联互通,建立市、县、乡三级联网,联教、联科、联研、联医的“三级四联”信息化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四)医疗服务实现新提升,硬件软件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县中医院新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孔村精神卫生中心 7000平米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二是加强医联体建设。省千佛山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与县医院、中医院,县医院、中医院分别与 6 处镇卫生院,组建了医疗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加强中医药管理。继续开展了五级师承和薪火传承工作,东阿镇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了五级师承省级考核工作,孔村国医堂投入使用。我县被列为山东省中药资源普查和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研究
项目试点县。四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县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孝直卫生院入选国家卫计委首批“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申报医院。老年乡村医生摸底调查和生活补助发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五是着力打造平安医院。将医疗纠纷纳入全县__8 调解体系,建立起警医、司法、信访联动,相互协作、信息互通、快速反应的对接机制;实行“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实现全县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
近几年来,虽然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受经济利益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服务模式等多重影响,加之医改又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深层次的机制体制矛盾、复杂的利益调整等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深化医改中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一)医疗方面 一是县乡医疗机构定位不明晰,存在县内竞争问题,造成医疗资源重复、浪费。上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群众到上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原因就是这几年医改强基层力度不大,基层医疗机构担当不起应有的职责,一味追求医疗实施“高大上”,而人才、技术等方面却不相匹配,服务能力没有明显提升,而上级医院干了基层该干的事。
二是县乡村医疗设备更新购置问题。由于经费保障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老化,难以满足当前群众的就医需求,导致一些
病人不得不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住院。同时,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有些医务人员年龄偏高,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问题。
三是县级医疗机构债务问题。医改前,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和设备投资,目前普遍有债务问题。医改后,由于执行药品零差率,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减少,直接导致了债务化解能力的弱化。
四是基层卫生机构保障问题。一方面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心理不平衡,极大挫伤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村医办公经费无保障,比如,水电暖、网络、笔墨纸张、租赁费等日常开支,只能在个人收入中垫付,有的村医把看病救人当做第二职业,业余时间从事驾驶、开商店等职业,心思和精力不能全部投入卫生事业。
五是村医后继乏人问题。全县共 575 名村医,其中,35 岁以下 68 名;35 至 60 岁 359 名;60 岁以上148 名,8 月底,到达退休年龄 128 人。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高度重视,门槛相对较高,明确了大学生必须取得从业资格,才能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加之村居医疗办公环境较差、福利待遇保障少、风险高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村医人才队伍匮乏,呈逐年减少趋势。(二)医药方面
一是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问题。部分药价虚高,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特别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许多低价、高效的药物未列入基药,导致乡镇卫生院无药可用,病人只好往上输送。
二是药物定价机制问题。医保政策调整后,实行了“限额、起付线、签约”等政策,很多病人对医保政策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不少群众直接到药店看病买药,导致医疗机构病号明显减少,营业收入随之减少。
三是药品配送问题。部分药品配送不全、不及时,尤其是采购量少的药品或者价格低廉的药品,不能及时配送到位,影响了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一次采购后多家、多次配送,配送方式不一,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负担。
四是药品储藏、分送、损耗费用问题。药品具有其特殊性和高质量性特点,科学地储存和保管药品,才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如不按规定储存和保管,即使在有效期内药品效能也会逐渐下降,疗效逐渐丧失,甚至会产生毒性,因此,只有科学分类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而这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三)医保方面 一是新农合、居民医保整合需要消化。由于机构合并,基层计生办与卫生院存在脱钩现象。医疗患者期望值过高造成盲目消费,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治疗心切,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医疗需求,认为越大型的检查越准确越放心、越贵的药疗效越好,造成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浪费。
二是医保药品目录和基药目录衔接不够,使惠民政策打了折扣。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控制采用了定额包干的办法。医院主观上不可能作亏本生意,结果这笔帐需转到医保对象身上。
三是医保政策调整频繁,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平稳运行。由于近几年医保政策调整变动频繁,相应的医保政策宣传也不到位,群众对此不是很了解,影响了医疗机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
深化医改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和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手段,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路子,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一)找准定位,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强基层放在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原则,除了重大疑难疾病之外,常见病、普通疾病应该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治疗,这方面的业务量要占 90%以上。一是做强龙头。县级医院要大力发展龙头科室和特色专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二是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级医疗服务网的中心。要在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的基础上,提高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治疗等综合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开展一般普外和妇科手术,做到“中病不出镇”。三是打好基础。把村(居)卫生室全面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价格和收费,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对由乡村医生举办的卫生站由政府提供一定补助。其它卫生站由政府举办,纳入卫生院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有执业资格的人员执业。四是扩大补充。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举办民营医疗机构,适应市场需求,锁定债务,避免新债,积极化解债务积压问题。同时,加强医院经营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提高业务操作水平。
