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改革前两题
一、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新探索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5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保持稳定和永久不变”。借鉴林权的改革经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30年转为70年的承包期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信息指导。
1.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科学界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逐步将经济管理职能与村委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分开,简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结构。适当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有条件地允许以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出资入股。
2.延长农户承包经营权年期
承包经营权期限过短不仅给承包经营权流转带来了负面影响,还会使农民心存顾虑,缺乏对土地的归属感。期限过短意味着期限到来时会面临新一轮的土地调整,重新发包土地。因此,会使农民感到土地始终不是自己的,影响其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另外承包经营权期限越长,土地权益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流转的安全性也会随之上升。因此,应适当延长农户承包经营权年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建立健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是规范土地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参照我国目前各类产权交易市场的做法,运用信息化的交易平台。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试点。逐步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可以先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配套推动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国家赎买制度,对举家转为非农业户口,以及举家流入城镇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家庭所承包土地,由国家按照剩余承包年限和收益现值法评估的价值赎买。国家赎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优先用于解决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差距过大问题,剩余部分按照市场化原则租赁给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逐步放开政策,允许城镇居民携带资金、技术到农村租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业生产等经营活动,从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4.改进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对征地要区别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用地方式。只有公益性项目才可以征地,对于非公益性项目要使用集体土地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集体可将土地使用权出让,但须与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办理手续。出让的方式可采取协议,也可通过招标、拍卖等形式。
征地补偿应借鉴城市拆迁补偿方法,按集体土地所有权市场价格补偿,以市场为基础,将补偿价格参照当前土地市场价格,实行公平补偿。强化全程监督。确保土地补偿资金足额到位。禁止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和其他有关费用。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政府部门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一样关心失地农民。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让失地农民靠城市吃饭,围绕城市服务做文章,宜工则工,适商则商,鼓励他们走自谋职业道路。通过有组织地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失地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基金的筹集基本原则,可以模仿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即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三方面共同出资、合理负担。目前各地探索的做法较多:一是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参加商业保险,三是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险,这一工作在部分地区已经试点,如上海已经推行。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困境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土地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
1、农民小农思想的阻碍
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来,各地推广很大,但是土地流转率依然较低,目前我国的平均土地流转率大约只有5%~6%,东部地区土地流转效果较好,而在广大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土地流转率很低,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小农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大规模进行。由于大部分农民祖祖辈辈通过种地来取得生活来源,把土地看作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本身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了解或对其优势理解不深,深怕土地规模化经营后,自己失去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再加上思想保守,不愿意主动把土地流转出去。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形式仍是以农户家庭为核心的小农经营方式为主,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也就是通过经营土地而获得的收入,农民对土地依赖很大。
2.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程序不规范
土地流转本身是一种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合法交易程序,其中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是最重要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然而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接近40%的协议属于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户与业主间的土地租赁合同多数是双方草拟的,合同的具体条款也不具体,权利义务等项目设定也不规范。口头协议的大量存在使得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很好地落实,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处理,不利保障双方的合法流转权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土地流
转合同应该包括双方当事人姓名、居住地、流转土地的面积、质量、流转期限、租金水平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切实执行,在很多情况下是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而制定的,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期执行情况。
3.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土地流转收益偏低
农村土地流转属于市场经营行为,但我国土地流转的一部分是农户之间的自发流转,一部分是通过上级领导牵线搭桥和熟人介绍的流转,通过市场平台流转还没有起步。通过行政指令或是熟人的介绍来实现土地流转短期还是可行的,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没有市场化的运作,双方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土地流转市场化平台的建立极为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平台发布的信息,有土地流转的意愿的农民和有意的阻力方之间才能建立合作,推动土地流转。另外,由于受到土地墒情、地理区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市场失灵情况等,造成土地流转价格偏低,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落后,还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无法解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特别是耕地仍然是其安身立命的最重要资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落后,使农民对土地流转后的生活没有良好预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土地流转后未来生活的安全感,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大规模推广。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双重困境
毋庸讳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失控和农地征收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从本质上看,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虚置、权属关系不清,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民的土地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
