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考试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考试试题
时间: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2010年12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1年12月1日 D、2011年10月1日
2、任何()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A、单位B、个人C、单位和个人 D、企业
3、()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组织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鉴定和环境风险程度评估,确定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负责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
A、环境保护主管B、卫生主管 C、工商行政管理 D、邮政管理
4、()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A、环境保护主管B、卫生主管 C、工商行政管理 D、邮政管理
5、()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许可证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营业执照,查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法采购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A、环境保护主管B、卫生主管 C、工商行政管理 D、邮政管理
6、()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寄递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A、环境保护主管B、卫生主管 C、工商行政管理 D、邮政管理
7、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A、1人B、2人C、3人D、4人
8、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A、1年B、2年C、3年D、4年
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1年B、2年C、3年D、4年
10、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处()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11、未经安全条件审查,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12、化工企业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13、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销售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14、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使用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A、1年 B、2年C、3年D、4年
15、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
A、3日 B、5日C、7日D、10日
二、多项选择(共4小题,每小题3分)请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有与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B、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C、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D、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2、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B、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C、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D、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上
3、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A、营业执照或者法人证书(登记证书)的复印件;B、拟购买的剧毒化学品品种、数量的说明;C、购买剧毒化学品用途的说明;D、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4、危险化学品登记包括下列内容:()
A、分类和标签信息;B、物理、化学性质;C、主要用途;D、危险特性;E、价格;F、储存、使用、运输的安全要求。
三、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1、危险化学品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2、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4、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5、国家鼓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采用有利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以及自动控制系统,鼓励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门储存、统一配送、集中销售。
6、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
8、生产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
9、本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0、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
四、判断(共 6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其厂区范围内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2、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3、可以向个人销售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4、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
5、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6、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可以收寄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1.C2.C3.A4.B5.C6.D7.B8.C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C
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F
填空题:
1.生产、储存、使用、经营2.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主要负责人
5.先进技术、工艺、设备6.通信、报警7.安全生产许可证
8.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9.等于或者超过10.应急救援演练 判断题:
1.√2.√3.×4.√5.√6.×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单位,不包括非法人单位。
()2.对于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二年内办了登记手续。
()3.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4.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属应登记的内容。
()5.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迁移经营、储存场所不必重新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6.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时,有生产国家提供的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即可。
()7.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8.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 不需要进行登记。
()9.《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
()13.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想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1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16.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事故调查权限不变。
()18.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9.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酌情提供。
()20.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1.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2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补充作用的要素。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管理方案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25.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2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与响应要求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要。
()
2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生产的根源或存在持续改进的地方。
()28.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一种预防机制。
()2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30.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的调查,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3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是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
33.持续改进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
()34.建立一个完成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3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制度。
()36.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37.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3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39.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0.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可以为工伤。
()4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2.在工作岗位上酗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
()43.《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企业;职业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44.职业安全健康各类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
()4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4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表现为全员参与,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并不重要。
()47.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48.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
()49.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接到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接到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5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5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5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纵向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横向方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54.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55.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56.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57.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5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59.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2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0.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可经车间(工段、区队)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确认合格后可上岗作业。
