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0: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

第一篇: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开发,可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多、图书资源不足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可有效解决学校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问题,可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与学生在校有书没时间读,在家有时间没书读现象,可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好学、好读风气,及时发现学生个性特征、特长,疏通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及时引导与纠正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使学生从小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使学生课外阅读量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根据我市电教教仪站每年一次的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大多数学校藏书量不足。现我市(县级市)中心小学共计23所,在校学生人数20399人,图书总量224297册,生均11册;单设初中17所,在校学生人数12649人,图书总量175923册,生均14册。完全中学4所,在校学生人数10239人,图书总量172914册,生均17册。其中有的农村学校生均仅6册左右。以上数字,还包括很多学校的复本书和该剔旧而没有剔除的旧书,准确数字还会低于上述统计数。特别是近一年,大部分农村学校在图书建设中因种种原因没有经济能力再增添新书。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用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利用图书室(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低于450万字的总体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室的工作,多次召开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研究学校图书工作,制定学校图书室的工作目标,并责成相关人员写出学校图书室工作的开展计划,经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即时实施。学校先后为全镇45个教学班购置了藏书柜;每年为学校图书室购置部分新书,并组织毕业班的学生“为弟弟妹妹献爱心,为母校留纪念”活动,把自己在小学阶段购置的课外书籍捐赠给学校图书室,丰富藏书内容,让学弟、学妹们有更多、更好的书籍阅读;新建了学校学生、教师阅览室,添置了书柜、报架;为提高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给图书室购置了电脑;为改善图书的藏书环境和学生的借阅环境,对图书室进行了粉刷及安排专人负责卫生工作;并给图书室安装了窗帘,防灰防尘,这些都给图书工作的管理人员以极大的鼓舞,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搞好学校的图书工作奠定了基础。

(资料:学生电子资料查阅处学生工具书查阅处)

一、制定图书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对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图书管理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联系学校自身实际制定了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图书工作根据这一方针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多、藏书量不足、阅览室座位不够,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

二、建立班级图书柜

学校为每个教学班建立了图书柜,图书的来源是:学校考虑一般家长每学期都会为子女购置几本课外书籍,学校就通过学生家长会,发动每名学生将部分书籍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图书资源在班内共享。把每个学生在家只能阅读几本书,变成能阅读几

十、甚至一百多本书的图书,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都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家长也意识到,各家只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使自己的子女享受到更多的图书资源。每名学生带到班级的图书有明确的登记,放暑寒假时各学生要将书带回家由学生自己管理。

为了有效的利用这些图书资源,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益,学校安排了班级图书柜开放、借阅活动。各班班主任兼职班级图书管理员,每个班推选出两名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日常借阅工作。学校规定三项基本指标:每学期每班应达到生均集书两册以上(困难学生除外),每生每月要借阅图书两册以上,每班每月集体开放次数不少于10次。并实行月检制度,定期检查各校、各班的图书工作开展情况,图书管理员根据当月的检查记载,写出月检报告,上报学校领导,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加以公布,以便改进后期的工作。班级图书管理员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到学校阅览室借阅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图书(每次借阅量不超过50本),以充实班级图书柜的藏书,并实行月借还制度,提高图书流通率与使用率。由于各班图书管理员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每学期还要对学生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班级图书柜活动中的借阅、开放、登记、记载等活动。

(资料:班级图书柜班级图书柜借阅登记簿班级图书柜开放登记簿班级集书登记簿班级图书柜借阅、开放月检统计表课外阅读月检报告)

2008年4月份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出:全镇共有教学班29个,学生1247人,集书3343册,图书借阅2768人次,开放356班次,班级图书柜生均图书占有量2.7册,月人均借阅图书2.3本,月班均开放12.5班次,图书质量有27个班达A级。小学一、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00字、每册50页、每月2册计算,月阅读量约1万字,期阅读量约4万字,年阅读量约8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6万字;

三、四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50字、每册150页、每月2册计算,月阅读量约4.5万字,学期阅读量约18万字,年阅读量约36万字,学段阅读量约72万字;

五、六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250字、每册200页、每月2册计算,月阅读量约10万字,学期阅读量约40万字,年阅读量约80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60万字„„均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建立家庭图书柜

调查显示:农村大部分学生在家有时间无书读,未养成书写读后感言、与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和资料收集等方面的习惯,没有条件对在阅读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资料查阅与解决,缺乏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有效指导,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不良习性慢慢滋生,从而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生活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采取了建立家庭图书柜的方法,鼓励家长给孩子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既能看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又能看到孩子在喜好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的书籍。

