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阳的自然人文资源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她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地带,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铸就了质朴、亲和、自强、进取的独特文化特质,既有南方文化的浪漫灵秀特征,又具有北方文化的博大厚重,由此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阳是一方沃土,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故称“南都”、“帝乡”。汉代南阳郡是全国大郡,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南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形成了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南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94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0余处,文物藏品达10万余件。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桐柏盘古庙会、南阳大调曲子、三弦书、镇平玉雕工艺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盘古神话、方城石猴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孙光生、周成顺、程建坤3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阳市图书馆馆藏古籍《新编并音连声韵学》、唐河县图书馆馆藏古籍《新编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7部古籍被文化部公示为首批国家珍贵古籍。搜集、整理、出版的300万字《南阳曲艺全集》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走在了全省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南阳自古以来英才辈出,历史名人众多,仅见诸于史料的就多达800多人,如“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东汉光武帝刘秀等。
当代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建设日新月异。南阳是经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同时是闻名中外的戏剧之乡、曲艺之乡和楹联之乡。文化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形式多样。这里有以南召猿人遗址、邓州八里岗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桐柏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军事家彭雪枫、哲学家冯友兰、发明家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博大精深;以南阳武侯祠、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伏牛山、丹江水库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以玉雕、烙画、手工织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桐柏皮影、淅川民歌、新野猴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南阳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之一,宛梆、越调、大调曲、三弦书独具魅力。目前,全市共有4个县市获全国、全省文化先进县市荣誉称号,13个乡镇获全省首批文化先进乡镇称号,58个乡镇被誉为全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一大批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剧目应运而生。创演的现代曲剧《惊蛰》,参加全国第七届艺术节角逐,一举夺得文华新剧目奖等五项大奖,三弦书《抢辣椒》在第八届艺术节上夺得群星奖,填补了南阳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空白。
第二篇:如何引导游客亲近自然人文游憩资源