()6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62.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63.闪点是表征固体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64.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65.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66.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67.风险不具有可测性。
()68.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69.《化工企业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C23011—1999)将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三类。
()
70.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不相容的。
()71.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72.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明显。
()73.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
()74.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标准。
()75.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效学,它把人—机器(工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人—机关系,使人在操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的效率。
()76.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分析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77.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78.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
()79.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可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生产消极作用。
()80.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81.开展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需要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
二、点选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C.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2.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A.安全评价
B.安全监督
C.安全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A.审核
B.备案
C.批准
4.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方可上岗作业。A.培训
B.考核合格
C.评议 5.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报告。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6.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A.月
B.周C.天 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每()年更换一次。
A.1
B.3
C.5 8.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个标志。
A.2
B.3
C.4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C.本单位安全部门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A.3
B.4
C.5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A.完整
B.详细
C.全面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事故。A.10
B.30
C.50 1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A.50
B.100
C.200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0.5
B.1
C.1.5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事故。
A.3人以上30人以下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A.10人以上30人以下
B.30人以上100人以下
C.50人以上100人以下 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B.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18.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
B.7
C.30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同时报告本级().A.工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23.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2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A.2
B.6
C.12 25.特别重大事故由()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
B.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
C.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26.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7.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8.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9.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单位
B.社区
C.上级部门
30.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较大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派人参加。
A.人民检察院
B.事故单位
C.事故单位上级部门 3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儿女们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A.15
B.30
C.60 3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工会和职工
C.人民政府
3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A.40%~80%
B.60%~100%
C.80% 3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的罚款。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40%—80%
B.60%—100%
C.80% 36.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的罚款。A.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7.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0.30%
B.40%
C.60% 38.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50%
B.60%
C.80% 3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表现为()。A.被动安全管理
B.主动安全管理
C.全面安全管理 4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事故管理表现为()。A事故处理
B.事故预防
C.事故的“三不放过” 4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改进措施主要包括()。
A.纠正与预防措施
B.持续改进
C.A和B都是
42.《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条的职责。A.5
B.6
C.7 43.下列()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基层技术人员 44.《安全生产法》规定:()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特种作业人员
45.下列()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A.安全技术措施
B.安全管理方案
C.安全保障方案 46.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属于()。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B.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C.A和B都是
4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任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8.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9.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A.48
B.32
C.72 50.下列()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1.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属于()检查法。
A.常规检查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 5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会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
C.A和C 53.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故称为()。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54.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
B不可承受风险
C有害因素
55.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的出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A.1:29:300
B.1:10:300
C.1:10:100 5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的UN号是指()。
A.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
B.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C.美国危险货物编号 57.《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标准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I类火灾、II类火灾、III类火灾、IV类火灾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 C.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混合物火灾
58.判定某一化学品是否是有毒品的判定依据中的毒性数据LD50,所使用的实验动物是()。A.大鼠
B.小鼠
C.豚鼠 5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行业标准
B.专业标准
C.企业标准 60.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6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62.石油化工产品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6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或者在承包合同、租凭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管理标准
B.生产合同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64.现代安全管理是以()为中心。
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65.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A.生产单位
B.销售单位
C.安监机构 66.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的过程。
A.数量
B.性质
C.严重性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
