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大学研究生总结出来的学习英语方法
哈佛大学研究生总结出来的学习英语方法
单词这样背
第一条
就是: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为自己不比别人聪明,所以背完单词,别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决不会比别人忘得少。然而,别人每天背十个单词,自己却可以背一百个,忘掉五分之一,还剩八十个,是别人最聪明状态下的十倍。每天一百个是最低限。其实背到后来您会发现这个要求并不高,一个月后,您可能自然而然地就背到三百或者五百。
这四百个要分成四组来背,上午三十,中午十个,下午三十,晚上三十。第二天早晨复习以前没背下来的词。背的时候,要一目十词(注意,是十个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不要认认真真背,因为没有认认真真的时间。一边看一边读每个词的读音,默读也成。看完后回忆一遍,回忆不起来的再看。这次背的目的在于留下个大概印象,下次看见能知道这个词,所以背到大部分都能回忆得起来就成了,把剩下的词单独抄出来
背单词捷径的第二条,就是:背字典!为什么要背字典呢?因为字典上每个词的解释比较全面,而且相同字母开头的单词都集中在一起。不是什么字典都可以拿来背的,一定要找只包含自己想背的词的字典。另外,最好有英文方式的解释和例句。而且,一定要有音标!如果是为了考TOFEL或者GRE,注意要选美音音标的字典。一般教材课文后面的词汇表都是为那些认认真真听课的好学生准备的,想走捷径就千万不要去背那些东西。
背字典的时候,按开头字母(Z,Y,X,Q,J,K,U)(V,W,N,O,L)(FG,IT,HM,BDE,R)(C,P,S,A)的顺序背,其中C,P,S,A每个都要分
三部分背。这样背有几个好处:
(一)能增加成就感,提高兴趣。至于为什么,您翻翻字典就明白了。;)
(二)便于清楚地知道那些单词已经背过,那些还没背。
(三)能先把最基本的词先掌握。三万单词里,分为三个等级:三千到四千,八千到一万,两万二到三万。也就是说,您得分别准备三本字典。这几个等级之间各自有非常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分别用不同方法背。俺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从一万到三万之间走了一段弯路,浪费了一些时间,不然或许能突破到五万吧。;)
所以,背单词捷径的下面这条就有了三个分支。
背单词捷径的第三条
就是:和单词多见面。一个单词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和它在不同场合见面的频率,不在于每次看着它的时间长短(同
样规律也适合于泡MM;))。一般想记住一个单词,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场合*见三到四次面。俺在上文中提到大量背的时候,不要抠某一个字记住与否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否一见钟情都是无所谓的,关键在于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见面机会。不过,根据要背的单词的等级不同,增加见面机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2)第一个分支:瞎听!三千到四千这个等级,是非常常用的单词,而且几乎囊括了表达最基本思想所需要的一切词汇。每篇文章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这些词汇,而且这些词都是最基本的语素(或称“词根”),就是分割到最小无法再分割,互相之间也没什么类似之处的东西。对付这些词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简单的初级听力练习。因为阅读材料中,还
百分之二十其他词汇,所以光凭这个等级的词还看不懂那些阅读材料。但是听力练习都是最基本的对话,而且发音一般很标准,多听能够增加单词的重复率,而且可以为以后背八千到一万那个等级的词打下语音基础。
听的时候,要分精听和泛听两部分。精听当然是指每个词都要弄懂,俺着重讲一下泛听(饭厅?;P)。泛听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语速和语调,以及总体印象都要靠泛听。而这些都是背八千到一万等级单词的基础?泛听能够让经常用到的词(也就是那些最必要掌握的词)把您的耳朵磨出茧子来,让您模模糊糊听到个音就能反应出它是什么意思。泛听中您听到的词,才是您真正应该记住的词,所以别害怕精听的时候什么都听不懂。到底什么是泛听呢?泛听,就是说
