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斗地主中自己总结的两点
斗地主中自己总结的两点
(789游戏中心)
在789游戏中心玩斗地主也是深有感慨,所谓战胜对手,必须先了解对手。那么第一步就是剖析对手牌型
剖析对方牌型
先察看三张底牌的花色,然后再看地主出牌,分离本身牌型,从而判别地主的牌型,晓得了地主牌型,本人该留连牌、对子或三带就容易多了。如:底牌某张为:红心5 地主首张出牌为樱花5,那么90%的可能为地主有连牌(地主反过来想,以后可就不要随意抽个5点就出了,以免被对手看穿牌型哟!);若地主不出5,本人手中也没有5,那排列概率如下:68%为对子、29%为三带
一、3%为炸弹。在此我不细致罗列,希望大家能触类旁通。(记住:三张底牌曾经能够让你理解地主近1/3的牌哟!好好应用吧!)
坚持良好的心态
有时分本人的牌一些好,一些又特别糟糕,如有个778899、KKK、一对2,却又单 3、4、5、J、Q、A 等,很明显本人不容易打,这时又发现地主起到一张以至两张王时,本人假如按常理打,肯定会输,那么就坚持良好的心态,应用 “ 盛气凌人 ”的气势“诈骗”对方,很多人说,这个我会,地主发单我就下2,他肯定会被吓着,错!略微有点经历的地主都不会被你的假象所迷惑,这样你就失去了一博的时机了。我是这样做的,固然本人出不完却给友伴发明了获胜的时机。
地主出单,我在地主上家,跟随本人上家过一张很小的5 点后,转一圈后充其量再过一张10 或J 点,(切记:不得超越 2 圈;不得出 A)紧接着下 2 点,地主在轻松过了牌后会以为单双你都没有几时机,于是产生麻木心理,让你出,这时,记住次第,(切忌不可再出 2)先出 667788,再出 KKK 带一张,然后思索10 秒钟左右再出 2 点,虽然你还单好几张牌,并且是 3、4 这样不可能过的牌,但地主这时就会疑惑了,是选择忍一忍过对某某牌或直接炸了,出于平安起见,分王算了。
这时分地主是十分矛盾的,并且地主也会回想,“ 恩,先顺过了一张 5 点,也不顶我,接着又顺过一张 10 点,看来剩下牌型较整了,万一他一把就出完或者报个单什么的想分王都来不及了,决大局部有经历的地主都会思索赢牌为重,果断分王,这时分他就失利了,一方面他损失了翻倍的时机,另一方面由于少了炸弹,在本人上家过了若干单牌的状况下,很容易靠对子上手出完。局势就这样改变了!同样的话再说一次,普通来说地主分王就很容易赢了,但相比之下,你思索本人而让地主顺利过了某张单牌结果开炸而言,是只要利没有弊的,毕竟少输也是赢嘛!
