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合景区如何做到文化的深入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合景区如何做到文化的深入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事务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人类的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痕迹或实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是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有旅游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建筑体、寺观、古城、雕塑、绘画、文艺、民俗、歌舞、节庆、消遣娱乐、体育等,它们原来创建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旅游,如寺庙是以宗教目的为主,园林建筑是以皇亲国戚或达官贵人的私家享受为主等。随着时间的演变,或成为历史陈迹,或构成乡土风光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文旅游资源是有意设置的,如各类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大家都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但现时却是,文化部门从弘扬文化、活跃文化生活的目的出发设计开发文化产品,往往偏向本地居民,旅游部门从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目的出发设计线路开发产品,主要考虑游客的需求。人们总是期望二者能够统一,但殊途无法同归,长期以来文化之魂并没能有效附着在旅游之体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一种经济现象,逐步演变为“新兴产业革命”。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支撑下,先是通信、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见得相互融合,再是出版、电视、音乐、广告等产业的融合,逐渐扩展到一二三产业之间,工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互相发展。融合像一股浪潮,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与人人们的生活方式,将我们带进了新的时代。在这个浪潮中,文化与旅游扮演者重要角色,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新的阶段。这次产业革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对这次产业革命做了深入阐发,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必将推动产业革命的不断升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直接催生了一批新业态,培育形成新产业。
艺术家沃尔特·迪士尼以卡通故事为主题,集游乐、餐饮、住宿、购物、演艺于一体,创建了世界第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创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中国,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率先迈出步伐,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创建了“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用文化构建起一个新型的游乐公园,迅速赢得游客的青睐。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成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同时也活跃了文化市场,成就了新的产业,文化与旅游在协同中实现了共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与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从里到外改造提升了传统产品,赋予传统产业新活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改造了城市发展理念,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应从以下方面不断努力。
(一)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举办全国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引导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二)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从促进旅游发展的角度,鼓励对现有演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进入旅游演出市场,允许适度引进境外资本投资国内旅游演出市场。鼓励运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优秀旅游演出节目。旅游景区(点)要广泛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不断提高景区(点)的文化内涵。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既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本真性,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外界宣传推广。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文化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以旅游热点地区为重点,采取地方申报,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的方式,编制双年度《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对列入名录的文化旅游项目在行业政策、项目审批、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对文化旅游结合发展成效突出的典型项目,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进行表彰。给予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支持其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引导和支持优秀旅游城市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
(五)鼓励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设立连锁网吧、游戏游艺场所。结合不同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特点,鼓励网吧连锁企业在符合一定标准和条件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开设直营连锁门店,鼓励游艺娱乐企业在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开设游艺娱乐场所,丰富文化主题内容,创新文化传播体验方式,提升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打造一站式旅游消费和文化娱乐园区。
(六)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洽谈会,推动文化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过举办论坛、投资洽谈会、项目交易会等形式,推进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的沟通与合作。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旅行社企业要积 极组织和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七)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文化行政部门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拓展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旅游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逐步提高工艺品(纪念品)的信誉和影响力。举办全国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博览会和全国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鼓励有创新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加强对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八)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文化旅游推广与对外文化工作相结合,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举办的文化年或其他主题文化活动中增设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国际影响。