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建瓯市XX镇XX
班级:
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
学号:
2010年6月10日
关于建瓯市XX镇XX村
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三农”倾向,加强对“三农”的财政预算,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卫生管理,对XX村卫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农村居民、卫生、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掌握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意识现状,我村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和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卫生管理作准备。
二、调查情况简介
XX村是XX镇北部4公里,全村属地常住人口约有2473人,主要对XX、上栏、路后、樟树等15个自然村60人进行调查,年龄结构上:青少年20人,占33.3%中年20人,占33.3%、老人20人,占33.3%;性别结构上:男女各30人,占50%;在学历结构上,小学30人,占50%,初中20人,占33.3%,高中以人10人,占16.7%。
三、调查的社会因素
1、科学发展观中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生产垃圾也不断增多,由于环保意识不高,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
2、XX村的环境卫生状态不容乐观,村民讲究卫生的意识不强,随地乱丢东西,乱吐口痰,家禽随处可见,苍蝇到处乱飞。这种卫生现状与建设新农村标准相去甚远。
四、调查背景
调查时间:201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
调查地点:建瓯市XX镇XX村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现场提问,让被调查者发表看法、意见、建议。
调查人员:谢华珍
被调查对象:XX村属地部分居民
五、调查结果
1、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个人情况的几项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出XX村农村居民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使我的这次调查切实有效而且可行。
2、不同村庄的卫生差别较大
由于XX村是村委会所在地,卫生管理走在各村的前面,已经
雇有保洁员,卫生状况较好,由保洁员统一收集至填埋场填埋。上栏有许多居民因多年养成的习惯,或者贪图方便,常常倒入河中,造成‘母亲河’污染。大东、樟树、下坑等自然村垃圾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苍蝇到处乱飞,家禽未圈养,卫生状况较差。
3、农村居民的卫生习惯、卫生知识
在青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对卫生知识掌握较多,习惯也较好,对卫生现状也比较关注,对禽流感、H1N1新型流感也有所了解。但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对自己家庭的卫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对于公共环境卫生就视而不见、任其自然,甚至污染环境。
4、生活环境和卫生信息
不少村民对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认为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常听之任之,希望村里能够牵头做工作,他们会积极支持拥护,这种积极性是基于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改变生活环境而自然的需求。
六、调查结论
1、主要成绩
在我对XX村卫生作调查时,收集到了许多居民对环境卫生提出的问题、看法、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次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卫生防范意识,加强了卫生观念,有利于以后的新
农村建设。
2、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许多村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问题,我进行了归纳分类,XX村存在的卫生问题有以下六点:
⑴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乱丢东西、乱吐口痰的恶习,一时难以改正。
⑵对动物圈养的好处,认识不到位,造成满街走兽,到处粪便。⑶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环保意识不够。
⑷卫生知识贫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⑸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式,固执,不愿去改变现状。
⑹对违反卫生条例的行为,缺乏监管力度。
七、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在吸收村民好的建议时,并向XX村提出以下的对策。
⑴继续加强卫生知识宣讲教育的力度。利用支部大会、小组长会、妇代会、户代表会等一切会议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等进行宣传,入户张贴宣传单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及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⑵组织党员、团员、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母亲河’行动。清
理河道的垃圾,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卫生清理前、后的不一样,认识到爱护卫生、人人有责,并且认识到村委会也正在积极行动。
⑶制定卫生公约,齐抓共管。村委会制定《村民公约》,加大对卫生公约的奖惩力度,让群众来监督,达到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
⑷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乡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的建立和管理,让每个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家园。
参考资料:
1、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2、教材《农村卫生与健康》
3、XX镇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第二篇: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班级:电本1250班
姓名:
石
超
学号:1232015039
关于临汾市贾得乡东秦村
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三农”倾向,加强对“三农”的财政预算,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卫生管理,对东秦村卫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目的
掌握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意识现状,我村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和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卫生管理作准备。
二、调查情况简介
东秦村是贾得乡南部4公里,全村属地常住人口约有640人,对我村60人进行调查,年龄结构上:青少年20人,占33.3%中年20人,占33.3%、老人20人,占33.3%;性别结构上:男女各30人,占50%;在学历结构上,小学30人,占50%,初中20人,占33.3%,高中以上10人,占16.7%。
三、调查的社会因素
1、科学发展观中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生产垃圾也不断增多,由于环保意 识不高,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
2、东秦村的环境卫生状态不容乐观,村民讲究卫生的意识不强,随地乱丢东西,乱吐口痰,家禽随处可见,苍蝇到处乱飞。这种卫生现状与建设新农村标准相去甚远。
四、调查背景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8月10日 调查地点:贾得乡东秦村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现场提问,让被调查者发表看法、意见、建议。
五、调查结果
1、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个人情况的几项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出该村农村居民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使我的这次调查切实有效而且可行。
2、卫生情况较差
许多居民因多年养成的习惯,或者贪图方便,常常倒入河中,造成‘母亲河’污染。垃圾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苍蝇到处乱飞,卫生状况较差。
3、农村居民的卫生习惯、卫生知识
在青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对卫生知识掌握较多,习惯也 较好,对卫生现状也比较关注。但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对自己家庭的卫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对于公共环境卫生就视而不见、任其自然,甚至污染环境。
4、生活环境和卫生信息
不少村民对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认为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常听之任之,希望村里能够牵头做工作,他们会积极支持拥护,这种积极性是基于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改变生活环境而自然的需求。
六、调查结论
1、主要成绩
在我对该村卫生作调查时,收集到了许多居民对环境卫生提出的问题、看法、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次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卫生防范意识,加强了卫生观念,有利于以后的新农村建设。
2、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许多村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问题,我进行了归纳分类,该村存在的卫生问题有以下六点:
⑴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乱丢东西、乱吐口痰的恶习,一时难以改正。
(2)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环保意识不够。(3)卫生知识贫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4)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式,固执,不愿去改变现状。(5)对违反卫生条例的行为,缺乏监管力度。
七、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在吸收村民好的建议时,并向该村提出以下的对策。
