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次作业(含五篇)

时间:2019-05-13 10:2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第一次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第一次作业》。

第一篇:2011年第一次作业

浅析土地生态规划对新城区发展的意义

08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二班

刘守刚20086454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由于资源的短缺、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的加剧,使各地区发展的需求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土地生态规划这一概念来分析其对苏州市相城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城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生态规划、环境、新城区引言

新世纪开始,全国掀起了一股撤县(市)设区的热潮,2000年12月至2002年4月,全国一共撤县(市)设区21个,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有11个县(市)被兼并。这一系列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使原来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权的县(市)在顷刻之间变为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这些地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这些新建城区,在区域调整后,它们将从一个含有大量农村地域的县域行政区转变为城市行政区。在区划调整初期的稳定过渡阶段,这些新城区唯一被“上收”的管理权限便是规划权,在这些新城区更好更快的融入中心城区的过程之中,新城区发展规划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同时发展离不开环境,这些新城区的发展定位要基于其实际情况,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地区的要求,制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规划。

从历史的时代要求看,国际石油原油价格连年上涨,截至2008年4月底,已突破115美元/桶,国内方面,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收紧“地根”和“银根”,这些都迫切要求地方发展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可持续发展规划呼之欲出。

从地理的空间需求来看,这些新城区大多承载着融入中心城区从而建设成为商贸、物流、人居副中心以调整城市化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生态布局的重任。因此,对于它们而言,具有发展特色,能够完善中心城市整体功能的发展规划尤为重要。

土地生态规划在对区域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环境容量合理布局各类用地,使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它更加注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系,更加注重土地利用的系统目标。土地生态规划

2.1 土地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的概念。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1994)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和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因此生态规划的“生态”已不是狭义的生物学概念了,而是包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协调、持续发展的含义。

生态规划是城乡生态评价、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生态规划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状况等人工生态因子和气候、水系、地形面貌等自然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都相当的重视,在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后,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以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进。

土地生态规划的概念。土地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由生物因子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人文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在土地生态系统性能及动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土地自然系统日益与地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成为十分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吴次芳等在其编著的《土地生态学》一书中,将土地生态规划定义为“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17]土地生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它更多地研究一定区域内的土地生态系统长期运行发展的战略部署。

2.2 土地生态规划的内容

土地生态规划的实质是以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用途)为中心,以土地生态条件为基础,以土地生态适宜性和土地生态潜力为依据,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要求,对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布局,以对土地生态系统这一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进行合理调节,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具有地域差异性,加上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历史传统等人文因素的地域差异性,决定了土地生态规划内容的多样性,但一般来讲,土地生态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土地生态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生态调查包括土地的自然因素调查和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它们既是影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因素,又是土地开发利用的可能条件。土地的自然因素调查包括温度、湿度、雨量、日照、降雨及其影响范围等气候因子,基岩层、土壤类型、土壤的稳定性、土壤生产能力等地质因子,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河流及其分布、洪水、地下水、地表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等水文因子和植被群落、家作物以及人工草地等植被因子;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包括人口、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及其素质,教育水平),交通状况及区位,基础设施、能源、供水、供电、电讯等到公共设施,工农业产值及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主导产业及市场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找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利用问题,提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它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土地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合理性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以及效益分析和归纳以及总结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所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其目标是根据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性能,按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发展要求与资源利用要求,对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价值做出评价,划分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从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实际需要看,土地生态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评价内容: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分析并结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评价其对某类用途(如农、林、牧、水产养殖、城建等)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大小,划分其适宜程度等级(通常可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或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在当前生产情况下土地生态系统功能如何,有哪些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改变的程度和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建立土地生态系统的最佳结构。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综合分析土地本身的生态条件,采取试验、预测模型等方法,测算和评价土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生产力,并将这种自然系统的生产潜力与土地生态系统的现实生产力进行对比(当然,这种对比必须以相同或相近地带性部位为标准[4]),揭示今后土地生态系统最优利用能使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程度。