【摘 要】 简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和登记工作的意义。概括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归纳并分析了目前登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登记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从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登记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监管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特点的特殊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它在发展生产、改变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因其固有的危险性,易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物质财产损失等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甚至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所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容疏忽的安全隐患。这一现实情况,使得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既需要纵向的层层监管,又需要横向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广泛协作,既需要政府的重视与管理,也需要企业与大众的关注[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制定行业政策、加强技术支持等都是形成科学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危险化学品登记简介
危险化学品登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到指定部门(一般为“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对所生产、使用或储存的化学品进行申报,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并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系统的危险性鉴别分类。
对危险化学品,应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同时有关部门要审查申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条件,并指导其制定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措施,颁发登记注册证书。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国家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基础工作;是我国化学品管理与国际管理体系接轨,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对国家危险化学品的宏观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网络的建立、对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打破国外化学品贸易壁垒及促进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
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建立了从法律、法规、条例到国家标准的多层次管理体系。
2.1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3)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6号);(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5号);(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8)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建议书);(9)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
(10)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11)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7号);(12)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13)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4)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16)化学危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办法;(17)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2.3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3)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T 7694-87);(4)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6)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7)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89-94);(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30-95);(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1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1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2);(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3登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部分企业对于登记工作积极性不高
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登记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在登记开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登记工作进行与否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能积极响应和认真配合。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理解国家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没有认识到登记工作对于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监管,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等的积极作用。
2、企业不知道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及是否应该登记
登记过程中,企业经常咨询某种产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是否需要登记。这些产品通常为混合物,包括复配农药、涂料、树脂、胶粘剂等。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它们通常作为笼统的一大类列出。这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们通常建议企业登记该产品并进行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
3、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
登记企业中有很多外商独资企业,企业有的产品直接采用国外的配方、说明书和标签,产品也多用于出口。在登记中时常会出现按照中国和国外的分类标准导致UN号、危规号不同。特别是涉及到出口产品,归类引起差异后在标签上体现最为明显,给运输及报关带来困难。例如:发泡级聚苯乙烯,国外分类标准中是杂类,而按照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品名表》(2002)版中则是第4.1类易燃固体。所以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分类标准。
4、农药产品的安全标签格式各标准要求存在差异
对于农药的标签,农业部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608-2002)。2005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20813-2006),该标准规定了农药产品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标签应标注的基本内容和其他要求,适用于商品农药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不适用于出口农药以及属农药管理范畴的转基因作物、天敌生物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
农业部标准和国标对于农药的标签设计都有专门的规定。在登记过程中,企业产品安全标签的格式和内容究竟遵循哪个标准?登记中就出现企业为了登记制作一个标签,销售时贴的又是另外一个。登记中我们要求企业尽量兼顾农业部标准NY608-2002、国标GB 20813-2006的要求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的要求,将几者的要求较好的融合在标签中。
5、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在登记中,时常有企业咨询,称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机构(例如: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已经出具产品不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报告,在运输过程中道路交通部门不予认可。例如醇酸树脂,改进了工艺后没有采用易燃溶剂作为溶剂,闪点为90℃,且鉴别分类报告结论为非危险化学品。但运输中交通部门却认为只要产品名称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即认定为危险化学品,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危规号32197、33645和32198、33646等所代表的涂料、树脂及其他某些类别的易燃液体的判断标准,首先是化学品要含有一级或二级易燃溶剂,其次再看闪点。当前一点不成立时,则显然不能称作危险化学品。
不仅是道路运输,包括2008年登记工作中将开展的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国内仍缺乏各地各部门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铁路、公路、航空、航海等部门一般都有指定的鉴别分类机构,而超出这些指定机构则鉴别分类结果就难以被承认。而企业实际运输或将来的登记过程中,考虑到地域性、危险化学品的类型、企业的生产规模等,迫切需要国家认定一部分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6、监管部门不同,信息交流困难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企业需进行登记。实际过程中,剧毒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名单一部分掌握在安监部门手中,还有一部分为公安部门所掌握。实际登记过程中就有一个互相协调、沟通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4搞好登记工作的对策措施
1、明确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长远目标。
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近期目标是通过3年一个周期的登记工作,完成全国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登记,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健全危险化学品基础管理手段。危险化学品登记以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件长期工作。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状况,建立起国家的危险化学品动态数据库,为预防与控制化学品危害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为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降低化学品国际贸易成本发挥重要作用[2]。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登记单位主动、规范地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意义和法规。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登记工作的认知程度,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扩大社会影响,使登记单位能了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重要作用,主动、规范地执行登记工作。在每一类型的企业登记开展之前,扎实认真的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培训工作。
3、争取登记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等工作结合开展。
由于登记工作缺乏有利的制约手段,所以如果争取登记工作与相关的行政审批、与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等工作相结合,有时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强化监管的良好效果[2]。
