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时间:2019-05-13 10:0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国防复习提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第一篇: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一、国防基本内涵

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的国防

2、联盟型的国防

3、中立型的国防

4、自卫型的国防

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

国防力量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兵员潜力为支柱、以民族凝聚力为灵魂。

现代国防斗争,除使用军事手段在战场上进行武力对抗外,还需通过政治对话、外交谈判、经济封锁、心理施压和军备控制等非战争手段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激烈的较量

现代国防给我们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二、中国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的涵义: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主要包括:

1.武装力量

2.边防、海防、空防及战场

3.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

4.国防法制

5.国防动员

6.国防教育

7.与国防相关的交通、通信、能源、航天建设等

(一)中国的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中国的国防政策,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具体可体现在:

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二是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三是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四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国防政策的制定必须做到:一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二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

(二)中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国防领导体制,是国家谋划、决策、指挥、协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等,是国家体制和军事组织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同一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分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体现了党领导军队与国家领导军队的一致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惟一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中国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武装力量体制经历了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

(1)1949年10月至1950年9月,实行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相结合。

(2)1950年9月至1959年12月,实行野战军、公安部队(有2年时间称公安军)和民兵相结合。

(3)1959年1月至1966年6月,实行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1963年2月改称人民公安。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为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而组建起来的部队。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其师、团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并授予军旗、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一例外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有内卫、警卫、消防、边防、黄金、水电、交通、森林等部队。

内卫部队。是武警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其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

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三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是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

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以及海上缉私。

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

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及重要来访外宾警卫任务。

黄金、水电、交通、森林警察部队。是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

黄金部队:主要担负黄金地质勘察、黄金生产任务。

水电部队:主要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其他建设任务。

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务。

森林部队:主要担负森林的防火灭火以及维护林区治安。

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

(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维护社会治安

(3)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武器装备轻便、精良,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兼有少量重型武器和特种武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3、中国民兵

民兵的组织领导体制:总参谋部主管全国的民兵工作;各大军区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民兵领导指挥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设有人民武装部,负责民兵和兵役工作。

民兵的编组:以乡镇、行政村和厂矿企业为单位,按民兵人数多少,分别编为班、排、连、营、团。目前,我国民兵编有应急分队和高炮、高机、便携式防空导弹、地炮、通信、防化、工兵、侦察兵分队,以及海军、空军的一些专业分队,能随时遂行作战任务。

民兵的任务:

(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

(2)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

(3)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随着战争的现代化,需要更多的民兵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因此,我国民兵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仍然是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武装组织形式和巨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和武器装备

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

总后勤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工作。

总装备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装备工作。

陆军:未设独立的领导机关,由四总部行使领导机关职能,各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

陆军已经由传统的以步兵为主的单一军种,发展成为由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等技术兵种组成的合成部队,它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空军联合协同作战,整体作战效能有了新的增强

海军:组织指挥本部队独立的或以海军为主的海上作战行动。下辖北海、东海和南海三个舰队。

海军部队逐步实现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具有相当规模的立体作战能力。

空军:组织指挥本部队独立的空中作战、首都防空作战和以空军为主的空中作战行动。下辖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7个军区空军。

我国空军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以航空兵为主体的空军,辅以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在内的诸兵种,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完整的防空体系。

第二炮兵:组织指挥本部队实施战略导弹的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的作战行动。下辖导弹基地、训练基地和相关的保障部队等。

第二炮兵已经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地地战略导弹,它既可固定发射,又能机动发射。同时,建有与之相配套的作战、防护工程和各种设施,使之具有较强的打击威慑能力和整体防护能力

人民解放军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发展,不仅研制和装备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常规武器装备,而且拥有了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技术“撒手锏”武器研制有了突破性进展。

体制编制在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减少数量的同时,优化了诸军兵种的比例结构,使军队体制编制更加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十次大的精简整编,使军队员额保持在230 万。军队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强,战斗力明显提高。

为提升我军战斗力水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本专题内容如有疑问,请发邮件至profliyan@126.com,找李老师答疑。

第二篇:中国国防复习提要1

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一、国防基本内涵

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的国防

2、联盟型的国防

3、中立型的国防

4、自卫型的国防 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国防力量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兵员潜力为支柱、以民族凝聚力为灵魂。

现代国防斗争,除使用军事手段在战场上进行武力对抗外,还需通过政治对话、外交谈判、经济封锁、心理施压和军备控制等非战争手段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激烈的较量

现代国防给我们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二、中国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的涵义: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主要包括:1.武装力量2.边防、海防、空防及战场3.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4.国防法制5.国防动员6.国防教育 7.与国防相关的交通、通信、能源、航天建设等

(一)中国的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中国的国防政策,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具体可体现在: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二是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三是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四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国防政策的制定必须做到:一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二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

(二)中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国防领导体制,是国家谋划、决策、指挥、协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等,是国家体制和军事组织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同一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这种体制,既贯彻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又适应我军已成为国家主要成分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体现了党领导军队与国家领导军队的一致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惟一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中国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武装力量体制经历了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

(1)1949年10月至1950年9月,实行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和民兵相结合。

(2)1950年9月至1959年12月,实行野战军、公安部队(有2年时间称公安军)和民兵相结合。(3)1959年1月至1966年6月,实行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1963年2月改称人民公安。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为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而组建起来的部队。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其师、团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并授予军旗、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一例外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有内卫、警卫、消防、边防、黄金、水电、交通、森林等部队。内卫部队。是武警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其主要任务:

一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三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执行抢险救灾任务。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是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以及海上缉私。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

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及重要来访外宾警卫任务。

黄金、水电、交通、森林警察部队。是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黄金部队:主要担负黄金地质勘察、黄金生产任务。