土地生态分区。土地生态分区是按照土地基本用途及其生态功能不同所划分的区域,亦即以土地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土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基本相似的区域。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限制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行为,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符合生态学原则,创造既合乎人类理想又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生态规划方案的编制。一般而言,土地生态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在对规划区域土地生态条件、土地生态适宜性、土地利用现状、开发利用潜力和各行业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包括总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具体目标)。

制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方案,协调各部门用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这是规划的核心环节,它具体包括两种平衡:一是以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得出的各类用地供给量与各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为依据,进行各类用地数量的综合平衡;二是以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依据,审查各部门、各行业发展要求的用地位置、范围是否存在矛盾,进行各类用地空间布局的综合平衡。

划分土地生态功能区,亦即土地用途区(或称用地分区),并制定各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规则、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建设及保护的主要措施。用地分区(或土地生态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协调各部门各行业间用地矛盾、限制不适当开发利用行为、控制各类用地布局、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进行各类土地生态建设的基本依据[20],是整个规划的重要环节。

规划方案可行性与效益、论证。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通常应拟定若干供选方案,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对每个供选方案要进行实施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和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论证,经过反复协调和优选,最终确定最佳规划方案。

制定土地生态规划实施的措施。实施规划的措施要具体、可行、得力,应包括政策措施、法规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技术措施、行政管理和监督措施,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对于总体的土地生态规划,按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般做法,地(州)级以上的规划中要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指导对各地域区土地利用实施宏观调控;县级以上土地生态规划在进行地域分区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生态地域区,即进行土地生态区划。从而将土地生态地域区与生态功能区(土地用途区或用地区)有机结合。

2.3 土地生态规划的步骤

60年代以来,尽管不同作者及规划工作者乃至政府部门在其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中,其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是以McHarg方法作基础的。

McHarg生态规划方法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①确立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②广泛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包括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野生动物、自然景观、土地利用、人口、交通、文化、人的价值观调查,并分别描绘在地图上;③根据规划目标综合分析,提取在第二步所收集的资料;④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分析,确定适应性等级;⑤综合适宜性图的建立。

McHarg方法的核心是,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性能,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从而使自然的利用与开发及人类其它活动与自然特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起来。

2.4 土地生态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

土地生态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统一于基于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土地生态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似处,它们的规划目标相似,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土地生态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中心的生物圈资源(包括森林资源、牧草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规律,创造更适宜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合理地配置社会生产力,以便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与共生,并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生态规划二者的规划目标都是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协调、持续发展、和谐共存。

它们的规划对象范围相似。土地利用规划的对象是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和空间系统,土地生态规划的规划对象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土地生态系统,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两者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土地。

土地生态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异处

土地利用规划所用的理论为地租和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持续利用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最基本的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工程方法,最基础的理论是系统理论与土地利用系统理论,最基本的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工程方法。

规划的核心与内容不同,土地生态规划的核心是集中反映在人类与区域环境的关系,即土地生态规划致力于各要素之间尤其人类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改善,而它的研究内容紧紧围绕“生态”概念,是针对土地生态问题而进行的界定性的研究,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规划本质上是空间规划,核心是各类用途土地的空间布局安排,如今它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政策与管理等联系在一起,具有规划内容的广泛性。土地生态规划对新城区发展的意义

3.1 进行土地生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时代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大自然进行大肆的开发、掠夺与破坏。上世纪70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意识到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构建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发展形态。

新城区的建设应该在时代的新起点上,以更高的要求、更新的理念、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如今,国土规划的内容已不再是单纯解决城市病及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开始解决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国土规划应以地区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环境的合理供给和优化配置,使区域实现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确保持续发展。

2003年,我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收紧“地根”、“银根”,大力实施宏观调整政策,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鼓励对土地的生态规划,合理利用、集约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9]

