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时间:2019-05-13 10:4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第一篇: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 课题 】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学习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重点)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难点)3.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乔治王岛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们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指北纬90°的地区B.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C.北冰洋的小部分属北极地区D.北极地区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4.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B.蒙古、西伯利亚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 5.关于南极洲气候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受太阳光热少

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的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

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大 A 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

二、综合题

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洋;B洋;C洋; D洲;E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F,G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读北极地区地图并完成以下各项:(1)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2)将代表以下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填入图中。④ 加拿大⑤美国⑥俄罗斯⑦格陵兰(丹)(3)将代表以下大洲的数字填入图中。⑧ 亚洲⑨ 北美洲

(4)以下字母所代标的地理事物是:

A()海峡;B()海峡; C()岛;D()半岛。

【教学反思】

D F

G B

C

这节课从大量的图片和多媒体图片讲解两极地区的独特的环境、资源、气候和科考情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两极地区,效果不错。但本堂课时间较紧张,部分学生讨论及发言的参与度不够,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极地科考的历程,感悟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

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南极泰山站和德国诺伊迈尔Ⅲ南极考察站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奇特的建筑吗? 学生:极地科学考察站。

教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了解人类在南极科学考察的情况。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考察极地 活动一:难忘的科考记事

教师:出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资料。

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 1831年: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和詹姆斯•罗斯到达北极。◎ 1909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 1957〜1958年: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阶段。

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 1895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1904年: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阿根廷奥长达斯站建成。◎ 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1959年:阿根廷、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学生: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活动二:巨大的科考价值

教师:读课文,找出极地地区在哪些方面具有科学考察价值。

学生: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教师点拨:近年来,人们在极地地区开展了对大气臭氧层空洞的观测和海冰变化的研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探究:

请列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甲:气象研究价值: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等。

学生乙:冰川研究价值: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信息和丰富的淡水资源。

学生丙:地质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学生丁:海洋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特有的海洋生物等。教师:展示南极地区资源图,找一找南极地区主要的资源。

学生:有磷虾、海豹、企鹅等生物资源,还有煤、铁、锰等矿产资源。活动三:中国科考在行动 教师:展示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认识中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学生:1985年2月建长城站;1989年2月建中山站;2009年2月建昆仑站;2014年2月建泰山站。

提出思考问题: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1)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

学生回答:为了防寒保暖。

(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

学生回答:防止积雪掩埋;便于采光。

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适应极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小组合作探究: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教师:结合上册所学经纬网的有关知识,点拨读图技巧。学生回答:东南方向。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长城站。

3.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选择在2月?

学生回答:2月,为南极洲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风速较小。

教师:展示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认识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于2004年7月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教师补充:中国邮政于2014年11月20日发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三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

学习任务二:保护极地 教师:播放视频:《我是冰川》。通过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冰川在大量消融。活动一:努力查摆问题 教师: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读课文内容,找出极地地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燃油泄露,以及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等。

教师:这里己不再是一片净土。拓展延伸: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对人类的影响:增加皮肤癌患病率;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等。

活动二:各国积极行动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材料一:1959年12月1日,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材料二: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材料三:各国科考人员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保证科考器材、日常用品等全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考察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等,除极少部分就地处理外,大部分都带出极地。

教师:为了保护南极大陆这一片净土,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学生: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污染环境、拒食野生动物等。环节三:课堂检测

1.读“我国南极地区四个科学考察站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2月份是南极地区建站的最佳月份 C.南极地区冰雪覆盖,几乎没有矿产资源 D.四站中,长城站所处的纬度最高

2.下列关于“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的做法,正确的是(C)A.大规模的开发南极矿产 B.积极开发南极的渔业资源 C.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作为人类废弃垃圾的理想填埋场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地图、图片、文字,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要求,也体现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课堂中能够用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过程中以实图等感官冲击,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三篇:极地地区教学反思1

《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徐素英

两极地区对学生而言遥远而陌生,感觉神秘而好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查找相关内容(位置、资源、气候、我国科学考察站等),为本节课作铺垫。本堂课在此基础上作更深层次探讨。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生发言相当踊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主要起了引导作用。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能从图上判断出这幅图是属于南极图还是北极图,它的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这部分不是太难,学生都能顺利掌握。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图知识和地球知识来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内容。然后我让学生先从南极图开始,先认识经纬线,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并用地球仪作直观显示,得出在南极点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西,然后,判断某一点的东西南北,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来学习如何判断方向,就容易掌握了,此时在加进判断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就好掌握了。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