水电部队:主要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其他建设任务。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务。森林部队:主要担负森林的防火灭火以及维护林区治安。

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2)维护社会治安;(3)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武器装备轻便、精良,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兼有少量重型武器和特种武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3、中国民兵

民兵的组织领导体制:总参谋部主管全国的民兵工作;各大军区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民兵领导指挥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设有人民武装部,负责民兵和兵役工作。

民兵的编组:以乡镇、行政村和厂矿企业为单位,按民兵人数多少,分别编为班、排、连、营、团。目前,我国民兵编有应急分队和高炮、高机、便携式防空导弹、地炮、通信、防化、工兵、侦察兵分队,以及海军、空军的一些专业分队,能随时遂行作战任务。民兵的任务:(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2)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3)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随着战争的现代化,需要更多的民兵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因此,我国民兵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仍然是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武装组织形式和巨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和武器装备

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装备工作。

陆军:未设独立的领导机关,由四总部行使领导机关职能,各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陆军已经由传统的以步兵为主的单一军种,发展成为由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等技术兵种组成的合成部队,它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空军联合协同作战,整体作战效能有了新的增强

海军:组织指挥本部队独立的或以海军为主的海上作战行动。下辖北海、东海和南海三个舰队。海军部队逐步实现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具有相当规模的立体作战能力。空军:组织指挥本部队独立的空中作战、首都防空作战和以空军为主的空中作战行动。下辖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7个军区空军。

我国空军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以航空兵为主体的空军,辅以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在内的诸兵种,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完整的防空体系。

第二炮兵:组织指挥本部队实施战略导弹的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的作战行动。下辖导弹基地、训练基地和相关的保障部队等。

第二炮兵已经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地地战略导弹,它既可固定发射,又能机动发射。同时,建有与之相配套的作战、防护工程和各种设施,使之具有较强的打击威慑能力和整体防护能力

人民解放军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发展,不仅研制和装备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常规武器装备,而且拥有了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技术“撒手锏”武器研制有了突破性进展。

体制编制在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减少数量的同时,优化了诸军兵种的比例结构,使军队体制编制更加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十次大的精简整编,使军队员额保持在230 万。军队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强,战斗力明显提高。为提升我军战斗力水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防法规复习提纲

一、国防法规的含义

(一)基本含义

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规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仲的各种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到法律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二)国防法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以做以下划分:

1、宪法;

2、行政法;

3、民法;

4、经济法;

5、劳动法;

6、环境法;

7、刑法;

8、诉讼程序法;

9、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在这里,军事法的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门类。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法制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是否制度化的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等级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4、各军种和大军区制定的法规细则。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国防法规优先适用,是指在解决与国防利益、军事利益有关的法律问题时,如果国防法规和其他的法规都有相关的规定,这时要以国防法规的规定作为司法依据,一国防法规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采取行动的准则,其他法规要服从国防法规。同时要注意优先适用不是指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排他性的单项选择。

二、我国国防法规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安危意识的确立,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国防法规体系

(二)我国近、现代过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简介

1997年3月14日通过、共12章70条。

国防法的定制与颁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国防建设和完善军事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40条: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是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第41条: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三个“结合”原则。

第42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党政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都应当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第50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简介

现行《兵役法》1984年5月颁布,1998年12月修正。共12章68条。兵役制度是《兵役法》的核心。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43条: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

第44条:高等院校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

第61条:对拒绝逃避政绩而有拒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升学。战时有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68条:本法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防教育法》简介

之所以把《国防教育法》单独列出来为大家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主要是因为,它和我们目前进行的军训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它是我们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国防教育和军训的法律依据。

《国防教育法》是规范全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1年4月28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教育法》共6章38条,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国防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对国防教育的职责及国家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国防教育的活动,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通过立法规定一个节日或者纪念日,以推动国家某项事业的发展,是国内外经常采取的做法,我国的《国防教育法》在起草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设立全国性的国防教育日很有必要,这有利于增强全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推动国防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在确定具体为哪一天的时候,提出了许多方案,有人提出应选《南京条约》签订日,有人提出选《辛丑条约》签订日,还有人提出“九一八”、“七月七日”等等,经过反复研究,最后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1年8月31日作出决定,确定每年九月第三周星期六为全国国防教育日。

第二章学校国防教育。单设这一章的主要考虑,一是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后备力量:二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一阶段正是增长才干的阶段;三是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的是系统、正规的教育。

因此,第13条提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对学校军事训练的组织实施,明确规定,由学校负责军事训练的机构或者军事教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要求学校应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这里,要跟大家届时一个法律术语“应当”,“应当”一次在立法和司法中含义就是“必须”的意思。比如,在我国《刑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对 有重大理工表现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减轻处罚。那就是必须或者肯定要减轻处罚的意思。

第三章社会国防教育。明确了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对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个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工作的机构、职责,开展国防教育的内容、方法都做了规定。

第四章国防教育的保障。对国防教育经费的筹集和使用,物资、场地及教育大纲、教材、国防教育教员的选拔等保障做了规定。第五章法律责任。第33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同时,对于其他违反国防教育法规定的行为,以至破坏国防教育基地设施,寻衅滋事,扰乱国防教育工作和活动秩序,以及负责国防教育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规定了《国防教育法》从颁布之日起施行。

《国防教育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国防教育事业迈入了法制化轨道。这对于保证全民国防教育的开展,推动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乃至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反分裂国家法》简介

