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和维护公众合法土地权益
如何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和维护公众合法土地权益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企业化、国际化道路,农村土地产权入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就要求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同时加强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建立健康、规范、紊而不乱的集体土地市场,发挥集体土地的资源与资产效应,促进耕地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农村集体土地即将面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是个关键,也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焦点。本文从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难点入手,对建立集体土地产权管理体系作一粗浅探讨。
我国集体土地使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在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与系统的政策设计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规范是难以避免的,它的缺陷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中,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严重受阻,农民一方面迫切希望摆脱土地的束缚,另一方面不愿完全脱离土地,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这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总的来说,现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加剧了我国“三农”问题。
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与产权残缺
就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而言,作为法律规定的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如在《土地管理法》中集体经济组织被界定为乡(镇)、村和生产队(村民小组)三级,而在《民法通则》中集体经济组织又被界定为乡(镇)和村二级,《土地管理法》中规定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而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却规定村民委员会对集体土地只有管理权,没有经营权。
大量调查表明,多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对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概念是有偏差的。例如,根据一项对1080户农民所作的调查,认为中央政府拥有农村土地的占57%;认为村庄拥有土地的占16%;认为村民小组拥有土地的占据13%;认为个人拥有土地的仅占9%;认为乡级拥有土地的占2%。
因此,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呈现一种多元化状态。多元的所有权代表对土地事权、财权模糊不清,致使在土地产权市场流转中演化出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利之争或讨价还价,人为地加大了交易成本,影响了农村”土地产权市场配置的效率。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下,尽管生产队是土地使用和收益分配的基本单位,但来自“上级”的指令性计划不仅严格控制了作物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公粮上缴、收入分配等;而且长期占有了土地收益的剩余索取权,使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成为事实上“领导”所有制,如各级“非所有者”对土地使用权的盲目干预,各种名目的乱摊派,乱收费等就是很明显的表现。
农村经济实行体制改革后,农户又在事实上瓜分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产权,成为土地的又一所有权主体。来自“集体上级”和“下级”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的双向剥削使农地的集体所有制有名无实。这样就在事实上造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残缺(或缺位)。
即:农民集体不能充分行使土地的权利。这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土地征收是我国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唯一途径。
土地征收权是政府特有的权力,但国家只有为“公共利益”才能行使土地征收权,并且征收土地必须给予一定的补偿。而我国在集体土地的实际征收中,对“公共利益”的限定不足,存在土地征收权的滥用。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征收土地补偿费过低,严重地损害了土地集体的所有权利益。例如,上海征地成本每公顷约在120万元,而批租出让金高达750万碣00万元,甚至高达1500万元。
2、集体土地承包权不稳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按照通行的说法,农民所获得土地使用权即是承包经营权。
农村改革以来,政府也一直在探索加强和扩大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途径。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规定: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延长。
为了避免承包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1995年国务院在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中,除了重申以上政策外,又明确规定在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子女继承。到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更明确地指出:“要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然而,政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上述改革政策落实得并不好,其表现是现实中土地的频繁调整及土地承包期限短。在绝大多数地区,根据人口的变化,周期性地进行土地调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种调整严重损害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而政府关于将士地承包期在原先耕地使用权15年的基础上再顺延30年的政策,只是在很小的一部分地区得到了执行。土地的频繁调整与过短的土地承包期限,使得许多农民对使用权缺乏安全感。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还表现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仍不够充分,例如,在现行制度下农民缺乏抵押土地使用权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权利。尤其是,农民在现实中缺乏充分行使自己的土地权利的能力。虽然政府要求农户和集体之间要签订书面的土地承包合同,但在现实中,随意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极大地损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土地在农户之间进行流转。
3、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结构性分离是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缺陷
从产权制度结构角度分析,我国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农业经营主体与土地产权制
度的关系上,经历了两个时期,实际上走了一条从结构性整合到结构性分离的路子。
解放后,经过改革,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和使用。这个时期,农业经营主体与土地所有权是结合的,产权制度具有整合性。经过农业合作化,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由集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这时的农业经营主体与土地所有权在名义上是结合的,实际上是分离的。结果,我国农业经营者缺乏真实的财产激励,从事农业经营的长期积极性和经济上的投资行为严重不足,对土地常常不加修整,不施粪肥,从土地取的多,补的少,甚至不补,导致地力下降。产权制度结构分离由此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投入水平提高和大规模采用技术革新的核心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经营的农户享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有保护、改良土地和按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地利用土地的义务。但农户对承包的土地和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不得买卖、出租和擅自转让。由于它彻底扬弃了传统的合作集体生产模式,向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传统回归,在产权制度构造上,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权利结构性整合。