各年级以班为管理单位,建立每生家庭图书柜。根据学校图书室下发的“家庭图书柜图书交换阅读登记簿”所列各项要求对每生的家庭图书数量、书籍名称,学生间书籍“交换阅读”册数等基本情况加以记载,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情况。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尽可能多为学生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书籍,使每个学生在家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鼓励学生间图书的交换阅读,并作为好人好事予以记载,加以表彰,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自主学习、行为习惯、资料收集与查阅、问题提出与解决等方面的能力。正如:“我有图书几十册,整齐队列任检阅,字词句段常收集,天天阅读写心得;我有图书几十册,交换阅读互补缺,一件好事一本书,共同提高齐欢跃。”中写到的一样,不仅要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资料收集、书写感言、争做好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方面的良好习惯,而且要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资料:家庭图书柜家庭图书柜交换阅读登记簿家庭图书柜交换阅读月检统计表)

2008年4月份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出:全镇共有教学班29个,学生1247人,建立家庭图书柜1238个,图书总量14776册,生均图书12.5册,学生间图书交换阅读2975册次,生均图书交换阅读2.4册。小学一、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00字、每册50页、每月2.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1.2万字,期阅读量约4.8万字,年阅读量约9.6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9.2万字;

三、四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50字、每册150页、每月2.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5.4万字,学期阅读量约21.6万字,年阅读量约43.2万字,学段阅读量约86.4万字;

五、六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250字、每册200页、每月2.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12万字,学期阅读量约48万字,年阅读量约96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92万字„„均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为了班级图书柜、家庭图书柜活动的开展不走过场、流于形式,学校制定了激励措施,对课外阅读优秀班级、优秀图书管理员、优秀学生管理员、阅读能手进行奖励和表彰。上学期学校共评选课外阅读优秀班集体12个,优秀班级图书

管理员12名,优秀学生图书管理员12名,并要求班级图书管理员分别按照学生人数10%的比例评选“读书王”与“交换阅读”标兵活动,给予表彰和鼓励。

(资料:课外阅读优秀班集体课外阅读优秀辅导员学生日记能手学生阅读能手)

四、积极做好图书室的读者服务工作

为解决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多、图书资源不足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学校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问题,采取了适当调整图书管理员作息时间等措施,让学生在课余、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都能阅览和借阅到图书。

阅览室的集体阅读开放时间:每天中午1:00—2:00和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是班级集体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图书管理员在12:50和下午第二节下课时到阅览室按照学生所选书号领取当天课外阅读书籍,做好学生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当老师带领学生在阅览室坐好后,学生图书管理员根据每位同学所选书号、书目发放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带上笔记本,收集、摘录好词、好句。班级图书管理员(辅导教师)则根据学校图书室制定的低、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具体内容及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结束后,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书籍的收集、按编号入柜工作,辅导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登记簿中写上当天参加阅读的学生人数及签名,学校图书管理员则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写出开放情况记载,并评出该次开放效果等级。

(资料:低 中 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

悄悄的来,带来一片宁静;轻轻的走,带走满屋书香。是学校阅览室的一条标语,“悄悄的来,带来一片宁静”让学生懂得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因你而存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轻轻的走,带走满屋书香。”是鼓励学生能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员不仅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更注重图书的宣传工作,让每个学生对学校图书目录、内容有所了解,便于及时准确地阅览和借阅到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览室共有图书5343册,每次以600册为一个宣传单元进行宣传,宣传资料发放到班,并张贴与显眼处,便于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学生则根据图书的编号进行记录、收藏,每次阅览室开放时间则挑选一本书的书号交与学生图书管理员到阅览室领取,到时则可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大部分来图书馆阅读的学生都能高兴地来,满意地走。

(资料:领导课外阅读宣传学生课外阅读宣传)

