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地理课程标准
浅谈地理课程标准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编制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已经颁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进行实验,计划2007年秋季在全国高中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理解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标准中必须要搞明白的。
一、名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地理教学大纲及其存在的问题
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自颁布之日起,就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力求对中学地理课程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广大教师和教科书编者在教学大纲的使用过程中,感到存在一些问题。
⑴“教学大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专业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大纲较多地从地理学科考虑,“学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在内容选择及难易程度上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教学大纲”刚性强,缺少弹性。多数情况下,只列出知识内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一纲一本”的状况分不开的。“教学大纲”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对各个内容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
⑶“教学大纲”的重点是规定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怎么“教”,对学生怎么“学”重视不够。加之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导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对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由此产生重视“双基”的教学和评价,忽视其他方面以及教师、学生内在的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突出。
2.“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与功能
“课程标准”的涵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它是编写教科书、教学及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
⑴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考虑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精英。内容更多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出发,所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⑵课程标准改变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的状况,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这些行为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和可评估的。
⑶课程标准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在教学,还有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要求,提出倡导探究学习,强调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提倡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从地理教学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看,不只是名称上变化,而是反映了地理课程在课程观、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想和课程目标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3.新的价值取向
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⑴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新课程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因此,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如何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其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阐释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⑶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所以,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加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校生活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
二、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
1.课程观的差异
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组织实施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课程观决定课程的编制,以不同的课程观为指导,编制出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课程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课程观主要有3种:学科中心课程观、学生中心课程观、社会中心课程观。这3种课程观都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显著的不足。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教学大纲是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的,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地理课程标准力求融合3种课程观的优点,以其指导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说,地理课程标准所依据的课程观,是一种“融合”的课程观,具体可以表述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其中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地理课程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社会需要为方向”,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不是背离社会的需要,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推动社会前进。“以学科发展为基础”,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地理知识是载体。地理知识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要满足社会未来的需要。
2.课程目标的差异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来支持和展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课程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地理素养全面培养的目的。
3.课程内容的差异
这主要表现在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要求上。
⑴“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不同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从公民角度来说的科学基础知识,它要求“有用”、培养素质。
⑵选择知识的角度不同
基于上面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选择知识的角度不同。
地理课程标准更多是培养公民地理素养的角度来选择和组织知识的,它考虑的是哪些知识是合格公民必备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的、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力求突出人地关系主线,从自然地理要素看不系统,从某一要素看也不系统,从具体内容看还不系统。
⑶“要求”的重心不同
课程标准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外,特别强调知识怎么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要求为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背景和案例,倡导学生探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4.课程评价的差异
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力求有明显的改变,在重视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强调与过程评价结合;在评价的甄别功能之外,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建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内容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框架上的区别
1.两者结构上的差异
课程标准是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部分构成。
2.“课程标准”各个部分的作用
⑴前言
主要介绍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地理学的定义和特点,对地理课程的定位、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作了详细叙述。
⑵课程标准
对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⑶内容标准
规定高中阶段学生在地理方面应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要达到的标准。
⑷实施建议
主要从教学方法示例、如何评价、教科书的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对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可行、实用,对教师和教科书编者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十分有益。
3.结构差异的分析
⑴课程从经验设计变为较为理性的设计
由于我国长期执行教科书的国定制,因此,以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教学层面,而缺少对课程层面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地理课程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特别是此课程改革进行的大量前期研究,如地理课程的国际比较、地理学科最新进展研究、地理课程理论研究等,使课程设计从经验设计走向了较为理性的设计。还广泛地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学生、教师、校长和学生家长等进行了大量实际调查研究,使得地理课程的编制有了较强的研究基础和实践依据。这种较为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表现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明确表述上,更反映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设计上。
⑵课程内容从学科本位变为学生发展本位
地理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表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点不仅以行为的形式来表述,还列有“活动建议”,使知识与知识获得的背景和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提供了机会。
课程标准的内容从目标的3个方面提出,又从行为具体表述和活动建议的配合,使课程内容形成网络,知识是活的。
⑶课程实施从刚性“要求”变为弹性“建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可选择的,是建议性的,属于弹性要求,语言表述常常是“应„„”、“可以„„”、“建议„„”等商量式的。较之大纲,除了教学建议、考试之外,还增加了“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选择的范围更广,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二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7-9'GEO'1.3.5)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7-9'GEO'1.3.6)
四、设计思路(7-9'GEO'1.4)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7-9'GEO'1.4.1)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7-9'GEO'1.4.2)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7-9'GEO'1.4.3)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7-9'GEO'1.4.4)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7-9'GEO'1.4.5)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7-9'GEO'2)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7-9'GEO'2.1)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7-9'GEO'2.1.1)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7-9'GEO'2.1.2)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7-9'GEO'2.1.3)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7-9'GEO'2.1.4)
