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历社会实践随想
亲历社会实践随想
实践第一天晚上大家虽然都在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忙到很晚,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没有睡懒觉,硬是7点就起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这一天又会是充实的一天。
我们原本计划上午去参观延安炮校,但从村民中了解到:现在的炮校没啥看的,经过历史的沉淀,那里已经基本找不到先前的痕迹,只有一个校门孤立地站在那里。我在想:也许这就是历史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事和一些人可能会在变,变得让你找不到迹象,而且这个变化过程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了解。或许在生活中,一颗坚韧的心也只有在亲身经历过挫折后才能获得;没经历挫折,没经过锤炼,你也许都会为别人的坚强而惊讶不已。或许有的时候,过程真的无比重要!后来,我们团队就选择了不去。
但来到南泥湾,我们总想找点东西。我们去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在参观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历史,了解到:1942年,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领部队开赴南泥湾,在深山老林给当地进行农业大生产。开垦荒地,拼死拼命地干活,抱着一颗把陕北大地变为“美丽江南”的决心。在这次大生产中,三五九旅锻炼出了一种拼劲和干劲,后来毛主席把这种劲头总结为南泥湾大生产精神。在参观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这是1943年10月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时的讲话: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他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就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大生产精神表现出来的那种拼劲和干劲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会出现,没得吃只得去拼命,这种劲头都是生活所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现象不可能再出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需在吃的方面担心,但我们可以把大生产精神表现出来的拼劲和干劲在其他行业得到实践,我们可以去学习这种精神,在生活中培养一种顽强面对生活的韧劲,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将来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就有了顽强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时在生活中我们就会义无返顾地主动去同挫折进行战斗;生活中,孝敬父母、干事业等都可以是一种赶干劲的培养和大生产精神的实践。这时,南泥湾大生产精神表现出的拼劲和干劲在新的时代下就不会成为一纸空谈,它变成了我们践行生活的动力源泉。
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我们还偶遇到了一位从南方自驾来到延安的六十来岁的大爷,他带着儿媳、孙子也在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我们问了老人一些关于南泥湾大生产方面的事情,他很详尽地跟我们介绍着。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老人说他自驾来到延安另一方面还想给自己12岁的孙子培养红色的意识,让他多了解一些革命历史,希望这些精神对他以后的成长多少有点积极影响。也许,这就是红色专家经常挂在嘴中的,所谓“接受红色教育”。新时代下,许多红色革命精神都不应该被抛弃,它对我们的生活仍然有很多可借鉴意义。学习、生活或工作中,这些精神都得具有的。
参观完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后,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从纪念馆里出来了,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们也算是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虽然算不上有多大的体会,但那一刹那心灵深处的一丝触动已经够了,能引起一点思考就已经是那个纪念馆立在那里的意义。也许,这就是那个纪念馆在另一方面的价值所在。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完了,吃饭时间到了,我们来到了一家卖蔬菜的店里,由
于店老板预先就说,我们可以到他那用他的灶和锅来做饭。我们就在他那买了十几块钱蔬菜和十块钱馒头。我们准备一起动手做饭。对我们这群大学生来说来说,由于我们十几年来一直是待在学校,没能有机会出来亲历社会,自己动手做饭尤其让人心生新鲜。做菜的、等饭吃的、聊天的、洗菜的,大家都在忙着。但尽管有几个人在帮厨,我们还是手忙脚乱,火也老是熄灭,不知就连生火也是一门技术活,生活中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不一会儿就会有人来句:饭做好了没?还有多久才能好呀?好不容易,一盘菜做出来了,大家就围着一个小凳子肆无忌惮地开吃了,手里拿着一个小馒头和一双筷子,都没有碗。“你给我让个位置”,“你给我留点菜”,一会儿一盘菜就吃完了,有一个人喊着:“这菜实在是太好吃了,这顿饭是我实践以来吃的最香的一次。”大家都说:“嗯,我也是。”可是一盘菜过后,大家都没吃饱,我们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过程。经过一顿折腾,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自己动手做的一顿饭终于吃完了。大家都表示,这顿饭很好吃,吃的很开心,这么多人一起吃饭就是有氛围。有一个人乐乐地开玩笑说:“这就是南泥湾大生产所表现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呀。”
是呀,这一次我们确实是通过了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美味的佳肴,而不是花更多的钱去餐馆吃。我们体验到了自己做饭的不易,体验到了团队一起共餐所带来的快乐。
生活中很多事得我们自己去亲身经历,只有亲历过后才能明白其背后的故事和其最真实的内涵!