表面上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的制度结构变迁是一种激进的过程,实质上迎合了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使经济主体——农民对这种制度毫无陌生之感,并立即与其融合在一起,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及制度提供的空间。
然而从本质上看,经营权决定着经济主体的短期经营行为,而所有权则制约着经济主体的长期经营行为。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实现了经营权对农业经济主体的回归,但农业经济主体在与所有权的关系上还是分离的。集体产权固有的产权虚位,导致农民经营者仅仅是土地所有权制度名义下的主体,这种名义下的主体并没有在产权制度上真正实现,突出表现是农民日前依然不掌握处分权,在其他产业资产产权交易日渐兴盛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资产的市场产权交易严重缺乏。
由于所有权从根本上决定了各种次级产权的权能和运作,结果,在我国现实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财产被侵蚀、产权制度不稳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理性预期收益低及各种对实际经营者(如承包大户)的“红眼病”等一系列现象,严重制约了经营者对农业的理性与长期投资行为及其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能力与收益。
因此,产权制度的结构性分离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一大缺陷,对农地产权的重新界定将是解决这一缺陷的重要途径。
对当前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建议:
1、确定集体土地产权主体。
实行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在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时,解决农民失地的生产生活问题。因此,必须明确界定哪一级(乡、村、组)和哪些组织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确认每块土地的具体主人,并以土地所有权证书这一法律形式予以体现,从而解决集体土地产权的“人人有权。个个不确定”的现状,确保产权主体明确到位。
2、规范集体土地产权界区,构建合理的集体土地产权结构。
一是明确集体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确定以后,应以法定的形式赋予农民集体真正的所有权,作为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自然拥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同时.在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依法将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与所有权主体进行分离.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集体只保留对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并通过一定的收益权体现(即收取地租)。
二是保障农民永久使用权。在农地产权分离的基础上。农民作为经营使用土地的主体。获得体现永久使用权的实际占有权、直接使用权、经营权、部分收益权和有限处置权。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可以对土地使用权出售、交换、继承、抵押等。
三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权。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为保障全社会的利益.依法对土地进行宏观规划和管理、调控。
3、进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政策创新。
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应该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要体现土地所有权转移的产权价值、农民的社会保障价格、失地农民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按照市场经济模式改造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制度。对公共利益需要的用地。可以改征用补偿为政府征购,由政府参照土地的市场价值确定合理的征购价格,通过征购取得,随之土地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变为国有。
征购具有行政和法律上的强制性,无须进入土地市场。如果在现阶段公共事业建设任务较重。政府财力难以承受,也可以采取提高征用补偿标准并逐步接近土地市场价值的办法,作为过渡措施。同时需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需要”的内容和范围,并进行法定化。
对于商业开发和工业建设用地的征用应当通过市场行为取得,改变目前的土地二级市场,构建单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允许经政府批准的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交易.一旦交易成功,在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出资受让者的同时,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由政府土地主管部门负责行政赘记。这样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不再采取补偿的办法,土地所在的农村集体和农民可以在市场的公开交易中获得较高的土地收入。其获得的土地收入主要用于失地农民和农村组织新的生产经营以及用于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当然可以从土地交易收入中征收部分土地交易和土地转让税。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而要降低投资者土地成本和其他投资成本的.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和其他的政策优惠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其生产经营的连续性、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维护农民权益 推进土地整治
维护农民权益 推进土地整治
一年来,我们瓦房店市土地整理服务中心在国土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然而,在国家严格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和用途管制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看作可乘之机,在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是盲目投资建设,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二是追求土地财政,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大肆圈占农村集体土地;三是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片面理解为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热衷于整治区位条件较好、增值潜力较大的村庄,而不愿整治废弃多年的“空心
村”;四是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简单地理解为整治增地工程,一味追求腾退村庄用地、建设安置高楼,很少考虑生产便民、生活利民因素。
这些问题的滋生和蔓延,严重背离了“城乡增减挂钩”的政策初衷和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本意,应予以坚决遏制。
我们瓦房店市土地整理服务中心根据瓦房店市农村土地的总体利用的实际情况,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工作首位,切实做到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