3.2 进行土地生态规划是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面临着人口拥挤、布局混乱、土地配置效率低、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公共设施短缺和名胜古迹遭受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伴随着这些城市发展的压力与功能完善的需求,这些中心城市寻求在周边地区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撤县(市)设区后形成的新城区自然担负着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重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实行大规模的外向型经济,大规模地引进企业、发展经济,这些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地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土地等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以及土地生态系统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极限,使得苏州市迫切需要大面积的生态绿地来作为其中心城市的生态“绿肺”,以缓解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使中心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并促使苏州市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地发展。土地生态规划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能有效引导城区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更为注重生态效益,更加注重建设发展对土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3.3 进行土地生态规划是发挥相城区自身后发优势的有效途径

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发展起步晚的地区可以吸取发展早的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苏州市相城区可以充分借鉴相邻区或苏州各县级市甚至是其他地方发展的道路,走一条新型的生态、绿色的发展之路。而事实上,苏州市相城区现在所提出的“四城”建设目标,已经融入生态因素,突出了生态在发展中的重要性,据此土地生态规划对苏州市相城区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白洪.城市土地生态规划研究——以贵阳市为例.[2] 杨子生.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2):114-124.[3] 尹君,姚会武,王亚西,谢啸斌,赵鲁燕,张勇.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71-77.[4] 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J].地理学报,1986,41(1):1-6.[5] McHarg,I.L.Design With Natur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l969.[6] McHarg,I.L.Human planning at Penasylvania.Landscape Planning,1981,8(2):109-120.[7] Rose,D.,F.Steiner and J.Jackson.An applied human ecologicalapproach to regional planning,Landscape Planning,1979,5(4):241-261.[8]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2002.[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0] 陈常优,沈娟.试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51.(一)[11] 李加林.国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9,12(3):69.[12] 刘馨.浅谈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中国土地,2006,5:19-20.[13]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2010,2002.[14]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5] 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16] 王万茂.土地利用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17] 吴次芳,徐保根等.土地生态学.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8.[18]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9] 李博,杨持,林鹏.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0] 杨子生,陈昌琼,杨升吉,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1] 苏州市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土壤志,1984.

第二篇: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

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

(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特别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里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可寻找其他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4)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

2.被人殴打以后怎么办?

第一、设法与才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助。

第二、及时治疗。

第三、妥善保管包看病治疗的医院单据和诊断书,以备后用。

第四、及时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3.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

(1)自己坚决不去。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3)及时报告。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要打110报警。

第二次作业

1.如果有人抢夺你的钱物怎么办?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以尽量减少损失、减少皮内痛苦为主进行对付。遭抢之时,要努力挣脱,尽快逃离,一边跑一边呼喊:“有坏人抢劫呀!”如果挣脱时有物品带不走,如帽子掉地下了,书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顾这些,以自身挣脱为主。挣扎,喊叫,跑就代表着你斗争的勇气。

2.怎样预防被偷盗?

首先,要注意对家庭财产的保密。家中的贵重物品、现金、债券及股票等,不能轻易露底,包括对某些亲友、邻居。不要将家中钥匙随便交给他人使用,防止居心不良的人从中偷配钥匙,寻机行窃;如果钥匙丢失,要马上换锁;不能与萍水相逢、不明底细的人交往,更不能带到家中来做客,防止“引狼入室”…… 外出时,尽量不要带大量现金;当人多拥挤时,千万不要只顾抢购物品、车票而忽视提包安全,要用手、身体护住财物,并时刻警惕身边举止不正常的人…… 这里还想向大家补充几点是:当你把书包、皮包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挂在车把上或是夹在后架上时,要把“包”设法与自行车拴在一起,锁

起来,要不然,坏人拿着太方便了!到路边买东西千万不要把包放在车上,以免坏人借机偷盗。

第三篇:第一次作业

交大音乐欣赏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8.《梭罗河》《星星索》《哎哟,妈妈》是以下哪个国家著名的民歌?()选择一项:

a.俄罗斯 b.日本 c.美国 d.印度尼西亚

9.中国的民歌按照体裁形式分类,以下不属于的是()选择一项:

a.号子 b.小调 c.夜曲d.山歌

10.以下关于“咏叹调”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选择一项:

a.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 b.咏叹调即抒情调

c.它不可以以独立的音乐会形式存在d.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

2.以下哪个时期的外国音乐特征是形式严谨,具有超高的技巧?()选择一项: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 d.近现代时期