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九)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编制文化旅游人才培训规划,确立一批文化旅游实践基地和文化旅游人才培养院系(专业),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定期组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十)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文化市场执法机构与旅游质监机构要建立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的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检查。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抓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实施监管。坚决打击欺骗、胁迫旅游者参加计划外自付费项目或强制购物的行为;打击导游司机私自收受高额回扣行为;打击假冒伪劣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打击宣扬低俗色情和封建迷信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
第二篇: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资源调研材料
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资源 大力提升凉州旅游品质
近年来,我区旅游产业围绕宗教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以促进文化旅游生态发展、保护文化旅游形态多样性为重点,实施旅游文化产业综合开发。在扎实推进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过程中,结合我区实际,专题研究部署,制定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结合全省华夏文明传承新区建设,全区旅游系统抢抓机遇,用经济思维谋划旅游发展,跳出行业抓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提升凉州旅游文化品质,切实推动了我区乃至全市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一、近年来凉州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举措
(一)制定出台产业政策,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利用政策优化旅游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并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国土、城建、财政、旅游等20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州区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召开协调会议,相关部门态度积极,建议具体。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和投入力度、扶持企业、强化市场监管和职能等政策上有新突破,如规 1 划建设旅游景区(点),将享受土地等有关优惠政策;旅游重点企业,优先享受在宣传、金融、信贷和税费等优惠政策。
(二)抓住有利时机,突出和加快发展旅游业。一是合理定位。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摆在优先位臵,重点培育,突出发展,舍得投入,加大投入,像培育其他支柱产业一样,全力发展旅游产业。几年来,通过“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全区旅游业累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景区开发及游客中心、水电设施、园林绿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省旅游局的项目资金支持下,通过市、区配套资金,投入770万元,新建星级旅游厕所22座,实现了每个A级景区至少一座星级厕所的目标,同时,还向省、市旅游部门争取专业旅游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奖代补”资金300多万元,全部投入旅游产业发展。二是确定目标。区委、区政府在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基础上,确定了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以上。到2020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再翻一番,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建成全省文化旅游大区。三是加大投入。在全区财政资金紧张压力下,区上安排旅游专项资金200万元,专门用于旅游产业开发,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四是合力推进。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多次调研旅游产业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区发改、水利、卫生、文体、城建、环保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在旅游项目立项、规划评审,景区(点)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形成了自上而下打造旅游产业的合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实施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区坚持以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为主战略,把大项目建设、特别是休闲旅游产品建设作为重点加以推动,实现由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步伐。结合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编制出台了《武威市凉州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乡镇高标准建设10个专业旅游村,目前已建设完成高坝镇同益村、丰乐镇丰乐村、清源镇蔡寨村三个较大规模专业旅游村,建设农家乐60多户,古城镇头坝村、谢河镇谢河村专业旅游村截止8月底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我区旅游产业的内容和规模。
二是强力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开发。2010年沙漠公园开始实施综合开发项目,先后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接待中心、大门前生态休闲广场等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地质公园项目;天乙生态园从2010年实施二期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完成停车场、园内绿化、节水灌溉设施、四合院等项目;清水乡千亩中药材生态旅游观光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完成成片日光温室搭建和苗木定植;清源镇大唐葡萄园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编制、景区外围墙、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武威沙漠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已被列入甘肃省十二五旅游规划重点建设的100个项目库,目前,我局已委托兰州新丝路旅游咨询规划有限公司编制《武威沙漠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是全力引进旅游产业投资客商。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面向全国宣传推介我区丰富和旅游自然资源和深入的旅游文化内涵,广泛吸引大企业、好项目落户我区。2012年以来,引进了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西营药王温泉项目;引进北京金坤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天梯山石窟景区和张义镇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5亿元,分两期进行,五年建设完成;引进甘肃国泰水泥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联合开发天乙生态园西凉不夜城项目,目前已完成取暖及给排水管网建设和200间房屋的装饰装潢并投入运营;引进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天马动漫中心、IT数据服务中心等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已与区政府签订开发建设项目协议,有望今年组织实施;引进浙江耀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渔樵农业旅游项目,目前已签订意向性投资协议,具体投资事宜正在积极协商中;接待并陪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强先生就投资建设“旅游小镇”项目进行选址考察。
