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与代码:地质学070601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质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毕业生成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
专业培养要求: 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1.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和能力
2.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计算机语言的编程技术。能熟练将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及对外交流的能力,达到能独立获取信息的水平。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坚实的数、理、化、外语、计算机基础;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
3.具有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4.具有从事灾害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化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潜在能力;
5.具有对地学及相关信息处理、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及一定的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构造地质学;矿物学与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 处理并应用于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研究。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及造岩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主要专业实验:晶体光学与矿物鉴定、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鉴定、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资源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学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地球化学。
文。
第二篇:地质学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现代化建设需要,能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勘探方法技术,从事固体和能源矿产的资源勘查与评价、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煤田及油气地质、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地质等地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从事矿产资源管理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地质工程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业务培养要求如下:
1、系统掌握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对矿产地质、矿产形成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化地球物理勘探原理及方法,具有物探资料解释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和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掌握矿山地质基本工作方法,具备解决矿山生产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一门计算机语言,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常见地质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外文撰写地质论文摘要。
4、具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5、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获取和追踪新知识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前缘和发展趋势。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资源信息工程、资源综合勘查技术、勘探方法。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普通地质学教学实习(2周)
2.测量教学实习(2周)
3.地层学教学实习(2周)
4.构造地质课程设计(2周)
5.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6周)
6.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实习(1周)
7.专业课程设计(2周)
8.生产实习(2周)
9.毕业实习(4周)
10.毕业设计(12周)
五、修业年限:
四年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校定选修课、院定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六部分组成。
本专业额定学分184学分,总学时2566学时,学位课 29门次。其中:必修课2350学时,133学分,共39门(含公共基础课17门,1228学时,74学分,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47.85%和40.22% ;专业基础课14门、796学时,41学分,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31.08%和22.28% ;专业必修课8门,326学时,18学分,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2.70%和9.8%)。选修课216学时,12学分(含校定选修课90学时,5学分,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3.50%和2.72% ;院定选修课126学时,7学分,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4.91%和3.8%)。实践环节35周,35学分,占总学分的19.02%。创新活动4学分。
第三篇:地质学专业情况介绍,地质学专业简介
地质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专业内容:主要涉及地球及太阳系行星天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成、演化的基本理论,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
专业特色:以地球物质成分、演化研究见长,在国内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开展大陆岩石圈及其动力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基础课有地球科学概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
专业基础课有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学等;专业课有大地构造学、地球演化、中国地质学等;选修课有理工类选修基础课与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毕业生可考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去地质调查所、矿业公司、矿山、油气公司等单位从事生产、研究、开发的技术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专业业务管理工作。
专业前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和相关学科的不断交叉、渗入,地学新发现、新理论不断问世,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质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地质学 地球化学
第四篇: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灵宝市职业中专专业带头人
培养方案
为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根据河南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方案》的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要求,建设一支包含一定数量的省、市级专业带头人队伍,推动我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二、建设目标
到2013年,力争培养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8名市级专业带头人,36名校级专业带头人,形成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
三、建设要求
1、有较高的师德素质、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热爱所从事的专业,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
2、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学历和职称,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同时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有较高的专业水准,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有一年以上与任教专业相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经历,或在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践累计时间达到一年以上。
4、有较高的专业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从事本专业教学五年以上,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近三年主持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项以上,有教研教改成果,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篇以上。
5、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近三年,参加过一次以上专业培训,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并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反映;发表专业论文1篇以上;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有较强的业务指导能力.对本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4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4次以上,教案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四、专业带头人选拔程序