更进一步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事实上是一个从未间断的过程,多样化的创新和突破既在不同区域不断发生,同时进展又十分艰难。这种趋势
既反映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确存在着强烈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表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悖论是:既要为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低成本的用地保障,又要防止因农民的土地权利被任意剥夺而酿成难以承受的社会矛盾。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理论困境。
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具有公共产权性质,与私人产权相对立。在一般情况下,私人产权边界清晰、归属明确、排他性强,因而该产权形态往往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与之相反,公共产权则更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换句话说,如果纯粹从经济效率的需求出发,农村土地在产权安排上似乎更适宜采用私人产权的形式。也就是说,让农民享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将更有利于促进土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但是,产权理论同时表明,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利用过程与农村社区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完全的私人产权安排可能因“市场失灵”而引发农村内部有限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均的矛盾,而通过土地产权的分割特别是对土地使用权的充分保障,同样可以达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标。
从中国农村的现实出发,应当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长久不变,必须以家庭承包经营制作为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经营制度,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农村土地利用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因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超越土地公有制的底线,要提高土地产权的经济效率,只能在土地产权的分割上寻求突破。改革的基本逻辑即是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尽可能完整地界定给农民,并允许其按照市场原则交易。而土地的有限产权无疑具有特殊的制度特征,如何规范构建土地有限产权的交易制度和怎样实现对有限产权的利益保护,正是当前各地
普遍面临的复杂难题。值得指出的是,土地问题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某些混乱现象,究其实质而言是与理论模糊直接相关的,由土地有限产权制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当前已经面对并且今后还将不断面对的理论困境。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法律困境。总体上看,中国相关法律的改进已经整体滞后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约束是当前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约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与促进土地流转相关的法规限制性太强,缺少自愿性的谈判协调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限制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其土地产权的灵活有效运用,从而压缩了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个人和社会福利的空间。第二,在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其它相关土地管理法规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直接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通过直接的土地产权交易在集体土地上从事非农业建设和经营活动,这就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无法通过农业产业和相关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第三,现行土地法规赋予政府对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这一环节的绝对控制权,过分忽视农民作为土地产权主体所应有的权利,导致农民在土地利益分割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从而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失去进一步改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机会。
第二篇: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原因:见书P12
颁布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意义:㈠ 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㈡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㈢大大解放农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C)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第三篇: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讲学稿执笔马永审核杨瑞蕾2010-3-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2.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
课堂练习:
1、查看课本第13页图片回答,反映的内容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藏和平解放D、大跃进运动
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3、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A《暴风骤雨》B《狂人日记》C《雷雨》D《班主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5、判断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从此,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6、右图是1950年秋天浙江省余姚县农民正在拔除地界碑的情景,当时这里正在进行()
A、土地改革运动B、国土整治工作C、划清界碑D、土地普查工作7、1950年冬,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上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了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③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C、③④D、②③④
8、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开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2004年3月12日,新浪网报道: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税改。如此具体地明确三大税种的改革方向,在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很少见的。三大改革是:“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逐步推行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
另据新浪网2月14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作为2004年的“一号文件”,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
请问:当和人民政府2004年的农业政策与1950年的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第四篇:土地改革
第三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
【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习目标】
①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政策、过程和结果; ②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③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一、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背景:
(1)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___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__________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目的:解放农村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为__________开辟道路。
3、起止时间: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年底。