在图书室的借阅工作中,由于受到场地、人员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借阅要求,按照学校图书工作“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精神,班级图书柜、家庭图书柜、学生阅览室是“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学生课外阅读阵地,学校图书室将成为学生“个性发展、深入探究”的主场所。在学校图书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进行图书室图书的宣传,分批次打印包括书号、书名在内的图书宣传资料,下发班级并张贴在显眼处,让学生了解图书室有那些书,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籍并记录书的编号和书名。学生把所选图书的书号、书名交到学生图书管理员处,统一到图书室借阅书籍,并做好图书室借阅登记。对于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班级图书管理员可推荐给学校图书管理员登记在册,直接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鼓励他们在感兴趣领域深入探究、有所建树,为使他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对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开发,学生人均图书占有量达到了25册(班级图书柜人均图书占有量2.7册,家庭图书柜人均图书占有量12.5册,学校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量10册),基本解决了农村学校图书资源不足问题,实现了对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开发目标。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在没有计算学校图书室学生借阅与阅览室开放阅读量的情况下,班级图书柜、家庭图书柜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已分别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图书藏书量不足问题,有效解决了学生人数多、设施不足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矛盾,有效解决了学校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问题,有效解决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在口语交际、动手、动脑、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改善了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体现了学校“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图书管理工作目标。

注:如需查看有关资料,请调阅电子文档。

第二篇: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应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利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使学生从小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不同时段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校、在家都能够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既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可舒缓学生在校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课外阅读量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学生与同学、家长、专业人员等之间的阅读交流、讨论,既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社会知识,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情感,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互助与和谐,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读书活动的开展,可形成读好书、好读书风气,提高学生在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和实践创新意识。学生作品(或读后感言)的撰写、发表与交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动手、动脑、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意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及早发现与培养。

根据我市(县级市)电教教仪站每年一次的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能达二类配备标准的仅占8%,个别农村中小学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室),有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阅览室,也没有教师阅览室,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建设和功能发挥得还远远不够。这样,农村中小学根本不能达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室的工作,多次召开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研究学校图书工作,在遵循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目标,并责成相关人员写出学校图书室工作的发展计划,经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即时实施。先后为全镇24个教学班购置了藏书柜;每年为学校图书室购置部分新书,并通过社会捐赠、毕业班为母校留纪念、部分优异成绩学生家长为同学树榜样、建立班级图书柜与家庭图书柜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学校图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得到了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缓解了学校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所指出的: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在校、在假日、放学在家等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学校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4%,在假日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4%,放学回家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人均每天阅读量约3页,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约占最低要求的60%;同时还存在学生借书难(学生在校能自由支配的时间短,图书管理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图书借阅需求,大部分学生借不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读书难(学生上课时间与阅览室开放时间相抵触,没有在阅览室阅读书籍的时间)、学生课外无书读(学生放学回家或假期,无书可看,课余时间未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以及书读得少,表达能力弱,交流能力差,又不能及时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导致学习兴趣消减等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写作、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资料:调查资料)

为了有效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消除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改变学生在校有书没时间读,在家有时间没书读现象,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消除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学校会同相关部门、家庭、社区等人员,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找到了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能有效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

学校在开展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建立班级图书柜,学生集书(每名学生将部分书籍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图书资源在班内共享)、学校配书、“每周一书”等多种方法来解决学生借书难问题,并培养部分教师、学生对班级图书柜进行有效管理。

(资料:班级图书柜

班级集书登记簿)

2、采取建立家庭图书柜,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等办法让学生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对每生家庭图书数量、书籍名称,学生间书籍“交换阅读”册数等基本情况加以记载,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情况,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尽可能多为学生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书籍。

(资料: 家庭图书柜

交换阅读登记簿)

3、适当调整图书管理员作息时间,让更多学生在课余、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能借阅、阅览图书,缓解师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的时间矛盾冲突。

4、通过班级图书柜与学校图书室部分书籍的定期更换,学生间课外书籍的交换阅读来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使用率和选择率。

(资料:书籍定期更换)

5、开展课外“阅读评级”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通过必读、选读书目的推荐,对家长给学生购买书籍实施有效指导。(资料:阅读评级实施办法)

6、撰写课外阅读心得体会,增强学生在写作、感悟、明辨是非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写出在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讨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发现、探究、实践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资料:读后感及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

阅读实践活动指导

感言与问题探究书写资料)

7、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及早发现学生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发表、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在动手、合作、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资料:学生个性发展记录

个性发展之舞蹈

个性发展之美术

„„)

8、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形成家庭阅读氛围,疏通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消除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资料:亲子阅读)

9、《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校刊的撰写、阅读、交流、感悟与借鉴,能提高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推荐参与各级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心路成长过程,有利于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资料:学生课外阅读感言

阅读交流与指导

感悟例文

交流与借鉴例文)

10、利用社区图书室、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自我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