《反分裂国家法》与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票通过。意义:有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有助于维护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台海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比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十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我国国防法制建设的前景展望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国防法规建设还有一些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地方,一些国防和军队建设急需的法律还没有出台。突出的是:《国防动员法》、《国民经济动员法》、《军人权益保障法》、《转业军官安置法》、《国防科研产生发》、《武器装备采购法》等法律尚未出台。还有一些重要的军事法规没有制定出来,例如联络工作、军费和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军用核安全、军用核材料管制、军事监狱管理等。此外,有些军事法规需要修改,例如共同条令、军事训练条例、政治工作条例、武器装备管理方面的条例等等。《军人权益保障法》、《转业军官安置法》、《退休军官安置法》这些法规如果不敢进指定出台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军心稳不稳的问题,这些专业,退休的军人的退路怎么样,影响到他现服役是的精神状态。

未来10年内,使全国人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目标进行奋斗的第一个19年,我国社会主义场经济将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这一发展将更加深刻。在这一进程中,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既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应当符合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加快国防建设步伐。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形势,今后10年国防法制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方面的法律关系得以理顺,国防法律体系基本完备,国防法律制度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国防立法、执法、法律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广大公民将受到良好的国防法治教育,国防法治理论研究将得到较大发展,从而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国外国防法规及国防教育简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及我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美国

1、美国通过并开始实施《国防教育法》 2、1973年3月,实行全志愿兵役制 3、1981年4月,恢复兵役登记制度

4、在140多万美国的现役军人中,有博士3860名,硕士115400名,学士170000名,三项合计289260名,约占美军总人数的21% 美国国防教育的特点:爱国家、懂服从、讲团体、肯奉献

(二)法国

1.注意提高国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确实提高军人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2.建造必要的纪念物,宣传国防教育

3.基于对国家安全的全新认识,法国政府主张从军事、民防、精神、科技、经济、外交等领域对国民进行综合性国家意识教育

4.普遍重视学校国防教育 5.让人民参与重大防务决策,在实践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

法国国防教育特点:实行政府领导下的全民国防教育

(三)日本

1.1947年,通过《和平宪法 》 2.1954年,制定《自卫队法》 3.现有自卫队兵力约27万人,准军事部队1万多人

4.进日本防卫大学的录取率大约为600:1 日本国防教育特点:始终用危机感来刺激国民对国家安全的关心,(四)印度

1.1947年获得独立,重新颁布《陆军法令》 2.陆军作战人员入伍前,必须详尽回答国家所提出的14个问题

3.国民学兵团 :一万多所大中院校,拥有队员112万人 4.民防志愿队 :349座城镇,编制员额50万人 印度国防教育的特点:通过建立庞大的国民学兵团组织,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四、不断增强国防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一)依法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全民族的国防法制观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础型工程。

(二)依法组织和参加全民国防教育,不仅是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学校应该履行法律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三)知法守法,知国爱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国际战略环境复习材料

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第一节 时代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提出来的。那么,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的这一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呢?主要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2、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4、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问题;

5、民族宗教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不大可能对总体趋缓的国际局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和变化。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是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6、大国间的互动互制

(1)美中俄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2)美中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3)美俄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4)美中俄印之间的战略互动与互制;(5)美中俄日之间的新的互动与互制。

三、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般认为多极格局将会由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这些战略力量所构成。

1、未来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2、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3、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虽然说,多格化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多极格局的形成要面临长期斗争的过程。

四、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

1、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因此,单极和多极的矛盾是现在世界战略格局的主要矛盾。

2、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机制尚未形成。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概况及大领土观念

1、我国陆地概况

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过去我们习惯称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为2万2千千米。在这漫长的边境线上与14个国家接壤,他们是:朝、俄、蒙、哈、吉;塔、阿、印、巴、尼;不、缅、老、越。

2、我国海域情况

我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具有渤海、东海和南海广阔海域的大国,根据联合国82年通过的《海洋公约法》应划分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万8千多公里,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在海域线上与8个国家相连,他们是:朝、韩、日、菲;文、马、印尼、越。并与美国隔洋相望。

由于我们的边境线和海岸线都很长,相邻的国家多,而且各种不同的国家都有,在世界上,我们国家的相邻情况是最为复杂的,这样,就给我们的国防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一点美国就很好,美国是上下无弱敌,两边是大洋啊。所以美国的国防就比较简单。建国以来,美国本土就没有遭受过侵略。

3、关于大领土观念

现在对领土是这样定义的:“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疆域。包括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领陆与领水的底土。”

大家要记住,我们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而且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因此我们要树立大领土观念,特别要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近些年来,我国对海洋国土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因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海洋。海洋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与我国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海洋,海洋上的经济争夺、军事斗争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已出现“海岛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大量事实。我钓鱼岛、南海群岛的现实,就是突出 的例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要别人的一寸土地,一滴海水,但也绝不允许别人侵占我们的滴水、寸土,寸土不让、滴水不丢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

二、缓和与稳定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进入九十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冷战结束,两极分化,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尽管世界某些地区的形势动荡不安,甚至有些地区的形势还相当紧张,炮火连天,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苏联和美国对我国长期的、直接严重的军事威胁已经基本消除和减弱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周边之所不得安宁(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中越之争,中苏之战、中印之战),很大程度上在于美苏两霸相互争夺所致。现在不同了,苏联已经解体,美国虽然野心很大,但力不从心。因此,现在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大大改善。

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亲邻睦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特别是与原苏联、印度、越南等这些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恢复了外交关系。

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比如,我们与中亚国家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10+1和10+3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我们与周边国家开展对话,协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防恐等问题。

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在陆地边界上,现在除了印度之外,跟其他国家已经基本划定了边界。

三、安全中潜存着诸多不可轻视的不安全因素

冷战结束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将我国视为主要对手,加紧渗透,颠覆活动,直接插手我国台湾、南沙、西藏问题,利用人权、军售、世贸,包括现在的奥运会等给我们制造麻烦,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对我国安全构成潜在的和现实的威胁。