1、各教研组根据评审条件进行推荐或教师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向学校教学处提交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及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或论著1篇(部)。
2、教学处对申请人进行初审,提出明确的初审意见,初审通过后,申请人填写《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申报表》。
3、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评议和推荐。
4、学校按照条件全面考核评审,结合民主评议和推荐的意见,确定名单,张榜公布。
5、由培养对象制定个人发展和本专业发展计划书。个人发展计划书内容包括提高个人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内容的目标、措施和实施步骤,专业发展计划书包括本专业专任教师梯队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提高本专业综合实力的措施等方面内容。
6、学校对个人发展计划书和专业发展计划书进行审核,与被确定的专业带头人签订协议,确定后由教学处落实。
7、专业带头人每年选拔一次。
五、专业带头人选拔条件
1、热爱袓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协调、合作能力。
2、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承担本专业五年以上教学经历,并曾任教过三门以上主干课程。
3、能较好地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能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有关实验室建设工作。
4、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具有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的潜能。
5、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6、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近5年有论文在市级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或在省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二等以上奖励,或有论文发表。
7、具备“双师型”资格或2-3年的实践工作经历。
8、能制定本专业专任教师建设规划,具备指导本专业教师的能力。
六、培养措施
1、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优先安排培养对象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和管理,每年一个月以上。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国家级的培训,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的活动。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人选委以重任,合理使用,给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2、注重在学习中提高。鼓励、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进修和攻读学位等活动。对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每年应保证不少于一个月的脱产学习时间。本着长短结合、合理使用的原则,学习时间既可以当年使用,也可以将培养期内的时间集中安排使用。
3、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经费支持的力度。根据培养对象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采取定向投入,重点资助的办法,由学校按培养目标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或承担全部培养费用。
4、发挥职称工作的导向作用。培养对象在培养期内进步快、贡献突出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优先安排。
5、改善培养对象的生活待遇。对入选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人选,应逐步解决他们的住房、夫妻两地分居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在关键岗位的应按照优酬的原则,实行特岗特薪或建立特别津贴。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培养对象和已确定的专业带头人给予必要津贴。
七、培养对象和确定的专业带头人的责任
1、在教务处领导下,制定并组织实施本专业的发展规划。
2、组织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建设任务。
3、组织完成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4、组织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5、组织开展科研工作及教研工作。
6、按时接受学校考核。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成立专业带头人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规划及过程。
2、经费保证:成立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经费,每年经费投入10万元。
九、管理与考核
1、考核评比:对培养对象每年考核一次,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由学校发文确定为专业带头人。
2、考核内容:
⑴教学工作量(达到周学时10课时以上)。⑵教学质量评价(达到良好以上)。⑶专业建设成果(成果总结)。
⑷指导本专业教师(工作总结,成果介绍)。
⑸教学改革(组织完成1项以上课程建设,或教材编写,或实验室建设或教学CAI课件,或教改研究项目等。)
⑹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每年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专业论文)。⑺科研(组织完成1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3、管理
对培养对象和已确定的专业带头人将采取动态管理办法,每年考核一次,检查其完成发展计划情况。
灵宝市职业中专学校 2010年12月5日
第五篇:专业教师培养方案
专业教师培养方案
(讨论)
一、指导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应该发挥新的作用,肩负新的任务。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实践活动的示范者。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专业教师的标准与要求
1、教学能力: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②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③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实习与指导工作;④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⑤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实践能力:①具有高级技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获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②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
三、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指导,专家指导、企业实习、信息技术应用等形式,使培养对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的企业体验,熟练的职业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推动者、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我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教学领域,具有知名度,能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1、以各专业系为基本单位,系主任为负责人,负责安排、启动和落实对每一位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综合情况划分好培养梯次,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2、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下厂顶岗实践,并以完成企业生产工作量计入教师考核体系,坚决不走过场,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使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从事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经历。
3、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为专业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4、大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我校指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5、鼓励专业教师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班、技能提高班。
6、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努力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教学水平,就业市场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能力。
(二)通过指导、参加技能竞赛,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1、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由有竞赛经验的指导教师和选派出的其它专业教师组成正、副指导教师团队共同指导竞赛,这样不仅实现真正的帮教,也能提高指导质量,同时还能解决指导教师衔接的问题。
2、选派各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三)专业教师的激励机制
1、对于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享受公差待遇,并按出差标准给予适当生活补贴。
2、参加或指导技能竞赛享受公差待遇,获奖情况有突破的给予重奖,并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3、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并经考核达到专业教师标准,由学校予以奖励。
4、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给予优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