您听的时候,精神要分散,要一边干着其他事(比如撮饭或和别人大声讨论撮饭;)~),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泛听一定要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听着,最好耳机不离耳朵。;)而精听的意义就在于找出您没听清的那些词。啊哈,那就是您背过但还不熟悉的词了。:)把这些词单独记在另外一个地方,别跟没背下来的词混了。泛听要听精听已经听过的内容。比如精听听到了第二盘磁带,那么泛听就听第一盘磁带,正好。提醒您一句,千万别拿英语广播当自己的听力教材!!顺便跟您推荐一套听力教材:武汉师范大学出的Step by Step.内容比较循序渐进,每一课开头的音乐也很好听。;)
第二个分支:狂看!八千到一万这个等级,基本包含了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这些单词在听
力教材里很难找到。但是,可不要停止听的练习呦,因为听能巩固您的语调感觉,而这是背这个等级单词的一个关键。不过,背这个等级的词,需要在听以外增加看的内容。看,同样要分精读和泛读两种。就象听一样,也是泛读更重要一些。泛读要挑不太长,能有耐心看完的文章,而且看不懂的词不要太多,一篇文章有两三个不认识的就足够了。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看英语报刊杂志小说,那些东西不但很难看懂,而且看懂了也对背单词没什么促进作用。:Q泛读也需要大量练习,只要您有耐心,又有足够时间,就一直看下去吧!看的时候不要仔细阅读,扫一眼明白个大概意思就成了,然后把这一眼没看懂的词画上记号,别琢磨它是什么意思,继续扫描吧!全部看完之后,回头再
看这些单词,有的可能已经想起来了,有的....还没想起来?那就查查字典,要是自己还没背过,就扔掉它,要是已经背过了,就单独抄下来吧,和听力练习中没听出来的词放在一起。
(3)长期经验是新概念第一二册,然后大学泛读课本前两册,然后是另外的一个泛读教程初级部分,然后新概念第三册,泛读课本第三册,某一种听力教材高级听力部分的教师用书,然后新概念第四册,泛读课本第四五册...这么个顺序进度比较合适。
第三个分支:乱说!这只适合背两万二到三万的词。因为其他的词不用说就已经背下来了。;)而这个等级的词在阅读材料里非常少,可能阅读十篇文章却一个这个等级的词也没有。所以靠阅读来增加见面机会已经不行了。这些词甚至有的老外一辈子都没见过,咋能指望他们能写出来呢?尤其是GRE词汇,什么“给马穿衣服”,“纽约的流氓”,“从非洲吹向南欧的风”....这些词都是一些精致的修辞,也就是说,如果您话里净是这些词,那您可以假冒一位学者了。;)一般的老外都是听不懂您说的这些话的,所以不用这些词也能表达同样的含义。好了,您的机会来了,您可以跟老外讲话中带上这些单词,然后很自豪地假装谦虚地跟他们解释这些词的含义。;)每次跟老外解释一两个词就足够了,老外会佩服您佩服得五体投地的。;)HL就向ws解释吧!要大胆而耐心,尤其是大胆。;)
这个阶段,您就别再练听力了,因为练了进步也不大。还记得开头那句话么?要想成功,得走捷径。凡是不能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进步的行动,都不必浪费时间去做。不过,这时候的阅读材料成了问题:您会发现,过去看的东西觉得太浅没意思,看其他深的东西又看不懂。您还会发现一个新的有趣现象:那就是您想看的文章里,现在全是第一个等级的那些词,每个词您都确切知道它的含义,但整个文章您就是看不懂。;Q那您该看什么呢?就看第二个等级的那些浅显文章啊。虽然浅显,但能帮助您不至于忘了过去背出来的成果。至于您看不懂的那些文章,别着急,等您和老外交流多了,您自然就懂了,那都是一些词组、俚语或文法组成的文章。:)
背单词捷径的第四条
就是:联想,联想,联想,.....背单词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端详一下它的外貌。第二第三个动作呢?看看它的内涵和发音。而第四个
动作,就应该是联想,再联想.....联想它和其他背过的词有没有外表类似的?读音类似的?意思类似或相反的?如果有,就赶紧记在旁边,在另外那些词旁边也把这个词加上。这样,以后看见其他词,也会联想起这个词,等于又增加了一次见面机会。而且,在第二、第三个等级的词汇里,还有许多单词是由“前缀”,“词根”,“后缀”组成的,前缀比如“re”,“in”,“pseud”...,后缀比如“er”,“a”,“oid”...,然后共同组成一个新词。如果掌握了这些前后缀,就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个生词到底什么意思。另外,有很多读音相近的词也有相似的意思,这在俚语、诗歌和儿童用语中更普遍。如果每天记80个单词,一个月只能背2400个单词,但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实际上背的速度越
来越快,几乎一万多单词都是不用背就会了的。不过,在GRE单词中,有很多是既没有和其他词的关系,又没有前后缀,看起来既简单又记不住的单词。这些词里边有希腊语,意大
利语,德语,拉丁语,甚至还有日语译音。这就只能靠和别人解释来掌握了。(HL一定要注意!)