11.歌剧产生于以下哪个时期哪个国家?()选择一项: a.17世纪的意大利 b.16世纪的德国 c.17世纪的德国 d.16世纪的意大利

12.在对唱的基础上,若再进行分声部的结合,每个声部由一人担当演唱来进行演唱的形式,称为()选择一项:

a.齐唱b.对唱 c.重唱 d.合唱

6.Chanson(香颂)是以下哪个国家的艺术歌曲名称?()选择一项:

a.法国b.英国 c.奥地利 d.俄罗斯

20.《春节序曲》的作者是()选择一项:

a.聂耳 b.赵元任 c.萧友梅 d.李焕之

13.几个声部结合在一起,每个声部有两个人或多个人担当,进行分声部的演唱形式,称为()选择一项:

a.对唱 b.合唱c.齐唱 d.重唱

3.南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进入一个成熟的时代,请问其属于以下哪个时代?()选择一项:

a.元代 b.宋代c.明清 d.唐代

1.以下哪个时期的外国音乐特征是浮华、复杂,富有感性的吸引力?()选择一项:

a.巴洛克时期b.古典主义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近现代时期

7.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是黎青主1920年留德期间创作的()选择一项:

a.《玫瑰三愿》 b.《教我如何不想他》 c.《大江东去》d.《问》

15.康塔塔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选择一项:

a.英国 b.法国 c.德国d.意大利

17.以下有哪一乐章不是《黄河大合唱》里的()选择一项:

a.《河边对口曲》 b.《黄河之水天上来》 c.《保卫黄河》 d.《黄河曲》

19.管弦乐团的组成以下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弹拨组、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 b.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c.弹拨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 d.弦乐组、弹拨组、铜管组、打击组

4.以下是昆剧代表作的是哪一项?()选择一项:

a.《张协状元》 b.《麻雀与小孩》 c.《牡丹亭》d.《牧童短笛》

18.弦乐五重奏《鳟鱼》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作品()选择一项:

a.贝多芬 b.海顿 c.柴可夫斯基 d.舒伯特

14.以下有哪一部作品不是J·S·巴赫所作()选择一项:

a.《马太受难曲》 b.《弥赛亚》

c.《平均律钢琴曲集》 d.《赋格的艺术》

16.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者是()选择一项:

a.黄自b.冼星海 c.赵元任 d.萧友梅

5.以下不属于民族唱法的是()选择一项:

a.戏曲 b.曲艺 c.民歌 d.原生态

第四篇:第一次作业

多选题。

1.中共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和旗帜,十七大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即()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D.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3.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A.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又根据中国文化精华和世界文明优秀成果进行创新

D.又吸取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因此它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一生思想与实践的完整体现

5.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C.《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党的建设的思想

6.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7.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历史条件有()

A.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B.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

C.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D.延安整风以及由此带来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及其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包括的基本方面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

9.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具体包括()

A.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B.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

C.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有益的东西

D.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10.邓小平和我们党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说,()

A.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B.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C.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D.他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的信任篡权谋私有本质区别

1ABCD2AB3AB4ABC 5BC 6CD 7ABCD 8ABD 9ABC 10ABCD

第五篇: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

1.()的《Z理论》一书揭示了形成日美管理模式差别的原因。

A.威廉•大内 B.安东尼•阿索斯 C.特雷斯•迪尔 D.托马斯 E.劳伦斯•米勒

正确答案:A

2.美国企业精神一书是()撰写的。

A.威廉•大内 B.安东尼•阿索斯 C.特雷斯•迪尔 D.托马斯 E.劳伦斯•米勒

正确答案:E

3.()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的出版,把企业文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A.巴纳德和赛尔茨尼克 B.威廉•大内 C.德鲁克 D.安东尼•阿索斯 E.丹尼尔•雷斯

正确答案:E 4.海尔集团的()案例被列入哈佛案例库。

A.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B.海尔精神 C.张瑞敏管理之道 D.海尔核心价值观 E.海尔改革战略

