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泥镇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白泥镇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01年我镇根据卫生局的工作安排,开始推行“三制、四有、五统一”的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即“三制”乡村医生一律实行聘任制、被聘任乡村医生推行与业务经济指标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和退休乡村医生实行养老保险制;“四有”是指各村卫生室要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转诊有记录;“五统一”是指机构统一建制、工作统一部署、财务统一管理、药械统一调拨、人员统一调配。十年来各村卫生室除养老保险制没落实外,其余制度都已全面执行。具体汇报如下:
一、开展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具体做法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镇长为组长,镇防保所有关人员为成员的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防保所,具体负责全镇“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二)工作步骤和目标
第一阶段:成立乡村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日常工作管理,制定“乡村一体化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第二阶段:按照“五统一的内容要求认真逐一落实。
1、机构统一建制:避免一村多没,每个村确保一个卫生室,一村多室的将其合并。镇辖设8个行政村卫生室,12个自然村卫生室,共设卫生室20个。
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的奖惩制度、统一的考核标准。所用医疗文书由镇统一印刷。
2、人员统一调配:按照行政村3—5人、自然村1—2人的标准安臵卫生室人员。为了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和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行政村至少要配备一名女村医。卫生室人员不受地域限制,根据工作需要全部重新聘用上岗。
3、工作统一部署: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乡镇统一安排,实行目标管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业务技术操作指导;要求卫生室做到四有即: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转诊有记录。
4、财务统一管理
镇防所对村卫生室统一会计管理,各村卫生室设立明细账簿。村卫生室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实行相对统一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镇防保所对各村卫生室的财产、物资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药品调拨、业务收支账册。各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所有财务收支必须纳入乡镇统一管理。乡村医生收入由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含村医补助)和诊疗活动的利润两部分组成,公共卫生服务性收入,根据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完成情况,个人的工作能力、业务技术水平、兼顾绩效考核,由镇防保所按规定进行核算发放。诊疗
活动的利润,按比例提取作为乡村医生的工资。村卫生室收支节余的20% 作卫生室的资金积累,用于医疗风险和用房屋维修、设备添臵等。
5、药品统一配送 :村卫生室的药品,由镇统一配送,实行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镇防所镇根据各村卫生室用药计划负责药品的调拨,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药品销售私自加价的,一经发现,进行处罚;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一经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并报县卫生局药监等部门按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外,同时取消其乡村医生聘用资格。
第三阶段: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签订责任状,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对做得好的卫生室年终给予奖励。
二、取得的成效
(一)各村卫生室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镇辖5个行政村4个社区、13个自然村,共设卫生室20个,两个未设卫生室的村由行政村覆盖,卫生室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卫生室统一按甲级村卫生室设臵,甲级村卫生室占90%。对各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全面调整,明确技术全面,有责任心的卫生员担任卫生室负责人,从而使各村卫生室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特别是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保障。如下里、明星、上里等行政村卫生室,各种工作安排有序,资料收集整理完整,各种报表上交及时;各种制度上墙,整齐、美观;保证24小时值班,方便了群众吃药就医,同时也创造了
较好经济效益,卫生人员工资、福利得到改善,增强了卫生人员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二)村卫生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镇统一制定了各村卫生室“管理方案”“考勤制度”“奖惩制度”,镇医疗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制(镇管行政村、行政村管所辖村),使各村卫生室的管理有章可循,做到了开会学习有记录;下乡督导有考勤、上交报表有制度,违反规定有处罚。卫生室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利益和奖惩明确;建了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卫生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三)村卫生工作作风得到切实的转变。各级卫生部门不断加强村卫生室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卫生室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提高,服务态度得到改善;能坚守工作岗位,病人随叫随到;坚持收费制度,没有出现乱收费、高收费现象,群众满意度不断加大。
三、存在问题和难点
1、在实施过程中感觉特别难的就两点:一是一村多设的卫生室要合并为一个卫生室难;二是药品统一配送难。恰恰这两点又是一体化管理的核心。
2、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我镇20个村卫生室只规范建设了7个,现有13个卫生室租用民房开展业务,很不规范。
3、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偏低。村卫生室39人中只有2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占5%。
4、乡村公共卫生队伍不稳。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初诊转诊等服务任务,长期以来,由于人员补助过低,养老保险未落实,致使公共卫生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同时村卫生室人员部分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老化等问题突出。
四、在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1、撤销一村多设的卫生室要下决心,该撤销决不能保留,无论什么原因都只能设一个卫生室,态度要坚决。
2、一般业务素质好,收入好的卫生员不愿合并卫生室。他会千方百计给你出难题。对于这种人,一是对其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其转变观念,顾全和服从大局。对经教育和引导仍无转变的,宁愿放弃他,另行组合其他人进卫生室。