在图书资源的利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过程、方法及内容选定的指导,制定了各年级段的阅读指导措施,采用阅读——精读——收集等方法建立学生个人资料库,有条件的学生建立电子资料库(存储盘),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料:课外阅读指导)

近年来,通过对学校、社区、家庭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实践过程中问题的细心发现,精心研究,对所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仅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征、专长技能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实现了学校 “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图书管理工作目标。

2009年10月份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出:班级图书柜月人均借阅图书2.3本,家庭图书柜月人均交换阅读2.5册,小学一、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00字、每册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万字,学段阅读量约30万字;

三、四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50字、每册1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9万字,学段阅读量约70万字;

五、六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250字、每册20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0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60万字„„在未计算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读量的情况下,各实验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均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课外“阅读评级”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而且对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能实施有效指导,使学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的书籍,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级与检测,有关优秀诗文背诵,成语和格言警句的积累,资料、信息的收集等也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通过撰写“读后感”,在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或其它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增强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培养了学生从小善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意识,实施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发现、探究、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意识、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享受活动过程的愉悦,丰富人身的经历,感受与人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荣誉感,并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的发现、发展与培养,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有效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初步形成系统工程意识、开阔视野,找到奋斗的目标。通过阅读革命故事、感恩故事、励志故事、英雄事迹、品德教育丛书„„与对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的阅读、交流和借鉴,使学生从小能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明辨是非能力与对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通过家庭图书柜的建立,创建家庭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习惯,“亲子阅读”疏通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社会的和谐,家长与孩子的有效交流,可消除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意识,对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根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创建和实现家庭、社会的和谐,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如需查看有关资料,请调阅电子文档。

第三篇: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应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利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使学生从小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不同时段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校、在家都能够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既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可舒缓学生在校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课外阅读量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学生与同学、家长、专业人员等之间的阅读交流、讨论,既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社会知识,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情感,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互助与和谐,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读书活动的开展,可形成读好书、好读书风气,提高学生在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和实践创新意识。学生作品(或读后感言)的撰写、发表与交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动手、动脑、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意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及早发现与培养。

根据我市(县级市)电教教仪站每年一次的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能达二类配备标准的仅占8%,个别农村中小学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室),有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阅览室,也没有教师阅览室,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建设和功能发挥得还远远不够。这样,农村中小学根本不能达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室的工作,多次召开学校行政及

相关人员会议,讨论、研究学校图书工作,在遵循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目标,并责成相关人员写出学校图书室工作的发展计划,经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即时实施。先后为全镇24个教学班购置了藏书柜;每年为学校图书室购置部分新书,并通过社会捐赠、毕业班为母校留纪念、部分优异成绩学生家长为同学树榜样、建立班级图书柜与家庭图书柜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学校图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得到了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缓解了学校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所指出的: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在校、在假日、放学在家等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学校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4%,在假日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4%,放学回家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人均每天阅读量约3页,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约占最低要求的60%;同时还存在学生借书难(学生在校能自由支配的时间短,图书管理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图书借阅需求,大部分学生借不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读书难(学生上课时间与阅览室开放时间相抵触,没有在阅览室阅读书籍的时间)、学生课外无书读(学生放学回家或假期,无书可看,课余时间未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以及书读得少,表达能力弱,交流能力差,又不能及时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导致学习兴趣消减等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写作、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资料:调查资料)

为了有效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消除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改变学生在校有书没时间读,在家有时间没书读现象,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消除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学校会同相关部门、家庭、社区等人员,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找到了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能有效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

学校在开展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建立班级图书柜,学生集书(每名学生将部分书籍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图书资源在班内共享)、学校配书、“每周一书”等多种方法来解决学生借书难问题,并培养部分教师、学生对班级图书柜进行有效管理。

(资料:班级图书柜班级集书登记簿)

2、采取建立家庭图书柜,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等办法让学生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对每生家庭图书数量、书籍名称,学生间书籍“交换阅读”册数等基本情况加以记载,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情况,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尽可能多为学生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书籍。

(资料: 家庭图书柜交换阅读登记簿)

3、适当调整图书管理员作息时间,让更多学生在课余、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能借阅、阅览图书,缓解师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的时间矛盾冲突。

4、通过班级图书柜与学校图书室部分书籍的定期更换,学生间课外书籍的交换阅读来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使用率和选择率。

(资料:书籍定期更换)