土地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是农民增收的新源泉,耕地保护的新动力,是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政府得民心、投入见效益、农民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农民是土地整治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维护农民利益是土地整治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农村土地整治正处在有序建设之际,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重而道远,亟需加强引导和规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依法规范、公众参与”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此,在实践中应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整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保障
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土地整治是土地开发整理的新领域,根基在农村,群众对土地整治的不了解会给整治工作带来一定障碍。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村内宣传栏广泛宣传土地整治的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宣传农村土地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登记办法》及《村民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破除农民土地、宅基地私有观念,并树立节约集约土地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扫清思想和认识障碍。使农村土地整治深入民心,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土地整治工作,让农民真正成土地整治的参与者和收益者。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设计的视觉效果,闭门造车,凭经验进行规划设计,而忽视设计的可行性,与实际脱节,未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施过程中许多工程不得不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成本。也有些项目出于资金等考虑,设计标准偏低,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施工不完善,不能让农民满意。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是完全服务于农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农民自己的
大事,必须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的意见归纳梳理,获取翔实的资料,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消除误解和矛盾,争取群众签字认可,达成共识,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以利于项目实施。凡是村民组织和农民不同意的项目,不得强行立项实施,使群众理解支持土地整治,共同设计、建造、美化他们的家园。
(三)切实做好后期管护工作,使群众长期受益。通过土地整治,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但由于管护资金短缺、缺乏重视等原因,部分项目工程后续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出现了“有人建、无人用、无人管”、“前面建,后面坏”等现象,项目工程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引发群众意见。为更好地发挥项目竣工后的综合效益,应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原则,与项目区乡(镇)、村签订项目管护责任书,落实专人管护,并宣传动员群众,人人当好管护员,看管、使用好工程设施,发挥长效性,使农民长期受益。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农村土地整治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敏感问题多,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但目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导致政府相关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甚至造成征
地权的滥用,一些地方政府借土地综合整治之名,行变相卖地之事,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为本级政府或个人谋取不当利益,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要加强立法,尽快出台与土地整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赋予农民以土地权利为核心的财产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居住、迁徙及劳动就业等权利,确保涉及农民权益案件得到公平解决。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狠抓落实,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层面上赋予农民应有的合法权益,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于
娜
瓦房店市土地整理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三篇: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几点思考1
维护农村妇女土地合法权益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因此,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很难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村妇女的依靠,首当其冲最受关注。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等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权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明确。但是,在我市一些地方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我市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作为一名基层的妇女干部,近期内对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工作开展了调研,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税的取消,农民在对其所获得土地权益上所承担的义务不断减轻,从而引发农民对土地拥有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这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市农村来讲,土地稀缺带来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农嫁女”出嫁后,其原居住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收回了其土地承包权,而夫家居住地却迟迟没有分给她土地承包,导致一些妇女两头都没有承包到土地,她们在丧失了土地承包权的同时也丧失了相关权益。
二是少数离婚妇女、丧偶异地再婚妇女,她们在婚嫁之时在夫家所在地分到了承包地,可是在离婚后,如其将户口迁回娘家,夫家所在地已收回土地或被原夫霸占,而娘家所在地也不分给她承包土地。
三是因当时政策原因户口无法迁出的妇女(农嫁居等),部分不能享受平等的村民待遇,土地权益被侵害,部分妇女失去生活来源。
四是前期少数农村青少年外出就读中等专业以上学校,户口迁出后,土地有的被村收回,导致毕业后无工作期间成为无业游民。
五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侵权行为伸张较难。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还比较难;信访、妇联等部门难以协调;基层组织也感觉矛盾较多难以处理。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基层对各种保护妇女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这势必导致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以“村民自治”代替法律法规来解决农村土地权益问题。部分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更谈不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部分农村妇女的势利选择。部分农村妇女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面前存在明显的势利的选择。突出表现在城乡结合带的农村部分妇女从自身利益考虑,长期不肯迁户籍,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和经济利益增长速度的有限性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性的矛盾比较突出,使经济较发达、土地级差地租相对较高的地方人地关系紧张,利益分配压力加大。因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平衡依附在土地承包权益上的诸如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失地农民保障、农民建房等等利益问题,就只好以村民集体讨论形成的决议来处理经济组织内部矛盾,而这往往会对女性的土地权益造成侵害。