背单词捷径的第五条
就是:复习!记得快,忘得也就快,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规律。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复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俺总结复习的规律是:十个单词复习一遍,然后三十个单词,然后是以前所有没背下来的单词。复习的时候,同样不必细抠,粗略地扫一遍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想它的读音(因为英语是象声的)。最后背不下来的单词,一定是不常用的,因为老外一样背不下来。;)每背完一
个开头字母的单词,就要把前一个开头字母的复习一遍。然后每背完前文中括号里面的开头字母,就把上一个括号里的复习一遍。复习的时候,要先看英文翻译中文意思来一遍,然后再看着中文想它的英文单词再来一遍。前面说过,在泛听,泛读中忘了的词要和背的时候就记不住的词分着记下来,就是为了在复习的时候区别对待。忘了的词,要每天看一遍,会了就划掉,而记不住的词则在背完了整个字母以后,单独背一下这些词,平常就不用看了。GRE单词的复习方法非常奇怪:它需要进行填字游戏。也就是说,盖住单词的一部分,然后想整个词是怎么拼。另外,还得想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顺便说一句,考GRE的词和考TOFEL的词互相之间是毫不相关的,也就是最佳答案: 您不会TOFEL的词,GRE也有可能拿个高分
第二篇: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总结
受组织委派,我于今年3月至7月接受了为期四个月的培训。此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3月5日至6月5日在北京外交学院进行英语强化培训;6月30日至7月19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高级培训班。现将在美国的学习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培训目标及课程设计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每年都要进行十多个以政府中高级公务人员为主要对象的短期培训项目,时间一般为两至四周。我参加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项目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项目组织者力求在不长的培训时间里使受训者对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系统的了解,并深入探讨全球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本期项目所设课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 基础知识:包括各类平衡计算(如财政、货币、外汇等)及常见的宏观经济学模型。● 开放宏观经济学
● 国家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墨西哥、阿根廷、牙买加和加米尼加。●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二、参加人员
本期培训的主讲教师共有八位,主要来自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实际的政府工作经验,理论和实际水平都很高。本期学员共有四十位,分别来自二十四个国家,其中亚洲七位、南美洲七位、非洲十六位、美国三位。来自中国的学员只有我一位。按所从事的工作分类,这些学员中有二十八位来自政府部门、二位来自世界银行、十位来自企业。
三、教学方法
本期培训采用课堂授课、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习计划安排得十分紧凑。一般每周一至五白天全天上课,晚上和周末用于自学和准备教案。总体来看,哈佛的教学方法确有其独特之处。
● 教师授课一般从提出问题开始,并非常鼓励学员参与,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时常有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
● 教学中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internet等。对于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模型,一般都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软件,以帮助学员加深理解。● 所讲案例一般都来自于教师们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担任政府顾问的实际经验,因而资料翔实、内容生动、分析透彻,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在教学这为每一位学员安排了两次共一个小时的小组发言,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对本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这既加深了学员们对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大家的国家视野。
四、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尽管时间很短,但我仍感收获较大。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基本条件之上的。我国已加入了wto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因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的责任应该而且必然会主要由各市场主体来承担。相应地,政府的职责将更多地转向维护市场竞争环境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因此,这次培训对于我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公务员职责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宏观经济学中的许多知识,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对我这样的地方政府官员并无直接的应用条件。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从而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在培训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对各国经济的比较分析。按照哈佛教授们的评价,中国被列为二十年中世界十佳经济表现国之首。无论是在和教授还是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都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示出由衷的赞叹,并希望从我这里了解到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多情况。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并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并大多在各自国家的政府经济部门中担负有重要职责。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大家都有加深彼此了解的愿望,相互联络比较紧密,打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也应该算是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次有机会参加哈佛项目培训,体现了中组部、省委和市委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一定以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踏实工作,努力完成好党和人民交付给我的任务。