5、开展课外“阅读评级”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通过必读、选读书目的推荐,对家长给学生购买书籍实施有效指导。(资料:阅读评级实施办法)

6、撰写课外阅读心得体会,增强学生在写作、感悟、明辨是非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写出在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讨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发现、探究、实践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资料:读后感及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阅读实践活动指导感言与问题探究书写资料)

7、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及早发现学生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

与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发表、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在动手、合作、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资料:学生个性发展记录个性发展之舞蹈个性发展之美术„„)

8、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形成家庭阅读氛围,疏通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消除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资料:亲子阅读)

9、《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校刊的撰写、阅读、交流、感悟与借鉴,能提高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推荐参与各级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心路成长过程,有利于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资料:文)

10、利用社区图书室、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自我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

在图书资源的利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过程、方法及内容选定的指导,制定了各年级段的阅读指导措施,采用阅读——精读——收集等方法建立学生个人资料库,有条件的学生建立电子资料库(存储盘),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料:课外阅读指导)

近年来,通过对学校、社区、家庭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实践过程中问题的细心发现,精心研究,对所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仅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征、专长技能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实现了学校 “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图书管理工作目标。

2009年10月份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出:班级图书柜月人均借阅图书2.3本,家庭图书柜月人均交换阅读2.5册,小学一、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00字、每册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万字,学段阅读量约30万字;

三、四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50字、每册1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9万字,学段阅读量约70万字;

五、六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250字、每册20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0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60万字„„在未计算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读量的情况下,各实验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均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课外“阅读评级”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而且对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能实施有效指导,使学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的书籍,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级与检测,有关优秀诗文背诵,成语和格言警句的积累,资料、信息的收集等也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通过撰写“读后感”,在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或其它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增强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培养了学生从小善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意识,实施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发现、探究、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意识、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享受活动过程的愉悦,丰富人身的经历,感受与人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荣誉感,并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的发现、发展与培养,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有效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初步形成系统工程意识、开阔视野,找到奋斗的目标。通过阅读革命故事、感恩故事、励志故事、英雄事迹、品德教育丛书„„与对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的阅读、交流和借鉴,使学生从小能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明辨是非能力与对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通过家庭图书柜的建立,创建家庭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习惯,“亲子阅读”疏通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社会的和谐,家长与孩子的有效交流,可消除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意识,对督促和指导孩

子学习,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根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创建和实现家庭、社会的和谐,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如需查看有关资料,请调阅电子文档。

第四篇: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以区资源开发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两年,在区推动信息化进程的背景下,我校也积极响应,构建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得益于局领导和区信息中心等各方的关怀和多方面努力,先将具体做法做一汇报:

一、更新观念,形成机制。

1、领导机制。在信息化技术资源开发伊始,我校领导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手段的重要性,认为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区里的有关信息开发的相关要求,制订了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的方案。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指导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较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与教师探讨研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情况,定期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等问题,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校长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发挥主管领导的作用,为资源开发小组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上保障,参与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的开发,有时甚至参与其中,和教师们一起出谋划策,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把资源开发工作列入教学计划,统一协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督促落实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是资源开发建设坚实的后盾。

2、培训机制。我校十分重视抓好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培训工作,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主要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和语数外三大主课教师组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在资源开发的前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整理出详细的学习资料,对相关的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以点带面,培训内容详实,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参与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在操作和上传信息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是小错误,每当这时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区信息中心的领导和老师都会主动给予帮助,有问必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们是这次资源开发建设有力的技术保障。

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到校举办资源开发、制作等专题讲座、指导教学设计系统操作,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考试,我校按区里要求的年龄段老师全部获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

语数外三个主学科的教师是参与这次资源开发的主力,他们顶住了教学上的压力,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以新带老。在教育教学上,老教师当然不让具有较高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她们往往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资源开发的前期的培训中,她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听、练、问,成了她们在备课之余的另一项工作,为了让这些教师更快的投入到资源开发的工作中,校领导为每组的老教师安排了技术指导的“小师傅”,以新带老,以减轻她们的负担。经过这次的培训,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二是用心参与。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把优秀的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上传,在平日的备课中可以资源共享,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在整理和筛选时不能马虎,要把最精良的信息呈现给大家。由于参与的教师都是主学科,平日里教学上的负担和压力已经很大,还要抽出时间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这就需要占用休息时间。为了按时完成资源开发的任务,教师们利用自己的假日,用心整理、按时上传,所以每一份资源都凝结了教师们辛勤的付出。