(一)我国面临的潜在性威胁

1、俄罗斯

目前,我们与俄罗斯的关系较好,近期内俄罗斯对我们构不成威胁,但从长远看,俄罗斯仍将是我国的潜在对手。俄罗斯一些政论家也是这样认为的。

分析俄罗斯对我们的威胁,必须植根于400年的沙俄史和70多年的苏联史。首先,俄罗斯的扩张政策由来久远。其次,历史上俄国侵占我国的领土面积最多。

目前,俄罗斯虽然国力不支,但传统的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我们绝不可忘记,俄罗斯是一个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1.5亿人口的大国,军事实力世界第二位,拥有最丰富的自然资源,重工业基础雄厚,国民文化教育素质高,科技力量庞大,从长远看,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再度强盛起来。

2、日本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日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第二、军事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第三、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第四、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第五、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中日之间有东海大陆架划分及钓鱼岛之争。

3、美国

从地理上讲,美国远在天边,不是我们的邻国,但从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方面来讲,确实是近在眼前。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是综合性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国对我实施和平演变和遏制我国发展的企图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在美国的眼里,中国的强大,是他们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强大。因此,从整体上讲,美国一直构成对我国全局性的威胁。它是我国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源地,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美国利用台湾、南沙等问题,与我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

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上,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第二,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第三,利用台湾问题进行战略牵制。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可能诱发台湾政局动荡的重要根源。

就目前来说,美国朝野都看到,在解决全球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美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美国在政治上也有很多问题离不开我们:一是在联合国我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二是美国企图利用我国对俄、日进行牵制;三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离不开我们对朝鲜的影响等等。因此,美国对我们的政策,一方面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和巨大市场的诱惑。这种双重性决定了中美关系既有麻烦不断的现实和长 远利益的冲突,又有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我国面临的现实的局部性威胁

1、陆地边界问题

2、海域边界问题

(三)关于台湾问题

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独分子的阴谋

(1)“台独”的由来与发展;(2)李登辉是中华民族的罪人;(3)陈水扁上台的原因和最终目的。

3、美国的阴谋

美国奉行“以台制华”政策是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4、台湾的军事实力

5、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从维护国家安全看,台湾是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东南之锁匙”、“腹地之屏蔽”,施琅将军在给康熙的奏折中写道: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而且台湾还处于第一岛链的中枢部位,其东部海域是我国进入太平洋的战略出海口。

从维护海洋权益看,台湾处于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我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从发展经济看,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走向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看,如果台湾独立,会诱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藏独疆独等分子必将蓄势而动。如果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也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6、我们的原则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归纳起来:台湾问题:根源国共内战、症结美国参与、实质统独问题;台湾问题的现状: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起 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军事思想复习提纲

1、军事思想定义

2、军事思想研究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

3、军事思想地位作用:

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指南;军事思想是研究具体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共13篇;《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艺术概论》,诺米尼;海权论,马汉;空权论,杜黑。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维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军队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人民战争理论: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战争的群众性。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地方武装、民兵与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主要包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等。国防建设理论:强调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发展国防科技战略;实施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等。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信息化战争复习提要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一词最早出于拉丁语,意思是通知、报导和消息。

“信息”是宇宙的共生物。除生物外,自然、天体、无生物均有其自身的“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基本表述

信息论奠基人:申农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

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传播学家:施拉姆

信息是传播的材料。

人大教授:沙莲香

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象集合或符号序列。

我国信息科学家:钟义信

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信息的三要素:

信源:是信息的出处和源泉,也称信息源 信宿:是受信者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结果 信道:是信源与信宿之间流通的通道和桥梁 信道传递信息的基本样式:模拟、数字两种基本样式 信息具有的个性:客观性、存储性、共享性、可控性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语言、文字、印刷术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电话、电报的发明与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

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一种战争形态,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一)从战争本身的特点看:

一是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模糊,战争趋向平民化;二是战争动因复杂,战争目的有限;三是战争的内涵扩大,战争主体多样化;四是作战节奏快,战争时间短;五是战争毁伤破坏小,必要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六是作战行动在全维空间进行,地理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七是战争一体化程度高,无形作战力量要素起决定性作用。

(二)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一个核心:就是信息技术。它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二种样式:硬打击与软控制性结合 三个环节: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

四个要素:涉及有人员、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 五维空间:陆、海、空、天、电磁与网络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1、战争的暴力性减弱;

2、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3、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二)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

一是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致

二是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三)军队将向小型、一体、智能化方向发展

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

2、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

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化。

四、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增大了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的难度,特别是对我国国防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发展的角度搞好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以求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行国防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问题

军事高技术

一、军事高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高技术的内涵:高技术亦称高新技术,是指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尖端地位,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国防实力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高技术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集成。

高技术的六大技术群:1.信息技术群 2.新材料技术群 3.新能源技术群 4.海洋技术群5.生物技术群6.航天技术群

这六大技术群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并对武器装备和军事斗争产生巨大推动力即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的内涵是: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高技术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相对于一般技术用八个方面的特征:

1.极高的战略性。军事高技术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构成深远影响。

2.极高的创新性。军事高技术是搞科学输入和高密度创新的结合体。3.极高的智慧性。军事高技术从业人员集合方方面面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技术的成功开发极大的凝结了人类智慧。

4.极高的渗透性。军事高技术的创新点渗透在装备和作战的方方面面,在任何角落都有该技术的影子,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高技术进行改进。

5.极高的驱动性。高技术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6.极高的效益性。军事高技术是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平均回报率是900%。

7.极高的竞争性。高技术对军事和战争巨大影响使世界各国在军事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

8.极高的风险性。军事高技术的开发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整个高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仅有6%,而且充满对生命的威胁,因此投资、智慧、生命都存在风险。

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指的是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可以概略的分为三大技术门类:一是运载技术;二是航天器技术;三是航天探测技术。

