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蕲春英才高级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大全)
2013-2014学年度 蕲春英才高级中学高一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2、A3、B4、D5、B6.C(第五段)
7、A(文字能力想象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8、D(省略了家族衰亡线索的是越剧)
9、B(A项“间,秘秘地,悄悄地;间行,从小路走;C项“拟”为“效法”之意;D项“逆”意违背公理。)
10、C(②③⑤都不能表现他“忽于荣利”。)
11、A(A中无张范之事。
12.(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3分)(“妻”“辞”各1分,翻译通顺1分)(2)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3分)(“悉”“义” 各1分,翻译成被动句1分)
(3)(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4分)(“穷乏”“中外”“所余”各1分,翻译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
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13.①“抱膝”二字形象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②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真切感人,如“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明白如话。
14.略 15.(1)是指读书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圣人之书。(2)是指读书者对圣人之书盲信盲从。
16.原因:历代统治者用高压政策强迫读书人接受圣人思想(或者:如果非“圣”就会被杀头。)结果:禁锢了思想,产生陋儒、腐儒。
17.对比。如第二段,用和老友平等谈心时的惬意,与同圣人或者准圣人谈话时的没趣作对比,准确表达出不平等对话的难堪,也为后文写“跪着读”做铺垫。又如把汉代王充“理直气壮”的反问与后世“跪着造反”的文人对比,有力地表现出统治者的高压统治政策对禁锢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大。
18.作者坚决反对盲目崇拜或者被迫迷信所谓圣人,主张解放思想,平等思考,提倡敢于质疑的精神。
19.示例:参考:四叔认为这件事有损于鲁家的体面和名声,是不能容忍的。(2分)但从礼教看,婆婆是有权支配媳妇祥林嫂的,无可非议。(2分)
20.(1)通过情态描写表现性格:惊字表现黛玉内向,小心谨慎;笑,表现宝玉外向,坦直率真.(2)照应“木石前盟”的传说,暗示两人心有灵犀,为后文张本.
第二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潜龙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一、本小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
A.宽恕(shù)深恶(wù)痛疾文绉绉(zōu)滞(zhì)留
B.不逊(xùn)鬈(quán)颔(hàn)首低眉锃(chēng)亮
C.诘(jié)责髭(zī)黝(yǒu)黑犀xī利
D.油光可鉴(jiàn)庶(sù)祖母藏污纳垢(gòu)搓(cuō)捻(niǎ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B)(3分)
A.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的。....
B.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C.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D.地毯是藏污纳垢的大本营,许多肉眼看不到的螨虫以及细菌和病毒、环境污染物会隐藏在地毯....
里,时刻威胁人们的健康。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D)(3分)
A.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C.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D.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一根拐杖,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丢掉拐杖自己走路。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D)(3分)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B.“也有解散鞭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基纽。实在标致极了。”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C.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
D.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其著名。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波上寒烟翠__。(范仲淹《苏幕遮》)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愁”之绵长不断的语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7)《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韩愈《马说》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具体表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本大题共3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
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猛浪若奔飞奔的马⑵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
⑶鸢飞戾天者至,到⑷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向各个方向走。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8.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内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见山水景物特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结构上从山水两方面总起下文。
9.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下“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我赞成杜甫的人生态度。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们祖国山水美丽者甚多,我们都去避世隐退,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丢了。为了祖国山水更美,为了保卫这样的山水,我们必须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0-12题(8分)
用数学解决“幽灵堵车”
①每个月,你有多少小时浪费在堵车中,答案是:难以计算。最让人沮丧的是那些表面上看似
没有任何起因的堵塞: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也没有封闭施工的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其妙地突
然出现堵塞,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车流又会毫无征兆地顺畅起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堵塞现象,被交
通专家称为“幽灵堵车”。在拥挤的公路上,很可能仅仅由于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就会在这辆车的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这条道路像撞上幽灵一样发生了堵车。