第三篇: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总结
受组织委派,我于今年3月至7月接受了为期四个月的培训,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总结。此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3月5日至6月5日在北京外交学院进行英语强化培训;6月30日至7月19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高级培训班。现将在美国的学习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培训目标及课程设计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每年都要进行十多个以政府中高级公务人员为主要对象的短期培训项目,时间一般为两至四周。我参加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项目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项目组织者力求在不长的培训时间里使受训者对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系统的了解,并深入探讨全球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本期项目所设课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 基础知识:包括各类平衡计算(如财政、货币、外汇等)及常见的宏观经济学模型。
● 开放宏观经济学
● 国家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墨西哥、阿根廷、牙买加和加米尼加。
●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二、参加人员
本期培训的主讲教师共有八位,主要来自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实际的政府工作经验,理论和实际水平都很高。本期学员共有四十位,分别来自二十四个国家,其中亚洲七位、南美洲七位、非洲十六位、美国三位。来自中国的学员只有我一位。按所从事的工作分类,这些学员中有二十八位来自政府部门、二位来自世界银行、十位来自企业。
三、教学方法
本期培训采用课堂授课、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习计划安排得十分紧凑,工作总结《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总结》。一般每周一至五白天全天上课,晚上和周末用于自学和准备教案。总体来看,哈佛的教学方法确有其独特之处。
● 教师授课一般从提出问题开始,并非常鼓励学员参与,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时常有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
● 教学中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internet等。对于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模型,一般都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软件,以帮助学员加深理解。
● 所讲案例一般都来自于教师们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担任政府顾问的实际经验,因而资料翔实、内容生动、分析透彻,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 在教学这为每一位学员安排了两次共一个小时的小组发言,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对本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这既加深了学员们对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大家的国家视野。
四、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尽管时间很短,但我仍感收获较大。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基本条件之上的。我国已加入了wto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因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的责任应该而且必然会主要由各市场主体来承担。相应地,政府的职责将更多地转向维护市场竞争环境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因此,这次培训对于我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公务员职责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宏观经济学中的许多知识,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对我这样的地方政府官员并无直接的应用条件。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从而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在培训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对各国经济的比较分析。按照哈佛教授们的评价,中国被列为二十年中世界十佳经济表现国之首。无论是在和教授还是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都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示出由衷的赞叹,并希望从我这里了解到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多情况。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并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并大多在各自国家的政府经济部门中担负有重要职责。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大家都有加深彼此了解的愿望,相互联络比较紧密,打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也应该算是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次有机会参加哈佛项目培训,体现了中组部、省委和市委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一定以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踏实工作,努力完成好党和人民交付给我的任务。
