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海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村镇新社区建设
南海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村镇新社区建设
村改居后,村民原来享受的农村优惠政策、享有的权益不变,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城市公共服务。
村改居的启动,正式吹响今年南海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是我市首次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实现社区化”战略的新探索。昨日,南海区召开村改居动员会,全力推进村镇新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现代社区居民转变,实现城市社区化管理。
范围
近1/3村委会
变居委会
根据《南海区推进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心组团中的桂城街道、罗村街道,大沥组团的大沥镇的全部64个村委会及九江镇水南,西樵镇西樵,丹灶镇南沙、丹灶、石联,狮山镇七浦、江湄、小塘、联表、山南、石碣,里水镇里水共76个村委会于2011年4月底前撤销村委会,分别成立社区居委会。
村改居的对象选定原则规定,凡是南海区中心城区(桂城街道、罗村街道、大沥镇的全部村委会)和各镇(街道)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中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区人均1/3(0.2亩)的,或者2/3以上的村民不从事农业劳动,不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只要符合三个条件之一的村委会,都应当进行村改居。
组织
政经分离 党组织升级
南海区委副书记赵崇剑说,对于基层管理体制——村委会、经联社和党支部体制关系被理顺后,村委会变成居委会,主要职责将转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而经联社主要负责经济工作,二者平行并列。
为了突出核心地位,党组织将会升级。按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要求,少数特大的村委会可考虑设置党委,所有经济组织设党支部,通过完善党组织架构来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村(居)“两委”交叉率,确保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不动摇;
《方案》规定,村改居后设立的社区居委会,区财政补贴;村改居的社区“两委”成员待遇保持不变,区财政按照每人6万元/年(含原村“两委”成员每人1万元/年的区财政补贴)的标准负担社区“两委”成员基本工资;根据各镇(街道)实际,可给予适当奖励工资,其供给渠道保持不变。而且,原区财政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在耕耕地的区、镇(街道)财政补贴保持不变。凡属应村改居而不改的村委会,不享受“三旧”改造、就业、社保等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
村民
权益不变 负担减轻
村改居的对象是村委会,但是根本利益关联者是南海农村村民。变身居民之后,村民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对此,《方案》对村改居之后村民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
村民的社会保障将保持不变。《方案》称,凡属村改居的原农村居民,按区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相关规定享受就业与社会保险优惠政策;属村改居的社区“两委”成员,按原村“两委”成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村改居后,原村民享受的农村优惠政策、享有的权益不变,原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城市公共服务也将进一步向乡村延伸。
对于村民最为关注的经济利益,《方案》不仅给予了明确保障,还提出逐步减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负担,让利于民。
丹灶经验
先把政策讲清楚
“村改居之后,办事方便了,福利多了。”杨淦贤是丹灶镇原南沙村委会村民,该村在去年完成村改居投票,超过80%的村民投赞同票。在他看来,“改革要把政策讲清楚,不然有少数人不明白,会担心。”
2010年,丹灶的南沙村、石联村是南海“村改居”试点。政府和村组织在向村民解释村改居政策之后,两村村民举行“村改居”投票,结果分别以超过80%和96%的得票率同意“村改居”。
南沙村位于南海区丹灶镇东北部,东临北江与三水区隔江相望,是南海第一个五金村。全村常住人口2664人,外来人口2000多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预计7.5亿元,人均经济收入14000元。南沙村委会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部,杨乃祥当上了党总支部书记。他刚刚辞去经联社社长职务,这个职务由经联社的一个副主任暂时代理,这个副主任不打算参加居委会选举,并且是党支部成员。
杨乃祥说,该村从事农业的人口不超过30人,村民经商、打工等为主,向城市化过渡的条件已经成;早在几年前,该村自己成立南沙发展集团,统筹村里地租、开发、招商等事宜,具备了政经分离的雏形。
“因为听上级组织解释,村变居之后,村民的权益保持不变。”村民徐细森说,区镇两级财政还将给予居委会人员工资、办公经费补贴,减少村集体负担,并逐步加大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投入,真正使村民享受实惠。
第二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在汕头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芸
(2005年9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阶段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对下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推动文化大市建设,进一步为建设经济强市和构建和谐汕头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开局良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在总结首批试点地区和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改革进一步向面上推开,向广度和深度拓展。4月份,全省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市,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在听取了省会议精神传达以后,决定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成立了汕头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与文化大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套人马、两个任务,并将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林木声、黄志光、蔡宗泽、陈奕威、王芸、罗仰鹏、陈茸等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宣传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调研,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对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要的指示。与此同时,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推进了若干具体措施,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改革。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了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调整归并,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实现了广播电视单位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各区县文化广电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调整归并工作和三定方案也正在积极落实之中。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汕头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从4月1日起实施,执法部门依法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
二是积极推动潮剧事业发展与改革工作。为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同志关于振兴潮剧的要求,认真开展潮剧改革的调研工作。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潮剧座谈会,广泛征求各界对振兴潮剧的意见和建议;外出学习考察粤剧改革的先进经验;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广大干部群众围绕“振兴潮剧”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综合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改革和振兴潮剧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了《汕头市振兴潮剧的工作意见》,即将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颁布执行。