(四)拓宽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全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2010年天乙生态园、罗什寺景区创建AA级景区成功,2011年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7月凉州植物园又成功创建为AAA级旅游景区,为我区旅游品牌建设中增色添彩。区内现有A级景区8家,星级宾馆7家。近年来,通过在央视、甘肃卫视及《读者》、《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上宣传,积极到西安、上海、青岛、昆明等地参加国际国内大型旅游交易、展览、推介活动及在“9.27”世界旅游日、“5.19”中国旅游日开展各种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着力打造了“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圣地”和“中国葡萄酒城”的品牌形象。同时,几年来,通过“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及凉州民间文艺大赛,集中展示和挖掘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歌舞乐,着力提升了凉州“文化古都”的品牌知名度,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客人到武威来旅游观光,切实提升了我区旅游品牌的形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我区旅游景区不断扩展,尤其是《凉州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实施以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是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却不能满足景区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部分通景区道路路况差,基础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旅游品牌不响亮。虽然我区有许多特色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在打造特色和精品项目上做足文章,现有景区景点分布散、规模小、精品少,处于“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的状态,真正能让游客看不够、不想走、还要来的旅游项目几乎没有。出境游人多、入境游人少、过夜游人更少,客源市场还没有形成。
(三)旅游市场不景气。近年来,通过举办七届天马文化旅游节,凉州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与旅游形象及目的地宣传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开发经费不足,宣传、包装、促销、激励不到位,使旅游的行政宏观调控能力弱化。“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无论旅游产品有多好,旅游资源有多丰富,旅游品牌有多响亮,都需要宣传、包装和促销。而宣传、包装和促销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旅游业在资源变为产品上没形成规模,在产品变为商品上没形成市场效应,没有在外界和更大的旅游客源地形成凉州旅游整体形象,没有稳定的客源市场,特别是外地市场,没有达到听觉上的吸引、视觉上的冲击这样的旅游消费效应。这也是旅游市场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全区已开放的景区分属财政、文体、城建、宗教等部门行政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导致景区没有统一的规划,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各自为政,步调不一,服务不规范、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宾馆饭店、景区(点)等行业管理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使旅游管理职能虚化。
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在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区建设,推动特色文化市建设工作中。我认为,下一步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认识,树立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观。积极配合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掌握工作动态,并根据项目需要扎实做好政策引导、资料提供、信息报送、宣传报道、氛围营造等方面工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作支撑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旅游。凉州旅游要想在国内旅游市场上能独树一臶,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就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努力并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应把“天马故里,葡萄酒城”作为凉州区旅游文化的主题词,突现“天马、葡萄”就是有别于其它旅游文化的个性;充分发挥本区文化研究机构功能,对本区特色 6 文化赋予时代内容,通过形式文化、过程文化和细节文化综合作用,相对完整地体现其特色和内涵。
(二)编制规划,引进和培养人才,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初始开发,需要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抓好文化旅游规划落实工作,使规划的个性化更浓、科学性更高、操作性更强。同时要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积极培养人才,才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扩大宣传,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造势 宣传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应在本地电视台创建旅游宣传专栏,注重创新性和持久性、价值性,营造一个诱导性强、规模较大的宣传声势。
(五)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增强活力,让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发力点。结合凉州区内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一是在旅游路线的组合及专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上,能够很好地联系城区和乡镇,二者互相补充,最大程度地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城乡旅游协调发展。二是凉州旅游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还将推进城市和城镇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的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第三篇: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包涵哪些类别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包涵哪些类别?
以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人文旅游资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即社会资源。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矿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气温、日照、雨星等。1. 中国名山:
