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

时间:2019-05-13 08: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

第一篇: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

1、教育学的研究大致有哪四种类型?一是总结经验性的研究;二是调查分析性的研究;三是科学实验性的研究;

四是理论概括性的研究。

2、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解释教育理论,诠释教育问题,导引教

育实践,提升教育质量。

3、简述国外教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的多样化

发展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4、当代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建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学理论体

系;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学理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吸纳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建构应用型的教育理论体系。

5、未来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将更加重视教育学的原创性研究;将把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

人;更加重视对教育现实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重视校本研究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6、简述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3)教

师在人格教育中的感召作用;(4)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

7、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3)劳动过程的持久性;(4)劳动成果的创造性;(5)劳动价值的潜在性;(6)劳动方式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8、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哪些?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

教,为人师表。

9、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哪些要素组成?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

科学理论知识。

10、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组织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11、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哪些?逻辑性;情感性;规范性;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

12、学生的基本属性是什么?(1)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

潜能的人;(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

13、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

性;个别差异性。

14、简述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1)教育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育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

系;(2)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作为普通人基础之上的,目标是指向于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需要;(3)社会关系:指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和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道德关系及组织角色关系等;(4)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

15、影响师生关系建构的因素有哪些?①教师方面:教育观念;领导方式和智慧;个性特征;②学生方面;③

社会及学校环境方面

16、和谐师生关系的标准和特征有哪些?①教育关系:教学相长②人际关系:尊师爱生③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④心理关系:宽容理解

17、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寓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全民性;有性别差异。根源

在于分工;教育以传授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内容,形式简单。

18、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学校教育从社会母体中分化出来;教育有了阶级性,学校教育开始于生产

劳动相脱离。

19、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封建教育制度逐渐形成;②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学

校教育依然同生产劳动相分离。

20、简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①教育目的具有二重性;②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③学校教育同生

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

2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①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②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22、简述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约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3、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社会生产力具有积

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条件②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③教育通过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之,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既表现在生产的精神潜力方面,也表现在劳动力再生产方面,它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制定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总之,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直接的、持久的、稳定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是本质的、客观的,是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

25、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一定性质的教育决定于其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但它并非消极

地反映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又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通过传播和灌输一定的社会意识,使受教育者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②学校教育培养大量的统治人才,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6、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而言,不外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影响作用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在发展中的作用。

27、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①民族文化传统和特点对教育的影响②中国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的影响③文化素

质和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2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整理功能③教育的文化交融与创

新功能

29、简述奥运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

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①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②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0、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蕴。①“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对我国教育目的社会性

质的规定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③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3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关点: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②人的片面发展

与分工齐头并进③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④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⑤人的全面是一个历史过程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 ①突出个性培养②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33、我国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有:(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教学的中心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3)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2)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3)认识人物具

有特殊性(4)认识主体具有特殊性。

35、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2②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③认识人物具有特

殊性④认识主体具有特殊性。

36、教学过程的功能:①传递功能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②发展功能③教育功能④审美功能

3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2)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3)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4)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和谐优化的规律。

38、如何认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所谓间接经验是指他人认识的成果,他人通过时间获得理

性认识,大多表现为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接触外界事物获得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相互作用的。①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有一条简约、直接、高效的认识捷径。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③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及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

39、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种类趋向多样化;理论基础趋向多元化;形成途径趋向演绎化;师生地位趋向合作

化;目标指向趋向情意话;操作程序去想灵活化;教学手段趋向现代化;研究区向精细化

40、教学模式的特性:①操作性②简约性③针对性④整体性⑤开放性。

41、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①依据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②依据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③依据科技发展水

平和学生年龄特征

4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2)教师要深入调查研

究,全面了解学生,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也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3)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朱中集体教学,又要照顾“两头”抓好个别辅导

43、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注意正确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

生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循循善诱,进行启导性设问;层层递进,运用解释性讲析;环环紧扣,开展探索性研讨;步步深入,获取科学性结论,以切实抓好每个阶段和环节的启发性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3)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

44、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 指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知道学生学会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学

会记忆;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指导学生学会克服学习困难。

45、教学方法选用的基本依据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依据教学的目的与课型任务;二是依据学科的性

质与教材内容;三是依据学生水平与班级状况;四是依据教师素养与教学风格;五是依据教学设备与办学条件

46、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①语言性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②直观性教学方法,包括演