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如在方向的判断上,在地图上还存在一个距离远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注意一定要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点来判断。总的来说,整堂课有些“赶”,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还是有老思想,感觉一堂完美的课应完成教师预设的所有内容,没有深入展开。这些将是我以后改进的方向。

2011年1月

第四篇:《极地地区》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考察极地》

新乡市延津县高寨初级中学 母玉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考察极地”。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解说:

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地理知识和技能。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考察极地》是世界地理的最后章节,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能在两极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情感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难点

重点: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难点: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式、启发式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手段:多媒体课件

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任务分解、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互动生成,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环节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学生喜欢的视频片段《冰河世纪》,请同学们思考片中展现的是怎样的景象?图片上这里可爱的动物又是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极地地区,让我们共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板书:考察极地>

环节二:任务分解、小组合作

将学习内容整合为5个问题,由5个小组分解完成探究,之后进行成果展示.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设计意图】: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借助导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环节三:学生展示、互动生成

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板书:地理位置>

初步感知极地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极是指()地区和()地区。

请第一小组讲述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是海拔最高的州。

让学生上台指认极地范围,并在课本地图上动手描出南北极圈,圈画出两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

用动态的幻灯片演示,把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那里的环境如何,就请第二小组给大家讲述)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板书:气候特征> 首先,出示南北极气温比较图。引导学生对比两极地区的气温值,总结“两极地区极为寒冷,且南极的气温北极的气温更低”。

然后,幻灯片展示南北两极地区气候状况的相关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

最后,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南北极的气候差异,使两极地区的气候差异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辩论台】

正方观点:南极大陆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反方观点:南极不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冰雪世界,厚厚的冰层是人类的淡水宝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极地特殊自然环境的理解。(如此寒冷气候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动植物生存在那里呢?那里会有矿产资源吗?请第三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板书:资源丰富> 冰雪覆盖的两极地区,白色是极地地区永恒的颜色,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顽强的物种为这里带来了活力。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豹、海象、企鹅、鲸、磷虾、北极狐 低矮特有的植被:地衣、苔藓、北极棉、北极柳

思考:为何没有高大的植被?联系环境、气候等因素思考。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解析南极地区煤炭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温习旧知,联系板块漂移学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理解南极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关系。

(极地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实验室”的美称。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第四小组到我国的极地科考站进行访问)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板书:科考基地> 第一步:指认中国科学考察站,描述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黄河站 第二步:播放考察队员在极地进行考察的视频、照片,了解“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和视频资料来渗透科考情感教育,让学生体验极地考察队员不畏艰险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实践探究】借助幻灯片让学生思考长城站在中山站的那个方向?„„ 站在南极点,向前后左右各迈一步,都是向哪个方向走?„„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时为(顺)时针。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第一步,展示极地捕杀鲸鱼、猎杀海豹的资料,两极地区具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

第二步,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认识和平利用极地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引出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全球,帮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环节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我将本课内容编写成歌谣,以歌谣形式进行课堂小结,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绘制一幅“南极、北极”的示意图,依据地图编制一道涵盖本节学习内容的综合测试题,用于辅导课的温习测试。

小组合作,用一周的时间出一期以“保护极地”为题材的手抄报,用于课余交流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作业、合作编辑手抄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上的知识在课余得到延伸,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板书设计

考察极地

一、地理位置

冰雪世界

二、气候特征

三、资源丰富

四、科考基地

保护利用

第五篇:极地地区知识点

极地地区

1、冰雪覆盖的地区

⑴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

南极地区(P92图10.1)

北极地区(P93图10.2)

地理位置

地球最南端

地球最北端

范围

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周边海域

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周边亚、欧、北美三洲的部分地区

海陆状况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

严寒、干燥、烈风

气温、降水量比南极高,风速远不及南极。

居民

无人

因纽特人(北美洲)、拉普人(欧洲)

代表动物

企鹅(在南极暖季时聚集)

北极熊

共同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跨所有经度

⑵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暖季也十分寒冷。

⑶北极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

⑷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

⑸南极大陆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人类宝贵的淡水库;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海上漂浮的冰山。

⑹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⑻南极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北极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南,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9)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0)格陵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下载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美国(第1课时)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第1 教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巴西(第1课时)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第1 教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1课时)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指出两极地区各有哪些著名的自然资源。 2、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两个科学考察站。 3、说明在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上......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2课时)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

    地理七年级10.1《极地地区》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1《极地地区》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南极洲位于中国的()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2.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A.斑马、大象、河马B......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合集]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材分析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 李福勇一、教材内容说明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