三是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黄志光市长亲自带队到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办公。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决定将两馆的建设缺口资金列入开行贷款项目,并要求在资金落实以后尽快完成收尾装修配套工程。此事正在落实中。近期,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按照省要求做好文化产业普查工作,组织制订我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是制定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根据《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意见》(粤办发[2005]4号)文件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的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文改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草拟了《汕头市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并向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各区县、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社保局、市地税局、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都按各自职能对方案的制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文改办对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蔡宗泽副书记亲自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9月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讨论研究,并审议通过了全市的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我们将依据这个《方案》,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规律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改造和提升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必须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进一步巩固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从我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尊重群众,尊重实践,鼓励切合实际、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和试验。三是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文化单位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效益,科学界定、明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分清不同类型,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以潮剧和电影业改革为重点,组织突破,以点带面。各区(县)自行确定改革重点。四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着眼文化大市建设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文化体制改革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与法律法规体系相衔接,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
(三)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是:至2006年,基本完成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初步建立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以及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实现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有机统一。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按照各自不同的要求进行改革和转制,国有文化资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基本完成潮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电影试点单位的转企改制和资源整合。
三、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主要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切实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党和政府对宣传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能力。
一是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作为全市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各级宣传文化系统,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科研究等方面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管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舆论导向、党管新闻媒体、党管干部不动摇,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制订方针政策、推荐重要干部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政治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推动体制改革,增强党和政府对宣传文化领域的宏观控制力。
二是要加快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以调整归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设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为契机,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努力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文化单位”向“管文化市场”、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构筑有利于“大文化”发展的政务环境,切实履行好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行政执法职责。抓紧做好调整归并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设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工作。
三是要加强行政执法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实现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相对分离,将文化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以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能统一交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行使。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推动执法重心向区、县下移。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四是要加强行业自我管理。加强政府指导下的行业自律自治,大力支持文化行业协会的发展,提高间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二)加快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一是市属新闻媒体改革。新闻媒体是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在坚持“四个不能变”,即坚持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坚持党管媒体不能变、坚持党管干部不能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抓好宣传,搞活经营,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要把增强新闻宣传的宏观调控力和建立充满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统一起来,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通过建立集体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逐步理顺新闻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关系、建立新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和建立评估制度,在印刷、广告、发行等经营性范围内建立融资体制,深化报业改革,推动报业发展。