4、内容:_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规定废除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全国__________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_______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_________耕种。同时也分 给__________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5、成果:到 __________年底,除__________地区以外,__________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__________多年的__________土地制度,消灭了__________;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__________;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__________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加以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的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
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的是什么?“A”处应该填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随堂练习
1、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3、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A 土地改革运动B “大跃进”运动C 农业合作化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6、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镇压了反革命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7、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阅读下列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颁布后,在全国开展了什么运动?(2)材料中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3)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1
第五篇:土地改革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二)抗战时期土地改革(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5月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提出准备“用立法和别的适当方法去解决土地问题”。8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利用“减租、减息、减税”等合法的斗争方式,以“求得群众生活的改善”。
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重新印发了毛泽东1933年主持制定的《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同年召开的中共中央12月会议讨论了有关土地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
1948年3月,毛泽东对土改总的指导思想作了完整的表述:“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解放区,凡是过去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全部或大部分被废除、土改基础较好的地区,均实行抽补、调剂政策,以解决贫雇农土地不足的问题;在土改工作薄弱的地区,则没收地主、旧式富农多余土地、房屋、耕畜、家具,按人口平均分配。在陕甘宁、晋绥和东北解放区,以自然村为单位,将土地打乱,按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在新开辟的解放区,也用老区、半老区平分土地的做法,迅速开展开仓济贫、分土地、分浮财运动。
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土地改革
(一)第一次土地改革:
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于30日公布施行。《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被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二)第二次土地改革:
1953年到1956年。在保留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大改造”之一。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仿照苏联建立合作社。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共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自此,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
(三)第三次土地改革:
1958年到1978年。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改革。
虽然新中国在第二次土地改革中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中国国内生产的有限性,尤其是粮食供给的有限,中国出现了粮荒,为此有人将原因归结为国家对土地控制的力度不够,所以又进行了第三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被宣传为加强发挥集体生产的优越性。这一次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5年。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
(四)第四次土地改革: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由农户家庭经营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的第三次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制度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出优越性,直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群农民违法结束了这种土地制度。这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用农民的话说就是求温饱,求生存。而官方推行目的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1979年中国开始以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兴办中外合资企业或向中外合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土地使用权可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合营者的投资股本。
(五)第五次土地改革: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建国以来首次提出农村土地可以流转。
同时决定中也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改造
一、和平改造的途径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控制和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取决于所在国家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公私合同,如加工合同、订货合同、包销合同等在企业外部进行联系和合作。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又可分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与全行业的公私营两种不同的形式。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就是国家向私人企业投入股份,国家派出人员和资本家共同进行经营与管理,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合营企业清产核资,定股定息,企业主脱离企业的直接管理和控制,按标准领取定息。除了要支付定息外,全行业公私营的企业实质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
二、经济赎买办法与团结、教育改造方针
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改造,是通过和平赎买的具体方法来进行的。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代价地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用有偿的方式将私营企业收归国有。
和平赎买不同于我们通常讲的购买,并不是由国家一次性地支付一笔巨额的补偿资金,而是在把资本家的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后,国家把从企业经营中获得的利润支付一部分给资本家以作为补偿。简单地说,就是先把资本家的企业拿过来,在一定的期限内再把企业经营赚取的利润分出一部分给资本家。
和平赎买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采用“四马分肥”,即国家所得税、职工的工资福利费、企业公积金、私方股息红利四部分。赎买表现在付给资方的股息红利上。这样,资本家的剥削只占企业盈余的25%,绝大部分利润根据国家建设计划用于发展生产和改善职工福利。
第二阶段: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赎买发展为定息制度,即把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资料折算成股份,国家每年按股份给资本家固定的利润,以定息的形式支付,其余利润由国家支配。到1956年底,全国公私合营企业核定私股额共计14亿元,国家统一规定为年息五厘,从1956年1月起的10年中,国家每年付息1.2亿元。加上“四马分肥”时期付出的股息红利及付给资本家的高薪等,国家总计支出32.5亿元,成功地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具体做法为:
首先,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以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使他们自愿地接受和平改造。
其次,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予资本家及资方人员以必要的工作安排,既使他们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又使他们在企业内部与工人一起劳动和学习,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使他们的生活不致因改造而下降。另外,在政治上,他们仍有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并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