示法,参观法;③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④研究型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发现法等。

47、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的内容要具体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的过程要具有渐进性和简明扼要;

讲授的方式要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讲授的语言要具有精确性和凝练性;讲授的板书要具有条理性和合理性。

48、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谈话前要有充分准备;谈话时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

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谈话后要及时小结;谈话法要与讲述、讲解法互为补充。

49、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

式的读书笔记

50、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产生发现的愿望;明确发现的目标,提供发现的条件,做出发现的假设;拓展学生思路,分析有关资料,展开自由讨论,引出应有的结论,提炼原理和概念;引导学生展开争论,检验假设:对“发现”做出科学总结,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51、简述教材组织形式从历史上看,先后出现过三种主要的教材组织形式:第一种是逻辑式组织;第二种是心

理式组织;第三种是折衷式或教育式组织。

52、简述教材的编排方式:(1)直线式排列:对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2)

螺旋式排列: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53、简述学科课程及其特点所谓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将所选出的只是组织为学科。学科课程有以下优点:①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②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③有助于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其弱点也是很明显的:①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兴趣,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②过于强调学科课程也有可能导致割裂学生的理解力,肢解学生完整的生活。③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④学科课程也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54、简述活动课程及其特征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基本的特征是:①活动课程以学习者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②在活动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③在活动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④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55、隐性课程的特点:①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②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③隐

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极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④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5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

57、教学备课内容的主要方面⑴ 钻研教材⑵了解学生⑶确定教法⑷设计教学方案,包括: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58、备课的基本要求:①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②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③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④处理好述与作的关系⑤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59、衡量一堂课的情况和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性指标,科学性指标、教育性指标、双边性指标、质量性

指标、时效性指标、创造性指标、审美性指标。

60、布置和指导学生课外作业的基本要求: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②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③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④作业的要求应明确、具体⑤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的各种良好习惯。

61、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内容全面,标准客观,方法灵活。

62、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即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即德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教育意义,包括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德育作为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63、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德育的任务是指通过德育活动,是个体在思想品德发展的质量和规格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校德育的任务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64、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德育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社会化的专门过程;德

育过程是带有主体性的专门过程;德育过程是协调、控制各种社会影响以保证个体的品德健康发展的过程。

65、德育过程的矛盾有哪些?教师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之

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德育过程的发展,是德育过程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矛盾。

66、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德育的过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社会公德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67、如何贯彻实施整体性原则?(1)在德育过程中,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2)要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4)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使教育者真正认识社会。

68、贯彻实践性原则的要求?贯彻实践性原则的要求: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正确的的道德理论、道

德规范指导进行实践;受教育者的学习也是学校的德育活动,对思想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69、运用说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围绕德育目的的实现;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遵循

德育方法论的原则;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力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重视实践性,使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重视暗示教育,使明示教育与暗示教育相结合,构建科学的德育方法体系;注重开放性,不断开拓新的方法体系。

70、应用说理教育法的要求?应用说理教育法要求;目的要明确,有针对性;内容要真实;态度要诚恳,有饱

满的热情,注意把握教育时机,各种方式配合使用。

71、应用榜样示范性的要求?应用榜样示范性的要求;选择和树立好榜样;注重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着重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内涵。

72、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③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现状;④课程的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7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6项具体目标:(1)”改变

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二篇:教育学重点提要

教育学重点提要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4、未来教育有何发展趋势?

5、什么是教育目的?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7、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

8、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10、教育具有哪些政治功能?

11、教育具有哪些经济功能?

12、教育有哪些文化功能?

13、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或专业特点)是什么?

14、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如何理解?

15、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16、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

17、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18、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哪些特征?

19、课程有哪些类型?

20、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22、学校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23、学校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4、学校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25、学制的含义是什么?

26、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具有什么特性?

27、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是什么?

28、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29、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0、德育方法的运用?

31、教科书的作用?

3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3、如何备课?

34、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35、影响课程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36、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

36、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37、教学过程的本质?

38、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40、如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41、简述教科书的编写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42、德育原则的运用:一条的扩展?

43、教学原则(单独一条)如何运用?

44、德育过程规律:一条的扩展?

45、班级管理模式?

46、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变化?

47、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48、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49、榜样法的内容与运用:材料中分析?