市广播电视台要清晰界定广电系统管与办的职能,将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职能完整划入新设立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台为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属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的成员单位,受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按职能对其实行行业管理。要按精简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对全市广电网络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经营,承担完成宣传业务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继续享受国家和省、市对广播电视业原有的优惠政策;要通过整合资源,逐步将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并对经营性业务部门实行公司化改造;努力创办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频道栏目,提高地方台自办多形式电视广播栏目的能力和水平,逐步试行节目制作人制度,将栏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挂钩。
二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汕头戏曲学校)、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改革。对这些单位,要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通过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具体要做到:第一,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规模;第二,建立并推行岗位管理制度;第三,全面推行合同聘用制度;第四,加强和完善聘后管理;第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要以面向市场、转制改企、激发活力为重点,加快公司制改造,逐步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不断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市新华书店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动新华书店的集团化建设、连锁经营体制建设,鼓励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与市新华
书店之间相互持股,实现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巩固粤东出版物发行中心的地位;结合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推动企业机制的根本性转变;突出发行主业,走多元经营、全面发展的路子,吸纳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股份制改造。市影艺总公司、市演出公司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加快市场化和公司制的改革转制工作步伐。
四是潮剧事业的改革。要以创新机制、繁荣创作、培养人才、培育市场为着力点,通过改革潮剧现行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生产模式和保障激励机制,有效优化、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文艺规律相适应的潮剧事业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潮剧艺术生产经营机制,促进潮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体要做到:
认真抓好广东潮剧院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确立广东潮剧院的省属院团位置,在潮剧事业发展和振兴中发挥示范作用。保持潮剧院及一、二团的事业体制,实行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配好配强潮剧院领导班子,深化剧院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潮剧院直属表演团体要精简人员,整合资源,三个表演团体要各有侧重:一团应着重于精品创作、都市演出、对外交流;二团应侧重于面向群众,培养并输送优秀年青演员;三团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逐步从“养人头”转变为“养项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组建股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演出经纪公司、舞台美术制作公司、潮艺影视制作公司。
整合资源配置。对全市潮剧团体和资源界定公益和经营性质,根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和实际需要,按照新型国有文化资产运行机制的要求,潮阳区、澄海区、南澳县可根据各地实际,采取“一团一策”的方针,对所属的潮剧表演团体进行转制改企试点,稳步推进潮剧团体的体制改革。
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鼓励人才围绕创作项目优化组合,制定落实《汕头市重点潮剧项目创作生产资金扶持办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支持戏曲学校与高校联办艺术教育和艺术骨干培训工作,对学生学费实施减免的特殊政策。加强对潮艺名人名作的宣传,重视对中青年艺员的再教育和师承培训,充分发挥老一代潮剧艺术家在潮剧事业发展繁荣中的作用。
实施精品工程。健全“广东省汕头艺术创作基地”建设,实施剧本创作签约制、优秀剧本征集制和重点剧目招标制,培育优秀剧本和精品剧目。争取近年内在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华大奖”、戏剧表演“梅花奖”等重大赛事活动中有新的突破。办好“汕头国际潮剧节”等重大文艺活动。
培育规范市场。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法规,保护潮剧知识产权。切实加强潮剧演出企业团体的管理,加大潮剧演出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演出市场秩序。成立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潮剧行业协会的管理。
培育潮剧观众。要积极探索传统戏曲现代化路子,坚持“三贴近”,大胆探索创新,使潮剧适应观众的现代审美需求。大力推行送戏入校园进社区活动,组织编写潮剧潮乐乡土教材,在我市部分中小学校中试点性开设潮剧潮乐课程并逐渐铺开。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潮剧艺术传播活动,扩大艺术氛围和影响,培育新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城市观众群体。加强硬件建设。筹建汕头潮剧(潮乐)艺术博物馆,建设潮剧库、潮乐库,保护文化艺术遗产,促进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加快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汕头戏曲学校)易地重建工作。
增加财政投入。对公益性优秀艺术团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对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价值的民营团体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资助;对重大艺术活动和赛事、重点剧目的投产和演出给予专项拨款。设立“潮剧艺术发展基金”,推动潮剧的创新发展。
五是电影业的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推进电影业改革。按规范化程序对部分单位进行转制改企,妥善处理不良资产,整合部分失去市场竞争
能力的电影放映场馆,合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实事求是、灵活多样、一企一策的做法,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在改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影院布局及电影单位的资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对效益较好的影院予以保留,并按程序逐步转制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对资产效益较差、发展前景不乐观或基本没有保留价值的影院,原则上予以关闭撤销,并按政策做好有关人员的安置工作。