人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在太空时代里,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就,归纳起来一般认为到现在为止人类一共突破了六大难关。分别是:

上天关——用运载工具把人造天体运送到太空轨道上的技术,及火箭技术的突破。回收关——把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回收的技术。

一箭多星关——用一个运载工具一次运送多个人造天体到预定轨道的技术。地球同步关——把人造天体运送到地球同步轨道的技术。太阳同步关——把人造天体运送到太阳同步轨道的技术。载人航天关——把人运送到宇宙空间进行各种活动的技术。

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主要运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军用卫星系统;二是天基武器系统。

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五个种类的卫星:

1、侦察卫星

2、军事通信卫星

3、军事气象卫星

4、军事导航卫星

5、军事测地卫星

天基武器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天基武器攻击卫星和其他人造天体,二是使用天基武器攻击地面目标。这是未来天军的发展方向。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回首过去,成就辉煌。我国建成了比较完备的航天工业体系,突破了航天的六大难关,在世界航天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2.正视现实,差距犹存。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卫星的寿命短、数量少、功能弱,在导航、航天飞机等领域还是空白等。针对这种现状我国采取了四项改进措施:制订航天政策和航天法;组建航天产业集团;开展国际合作。

3.展望未来,前途光明。航天技术被列入2000年至2020年的《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纲领》中,从现在起至下个世纪初,我国航天事业将分两步走,上两个大台阶,第一步:填补空白,打牢基础;第二步,进行大规模的空间开发。

(二)指挥自动化技术 1.军队指挥自动化相关概念

军队指挥自动化,是指在军队指挥体系中建立和运用指挥自动化系统,辅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实现科学、高效的指挥控制与管理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军队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军队指挥系统中,综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军事理论,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以实现高效的指挥、领导与管理,保障军队发挥最大效能的“人—机”系统。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缩写是C4I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这个缩写把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七个要素全都概括了进来。

2.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流程角度看,或是从它的基本功能上看,其基本组成是由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输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等组成。

信息收集分系统。这部分实际上就是负责侦察的,它主要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遥感器等组成。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信息传输分系统。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通信分系统,它主要由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交换设备和通信终端等组成,这几部分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

信息处理分系统。由电子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将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按预定目标编制的各类软件,进行信息的综合、分类、存储、检索、计算等,并能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情报检索、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

信息显示分系统。主要由各类显示设备,如大屏幕显示器、投影仪、显示板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作战情报、敌我态势、作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用文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在各个屏幕上,供指挥和参谋人员研究使用。

决策监控分系统。主要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

执行分系统。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可以是自动执行指令的装置,如导弹的制导装置、火炮的火控装置等。

3.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地位和作用

前苏联把军队指挥自动化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核武器和导弹武器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这种观念后来成为美国发起新军事革命的理论来源。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是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军队指挥自动化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第三,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信息战的重要武器系统。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技术武器与高技术战争

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出现,对现代战争和战争准备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也需要正确认识军事高技术带来的影响。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战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战争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战争观念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观念 包括:战争的胜负观,战争的平战观,战争的主权观。

高技术时代的胜负观已不再以歼灭敌人多少有力力量为标准,而是以使作战对象失去多少战斗能力为标准。

高技术战争的平战观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对抗成为最普遍的对抗形式,而信息对抗从一定意义上模糊了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界限。

高技术战争的主权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已不仅仅包括国土、领海和领空主权,而且还应包括频率资源在内的电磁领域的主权。

2.以务实的态度研究战法

所谓“务实”,就是既要着眼于打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又要立足于以劣势装备取胜。我们研究战法,不能脱离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中央军委提出的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我们还要着眼于“两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另一个基本点是立足于以劣势装备,或者以手中武器来取胜。3.以全面的观点加强战备

所谓全面的观点就是,既要加速改善武器装备,又要抓紧人才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改善武器装备,一条是提高人才素质。

总之,只要按照中央军委制定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抓住机遇,盯住条件,迎接挑战,内紧外松,少说多干,那么,我们的国防科学技术就会过几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武器装备就会不断的更新换代,实现中央军委提出的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

复习提纲

熟悉高技术的定义和特点;了解高技术群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构成和微电子技术的构成。

熟悉军用高技术的分类;能够理解定向能武器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和侦查探测武器系统等的分类及相参数。掌握航空航天技术的相关内容。

了解军用高技术和高技术武器对战争理论和战争实践的影响。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_复习提要

第2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我认为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3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 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

第二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它!

第3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二篇报道及一段视频,然后就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举措及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

会议之主旨等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1、图片:臭氧层空洞:(http://news.qq.com/a/20080918/002116.htm)

2、报道:数百座冰山奔袭新西兰(http://news.sina.com.cn/w/2009-11-25/033516661500s.shtml);近四成国土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损失至少http:// 澳大利亚动用战机监视日本肆意捕鲸(视频)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以上关于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及哥本哈根会议之主旨的讨论可以联系以下问题,并结合课本的“自然观”部分展开:

(1)对于恩格斯以上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3)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

(1)对于恩格斯的两段话,我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又是有生命的、能动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然界变得更美好。人的物化与自然界人化,正是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2000

亿报道:(网址:

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2)目前我国以至全球都存在人与自然界关系恶化的情况,值得人们高度警惕。拿全球气温来说,由于工业、交通等废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以致地球的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的速度愈来愈快。由于地球气温增加,空气污浊,全球水灾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患心脏病、气管炎等疾病的人数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再拿生态环境来说,由于盲目开荒种地,肆意砍伐森林和毁灭草原,以致地球沙漠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在自然资源方面,由于盲目开采和浪费,造成自然资源相当紧缺。我国自然资源不仅不富裕,而且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致力于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优势,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地、协调地发展。将跨越式建设物质资本的机会转化为建设绿色固定资产的现实行动。