(二)提升内功,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按规定严格核实人员身份编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支持,按照实际需求适当按程序增加医疗人员,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二是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落实精细绩效管理,按业务量给予适当补贴,把对每一个科室、每一项工作的要求都体现在绩效中,避免“大锅饭”,坚决禁止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做法。三是加强医院道德和文化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患者至上,提供真诚、优质、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心。四是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对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选派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
学习,鼓励个人自学,提升业务水平,调动医务卫生工作人员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释放潜能,争取事业不断发展。五是保障待遇。依法保障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对困难基层医疗单位给予适当补助或倾斜,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基层医疗单位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村医合理报酬补偿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同时为建设发展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创造条件。
(三)统筹推进,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一是合理配置乡村医生。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 3 年制中、高职医学生培养,县级医疗机构适当下派帮扶。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医学相应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对其学费予以适当补助。同时,联合职教中心委托培养村医。三是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在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优先聘用、招录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吸引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 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同时,对已退休的优秀医务人员进行返聘。四是切实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方式设立专项
资金,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四)形成合力,建立科学沟通协商机制 改革制约医院发展、制约医院提高服务能力的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卫计、财政、人社、发改、物价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监管和指导,发挥职能,积极推进医改。一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步伐,医保、医药、医疗互为条件,密切相关,应做到同步建立、综合互动,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目的,降低因其它两项改革不到位给医保基金带来的过重负担和风险,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除了组织、人事部门要支持医院建立全员聘用、能上能下的机制外,对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要加大委托高等医学院校代培的力度,加快全科医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尽快出台本科院校毕业生到三级医院进修后返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科医生、专科医师培养的政策。三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控制药占比,现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特别是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偏低,未能体现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劳动价值,或多或少引发“大处方”、“过度检查”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调整理顺医药价格,注重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四是建立医疗帮扶机制。利用“大手拉小手”工程,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帮扶工作计划,将完成情况列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细则,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五)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明确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积极探讨个人医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让全体参保人员了解医保政策和就医的各项规定,积极支持医保,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让参保患者了解“基本医疗”的含义,树立合理医疗消费的保障意识和费用意识,摒除参保患者医疗旧观念。三是加大对违规就医行为查处力度。凡有不当就医造成医保基金损失或恶意骗取医保基金的违规行为,经查实后,按规定从严查处,促使参保人员规范就医行为。四是探索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凡是国家批准的合格药物都可以进入市场竞争,借助电子商务等手段进行运作。并允许地方和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索,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院与药品商店价格相差悬殊的问题,使更多的药品加入医保报销范围。五是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环境。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卫计系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良好氛围。
(六)完善机制,提高区域医疗市场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医药发展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要求提出工作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建立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医疗设备更新,满足临床需求,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安全的必要性也使得一般检查治疗设施尤为重要,以便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
第四篇:医改实施意见
木王镇人民政府
木政发﹝2010﹞48号
木王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木王镇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
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委会、村卫生室、相关单位:
《木王镇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镇 党委、政府会议研究决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0年八月五日
抄送:卫生院 档:
(二)木王镇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适应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覆盖全镇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药卫生体制,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镇安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卫生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建立起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是广大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体制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3.总体目标。建立我镇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1年,建立覆盖全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全面执行,建立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报销、配备、临床使用等制度。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镇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4.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镇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达到96%,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参合率达95%以上。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所有低收入困难人群。