吃完中饭后,时间已经推进到下午两点。我们躺下了疲惫的身子,不过这期间队长没有睡,陷入了沉思。因为南泥湾的经济、民俗和人文等各方面和我们预想的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方案需要结合当地实际重新做改进。队长在思考下午的活动该怎么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个小时后,队长把我们叫醒了,大家都起的着实有点艰难,但也还是硬着头皮睁开了疲惫的眼睛起来了,眼前一片朦胧,好像都是几天几夜没睡觉。大家相互看着,都笑了。不一会儿,队长把我们召集起来,布置了下午的任务,要求我们两人一组在三个小时之内对至少10位村民进行采访。根据我们的实践主题,我们需要对村民的生活和梦想进行了解。我们都满怀着信心说保证完成任务,于是大家分头出发了。
我们倾听着一个个故事,一种种态度,一个个心声。虽然期间也有村民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接受我们的采访,但大多数人在得知我们的来历之后都很配合。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人,正是用一种态度生活着,而经历又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对你将来想做什么、你的愿望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想法是什么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回答方式也不一样。有一个小孩子很坦然地说道:“我以后想做一个工程师。”有一个大妈说的很隐晦,最后还是我们说您就是想以后家人都平安,好好生活,儿女一切都顺利,大妈才笑着说:“嗯,都这把年纪了,只图这些。”采访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叔叔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对我们“您对以后的生活有啥希望或想法”的提问,他直接说:“凑合着过呗,我这个年纪能有啥想法的一个月就那点工资,虽然自己在农场里干了二十年,再有想法也只能是空谈。”当然,他还向我们说了很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经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你也许会顿悟,你的现状决定你的人生只能是“生活”,也就是生计和过活;一些梦想就会变得似乎不切实际,似乎不可能实现,这时候你不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的梦想,甚至只能深埋心中,甚至不久之后自己都在怀疑自己的梦想的存在性。”他还说:“一个人的梦想跟一个人的经历有关,它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某些
外在条件作为依托,激情不是实现梦想仅需的”我也在想,是呀,哪个人没有自己的梦想,只是它会因为一些外部原因被埋没。我们不仅要思考:是什么让一位才四十岁的男人怀疑自己的梦想。也许就是因为他的某些坎坷经历,我们不得而知。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太多的太多需要我们去明白,去深思!
充实的一天就这样过完了,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去思考,忙碌的一天让我们收获颇多!
文/化学院 基地一班 冯唐略
第二篇:《亲历2013》心得体会
收看《亲历2013》专题片的心得体会
九龙县人民医院许敏
根据县委宣传部的要求,我认真观看了州委宣传部制作的《亲历2013》电视专题片,被专题片深深感动,现将观看心得总结如下。
2013年,中共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以“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不走样,坚持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不减力,坚持主动创稳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让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关怀。”为主题,号召全州人民开展了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使全州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结对认亲,真正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关系。
在2013年,我州还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从文教、卫生、环境旅游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州形象得到了很到提升,使每一位甘孜儿女都看到了希望,感觉到生活在甘孜州是一件非常幸福自傲的事情。