789游戏中心也是和其他网络棋牌游戏一样,是款不错的游戏大厅,但是也是超越其他的游戏大厅的,不论是从其独特的场景布置,还是在各个小细节的设计,都堪称精妙绝伦。并且 在初期设计的时候,采纳了多方的意见,对于各种游戏对进行了比对,对于一些捕鱼游戏的优点,我们都进行了综合。所以说789游戏中心的捕鱼游戏很值得一玩,欢迎各位前来试玩。
第二篇:QQ斗地主总结
QQ斗地主总结
首先明白斗地主是为了什么,就我来说,我是为了坚持更长的时间,克服自己焦躁的脾气,培养心性,但自我感觉已经偏离了最初的想法。
为时未晚,总结斗地主经验
(1)每盘固定扣220个豆,所以从长期来看系统永远是赢得,虽然每天给你4000豆,4000除以220大约等于18.18,也就是说能玩18盘。当然这是平均数。
(2)假如你技术属于中上等或者比较幸运的话玩到20盘,系统会再送你2000,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你可以再玩9盘左右
(3)总结出来是技术一般,运气不太差的情况下可以玩27盘左右,每盘玩3分钟的话,也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也就是一天时间的百分之六点二五,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时间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大于你玩游戏时收益(感觉、顺便交朋友、经验、等等)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上面的前提说的是你是一般用户而不是蓝钻之类,玩游戏一般情况下,呵呵。
上面说的是纯数据,下面说说经验
如果你是斗地主迷的话,而又有点理性(不向上面充钱,自我理解)那我建议你每天玩25盘左右,之所以这样说是从理性的角度,记得欢乐不在一时。
一般晚上零点玩的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刚得到系统送的弹药,玩的时候理性点的话玩够20得到系统送的两千,从概率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值得的(毕竟你是为了玩游戏),玩到20左右的时候大约已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时候大部分玩家基本上都不会从系统得到供给,而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你玩的保障已经没有了,系统不在是你坚强的后盾,你所做的都要自我承担(呵呵,严重了),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时候存活下来的玩家都是经过生与死考验的,基本上不存在激进主义者,剩下的都是“高手”了,他们要理性得多,从宏观来看系统永远是赢得。不在存在2B的人了,而你之所以存活下来并赢得奖励,正是那些2B送的,而你的快乐已经取得的很大的收益,再往下玩,你快乐的遍及收益将越来越低,具体小到多少,直到你的豆小于1000,可悲的是你的边际收益可能为负,你的总收益将越来越小,如若这样,恭喜你,你已经与前面的2B一样了,只不过你坚持的时间长而已,结果就是到某一局,另外两个玩家准备而你却被系统踢出···
这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会郁闷,如果你是那百分之零点一的人,那么你就不会看这个文章了,你也就就不会玩这个游戏了···
你始终要记得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不要忘了最初的想法,不要失去理性,否则你会被系统踢出来,就像会被社会淘汰,被生活遗弃!
比你聪明的人很多,你或许可以赢一时但不能赢一世!
第三篇:给自己加薪的两点理由(定稿)
给自己加薪的两点理由
薪水是反映工作能力和成就的最直观的标尺之一。不管你是享乐派还是工作狂,想要涨薪水总是难免的。
要想涨薪水,无外乎等着老板主动加薪和主动找老板加薪两条路。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老板下查民情,体恤员工,主动的、乐呵呵的给你涨薪水了。当你努力工作,尽力表现,夜夜想象着明天一早老板把你叫进办公室,和蔼可亲的对你说:辛苦了,做得不错,我决定给你加钱。苦苦期盼,这个激动的时刻却一直没有到来。
时刻用时下流行的一个句式来说: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老板怎么会知道你想要呢?与其等待与守候,不如„„,所以,现代、果敢、独立的你很可能就会选择主动进攻。到了这里,问题才真正的出现了,或许绝大多数也和你有同样企图的人都会在发起进攻前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跟老板要加钱,他们会有看法么?