六是文艺团体改革。吸取国内、省内文艺团体改革的经验教训,我市专业演出团体门类齐全、非专业团体活跃、民间文艺资源充足、经营管理机制灵活。我们要通过改革,促进我市演艺业朝着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对市歌舞团、杂技魔术团、话剧团、汕头潮乐团(市曲艺团)等市直文艺表演团体进行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积极探索对现有文艺表演团体进行资源整合,减少机构,分流人员,逐步实现由“养人”向“干事”、由“养团体”向“养项目”转变。在抓好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和建设的同时,总结汕头爱乐交响乐团、爱乐民乐团、爱乐合唱团等业余团体依托社会力量办文艺团体的成功经验,鼓励和扶持兴办业余文艺团体,充分发挥业余文艺人才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繁荣汕头文艺事业,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促进潮汕地方特色文化和优势文化事业与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旅游业的结合,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新、特产品,进一步增强名牌意识,形成争创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一是制订和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做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适时出台《文化市场发展规划》。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壮大优势文化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做强做精我市音像制品生产基地,不断调整优化印刷产业结构,鼓励扶持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不断壮大实力,上规模上台阶。
三是鼓励、扶持文化旅游业、文化商贸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倡导并扶持特色经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积极发展专业化文化经纪、代理、仲裁等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发挥文化生产服务类行业协会、商会的协调自律作用,推动文化行业自治自强。加强与粤港澳海外演出网络的连结与合作,丰富我市演出市场,提升演艺市场文化品位。
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兴办文化实业,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引进和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和项目,不断丰富娱乐品种。
(四)落实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市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配套政策。确保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扶持,鼓励社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捐赠和资助,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业务。
贯彻落实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等,对本次文化体制改革中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上的扶持。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按照“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的原则,妥善解决转制、改制过程中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未聘人员待岗期间的基本生活和转岗安置问题。
四、真抓实干,积极稳妥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要按照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行。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制订改革工作方案,提出修改、制订地方性文化法规政策的建议,决定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事项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文化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各区(县)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并结合实际制订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二)积极实施,完善提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出台各项改革的操作性方案及有关配套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试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三)严肃纪律,及时请示报告。改革试点单位要严肃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改革工作纪律,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和宣传试点工作情况。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增强政策观念,规范工作程序。各单位改革方案,需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按程序报批后方可实施。
(四)把握进度,有序推进。2005年12月底前,广东潮剧院、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有试点任务的单位和地区,要完成各自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制订工作,市直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完成内部改革实施方案制订工作。2006年8月底前,要按照各自方案,基本完成试点改革工作任务,并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书面报告。2006年底前,市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分析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改革成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试点改革工作总结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同志们,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的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试点工作任务,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繁荣发展。
第三篇:农村新社区建设及管理的思考
农村新社区建设及管理的思考
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区,工业化发展已步入后期,城市化率也高达67.3%,人均GDP达到了8926美元,一般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物质基础。“农民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的提出正符合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变农民散状居住为集中安置,是集约土地、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必然举措,也是培育现代农民、让农民通过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居住方式对城市化产生心理认同的必然举措,更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必然举措。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治理问题突出。近年来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
农民社区建设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一)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和模式