3、组合卫生室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没房屋,地点不集中等问题,镇医院要帮助解决,并要实施一定的房租补偿。把维持基本生存放在第一位。
4、乡村医师统一调配受区域的影响,有一定难度。我们镇山区往坝区好调,坝区往山区调就难。在实施过程中,能维持现状的尽量维持,以后逐渐调整。急需要调整的一是首先考虑调整的幅度不要大。
5、目前乡村医师人才匮乏,竞聘上岗执行力度不大。
6、乡村医师的养老保险没有得到解决,乡村医师没有保障性,特别是在山区收入少的村医。要搞好一体化管理,养老保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7、药品统一配送的问题是涉及到乡村医师利益问题,要执行国家基药和网上采购,有一定难度。主要是药品品种受限,影响乡医师的收入。如果象以前我镇统一药品代购,难度也不大,只要按制度执行,签订责任状,违反制度者按制度处罚,没完成任务数的必须惩,超额完成的必须奖。
8、执行制度要严,一次不执行,以后就执行不下去,所有的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
白泥镇预防医疗所
2011年10月28日
第二篇:镇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
***镇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行一体化管理,优化乡村卫生资源配置,巩固完善村卫生室的基本功能和基础地位,更好地向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结合多年探索积累的成效和经验,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紧紧围绕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利益协调、发展和谐,切实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着力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基本原则
——坚持村卫生室的公益性,增进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和效率;
——坚持实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优化调整现有卫生资源为主导,健全农村底层卫生服务网络;
——坚持院办院管为主体,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指导;
——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结合; ——坚持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村卫生室健康发展。
——坚持保护政府对卫生室建设的投入资产不受个人侵占,并确保投入的产出效率。
二、基本内容
一体化管理是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以镇为单位,由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建设、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在一体化管理中,乡镇卫生院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等职责;村卫生室承担所在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职责。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设管理
⑴、村卫生室的设置与建设。我镇村卫生室均按《山东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
⑵、村卫生室的性质和职能。村卫生室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农村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所在村传染病疫情报告、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转诊服务以及一般康复等工作;并协助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等。
⑶、村卫生室的举办资格。村卫生室由镇卫生院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举办并管理。
⑷、一体化管理方式。凡是院办院管、政府投资支持建设的村卫生室,其资产所有权归属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必须由乡镇卫生院实行院办院管,即对其建设、人员、服务、药品、财务等实行统一管理。
对辖区内个人投资举办的诊所,镇卫生院加强监督检查和业务
指导。
2、人员管理
⑴、执业人数及资格条件。村卫生室人员按其服务人口的比例配置,原则上应配有女性和中医人员;并全部具备《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执业资格。
⑵、人员聘用管理。村卫生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由镇卫生院选聘, 实行主任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聘用人员在乡镇范围内统一调配,直系亲属和有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村卫生室工作。选聘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所用聘用人员均应签订聘用合同、执业承诺保证书等。
⑶、绩效工资分配原则。乡村医生工资实行按劳分配、按绩计酬的绩效工资制;可全面实行绩效工资,也可在保底工资的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浮动。工作绩效的考核应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禁止工资收入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3、业务管理
⑴、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门诊登记、处方书写、转诊记录、疫情登记报告、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药品使用等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规范,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收据、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
⑵、服务行为基本规范。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使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包括中医药常用方法、技能和药物,合理诊疗、合理用药,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
⑶、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培训。镇卫生院采取例会、病例讨论、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
内容主要为卫生法律法规、农村卫生政策、卫生专业知识,包括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负责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在岗医学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⑷、服务方式的转变。村卫生室与卫生院等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并采取24小时应(出)诊、电话预约上门、开设家庭病床等方式,方便群众就医。
⑸、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结合农民健康体检,逐步为辖区内农民建立健康档案。通过有效利用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掌握当地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职业病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等服务,减少疾病发生风险。
4、药械管理
⑴、药物配备使用范围。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
⑵、药物的购销方式。卫生院统一招标配送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并执行统一的药品价格;严格禁止村卫生室从非法渠道私自购进药品。
