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共5篇)

时间:2019-05-13 10:5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D 3.D 4.D 5.D 6.C 7.B 8.B 9.A 10.D

二、填空题:11.自然学科社会学科12.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乡土地理13.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方法爱国主义14.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5.标准活动建议16.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17.南、北极大洲地区国家

三、简答题:18.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

放的地理课堂。(每个要点2分)

19.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个要点2分)

20.能否提出地理问题;能否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以及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获得资料;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和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参与地理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的质量。(每个要点2分)

四、论述题:21.论述要点:①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②利用学生学习

经验资源;③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④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结合以上四个要点进行论述,每个要点4分,共16分)

五、教学设计:22.要求:依据课标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设计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发展,师生、生生互动充分,教学效果好。教法灵活得当。

第二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7-9'GEO'1.3.5)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7-9'GEO'1.3.6)

四、设计思路(7-9'GEO'1.4)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7-9'GEO'1.4.1)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7-9'GEO'1.4.2)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7-9'GEO'1.4.3)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7-9'GEO'1.4.4)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7-9'GEO'1.4.5)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7-9'GEO'2)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7-9'GEO'2.1)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7-9'GEO'2.1.1)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7-9'GEO'2.1.2)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7-9'GEO'2.1.3)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7-9'GEO'2.1.4)

二、过程与方法(7-9'GEO'2.2)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7-9'GEO'2.2.1)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7-9'GEO'2.2.2)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7-9'GEO'2.2.3)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7-9'GEO'2.2.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9'GEO'2.3)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7-9'GEO'2.3.1)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7-9'GEO'2.3.2)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7-9'GEO'2.3.3)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7-9'GEO'2.3.4)

第三部分 内容目标(7-9'GEO'3)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略)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7-9'GEO'4)

一、教学建议(7-9'GEO'4.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7-9'GEO'4.1.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案例 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

展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一张纸上。

阅读有关日本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整理出若干条要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

根据上述资料,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将当地能买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比较,说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种联系和影响。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二)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7-9'GEO'4.1.2)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一 “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综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首先把教材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教学。全班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采访之后,自由选择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教师提出辩题:“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两大组分别准备。每方有三种角色供学生选择:辩手,主要发言;策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南(或北)方人,表演反映本方区域特点的生活小品或歌舞以支持本方辩手的观点。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

课前的准备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市场调查、人物访问、广告制作等。然后,写出访问札记、广告词,绘制图画,准备节目。教师做好引导和资料支持工作。

上课时,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辩论结束后,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撰写小论文。

案例二 “问题解决”式学习

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

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一个球体表面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

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出确定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

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中。学生会联想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划两条十字交叉的线。但怎样向别人描述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

“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船上配有显示经纬度的仪器),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

(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7-9'GEO'4.1.3)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一 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

在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教学中,可把景观图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图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和收割等图片,介绍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地点。

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学生利用地图,讨论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在哪个地区。

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讲评。

案例二 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并展示学习成果

关于“世界人种”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网络上分别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种资料。

将查找到的资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计算机展示作品。

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9'GEO'4.1.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案例 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第一步,确定考察项目。

第二步,准备资料。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并制成分布图和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野外观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及路线。在野外考察中,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聚落、铁路、公路、土地利用类型等予以确认;把地图上未标注的地理事物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步,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及确定题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和程序;考察的内容及已有资料;已有资料同野外考察的关系;主要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评价建议(7-9'GEO'4.2)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7-9'GEO'4.2.1)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应了解学生: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一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3)南极洲景观图片;

(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为什么南极洲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案例二 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

检测“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的达标程度,可采用让学生撰写小短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撰写小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资料的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写作小短文过程中的完整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又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问题时,让学生搜集(或给出)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绘出人口数量变化图。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7-9'GEO'4.2.2)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全面、敏锐,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参与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评定量表法。

案例 用观察的方法评价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领悟、运用状况

在认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检测“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说明区域内主要地区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材料归纳出主要地理差?quot;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请你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选择这几个地区的依据;