(1)五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2)风景名山:黄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阿里山、天柱山 2.四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 3.四大名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4.七大名湖: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阳湖、洪泽湖、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5.四大瀑布: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黄山风景区瀑布、庐山瀑布 6.著名泉水: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泉水、杭州虎跑泉
7.著名海滨:大连海滨、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厦门海滨、天涯海角海滨
8、七大丹霞地貌:①.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②.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的武夷山;③.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大金湖;④.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龙虎山;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⑥.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⑦.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丹霞地貌。
9、“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二、人文资源:
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纪念忸、古建筑、古墓葬、艺术宝库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等。1. 宗教名山:
(1).四大佛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2).四大道山:青城山、武当山、崂山、龙虎山
2.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四大园林
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亭、拙政园、留园 扬州园林:何园个园 岭南园林:清晖园可园
北方园林: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
4.四大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布达拉宫、孔庙 5.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
6.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山东曲阜孔庙
三、社会旅游资源: 狂欢节
民俗风情,变革新事等,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包括古风,民俗、人际关系和各类建设风貌及发展成就等。
1.世界三大赌场:美国的加斯维加斯、澳门、摩纳哥 2.中国四大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 2. 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 世纪至5世纪之间,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代表经典是《金刚经》,世界上约有2.5亿人信奉佛教。a、世界佛陀日:公历5月间的月圆日; b、佛诞节(泼水节)阴历四月初八 c、成道节:阴历十二月初八(腊八)
2. 基督教:在公元前1世纪形成并发展起,信仰基督稣,以《圣经》为经典。目前有10亿人信奉基督教。
a、圣诞节:公历每年12月25日
b、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至4月25日之间)c、情人节:每年2 月14日
d、狂欢节:有的始于元旦,有的始于圣诞节,各国不一
3.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 a、开斋节:伊斯兰教10月1日 b、古尔邦节:伊斯教历12月1日 c、圣纪节(圣忌日):希古拉历3月12日
第四篇: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资源 提升江津旅游品质(精选)
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资源
提升江津旅游品质
区旅游局
李正胜
文化与旅游是 “亲密无间的战友”。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是旅游产业重要根基和资源基础,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从文化的角度看,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旅游让文化更富魅力,文化使旅游声名远播。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也将改变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势必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江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有以四面山、大圆洞为代表生态旅游,有以聂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有以中山、白沙、塘河等为代表古镇旅游,有以村居民落、恒大金碧天下和现代农业园区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有以天下第一长联、朝源观奇联等为代表的人文旅游。但经过近30年的开发,江津旅游始终没有迈出低迷。笔者认为,症结就是文化与旅游缺乏融合,文化与旅游没有产生聚核效应。下面,就如何融合文化与旅游资源,提升江津旅游品质,提出如下
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江津文化旅游资源底蕴厚重
江津旅游景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16.18%,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超过800个(现已初步开发的有100多个),涵盖生态、古镇、红色、乡村、宗教、民俗等旅游资源类型,极具开发价值。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化活动和旅游文化体验为主要形式。
宗教文化旅游:主要以石门大佛寺、罗坝朱羊寺、珞璜玉佛寺、四面山朝源观、飞龙庙、中山双峰寺为代表。此类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大、吸引力强的特点,在全国众多的旅游景区中打宗教旅游牌的比比皆是,且屡试不爽。江津除石门大佛寺、罗坝朱杨寺、江津几江太子寺进行了初级旅游开发(单纯的卖门票)、四面山朝源观、飞龙庙已签署开发合同,其余寺庙均处于开发半停滞状态。总体而言,从旅游角度讲全区宗教文化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够的。
民俗文化旅游:以塘河婚俗、中山千米长宴和石板糍粑、四面山鸳鸯节、七夕东方爱情节为代表。塘河婚俗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爱情天梯和
千米长宴,曾被CCTV-10大力宣传并被日本、韩国、马莱西亚等国媒体大量报道。但其余资源均处于小范围个体性行为,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协调,还处在一种小打小闹的状态。
红色文化旅游:全区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展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有国家4A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有重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独秀故居,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处未受破坏的原始寓居地。
古镇文化旅游:全区有五个古镇(街区),其中中山、塘河、白沙古镇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别具一格的古建筑、古庄园和传统的手工艺、民间杂技、婚俗、楹联等形成了古朴的古镇文化。
文化活动:如滨江之夏、津南之光、津北之声等文化活动,本身造就了较大的区域性影响力,但由于给旅游连接不够紧密,关联度不够大,所以未能对旅游产业产生带动作用;2008年,四面山管委会就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作了一次探索,耗资数万元,由文广新局牵头邀请各方演员在四面山进行的文化演出活动,形成了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的局部影响,但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各方虽尽力配合,但效果一般,没有与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的联动作用。
文化体验旅游:全区旅游文化体验,基本上还是空白,这也是旅游景区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旅游生活体验中有餐饮文化(酒文化,特色鱼,尖椒鸡等)、足俗文化(富侨为代表),有一定知名度和优势。但其它如体育运动体念、健康休闲体念、儿童游乐体念项目甚是少见。