当然,不仅自然界制约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就是说,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环境能力越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好,反之亦然。

(3)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出现之后首要的根本问题。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有一种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把客观的自然界看成人的主观感觉复合,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决定自然界的性质和方向。另一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毫无能力,只能任由客观世界摆布。

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卓有远见地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既不要让盲目的自然力量统治自己;又要在最符合人类本性条件下进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或恣意妄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如果不和谐相处,人为地破坏环境都会引发自然的“报复”。

目前,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就中国而言,虽然依赖于煤炭供应的能源结构,对中国未来的绿色转型是严峻的硬约束,但是应该看到,中国转向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一是在物质基础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改造成为低碳性的绿色设施具有一定的限制,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尚在发展之中,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至少还要发展20年,因此有可能在早中期阶段就规划建设所谓绿色的固定资产;二是治理结构方面,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和领导能力,只要大方向对,许多在市场化的发达国家难以成功的大事情往往有条件在中国办成功,低碳经济革命也不例外;三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中国人善于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因此有可能以较短的学习曲线,接受低碳经济这样的绿色理念、绿色态度和绿色方法。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才有美好、宽广的前途;反之则将遭到可怕的灾难。第4周:如何理解科学?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 注释:[1] [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 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

1、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

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

科学与人文: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鸿沟,简单地加以区隔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项探寻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活动,该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求真和真实。其中求真是研究的目的,真实是研究的基础,没有真实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真实求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发展。

3、我认为现如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仍然存在,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是有必要的。

科学与人文二者自产生以来,就是相互伴随、互相融合,构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从理性、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三个角度来讲: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性精神所开出的两条向路,而科学与人文最终的融合也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的变更相互关联,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应该是高科技精神和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高科技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塑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

4、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 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如我们对于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图谱可以破译人类生命科学,解决疾病等问题。

但基因科学中关于克隆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有待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四篇:儿童文学复习提要

儿童文学复习提要

【填空】

1、儿童文学的分类:从读者对象上看,儿童文学包括了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组成部分;从体裁种类上看,它又拥有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科学文艺、图画文学等不同类型。

2、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3、婴幼儿是从身体和动作经验中建立起各种基本的感知—运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各种经验,最终形成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而生理层面的感受力,也就构成了儿童读者特殊的基础层面。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5、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6、儿童文学欣赏也就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它对的欣赏主体当然应该是儿童。

7、明代吕坤搜集改编的《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集。

8、传统儿歌的艺术形式有摇篮曲、数数歌、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颠倒歌、游戏歌、谜语歌。

9、儿童诗是最具文学艺术性的体裁。童话是最受小读者欢迎的体裁。寓言是最简短的儿童文学体裁。

10、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段。

11、古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民间童话集。法国夏尔·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都是对民间童话的改编。

12、安徒生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历史新纪元,使童话这一文学体裁逐步走向成熟。《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13、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14、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童话的幻想是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夸张、象征和拟人。

15、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主要发祥地,即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著名的《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16、知名的寓言有

《庄子》中的《望洋兴叹》《庖丁解牛》《涸辙之鱼》、《列子》中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韩非子》中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吕氏春秋》中的《唇亡齿寒》《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战国策》中的《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狐假虎威》 《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

17、民间故事最基本的特征:口传性、集体性、变异性、佚名性。

18、生活故事是直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大都取材现实儿童生活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社会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安伟邦《圈儿,圈儿,圈儿》、奥谢叶娃《蓝色的树叶》和李其美的《鸟树》。

19、儿童小说的主要元素是主题、人物、故事情节。

20、儿童木偶剧分为提线木偶、指头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

21、美术片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等几个片种。《黑猫警长》是美术片佳作,《小蝌蚪找妈妈》是水墨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是剪纸片,《三只狼》是折纸片。

22、《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儿童小说。

23、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是《飞向人马座》。

24、《第七条猎狗》是沈石溪初期动物小说的代表作。

25、叶君健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和少年儿童。任溶溶为读者翻译了大量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等等。

26、捷克的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部为儿童创作的图文并茂 2 的百科全书。英国的图画文学大家有克雷斯、波特和格林纳威。

27、英语世界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有巴里的《彼得潘和文黛》、米尔恩的玩具熊“温尼·普”的形象、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28、托尔金的《指环王》、怀特的《夏绿蒂的网》、罗琳的《哈利波特》都是优秀的外国作品。

29、郑春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王一梅《书本中的蚂蚁》

30、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故事性强、语言优美、多用插图;儿童文学区别成人文学的本质:富有儿童情趣:婴幼儿接受儿童文学的方式:“听”、“赏”。

31、童话的主要特点:文学性、虚拟性、儿童性

32、两种审美意识交织创作时,占主导地位的是成人审美意识,儿童审美意识起制约作用。

33、图画文学是最早进入儿童世界的儿童文学书面样式——在台湾叫做绘本——格林纳威图画文学奖,是由插图读物演化而来。

【简答】

一、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简答)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2、意义: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密不可分。我们是小学教育专业,有教学的需要、育人的需要和研究儿童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兴趣,有利于保持可贵的童心。

二、儿童文学的创作手法上的“四多四少”是什么?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叙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三、刘绪源将儿童文学创作概括为三个最基本的母题是什么?

1、爱的母题

2、顽童的母题

3、自然的母题

四、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呢?