⑴继续加强卫生知识宣讲教育的力度。利用支部大会、小组长会、妇代会、户代表会等一切会议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等进行宣传,入户张贴宣传单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及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⑵组织党员、团员、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母亲河’行动。清理河道的垃圾,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卫生清理前、后的不一样,认识到爱护卫生、人人有责,并且认识到村委会也正在积极行动。
⑶制定卫生公约,齐抓共管。村委会制定《村民公约》,加大对卫生公约的奖惩力度,让群众来监督,达到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
⑷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乡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的建立和管理,让每个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家园。5
实践证明
实践期间,石超同学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负责,责任心强,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我们对该同学的表现给予肯定。
第三篇: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深入走访下各、福应等12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007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2008年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2008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访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2006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2007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经营场所十分紧张。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2003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紧张、条件简陋,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至今还在租用房屋办公;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配备救护车,难于开展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在全县1350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仅占14.9%,高级职称只占6.8%;乡村卫生技术力量更加薄弱,514名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只有16人,高级职称仅有6人,中级职称也只有96人,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还未落实。三是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病人外流现象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处理难度较大;个体医疗单位数量多,管理较难,打击非法行医难度大。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全县722个行政村只有42个村级服务站,群众就医不便反映较大。
(三)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缓慢。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类传染病预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务依然很重,群众疾病预防观念不强。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和药品监管问题反映较大。农产品调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设施设备落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不够健全,药品监管相对薄弱,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横溪、白塔等乡镇及周边平原村、城郊结合部等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直接饮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污染,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群众呼声较大;露天粪坑仍普遍存在,改厕任务较重,有的村虽然建了公共厕所,但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作用;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缓慢,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缺乏,环卫设施缺少,垃圾处理问题突出;排污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排污设施没有配套,地下污染严重。上述公共卫生问题的存在,致病返贫现象突出。
四)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卫生事业经费所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却不断下降。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影响了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对农医保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农民对农医保的认识存在偏差,群众参保积极性还不高。二是农医保政策还不够完善。群众对门诊报销、在外地看病报销手续、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等意见较多。三是筹资难度较大。我县外出人口较多,以户为单位收取难度较大,部分乡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集体经济的村由集体支付,影响村经济发展,干部反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政府要从落实执政为民的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综合领导。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重视和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增强预防保健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营造保健康、促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规模。要高度重视县人民医院建设,尽快研究,科学确定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的突出问题。重视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发展,抓紧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的迁建工程建设,积极帮助解决县中医院、妇保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扩建问题,重视解决县精神病院用房紧缺、医疗条件落后、经费缺少等实际问题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进人才引进和考录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强在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中、高级医师及执业医师的从业比例,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重视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
三要加强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医疗秩序。县人民医院要培养和集聚高、精、尖医疗专家,不断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上新台阶,减少病人外流。乡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科医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技术及祖传秘方。要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管理,发挥个体医疗单位方便山区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秩序。
四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强村级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担负常见病初诊治及预防保健任务。发挥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源头。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二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认真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重视产科、儿科建设,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础素质。三要加强药品、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加大药品购销监管力度,组织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质量、期限及药价的检查,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要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县药品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四要进一步重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横溪水厂建设,及早解决横溪、白塔等乡镇的饮用水问题,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自来水管网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郊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公共厕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发挥已建公共厕所的作用。要抓紧县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力争如期建成使用。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分级处理运作机制。要重视乡村排污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充分发挥居民、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及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和典型引导,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互相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减轻村级经济负担。二要认真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从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对医疗报销、手续办理、报销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定点医院设置等问题,要专题研究,加以改进。三要积极做好农医保的筹资工作,形成有效的筹资机制,用好、管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证合作医疗资金有序运转,发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第四篇: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年初,县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年一项重要的审议议题。审议前,组织了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带领下,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县卫生局有关工作汇报,深入走访台拱、南宫等8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等3家县级医疗机构和5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第五篇: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专业姓名学号