第四篇:哈佛大学研究生教育调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哈佛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1636年创建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理科教授中产生过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文科教授中产生过三十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以上获奖者尚不包括从哈佛毕业但已离校工作的人。在美国历史上,哈佛的毕业生中产生过六位总统,还培养出众多成就杰出而举世公认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等。在权威机构和媒体历年对美国大学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估中,哈佛大学总是名列前茅。
该校位于欧洲大陆移民群体最先到达的北美新英格兰地区麻萨诸塞州的康桥(Cambridge,又译剑桥)市,典雅的校园沿着清澈秀丽的查尔斯河下游顺流铺开。目前共有10个学院、1个高级研究院、1个继续教育部。其中,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是全校的核心,其余9个是专业学院(schools):商学院、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神学院、建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各学院都有自己的研究生院,却没有通管各学院的校级研究生院,只有一个以文理学院研究生院领导成员为核心、由各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组成的全校博士项目学术委员会,负责监督协调各博士项目,提出改进建议,评审新设项目的申请。
作为私立大学,哈佛2002年筹得的办学经费为23.57亿美元,支出22.86亿美元。其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
1、政府拨款或国家基金,2、民间基金,3、校友、企业和其他私人的捐款。以2002年为例,所获经费的77%是联邦政府提供的,15%由基金会提供,8%由企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其中联邦政府拨给哈佛的经费有77%是国家卫生部所属的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提供的,8%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4%由国防部提供。
与此相应,联邦政府拨到哈佛的经费,41%流到医学院;29%流到公共卫生学院;24%流到文理学院。哈佛的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申请而来。社会科学项目的经费大约一半从政府申请,一半从民间基金会或捐款得来。人文学科的项目经费主要靠民间基金和捐款。校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各方筹款。所以,在每年一度的校友返校庆祝大会前,人们必定可以看到校长站在会场入口同排队入场的校友们逐一握手寒暄,笑容可掬地给每人送去几句亲切问候。这些活动往往就是校友捐款的高峰。
二、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概况
全校在校研究生约12800人,国外留学生占34%,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博士生学制一般为6年(医学院研究生为8年制),但很有弹性,可以提前毕业,更多的情况是推迟毕业。因为学位论文要求很高,学生在此期间的打工负担又比较重,所以往往不能完成研究和写作。有些学生延期太久,以至学校1994年做出新的规定:十年仍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取消哈佛研究生的资格。
2001年哈佛大学授予博士学位508人,绝大多数是PH.D(其中生命科学146人,人文科学111人,社会科学86人,物理学71人),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不足百人。同年全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是40744人,从数量上讲,哈佛在各高校中排第12位,加州伯克利大学以751人排第1位。哈佛文理学院的在校博士生约3500人,近年每年招生660人左右。该院一般不专门培养硕士生,只是把硕士作为一个出口,授给完成了前两年的课业而出于各种原因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其他的专业学院则大量培养专业硕士生,学制一般为1—2年,几乎没有3年制的硕士生。这主要是因市场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使然,培养3年制的硕士,投资多,就业难。
硕士毕业意味着具备了专业基本知识,包括基本问题上的争议,基本资料,专业学术史背景等等。但是在美国,没有博士学位是进不了高教和科研机构的。而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算好。他们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没能进入学术界,而是到各种各样的应用型企事业单位谋职。哈佛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例外,去应用领域做事的比在学术领域搞科研的要多。
顺便指出,哈佛在校本科生约6700人,集中在文理学院。因为美国大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是通识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所以除文理学院外,其余的专业学院一般只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培养本科生。
研究生教育管理架构以文理学院为例,其研究生院设院长一人,行政副院长一人,负责招生和资助的副院长一人,学生事务院长助理一人,招生、资助、注册、宿舍等工作的主管若干。全院共26人。研究生教育的大方针由文理学院决定,另有一个由资深教授组成并包括研究生院主要领导在内的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研究讨论一切重要政策和战略问题,给文理学院和研究生院领导提供咨询。研究生院的主要领导组成以院长为首的行政理事会,由院长主持全面工作并负责在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等机构指导下制订政策,行政副院长负责实行这些政策。
在招生环节上,研究生院只负责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然后分送各有关院系,最后再对院系确定的录取名单进行复审。中间的考选与录取工作都由院系组织进行。在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上,政策由上述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制订,各院系负责执行,研究生院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培养事宜,研究生们也几乎感受不到自己在学习时同研究生院有什么关系。但是,各院系的培养工作已经形成了非常严格的规范,有整套的质量保障措施。
全校研究生中获得资助者达50%到90%,比例依专业方向的不同而定,但总体说来获资助者的比例是很大的。一般对处于前期学习阶段的博士研究生,哈佛一般会提供每月为1100—1400美元的奖学金(以理工科为主的邻校MIT的研究生奖学金每月为1700—1900美元)。工科博士生的奖学金主要由导师提供,文理科的奖学金多由学校提供。研究经费充足的导师,每年招生就多一些。
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每年约27000美元。近年还略呈上涨的趋势。
三、师资建设与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作用
