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
在2014年4月19日于北京开幕的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在《发扬成绩谋划长远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报告中,总结了自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的五年时间里,在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我国地方志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修志工作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王伟光指出,自2008年11月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至今,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出版规划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900多部。首轮修志硕果累累,开创了我国方志编修的崭新局面,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盛事。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深入展开,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修志规划任务,其中广东省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五年来,全国出版规划内三级地方志书1000多部,累计出版1400多部;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修成果丰硕,累计出版2万多部;乡镇志、村志编修方兴未艾,累计出版4000多部。水利、海关、铁路、民航、气象、煤炭、石油、烟草、文物等系统的修志工作稳步推进。全军第二轮修志任务基本完成,启动军事大事记和《中国军事地理志》《中国边海防志》编纂工作。武警部队积极推动第二轮武警志编修工作。受国务院委托、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牵头组织编纂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全志编委会、各分卷编委会的有力领导下,经过近百个参编单位几千名编纂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全部11卷约1500万字的编纂任务,即将交付出版。
年鉴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各地新创刊地方综合年鉴400多种、专业年鉴200多种;上海、江苏分别出版《上海年鉴》《江苏年鉴》英文版。我国是世界年鉴编纂出版大国。目前,全国地方志系统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达1700余种,还有包括军事年鉴、武警年鉴在内的专业年鉴1200多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省(直辖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全面覆盖。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年鉴论文800多篇,出版著作、论文集10余部。
旧志整理工作成绩斐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以点校、注释、影印、复印、扫描、原版复制等方式,整理旧志700多种,累计整理2000多种。其中,广东省全部完成旧志搜集整理,出版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四川等省(直辖市)大规模集中整理旧志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抢救保护地方历史文献和加强全国古籍整理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方志理论和方志学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写出版《中国方志通鉴》《当代志书编纂教程》,启动并有序推进《方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努力创建方志理论的概念体系和方志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对港澳台和对外学术交流,举办新方志编纂论坛,研讨交流方志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中国地方志》期刊为纽带,召开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充分发挥方志期刊的理论阵地和引导作用。中国地方志学会建立学术年会制度,举
办三届针对性较强、影响较大的学术年会,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学术引领作用。学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动城市区志理论研究。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学会积极举办学术年会和理论研讨会,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编辑出版论文集,激励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方志论文6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
方志学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方志学学科建设规划》研讨会,与暨南大学合作举办方志学方向研究生进修班。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继续招收培养方志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地方志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方志专家队伍。
地方志系统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指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设立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实施中国地方志网、《中国地方志》期刊网、志书和年鉴数据库建设工程,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合作开展中国历代方志数字化工作。各地积极建设地情网站,五年来,新开通省级网站7个、市级网站80多个、县级网站200多个。目前,全国省级网站达到26个、市级网站近200个、县级网站470多个。山东、广东等省加快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络群建设,实现全省联网、资源共享;一些地方与政府门户网站、图书馆网站实现链接,公共服务能力大大提高。许多地区加快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不断完善地情资源数据库,将海量电子资源上传到地情网站,供社会各界查阅使用。各级方志馆建设加速推进。五年来,国家方志馆建成,新建省级馆7个、市级馆20多个、县级馆80多个,一些地区的方志馆已获准立项或正在建设中。全军军事志馆建设在逐步推进中,中国武警史馆建成开馆。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方志馆1个、省级馆15个、市级馆60多个、县级馆近200个。随着方志馆的陆续建成,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千方百计丰富馆藏资源,并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地情、提供服务。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开创新局面。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地情研究,编写地方简史和志书干部读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广东等省创办资政刊物,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地方志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地方志资料,编纂出版反映重大事件、历史名人、特色产业、重要物产等方面的地情资料和地情书籍,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指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十集电视纪录片《方志·中国》,并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启动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文化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努力扩大方志文化的影响。各地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合作,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和方志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其中《吉林年鉴》编辑部与新闻媒体联合持续组织“感动吉林”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中国红─辛亥革命百年祭》,举办“喜迎十八大、中国红巨幅国画展”,积极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地方志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指导小组办公室多次举办修志主编培训班和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联合开展当代中国史和口述史专题培训。各地通过相互交流、出国出境考察学习、专题培训、举办讲座、与高校联合办学、以会代训等方式,对主编、总纂、编辑、组稿人员、撰稿人员等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努力改善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稳定机构与队伍,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合各地和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地方志工作机构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争取到中央编办的有力支持,明确指导小组办公室不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同时又单独开展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各地先后与人事部门联合或单独开展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彰了修志先进单位和个人。
地方志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五年来,又有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市、县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有些部门和行业制定部门志、行业志编纂工作规定,人民解放军将《军事志工作条例》列入中央军委立法计划,武警部队出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史志工作规定》。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自治区)开展人大执法检查或政府督察,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强化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权威性,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开展。
第二篇:3―4月份全国地方志有关工作会议情况综述
3―4月份全国地方志有关工作会议情况综述