作为县医院副院长及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收看《亲历2013》专题片后,我心潮起伏,更感觉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事事时时以身作则,以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工作和生活中,全面学习毕世祥、菊美多吉、郑立军等先进典型人物的爱岗敬业、忠
1诚爱国、真情为民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于九龙县卫生事业建设中,爱岗敬业,带头学习政治和业务理论知识,带头实干工作,带头为民办实事,带头为患者解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为九龙县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奋斗!2013年4月24日
第三篇:亲历5.10作文
未来必须是喜剧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柯晓岚
曾经,这里化为废墟。
曾经,这里血流成河。
曾经,这里遍野坟地。
悲伤有无数个层面,对于生命是孤寂。
73年前的今天与73年后的今天,那忧伤夏季里的5月10日从未改变,也从未忘却。
尖锐的警报声准时地疯狂地号叫。
我的步伐也随之而紧促、加快。匆匆忙忙在同桌的后背上轻轻地推着,嘴里不停地催促着:“你快点,后面的人越来越多了!快点快点!”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只觉好玩罢了。
“哎呀!急什么急!没看见大家都是慢悠悠的吗!”同桌转过头来白了我一眼。
“可是,这是演练,不走快点会被炸死的啦。”我摆摆手,有点不耐烦。
“怎么可能!你去找找哪里有飞机……”
我彻底无言。老牛拉破车似的走下楼梯。确实也是,有什么所谓呢?不就是区区一个演练吗,何必搞得紧张兮兮的,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只是师命难违。
终于挪到了一楼,感觉像走了半个世纪,拥挤的人群散发着汗臭味,让人有些作呕。“哇,真是的,不闲着搞什么啊!”“真不爽,这么大热的天。”“折磨人啊……”各种各样的抱怨遍布四面八方。整个年段500多号人马挤在一起,空间压缩得好小好小。暴露在34摄氏度高温的日照下,我不断地拉扯着白色的校服,渴望上帝赐予我一点点的凉风。同学们呀,你们可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同学们,安静下来。很热,但是大家坚持一下。我点评一下今天演练的表现。大部分同学还是很认真对待的,但是,也有一些同学根本不当回事,当做无所谓。”年段长审视一下底下躁动的同学,表情有一点凝重。“你们要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进行空防演练。1938年的5月10日,日本侵略厦门,使厦门沦陷为半殖民地,当时死了很多人……这一天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中的!希望……”年段长的情绪十分激动,似乎全身热血沸腾。刺眼的阳光照在年段长的身上,让人觉得好耀眼。汗水在他的额头上哗啦啦地流着。“没想到啊,今天居然会是纪念这个的。”“嗯,是啊,我们都不知道呢。”“哎……”好沉重的一声叹息,我的脸顿时热辣辣的,似火烧般,这是太阳的大笔杰作呢?还是年段长的话像耳光一样狠狠地抽在我的脸上?
我感到惭愧与无地自容。生命岂能儿戏?
解散后,我坐在教室里沉默,回忆着刚才,一开始我就该怎么做呢?我发现我还是那么幼稚,那么天真,很多事到最后,总要后悔莫及。
历史的场景在脑海浮现,我会是逃难中那一个惊惶失措的小孩吗?
过去是悲剧,那么未来必须是喜剧。
(指导教师:郑美丽)
第四篇:亲历华为面试
星期四晚上8点莫名其妙的接到华为的电话,简单的问了下基本情况,说在星期六南山有专场招聘会,到时候可能请你参加,亲历华为面试。
有机会还是要去试试的,华为早有耳闻,但一直没仔细了解,上网查了才知道华为老总原来叫任正华,(晕 我又记错了应该是任正菲)又了解到才华横溢,及有可能是下一个接班人的李一男自立门户“背叛”华为,后终被华为绞杀的事迹。简单的看了下前辈们所经历的华为面试,有所心里准备。
以下是今天本人亲历的面试过程,与网上流传的如出一辙。
8点起床,8点50到达地点,地点是锦绣中华对面的一家标准4星级酒店。在门外认识了共同战斗到最后的邹兄。大厅已经有不少先到的,报上手机号,领取求职登记表,填完基本信息,上交。
不到半小时有人叫我名字,一面到了,专业面。简单介绍下自己,之前的主要工作内容,用框图描述下原理。不到10分钟完成,然后又用10分钟做了份不难不易的试卷,上交,座定,等。
这一等就从10点等到了下午1点,还没结果,旁边一位老兄此时还未轮到一面。领饭票,到旁边的快餐店吃饭,哎,还以为会请酒店给我们预备餐点呢,真小气。吃完之后马上走开,不许回来。开玩笑,吃完立马回大厅继续等。
2点半左右,接到一女陌生电话:“黎理茂吗,你在哪。”我说我就在大厅。“快过来”就挂电话了,语气很不善。半天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叫我名字了但我在后排没听到。果然,二面,人事部面试。很漂亮很有气质很发福的一位中年女。边看我填的登记表。就一些细节问题对我进行确认,看证书。10分钟不到,完。