文理学院的教师有600多人,其中教授占大多数,各系也往往是教授占多数。如果经费紧张,首先就缩减助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人数。因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靠一流的教授队伍来支撑地位的,若靠副教授以下师资为主的队伍来支撑一流研究型大学,显然不行。但是,在这些大学,只要获得了博士学位,即使当助教授,也有资格带博士研究生,在教师队伍中没有“博导”这种特殊阶层。
哈佛各院系为了保证师资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坚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招聘教师,很少直接从本校毕业生中留人任教。哈佛教师中确实约30%是本校的毕业生,但其中很多人是到校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取得出色的学术成就后,又被“挖”回来的。有些在本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外校教师,被哈佛看中后,便直接聘来任终身教职。其他非终身教职者,一般都实行合同制。到期若校方没有提前表示续聘之意,即等于解聘。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哈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在学界的优势地位,成熟一个聘一个,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学者成长初期,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盲目聘入。在这种机制下,哈佛大学诸多学科一直保持着举世公认的一流教师队伍。
哈佛大学的优势学科是人文、物理、生物、医学、经济、政治、法律、管理、东亚研究等等。要想在科研方面保持领先,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学科发展趋势的预见性,至少应预知未来5年的新热点。在这方面,研究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招博士生的目的,一是靠学生帮助探测学科前沿,在探索中给导师以启发,二是为导师的科研项目出成果,好继续不断地申请新的项目和资助。师生关系也由此而定,导师往往是自觉地从学生那里学习东西。一般导师对学生的最高评价是:“这个学生教给我的知识比我给他的多得多”;而对学生最低的评价是:“这个学生没有给我任何新的知识”。由于理工科博士生的经费、课题往往都是导师给的,学生等于在帮助老师做课题,所以这些学生也往往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尽管如此,最良好的师生关系仍然是一种能平等交换不同意见、互相激发探索的伙伴关系。
四、教学与培养
造就能独立思考、有原创性的人才,是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哈佛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Bishop Mandell Creighton).哈佛大学课程指导书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善于思索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一个明显标志。
哈佛大学的PH.D学位共分51个专业领域(discipline),其中41个在文理学院,12个分布在专业学院(个别的同文理学院的学位重叠)。在这些专业领域进行学位教育的单位,除院系外,还有一些跨院系跨专业的学位教育委员会,相当于我国大学中的虚体单位。除了PH.D,哈佛还提供其他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各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研究生入学后要在导师指点下,制订前两年内满足专业综合考试(Qualify,又称博士资格考试)所要求的选课计划。
博士生一般应在前两年的四个学期内修完至少九门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有两门课要跨出本专业之外去选修,以拓宽知识面,适应未来的教学科研需要。每门课成绩都要达到“B”等或更好。每年因课程成绩不合格而遭淘汰的学生占同一届学生总数的近30%。美国大学的成绩一般不采取百分制来计算,而采取A、A-、B+、B、B-、C+、C的等级制,以减少小分高低上无谓竞争。
研究生的课很少有制式教材,教授们认为一本教材编成后,书中的知识往往已经是5年前的了,所以更重视写出有自己创新性的研究专著。文科尤其如此。教授们一般是给每门课开列一大堆文献目录,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和阅读原著。也有教授从若干本原著中复印出一些重要部分给学生读,让学生产生兴趣后去细读原著。研究生每选一门课,就意味着每星期要读几百页文献,还要找出问题拿到课上去讨论。如果每学期选三、四门课,每星期阅读和思考的量就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他们对前沿成果的熟悉和对基本文献的掌握程度,是我国的研究生比不上的。
学校比较注意从各个环节上培养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各类论文甚至课堂讨论均要求学生讲清楚哪些是自己的独到见解,哪些是引用别人的观点,一点也不能含糊。论文的注释必须合乎规范,一般的作业也至少要有资料索引。从本科开始,一切作业和论文都要努力追求原创性,用二手资料东拼西凑是不允许的。
文科博士生必须具备至少两门外文阅读能力,有的专业方向要求更高。如古代和拜占廷史方向的研究生,要会法文、德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外语(非英语)能力是录取新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比GRE成绩更重要。第一学期开学后,即要通过第一外语考试。第二学期一开始,又要求通过第二外语考试。这对新生是最大压力。外语考试如果未通过,以后可以再考,但外语课至多只能计为两门学位课。若毕业论文开题前仍未达到专业方向外语要求,则不批准开题。
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要过综合考试的大关。可以是平时在各学科的多次考试中累积成绩,也可以是连续几个半天的笔试,或者是一次性的两三个小时的口试。前两种考试可以有一定的选择科目和题目的自由,但如果B以下的成绩达到一定次数,就要被淘汰。后一种考试由3位教授主考,应试者必须回答相当于我国2—3个二级学科专业领域中的各类问题,还要回答1个相当于我国跨一级学科的问题。考试并不深究百科全书似的细节,但要求熟悉该领域的基本文献和重大问题,注意文献之间的关系。凡此种种,目的皆在使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和厚实的基础,成为真正的“博”士。
综合考试失败,一般即意味着失去继续读博士的资格。但如果考试委员会同意,可以再考一次,再失败就被淘汰了。在这个环节上的淘汰率为15—20%。只有通过综合考试,才算博士候选人,才可做学位论文。一般应在考试通过一年内选定论文导师和指导委员会,提交选题报告,六年内应完成论文。
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原创性。这其实才是从学生走向学者的起点,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达到要求,实属不易。然而研究生们在通过综合考试后,都会有“熬过来了”的感觉。这时,往往课程压力也没了,奖学金也没了,当助教、助研的机会却多了。于是又要谋生计,又要“轻松潇洒走一回”,一不抓紧,七八年写不完论文的“老候选”大有人在。以至哈佛大学1994年不得不规定:十年未完成学业者,不再予以注册。