苗栗縣觀光行銷發展規劃暨觀光人力資源培訓計畫
觀光從業人員培訓課程
課程資料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 承辦單位:靜宜大學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如何引導遊客親近自然人文遊憩資源
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理事 張瑞麟 整理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觀光產業已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一項經濟活動,而以觀光產業而言,唯有妥善地規劃、利用、管理觀光資源,並尋找生態環境、社會結構與產業發展間的平衡點,才可能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生態旅遊的發展模式便是在永續的架構之下提供一個可行的方向。
貳、台灣的環境資源概述 參、台灣的觀光遊憩資源
觀光遊憩資源包括能提供觀光遊憩利用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兩大類。其中可再依性質細分成自然遊憩資源、人文遊憩資源、產業遊憩資源、遊樂設施與活動及服務體系等五類。
一、自然遊憩資源:
(1)湖泊、埤、潭:自然湖、人工湖、埤、潭。
(2)水庫、水壩:水庫、水壩、攔沙壩。
(3)瀑布、溪流:瀑布、溪流、瀑群。
(4)特殊地理景觀:氣候、地形、地質、動物、植物。
(5)森林遊樂區。
(6)國家公園:國家公園、保護區。
(7)海岸:海岸景觀、濱海遊憩區、海濱公園。
(8)溫泉。
二、人文遊憩資源:
(1)歷史建築物:寺廟、民宅、碑坊、陵墓、遺址、城墎。
(2)民俗:節慶民俗、祭典民俗、地方民俗。
(3)文教設施:學校、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其他文藝展示所。
(4)聚落:山地聚落、漁港聚落、城鎮聚落、街鎮聚落、客家聚落。
三、產業遊憩資源:
(1)休閒農業:觀光果園、茶園、菜園。
(2)漁業養殖:漁港、養殖場。
(3)休閒礦業:媒礦、金礦、鹽田、寶石、玻璃。
(4)地方特產:工藝品、小食名食。
(5)其他產業:
二、三級產業、軍事設施與基地、港口、機場、重大
建設。
四、遊樂設施與活動:
(1)遊樂園:機械遊樂設施、遊樂花園。
(2)高爾夫球場。
(3)海水浴場:海水浴場、海濱公園。
(4)遊艇港。
(5)遊憩活動:陸、海、空域新興活動。
五、服務體系:
(1)交通體系:空運、海運、陸運(鐵路、公路、景觀道路)。
(2)住宿體系:觀光旅館、一般旅館、事業機構住宿、露營。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民國八十一年。
肆、生態旅遊之簡述
國內生態旅遊的發起者-陳章波博士,給予較貼切自然思維的定義為:以自然原鄉環境為基礎,建立在保育、管理與教育之上,並結合文化與產業,使地區得以永續發展的旅遊方式。它不僅滿足了我們對探索、研究和欣賞的需求,也教育了我們熱愛生命及維護棲地的行為。
伍、以雲仙樂園四季生態活動介紹為例
◎春季賞蕨
◎夏季賞螢
◎初秋飛鼠
◎雲仙夜間蛙類觀察
陸、以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知性之旅為例
◎自然觀察
植物:合歡杜鵑圓舞曲、合歡山高山植物攝影之旅、楓紅戀武陵、滿月圓賞楓之旅、探訪香草精靈的天堂
昆蟲:探訪黃蝶翠谷、北橫昆蟲自然觀察、八仙山自然觀察
與螢共舞在瑞里
鳥類:七股潟湖—四草鹽水溪生態觀察、黑琵潟湖體驗營
其他:台三線自然觀察、白河觀星賞荷之旅、探訪綠蠵龜的故鄉-澎湖望安、探訪綠蠵龜的故鄉-蘭嶼
◎古蹟人文
桃園內山古蹟之旅、台灣中部古蹟之旅、新春遊老街、台南古蹟之旅
旗山美濃人文史蹟之旅
◎地質考察
恒春半島地質考察、九份二山地質考察、花蓮木瓜溪地質考察
金瓜石地質考察、花蓮玉石探索、◎部落風情
茶山珈雅瑪巡禮
柒、親近自然的活動設計
一、掌握遊客心理
(一)學習層面
(二)體驗層面
(三)感受層面
(四)其他方面
二、活動設計原則
(一)5W2H1P之考量
1.Who:
2.What:
3.Why:
4.When:
5.Where:
6.How long:
7.How much:
8.Product:
三、活動設計專業化
1.活動安排要有意義,有主題、達到教育之目的。
2.考慮參加者之年齡、性別、能力與興趣。
3.對有缺陷遊客的照顧。
4.活動設計考慮器材、場地大小、設備情形。
5.活動以多人最好(全體參加)為原則。
6.擬定各個活動主持人,避免一人從頭到尾。
7.注意安全。
8.動靜配合,避免勞累、掃興。
9.參考日出、日沒時刻,安排活動。
10.活動時間,不要拖太長。
11.明確的活動方法、規則、進行步驟與勝負的裁判等。
四、活動設計的類型
1.體驗活動:
2.觀賞活動: 3.生產活動: 4.休閒活動: 5.慶典活動: 6.生態活動: 7.生活活動: 8.童玩活動: 9.民俗活動: 10.藝術文化活動: 11.飲食活動: 12.團體活動:
捌、引導解說的認知
一、為何要解說?
解說,是資訊傳遞方式的一種。可以達到服務、告知、取悅及教化、提供資訊、滿足遊客的需求與好奇等功能。
二、何為解說員?