探索建立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统一规范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为全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利用农村惠农卡,尝试采取农民自愿、协议委托、信用社转账的资金筹集方式,降低筹资成本,改革筹资机制,建立巩固提高参保水平的筹资长效机制。
5.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行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诊疗常规试点,降低医疗成本,规范诊疗行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60%以上,并逐年增长。不断扩大门诊统筹定点范围,提高门诊费用补助比例。
6.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参保单位和个人服务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就医“一卡通”;建立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健康档案使用效率。
(二)探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7.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认真落实基本药物目录管理、使用和监测等制度。2010年,在乡镇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三统一”试点。
8.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从2010年起,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95%以上,落实政府补偿,逐步实行零差价率销售。2010年,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应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9.进一步深化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职能,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试行院长公开竞聘制,职工全员聘用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0.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定完善《镇安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镇卫生院改扩建和职工安心工程建设;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以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探索推行农村家庭医生责任制。
11.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补助、单位交纳、社会资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镇安县卫生人才培养基金,每年选送医疗机构职工总数的5%,卫生院技术人员总数的20%到上级医疗机构临床进修学习。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高水平,规范管理,2010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其他人群建档率达50%以上。免费为3岁以下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2011年,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禁烟相关规定。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创建县、乡、村级三级健康教育促进协会。以农民健康促进协会为平台,利用电视和广播等,采取开设专栏或专题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干预生活行为,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13.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积极开展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免费为农村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2011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90%。
14.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应急救治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装备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五)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5.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积极推行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探索建立以手术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医疗技术准入制度,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等诊疗行为。
三、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16.加强组织领导。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各项改革工作。卫生院、财政所、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紧制定医改相关配套文件,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推进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完成。17.加强财力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提出的各项卫生经济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改革补偿办法,加大补偿力度,切实保障医改所需资金。
18.加强宣传引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周密制定医改宣传方案。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手段,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全镇上下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建性,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认真总结、宣传医改经验,为深入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19.加强监督考核。要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该单位的重要依据。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目标任务逐条进行分解,确定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办单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定期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对因措施落实不力、态度消极影响改革的,或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问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篇: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我县医疗机构职能,改进公立医院服务方向,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编委办与县医改办所属成员单位历时八天赴xx县、xx县、xx县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中县编委办与三县的医改办同志针对医疗体制改革特色办院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到各地医疗机构实地参观学习。三县在规范管理体制,突出办院特色,合理设置机构,有效配置编制,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我县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三县的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公益性质。三地各级医院在医改过程中,都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将公立医院的所有经营收入及财政补助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医务人员的编制由财政差额补助变更为财政全额补助,享受事业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医院运行性质的改变,使得各医院不再为生存担忧,公益性质得到显着增强,趋利性明显下降,药品与医生的利益链条被有效剪短,过去“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出现了很大改变。
二是健全管理机构。xx县组建了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县医疗卫生监事会等机构,指导公立医疗机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监督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各项业务、协调医患关系。大力推行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离机制,组建专业化的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要求,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建立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服务平台,实现卫生资**乡优化配置,开展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保证公共财政绩效水平,体现公益性质。