(2)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从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观察方法运用的水平、地理比较方法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及时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区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7-9'GEO'4.2.3)

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验证;能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会进行概念、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案例一 对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考查学生对区域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学生对某个国家民俗文化特色的理解水平,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提供反映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图片、录像、光盘等,让学生口头说明(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学生需要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口头表述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对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抽象概括程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案例二 让学生以简略地图、图表、模式图等,反映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学习”认识大洲“时,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采用让学生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将课文中对北美洲地形空间格局的文字表述转绘为地理略图或模式图。如学生能画出北美洲地形呈三个南北纵列带的示意图,实现了图文间的转换,便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7-9'GEO'4.2.4)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观察是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搜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案例 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7-9'GEO'4.2.5)

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下表是对应”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建议。当然,检测每项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不是惟一的,在此只是提供一种评价思路,供教师评价时参考。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9'GEO'4.3)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7-9'GEO'4.3.1)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必备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东西两半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与交通图、中国地形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县(市)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

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2)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

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3)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

1、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和——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2、道德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3、帮助学生过———的生活.做-----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4、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与学生独立_______、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5、教学是落实课程________、达成思想品德课程_______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

6、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侯老师在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开设“法制教学小论坛”,以“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一段材料,明确一个观点,构思一篇论文,亮出一个自我,形成一种共识”。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A.情绪调节教学法B.探究性学习法

C.自主学习教学法D.合作性学习法

2、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课程主张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

①各类教育软件②红色旅游地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④学生与家庭成员⑤自然景观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

4、“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

A.人文性特点B.思想性特点C.综合性特点D.实践性特点

5、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

①成长中的我②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④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

6、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D.做负责任的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B..初中学生的公民

独立思考

9、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D.初中学生的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道德践行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7、本课程的追求是()C.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D.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三、简答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1、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2、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

8、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B.思想品德教

3、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注意些什么育

参考答案

三、简答

一、填空

1、引导、促进

2、自身、文明

3、积极健康、负责任

4、引导、思考

5、标准、目标

6、基础性、教学。

二、选择题

1C 2D3B4D5D6A7C8A9D

1、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2、〔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知识目标

第四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关注学生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慨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如让学生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城市的建设及全球资源状况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他们学习的使命感。

在地理学习情感转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程、要求的多元性。

新课程标准从侧重生活的地理、侧重文化的地理、侧重科学的地理提出了必修课程三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七模块的课程要求。由于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索养。由于教学对象是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主啊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求知欲和探索欲。

学生是教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的活动的主体。怎样检验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提出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如在地球的公转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影响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空分布规律的掌握,再通过质疑求异活动过程,让学生探讨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与建筑设计关系等生活实例,提高他们对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关注的是全球问题及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因而对学生参加探讨活动的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共27分)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3.语言技能包括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4.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5.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等。

6.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7.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的思想。

8.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5、6年级完成目标。9.《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的教学途径。

10.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判断正误16分

1.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要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2.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共分两段,一级的目标类别是语言技能方面的听做、说唱、读写、视听;二级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此外,二级还有语言知识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目标、基本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3.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读的目标中,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4.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使用听、做、画、说、唱、背、玩、演、读、写诸种技巧和活动。但这些技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去选择搭配,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5.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小学生成为朋友。这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者的专断态度,即使在学习英语中,也要谦逊地把学生看作朋友;其次要有自信,自信能使小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肯和自己谈心。()

6.如果以听为训练的中心,用做和画帮助听,则做和画要比听稍后一点,要让学生先听音。()

7.玩、演的目的是听、说英语和记忆英语材料,最好在玩、演之后再读,以判断玩、演之中使用英语的正误,增加用、记英语的效果。()

8.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有效,传统教学手段则缺乏生气,如果学校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只好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粉笔进行教学。()

三、选择题:下面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24分 1.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____。

