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动3 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
活动3 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
1、你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博客是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给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a、博客(Blog)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可以是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b、利用“博客”,它可以过滤信息,通过博客将过滤后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同学,使师生在共同感兴趣的知识层面展开协作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浏览他人的博客日志,拓展自己的知识面。c、教师可以在博客中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体会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在与周围群体的交流、分享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自身的成长。
2、为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要使用博客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我觉得可以师生共建博客,增进师生的关系,学生可以留言,老师可以通过博客来和学生进行沟通,还可以建立师生专业发展交流、师生交流和学伴交流。我会以课程形式出现,提供教学计划、学习资源、习题和答案,而学生可以在这里提出疑问、完成练习题、提交作业,同时可以把优秀的作业展示出来,使学生之间更多地互相借鉴与学习。结合我所教的六(1)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全班42人学生都能上网)我准备这样来尝试实施:a、建立一个六(1)班的集体博客,将全班同学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由组长和所在组的班干部负责组织、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写博文,(可以是简短的英语小对话,以一个话题来写的英语小短文等等)b、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博文下面发表评论,给同学的博文提出修改的意见。c、选出3-5个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博客管理员调动同学在博客中开展协作式学习,比如帮助修改博文,解决电脑中出现的疑难等等。通过“博客”,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我的博客网址:
第二篇: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
1.你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我认为博客特别适合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故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与博客相结合,是一种完美的结合,一个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思考和分析,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博客的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恰好为深度教学反思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博客作为一种生活化、大众化的社会性软件,其技术门槛低、使用便捷等优势正好突破了个人主页的诸多局限。博客实现了任何有写作能力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使每个教师都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实现了“个人出版”;博客不但为骨干教师群体,而且更为一般教师群体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等提供了可能,为教师实现了“团队出版”的梦想,为“大众教研”提供了高效平台,它的应用能大大地推动和促进校本教研。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结构。博客反思由于需要对思维、方式、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因而有助于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使学校教研从制度化真正走向非制度化。
2.你认为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答:要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我认为可以师生共建博客,一个班开一个博客,教师提供教学计划、学习资源、习题和答案,而学生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疑问、完成习题、提交作业,实现了作业提交与批改的无纸化,同时优秀的作业可以进行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之间更多地互相借鉴与学习,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三篇:活动3 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
活动3 应用博客工具进行教学反思
1、你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三种形式:师生专业发展交流、师生交流和学伴交流。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反思、知识共享、展现自我的平台。它通过构建电子档案袋,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定期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博客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经过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对于学习者来讲,博客(blog)的过程就主要是学习者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通过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1、你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博客是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它拥有网络平台的一切优点,更由于它的个性化,使其具有竞争性、可比性和个人风格的特点。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给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并由此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则主要是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具有以下的作用(1)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博客(Blog)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2)博客是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的工具。教师在博客中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体会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在与周围群体的交流、分享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将日常的教学生活以及学习成长写成”教育叙事“记录下来,通过博客可以与别人交流,供他人借鉴。(3)信息的过滤与传递。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过滤后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博客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学伴。通过浏览他人的博客日志,使知识获取的广度和效率得到提高。(4)班级协作和研究性学习。博客中可以有群、社区,可以构成学习交流系统,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氛围。博客的公开性、方便性,使之可以做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师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己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等,利于知识间的相互交换和沟通。
1、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博客”将为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利用“博客”,它可以过滤信息,使师生在共同感兴趣的知识层面展开协作学习,这时师生关系将发生转变,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知识,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博客”信息丰富,它不仅可提供参考资料的链接,而且可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更多的学习者评价,增强了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协作性,使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知识,教学活动就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学生利用博客资源的过程,不仅是在整理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在实现着协作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博客”,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有利于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共建博客多以课程形式出现,教师提供教学计划、课程讲义、学习资源、习题和答案,而学生则在这里提出疑问、完成习题、提交作业,实现了作业提交与批改的无纸化,同时优秀的作业可以作为样板展示,使学生之间更多地互相借鉴与学习。利用“博客”,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个别学习、在线交流、小组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就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和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协作式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要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我认为可以师生共建博客,教师提供教学计划、课程讲义、学习资源、习题和答案,而学生则在这里提出疑问、完成习题、提交作业,实现了作业提交与批改的无纸化,同时优秀的作业可以作为样板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之间更多地互相借鉴与学习,真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通过网络协作式学习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网络协作式活动,学生不仅达到了教学的要求,也让很多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辅助学生的有力工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积极性很高,主动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