⑶、药物使用基本要求。按照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的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其中乡村医生须在《山东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内开具处方。
⑷、医疗器械管理。卫生室投入使用的由政府配备村卫生室的所有器械设备,由镇卫生院统一进行验收、固定资产登记。村卫生室应确定人员加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财务管理
⑴、财务管理组织的设置。镇卫生院设立财务会计,加强卫生室的财务监管、业务指导和收支审计。
⑵、财务制度执行要求。村卫生室应做到收费有票据、收支有账目,规范财务行为;实行财务收支定期结报制度,严禁个人截留、挪用,每月将收支情况报镇卫生院备案。
⑶、服务收费原则。村卫生室应公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及其价格和药品价格,并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收据,做到收费价格公开、票据齐全。
⑷、事业发展基金的管理。镇卫生院从村卫生室业务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部分资金作为事业发展基金,用于村卫生室的业务发展、人员培训、考核奖惩、意外事件处理等。
三、保障措施
1、培训。卫生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2、考核。卫生院每年一次对卫生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不合格的半年内不聘用。
3、奖惩。对卫生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奖惩。
4、监督。一体化聘用的工作人员存在私开诊所的现象,一体化将对其予以解聘,并报区局批准后吊销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执业医师按执业医师法规定处理。
2009年7月25日
第三篇:银河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银河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卫生工作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所改貌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任务,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将近年来我镇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促进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卫生事业经费。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截止10月底,镇财政已累计拨付卫生事业经费11.6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2、严格标准,加快卫生所改貌步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我镇制定了农村卫生机构设备升级及改貌建设相关方案,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村级卫生所改貌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所改貌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累计投资4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6个村的卫生所整修任务。为提高卫生所人员对改貌工作的认识程度,我镇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卫 1
生所负责人到三处新建卫生所进行了参观,召开了专题动员会议,激发了其他卫生所的要求改貌的积极性。在搞好卫生室建设的同时,我镇重点加强了社区服务站的美化、绿化工作。
3、强化管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年提高。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卫生所管理。根据岗位目标管理要求,镇卫生院制定了卫生所、中心卫生所管理办法,分别与卫生所和乡医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实行月检查、季度考核绩效工资制,采取走访、下发问卷等形式调查乡医用药、行医情况,加大监督力度,组织人员至少一季度对卫生所进行一次考核,有效的提高了卫生所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大乡医培训力度,强化乡医队伍建设。坚持每月乡医例会制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鼓励乡医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按时参加市统一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达到或超过每年规定的20学分,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每季度初组织对乡医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试,引导全体乡医牢固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练就过硬的技术功底,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三是普及健康教育。以卫生所为阵地,积极组织社区医生开展入户查体、服务、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身体状况调查登记,完善社区档案,认真记录、填写,把档案用好,用活。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加强对各类疾病的分类管
理,社区医生每月将收集的数据据实上报。卫生所人员本着属地化服务的原则,严格对居民进行健康查体,重点作好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将“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使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7%,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四是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重点,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多奉献、强素质”活动,护士节输液技术练兵,组织青年团员到敬老院、五保户家中义务为老人查体、打扫卫生,宣传防病治病知识,深受群众好评。积极参加卫生系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严把药品“准入”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药不放心的问题。在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门诊全部实行开放式服务,对病房进行了重新装修,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二、全面宣传发动,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长期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镇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镇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调度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为全面做好群众
筹资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栏、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深入细致的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镇今年共有36803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覆盖率达到97.3%。截止目前,该镇有2953人得到住院补偿,有3594人得到门诊补偿。其中门诊补偿累计达15.73万元,住院补偿累计达269.24万元。共为五保户、低保户88人实施大病救助28.76万元,报销39.9万元,有效的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为简化报销程序,我镇专门开设了报销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使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好处,促进了整体工作开展。