5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有效手段,但也只是危险化学品全面监管工作的一小部分。面对当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国家制定更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更完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推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同时企业应具备先进的安全意识和明确的主体责任,以做到安全生产为基础,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5.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立法,严格执法。我国也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需进一步清理、建立、健全。除了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外,原化工部、交通部、农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都有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而这些规定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所以,根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接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和较强的实用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标准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3]。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完善新化学物质申报制度;在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技术、危险化学品限量标准、重大危险源鉴别标准、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在危险化学品分类制度、标签和标志、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需进一步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5.2加强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建立后应保证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监管。
(1)建立新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确定相关的职能部门。
我国对农药、药品及首次进口的化学品都已建立了申报登记制度。但实际生产中,有很多化学品不在国家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5版中),危险化学品登记中企业一般只登记在名录中的产品,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企业实际生产且不在名录中的这一大类化学品的登记申报制度,确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上指导和行政上的管理。
(2)做好新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工作。
建立我国化学品鉴别分类的管理体系,建立不同类别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标准和实验方法;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各职能部门认定、公众知晓、数据准确可靠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3)继续大力推行化学品登记制度,从法律形式上固定下来。
进行化学品登记管理是各国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行作法。国外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都制定或实施了化学品登记制度或新化学品申报制度。
我国应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凭证和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和储存条件的企业,将不能通过登记审核,也就不能领到证书。没有证书的企业,可以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证等,可以取消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等工作的资格。
(4)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安全是安全生产、经营、使用的延伸,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但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政策;建立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应针对中国主要的危险废物,确定和评价适合中国危险废物特点和条件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与装备,包括填埋、焚烧和能源回收利用,及危险废物专用运输设备,建立示范工程,为中国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置场、焚烧厂提供可以直接应用的范例和信息库。要重视处置危险化学品的专门机构、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源头,加强生产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管理;面向大众,进行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的宣传;规范废品收购市场秩序;加强综合监管,预防危险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无序流动,杜绝事故的发生[4]。
(5)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物流管理。
应明确规定货物代理与承运方的责任; 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监督机制; 对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无论是安全法规还是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应该加大对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奖惩力度。
(6)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专项监察检查和执法工作,并加强跟踪监督,对非法和存在严重隐患的从业单位坚决取缔;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不符合有关资质要求的单位,要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停业整顿、异地搬迁和关闭措施进行整顿;严厉打击利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
5.3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错综复杂,专业性很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应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订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把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列入科研攻关计划。应加速培养安全技术研究人员,整合现有的安全技术研
究队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应急救援、化学事故预防等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并积极进行推广,加快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步伐 [6]。目前,急需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各地可以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工作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系统。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间可建立实时监控的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的管理平台。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可建立信息网站,发布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和信息;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提供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常识;提供信息查询、资源发布、在线咨询等服务。应该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成为政府高效监管的有利手段和工具;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良师益友。
应加快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的建设及资质认定工作。应按国家化学品管理规范建立我国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标准及实验室系统。各主管部门应认真组织、调查、评估科研机构的检测检验实验室,研究并确定一批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性,以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危险性不明化学品的鉴别分类、企业运输中化学品的检测鉴定等相关的需要。
5.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部门都应根据企业特点、部门职能、产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要接受定期的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安全管理人员,既要学习管理上的知识,更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实际操作人员,要安排上岗前的培训、在岗时的教育等。各职能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应作为监督监察的重要内容。
5.5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应注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各部门应协调一致,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减少内耗[3]。
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通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0532-83889090,但仍需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要具有24小时应急服务电话,以便发生化学事故后,现场人员通过拨打企业印在标签和说明书上的24小时应急咨询电话,了解到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还应学习发达国家,使运输商承运过程中也必须具备24小时应急电话。
5.6 做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危险化学品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因此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7]。
5.7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自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中还存在疏漏,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等,使得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目前,迫切需要企业重视安全、加强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应从本质安全、控制隔离、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危险性大的企业应远离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水源地、军事设施等重要场所;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无害的设备、原料、工艺;厂房和车间应满足防火防爆、通风采暖、防雷防静电等的要求;对危险部位和关键部位应加装安全报警设备、安全警示标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加强对排放的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危险化学品登记等工作。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且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但其固有的危险性所带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遏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监管、科学技术、培训教育等手段,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开拓思路,大胆实践,大力推进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在化学品供应链中的整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12
[2] 张广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6,4:10~12
[3]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13~15
[4]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6(6):10~13
[5]韩丹琦,范礼彬.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15[6]高建明,曾荣明.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05,1(3):52~55
[7] 胡志鹏,向群.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情况综述[J].上海化工,2004,6:33~35