总的来说,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与开发,有一定成效,但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走的是沿海地区早已摒弃的那种粗放型模式——想到哪儿搞到哪儿。
二、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范例
(一)宋城旅游区
宋城旅游区是我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宋城采用“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依托杭州历史文化背景修建宋城主题公园,通过文化节目“宋成千古情”演绎杭州文化精髓,成功打造了“宋城”品牌。宋城景区及演艺节目累计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演出1.5万余场,在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独占鳌头。
(二)黄河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区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最具特色的黄色大瀑布,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科考价值,目前已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该景区对外进行战略联合,对内进行旅游新品开发,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
通过举办瀑布漂流月,举办名人飞越黄河等活动,以及影视剧、文艺表演和黄河的象征等文化的宣传的展示,强势营销,大塑特塑品牌形象,增添景区内涵。
(三)重庆洋人街
重庆洋人街是中国西部旅游休闲第一品牌,是中国先进旅游休闲理念的倡导者和大型群众性休闲娱乐社区开发的实践者。整个景区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文化的巧妙包装,通过处心积虑的品牌战略,成功实施景区的无中生有。建成洋人酒吧街、婚庆园、广阔天地、乱吼一条街、影视星工厂、清明上河图、北京四合院、庙会嘉年华、水军训练营、世界最大厕所、旧金山花街等,形成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和快感体验于一体的重庆首座非主题游憩商业公园。
三、文化旅游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一个旅游和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 产权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没有形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共识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景点的管理还没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为游客服务的管理模式还远未建立,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关注和投入不够,文化旅游景点内容得不到更新,吸引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管理体
制还没有建立,重点区域的综合管理还没有形成。
(二)对旅游和文化融合的认识不到位
旅游和文化的发展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不管是旅游对文化,还是文化对旅游都缺乏一种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缺乏一种源动力。
(三)缺乏能进行旅游和文化融合的优秀人才 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江津旅游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经营能力,往往存在旅游专业知识不足,或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情况,难以对旅游和文化在深度融合上进行运作。
(四)旅游营销策划的手段较欠缺
市场营销模式不够合理,景区产品和服务没有上档次。在对外宣传方面,组织协调不够合理,没有建立行业协会或合作组织,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公共关系建设、品牌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四、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周边文化与旅游结合较好景区的分析,我们认为,江津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应为:政府引领旅游,规划开发旅游,机制激活旅游,文化做强旅游,宣传造势旅游。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树立旅游文化和旅游文
化产业经济发展观
旅游文化产业不仅具备社会属性,更具经济属性,是一个带动性极强的朝阳持久的环保产业。据专家统计,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能直接带动农业、交通、通讯、建筑、商业等14个产业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带动47个行业。旅游收入每增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4.3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5个就业岗位,对GDP的增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由此,专家认为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作支撑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旅游。江津旅游要想在国内旅游市场上能独树一帜,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就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努力并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应把“人文山水,恋情江津”作为江津区旅游文化的主题词,突现“山水、恋情”就是有别于其它旅游文化的个性;充分发挥本区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功能,对本区特色文化赋予时代内容,通过形式文化、过程文化和细节文化综合作用,相对完整地体现其特色和内涵。
在国家大力倡导旅游文化业全面发展的新形式下,江津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因此,务必加强领导,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 的旅游经济发展观,引领旅游发展,制定出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增强旅游局的职能,使旅游局有更广阔的执行空间、决策空间和协调空间,成为本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
(二)编制规划,引进和培养人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资源的初始开发,需要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抓好旅游文化规划落实工作,使规划的个性化更浓、科学性更高、操作性更强。同时要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积极培养人才,才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机制,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加快江津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机制是不可取代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由于江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外界对本区的知晓度不高,尤其是对本区的旅游资源缺乏相应的认识。因此,利用政府的主动优势,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本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选择。选择企业为主体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开发优势、资金优势、经营
管理优势和对市场敏感性的优势,以及政企、事企分开的市场基本原则。民众参与,主要是信托旅游企业的载动,让广大民众,尤其是旅游规划景区的民众,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既增加就业机会,又增加经济收入。
(四)扩大宣传,为旅游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造势
宣传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宣传、广电部门应创建旅游宣传栏目,注重创新性和持久性、价值性,营造一个诱导性强、规模较大的宣传声势;打造一台精品文艺节目,宣传民族文化、古镇文化及民俗风情;建立免费宣传、免费在线、免费电话等免费宣传机制。