开始注意员工稳定性问题
员工提出了加薪,说明员工不再安于现状,岗位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作为老板,应该怎么应对呢?是答应要求,提高员工待遇以求员工忠心度的提高,岗位稳定的增加呢?还是驳回要求并为可能出现的员工离职的情况做出对策呢?一般情况下,老板从不认为钱是解决稳定性问题的关键。
员工的自我评价太离谱
有些员工在是想加薪就要求加薪,根本没有客观评价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要加薪凭的还是实力,有实力才能有话语权。如果这个提出要求的员工本来就是个可有可无或者本来就没有使用必要的人,这种行为无疑于自寻短见。
等于逼着老板“快刀斩乱麻”
很多情况下,提出加薪的员工通常都已经或是正在为自己找后路。如果不答应加薪,他就会走人。如果这个员工有能力,有实力,那么这样的要求就是一次逼宫。你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给了老板两条路,是或者不是。老板肯定在对你的实力、潜力、忠心度进行重新估计(这个估计的客观性公证性当然也是问题),做出抉择。
可以看出,对于员工的加薪要求,企业和老板一般都会持谨慎的态度。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加薪计划得到实现呢?可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提出专家观点。
相对地说,在开放沟通性的企业文化中,员工的加薪要求更容易实现些。因为在这种鼓励竞争的价值评估体系下,贡献和收入的关系更加紧密,老板也乐于与员工探讨价值问题,也乐于用物质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刺激大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加薪需要理由
理由一:个人重要性
如果你是一个供职于IT企业的软件设计部门,那么你就比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更有可能理直气壮的提出加薪。因为你处在公司的核心部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市场决定价值,你值多少钱不是你自己说着算得。对于公司来说,你创造的财富越多,你就越值钱,为了能留住你这样一棵摇钱树,甚至老板会主动的给你加薪。如果你只是一个边缘人,多你不多,少你不少的话,那还是乖乖的,不要贸然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免得羊肉没吃到,到惹的一身的羊骚。自己的职位是否处于公司核心部门或与公司核心项目紧密相联,是加薪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理由二:工作合适性
如果工作不在自己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上,加薪难不说,自己没有了发展前景恐怕现在的身价都难保了。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为了一时还是为了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气质和属性,都有不同的职业兴趣和倾向,都有自己的能力潜力模式。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的工作,适合的职位就是你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只有找到了合适自己发展的舞台,你才有不断发展的机会。有了个人和职业的高度匹配,才能让自己的薪情好起来。
前面两点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的观点。反过来,还应该再从资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自己的加薪要求建立在客观理性和公正的基础之上。
自己值不值?
这是老板在遇到加薪要求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的问题。你的绩效如何?你为公司贡献了多少?你的这些贡献和你现在所获得报偿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那应该再给你加多少?如果
答应了你的要求,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变化?会不会因此打破薪资平衡,引发其他员工的不满?这一系列的疑问归根到底就是三个字你值吗?
你合适吗?
就和前面提出的合适我吗?一样,公司面对你的要求时,也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思索。或许目前的你是不错,但是对于变幻莫测的未来,你是否还能从容把握呢?或许你现在的能力就是你的极限了,这样的话在加薪续约还会有意义吗?
这些问题是你在提出加薪之前必须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跟老板提加薪不是一件很随便的事,也不是一件时常都可以发生的事,所以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一下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权衡一下各种情况所导致的利弊得失,再来想想到底还要不要加薪,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把握。
谈加薪还要有技巧
在周全的考虑之后,你决定要向老板提。这是你需要合适的技巧。技巧使用的得当与否和最后结果是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专家们给出了以下两个建议。
明确的表述自己的意图
既然决定提了,就不要在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了。鼓起勇气,用最直接,最明白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提出你的要求。如果你表达不清,不仅不能起到你想象中含蓄的效果,反而或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表达明确
最好找直接主管解决问题
顶头上司应该是对你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了。直接找他谈不仅能更好的表达你的意图,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要知道,每个领导都对属下越级报告是很有看法的。而且如果你越级上报,对方也不一定对你有什么了解,效果反而会打折扣。
第四篇:在识字教学中抓好两点一面
在识字教学中抓好两点一面
在识字教学中抓好两点一面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 吴述环
注重情感交流,这是识字教学的切入点。
以人为本,多渠道识字促其自主发展,这是识字教学的支撑点。
学以致用,加强语文实践,拓宽识字的知识面。
一、注重情感交流,这是识字教学的切入点。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科学的角度讲,教育界要严格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讲,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创造,需要师生双方的心有灵犀一点通,需要情感的融通。由此看来,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的中介就是情感的交流。情感是一个人投身于某事的态度趋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其积极情绪,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默契,才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发挥这种情感因素呢?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既尊重自己,更尊重别人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发言,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同时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教师要抓住时机,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使课堂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大胆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的寻宝人,体验发现宝藏的成功与快乐。例如“操”这个字,这个字虽说比较复杂,但如果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分析部件,学生还是能较快地掌握。有的学生说:“三个小人真奇怪,手扶木头,口却跑到木头上。”学生的想像没有思维定势,往往更开阔,教师给予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势必会激活其思维。因此作为教师就要乐其所乐,好奇所奇,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有所发现,不断有所感悟,思维才更敏捷。
二、以人为本,多渠道识字促其自主发展,这是识字教学的支撑点。
分析一年级的教材,每课约有十五、六个生字,这些生字分面两类,一灯要求会写,一类要求会认。这些字要让学生比较快而又熟练地掌握,关键是教法要得当,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贯穿始终。
1.巧妙构想,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识字,培养识字能力。中国汉字有其丰富的内涵,音形义三者结合,汉字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识字教学中启发学生想像,借助汉字特点来识字。