学位论文写作的每一进展都应向导师报告。负责任的导师往往在学生每写出一章时,就及时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完稿后由导师请两三个评阅人,同时也是答辩委员。答辩会的程序与我国没有重大不同,也是由答辩人公开演讲、接受听众提问,然后听众退场,答辩委员提问、评议、表决。美国的教授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讲人情关系,据统计,哈佛每年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中未获通过者占10%。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
哈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的内容更强调前沿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本人即置身于学科前沿,密切追踪学术发展的新动向,及时给教学内容注入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其课程不太追求体系上的平衡,只求能引导学生在一个专业方向的前沿上有所突破。所以,教师各展所长,开出一些新颖而又有前沿性的专题课。有利于揭示学问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对
一、两个课题的深入学习,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本学科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这也可能造成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
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教学重点不在于传授自己的道统,而在于介绍各家不同的流派和学说,让学生在不同学说中寻找新前沿新知识。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书评的制度,学生不仅要会读书,更重要的是能够批评名家的高论。这方面,中国学生往往只会很好地总结别人论点,不善于挑战别人的论点。
教学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由教师主讲,然后学生看文献、做实验,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另一种干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轮流做报告,大家讨论,教师只是加以指导。这些方法都是着眼于研究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培养能进行独创性研究,又能同别人交流并影响别人的Leaders。相对说来,虽然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比美国学生好,但美国学生更善于摸前沿,能说擅写。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都注意培养讨论的风气。学生每学期都要在不同的课上不同的范围做各种级别的报告,引起讨论。学生们通过讨论学到的知识比读书得到的知识更细化,理解更深刻。
至于研讨课,主要由学生在阅读指定的资料后,进行评论。教师只做引导性的发言和提问,并在讨论中对学生的意见发表看法。这种课在一学期内往往要求学生写3-5篇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业或论文,对学生阅读、思辩、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有的研讨课,每星期都有一批书目给学生,其中至少指定一本必读。一学期要写8篇短论文,每篇5页,要比较相关论著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劣短长。考核评分的办法,是根据到课率、历次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几方面的情况而定,不会只凭期末一纸考卷定优劣。这种评分办法,使学生平时的课业压力相当大,但考试的压力较小,作弊的动力随之也小。
研讨课一般没有考试,成绩主要由到课率、阶段作业和课程论文来决定。例如某门课的考核成绩,可以是到课率占30%,两篇短文各占15%,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书评文章(对2-3本书的比较评论)占40%。
在这种方法下学习,对知识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一般说来,美国的研究生比较能独立思考,善于辩论和写作。
为了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具备最重要的基本学术素质,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教学生怎么读文献,怎么迅速掌握要点并会批判,还可以教你怎么写论文和各种各样的申请。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五篇:哈佛大学英语介绍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之一,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隔查尔斯河与波士顿相望。哈佛大学有两所学院招收本科生,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它们招收的学生约占哈佛大学全体学生的一半。哈佛大学是常春藤联校之一。
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 University)is the longest in U.S.history one of the first-class academic institution, is locat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at Boston and across the Charles River.Harvard University has two colleges to recruit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and Radcliffe College, which recruited the students about half of all students at Harvard University.Ivy Harvard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school.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原称剑桥学院。出生于伦敦的英国牧师约翰·哈佛(John Harvard,英国剑桥大学毕业)于1637年由英国到此新建的学院内工作,由于工作很积极,得到好评。他将其全部藏书和一半资产捐赠给这所学院,该校因此而改名为哈佛大学。1638年夏天学校开学时只有一名教师、一所木板房和一个“校院”。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ed in 1636, formerly known as Cambridge College.Born in London, the British minister John Harvard(John Harvard,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England)in 1637 by the British Institute in this new work, the work is very positive, be praised.He will all of its collections and half of these assets donated to the institute, the school be renamed the Harvard University.1638 summer school at only one school teachers, a Muban Fang and a “School House.”