(五)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增强活力,让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发力点
针对江津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结合江津区内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实施城乡统筹战略。
一是在旅游路线的组合及专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上,能够很好地联系城区和乡镇,二者互相补充,最大程度地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城乡旅游协调发展。
二是江津旅游的城乡统筹战略,还将推进城市和城镇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向乡村地区的延伸,缩小城乡
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经济发展。
三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支持,民间民俗文化具有投入小,参与范围广,见效快,易组织等特点,特别适合在乡村开展。应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发力点来对待。
(六)差异化发展,使旅游文化产业在同地区、同等条件下脱颖而出
发展江津旅游需要差异化发展,实施文化创新战略,要紧密结合江津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创意文化建设、消费市场建设和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形成局部发展优势,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将江津文化旅游做大做强和做出特色。
(七)打造特色品牌,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活力
要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建设、市场定位、政策扶持、对外宣传等方面走品牌与精品、特色与创新之路。政府要加强对名优产品与服务的培育与引导,积极引进创意产业,营造推介名优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大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品牌与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江津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与企业在竞争中有序、健康地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重视旅游资源
中的文化“含金量”,正确估量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文化效力,努力保持其文化品位,使江津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结合文化,则体现出旅游的核心价值;文化结合旅游,则拓展了文化的潜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市场,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巨大的市场。旅游产业已进入品牌制胜时代,江津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无论是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还是各类节、会和赛事活动的策划包装,都应该特别注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旅游的特色,以文化发展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旅游发展拓展文化发展的空间,使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发展。
第五篇:文化独立与文化融合
从中式洋节浅析文化独立与文化融合 [摘要] 西方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之间必然发生碰撞。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文化融合的前提是文化独立。本文首先从中式洋节来展示中西文化的碰撞,进而对将中式洋节视为文化入侵的片面看法进行反驳。然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衰落的真正原因,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其次针对中华文化独立提出相应策略,最后分析文化融合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中式洋节,文化独立,文化融合,和而不同
Abstrat: The western culture comes into our life, so that there will appear cultural shock.The cultural fusion is the trend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emise of which is the ccultural independent.This paper firstly show the cultural shocck through the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 in order to refute the one-sided opinion about that the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 are regarded as cultural invasion.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ue reasons about the delin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protect it.It is followed by the stratagies to Chinese cultural independent.The effect of cultural fusion on the Chinese cultural.Key words: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cultural independent,cultural fusion, Harmony in Diversity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不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几年在中国,西方快餐,好莱坞电影,洋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必然产生新的火花--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融合也必将对中西文化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可是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复制,同一。对文化融合的片面看法莫过于文化入侵,这种看法过于绝对,因为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将保持独立,秉持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并且融合的结果是和而不同。1.0中式洋节与文化入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节日也日益增多。仅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不胜枚举。同时,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流行过“洋节”,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洋节”越来越多地走入中国,走近中国人。西方许多节日的庆祝方式与中国节日都有所不同,对中国人来说是新鲜的、刺激的,因此人们现在比较乐于过西方的节日。例如,西方人过圣诞节,除了大家在一起挂圣诞树、吃烤火鸡聚餐,大人们还会把孩子们向往已久的节日礼物装在一个大袜子里,在平安夜悄悄放在孩子们的床头送给他们。甚至在大街上有穿着红色圣诞服、头戴圣诞帽、脚蹬圣诞靴的圣诞老人背着大布袋分发礼物,这对孩子们说是新奇的、新鲜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过圣诞节。而在中国只要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就高兴。