继续回去等,半小时后,又被叫到名字,是做一份上机心理测试,80道题,15分钟,小儿科,大四毕业就做过好多,无非是测试你心理是否***的选择题,自我介绍《亲历华为面试》。8分钟搞定,三面完。
继续等,快到5点的时候,大厅由最初的满座200多人,剩下不到一半人。听到有人接到这样的通知:你今天的面试完了。其实真实要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你今天的面试挂了。然后在百无聊赖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晃晃睡的有点发晕的头走过去。四面,传说中的群面。12个人分成2组,对面那组就有我之前说的邹兄。2个男面试官,1个女面试官。先让我们一个个的自我介绍,哇塞,一个个的最少4年工作经验,有个面相足以当我叔叔了。还是比较镇定的说了自己的优缺点,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然后每人一张纸:曹操、诸葛亮、孙权、刘备谁最适合当总经理,小组讨论,依次做排序。10分钟的时间。讨论的时候小组内有2个人比较少发言,我心里就知道他们凶多吉少,因为我看到面试官在一旁看着呢。由有7年工作经验的做代表发言。然后面试官一次叫每个人补充,拿我先开刀,我说的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甚至说到了对方陈述有不恰当的地方,但心想总比不说好,然后面试官抓住我的一个漏点:你的意思是不同意曹操排第一吗?我想了一秒钟后说:我很同意我们小组的观点(我们小组也是曹操排第一),只是对对方的理由有点不赞同。面试官撇撇嘴没在说话。接着问到4个倒霉蛋:你认为你们这组讨论中谁贡献最大,谁贡献最小。我忍不住想笑:跟我预料的问题一模一样,典型的挑拨离间法,互掐的来由。有人就直接说自己贡献最小,面试官:如果我说贡献最小的会被淘汰,你还会选自己吗。最后那人还是坚持选自己。每人问个问题就完了,没有我想象中的互相辩论,大规模互掐的环节。
6点出来,发现人又少了不少,在过了会发现只剩下30个人左右,一起进去的12个人只有6个人还在,也就是说群面淘汰了一半的人,那个坚持说自己讨论贡献最小的还在。半小时候叫去复印证件。
6点40左右又叫到我的名字。四面,一个面无表情,长了不少豆豆的中年男面试,又是自我介绍,晕,又是工作内容,又是有没有女朋友,晕。一一作答。还等着他继续发问,结果他说:你的面试到此结束,你可以回去等通知了。晕,居然不跟我提工资的事,就这样在最后一面给挂了?瞬间跌到低谷。其他人都提及工资待遇要求了呀。我填的工资要求是4000,或者是他认为我填的太低,损坏了他们的形象?切··· 打车,不,座公交回了,看下表正好是晚上7点,华灯初上的时间,还在下雨,心情···
第五篇:《亲历历史》读后感
在译林出版社狂轰滥炸般的对希拉里回忆录《亲历历史》进行大肆宣传之前,我就已经对这本书大加关注。在剑桥的书店里,我还一手捧书,一手按快译通地读过一章的英文版。而在回国后的第一天我就把它的中文版买了回来,开始悉心研读。我是抱着对第一夫人的崇敬,以及对美国政治体系,乃至国会的运作方法的好奇去读这本书的。
作为一
位六年级就为自己写过自传的现代女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妻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希拉里在书中不只是白宫岁月,她写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信仰,以及从小就开始的“从政生涯”;从她的童年写起到步入著名的女校韦尔斯利,从初遇克林顿到恨不得把他“掐死”,直至“向这座我用了8年时间去亲历历史的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说再见”。
这本书怎么看怎么像是近十几年来美国生活与历史的一部小百科全书(而且备有“权威人士”的“全文注解”),希拉里一家人的生活着实将美国的许多内容夹缠了进来。很多人想问,如果书中不写莱温斯基那一段会怎样呢?首先这会成为一个轰动性大新闻;其次,这就是残缺的“亲历历史”,使得全书都失去的一半的真实感。但话又说回来,当事人(特别是像希拉里这种地位显赫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相与真情呢?倒是那一章节的标题耐人寻味:勇往直前。
希拉里的文笔不算极为精萃(或许是翻译之故),但他着实将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写得颇为动人。尤其是当人们问她摊上克林顿这么个老公怎么还不放手时,她说他最能理解她,她写到:“1971年春,比尔.克林顿和我开始交谈,三十多年后,我们仍无话不谈”。
在书中,希拉里善于天真地告诉你“在小学时,我被认为是个假小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也会老到地说“在我作为第一夫人的岁月里,我更好地学到了政府如何能够为人民服务”,并把莱温斯基的名字从头到尾掩盖得严严实实。
也许正因为如此,《亲历历史》吸引了全球几亿读者的目光,并开出了100万的发行量,也为希拉里本人转来了800万的稿费。
真不知明年即将出版的克林顿自传中会对此事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