「解說員最重要的不是記很多知識的名詞,而是教人如何去親近自然!」
最早的解說員這個名詞,是由學文學的人創造出來的,目的是想把大自
然裡美好的事物和經驗介紹給大家,能讓更多人去體驗、分享大自然。所以,這無關乎知識的傳授,因為許多分類上的名詞都只是符號,沒有太大意義。可是,怎麼進入大自然,和植物、動物做朋友,那才是解說員作為一般人和大自然的中介者,所最必須注意的課題。
三、成為解說員的基本條件:
(1)正確及豐富的專業知識。
(2)整潔而合適的儀容服裝。
(3)清楚及流利的表達與肢體語言。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是個真正熱心的人,且願意與他人分享你的知識。一次刻骨銘心的解說,將足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或態度,甚至於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解說的原則:
1.瞭解聽眾(遊客)。任何的解說活動若不能和遊客的性格、經驗有關,將會是枯燥的。
2.資訊不等於解說,但解說是由資訊而來。
3.解說是一種結合多種學問的藝術。(深度和廣度是非常重要的)
4.解說不是教導而是激勵與啟發人們去擴展自己的視野。
5.解說需針對整體來陳述,而非片面枝節的部分。
6.對兒童做解說時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表現,而不是稀釋對成人解說的說法。
解說員是非常生活化的,他具有廣泛的各類知識,包括:天文、地理、動植物、人文、歷 史……你要把一個人引領進入自然,也把自然帶進他的生活裡,跟他的感官接觸,跟人的歷史接觸。
譬如我們看鳥,除了能看到鳥、聽到鳥,還要了解鳥跟整個環境的互動,牠跟雀榕的關係,跟毛毛蟲的關係,牠生活在疏林或密林,是陸地還是水邊,如果是水邊,有許多水生昆蟲、水棲昆蟲都在互動著。你必須經過許多體驗,才開始有能力去閱讀大自然的故事,和訴說大自然的故事。你還要讀很多書,藉著書中的文學性、趣味性來豐富你的解說、激發你的想像力。
玖、結語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遊憩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推動生態旅遊或國民旅遊等各項休閒旅遊活動,人們走向自然環境、從事富野趣且知性的遊憩活動,儼然成為一種時代的趨勢。然而,茫然無知的遊覽方式及龐大的遊憩量將會造成環境的衝擊,甚而導致無法復原的毀壞,推動生態旅遊的真諦在於教育民眾從事正當的生態旅遊,從活動中認識自然的奧妙,體驗大地給予人類的生命,在旅遊同時能尊重自然、敬畏大地。期望藉由生態旅遊的設計及解說,引領國人以另一種全新方式體驗自然,學習與自然共處,進而讓大自然的青山綠水得以永續長存。
第三篇:爱护自然,珍惜资源(推荐)
五年级学生曾接触过有关的说明文。在本课中除了让学生体验用词的恰当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的渗透有关说明方法。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完成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文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文和思想
第四篇:鹅池自然人文资料
鹅池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西南,东邻水市乡、两河镇,南连。酉阳县浪坪乡、苍岭镇,西接彭水县梅子垭乡,北界石家镇。幅员面积73.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岭纵横,溪沟交错,间有小块丘陵。鹅池镇辖9个村,45个组,3482户,12264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8.8%,耕地面积12965亩,其中田5880亩,土7085亩。鹅池镇地处黔、酉、彭一区两县交界处,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属黔江区四大边贸集镇之一。
基本概况
鹅池镇位于黔江区西南,东邻水市乡、两河镇,南连。酉阳县浪坪乡、苍岭镇,西接彭水县梅子垭乡,北界石家镇。幅员面积73.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岭纵横,溪沟交错,间有小块丘陵。该镇辖9个村,45个组,3482户,12264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8.8%,耕地面积12965亩,其中田5880亩,土7085亩。现有中心校3所,村小2所,教职工104人,学生1869人;卫生院一所,村医疗站9个,医务人员34人。
鹅池镇是黔江区重要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和烤烟基地乡之一,有渝东南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鹅池集镇辖鹅池、联盟、治安3个村,面积1平方公里,硬化街道1000多米,常住人口2000余人,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建有黔江区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和占地5亩的农贸交易市场,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市场功能较为完备,市场交易红火,商品流通量逐年增加,边贸发展不断加快,形成了覆盖周邻七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硬环境。