第四篇:危险化学品培训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在工作要求中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在主要任务中提出,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下限的经济处罚。(×)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矿井,由市级以上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对无企业负责人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3年之内全部完成。(×)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包括安全监控设施和防瓦斯等有害气体、防尘、排水、防火、防爆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法律责任,并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逐年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
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存在落后技术装备、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A)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以(C)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A、安全评价人员 B、注册安全工程师 C、安全生产专业人员 D、安全员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A、全体员工 B、矿主 C、兼职安全员 D、特殊工种人员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B)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A、管理人员 B、主要技术负责人 C、相关人员 D、安全管理人员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B)年之内完成。
A、2 B、3 C、4 D、5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按行业类型和区域分布,依托大型企业,在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支持下,先期抓紧建设(C)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配备性能可靠、机动性强的装备和设备,保障必要的运行维护费用。
A、5 B、6 C、7 D、8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A)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A、每月 B、每年 C、每两年 D、每天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D)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A、2 B、5 C、10 D、20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B)级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
A、县级 B、地市 C、省级 D、国家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C)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
A、5年 B、10年 C、终生 D、15年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B)次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级及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A、1 B、2 C、3 D、4
一、判断题
1、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加强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建设。(√)
2、矿山企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其他企业,要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安全副职的要设立安全总监,安全总监行使企业副职职权。(√)
3、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矿山企业带班领导要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矿长、党委书记每人每月带班次数不得少于3次。(×)
4、对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阻挠行政执法、重大隐患整改不力、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的企业,要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用地、证券融资、贷款、评优评先等。(√)
5、对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未落实职工安全培训、未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未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未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阻挠抗拒执法、违反“三同时”规定、矿山企业未落实领导带班规定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按规定处罚。(×)
6、企业要层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健全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切实做到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时限和预案“四落实”。(×)
二、选择题
1、各级金融机构要把企业安全生产(C)情况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A、三项制度建设 B、责任制落实 C、承诺落实 D、标准化建设
2、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冶金企业新任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C),现任技术负责人必须在2012年底前达到以上条件,届时达不到条件的不得继续担任技术负责人职务。
A、相关专业学历 B、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C、相关专业学历和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D、注册安全工程师
3、对一年中发生两次及以上或者连续两年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在以后(B)年内,其违法行为一律按规定上限处罚。A、1 B、2 C、3 D、4
4、完善应对突发险情机制。企业每(B)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不断完善应对突发险情的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演练。A、周 B、月 C、季度 D、年
5、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对故意瞒报重大危险源的,要依法予以(B)。A、罚款 B、处罚 C、关闭 D、停产停业整顿
6、设区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B)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
A、周 B、月 C、季度 D、年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一、判断题
1、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应当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按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条件的,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使用一般有毒物品生产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放。(×)
5、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6、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应当统一、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对使用有毒气体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自动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8、工会组织不可以在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选聘职业卫生监督员,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进行监督。(×)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和有关部门。(√)
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B)和条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
A、生产环境 B、工作环境 C、经营环境 D、职业环境
2、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中央和省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向(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同时抄报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国家 B、省 C、市 D、县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未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C)年。
A、1 B、C、3 D、4
4、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中央和省管理的使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由(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放;
A、国家 B、省 C、市 D、县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监测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并(C)保存。
A、建档 B、存档 C、归档 D、规范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A)公布。
A、劳动者 B、社会 C、公众 D、职工
7、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高毒作业场所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每(A)至少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8、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每次不得少于(A)学时,保证作业人员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
A、8 B、16 C、48 D、72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封存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当在(C)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其他临时控制措施应当在职业危害事故或者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时解除。
A、10 B、12 C、15 D、32
10、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A)次,每次不得少于8学时。A、1 B、2 C、3 D、若干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一、判断题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及其综合治理适用本规定,其他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6、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7、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8、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9、某单位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违法行为处以2万元罚款。(√)
10、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可以从危险区域内撤出除事故隐患排除人员以外的所有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二、单选题
1、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A),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A、长效机制 B、管理制度
C、监管机制 D、长效管理机制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C)。
A、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不良 B、物的危险状态、作业环境不良和管理上的缺陷 C、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D、作业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B)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安全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主管安全的负责人 D、安全管理机构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B)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A、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 C、主管安全的负责人 D、安全管理机构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C),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A、登记制度 B、台帐 C、信息档案 D、管理档案