三是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农村妇女享有的土地权利是由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种财产权利,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也规定了男女在土地权益中的平等地位,然而这些法律法规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权益的组织和个人如何监督,如何处理没有具体明确,缺乏救济措施;所规定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等政策,往往会使外嫁的媳妇,离婚、丧偶妇女以及新生婴儿失去土地;并且给村委会适时调整土地带来一定的难度和矛盾,有时村干部想解决但苦于没有自留地、空余地等问题而确实无法协调解决。
四是政策法规贯彻执行不力。虽然在《妇女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出嫁、离婚、丧偶妇女的合法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和其他有关经济权益如何保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部分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淡薄,有些做法只能从本村的大局去考虑谋划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只考虑多数人的利益和村规民俗,而忽视或放弃少数妇女的利益和权利。一些村制定的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与现行的有关《妇女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相矛盾。少数村将有些侵权的行为利用四分之三的村民表决通过成为有效的做法,虽不合法但“合规”。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为了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合法权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当前农村勃蓬发展的今天,要对新《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土地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村务公开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题报道、举办“送法下乡”和法律宣传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不断增强干群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决策水平,不断强化农村妇女的维权意识,在农村逐步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形成强大的保护女性权益的舆论机制,自觉抵制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象的发生。
二、深入调查摸底,出台相关政策意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中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条款要进一步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上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建议由市农办、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市民政局和市妇联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市“农嫁女”权益保障工作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找准问题的前提下,结合我市的实际,根据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给基层组织在实际操作中带来可行的依据。
三、加强管理力度,切实提高维权能力。一是对土地征用后的土地补偿金使用问题,镇(街道)政府要积极加强监督引导,不能放任随意操作。在确定相关经济权益时,必须合理合法,体现男女平等,不得以各种借口歧视妇女,损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在土地补偿金问题上已经对妇女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要及时纠正,予以补偿。二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农嫁居妇女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对长期居住农村,并履行村民义务的农嫁居妇女和离婚、丧偶妇女、不得强迫她们迁出户口和剥夺她们的相关经济权益。
四、加大执法力度,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一是要适时变更证书。近年来,由于道路、小城镇等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农民的承包地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及时变更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二是市、镇两级有关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能,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要立即予以纠正。对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村规民约中违反男女平等原则、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要坚决废止。对久拖不决引起长期上访的案件,要限时予以解决。三是法院要畅通“农嫁女”侵权案件的诉讼渠道。对于侵害“农嫁女”土地权益及相关权益的案件,受害人可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共建和谐社会。
第四篇:土地使用证明产权证明
证明
兹证明位于房屋产权归所有,其使用、经营权已交付给其下属单位出租使用管理。该场地建于年,至今尚未取得产权证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可以作为经营场地,不属于违章建筑,无安全隐患。出租时间从 日至年月日,并同意租给(身份证号:)经营使用,由此产生的产权纠纷和房屋质量问题由我单位承担。
特此证明
第五篇:关于土地产权的浅析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及其改进思路的浅谈
【摘要】一提到农村土地产权我们不免想到农业,说到“农业”这个词个是让国家又爱又恨。说到爱是因为农业在我国发展初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工业初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外汇资金,我国的工业因此而得到发展;说到恨是因为农业现在成了我国发展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农民也是最多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三农”问题惠农政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农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由土地问题引起的。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内在缺陷不断凸现。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所有权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的两次变革。前者通过“自留地”、“拾边地”以及部分开放集市贸易,给予农民对“集体化”的有限的退出权;后者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但目前,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变凸显了出来。
一、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⑴、土地产权主体模糊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从法律条文上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界限十分清楚,然而事实上,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不明确的,产权是虚置的,对所有权权能的实际支配权掌权在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手中。尚未赋予农民(农户)对土地控制持有层面的土地产权,而仅赋予利用层面并且带有债权性质的承包经营权,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这就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主体上的虚置。同时,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都明确规定了农地实行集体公有产权,并实行农户承包经营制度,但按现行体制,“集体”分为三级,即乡、村、组,“集体”究竟属于哪一级,各级权利如何分配,法律没有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事实上就是产权主体虚置化。