鹅池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农业、畜牧业、个体私营经济等较发达的、边贸很繁荣的集镇。现集镇常驻人口已达3000余人,个体工商户200余户,农副产品年交易额达720万元,形成了覆盖周邻7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鹅池镇已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集育肥、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畜牧交易市场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设置有25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一个、畜牧及蛋禽年交易额已达600多万元。城镇建设
鹅池集镇辖鹅池、联盟、治安3个村,面积1平方公里,硬化街道1000多米,常住人口2000余人,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建有黔江区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和占地5亩的农贸交易市场,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市场功能较为完备,市场交易红火,商品流通量逐年增加,边贸发展不断加快,形成了覆盖周邻七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硬环境。该镇2004年将改造一条老街,新建一个自来水厂,到2005年规划建设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使集镇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00多人,着力把鹅池镇建设成为两县一区交界处物资集散的商贸重镇和黔江区最大的边贸集镇。
鹅池镇大力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建管机制和“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围绕生猪、烤烟、辣椒等重点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启动了老场垭口至学堂集镇2公里公路硬化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结束;正在实施南溪村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08年年底内完工投用;完成方家村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3条共2.7公里的生猪养殖场入场路建设;已完成治安村新建3公里村道公路的实施方案及路线勘测;完成集镇供水站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集镇美化亮化工程的规划编制,安装路灯50盏;开工建设派出所、汽车站工程,集镇发展硬环境得到改善。
鹅池镇建有黔江区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和占地5亩的农贸交易市场,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市场功能较为完备,市场交易红火,商品流通量逐年增加,边贸发展不断加快,形成了覆盖周邻七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硬环境。鹅池集镇2004年改造了一条老街,新建一个自来水厂,2005年建设了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使集镇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00多人,着力把鹅池镇建设成为两县一区交界处物资集散的商贸重镇和黔江区最大的边贸集镇。辖村划分
鹅池村 石柱村 联盟村 治安村
方家村 社溪村 学堂村 杜家村
南溪村
经济发展
鹅池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三大转移”目标,大胆探索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城乡尸体共繁荣。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双带”战略,强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烟、畜、林、集镇带二、三产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突出特色经济一一优质烤烟基地建设和地牯牛基地建设,2004年全镇种植烤烟4500亩,产量力争突破10000担,实现产值450万元;种植地牯牛2000亩,实现产值30万元。第二、加大草食牲畜的发展,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着力提高草食牲畜商品率,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退耕还草政策,着立提高户籍规模,提高饲养质量。第三、鹅池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认真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逐步实施天然林向经济林的转化。目前,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林已种植2000亩。鹅池镇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三大转移”目标,大胆探索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城乡户体共繁荣。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双带”战略,强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烟、畜、林、集镇带二、三产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突出特色经济一一优质烤烟基地建设和地牯牛基地建设,2004年全镇种植烤烟4500亩,产量力争突破10000担,实现产值450万元;种植地牯牛2000亩,实现产值