1、儿童的欣赏水平比较低级,有待学习和提高,需要适当指导

2、儿童的文学欣赏方式也有不少特殊性,概括起来大致有: 偏重直观感受、易于情感投入、善于模糊解读、拙于鉴别评判

五、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1、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2、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3、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4、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

六、儿童影视剧的特征

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富有个性

2、情节单纯、富于悬念

3、动感突出、基调明快

七、儿童科学文艺的价值

科学文艺是指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这样一类与科学内容有关的作品的通称。儿童科学文艺在科学普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1、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以科学的魅力吸引少年儿童去求知、探索和创造。

2、展示科学的广阔天地,传授给少年儿童以各种各样的知识。

3、使少年儿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使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科学迅速发展的大气候。

八、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1、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起点很高,发展很快。

2、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一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烙有苦难和战争的深刻地社会印记。

九、张天翼的写作特点(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1、想象丰富,幻想奇特。

2、语言生动,活泼幽默。

3、故事情节紧凑曲折

4、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标志我国创作童话的成熟。

十、洪讯涛的写作特点(代表作《神笔马良》)

1、故事情节线索单纯,层次分明

2、语言质朴,有乡土气息

3、童话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和谐自然

*

十一、郑渊洁的写作特点(《皮皮鲁全传》、《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1、儿童观弘扬“游戏精神”,认为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增长智慧和才能

2、想象丰富奇特,大胆创新,追随科技发展的脚步

3、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他们的自主意识

十二、例举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并评价

1、安徒生《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常用的两副笔墨:传达诗意的笔墨和传达幽默的笔墨并行、交叉、叠合着运用,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独特的美,形成一种安徒生风格,从此多了一种体裁—童话。

2、科洛狄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的成功在于突破了“教育童话”的训导模式,然而它依然是一部地道的教育童话。

3、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他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侧面、立体地表现儿童性格的作家,他第一个为世界儿童文学提供了圆形的儿童人物形象。

4、林格伦 《长袜子皮皮》

她是在无意中用作品进行童话艺术空间和儿童文学心理表现疆域的开拓。

十三、儿童电影文学艺术的特点

1、剧本要有画面感

2、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

3、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4、蒙太奇的结构手法

十四、简述图画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

1、可视性——形象塑造上

2、跳跃性——文意表达上

3、夸饰性——表现手段上

4、明朗性——色彩运用上

5、简洁性——语言要求上

【论述题】

一、当代作家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秦文君、曹文轩、杨红樱选一)结合作品和儿童观

曹文轩 代表作:《草房子》、《红瓦黑瓦》、《青铜葵花》

儿童文学观:

1、以儿童为本位,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

2、他是“青春文学教父”,用情感、道义、智慧和美的力量来感动今天的儿童

3、以苦难启迪教育儿童

4、追求美感,强调真实的审美追求

小说基本特色:

1、少年成长的主题

2、追求古典美的风格

3、浓郁的乡土气息

4、沉重的悲悯情怀

在他的《草房子》里,曹文轩用温情而诗意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家乡苏北平原上那些少年成长的经历。描写了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童年就是一座向阳的草房子,它温暖、纯真又美好,藏着我们孩子般小小的、瘦瘦的感动。仿佛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使我沉迷。

二、哈利波特从文学发展成文学现象,你怎么看?

哈利波特把全世界的少年儿童带入一个充满魔法的瑰丽世界,我们也随之见证了书中少年的成长和蜕变。这部文学作品似乎本身也带着魔法色彩,成功的完成了从文学到商业的转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结束,这股燃烧了全球的魔法热也慢慢冷却,然而这股冷下来的热潮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商业上带来的巨大影响都是一个几乎无法复制的传奇。哈利 波特已不再是单纯的小说人物,而成为一个价值连城的文化产业,并对全球的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是文学史上的奇迹。

【鉴赏/创编】

1、阅读分析中的语言

eg:十分讲究语言的优美、活泼、简练和有趣,注重运用声响、色彩和形象等基本手段。(结合具体作品)

去年的树 圣诞节前夜

第五篇: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一、填空

1.《一个偏见》选自钱锺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2、《家书二则》选自《傅雷家书》,是作者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选集。

3、《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所作,该文因标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4、背诵《兰亭集序》

5、《秋水》选自《庄子》,它借两个虚构的神话人物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6、《大学》第一章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其中第一节概括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内容的所谓“三纲领”。

7、背诵高适《燕歌行》

9、背诵苏轼《临江仙》、辛弃疾《贺新郎》

10、《我有一个梦想》又称《向华盛顿进军演说词》,它是二十世纪自由民主运动最重要的文献之一。11《序二篇》是季羡林和陈省身分别为范曾的《庄子显灵记》所写的的序言。

12、《渐》选自现代作家丰子恺的散文随笔集《缘缘堂随笔》。

13、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14、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5、《史记·刺客列传》叙述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著名刺客的事迹。

16、《论语》开先秦散文对话体之先河,教材所选部分描绘了孔子与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四人的一段谈话。

17、背诵《萧红墓畔口占》

18、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二、标点翻译

《论语·先进》《兰亭集序》

三、阅读分析

(一)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并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就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1.写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及其作者。

2.文中“路人们”的反映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心理?试简要分析。

答: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之一,即“看客”心理。“庸众”因“无聊”而将他人的一切举动“事件”化,“戏剧”化,从而“旁观”之,“赏鉴”之,以慰其无聊;他人特别是“独异个人”,因之被迫成为演员,甚至爱和死这样生命中最庄严神圣的举动,均在看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作秀。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这段文字以被看者“无所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以至无聊、干枯、老死作为向看客们“复仇”,表达了鲁迅式的复仇哲学,其内在的意涵不尽在于鼓吹向看客们“复仇”,或者更应将这些看作是一种“疗救”。

(二)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这段文字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2.这段文字反映了荆轲和太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荆轲:深沉刚毅,慷慨豪迈;太子:坦诚躁进,优柔重义 3.试分析“易水送行”一节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给整个画面笼罩一层悲哀的色彩;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一曲壮歌抒发荆轲义无返顾的慷慨情怀;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写景,音乐渲染:“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乐调由哀婉悲伤变徵之声转为慷慨激昂的羽声,场面由悲向壮推进。

(三)《诗经·秦风·蒹葭》

1.《诗经》的“六义”是指什么?