“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学的区域概念,更是一个社会管理的理念。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各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村一社区”、“一村几社区”、“几村一社区”等多种设置方式。在不同地区,其着眼点和着力点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范围的农村社区是侧重点;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行政村范围的农村社区是侧重点;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许自然村范围的农村社区更加合适。同时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农村社区会出现分化,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和模式也会不同。
从锡山区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和试点的情况看,现有39个建立居委会的城镇社区和77个行政村即村委会模式的农村社区。随着锡山区拆迁安置和行政区划的调整,社区格局还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为推进农村社区的城市化进程,锡山区规定:对集镇和工业集中区范围内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实施撤村建居工作,对失地农民人数超过未失地农民人数的村一律撤村建居;对新建商品房小区和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其聚居人口在2000户以上的要求设立社区居委会,切实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锡山区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把行政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因为行政村是一个相对稳定、具备一定历史沿革、并且以集体经济为纽带而紧密相连的社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与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对接,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有利于降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成本,并且可以借助村级集体经济的力量,为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二)健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责任机制。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议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业绩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有关政府和部门的领导责任落到实处。
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区镇两级社区领导建设工作小组,建立社区建设工作协调平台。区、乡镇、社区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的工作协调机制。乡镇(街道)和社区要建立议事协商机制、共驻共建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构建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到农村社区兴办事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村委、民间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建立统筹共建机制,整合社区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主导、部门协调、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民主自治机制。在社区建设中要以民主自治为依托,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村民小组、村民代表等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观念。要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切实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需构建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要妥善解决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来源,构建村级或社区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从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设施建设的要求看,基础设施要求有:村(社区)办公楼、村民议事场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站、社区广播、医疗卫生服务站、警务站、幼儿园、公共体育设施、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养老院和老年活动室,重建和修缮这些设施也投入巨大。从维系社区组织正常运转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来看,需要的经费也很多,包括:村(社区)干部工资、村(社区)办公经费、村(社区)集体成员农村社会保障和合作医疗补贴、五保户供养、社区特困户救助、社区文化活动费用、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基础设施维护等多项费用。
在国家公共财政的财力尚无力覆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全部的时候,村域集体经济的收入直接决定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费用,过多地转移到农民和农民集体承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些村公共服务分担已超过村集体经济承受能力。
应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务预算,建立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锡山区为保障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建立了以区财政适度扶持、镇(街道)财政为补充、村级财力为主体的三级社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农村社区工作经费主要由经济合作组织和村集体收入中自筹解决,同时建立以镇为主的社区经费拨付补助机制,确保社区建设经费保障的有效落实。建立“费随事转”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对由社区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给予相应的补贴,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在相关事业经费中统筹。建立社区建设考核机制,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社区承担的各项服务工作实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由区财政以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将相关经费直接拨付到社区,并逐步加大社区层面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社区建设奖励制度,对达标的示范社区,由区财政实施一次性奖励,基础设施新建奖励10万元,改扩建奖励5万元,并补贴40%的改造费用。
农村社区建设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向多元化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村社集体、私人、中小企业和民间结构多方参与的供给体制和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外的一些社区服务性项目,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形成财政投入、部门支持、有偿服务、社会资助的多元化社区投入机制。○
(作者单位:锡山区发改局)
第四篇:实施“转并联”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实施“转、并、联” 全面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市委继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之后部署的又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重点和工作重头戏,意义十分重大。近日,笔者参加了平阳县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题研讨班,并赴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姚庄镇桃源新村社区参观学习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现结合平阳实际,就如何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嘉善县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嘉善县采取“两分两换”的方法,建设农房集聚点,并在农房集聚点建设新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姚庄镇桃源社区为例,坚持以共建新社区、创造新生活为主线,不断推进新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成为该县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居民幸福、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农村新社区。其主要做法是:
