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小论文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请谈一谈你对“四种危险”的认识。(字数500字左右,手写,用A4纸或相应大小的稿纸)
胡锦涛同志“四种危险”的告诫十分中肯、让人警醒,体现了我们党的忧患意识,也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新要求。
精神懈怠往往产生于取得丰功伟绩之后。我们党成立已经90年,执政已经60多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距离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更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而是要始终保持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能力不足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知识短缺、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脱离群众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人心向背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风向标。广大党员干部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消极腐败是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对于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通过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来清除腐败这一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
2011级12班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吉喆112030503391
2011年8月23日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河南·郑州 2016年1月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与环境开始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建设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使得整个世界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无法复制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探索出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走向成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积极成果[1]。生态文明要求人自觉、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存与共荣。它既主张通过不断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获取物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更强调要尊重爱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盲目蛮干,肆意掠夺,要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要求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原料,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是主体;强调要尊重与保障人民的关于环境的相关权利,人民有对环境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以人为本不是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而是要在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使人类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其次,它强调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把尊重
3.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的生态建设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建设生态文明。
3.1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在全社会上牢固的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他们的活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自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其损伤的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自我恢复,然而,对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远远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为的修复生态环境效果不佳,生态文明的建设重在对环境的保护,而不是先索取后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创造着,也是生态文明的享有者。3.2 生态文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以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的思想总结如下几点:一是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宜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二是建立起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国家对相关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三是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科技的发展为资源节约提供可能。加强环境方面的研究,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3 生态文明法制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离开了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将变成一纸空谈。在邓小平领导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的顺利进行。1981年,邓小平提出:“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与实践 学位类: 专业: 学号: 姓名: 年级:
2015年11月18日
一、综述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目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形态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不仅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提出了贯彻实施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针和措施。这包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在所有制结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所有制实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建立了一个新的所有制问题分析框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生产力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分析。(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
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坚持将公平原则贯彻收入分配全过程,不仅在再分配上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其中将按要素贡献分配引入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亮点;承认在以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被作为否定对象的按要素贡献分配是重大的理论突破;要求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关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思想的变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光辉历程。30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
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对于促进竞争,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安置就业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确立。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96。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稳定;政府通过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在养老保险方面,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失业保险方面,建立了面向城镇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立起了基本医疗保障,企业补充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200多部法律,300多个行政法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怠工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因素。(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特别应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业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兵器科学技术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以及同学们各小组的专题论述,让我认识到了以前从没有想到、也没有关注过的问题,同时深深感到了把这门课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的必要性。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涌现出了诸多不利的问题,而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就业难则是其中一个,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读书无用论”,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大肆渲染。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下面根据本课程的学习,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浅谈一下我的思考与看法。
创新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体会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思考与反驳,并给出了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希望老师认同)。
对大学生就业难引发读书无用论的思考
摘要:目前,大学生正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前途十分不容乐观,这也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后果,比如读书无用论等等,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结合所学课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体会,重点对“读书无用论” 进行了思考与辨析,最后作为研究生,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读书;研究生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1]。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1.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在此结合相关文献[2-3]进行分析。(1)社会原因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其次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2)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1.2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这个现状对我国高等教育甚至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
首先这造成了教育资源以的浪费。大批的经费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无用武之地,社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那样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就业难给在校大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一些学生和家长看不到就业的前景,感觉到大学白上了,还不如不上大学。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变成了失望,“读书无用论”渐渐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渲染[4]。大学教育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读书的意义何在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读书无用论”,那么大学生究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呢?这些年,我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从2009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到现在在这里继续读研,已经过去了今五个年头,当年与我同龄的伙伴们如今早已成家立业,挣钱也不少。从这个观点出发,或许我们真的还不如他们这些没上过大学的人能挣钱,这也是多数人包括家长所考虑的。但我心里一直觉得读书是我这些年最正确的选择,始终信仰着读书才是王道。对于这个敏锐的问题,我不想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伟人的事例,因为那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从我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出发,我认为读书是有意义的。下面简要谈谈我对读书的理解与思考。2.1读书改变了什么