正确答案:A

5.企业文化理论的初步奠定者是()。

A.比尔•安伯纳西 B.威廉•大内 C.帕斯卡尔 D.迪尔 E.托马斯

正确答案:A

6.企业文化理论由()学者提出。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加拿大 E.法国

正确答案:A

7.企业文化结构中的表层是指()。A.企业风貌

B.企业形象 C.企业伦理道德 D.企业价值观 E.企业精神

正确答案:B

8.企业文化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新的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几个里程碑?()

A.第一个里程碑 B.第二个里程碑 C.第三个里程碑 D.第四个里程碑 E.第五个里程碑

正确答案:D

9.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来看,下面哪一项不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会计 D.企业形象 E.企业道德观念

正确答案:C

10.企业文化结构中的深层是指()。A.企业风貌 B.企业形象

C.企业伦理道德 D.企业价值观 E.企业精神

正确答案:D

多选题:(共5题 每题4分)

1.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精髓是()。

A.讲求信任 B.微妙性 C.团体主义 D.人际间的亲密性 E.效忠企业

正确答案:ABD

2.企业管理变化的三大趋势是:()。

A.理念人性化 B.管理科学化 C.目标社会化 D.硬件现代化 E.软件人文化

正确答案:ABC

3.企业文化理论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

A.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B.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C.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 D.寻求优势 E.XY理论

正确答案:ABCD

4.发达国家的公司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A.经营国际化

B.跨国合作化

C.文化一体化

D.管理多元化 E.价值观一致化

正确答案:ABC

5.企业文化出现前的三个理论学派是(A.组织技术学派

B.行为科学学派

C.管理科学学派

D.知识经济学派 E.技术管理学派

正确答案:ABC

6.一般领导理论可分为()。

A.素质论

B.运筹论

C.风格论

D.权变论 E.因变论)。正确答案:ACD

7.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其经济价值的。

A.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

B.企业员工的经营管理特色

C.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

D.促进企业深化改革 E.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ABCD

8.从市场角度分类,企业文化包括()。

A.竞争文化

B.强人文化

C.拼搏与娱乐文化

D.赌博文化 E.过程文化

正确答案:BCDE

9.按空间分布特征,可把企业文化划分为(A.西方模式

B.东方模式

C.不同民族模式

D.不同国家模式 E.地方模式

正确答案:ABCD

10.在企业文化结构中,处于深层的是()。)模式。

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 B.企业精神

C.企业伦理道德规范 D.企业风貌与形象 E.企业行为准则

正确答案:AB

判断题:(共5题 每题3分)

1.马斯洛的《激励与个人》一书是泰勒制阶段的产物。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传统管理更多地着眼占1/3的有形管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企业文化着眼欲2/3比重的有形管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4.企业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学科。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5.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6.企业文化是一种宏观的文化。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7.共识性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企业文化以企业的物质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下,经过企业领导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下载2011年第一次作业(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第一次作业(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次作业

    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经理人与所有者存在代理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合作就是制定共同目标,经理人帮所有者经营,所有者给予经理人报酬。竞争指......

    第一次作业

    读秀学术搜索 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源组成的庞大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可以对文献资源及其全文内容进行深度检索,并且提供原文传送......

    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民间文学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锣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响啷啷。”这里用的是 谐音双关 修辞手法。 2. 谚语 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灿烂的明珠”。 3. 谜语 是具......

    暑假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政府......

    财务会计第一次作业

    财务会计第一次作业 1、喜欢不喜欢学“财务会计”? 答:非常喜欢。2、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答:非常喜欢。因为会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学习会计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的真理及现......

    电子商务第一次作业

    电子商务作业(一)1、电子商务的定义是什么?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新的定义? 2、实施电子商务常用的硬件或软件工具或产品有哪些? 3、什么是广义电子商务?它对电子商务发展有何......

    第一次作业答题

    3.结合案例,谈谈对医院管理者技能和基本素质的理解? 答:1.任何管理者想在变化万千的复杂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管理技能其又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