1、着力加强组织功能建设。一是建立“桃源新邨”社区党总支和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待条件成熟时,依法过度设立并改名为“桃源”社区居委会。二是社区党总支和管委会下设“一办三中心”即综合办公室、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物业中心,主要组织实施对社区的建设管理。
2、着力加强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完善中心阵地建设。社区服务中心面积250平方米,主要是以“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主要阵地,以拓展就业服务和委托代办为重点,带动服务内容的优化,以全程服务为手段,逐步实现居民有事干部跑,使每个工作人员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二是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安排活动中心会所,共三层,总面积2700平方米。一楼设老年茶室、培训中心、图书室;二楼多功能厅即“红白喜字”聚餐场所;三楼设电子阅览室、乒乓室、棋牌室、排练室等。三是培育中心服务人员。派出支委一名负责服务中心的同志到镇属部门挂职锻炼,并积极与相关企业衔接,增加感性认识,为以后服务居民奠定基础。
3、着力加强物业中心建设。一是创新物业管理方法。借鉴各地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并就物业收费、物业管理方案等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打破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传统制度,创新采用酬金制方法。二是制定管理方案。从社区居民临时管理规约、物业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等15个方面制定方案措施,确定社区物管中心负责考核管理,物业公司负责业务管理。三是保障资金落实。详细测算物业经费收入支出帐目,充分挖掘社区创收能力,采取居民交一点、村里贴一点、租金收一点、镇里补一点的方法,切实落实社区资金,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平阳县农村新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平阳县全县陆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2011年经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现辖11个镇乡,638个村(居),其中 2 600个行政村,32个社区,6个居民区,1912个自然村;2010年末总人口8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9万人。从近年我县村级情况来看,普通存在数量偏多、规模过小、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素质偏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县城乡一体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嘉善农村新社区建设经验来看,在我县实施以“转、并、联”为方式的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必将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
1、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中央、省、市都在反复强调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温州,包括我们平阳,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形势就是,我们城市化的水平严重滞后,半城市化的现象非常突出。为加快城市化建设,市委、市政府在今年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并把《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等“1+12”文件作为今年的1号文件下发实施。农村新社区建设正是市委、市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这一大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就是要以城市化理念来引导农村转型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从横向对比来看,山东、江苏以及嘉兴等地的一些县市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探索,并在农村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形成了一整套的经验。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发展所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成了城中村、有的成为农村新社区、有的因异地搬迁成了“人口空壳村”,3 村级组织“低、小、散”的现象十分明显,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村级组织的传统模式,已经与当前的新情况新形势不相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亟需通过改革村级组织设置打破村庄间的壁垒,发挥优势互补和集聚效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只有通过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打破原有村与村之间固有的界限,有效引导农村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强化服务、方便群众、有利管理、促进发展的城市和农村社区,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群众搭建更好的生产生活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便民所需。通过农村新社区建设,城市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更多的农村会变为城市,农民会变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和公用设施,接受城市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住房行路、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生存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幸福指数会不断提高。随着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推进,通过打造面向农村群众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把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延伸到农村,完善农村市场化服务机制,使农林科技、民政服务、惠民补贴、劳动保障、司法援助、咨询代办等各类服务一应俱全,真正使农民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区服务。
三、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建议
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吃透精神、组织先行、强化服务、破解难题,努力提升农村新社区的成效。
一是要吃透精神。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创新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具体操作中要理清“三个关系”。一是放眼长远和立足现实的关系。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方向要坚定不移,同时在方法上要稳步推进,在股改、户改等工作未完成,基层干部群众心理难接受,条件尚不成熟的时期,实行“双轨过渡”的模式,村民委员会先不予撤销,根据农村和社区两个组织、村民和居民双重身份并存的实际,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和村级组织双重管理和服务机制。二是组织先行和稳步推进的关系。改革过程中,既要立足长远,做好全局性的长期规划,又要切实抓好近期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做到稳步推进。第一步要完成社区组织架构设置工作,第二步要重点加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第三步要重点做好“三分三改”、农房改造、整体迁移等工作,完成村转社区的改制任务。三是因地制宜和科学规划的关系。具体操作中,我们要从本地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分析村庄发展、人口规模、产业设施等现状和特点,做到“宜转则转,宜并则并,宜联则联”。在制定农村新社区建设计划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心镇建设“1+X”总体框架体系相对接,与办事处设置和片组管理相结合,坚持以未来发展趋势为引导,充分考虑各地各个点农房改造项目的进度和人口集聚的速度,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