调查背景及目的:
针对当前农村卫生条件、医疗条件较差等状况,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改善目前农村农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面貌。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卫生状况在不断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在相对提高,但农村卫生基础相当薄弱,不仅有城乡共有的多发病、常见病,还有农村常见的寄生虫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农业劳动中易发生的疾病,而且还存在农民没钱看病、无处看病等问题。因此,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卫生条件是目前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 卫生 健康 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2日至12月1日
调查地点:甘肃省古浪县泗水镇 调查方法:现场调查,调查问卷,亲身体验相结合。
卫生工作一直被列入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其中农村卫生尤为突出。搞好农村农村与全体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不仅影响到农村群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民富国强的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功能和功能,关系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农村整体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虽然我国农村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农民健康水平相对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卫生和健康问题仍然是农村发展的制约原因所在,有些农村卫生基础相当薄弱,不仅有城乡共有的多发病、常见病,还有农村常见的寄生虫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农业劳动中易发生的疾病,而且还存在农民没钱看病、无处看病等问题。因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卫生条件是当务之急。同时,农村医疗条件差,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家庭不少,文化生活贫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需要国
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只有把农民生活农村农村改善了,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步伐,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经过我对万华岩镇礼家洞村的卫生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甘肃省古浪县泗水镇,面积约50平方公里,2160户居民,总人口22300人,划分九个村民小组。现有班子人员9人,工作人员27人,党员15名。村里有一家设施不全的卫生所,3名医务人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饮水卫生问题
泗水镇来自自来水公司供应,水设施非常好。,因此村民的饮水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农村环境卫生问题
一是有些村民卫生意识浅薄,环保意识差,尚未形成良好的卫生观念。而且决大部分村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污水粪便处处可见,还把没有经过分类的垃圾直接倒入自家园地以作堆肥之用,常年累月,混在垃圾里面有毒成份及塑料等永久性垃圾会滞留在土壤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也不齐全。农村没有垃圾固定堆放点,引起卫生相当混乱,每家每户门前的猪圈、粪坑、草垛既乱又脏,遇高温雨季粪便脏水到处流淌,苍蝇扑面乱飞,粪蛆到处乱爬,可见到处是垃圾,有些村民还把垃圾扔到河里,使水资源严重受到污染,直接危害了农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三)农村医疗卫生问题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程度较低。虽然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有所提高,现虽农村医疗费可报达到60%。但由于其筹资规模较小,其保障程度还比较低,很难解决农民大病,导致生病的农民有着生命风险。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村里没有正规的卫生诊所,更别谈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如有大病疾病便束手无策延误病情,使村民难以得
到相对的安全保障。
(四)农民健康意识不强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正常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决大部分人还存在传统观念认为人只要无病、无伤,无残就是健康,只是据于生物学上的健康概念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健康具有多维性,整体性,它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是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而长期以来,村民对于疾病认识不强,缺乏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特别是农村妇女,由于健康知识不强,使她们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不够,也不懂得日常的卫生保健。然而,一些妇科疾病往往都是潜伏在人体当中,呈隐性状态。对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是村民极需解决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某个单位或者某个人的力量,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搞好组织协调;制定完善农村建设规划,遵循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级建设规划,对农村道路、绿化、供水、公厕、垃圾处理等必需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杜绝乱搭乱建行为,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由政府牵头,各条线分工负责,村委会具体落实的管理,引进城市社区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落实具体工作责任,时不时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对严重破坏农村环境的企业应坚决予以取缔,不能因局部利益而损害环境卫生大局。农业生产应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生活垃圾应实行无害化处理,不断减轻农村环境污染。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分工负责,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农村设施,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及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三)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和典型引导,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互相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减轻村级经济负担。二要认真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从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对医疗报销、手续办理、报销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定点医院设臵等问题,要专题研究,加以改进。三要积极做好农医保的筹资工作,形成有效的筹资机制,用好、管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证合作医疗资金有序运转,发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农村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通过招聘或下派专业程度较高的执业医师,并定期对农村医疗机构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引导培养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对各种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应在侧重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必要处罚措施,同时深入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觉性。
(五)增强村民健康意识,提高村民健康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增强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例如定期进村举办健康培训讲座或普及卫生保健知识的文艺活动等。借助中小学生和团员青年的力量,组织他们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在村民之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卫生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