30万元。第二、加大草食牲畜的发展,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着力提高草食牲畜商品率,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退耕还草政策,着立提高户籍规模,提高 饲养质量。第三、鹅池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认真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逐步实施天然林向经济林的转化。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林已种植2000亩。鹅池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上半年,全镇经济总量达1680万元,粮食总播种面积48274亩,种植大春作物25198亩。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种烟户460户,种植面积4050亩。突破发展生猪产业,累计发展养殖大户200户,能繁母猪1680头,出栏生猪18250头,存栏20920头。积极培植辣椒产业,落实种植面积3518亩。抓实抓好劳务产业,半年来,转移富余劳动力3659人,有序输出256人。
民俗文化
来自鹅池镇的南溪号子渊源要追溯到唐朝,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在长时期的传唱过程中,南溪号子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种,它既不同于周边的川江号子、纤夫号子,也有别于广泛传唱在武陵山区的其他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农村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坡上干活的人唱起号子,两岸应和,声调宏壮。那时是南溪号子的鼎盛时期。南溪号子最初形成是土家族农民在生产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人们常说:“南溪左右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那是因为被险峻群山环抱的南溪村地理条件特殊,山谷狭长幽暗,阻碍了土家族先民的交流和联系,人们只得通过声音来相互传递消息,一声声呐喊在不经意间演变成了鹅池镇南溪村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千年的丰富发展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南溪号子。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出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演唱的特异性,系土家民族音乐文化的遗存,具有吸收优秀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南溪号子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自然人文纪录片《走街串巷》-策划文案
自然人文纪录片《走街串巷》策划文案
自然人文系列纪录片《走街串巷》
策划背景
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让今人引以自豪的东西,不知我们今天引为自豪的东西,有多少在千年之后还能存世。但愿我们
这一代人也能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让后人骄傲的东西。
上饶古属扬州,春秋为吴越之地。自东汉建安年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析余汗地置上饶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
变迁中,上饶的政区设置几经变动。晋时,鄱阳郡改为信安,南朝改吴州,隋朝改饶州;明朝分设饶州府、广信府。新中国成立后,设上饶专
区,后改上饶地区;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上饶地区改设上饶市。
如果说建筑的改建和遗留反映了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那么门牌号码、街道名称、巷口则是城市变迁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的见证,它成为
了城市历史的物化符号。
建筑在城市改造中或满目怆然,或夷为平地,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其记忆还依然存留在了那些门牌号、街道名称、巷口里。
“如果一个城市要怀旧,什么是最好的细节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曾说过:“老建筑是不会说话的历史,而门牌号算是个明显的符号。”城市已经消失的时空无法还原或重制,而城市的记忆可以通过文字、摄像去追忆、留存,但城市历史的记忆更多都浓缩在那一方小小的门牌号、街道名称、巷口上。
内容概述