三是实行差异发展。根据新医改精神,xx县将加强探索县级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作为医改的一项主要内容,明确县人民医院以做强做精县级龙头综合性医院、侧重发展适宜于西医优势的学科为主,着重提高危重急症、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以做专做特县级龙头中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适宜于中医药和中西医特色优势的学科为主,着重提高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有效深度整合资源,xx县对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相关医技科室、人员、设施设备进行优化整合,重新确定专业科室、医护人员编制和床位,将县中医院的妇产科、血液透析等业务成建制转移给该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将慢性肝病、肛肠外科等业务转移给县中医院。xx县、xx县也对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了准确的功能定位,分别将三所医院定为综合医疗、中医特色医疗和妇幼保健服务及技术指导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我县医院存在问题
一是医院职能趋同化。我县各医院随着全国医疗机构的市场化、功利化,走上了一条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县各医院的医疗科室越分越细,建院规模越建越大,发展欲望越来越强,医疗设备越来越新,大夫学历越来越高,医疗服务水平越来越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先进设备被重复引进多次,相似的医疗人才被重复招聘多回,相同科室被重复设置多个,造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医疗格局,形成了“样样皆通、样样皆松”发展态势,以前的优势专科、特色品牌日渐衰落,医疗机构日渐趋同化、日渐追逐利化。如组建于xxxx年xx县中医院,近年来医院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原来的中医大夫、新进的中医学生,面对医院绩效工资,为了增加收入养家糊口,往往抛弃传统、放弃草药,多用仪器、多开西药,这样既可短时显效,提高工资,又可增加医院收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在这个追逐利益的年代可能面临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险,中医院也变成了一所不中不西、中西皆通、中西皆松的医院。
二是医务队伍建设滞后化。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各医院的办公条件、设备不断更新,但是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始终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群众需求,如县人民医院xx岁以上职工占xx%,xx岁以上的职工占xx%,职工年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全院现有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仅x人,拥有本科、大专人员较多,占全院职工的xx%以上,但是大部分人员的学历多为后期进修获得,含金量远逊于全日制本科生。具备中专学历的人员,近年来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数量依然庞大,占全院的总人数的xx%以上,除部分护理人员外,其余多为历史遗留人员,普遍存在着年纪较大、业务较弱、出勤较差的现象。从人民医院的情况中不难看出,我县医务工作者文化层次普遍偏低,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专业梯队建设日渐滞后,人员结构短缺现象严重。
三是人员编制补充停滞化。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县各医院的住院人数逐年增长。如xxxx年县中医院的患者量xxxxx人次,床位使用率xx.xx%;xxxx年患者量xxxxx人次,床位使用率xx.xx%;xxxx年上半年患者量已经达到xxxxx人次,床位利用率xx%,患者人数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工作量也随之大幅提升。目前,中医院编制xxx名,在编xxx人,其中医生占xx%、护士占xx%、行政后勤人员占xx%,x人长期休假;聘用xx人,包括老专家、护士、勤杂人员。面对与日俱增的患者量,有限的医生、护士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任务,不合理的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未来的要求,人才补充的速度已不能确保医院的高速发展。xxxx年以来县妇幼保健院依据省市要求,新开展了“无痛人流”、“降低孕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新项目,医院业务也逐渐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妇幼保健方向转移,但是根据勃编委[xxxx]xx号文件该院仅核定编制xx名,而依据黑卫妇社发[xxxx]xxx号文件要求,辖区内每x万人口应配备x-x.x名妇幼保健人员的规定,县妇幼保健院最少应配编制xx名。高素质人员和编制的短缺已经某些程度制约、阻碍了医院发展,不能适应医改需求。
三、建议与意见
一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县编委办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借鉴xx、xx、xx等县的做法,按照医改要求对各医院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明确中医院“以中医为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强化中医专科和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创建中医特色独具、中西医结合的品牌医院;明确人民医院以建设“综合性医院”为发展目标,强化人民医院在急诊急救、外科手术、先进仪器设备等方面优势,力争建成省内同级医院中技术最强、服务最好、管理最先进的三乙医院;明确妇幼保健医院以妇幼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向。县卫生局、人社局、医改办等部门要根据重新拟定职能,做好督查督导、人员招聘等相关工作。
二是实施动态化管理方针。按照“总量调控、优化结构、统筹使用、互补余缺、动态管理”原则,根据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大型医院业务量不断增加,妇幼保健院业务转型,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兴建,其他卫生机构编制有所空余,结构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的情况,采取人员有序顺向调配、编制合理有效划转、重新核定编制等方式,有效解决我县医院在人员编制上所存在的困局。要充分利用人民医院、中医院现有的空余编制,根据我县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实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相对优秀的医务、护理毕业生,以补充一些急需、特需岗位;采取动态管理原则,向妇幼保健医院划转部分其他卫生机构编制,调配部分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妇幼保健人员,以促进该院业务的转变、机构的转型,以盘活现有编制的使用效率,利用两所大医院的编制空余,为扩充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好保障。要对医院编制做到既管总量、又管结构,按照医院类别、规模和业务范围重新设置内设科室、明确领导职数、细化科室编制,逐步改善医务人员结构,尽量减少行政、后勤人员编制,加强一线医务人员力量。
三是完善医疗机构体系化建设。实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县委王书记在中国共产党xx县委十五届二次暨xx县人民政府十六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提出要在xxxx年“争取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和部署,县编委办也已经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黑政发[xxxx]xx号)精神核定了xx名编制,明确了机构性质和职能,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设置,建议县委、县政府能早日考虑兴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县城的医疗卫生体系。县级各医疗机构职能分工各有不同,妇幼保健院本应以妇幼保健工作为主,但由于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深入,该院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曾大力发展临床业务,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自身职能的重新认定,县妇幼保健院开始逐步向保健方向转移,回归本能,但是财政差额拨款、财政差额补助的机构和编制性质,又使得该院始终无法摆脱盈利的目的和投资临床的欲望。医疗机构公益化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县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无所作为,建议应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早日将妇幼保健院的职工编制变更为财政全额补助事业编制,以促进该院转型发展,完善全县的医疗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