3、激励机制。为了调动教师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团支部每学年组织一次资源建设和开发系列竞赛,如个人空间展示大赛,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教师购置资源开发方面资料(书籍、计算机软件),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表彰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作出成绩的先进教师。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软件建设是灵魂,硬件建设是躯体。为了使参与资源开发教师能在更好、更快的完成上级的开发、上传任务,我校在给每位开发教师配备最好的机器基础上,加大投入给负责建设校园网资源库的电视台和信息组配备最先进的机器。高瞻性的学校领导认为 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需求——供给——平衡„„”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资源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我们在重视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让教师用起来。应该随着教材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后续开发,做到教学资源的更新。因此在硬件建设上除了区里的配备,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更新设备,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以区资源开发为契机,发挥信息资源开发的校内效应

软件开发与建设植根于“应用上”,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参与教师毕竟是少数的学科和老师,我校领导决定充分利用好建设的契机,使资源充分利用好。我们在校内建立了两个层次的资源库,一是各校都有的FTP服务器,供教师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发挥辐射作用;另一个就是由校园电视台牵头,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分类后,存入校园网站,作为课件素材,共享使用,同时把教师中的成熟的课件和切片课都放到校园网站上,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学科园地、课改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等栏目,上传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课例,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大多数素材能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

资源征集,我校发动全校教师搜寻网上有价值资源,只要是其它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并上传至资源库FTP上和个人空间上,为本校教师教学服务,并且我校规定了每一学期每一位教师必须下载和上传与所教课程相关的10个优秀课件,自己制作出一个优秀课件,以充实资源库,其中有相当不错的教学特色其中杨丽丽、关雪莲、王兰 等教师的个人空间的 数每人均超过600 将国内知名的资源网站(中国中小学教育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件吧等等)建立相应的链接,方便教师寻找到最好最新的有用素材;其次,我校除了倡导教师“拿来主义”之外,还提倡教师自己制作。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或备课组共同开发。虽然教师开发课件的数量很少,但实用性和针对性还是很强。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得到了保证,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

到目前为止,我校资源库建设在区的基础上已整合了各个科目的优质课件及相关素材资源,使师生在资源的“借”用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也从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资源库建设方面,三、阶段成果

“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人才培养是关键。”在局领导、信息中心和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教师们的参与和努力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有三名教师参加的东北师大信息技术培训成果展示中均取得了一等奖,10名教师在利用区资源库和个人空间材料基础上,今年9月获得市级信息说课大赛一二等奖,其中两名教师代表市里到省里比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市信息技术现场会上我校作为展示校,充分展示了我区和我校资源开发的可喜成果;36名教师参与的个人空间资源上传成果展示中分获一、二等奖。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的课题,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研究。

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

我们将在区里统一规划下,完成自己的资源开发任务,并以此为带动建立健全学校的自主资源开发,进而能更方便运用区里资源,更好的为区里资源建设提供素材。

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各学科的资源共享,我校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上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还存在着不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资源一定会给我校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带来更大的惊喜。

第五篇: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以区资源开发为依托,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实验小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两年,在区推动信息化进程的背景下,我校也积极响应,构建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得益于局领导和区信息中心等各方的关怀和多方面努力,先将具体做法做一汇报:

一、更新观念,形成机制

1、领导机制。在信息化技术资源开发伊始,我校领导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手段的重要性,认为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区里的有关信息开发的相关要求,制订了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的方案。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指导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较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与教师探讨研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情况,定期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等问题,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校长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发挥主管领导的作用,为资源开发小组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上保障,参与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的开发,有时甚至参与其中,和教师们一起出谋划策,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把资源开发工作列入教学计划,统一协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督促落实 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是资源开发建设坚实的后盾。

2、培训机制。我校十分重视抓好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培训工作,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主要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和语数外三大主课教师组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在资源开发的前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整理出详细的学习资料,对相关的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以点带面,培训内容详实,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参与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在操作和上传信息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是小错误,每当这时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区信息中心的领导和老师都会主动给予帮助,有问必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们是这次资源开发建设有力的技术保障。

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到校举办资源开发、制作等专题讲座、指导教学设计系统操作,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考试,我校按区里要求的年龄段老师全部获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