我是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家里有两个哥哥,也都考上了大学,虽然我不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却是全村唯一一个走进重点大学的,因此爸妈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扫从前愁眉苦脸的阴影,整个家庭感觉一下子阳光了许多,我们成为了爸妈的骄傲与自豪。早辈的父母或许很少上过大学,大学只是一个他们梦想中的地方,在农田里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就等着子女有出息的一天,就等着孩子们去实现他们曾经的遐想,因为他们相信,这条他们没走过的路会让他们的脸上有更多的光彩,会改变他们的孩子的命运。我想这就是在大学读书最基本的意义——读书,改变了父母,实现了父母心中一直未解的愿望。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因为如果没有爸妈自始至终的坚持,我今天是不会站在大学的殿堂的。
其次,读书改变了人的素质。何为素质?广义上来说是人在生活和做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与才干,而片面的则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与道德修养。从入学之初到今天,细细回顾,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知识上,不管是为人上还是处事上,在大学里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感觉自己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每次回家,碰见小时候的同学,虽然那时无话不谈,如今却是两条道上的人,言行举止是格格不入。走在大街上、行在人群里、坐公交、逛商店、去公司实习、到企业打工,凡此种种,在各种人群圈子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能明显的感觉到大学生的“优势”,在素质上总有那么一点差别。从大的方面来说,或者说是站在高远的角度,书是教育进行普及的必要中介,而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民族综合素质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根于教育的落后。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读书是有必要的。
再次,“书使人明理,书使人智慧”,书本身是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读。许多伟人都是因为读书才有所作为的,都是因为读书而名垂青史。现在很多人现在是在为了工资而读书,他们读书,并没有体会到读书的快乐。然而还有一部分,把时间花在了读书之外的事情上去了。书是读完了,但真正有用的东西忘在了脑后,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收获多少,并没有实现他们原本应有的期望值,这就是所谓的“伪大学生”,也正这部分人的“就业难“让了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读书无用论。
书本身并无好无坏之分,它是有益的,它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读。当书和读成为一个过程的时候,当我们迈入学习这条道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发生改变的时候。读书改变了什么?我想读书改变了父母,也改变了我们自己。2.2如何读书,提升就业能力
书本身是有益的,它需要我们去好好读。我们需要把这些改变与进步继续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怎样读书呢?从我自己体会出发,我觉得读书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需要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清楚自己拥有什么优势与不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不喜欢什么职业、不明白自己的专业如何为就业提供支持,只是抱怨自己读的学校不行,所学专业不好,简单的把学历文凭当成就业的唯一砝码。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导致读书浮躁,最后书是读完了、大学上完了,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到,当然会面临就业不理想的问题,本科结业时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鉴定,然后追寻自己的兴趣去读书,这样大学几年下来,我们才会真正在快乐的同时有所学有所得。
其次需要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许多大学生除对学校的安排会认真对待之外,其他事务一概不闻不同,延续着“读书一考试”的学习生活模式,这样是无法形成职业素质的。现在的结果是,毕业生简单的将专业等同于职业,从而使得在求职过程中,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与专业名称相同的职位上。另外,由于学校能提供的实际机会总是有限的,大学生自己又不能很好地安排实践.导致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不熟悉、不清楚岗位职责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是什么、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等等。这样的话,在现实中求职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需要在读书的同时把目光放宽些,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阅历和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作为研究生,如何认知与实践
研究生是祖国未来社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情况下同样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那么,对于研究生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研究生是一个比本科生在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上较好的群体,是介于一个本科生与社会之间的渐进群体,因此研究生比起本科生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需要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利而读书。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在读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扎根于自己的兴趣与本职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于我自身的要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坚定追求、积极上进,辛辛苦苦学习了这么多年,有父母的绝对而又辛酸的支持,也自己一味而又迷茫坚持,始终信仰着读书才是王道;其次优秀是一种习惯,要在思想上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不被他人的风气所影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为“读书有用论”尽自己微薄之力。参考文献:
[1]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域对策的深层次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2.[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3.
[3]叶凯.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4):91. [4] 武莉娜、李院莉.关于“读书无用论"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8.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民生”新的历史内涵。民生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改善民生是指党和政府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状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城乡居民的利益关系和谐了,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才不至于形成对立的局面,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才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同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只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的起点,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稳固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6.25”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党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党、国家和政府要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基层群众,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扎实推进,筑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个“必须”阐明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 1 会主义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利于有效整合社会利益, 改善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居民个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同;各自面临的机遇不同;各自生存的环境不同;各自的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遗传因素的不同等等。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撰文指出。中国“目前城镇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家庭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大约是31倍,而不是现在统计显示的9倍。与之相应,全国10%最高收入家庭和10%最低收人家庭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估计在55倍左右。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之间。用金融资产表示的财富差距估计在90倍左右”。目前,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收入差距已经超过自由主义的美国和贪婪与腐败政府领导的俄罗斯。据世界银行估计,只有巴西和阿根廷的贫富差距比中国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居民间贫富差距日益明显,逐步分化成富豪、中产阶层和贫困阶层三种类型,三者的人数呈金字塔形分布。富豪处于金字塔的顶部,人数最少。却占有社会的大量财富;中产阶层的人数次之,处于金字塔的中部;而大多数的低收入居民(贫困阶层)处于金字塔的底部。然而,富豪、中产阶层、低收入居民的人均财产。成倒金字塔形。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形态,容易使社会矛盾激化。在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三者的获益程度不同。财富积累的个体差距较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同层次的人均财富差距愈大,社会的稳定系数愈小,社会矛盾越突出。长此以往,不仅穷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富豪的安全也要受到威胁。这样就会形成南辕北辙的不良局面,就会远离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贫困居民就无法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差距悬殊。而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资源和财富的过度集中总是社会不和谐甚至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人类不和谐的根源产生于利益的差别和不平等,但是通过有效的政治手段抑制这种差别和不平等,就可以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所谓“民生”, 通俗地讲, 就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 2 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问题。一是医疗保障问题。由于医保体制不够完善,所以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二是教育缺位问题。当前,城乡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支出日益构成居民家庭严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所导致。三是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越发困难;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以上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四是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凸显。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决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新时期下,我们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