因此,有人说中国人越来越不像中国人了,马上就要全部被西化了,洋节就是文化入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它忽略了“洋节”已经在我们身边被本地化、中国化,发挥着文化融合的积极作用。以圣诞节为例,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脱离了其原本的宗教性质,仅仅保留了其“狂欢”、“个性”、“新奇”、“张扬”的娱乐性质。有些圣诞产品是专为迎合中国人的品味而定制的:比如,吹奏萨克斯管的圣诞老人是一种常见装饰品——只因为萨克斯和圣诞老人都源于西方,中国人就顺理成章地3将两者放在一起。今年,有些商店摆出了戴着圣诞老人帽子的羊:明年2月份的农历新年将是羊年。有专家把中国人过洋节看做“集体无意识”,这就将节日文化过于意识形态化。中国人过洋节无非是一个消费放松的借口(上班族工作压力大)、一个增强个人身份认同感的工具、一个聚会狂欢的理由(中国人喜欢节庆)、一个浪漫表白的机会”。2.0中华传统文化衰落与保护 有专家抵制西方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造成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归罪于“西方文化入侵”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是不公平的。西方大量文化的引入,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提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至于我们传统文化的衰落,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原因,也就是一些不符合人们现实生活需要的“传统文化”被自然淘汰了。比如“二十四节气”(坚持抵制观点的北大某教授提出的)。由于现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十四节气”已不能准确涵盖现在的天气状况;另外由于农业科技的发达也不完全靠“二十四节气”来进行生产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逐渐被淘汰不用了。而这只能赖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洋鬼子的“文化侵入”无关。二是,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在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与时俱进,发展与更新,而成了社会前进的累赘。比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就输在了“市场价值”面前。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只能通过抵制西方文化来实现,那么中国就又回到了闭关锁国的时代。在文化竞争的浪潮里,保护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才是可取的做法。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文化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确实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比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对于传统节日,立法者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最根本的。传统文化的保护,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其次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宏扬。国民的文化教育让人民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民族文化渗入百姓日常生活。最后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创新。在历史不断前进的车轮下,传统文化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鲜活力,才能让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3.0文化独立
文化独立就是指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独立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在与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失去了文化个性,那么中华文化将不复存在。只有坚持文化独立,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文化融合的前提,否则文化融合就变成了文化入侵。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可以通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第一,坚持文化自觉原则。“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要做到文化自觉,首先需要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对于文化背景,文化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是要理解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吸收融合。最后在各种文化都实现了自觉之后,多元文化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就是要积极探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内在契合性,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人类性意义的精神特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世界文化转型中具有自主能力。第二,坚持文化自信原则。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多元化的今天,每一种文化都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比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人应该秉持着自信的信念,让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时代生活中延续和发扬光大,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再铸传统,有所创造性的改造,始终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4.0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的过程:一接触,两种文化由传播而发生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二撞击和筛选,每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进行社会选择,即选优汰劣。三整合,以原来的两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21世纪的人类文化将是一种全球性的综合文化。这种综合不是实体性综合,不是东方文化归属西方文化,也不是西洋文化统摄东方文化,这种综合是文化生态功能意义上的综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泰山不让土壤方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包容精神。比如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含蓄,不善于表达个人情感。而父亲节,母亲节以及感恩节给中国人一个去表现爱与感恩的契机。当然,洋节入土中国,并不是说多多益善,因为这一种文化渗透也有着潜在的副作用。例如,对洋节的过分追求可能会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和对西方文化的盲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的日常消费等。因此,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洋节,既不能一味崇尚洋节,也不能盲目排外。在理性接受西洋文化的同时,还不要忘记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要运用 “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剔去糟粕,充分彰显我们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和民族的包容与心胸。5.0结语
文化全球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是挑战,对于其他不同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要秉着文化自信,屹立于多彩的文化盛会。同时全球化也是机遇,中华传统文化借机取长补短,永葆活力。在同一文明空间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竞争、相互激荡中相互依存、相长。
参考文献
[1]常启云.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J].传播与版权,2013.[2]毕文波.圣诞节庆文化之擅变[J].东北师范大学,2012.[3]蒋夫尔.别让传统文化的“脉”断裂闪[N].中国教育,2013-02-23.[4]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D].炎黄春秋,1999(3).[5]李晓明.文化结构文化心态文化势能与文化冲突的图景—关于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之一[D].湖北社会科学,1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