今年以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抓推动落实力度越来越大,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工作要求越来越严,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自3月14日至4月27日接连召开了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精品志书审定、精品年鉴启动、地州区县年鉴工作、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工作6个会议,市地志办均按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现将有关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一、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工作会议3月14日-1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
市地志办规划研究处负责人徐勇率张岩、佟勇为参加会议。会议要求:一是要把加强方志馆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快方志馆建设步伐;二是要深刻认识方志馆的功能定位,以方志馆建设推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将方志馆建设成为志鉴等地情资料收藏中心、地情展示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对外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三是要注重数字方志馆与实体方志馆协调发展,提升方志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四是要不断加强方志馆资源建设,夯实实现方志馆长远发展的根基。
二、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专家审定会议4月6日-8日在山东烟台召开
市地志办区县志指导处杨宝红、北辰区地志办霍贵兴、刘秋香参加会议。全国方志界知名专家王铁鹏、梅森、王辉等从打造成精品佳志的角度,对天津市《北辰区志》进行点评,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调整意见。
三、全国精品年鉴指导培训暨《中国年鉴发展报告》启动会议4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
市地志办年鉴指导处负责人唐旗参加会议。会议要求:一是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充满信心;二是要创新理念,从基础做起。强调抓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抓对专业年鉴的指导和管理、抓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建设、抓年鉴编辑与建章立制、抓年鉴理论与学科建设五项重点工作。
四、第十七次全国地州区县年鉴年会4月20日-22日在江苏大丰召开
市地志办年鉴指导处负责人唐旗、和平区地志办雷瑶等5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年鉴工委会副会长莫秀吉做题为《论年鉴的功能与作用》的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年鉴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交流发言。
五、全国地方志基层基础工作会议4月19日-20日在四川西昌召开
市地志办主任关树锋率区县志指导处处长邹积浩,北辰区地志办霍贵兴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以依法治志为核心、“一纳入、八到位”为总抓手的事业发展保障体系日益成熟;以实现“两全”为目标的志鉴编修工作稳步推进;以方志馆和“互联网+地方志”为依托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以资政、育人为方向的地方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手段不断更新;以部门志、行业志、乡镇村志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志编修体系不断完善;以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为价值追求的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会议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国家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依法层层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管理和规范,坚持进度和质量兼顾实现“两全”目标,因地制宜构建事业发展新局面,创新资政、育人路径推广地方志成果等六点要求。
六、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4月26日-27日在贵州贵阳召开
市地志办秘书处负责人陈兰义率路舒谦参加会议。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注重统筹规划,建立集约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三是争取多方支持,建立多方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加强协同分工,建立系统联动的工作推动机制;五是重视信息安全,建立高效完备的安全保障机制;六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全面的制度规范体系;七是注重监督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激励机制。会议听取了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的交流发言并研究通过了《关于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方案》3个文件。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关树锋当选为中国地方志学会信息化研究会副会长。
(市地志办秘书处)
第三篇: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习近平说,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十八大以来,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
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四项重要原则
习近平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 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习近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
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
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
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习近平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
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
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
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
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要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金融是国之重器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在这次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
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作为核心目标,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要创新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不断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要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支撑就业等的金融支持。做好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建设的金融服务。
要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要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要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着力强实抑虚。
要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三道防线,把好风险防控的一道关,健全金融风险责任担当机制,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深化国企改革,把降低国企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点,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增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
要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要坚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要加强对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信用、人才保障,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四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 材 料 之 三
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全面
推进我省第二轮地方志工作开展
——四川省2006地方志工作报告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秦安禄
2006年11月23日
同志们:
现在,我受省地方志编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2006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并对明年工作作出安排。
一、2006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回顾
2006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省地方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从人治步入法制轨道,开创了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一)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及贯彻落实情况
2005年11月,省政府召开了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委员蒋巨峰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树立精品意识。12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四川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四川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启动。《通知》明确了四川省第二轮三级志书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组织保障,规划续修《四川省志》和续修(新修)
13个市(州)志已进入收集资料阶段,成都、巴中正撰写初稿,绵阳、南充、宜宾市志已进入总纂,《达州市志》已经送审,《遂宁市志》已出版。全省有95%的县(市、区)已开始第二轮修志工作,其中7%处于启动阶段,60%正撰写初稿,5%进入总纂,9%送审,14%已交付出版或已出版。《四川省志》已有50余个专志启动续修工作,其中20余个分卷(专志)已拟定篇目并进入资料收集阶段,《四川省志 交通志》已进入总纂。