2、为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我认为博客可以增进师生的关系,学生可以留言,老师可以通过博客来和学生进行沟通。还可以建立师生专业发展交流、师生交流和学伴交流。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反思、知识共享、展现自我的平台。它通过构建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定期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你认为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答:我认为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反思、知识共享、展现自我的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A式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结合我所教的六(2)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全班50人学生都能上网)以及我曾经的尝试,还有我个人的思考和体会,我准备这样来尝试实施:1)建立一个六(2)班的集体博客,将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由组长和所在组的班干部负责组织、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写博文,共同合作打字并修改。2)让电脑教师配合我,结合电脑课指导学生读博文,包括进别人的博客读博文,在自己喜欢的博文下面发表评论,给同学的博文提出修改的意见。3)选出3-5个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博客管理员,协助老师共同管理博客。其任务一是阅读每一篇博文,分工给每一篇博文写比较恰当的评论;二是组织发动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开展发博文、写评论竞赛;三是竭尽全力缓缴调动同学在博客中开展协作式学习,比如帮助修改博文,解决电脑中出现的疑难等等。
第四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金钥匙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要学好数学就应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兴趣盎然。,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
例如:在讲解探索规律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生活中的有规律的事物和图片,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生活中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教学信息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生动活泼的状况,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矛盾和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转向活跃状态,这时正是教师教给知识的最好时机,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应把握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1、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需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课堂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情绪而采用的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方法要灵活,新颖多样,生动有趣,内容丰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工具使用教学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1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轻轻托起一切,它会痒丝丝地亲亲脸庞,它会住在气球里、皮球里、空盒子里……在它的怀抱里,风车、风筝、肥皂泡尽情嬉戏;和它在一起,风铃叮当叮当,悄声细语;一眼看见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圆圆……
空气是如此有趣、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其他的事物呢?在这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中,或许不仅有幼儿的成长,也有教师可以获得的启迪。可以由此而了解如何选取适合幼儿的,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自主生成更适合的活动设计。
我们的班级工作是以家长工作作为基础的,我们觉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是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除了与家长交流教养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宣传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周的主题活动都应该有家长的参与,如在这一周中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给气球充气,直接了解充气的步骤、方法、注意要点,并在幼儿园有关活动时带上气球。家长和孩子共同装饰两个气球,使孩子每天观察气球的变化,如气球变瘦了吗,为什么。
这样的活动是家园合作下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了乐趣。增长了知识。萌发了对空气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对我们来说,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要挂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爱孩子就是关怀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爱孩子就是责任,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才会做的更好。在每个主题的课堂时间与课的生成中,我们还要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家长朋友的心!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有心在生活中随处扑捉到一些与课题相关连的生成内容,那么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一定能够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受到启发,不断的受到激发,相信我们这些爱孩子的人能够染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明天我们将创造更灿烂的阳光!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2
课堂活动:分两大活动阵地进行探究。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在这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共用过多少种工具。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统计的工具还真不少,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经验的。例举的工具很多,比如: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斧子、开瓶器等等。其二,分组活动,每组发了较多的工具和一块木板,木板上面钉着不同的钉子,要求先观察选用什么工具好。然后让学生用工具,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和螺丝钉弄出来,并做比较: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方便,并做好记录。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最后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行探讨,选择使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进行再一次的观察。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热热闹闹的,可到最后总结以上活动,引出“简单机械”时,学生还是犯迷糊。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方便”,孩子对其也非常模糊;孩子把定义扩大化,于是他们想到“电饭锅”、“铅笔”、“电火炉”等。
课后想想:假如用力学去解释那肯定能精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入探究力学原理。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为难到科学教师。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3
本课通过“亚运”引学,以帮助吉祥物阿和闯关为线索,将学习任务设置成趣味性较强的三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攻“第一关”掌握了打开文件和“橡皮”工具的使用。通过攻“第二关”学习“直线”、“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通过攻“第三关”学习了新建文件、设置画布大小。并巩固“直线”、“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看书、与同学交流和向老师请教,尝试操作后总结操作技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些演示操作,给学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本课使用了一个半成品范例,让学生在操作中有参照的标准,不会盲目的操作。通过案例中使用粗细不同的直线,让学生掌握选择直线样式的操作,并通过第三关的范例里面用“细线”表示玻璃的反光,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样式不同的线的作用。
但是,本课的知识点较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没能深入地挖掘某一个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且本课在实践中,“生成”与“预设”有不一样的地方,本来预设在第二关讲解“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技巧,由于学生普遍掌握和时间的关系,没有在这里细讲,而是在学生攻“第三关”时,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了一个补充。
另外,在评价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过组内互评,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老师却没能在全班展示每个小组选出来的作品,只能展示其中的两三个小组,这样打击了其他小组的积极性。我觉得如果课后把作品上传到班级网站上,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也许会是一个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方法。
最后,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互帮互助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为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去看书或者帮助同学。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4
单元起始课,是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用在单元起始课的作用上还是很贴切的。可是,单元起始课“该怎么上”和“上到怎样的程度”,却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或者是有所重视但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一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材没有对“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那怎么行?既然是研究工具,当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具啊!于是,我决定课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工具?