二是要组织先行。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是根据组织先行的原则,首要任务就是搭建组织框架,大家要明确改革方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制定规划。明确基础条件较好、集聚趋势明显的行政村作为社区中心村,带动周边村集聚发展。在规模上,以 2—3公里为服务半径,人口1万左右,覆盖3—10个村。同时综合考虑风俗习惯、党员干部群众意愿等因素,进行科学设置。二是要明确模式。前阶段,我县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出了“村转城市社区”、“村并农村社区”、“先联后转城市社区”、“先联后并组建农村社区”、“联合成立农村大社区”这五种具体操作模式。由于股改、户改等工作还未完成,平阳县还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并”或“转”的行政村,因此,当前主要是要做好“联”的工作,即主要以后三种模式为主。我们要吃透改革精神,明确社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到因地制宜,确定社区的具体模式。三是要确定职责。要进一步明确社区的职责定位,加快研究确定社区与办事处,社区与所辖行政村之间的关系问题。要结合实际,理顺社区组织和原股级办事处的关系,可以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社区工作,共同研究,共同决策,共同落实。由于社区组织基本上可以代替股级办事处的功能,也可以考虑在社区组织成立后逐步撤销原股级办事处,从而减少乡镇的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要强化服务。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群众得到更优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把强化服务放在重要位置,把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做完善。在社区中心设立“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校一家一场所”,建立功能齐全的服务场所。通过下放、上提、拓展,把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各项服务集中整合到社区服务中心,对土地审批、户籍办理等暂时难以下放的服务,社 区工作人员要根据群众需求予以统一代办。要以方便群众为目的,将乡镇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社区,让老百姓清楚知道大部分的事情不用拿到镇里办理,到社区一级即可办好。要做到公共服务逐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覆盖,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创建服务网点、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以“一站式”服务的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社会性有偿服务、公益性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系列服务,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农村新社区建设后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是要解决难题。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的大整合,把一大部分的村转为社区。在工作中,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解决好村转社区的一系列政策性问题。如村转社区过程中,土地怎么处置、集体资产怎么量化、户籍关系怎么转变、审批程序怎么履行等等。另外,村转社区后,要切实解决好村干部待遇、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等基层党员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解决疑难问题,完善政策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经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第五篇: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之我见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之我见
在佛山市党校学习的短短两天期间,课堂上的收获很大,课外的收获更丰富,在与同培训的学员交流和外出参观顺德先进村居的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与经验比平时工作中得到的更多。在南海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城与乡的界限划分越来越模糊,应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改革的重点。所以,必须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切实加强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监管、防灾救灾等方面的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时解决民生问题。
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上来;转到加强社会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逐步理顺管理权责关系。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承担的职责任务。镇级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向村指派工作。确需村级配合做好有关工作,或确有必要委托乡镇承办有关事务,要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进一步扩大农村管理权限,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四、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按照不同类别,规范机构设置,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积极探索建立组织、机构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的编制监督管理机制,推行和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职能定编定岗定员,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五、强化现阶段社区服务中心改革。通过上级部门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把相关权力下放到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聘用人员改革,把社区综合管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综合执法队伍等机构和人员交由镇级统一管理和调配,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理顺管理、服务、执法的关系,使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六、强化农村治安管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下,农村居住流动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在地域广、范围大,警力少、装备落后、经费短缺的农村,难以对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和防范。首先,通过进一步完善对人口的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户籍制度社会经济管理功能不强的问题;第二,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切实扭转漏管失控状态,第三,推进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提升群众安全感,把排查整治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在城乡地区切实推进治安管理改革,优化城乡地区治安环境,增强城乡居民安全感,有效管理城乡往来人口,做好城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农村体制改革是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必须在合理优化资源,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