(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条例》颁布后,省志编委立即编印学习资料,组织学习,并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志机构认真学习宣传,落实贯彻《条例》措施。6月,先后组织召开了部分省级部门宣传贯彻《条例》座谈会和全省地方志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座谈会。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省人事厅公务员处、省编办综合编制处等相关厅局领导和全省21个市州、部分省级部门修志负责人参加了学习座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
为配合《条例》的宣传,《巴蜀史志》2006年第3期刊载了《条例》全文及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并开辟专栏集中介绍各地学习宣传《条例》动态。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蒋巨峰就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地方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接受了记者专访。
20余个县(市、区)以及10余个省级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各级各部门第二轮修志开展情况和“一纳入”、“五到位”贯彻落实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各级各部门修志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督促工作开展。此外,参加了《仪陇县志》、《大竹县志》等志稿评审会,《成都市志》、《三台县志》篇目评审会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对报送的成都、南充、广安、广元等市(州)志篇目及时反馈了修改意见。我们还对已启动省志编修工作的50余家单位进行业务和编纂工作指导外,还帮助省侨办、省人行、省科技厅等培训修志人员。
(五)做好协会换届及评奖工作
4月26日,四川省地方志协会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修改了协会章程,选举了新一届协会领导,完成了对协会2005工作的年检,制定了协会2006工作要点。新一届协会组织了全省地方志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申报和初评工作,推荐了1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完成了四川省第十二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奖的组织、评审工作,共评出获奖成果175项,其中一等奖17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44项,优秀奖76项;筹建了四川省地方志协会年鉴专委会,并将召开第二次理事会。新一届协会工作正按照协会章程和中国地方志协会、省社科联、省民政厅的有关规定有序进行。
(六)开展信息交流和数据库建设
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地方志机构以简报、通讯、快讯、动态等形式加强地方志信息交流。全年省志编委编发了4期《四川地方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方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年鉴和地方文献资料编纂也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加强对年鉴和地方文献资料的编纂指导,加大地方文献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力度,编撰出版了一批成果。2006,我省已出版《遂宁市志》、《名山县志》、《攀枝花市东区志》3部志书,交付出版《安县志》、《开江县志》、《朝天区志》等9部续修、新修县(区)志;出版综合(专业)年鉴60余部;出版部门志70余部;出版地方文献资料80余部。
2006年,我省地方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鼓励各级各部门多出成果,提高志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各级各部门的推荐,共评选出地方志系统综合奖 项,志书编纂工作奖 项,年鉴编纂工作奖 项,志、鉴、刊发行工作奖 项,资料工作奖 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工作奖 项。
二、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二轮地方志工作虽已全面启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部分地方和部门对修志工作认识不到位
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对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启动一年了,部分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导致有些地方、部门“一纳入,五到位”没有落到实处,影响了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
之一的单位工作严重滞后。
三、2007工作安排
2007年是四川省第二轮修志关键性的一年,各级地方志机构应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化两个《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实现依法修志,进一步落实“一纳入,五到位”,完成2007目标工作任务。
(一)深入贯彻两个《条例》,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促成《实施办法》出台
2007年各级地方志机构要狠抓《条例》的贯彻落实。省志编委要配合省政府法制办促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出台。各级地方志机构也应配合当地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实施办法;要借贯彻两个《条例》的东风,把“一纳入、五到位”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工作开展。
(二)按照政务目标完成2007工作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政府下达的2007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层层落实,按时完成。按目标规定2007年各级各部门要拓展资料收集范围,做好资料的鉴别、筛选工作,搞好培训,开始撰写初稿。要力争省志送审1部;力争完成市志初稿1—2部,总纂1—2部,送审1—2部;力争完成县级志书初稿10—20部,总纂10—20部,送审10—20部。
(三)加强地方志机构队伍建设
地方志机构不健全,队伍不充实,严重影响地方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两个《条例》的作用,争取领导支持和重
勘误等工作。
(八)加强方志馆和数据库建设,尽快实现数据化、网络化 各级地方志机构要加强方志馆建设,制定藏书原则和收集计划,做好三级志书、年鉴及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交流和报送工作。各级地方志机构要积极加快数据化、网络化建设。要在今后三年内实现省、市(州)联网,努力实现省、市、县联网。
(九)开好几个会议
2007年,我们要开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地方志主任学习会、川东北片区会、资料和信息工作座谈会、期刊业务座谈会等几个会议,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工作开展。
(十)做好地方志协会、学会工作
各级地方志协会、学会应根据实际修改完善章程,调整充实会员。要以方志编纂实践和理论研究为重点,协助和推进各级各部门续志工作开展。要搞好各类评奖工作和协会年会活动和有关刊物出版等工作,加强地方志系统内部联系和交流。
同志们,2007年是我省地方志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全省地方志工作者应鼓足干劲,以新的精神面貌立足本职工作,利用《条例》颁布契机,勤奋务实,迎接挑战,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谱写地方志工作新篇章。
第五篇: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稿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稿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正文】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
习近平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习近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习近平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短视化行为。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加强外部市场约束,增强会计、审计等机构自律性、公正性和专业化水平。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协调,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对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加强系统研究,完善实施方案。
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要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党的领导要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相结合,促进形成良好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要增强党领导金融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紧迫感,齐心协力,勤勉尽责,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在这次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把握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作为核心目标,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共生共荣。要创新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不断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支撑就业等的金融支持。做好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建设的金融服务。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着力强实抑虚。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三道防线,把好风险防控的一道关,健全金融风险责任担当机制,切实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深化国企改革,把降低国企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点,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增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练就“火眼金睛”,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整治金融乱象。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坚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加强对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信用、人才和政治保障,创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金融系统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金融领域切实得到落实。
北京市、福建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工商银行主要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金融系统有关单位,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武警部队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