哪怕第一辆车停下来后只需要2秒钟就能启动,可到最后一辆汽车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可能就要几
十分钟了。研究显示,如果处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那么一名新手司机的急刹车就可能引发一场“交
通海啸”,受影响的路段可长达80公里。
②其实,道路并没有真正被“堵”,只是产生了汽车行驶的时间差。越是往后,积累的时间差越
大。由于第一辆车的刹车,后面所有的司机也必须刹车,一辆辆车传递下去,带来连锁反应,于是
出现走走停停的“波动效应”,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公路交通整体减速。
③此外,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也是“幽灵堵车”不断扩展的原因。如果所有人都能作出正确的反应,那么几秒钟的停顿就很容易化解。但事实正好相反,越是堵车的时候,便越是有人想钻空
子,希望能插队往前,而这只能让已经堵塞的路况更为恶化。
④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们试图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找到解决“幽灵堵车”的方法。他们发现,这种现象类似于爆炸后所产生的爆震波,这种爆震波是一个可以自我持续的波形,不断向外扩展。
而且在这种波形中还存在一个临界点,就像黑洞的“事件视界”一样。当发生“幽灵堵车”时,位
于临界点内外的司机都无法得知对方区域的情况,相应地他们也无法判断交通状况何时才能得到改
善。
⑤在掌握这些情况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团队试图利用流体力学方程来计算造成交通拥堵的变量,从而控制堵车蔓延的趋势。
⑥同时,数学模型也表明,如果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不但
可以节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现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
驶,比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走走停停要好得多。在车辆众多的一般道路上亦是如此。(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第18期)
10、造成“幽灵堵车”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1)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而在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产生
了汽车行驶的时间差;(2)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11、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具体更清楚(准确)地说明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
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可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现象(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12、联系深圳现实,请谈谈消除“幽灵堵车”现象的措施。(3分)交通部门要制定措施,严禁让新手上高速和限制违规较多的驾驶员上高速公路;限制车速;在道路上增设电子牌,及时通告前方交通信息;鼓励乘坐公共交通;严格控制车辆上牌的增量;严格驾照考试的把关;改革高速公路节庆免费政策;加强汽车文明的宣传,标语如:请不要无故变道、不随意超车、不超速行驶、不急驶急停、保持安全车距等。(3分。说出1点给1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4分)
飞翔的“大白菜”
①她是一位漂亮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在大学任教,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
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
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黑暗的深渊。
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致使她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②她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突然被废了武功,一切能力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在父母的帮
助下,开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儿,现在对于她来说,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她用筷子夹菜,筷子竟然把菜碗推翻;她用吸管喝饮料,吸管竟然戳疼了自己的眼睛;她用盲杖探
路,盲杖竟然把自己绊倒……。当然,最令她憋闷的是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
对于一个大学教师来说,这是多么残忍、多么可怕的事呀!
③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三十岁。三十岁的女
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
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c-a-b-b-a-g-e。这7个英文字
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
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
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读起英文来可是一目十行的啊!
④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
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
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她
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
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嚎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
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⑤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
室里找到了她。学生们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用手丈量着黑
板。父亲站在教室里,默默地看着黑暗中的女儿,心里一阵阵酸楚。父亲知道,女儿这是准备重返
讲台呀。直到她准备离开的时候,父亲才走上前,牵起了她的手。她很高兴。她说:“爸爸,我成功
了,我已经找到板书的方法了!”父亲说:“你是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你一定能够成功的!”
⑥她终于重返讲台。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
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
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
们珍惜时光。
⑦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
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⑧这就是杨佳,一位成功的盲人,一棵飞翔的大白菜!她的成功正如她在演讲中说的那样:一
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不能停
下前进的脚步!