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D)的职责。
A、监督管理 B、统一指导和协调管理 C、统一管理和指导协调D、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A)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A、1月31日
B、1月10日
C、1月15日
D、1月20日
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不包括下列(D)项。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隐患的治理方案 D、隐患的类别和名称
9、《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C)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A、7 B、8 C、10
D、15
10、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C)以下的罚款。A、一万元
B、二万元
C、三万元
D、五万元 第三章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性质可分为三项。(√)
3、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高、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变化,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4、企业安全教育应当包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内容。(√)
5、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写和供给负有最基本的责任。(×)
6、运输部门对无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化学品一律不予承运。(√)
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消防措施,就是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合适的灭火方法。(×)
8、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包括16部分内容。(√)
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有机组合。(√)
10、不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二、选择题:
1、《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B)。
A、6类
B、8类
C、10类
D、9类
2、爆炸品的主要危险特性是(A)。
A、爆炸性强、敏感度高
B、爆炸性高、灵敏度强 C、燃烧性强、敏感度高
D、爆炸性强、燃烧性强
3、易燃液体是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B)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A、60℃ B、61℃
C、62℃ D、63℃
4、盛装在密闭的容器内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果受高温、日晒,气体(C)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事故。
A、极易扩散 B、极易泄漏 C、极易膨胀 D、体积改变
5、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潮湿空气、酸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一般会放出(A)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A、易燃气体 B、助燃气体 C、难溶气体 D、易溶气体
6、《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爆炸品的警示词对应的是(C)。
A、警告 B、注意 C、危险 D、小心
7、《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标签中用(C)的警示词。
A、危险性大 B、危险性小 C、危险性最大 D、危险性最小
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警示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要求(B)、清晰。
A、特大 B、醒目 C、特小 D、美术
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化学品为易燃或助燃物质,应提示有效的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以及(A)注意事项。
A、灭火 B、生产 C、腐蚀 D、中毒
10、《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分别用“危险”、“警告”、(B)三个词进行警示
A、小心 B、注意 C、当心 D、警示 第四章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务的店面应与居住人口稠密区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
2、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务的店面内显著位置应设有“禁止明火”等标志。(√)
3、闪点<28℃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属于乙类易燃物品。(×)
4、能使动物皮肤在3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并能在3-6分钟出现坏死现象的同时产生有毒蒸气的物品属于一级腐蚀品。(√)
5、《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中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可以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6、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性能进行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7、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高2.2m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建筑距离不宜小于3.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
8、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
9、危险物品的装运人员应按所装运的危险物品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10、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安装阻火器后,可以不用悬挂“危险品”标志。(×)
二、选择题
1、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被称作(C)。
A、隔离储存 B、分离储存 C、隔开储存 D、分开储存
2、大中型危险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交通干线、工矿企业至少保持(C)米距离。
A、300
B、500
C、1000 D、2000
3、二级腐蚀品是指能使动物皮肤在(B)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并在55℃时对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mm的物品。
A、0.5小时
B、4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危险品包装的(B)试验方法。
A、2种
B、4种
C、3种
D、5种
5、在《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中没有下列(C)项。
A、防雨
B、易碎 C、禁止吸烟 D、禁用叉车
6、如果某种危险品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用主标志表示其(A)。
A、主要危险性
B、重要危险性 C、次要危险性 D、综合危险性
7、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A)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A、最高等级 B、最低等级 C、平均等级 D、加权平均等级
8、零售业务的店面经营面积应不少于(D)其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
A、30平方米
B、40平方米 C、50平方米 D、60平方米
9、根据《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1990),除了爆炸品、气体、感染性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外,其他危险货物按其呈现的危险程度、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将危险品包装分成(B)。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同时存在,二是避免其相互作用。(√)
2、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3、闪点是指易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气足以引起燃烧时的最高温度。(×)
4、惰性气体加入到爆炸性混合物中,就会使其爆炸范围变宽,惰性气体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可促使混合物发生爆炸。(×)
5、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少用焊接连接,尽量使用法兰连接。必须使用焊接连接时,应根据压力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焊接方式。(×)
6、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通过除尘降低场所内的可燃物含量。(√)
7、当需要动火的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应将相连接的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防止易燃的物料进入检修系统,在动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8、酸碱灭火剂一般用来扑救非忌水物质的火灾,它在低温下易结冰,天气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使用。(√)
9、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它主要是在液体表面生成凝聚的泡沫漂浮层,起窒息和冷却作用。(√)
10、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记用沙土盖压,以便及时有效扑灭火势。(×)
二、选择题
1、依据燃烧的基本概念,物质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下列的(C)项。
A、可燃物
B、点火源
C、空气
D、助燃物
2、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可燃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而能使燃烧持续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B)。
A、闪点
B、燃点
C、沸点
D、熔点
3、对遇空气自燃的物质,应采取(C)措施,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
A、防水
B、防潮
C、隔绝空气 D、降温
4、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物质燃烧的火灾属于(C)。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5、为防止各种车辆排气管喷火引起火灾,进入厂区或生产区域的车辆,必须在排气管上安装(A)。
A、火星熄灭器
B、安全阀
C、泄爆门
D、安全液封
6、由于二氧化碳(B),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A、属于惰性气体 B、不含水、不导电 C、的密度比空气重 D、不溶于水
7、根据化工系统火灾爆炸重大事故的统计,明火引发的事故占(C)。
A、30%
B、40%
C、50%
D、60%
8、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灭火方法叫做(D)。
A、窒息灭火法
B、抑制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D、隔离灭火法
9、香烟的燃烧温度,在吸着时为(B)℃,为防止吸烟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化工企业禁止吸烟。A、450-500
B、650-800
C、500-650
D、450-650
10、干粉灭火剂灭火的基本原理是干粉受高温作用发生分解,反应放出(C)。
A、大量的二氧化碳 B、大量的二氧化硫 C、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D、大量的水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试题
危险化学品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15分)
1.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性等性质。
2. 危险化学品分类:
3. 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三个
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4.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
5.危险废弃物的特征表现为:。
二.问答题
1.毒物的分类有哪些?(25分)
答:1金属和类金属2刺激性气体 3窒息性气体4有机化合物5
高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