50、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第三篇: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前言

柏拉图 理想国 约前370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约前330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96 莫尔 乌托邦 1516 伊拉斯谟 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1516 拉伯雷 巨人传 1532 蒙旦 论儿童的教育 1580 康帕内拉 太阳城 1602 安德里亚 基督城 1619 培根 新大西岛 1627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632 夸美纽斯 母育学校 1633 弥尔顿 论教育 1644 洛克 教育漫话 1693 卢梭 爱弥儿——论教育 1762 爱尔维修 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1772 狄德罗 俄罗斯大学计划 1775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1781-1787 裴斯泰洛齐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1801 康德 论教育 1803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806 费希特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1807 欧文 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1816 福禄培尔 人的教育 1826 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训指南 1835 赫尔巴特 教育学讲授纲要 1841 贺拉斯·曼 十二报告 1837-1848 福禄培尔 幼儿园教育学 1861 斯宾塞 教育论

托尔斯泰 论民众教育 1862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1862 纽曼 大学的理想 1873 福泽谕吉 劝学篇 1880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1886 赫胥黎 科学与教育 1893 爱伦·凯 儿童的世纪 拉伊 实验教育学 1908 …… 后记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_复习提要

第2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我认为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3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 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

第二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它!

第3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二篇报道及一段视频,然后就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举措及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

会议之主旨等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1、图片:臭氧层空洞:(http://news.qq.com/a/20080918/002116.htm)

2、报道:数百座冰山奔袭新西兰(http://news.sina.com.cn/w/2009-11-25/033516661500s.shtml);近四成国土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损失至少http:// 澳大利亚动用战机监视日本肆意捕鲸(视频)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以上关于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及哥本哈根会议之主旨的讨论可以联系以下问题,并结合课本的“自然观”部分展开:

(1)对于恩格斯以上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3)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

(1)对于恩格斯的两段话,我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又是有生命的、能动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然界变得更美好。人的物化与自然界人化,正是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2000

亿报道:(网址:

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2)目前我国以至全球都存在人与自然界关系恶化的情况,值得人们高度警惕。拿全球气温来说,由于工业、交通等废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以致地球的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的速度愈来愈快。由于地球气温增加,空气污浊,全球水灾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患心脏病、气管炎等疾病的人数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再拿生态环境来说,由于盲目开荒种地,肆意砍伐森林和毁灭草原,以致地球沙漠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在自然资源方面,由于盲目开采和浪费,造成自然资源相当紧缺。我国自然资源不仅不富裕,而且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致力于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优势,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地、协调地发展。将跨越式建设物质资本的机会转化为建设绿色固定资产的现实行动。

当然,不仅自然界制约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就是说,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环境能力越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好,反之亦然。

(3)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出现之后首要的根本问题。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有一种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把客观的自然界看成人的主观感觉复合,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决定自然界的性质和方向。另一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毫无能力,只能任由客观世界摆布。

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卓有远见地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既不要让盲目的自然力量统治自己;又要在最符合人类本性条件下进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或恣意妄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如果不和谐相处,人为地破坏环境都会引发自然的“报复”。

目前,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就中国而言,虽然依赖于煤炭供应的能源结构,对中国未来的绿色转型是严峻的硬约束,但是应该看到,中国转向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一是在物质基础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改造成为低碳性的绿色设施具有一定的限制,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尚在发展之中,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至少还要发展20年,因此有可能在早中期阶段就规划建设所谓绿色的固定资产;二是治理结构方面,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和领导能力,只要大方向对,许多在市场化的发达国家难以成功的大事情往往有条件在中国办成功,低碳经济革命也不例外;三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中国人善于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因此有可能以较短的学习曲线,接受低碳经济这样的绿色理念、绿色态度和绿色方法。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才有美好、宽广的前途;反之则将遭到可怕的灾难。第4周:如何理解科学?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 注释:[1] [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 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

1、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

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

科学与人文: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鸿沟,简单地加以区隔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项探寻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活动,该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求真和真实。其中求真是研究的目的,真实是研究的基础,没有真实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真实求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发展。

3、我认为现如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仍然存在,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是有必要的。

科学与人文二者自产生以来,就是相互伴随、互相融合,构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从理性、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三个角度来讲: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性精神所开出的两条向路,而科学与人文最终的融合也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的变更相互关联,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应该是高科技精神和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高科技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塑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