⑵、使用权不稳定
现行土地产权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但这种关系是非市场形成的,具有强烈的行政性,缺乏市场机制下财产运转的自我稳定性和安全稳定的使用权。由于国家对土地的“小调”、“大调”,耕地数量和质量都不稳定。我国约有3/4的土地规模变化与全村范围的土地再分配有关,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家庭分立以及村庄适应农户人口增长等因素构成另外1/4的变化。不稳定的使用权通常伴随着高频率的土地再分配,村里土地再分配的次数越多,农民失去某一块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就加大了使用权的不稳定性,因而增加了农民对土地使用的不确定性。
⑶、处置权残缺
土地所有者无权买卖、抵押、馈赠土地,无权改变土地的用途,国家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着农地所有权的流转。国家规定城市土地归国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实际上由于土地产权的主体模糊,农村土地产权虽然属于农村集体,但集体却无权进行交易处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直接将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出让,而必须先征归国有,然后再由政府将其转让,期间土地利益分流问题极其突出。
⑷、收益权受限
土地收益具体是指土地的收获物、土地本身增值或贬值、土地转让、转租所获得的益处等。收益权的完全与否,依赖于各种土地合约的条款、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及其非正式制度的限制。由于我国农地的产权关系模糊导致了村镇干部的“寻租”行为严重,农民应得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但执行起来却是一种模糊的土地收益权分配方案,因为标准的制定是实现农民收益的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中农民几乎没有话语权,“寻租”等问题在标准制定和执行中必然会产生。
⑸、流转困难
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承租人租期的长短,租期越长,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越大,租期越短,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越低。我国农地承包期限不过二三十年,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较低,由此导致土地交易的低收益,抑制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由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不完整,集体组织有可能随时对所辖土地经营权进行分配调整甚至回收,由此导致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契约缺乏稳定性,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
此外,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还有其他一些缺陷,例如:土地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农产品供给层次低,难以获得市场优势;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权利不平等等。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考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上述种种缺陷表明,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土地作为一种资本要素的市场流动,浪费了稀缺的耕地资源,阻碍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现。必须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但究竟如何改革才能真正的让农民受益呢?笔者认为土改要让农民从中收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明确产权,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在国家所有的惠农政策及土改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障每个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小农生产者非常依恋于他的土地,这点与他内在的自尊心和摆脱压迫寻求自由的愿望是紧密相连的。当小农生产者被剥夺了土地或因债务累计而日渐贫困时,受到损害的不仅是他的物质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自我意识及他对于改善自己和家庭生活状况的希望可能也将就此破灭。因此,土地稀缺性的增强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以及农民对土地利益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农民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这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权的保护问题。当前,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⑵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弱化集体所有权。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进一步弱化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户承包权,把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都给农户,农户成为实在的而不是名义上的土地主人。即土地使用权物权化、长期化,弱化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在形式上,应该以“农民土地使用权”这一具有现代产权色彩的概念代替“承包经营权”这一债权特点明显的概念,并以法定的形式确立我国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内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农民土地使用权作为私人财产,其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使用权可以说是准所有权。它包涵承包权、使用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转让权等多种权利,这些权利在立法时将界定清楚形成法律依据。
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目前,土地对于我国农民具有双重功能,既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地被征用,大量的农民将失去土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弱化和部分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促进土地流转,同时这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
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就面临再就业的问题,对此必须给予妥善安置,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要改革货币补偿安置办法,一方面要创造就业条件,鼓励多渠道就业;另一方面要拓宽安置渠道,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途径安置。
三、总结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指向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它是一个综合的农业改革,因此必须进行配套的服务、加强减少农业风险的制度建设。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把土地承包权赋予真正的物权属性,这样可以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户以土地经济所有权,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保留对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并通过一定的收益权来体现。农户拥有对土地的占有、收益、使用和有条件的处置权。
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轨迹和创新思考》作者:罗夫永 柯娟丽
②《新制度经济学》,贺卫、伍山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③《我国农地产权现状及其完善》,王兴中,《农村经济》2003年第2期
④《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于金富,《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