语数外三个主学科的教师是参与这次资源开发的主力,他们顶住了教学上的压力,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以新带老。在教育教学上,老教师当然不让具有较高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她们往往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资源开发的前期的培训中,她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听、练、问,成了她们在备课之余的另一项工作,为了让这些教师更快的投入到资源开发的工作中,校领导为每组的老教师安排了技术指导的“小师傅”,以新带老,以减轻她们的负担。经过这次的培训,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 2 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二是用心参与。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把优秀的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上传,在平日的备课中可以资源共享,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在整理和筛选时不能马虎,要把最精良的信息呈现给大家。由于参与的教师都是主学科,平日里教学上的负担和压力已经很大,还要抽出时间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这就需要占用休息时间。为了按时完成资源开发的任务,教师们利用自己的假日,用心整理、按时上传,所以每一份资源都凝结了教师们辛勤的付出。

3、激励机制。为了调动教师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资源建设和开发系列竞赛,如个人空间展示大赛,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教师购置资源开发方面资料(书籍、计算机软件),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表彰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作出成绩的先进教师。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软件建设是灵魂,硬件建设是躯体。为了使参与资源开发教师能在更好、更快的完成上级的开发、上传任务,我校在给每位开发教师配备最好的机器基础上,加大投入给负责建设校园网资源库的信息组配备最先进的机器。高瞻性的学校领导认为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需求——供给——平衡„„”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资源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我们在重视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让教师用起来。应该随着 教材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后续开发,做到教学资源的更新。因此在硬件建设上除了区里的配备,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更新设备,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以区资源开发为契机,发挥信息资源开发的校内效应

软件开发与建设植根于“应用上”,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参与教师毕竟是少数的学科和老师,我校领导决定充分利用好建设的契机,使资源充分利用好。我们在校内建立了两个层次的资源库,一是各校都有的FTP服务器,供教师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发挥辐射作用;另一个就是由区里建设的教学圈子和个人空间,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分类后,存入个人空间,作为课件素材,共享使用,同时把教师中的成熟的课件和切片课都放到视频圈子上,在网站上开辟学科园地、课改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等栏目,上传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课例,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大多数素材能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资源征集,我校发动全校教师搜寻网上有价值资源,只要是其它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并上传至资源库FTP上和个人空间上,为本校教师教学服务,并且我校规定了每一学期每一位教师必须下载和上传与所教课程相关的10个优秀课件,自己制作出一个优秀课件,以充实资源库,其中有相当不错的教学特色其中赵旭绯、刘秋华等教师的个人空间的点击数每人均超过2000次,将国内知名的资源网站(中国中小学教育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件吧等等)建立相应的链接,方便教师寻找到最好最新的有用素材; 其次,我校除了倡导教师“拿来主义”之外,还提倡教师自己制作。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或备课组共同开发。虽然教师开发课件的数量很少,但实用性和针对性还是很强。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得到了保证,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

到目前为止,我校资源库建设在区的基础上已整合了各个科目的优质课件及相关素材资源,使师生在资源的“借”用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也从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阶段成果

“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人才培养是关键。”在局领导、信息中心和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教师们的参与和努力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校荣获区域资源开发三等奖,有2名教师荣获个人三等奖。刘烨宁老师获得市级信息说课大赛三等奖,其中两名教师代表市里到省里比也取得骄人的成绩。支文军主任和何彦、赵清慧老师荣获国家级优秀课例奖。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的课题,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研究,目前课题研究已到结题阶段,结题报告已撰写完毕。

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

我们将在区里统一规划下,完成自己的资源开发任务,并以此为带动建立健全学校的自主资源开发,进而能更方便运用区里资源,更好的为区里资源建设提供素材。

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各学科的资源共享,我校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上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还存在着不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资源一定会给我校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带来更大的惊喜。

下载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开发(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施甸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今天召开了。这是我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

    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合集)

    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口市丁村小学莫建勋内容摘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大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应充分......

    农村学校开发汇报材料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近年来,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紧扣社会需求,开办实用性专业,学校面向市场,立足本地,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进行体育教学资源开发条件的调查研究,阐明在农村初中进行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以及......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绿水鱼游原生态两岸共创致富经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日前,笔者在XX乡南阳溪岸目睹了县渔政部门、XX乡政府、XX乡渔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将60000多尾青、草、鲤鱼苗......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大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应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

    农村学校开发汇报材料(5篇范文)

    农村学校开发汇报材料近年来,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紧扣社会需求,开办实用性专业,学校面向市场,立足本地,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学......

    如何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 当我们用创意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