二、过程与方法(7-9'GEO'2.2)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7-9'GEO'2.2.1)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7-9'GEO'2.2.2)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7-9'GEO'2.2.3)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7-9'GEO'2.2.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9'GEO'2.3)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7-9'GEO'2.3.1)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7-9'GEO'2.3.2)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7-9'GEO'2.3.3)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7-9'GEO'2.3.4)
第三部分 内容目标(7-9'GEO'3)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略)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7-9'GEO'4)
一、教学建议(7-9'GEO'4.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7-9'GEO'4.1.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案例 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
展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一张纸上。
阅读有关日本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整理出若干条要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
根据上述资料,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将当地能买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比较,说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种联系和影响。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二)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7-9'GEO'4.1.2)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一 “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综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首先把教材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教学。全班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采访之后,自由选择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教师提出辩题:“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两大组分别准备。每方有三种角色供学生选择:辩手,主要发言;策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南(或北)方人,表演反映本方区域特点的生活小品或歌舞以支持本方辩手的观点。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
课前的准备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市场调查、人物访问、广告制作等。然后,写出访问札记、广告词,绘制图画,准备节目。教师做好引导和资料支持工作。
上课时,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辩论结束后,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撰写小论文。
案例二 “问题解决”式学习
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
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一个球体表面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
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出确定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
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中。学生会联想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划两条十字交叉的线。但怎样向别人描述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
“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船上配有显示经纬度的仪器),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
(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7-9'GEO'4.1.3)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一 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
在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教学中,可把景观图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图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和收割等图片,介绍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地点。
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学生利用地图,讨论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在哪个地区。
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讲评。
案例二 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并展示学习成果
关于“世界人种”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网络上分别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种资料。
将查找到的资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计算机展示作品。
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9'GEO'4.1.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案例 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第一步,确定考察项目。
第二步,准备资料。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并制成分布图和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野外观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及路线。在野外考察中,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聚落、铁路、公路、土地利用类型等予以确认;把地图上未标注的地理事物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步,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及确定题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和程序;考察的内容及已有资料;已有资料同野外考察的关系;主要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评价建议(7-9'GEO'4.2)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7-9'GEO'4.2.1)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应了解学生: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一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3)南极洲景观图片;
(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为什么南极洲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案例二 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
检测“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的达标程度,可采用让学生撰写小短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撰写小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资料的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写作小短文过程中的完整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又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问题时,让学生搜集(或给出)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绘出人口数量变化图。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7-9'GEO'4.2.2)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全面、敏锐,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参与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评定量表法。
案例 用观察的方法评价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领悟、运用状况
在认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检测“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说明区域内主要地区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材料归纳出主要地理差?quot;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请你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选择这几个地区的依据;
(2)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从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观察方法运用的水平、地理比较方法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及时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区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7-9'GEO'4.2.3)
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验证;能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会进行概念、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案例一 对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考查学生对区域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学生对某个国家民俗文化特色的理解水平,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提供反映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图片、录像、光盘等,让学生口头说明(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学生需要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口头表述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对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抽象概括程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案例二 让学生以简略地图、图表、模式图等,反映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学习”认识大洲“时,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采用让学生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将课文中对北美洲地形空间格局的文字表述转绘为地理略图或模式图。如学生能画出北美洲地形呈三个南北纵列带的示意图,实现了图文间的转换,便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7-9'GEO'4.2.4)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观察是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搜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案例 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7-9'GEO'4.2.5)
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下表是对应”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建议。当然,检测每项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不是惟一的,在此只是提供一种评价思路,供教师评价时参考。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9'GEO'4.3)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7-9'GEO'4.3.1)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必备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东西两半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与交通图、中国地形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县(市)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
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2)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