2班的学生最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我及时给予肯定。然后按“机械”——“简单机械”——“工具”的讲解顺序让学生明确了科学范畴上的“工具”概念。(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然后是认识各种常见工具。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采用让学生先看图抢答再核对的方法,并随机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工具的主要用途。
本课的重点戏是“拔钉子”活动,我自作主张,加了个“钉钉子”的活动。原以为,这样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学生不可能感兴趣,全班演示一下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学生争着抢着要动手,轮不到的同学干脆离开座位跑到实践学生的旁边看,甚至还对他指指点点。到现在我还在后悔,当初没有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活动一:钉钉子
师:老师这里有螺丝钉和铁钉,你能把它们弄进木板吗?
马上有学生举手。教师把钉子和木板给学生,但没有提供工具。学生马上叫起来:要工具。
师;你要什么工具?
生:羊角锤。
学生用羊角锤把铁钉钉进了木板。
师:从这个活动中,工具有什么作用?(工具可以让我们省力或方便。)
活动二:拔钉子
先让学生用手试试看能不能拔出钉子,个别学生因为用力过猛手指有点划破,都没有成功。
然后让学生选择工具,学生选择了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和铁钉。
教师再把两种钉子分别钉进木板,并要求用其他的工具。学生选择了螺丝刀拧出了螺丝钉,用老虎钳拔出了铁钉。
师: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更省力或方便。
活动三:实践题
根据书上给出的三个情境,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并概括出“我们可以组装或制造出各种工具。”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工具的作用,还明白了选择工具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去组合和制造工具,前后连贯层次合理,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实在是不敢苟同!钉个钉子不仅耗时多还是弯斜的。用羊角锤拔钉,不知道利用支点撬,只是用蛮力往上拉。真希望教育部门和主管领导好好地反思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5
一、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还存在局限性,部分实践内容需要带孩子出去参观,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而且有些音乐歌曲内容不及原有教材中少儿歌曲;教材中虽然增加了数学部分,但是缺乏逻辑性,数学操作用书不能与教材很好的结合,部分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在大班语言领域的故事教学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即有故事教学又有纸工,一个活动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难度。
2、配套资料方面的问题
让我们感到最头痛的就是早期阅读教材,开学一个多月了才盼来姗姗来迟的教材,没有配套的磁带和幼儿小图书。在使用过程中教学大图书太小,不能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效果不佳。其它教学配套的大图片,部分与教学内容不太符合。
3、受班级人数影响的原因
新教材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身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随着我们对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理解,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幼儿人数多,影响到了教师对不同幼儿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二、使用新教材中对青年教师培训的形式及内容:
1、“读书”——自主学习树意识。一是读《纲要》、《指南》。《纲要》、《指南》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是读教育教学专著。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教师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三是倡导团队共分享,开展“读书沙龙”学习活动,每一个学期向大家推荐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2 、“对话”——反思研讨促发展。针对新教材的新理念开展“协作对话式”培训活动,具体的实施分为:在课例解析中的协作对话,在名师引领下的协作对话,在网络平台上的协作对话等三个步骤。其中可以着重开展“新课程下的环境创设”及“新课程下的区角活动”教师论坛,使青年教师对幼儿园的环境创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6
学习内容:椭圆工具和曲线工具的使用
反思:说来惭愧,今天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认真的备课。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学习内容,就这么“大胆”的走进了课堂,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有些惭愧,可是还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最近太忙了、太累了......
成人的第一课——摈弃一切借口,这是今天我给自己的约定,任何事情都没有我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来得重要。
上节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椭圆和曲线工具,并用此工具画了气球,这节课,为了帮学生加强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我给学生出了几个绘画题目:气球、太阳、荷叶。孩子们很有兴趣的进行了绘画的创作,三(5)班同学在这方面发挥的非常不错,整体表现较好,但课堂气氛不如三(4)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没有三(4)班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说去表达呢,其一是我的问题设计不好,还有呢,有待观察发现。
须改进的地方:走进孩子,多认识,了解一些孩子,并和他们做朋友。
课堂评价方式有待改进,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扬,适当进行可见性的鼓励。
是的,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忙到我常常忽略了我心底的声音,加油lulu,上好每一节课,对得起每一双求知的眼睛,你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