(1)象形法: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从生活中对事物形成了感知。抓住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认知的事物来识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飞”这个字,引导想像并说出:鸟的头、身子、尾巴连起来就像横折弯钩,翅膀就像撇和点。字的音、形、义学生很容易掌握。再如,教学“跑”字,教师可问:我们用什么来跑步?从而教给学生认识足字旁。由这个字发散到跳、蹦等,渗透形声字。这种教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2)点睛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学生易漏的小横、小竖、一点、一撇。例如“鸟”这个字,在写点时,教师用彩笔标出,同时用语言帮助学生记忆:“这一点就是鸟的眼睛,没有这一点,就如同鸟失去了眼睛,无法歌唱,无法飞翔。”这样使学生先入为主,形象感知。
(3)比较法: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单纯地认识本课中的字,而要把相同或相近的生字同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例如,学习“子”可与“了”比较。学习“清”可与“请”比较,在比较中,掌握形和义,为正确运用做好准备。
(4)分类法:一年级的新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较多,教学时,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将偏旁相同的归为一类集中学,或按结构来归类学,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同时渗透归类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2.寓教于乐,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识字更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例如猜字谜、小猴子摘桃子(将生字制成桃形卡片,挂在树上,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超级组合(将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贴出来,小组进行组合比赛,帮助生字找到家)找朋友(音节与字成为一对朋友,你喜欢哪个字就与哪个字交朋友)等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同时在游戏中,开展比赛,培养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在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3.针对差异,通过互教互学来识字,培养合作意识。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意识的人才,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的学习机会,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竞争中发展。因此,在识字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差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有的学生已会读,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因此小组同学合作,互教互学,互相带动,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学习方式。再如用生字贴出一句话,也由小组合作完成,使学生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喜悦。这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4.留心观察,联系生活实践来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日常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路牌、店名、报纸等途径,走进外面精彩的世界,在生活的广阔空间识字,在不经意间识字。
三、学以致用,加强语文实践,拓宽识字的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1.借助开放性作业,以趣促动。识字是为了学以致用,在通过多渠道掌握生字的基础上,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比如,可以用这样的作业来启发学生:“观察你的小房间都有些什么?请你试着将它们画下来,并用学过的生字或者拼音写写它们的名称,如果还能用英语写那就更好了!”每一份实践作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修饰一下。这样的实践作业既针对学生起点高低的不同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感到生动而有趣,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意,培养了实践能力。
2.注重课外阅读,以实促识。课本中容纳的东西是有限的,至于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中完全体现出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例如,利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引入课堂,将生字灵活地运用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将故事引入课外,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生字,另一方面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与学习的生字再见面,这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运用,让生字活起来,同时又认识了新的生字。如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并确实做到会用。
第五篇: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汪文华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备课行为,影响备课质量的两个主导方面。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新时期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则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专业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有教育责任感,是对教师职业理想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想备好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不断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
一、转变备课观念
在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教师要树立“以育人为本”教育观,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做到学生全体发展;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是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具体表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观念;教师的备课观念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行为,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新时期,我们教师要首先形成以下两方面的备课观念:
1、“教”为“学”服务,为学生有效地学习设计教学
教师是为学生学习设计教学,还是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反映了教师是否具备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是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以学定教。
为学生有效地学习设计教学,教师就会十分重视学生特征分析,对学生学习准备、学习风格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态度、技能),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有学习条件、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生理类型等)。
为学生学习有效地设计教学,教师就会本着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分析、预测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把其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制定教学策略,精心选择和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等。教师也就会不断地反思、调整、修改、完善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地改进“教”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同时,教师要设计好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选择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以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如,自主学习指导的设计,探究学习指导的设计,合作学习指导的设计。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对备课的新要求、新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