4、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 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如我们对于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图谱可以破译人类生命科学,解决疾病等问题。

但基因科学中关于克隆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有待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五篇:儿童文学复习提要

儿童文学复习提要

【填空】

1、儿童文学的分类:从读者对象上看,儿童文学包括了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组成部分;从体裁种类上看,它又拥有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科学文艺、图画文学等不同类型。

2、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3、婴幼儿是从身体和动作经验中建立起各种基本的感知—运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各种经验,最终形成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而生理层面的感受力,也就构成了儿童读者特殊的基础层面。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5、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6、儿童文学欣赏也就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它对的欣赏主体当然应该是儿童。

7、明代吕坤搜集改编的《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集。

8、传统儿歌的艺术形式有摇篮曲、数数歌、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颠倒歌、游戏歌、谜语歌。

9、儿童诗是最具文学艺术性的体裁。童话是最受小读者欢迎的体裁。寓言是最简短的儿童文学体裁。

10、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段。

11、古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民间童话集。法国夏尔·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都是对民间童话的改编。

12、安徒生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历史新纪元,使童话这一文学体裁逐步走向成熟。《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13、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14、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童话的幻想是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夸张、象征和拟人。

15、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主要发祥地,即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著名的《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16、知名的寓言有

《庄子》中的《望洋兴叹》《庖丁解牛》《涸辙之鱼》、《列子》中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韩非子》中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吕氏春秋》中的《唇亡齿寒》《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战国策》中的《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狐假虎威》 《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

17、民间故事最基本的特征:口传性、集体性、变异性、佚名性。

18、生活故事是直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大都取材现实儿童生活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社会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安伟邦《圈儿,圈儿,圈儿》、奥谢叶娃《蓝色的树叶》和李其美的《鸟树》。

19、儿童小说的主要元素是主题、人物、故事情节。

20、儿童木偶剧分为提线木偶、指头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

21、美术片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等几个片种。《黑猫警长》是美术片佳作,《小蝌蚪找妈妈》是水墨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是剪纸片,《三只狼》是折纸片。

22、《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儿童小说。

23、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是《飞向人马座》。

24、《第七条猎狗》是沈石溪初期动物小说的代表作。

25、叶君健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和少年儿童。任溶溶为读者翻译了大量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等等。

26、捷克的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部为儿童创作的图文并茂 2 的百科全书。英国的图画文学大家有克雷斯、波特和格林纳威。

27、英语世界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有巴里的《彼得潘和文黛》、米尔恩的玩具熊“温尼·普”的形象、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28、托尔金的《指环王》、怀特的《夏绿蒂的网》、罗琳的《哈利波特》都是优秀的外国作品。

29、郑春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王一梅《书本中的蚂蚁》

30、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故事性强、语言优美、多用插图;儿童文学区别成人文学的本质:富有儿童情趣:婴幼儿接受儿童文学的方式:“听”、“赏”。

31、童话的主要特点:文学性、虚拟性、儿童性

32、两种审美意识交织创作时,占主导地位的是成人审美意识,儿童审美意识起制约作用。

33、图画文学是最早进入儿童世界的儿童文学书面样式——在台湾叫做绘本——格林纳威图画文学奖,是由插图读物演化而来。

【简答】

一、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简答)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2、意义: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密不可分。我们是小学教育专业,有教学的需要、育人的需要和研究儿童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兴趣,有利于保持可贵的童心。

二、儿童文学的创作手法上的“四多四少”是什么?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叙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三、刘绪源将儿童文学创作概括为三个最基本的母题是什么?

1、爱的母题

2、顽童的母题

3、自然的母题

四、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呢?