哈佛创建初期是由教会主办的,但在头200年中,就逐渐地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控制。1865年,该校校友开始选举学校管理委员会。19世纪初开设了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19世纪中期,哈佛的劳伦斯科学学院为美国应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Harvard created by the early church-sponsored, but in the first 200 years, to gradually shake off 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control.1865, the school alumni proceed to the election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The early 19th century opened a seminary, and the Faculty of Law, Faculty of Medicine.The mid-19th century, the Harvard School of the Lawrenc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science for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埃利奥特任哈佛校长期间(1869至1909年),将哈佛办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校。他采用选修制,取代了刻板的古典课程,学生们可以攻读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今天的哈佛大学已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Elliott president of the Harvard period(1869-1909), will be the Harvard of the impact of national schools.He used an elective system, replacing the stereotype of classical courses, students can pursue their professional interest.Today's Harvard is already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2007年10月12日,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就任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她是该校历史上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
哈佛大学设有17个学科系,分属2个本科生学院(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和10个研究生学院:文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设计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行政管理学院、法学院、牙医学院、神学院和商学院。与它有直接联系的有95家图书馆、7个植物研究所、2个天文台、50余个科学、工程和医学实验室、9家自然历史、医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哈佛大学还拥有许多著名的研究中心,如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东方研究中心燕京研究所,是个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受到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长期支持。
October 12, 2007, Delujier-Foster as 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No.28.She is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appointed the first Nvxiao Zhang.Harvard University has 17 of the subjects, belong to two college students(Harvard College and Radcliffe College)and 10 graduate schools: College of Arts, School of Medicin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hool of Desig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Law, Faculty of Dentistry, Faculty of Theology and the School of Business.And it is directly linked to a 95 libraries, 7 Institute of Botany, two Observatory, more than 50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edical laboratories, nine natural history, medicine, art and archaeological museums.Harvard University also has many well-known research centres, such as 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Center,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Center, a computer research centre.Oriental Research Cente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a specialized study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well-known China experts Fairbank long-term support.哈佛大学研究院兼收男女生。大学生有男校及女交。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专收男生。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创于1879年,专收女生。大学生进入一年级必须住在学院内。二年级学生住在校园外13座各自独立的居住区内。自创办以来,哈佛已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包括30多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9名普利策奖金获得者和6位总统: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6届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
哈佛占地380英亩,正中有建于30年代的纪念教堂,周围是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室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如霍尔登小教堂、马萨诸塞堂(现存最早的哈佛建筑,建于1720年)、哈佛堂和维德纳图书馆都是著名的古建筑,具有旧大陆建筑的庄严典雅之美。当然校园中也不乏崭新的现代化校舍。学校里处处是青青的草坪,蔽日的榆树,那一幢幢红砖砌成并爬满长青藤的楼房,使人感到亲切和宁静。漫步校园,人们会注意到这里竖立着一块龟背驮着的高大石碑,这是中国哈佛同学会1936年在哈佛三百年校庆时赠送的礼物。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就读,王安、贝聿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哈佛拥有9座博物馆,它们既为教学服务,又向公众开放。最值得参观的要数植物学博物馆。在这里,瑞士的龙胆草伴随着墨西哥的仙人掌,埃及的蓝睡莲映衬着朝鲜的金达莱,还有中国的梅花和牡丹。名花奇卉约有800多种,色彩鲜艳而且永不谢,原来它们是植物的玻璃模型,俗称“玻璃花”,由两位德国艺术大师穷毕生精力制成,是世界上的绝品,人们誉之为“科学中的艺术奇迹,艺术中的科学奇迹”。
Harvard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boys and girls.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men and women pay.Harvard College(Harvard College)to the boys.Radcliffe College(Radcliffe College), founded in 1879, the admission of girls.Students entering first grade must live in College.Students living on campus in 13 separate living area.Since its inception, Harvard has nurtured many U.S.politicians, scientists, entrepreneurs, writers, scho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