是否树立了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上,也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以往,我们的教案上一般以表述教师活动为主。如,教学目标(原来称为“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被陈述为“使学生……”“培养学生……”“训练学生……”等。再如,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一般只有教学步骤(或环节)、教师做什么和怎么做,极少(或没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更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设计教学。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特征,以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假想的教学对象,或者做《教案》和《教参》的“搬运工”,或者沿用“老”教案上课,也就是“目中无人”。为使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尤其重要:(1)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设计教学。如,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设计,数学教学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设计和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设计等。(2)在熟悉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如,基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的设计,在合作学习中合理设计学生角色等。
将上述备课观念落实到备课上,就是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具体行为。(1)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思考。如,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等。(2)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基础,注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如,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注意了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差异,等等。(3)在确定教学结构时,要注意学生的现实状态,考虑学生的现实能力,教学节奏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等。(4)选择教学策略时,要做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等。
二、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
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主要有理论学习、系统进修、专题培训、技能训练、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即教师的教育事业心、工作积极性,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强化,从而具备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自觉性。可见,教师职业道德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备课行为。从备课的角度来看,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可以抓住行动研究和终身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备课技能,培养专业情意。
(一)备课与行动研究
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说明,行动研究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备课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方法开展行动研究:
1、教师个体的“三次备课”
由于习惯的、时间的、精力的以及管理的原因,教师们往往只进行一次设计。这是许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重大区别之一。
对于个人备课,于漪老师的“--篇课文,三次备课”值得我们效法并付诸实践:“拿到一篇课文,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第二次,找来和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特色。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第三次课。”
又如,特级教师赵景瑞的“全程备课”:课前的预设备课----课中的现设备课----课后的反思备课。赵老师所说的备课指的是教师个人的课时备课。
可见,课时备课一般经历三次对教学的设计。一是预先设计,也可称为“预设”;二是适时设计,也可称为“现设”;三是课后设计,一般叫“教后反思”,也可称为“后设”。
2、教师团队的“研修课”
三次备课,是对教师个人备一节课的一般要求。在新课程校本研修活动中,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往往经历多次反复。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反思提升”的集体备课程序。
在校本研修中,不少地方高度重视教师间的合作和反思,开展“研修课”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说课或无生上课)----观课议课(献课)----反思修改(课后备课)。
(1)集体备课,经历“初备”和“再备”。
初备,针对本学科教师在教学新课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通过研讨形成共识,并指定教师围绕研究的问题设计教学,上研修课。
再备,教课者将教学设计提供出来,并进行说课(或无生上课)。组内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和说课(或无生上课),展开研讨,为教课者提出修改意见。
(2)献课----观课----议课
教课者研修课后,学科组或教研组要及时组织组内教师或学校组织观课者议课,本着利于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观课者展开研讨,进行教学诊断(议课)。
(3)反思修改
教课者在听取观课者的研讨中,参与对话研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之后,教课者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小结,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课后备课),形成校本研修课案例。
上“研修课”,其实就是经历以下备课程序:集体备课----个人“预设”----试教“现设”----试教“后设”----集体备课----个人“预设”----上课“现设”----上课“后设”。
(二)备课与终身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节课后问上课教师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教师说:“备了一辈子”。用一生备课,就是教师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笔者以为,用一生备课要做到这几点: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地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科知识;参加系统进修,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2)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活动中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中学”,进行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加强与同行、学生及家长的合作与交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科研工作。
(3)参加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撰写教育教学网络日志(博客、个人工作室),进入专业聊天室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与全国的教师和专业人员交流,获取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