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3)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第三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关注学生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慨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如让学生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城市的建设及全球资源状况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他们学习的使命感。
在地理学习情感转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程、要求的多元性。
新课程标准从侧重生活的地理、侧重文化的地理、侧重科学的地理提出了必修课程三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七模块的课程要求。由于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索养。由于教学对象是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主啊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求知欲和探索欲。
学生是教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的活动的主体。怎样检验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提出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如在地球的公转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影响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空分布规律的掌握,再通过质疑求异活动过程,让学生探讨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与建筑设计关系等生活实例,提高他们对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关注的是全球问题及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因而对学生参加探讨活动的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第四篇: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
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
学号:20082613630
姓名:卢美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提到“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公民的地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同时对地理教育和地理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是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求人们在对地理知识的基本掌握和熟悉运用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产生破坏的发展,即一种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可以形成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结果。
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要求,地理科学得以迅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而这两者的发展又对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课程标准已不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以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为基础的新的课程标准,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知识的传授,不能单纯的基于理论,而是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说不做和只做不说,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新课程标准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都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规律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样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了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事实,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即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理以及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理论。
《标准》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结论,在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机制中获得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尝试着从生活中发现,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够更积极的想方法去解决,从而自主的搜集资料,提出思路,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这样就带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得出结论,又可以发现闪光点,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知识的积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锻炼,通过自身探搜得到结论,受到鼓励,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识记材料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做不到的。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地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据统计,从1750年到1900年,人类的知识是150年增加一倍,此后是50年增加一倍,而到60年代以后,几乎是每10年再增加一倍。到21世纪,人们则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高新技术产业、交通和通信发展等层出不穷,反映在地理教育中所要增加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教学时数和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必须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如将“气压”知识上移至高中地理,各类自然资源只保留水、土地资源作为案例。另一个方面,将一些贴近生活反映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内容引进教材,如聚落与环境、国际合作、区域文化。其次是鼓励探究,“实施建议”中列举了“‘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式学习”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篇:学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doc
学习《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地理一班:杨世龙 2009022112 学习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心得
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颁布。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鲜明地体现了当代教改新理念,密切针对地理教改重大课题,高屋建瓴,“解放”了地理教学,开创了中学地理教学的新局面。同时,也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修订的教学大纲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地理教育思想和社会要求。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纲领性文件,它在课程理念、评价机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有较大的不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
1.《课程标准》依据情感心理学的教学论思想和罗杰斯的“人本化教学”思想,取代了赫尔巴特的“学科三中心论”。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2.《课程标准》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发展观,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倡导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致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以形成学生终生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改变现行教学大纲过分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弊端,转而注重师生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具体化。3.《课程标准》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
4.《课程标准》大幅度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7个选修模块给了学生很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又给地方、学校、教师留下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余地。
5.基于“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课程理念,突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生活能力,《课程标准》突出了一些应用性强的领域,如设置“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三个应用性强的模块。
二、《课程标准》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
1.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一思想将逐渐改变我国当前把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通过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形成的评价以及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等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心理学“三维度认知心理”理论,有利于学生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全人格结构。
2.学分制的实施和必修、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便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发自兴趣的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在做中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包括“理解周围的世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情感观念。渗透点具体、广泛、可操作性强。
四、《课程标准》调整了内容标准
1.《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上,瞄准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常见问题以及国民利益和民众兴趣所在,瞄准当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终生发展需要,在保留经典地理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增加相应内容,删除部分“繁、难、偏、旧”的知识。如在《课程标准》中,大量引入了现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观点和理论:“地理2”中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地理3”中有“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1”中有“宇宙大爆炸”假说;“选修2”中有“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选修7”中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但是,有关“土壤”的具体内容却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出现。
2.《课程标准》摒弃了现行《教学大纲》中的传统的学科内容划分体系和传统的“条述法”的叙述方式。在教学内容上,通常围绕学习主题组织知识点,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但对于主题下的每个知识点都给以较多说明和教学建议。
3.《课程标准》突出“教学案例”的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对“教学案例”的阅读、讨论、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五、《课程标准》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 1.在《课程标准》中设计“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比之现行的教学大纲是一大进步。在这两个“建议”中,有大量的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和学法指导,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有序和谐发展。因此,这两个“建议”是实现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
2.“活动建议”内容清晰、要求明确,便于操作,对开展教学活动有指导意义。
3.“实施建议”对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都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操作。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中,配合案例,针对性强,便于借鉴;倡导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