三、着力改善环境卫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是积极宣传,在农村定期开展“家庭卫生清理日”、“村内卫生整治日”活动,以清理农村“柴、粪、土”三大堆为重点,集中做好村内垃圾清理、清运、掩埋,美化居住场所。通过广播、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强舆论引导,切实提高了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认真做好“四害”防治,大力开展除害防病工作。坚持环境治理与药物消灭相结合,引导群众人人动手,今年全镇发放鼠药6000余支,确保了灭鼠效果,切断了疾病传
染渠道,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改水改厕工程。投资近300万元,实施了敖家坊等9个村级安全饮水工程。对全镇新批宅基地进行统一的厕所改造,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改厕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环境卫生示范镇的创建为契机,投入资金140多万元,在全镇范围内新建垃圾池160个,垃圾焚烧炉3个,沤肥窖3个,清理污水沟16500米,清运垃圾386车,完成主干线路清障除草14余公里。为确保路面整洁,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专业保洁队伍,定期维护镇驻地的环境卫生,并通过增设警示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群众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镇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支持下,继续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爱国卫生等工作,促进全镇农村卫生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泥阳镇工作汇报
泥阳镇工作汇报
泥阳镇位于徽县西部,距县城50公里,西邻成县,省道江武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63个村民小组,3313户,14588人,农业人口13715人。镇域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69亩,人均占有1.5亩,其中川平地4530亩。区域内盆地气候明显,年降雨量640—745㎜,年均日照时间1726h,无霜期180—220天,平均气温11.9℃。
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7201.9万元,比上年增长6.3%,以农民家庭经营形式为主。其中,第一产业38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9%第二产业5806万元,比上年增长5.5%第三产业7583.2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全镇农民人均所得收入3501.68元,比上年增长12.4%,按村分组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村有8个,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有5个。
一、立足全镇实际,理清发展思路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常委扩大会、县委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我镇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了“1115496”发展战略;即:围绕一条主线,(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树立一个目标,(以把泥阳 建成“生态、文化、和谐、活力、富庶强镇”为目标),坚持一个工作法(“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建成五大基地及四大产业集群(“高效农业、三蒜、商品猪技术改良和养殖、甜食玉米、林果”五大基地;“蔬菜加工贩运群、农副产品加工群、建筑建材集群、农业服务产业集群”),狠抓九大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泥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九大建设),开展六项活动(“创先争优、五比五看、警示教育、十进农家和十进农户、交通大建设、卫生习惯养成”六大活动)。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
为了全面落实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兑现公开承诺,换届以来,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十二项实事(其中已完成7项,还有5项正在实施当中):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狠抓了柳巷、文庄、郑垭三村的党建示范点建设。以“五比五看、十进村、十到户”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入开展“联村交友”、“双带整推”活动,并对党员活动室进行规范化布置,配齐了办公设施,制作了牌表制度。通过示范辐射带动,整体推进党建工作。二是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泥阳镇干部学习制度、考 勤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考核奖罚制度等20项制度。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凭制度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培训,提升了干部整体素质。
(二)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特色农业。
一是狠抓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建成了泥阳镇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在4000多亩川平地实施“一区一品”或“数区一品”发展战略,建成鲜食糯玉米、三蒜、洋葱、脱毒洋芋、大棚蔬菜、西瓜等菜菜、菜粮间作模式。在不断优化种植模式的同时,探索出了水萝卜套种水果、黄瓜套种娃娃菜、西兰花套种西瓜套种娃娃菜等8种种植模式,并继续扩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档次,逐步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今年又新建钢架大棚30座。新增就业岗位50个,培训农民技术员30人,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周边村社高出500元,辐射带动川平地区域发展绿色保护地蔬菜1000亩,实现产值1000万元。并打算投资150万元新建日光温室20座,投资200万元建成30亩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二是花卉苗木繁育示范园建设。由成县兴丰公司投资300万元,徽县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牵头新建100亩花卉、种苗繁育示范园。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工作。三是继续扩大核桃示范园建设。在成庄千亩核桃示范园的基础上,今年又补栽优质核桃600亩,高接换优1200亩,近期在全镇开展了以银 杏大蚕蛾为主的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四是扩大乔王花果村建设规模。春季新栽西洋樱桃200亩,并邀请县果树站技术人员举办果园管理培训班,培训人员200多人次。五是成立了“三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寇庄、中集成立了“三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的促进了“三蒜”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并邀请甘农大专家、教授来我镇举办“三蒜”栽培培训班,免费发放知识手册和农药,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大蒜的积极性。六是畜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李磨、苟庄、雷庄、柳巷等村建成泥阳镇家畜改良科技推广服务站、以同谷养鸡场、兴旺生猪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畜牧养殖繁育基地。