2.本诗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原因何在?

首先,作者用笔含蓄,诗中反复抒写对“伊人”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伊人”是谁,其美如何,都没有交代。情境之实与对象之虚,造成了诗歌很强的内在张力。其次,诗歌写“伊人”,创造了一种视觉距离感,不管追索者如何努力,追求的对象始终在前方遥不可及,在复沓中营造了一种缥缈的氛围,从而产生了一种迷离朦胧之美。3.结合作品简述本诗的艺术特点。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四)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1.写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及其作者。

2.文中为何要详述联大之始末?其叙事有何特点? 3.你所理解西南联大的精神是什么?

(五)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写出作者与篇名。

2.请指出该语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拟人、比喻、对比、排偶。

3.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谈谈你的理解。答:这段文字先以“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精辟地说明了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局限的道理:又以“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三个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阐发了小与大的相对性。

(六)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词作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这是一首念远怀人之作,抒写了有情人相思离别之苦。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二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请写出宋词中另一类似写法的名句? 答:“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二句暗中点出因离恨相思而长夜未眠,含有埋怨月已圆、人不圆之意,移情于物,以无理之怨表现有情之思。

苏轼词《水调歌头》中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之句。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借用本词之句阐释其著名的“三重境界”说,请写出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

四、作品赏析题

下面是苏轼的一首《定**》,阅读原词、简要注释及背景介绍,就思想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对此词作一赏析。不得少于400字。(20分)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面是秦观的一首《鹊桥仙》,阅读原词、简要注释及背景介绍,就思想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对此词作一赏析。不得少于400字。(20分)

鹊 桥 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评分标准:

20——16 理解深刻,见解独到,论述严密,行文流畅,层次清晰,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15——12 观点明确,见解较深刻,论述较严密,行文通顺,无明显语病,书写工整 11——0 理解肤浅,内容空泛,论述欠严密,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书写欠工整

五、写作题(共20分)

1、江淹的《别赋》、高适的《燕歌行》和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都写到了相思离别之情,请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谈谈你对离情别绪的理解和认识。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谈谈你对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精神修养,可决非一泓死水: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面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末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对己对人,对小我与集体都有害的)乃是由passion[激情]出发的苦闷与矛盾,例如热中名利而得不到名利的人,怀着野心而明明不能实现的人,经常忌妒别人、仇恨别人的人,那一类苦闷便是与己与人都有大害的。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反之,倘是忧时忧国,不是为小我打算而是为了社会福利,人类前途而感到的苦闷,因为出发点是正义,是理想,是热爱,所以即有矛盾,对己对人都无害处,倒反能逼自己作出一些小小的贡献来。但此种苦闷也须用智慧来解决,至少在苦闷的时间不能忘了明哲的教训,才不至于转到悲观绝望,用灰色眼镜看事物,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情继续在人生中奋斗,——而唯有如此,自己的小我苦闷才能转化为一种活泼泼的力量而不仅仅成为愤世嫉俗的消极因素;因为愤世嫉俗并不能解决矛盾,也就不能使自己往前迈进一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

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

情。(选自《傅雷家书》)(教材P16)评分标准:

20——16 立意高远,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语言精炼,结构谨严,书写工整 15——12 立意独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结构完整,书写工整

11——0 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无明显语病,结构基本完整,书写欠工整

第八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无法满足人民需要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C)A.农业

B.工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3.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D)

A.国营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属于(C)

A.固定的 B.不变的C.过渡的D.独立的 5.我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是(A)

A.国营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新中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措施是(B)

A.和平赎买

B.没收

C.限制

D.改造 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D)

A.统购包销

B.代购代销

C.公私联营

D.公私合营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9.农业互助合作的原则是(A)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逐步推广

D.国家帮助 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由之路是(B)

A.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私人资本主义

D.合作社经济 11.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会议是(B)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八大

D.七届三中全会 12.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特征是(C)

A.重视工业建设

B.强调三大改造

C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3.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办法是(A)

A.和平赎买

B.没收生产资料

C.限制发展

D.任其发展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D)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ABCD)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在对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是(ABC)A.积极领导

B.逐步过渡

C.稳步前进

D.统筹兼顾 4.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要完成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BC)

A.恢复国民经济

B.土地改革

C.镇压反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C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政策是(ABD)A.利用

B.限制

C.发展 7.没收官僚资本的性质属于(AC)A.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建设

D.改造 C.社会主义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下载中国国防复习提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国防复习提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军事理论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1、国防 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

    高等数学复习提要

    高等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复习重点: 1、求极限 1)四则运算法则注意:四则运算法则适用的函数个数是有限个; 四则运算法则的条件是充分条件 有理分式函数求极限公式: a0......

    SQL复习提要

    一、数据库创建 1、Create语句:用来创建新的数据库对象;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 name 2、alter语句:用来修饰已有对象的结构;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name 3、drop语句:用来......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一、复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同党的十五大报告结合起来。十五大报告分十个部分: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

    《测量学》课程复习提要

    《测量学》课程复习提要 一、问答题 1.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包括测定和测设。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要(汇编)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上篇 理论篇 第三章 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 1. 必须注意到社会关系发生或人与人有机联结的必然性 2......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要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要 一、填空题 1.行政公文以行文方向为标准,可分为 上行文、下行文 和平行文 三大类。 2.一份格式完整的公文,由 眉 首、主 体 和 版 记 三部分组成。 3. 发文......

    中学英语教学法复习提要范文

    中学英语教学法复习提要一,复习要点第二章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要求了解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和交际法的主要特点。第四章 中学英语教学原则中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