用人文纪录片的方式对上饶的城市变迁进行记录,以每条街道或巷口为节目线索切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马家弄、八角塘、三官殿、祝家巷、三里亭、龙芽亭……这些门牌上的地名,老上饶人耳熟能详,但年轻一辈的上饶人或许不曾耳闻。但刻在这上面的地名就不只是一个地名符号,更多的是家庭、里巷与一座城市的变迁。人文纪录片《走街串巷》在内容的制作上不仅仅是怀旧和记忆历史,这只是节目的一部分,更多是纪录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街道巷口谋生的人们,例如这个巷口的烧饼摊,那个街道的剃头担,天津街的馆子店等等,通过对他们生活常态的纪录来唤起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热爱。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纪录他们又是在收藏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人文纪录片《走街串巷》讲述的就是上饶人与城市的故事。
制作思路 剧本说明
以街道巷口为线索,以立体的角度展现上饶市的城市景观,历史遗产和风土人情;以独特的视野让更多的人发现一个不同的上
饶。
《走街串巷》要达到的目标
1:一幅展现上饶人文城市景观的精美画卷
2:一部人与城市环境的相互映像的纪录片
3:一次身临其境上饶城市人文之旅
以有别于观光的视角,深入探寻生活在这里的人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
剧本结构
纪录片《走街串巷》拟采用广播级高清格式进行拍摄。以一条街道或巷口为主线,每集15分钟,共分集(待定)。
总体上依照上饶市的地理区分来进行结构。以这种渐次递进的结构,在每集的内容里综合这条街道或巷口的城市景观、人文历史及风土人情。
四脚亭
传说这四脚亭建立于元朝。四脚亭边有个四脚村,它历来就是广信府地通向城外的西北门户。年村里住着一位姓阮的员外,为了进出路人有个歇脚之地,他就在这门户之口处按汉族风俗做了个四脚景亭。但四脚之亭建好不久,有位元朝官员看见了,很不高兴地说,“这都是什么朝代了,那圆圆的蒙古包不好吗?蒙古包圆圆的像太阳有光芒有力量。”这阮员外可称得上是个机灵应变的高人。心想现在是蒙古人当朝执政,民意万物也应顺应朝廷,忙上前附和道:“官人言之有理,如今是日照月圆普照四方的年代,我马上叫木匠按大人的意图再加四柱做个圆顶壁,在顶壁周围画上象征当朝皇族的英明画样,大人看如何?”这位官人一听这话,也就不好继续大发其威了,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就按员外之意办妥此事。”于是,一个融汉蒙两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八柱四角半圆之亭就这样产生了,然而,当地人还是习惯地唤作四角亭,又称四脚亭。
八角塘
上饶市八角塘集市贸易市场,是一口很大的池塘填平建成的。这塘名叫八角塘。八角塘是怎样来的呢?明代首辅大学士夏言于嘉靖23年,在上饶自己府第的白鸥园内开辟了一口八角形的池塘取名八角塘。夏言曾作《七绝·八角塘》:“傍舍新开八角塘,往来身在水云乡。绿波誉有西湖意,与友时时泛一航。”诗中洋溢着夏言退隐后泛舟八角塘的悠闲情趣。相传夏言当年所开的八角塘确系八角形,面积也大得多,其后,由于白鸥园围墙倒塌,附近的居民将石煤渣往塘里倾倒,年深月久,八角塘丧失了八角形的本来面目,塘的面积也缩小了许多。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昔日的八角塘,如今已建成了为百姓服务的集贸市场。
三官殿
明朝时,广信府地可是出了不少朝廷重臣。在信江两岸就有过隔河两宰相的美誉:一位是当朝宰相夏言,一位是天官杨时乔(当时天官相当于右丞相之职)。那三官殿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可说是机缘巧遇了。由于广信府地处三条江交汇处,青金山路段时有强人出没,已多次夺财害命,给当地民生和治安带来很大威胁,弄得一方民众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为保一方平安和广信府的名声,当朝重臣上饶八府巡按王大人亲自向皇上请命,决心为皇上分忧、为民造福,清扫强人。事有凑巧,当时夏宰相刚被准奏省亲,杨天官也已在上饶省亲,皇上为稳妥起见,又命夏宰相、杨天官协同查处此案。就这样,王大人带着皇上的旨意,会同二宰相一起坐镇上饶广信府衙,督查此案。王大人一行人马一到府地后,还顾不上去老家大地村看看,首先想到:二宰相论职位资历都在自己之上,办此案又有皇上旨意须二宰相协同,这官场上的礼节可不能冒然而行啊!为敬重二宰相之意,看看二宰相对此案有何高见,以二宰相的见解再做论断行事。因此王大人就在城外沿河西段的一馆舍内等待,命随从先进城告之城内二宰相。夏、杨一听,知道王大人携圣旨在身,急忙亲自前往城外迎接王大人并接旨。试想,一民办馆舍突然住进三大朝廷重臣,还不热翻了天,把馆舍老板乐得三天没合眼,逢人便夸耀三生有幸,逢友人便神说一气!这老板还真是个聪明人,事后为了给自己一块金字招牌,也是给后人、给历史留下点相传的佳话,就把自己原来的馆舍改名为“三官殿”。从此,三官殿的名声大振。
破塘巷
破塘巷,有三条巷道,主巷东连八角塘,西接胜利路。是上饶市第六中学附近的一条小巷,明朝年间巷址为水塘,后因垃圾所塞,故名破塘。
马皇庙
马皇庙,清康熙二年(1663年),曾在此建马王庙,本地方言中王谐音为皇,故称马皇庙。有四条巷道交错,主巷南起灵山路,北至五三大道。
备注:(资料收集进行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项目运营计划
前期筹备在上述内容的大框架下,搜集各种资料及数据,进行剧本的撰写,对表现的内容进行筛选;根据剧本确定的方向,进行调研、核实与确认。根据调研的进度,相关人员去实地进行考察。
制作周期
从前期调研到节目制作完成大约1年-1年半的时间。
播出渠道
节目制作完成后,根据栏目时长进行改编后,在各网站或电视台播出;
项目营销
纪录片《走街串巷》除在相关的媒体平台上播出以外,也将进行商业营销。实际拍摄阶段:根据节目素材,针对国内市场制作相应的宣传片,在相关旅游网站和各大视频网站进行投放;后期制作阶段:针对市场制作宣传片,参加相应的电视节,进行电视及音像版权的销售;节目制作完成,持续完善纪录片的发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