(三)绿化镇区环境,狠抓交通建设。
一是拓宽整修了泥伏路和朱乔路。组织发动群众,动用大型设备,拓宽整修泥伏路7公里,朱乔路5公里,铺备沙800多立方。二是美化亮化镇区环境。在镇区街道两边栽植了广玉兰600株,经多方协调,由天马公司承建对镇区街道进行了整修。在泥伏路、中寇路、柳鞋路、西张路栽植侧柏4500株。提升了镇区档次,美化了镇区环境。下一步将争取资金安装镇区街道路灯,疏通镇区排水渠,彻底改变镇区夜间照明和防汛排污问题。三是改善了政府机关办公环境。筹资8万元维修、粉刷办公楼2栋,装修了职工大灶,使政府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四)强化工作措施,狠抓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西成车管所建设步伐。抽调全镇工作经验丰富的20名干部,组成征地协调工作组,采取分户到人的工作方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强化措施,责任到人,狠抓车管所建设用地征地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征地工作已接近尾声。二是加大了农贸市场和生态移民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立项工作,正在筹备开工事宜。三是抓了泥阳镇家畜改良科技推广服务站的搬迁扩建工作。现已完成了项目的用地申报审批工作,准备近期破土动工。四是抓了兴旺生猪繁育场的扩建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建成万头猪场,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流转工作。五是积极实施镇区人畜饮水工程。该项目的建成将解决镇区三村800多户3500多人和16个镇区单位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目前正在实施阶段。
(五)加强基础设施,狠抓民生工程
一是率先建成泥阳镇便民服务大厅。建设面积100多平方米,内设财政、民政、合作医疗、社区服务、计划生育、信访接待、计生服务所等7个服务窗口。开展13个服务项目,实行A、B岗上岗工作制,配备电脑6台,并连接宽带,实行数据共享,建成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厅外侧悬挂电子显示屏,24小时不间断对外滚动宣传惠农政策和服务项目。与电信局协商,开通了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将各项惠 农政策告知群众。泥阳镇便民大厅的设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惠农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狠抓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分别在镇区入口和柳巷村兴建泥阳中心文化广场和柳巷村文化休闲娱乐广场,现已完成“三通一平”,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在江武公路泥阳段绘制文化墙1000米,苟庄村绘制文化墙3000米;在李磨、柳巷、文庄、苟庄、寇庄、雷庄等村组织成立健身舞团6个,参加群众达到3000多人。三是筹备修建李磨便民大桥。彻底解决河东三村4600多群众过河难问题,目前正在筹备之中,力争年内开工。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在兑现以上十二项承诺事项的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各项工作不放松,积极开展以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合作医疗、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使全镇各项工作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目前,围绕年初既定的目标,各项工作正在健康有序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两基”迎国检工作
一是制定了“两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两基工作小组及办公室;二是过出版墙报,制作横额,书写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两基”攻坚营造浓厚氛围;三是强化措 施,与学校和村干部签订了“两基”工作目标责任书,组织镇村干部前往辍学学生家里劝返学生,有效控制学生流失;四是加强管理,狠抓学校教学质量,镇政府领导经常实地了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劳务输转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组织培训下岗职工、待业人员1500人次,转移剩余劳动力4000多人,计划年内成立劳务输转职业介绍所,为更多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和方便。
(三)安全生产工作
(四)计划生育工作
(五)司法工作
泥阳司法所在县司法局和镇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不断加强调整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在1—8月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6(次)免费为群众发放法律宣传书籍、科技知识手册5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450幅,开展广播宣传30小时,受教育群众3000多人;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两次,对排查出的32起纠纷,全部妥善处理(司法所6起,各村26起);按照计划,举办镇村社调解人员培训班两起,受培训人员达120人;对2008年以来的13名刑释解教人员,都落实了帮教措施。泥阳司法行政工作为经济社会的 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平安创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在泥阳学区,组织师生开展了两次预防青少年犯罪远离毒品专题宣讲活动。二是在全镇开展了8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三是开展了禁毒宣传、预防邪教宣传等专题活动。四是调处乔王村李社用、张垭村王岁旺、李磨村刘喜玲及六名未就业中专生上访问题。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全面持续发展,提升泥阳档次,塑造良好形象,为建设“生态、文化、和谐、活力、富庶泥阳镇”而奋斗。
(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今年来,我镇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主干公路达四级,支线公路保畅通,块块农田通农机,条条公路砂砾化”的工作思路,狠抓农村公路建设,全镇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去年全县交通大建设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动员会议,精心组织实施,打响了农村公路交通会战的攻坚战。镇、村、社干部深入一线,层层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公路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全镇共整修养护通村公路10条,整修路基32.6公里,开挖边沟120000米,清理路障23处,疏通涵管136根,铺、备砂4110方,投入人力8500人次,投入机械13台次,投入资金16万余元,全镇交通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道路通行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第五篇: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
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
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
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
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
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