1、儿童的欣赏水平比较低级,有待学习和提高,需要适当指导

2、儿童的文学欣赏方式也有不少特殊性,概括起来大致有: 偏重直观感受、易于情感投入、善于模糊解读、拙于鉴别评判

五、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1、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2、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3、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4、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

六、儿童影视剧的特征

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富有个性

2、情节单纯、富于悬念

3、动感突出、基调明快

七、儿童科学文艺的价值

科学文艺是指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这样一类与科学内容有关的作品的通称。儿童科学文艺在科学普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1、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以科学的魅力吸引少年儿童去求知、探索和创造。

2、展示科学的广阔天地,传授给少年儿童以各种各样的知识。

3、使少年儿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使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科学迅速发展的大气候。

八、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1、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起点很高,发展很快。

2、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一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烙有苦难和战争的深刻地社会印记。

九、张天翼的写作特点(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1、想象丰富,幻想奇特。

2、语言生动,活泼幽默。

3、故事情节紧凑曲折

4、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标志我国创作童话的成熟。

十、洪讯涛的写作特点(代表作《神笔马良》)

1、故事情节线索单纯,层次分明

2、语言质朴,有乡土气息

3、童话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和谐自然

*

十一、郑渊洁的写作特点(《皮皮鲁全传》、《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1、儿童观弘扬“游戏精神”,认为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增长智慧和才能

2、想象丰富奇特,大胆创新,追随科技发展的脚步

3、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他们的自主意识

十二、例举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并评价

1、安徒生《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常用的两副笔墨:传达诗意的笔墨和传达幽默的笔墨并行、交叉、叠合着运用,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独特的美,形成一种安徒生风格,从此多了一种体裁—童话。

2、科洛狄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的成功在于突破了“教育童话”的训导模式,然而它依然是一部地道的教育童话。

3、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他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侧面、立体地表现儿童性格的作家,他第一个为世界儿童文学提供了圆形的儿童人物形象。

4、林格伦 《长袜子皮皮》

她是在无意中用作品进行童话艺术空间和儿童文学心理表现疆域的开拓。

十三、儿童电影文学艺术的特点

1、剧本要有画面感

2、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

3、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4、蒙太奇的结构手法

十四、简述图画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

1、可视性——形象塑造上

2、跳跃性——文意表达上

3、夸饰性——表现手段上

4、明朗性——色彩运用上

5、简洁性——语言要求上

【论述题】

一、当代作家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秦文君、曹文轩、杨红樱选一)结合作品和儿童观

曹文轩 代表作:《草房子》、《红瓦黑瓦》、《青铜葵花》

儿童文学观:

1、以儿童为本位,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

2、他是“青春文学教父”,用情感、道义、智慧和美的力量来感动今天的儿童

3、以苦难启迪教育儿童

4、追求美感,强调真实的审美追求

小说基本特色:

1、少年成长的主题

2、追求古典美的风格

3、浓郁的乡土气息

4、沉重的悲悯情怀

在他的《草房子》里,曹文轩用温情而诗意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家乡苏北平原上那些少年成长的经历。描写了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童年就是一座向阳的草房子,它温暖、纯真又美好,藏着我们孩子般小小的、瘦瘦的感动。仿佛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使我沉迷。

二、哈利波特从文学发展成文学现象,你怎么看?

哈利波特把全世界的少年儿童带入一个充满魔法的瑰丽世界,我们也随之见证了书中少年的成长和蜕变。这部文学作品似乎本身也带着魔法色彩,成功的完成了从文学到商业的转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结束,这股燃烧了全球的魔法热也慢慢冷却,然而这股冷下来的热潮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商业上带来的巨大影响都是一个几乎无法复制的传奇。哈利 波特已不再是单纯的小说人物,而成为一个价值连城的文化产业,并对全球的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是文学史上的奇迹。

【鉴赏/创编】

1、阅读分析中的语言

eg:十分讲究语言的优美、活泼、简练和有趣,注重运用声响、色彩和形象等基本手段。(结合具体作品)

去年的树 圣诞节前夜

下载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期末考复习提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一、填空 1.《一个偏见》选自钱锺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2、《家书二则》选自《傅雷家书》,是作者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选集。 3、《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著......

    2011军事理论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1、国防 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

    高等数学复习提要

    高等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复习重点: 1、求极限 1)四则运算法则注意:四则运算法则适用的函数个数是有限个; 四则运算法则的条件是充分条件 有理分式函数求极限公式: a0......

    SQL复习提要

    一、数据库创建 1、Create语句:用来创建新的数据库对象;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 name 2、alter语句:用来修饰已有对象的结构;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name 3、drop语句:用来......

    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中国国防复习提要 一、国防基本内涵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一、复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同党的十五大报告结合起来。十五大报告分十个部分: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

    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下)5篇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下) 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

    《测量学》课程复习提要

    《测量学》课程复习提要 一、问答题 1.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包括测定和测设。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