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B.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C.帮助学生模仿 D.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小学英语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要培养学生____ 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A.学习能力B.自我管理能力C.用英语进行交流D.创新能力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二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____。

A.学多少算多少B.1000—1200个单词C.500个左右单词D.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4.小学英语教学要从模仿性的唱歌游戏着手,通过1—2年的语感积累,再通过多种活动训练,培养用英语听、说、读、写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线应是____。

A.活动B.玩演C.培养语感D.学习用英语做事

5.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___。

A.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B.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

D.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 6.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应考虑____。

A.活动教学的经验B.本班学生的特点C.活动是否方便D.活动是否生动有趣 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____。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 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课本

8.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与习惯,因此他们要____。A.适应市场经济的惯例,把学生和家长当作顾客似的“上帝” B.对学生爱若子弟,为家长分忧

C.适应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亲和力

D.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展的意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 9.小学英语课堂唱英语歌,应要求__D____。

A.曲调准确B.唱得有情感C.结合学生生活D.重在唱会歌词,产生背诵英语材料的作用

10.教育部之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比如____。

A.提高学习兴趣B.消除感官疲劳 C.与国际英语教学手段接轨D.能活化所学英语的情境、语境,便于在用中学。

11.创设情境既要接近学生生活,又要新颖离奇,还要简而易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___。

A.能激发兴趣B.能反映所学英语材料用于交流的社会环境C.能宣传英语民族的文化D.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英语教材的内容

12.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关于听说的要求,除了要求能听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及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要求之外,还要求____。

A.能有较快的听说速度B.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C.能在说话中不带汉语腔调D.能在听音中不进行英-汉翻译

四、简答题33分

1、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九条建议是什么?(9分)

2、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请列举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八大评价建议。83、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

4.一份教案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

55、为什么任务设计要有合适的情景和语境?6

二、判断题

1.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只是一种测试方式,它主要是为了检测英语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它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

2.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4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词性。(×)4.英语学习二级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5.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6.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7.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8.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之一。(√)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四个方面?

1.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2. 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4.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几个级别?各级别都适用于哪个年级?设为九个级别。

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五、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它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每个方面都起什么作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六、一级课程总体目标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七、二级课程目标总体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比不管减数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八、英语课程标准的里六条基本理念是什么?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九、请阐述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十、《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标准》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十一、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估两部分。它是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则,对教育过程和听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十二、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十三、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3.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合作的原则,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4.课程评价要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十四、简要说明你本人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发挥)

十五、情感态度指的是什么?

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十六、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十七、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1.使用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3.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十八、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3.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十九、《标准》中学习策略可分为哪几类?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二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1. 加强反思和监控。

2. 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3.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

4.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十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类似于足球的战术。学习策略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和认识也是学习策略。

二十二、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几点(至少说出三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二

十三、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

二十四、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二十五、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说三点)1. 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

2. 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5.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6.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7. 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8.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9. 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二

十六、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

1.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2.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3.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二十七、任务活动的类型介绍。1.信息传递型 2. 推理决定型 3. 观点阐述型

二十八、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教师角色比较丰富,教师首先要通过任务驱动型学习,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交际进程起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二

十九、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等,比如,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等等,于是教师的性格、心态、气质将随之变化,工作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三

十、对教师评价变化有哪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的综合性评价。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下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测试题(参考答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共10分)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

    浅谈地理课程标准

    浅谈地理课程标准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编制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已经颁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在山东、广......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合集5篇]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言文字是人......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测试题

    初中世界地理地球运动、山脊山谷地形部位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

    初中地理新课标测试题5篇

    初中地理新课标测试题 一、 填空题(65分。每空2.5分) 1.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 、 、 、 。 2.初中地理课程的五大特征是 、 、 、 、 。 3.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初中二年级地理暑假作业测试题

    1、以贸易导向型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多分布在?A.内地 B.延边地区 C.沿海地区 D.大城市2、上海的钢铁工业分布在?A.金山 B.宝山 C.崇明岛 D.市中心地区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精选合集)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