(摘自《读者》2012年第7期)
13.失明后由“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的“憋闷”到“重返讲台”的变化是
艰难的,文中用了哪几件事来具体写她的这一变化过程?(3分)
开始学盲文,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1分);反复地练习、摸字、默记,导致盲
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1分);晚上跑到教室,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终于找到板书的方法(1分)
14.请分别指出这两句中“大白菜”的含义。(2分)
a.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
b.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
a句.指“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1分)
b句:指失明或者学习中(或重返讲台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分)
15.请品析第6段中的划线句。(3分)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
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这几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让我们看到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杨佳的风采,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杨佳为了重返讲台所付出的努力(1分)。四个“依然”,强调了杨佳已经从失明的困境中走出来,恢复到和失明前一样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坚强的、自信的杨佳(1分)
16.文章以“飞翔的‘大白菜’”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答比喻也行)(1分),以此为题,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杨佳由不认
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到经过自己的努力重返讲台的成功过程(1分);更加富有动感,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或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
17.盲聋哑人海伦·凯勒最终成为著名女作家,因病失明的杨佳成为了“一棵飞翔的大白菜”,无
疑,她们是成功的。请结合本文的最后一段内容,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3分)示例:人生可以经历磨难,但不能因为经历了磨难就停止了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磨难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会让人成熟,学会承受和感恩。磨难不应该成为人消极的理由,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的面对和迎接命运带来的一次次考验,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品尝成功的滋味,上帝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努力和坚持。(扣紧不怕困难、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来谈即可。)
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
18.按要求作文。
中国之梦,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翻飞落叶,触动了文人的心灵。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茵茵小草,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引起我们心灵的颤动。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它让我们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纵情演绎着我们成长的浪漫。
请以“心灵深处那一丝颤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第三篇:2014怀柔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答案2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B、D、D、A、C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责怪)
7.D.在(A.怎么/哪里B.于之/语助C.是/做成)
8.A((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
9.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0.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是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参考译文】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穿着粗皮衣,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取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和(他)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子贡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他感叹道:“先生竟不后悔吗?却边走边唱拾谷穗?”林类行走不停,唱歌不止。子贡问个不停,(林类)才仰着头回答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先生少年时不勤奋做事,年长时又不争取时间,老了没有妻子儿女,(现在)死期要到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人们)反而把(这个)当作忧愁。(我)少年时不勤奋做事,年长时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像这样长寿。老了没有妻子儿女,(现在)死期要到了,所以才能像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们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们所厌恶的。您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所以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忙忙碌碌地求生存不是头脑糊涂呢?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和(他)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的生死的道理却并不透彻。”
子贡对学习厌倦了,对孔子说:“(我)希望有休息的时候。”孔子说:“活着(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子贡问:“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啊。你看那墓穴,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知道死亡的不好,(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自古以来就有死亡,真好啊!仁者在那时休息,不仁者在那时被埋葬。’死亡是德求取的事情。古人叫死人是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却不知道回家,是抛弃了家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世上所有的人都责怪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却)没有谁知道责怪。有人离开了乡土、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天下各地游荡却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人一定说他是疯狂而放荡的人啊。又有人专注于盛世之治、自夸聪明能干、博取声誉名望、在世上骄傲张狂却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人一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有所失的,而世人却赞扬一种人,反对一种人。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是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11【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
12.答案略
三、共有2个小题,共7分。
①C.以静写动②D.E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14、【答案】D
【解析】原文说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A选项中却以神单独存在为前提进行推导,因此错误;B选项的“取决于”概括不当,原文只说外在环境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原文中说要防止的是阴阳失衡,阴阳此消彼长是古代阴阳学说认定的基本观念,无法防止,C选项描述不当。
15、【参考答案】
一、从整体上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
三、三、通过人体外在表现认识生命规律(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16A、C
【试题解析】
A选项“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作者回忆的几个生活片段都由“海棠花”这条行文线索串接在一起。文章开篇直入主题,写作者在德国小城“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触发了乡情,“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写“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这样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作者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眷恋,都深深地寄寓在海棠花上。开篇写“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写在异国他乡再见海棠花,使作者“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揭示出海棠花与作者有着极深的“缘”,这“缘”正是作者那浓郁、真切的爱国思乡之情。
C选项“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该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是文本第⑤段中,“……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可见作者确想一直“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B选项“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在第②段中作者写道:“……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以看出,作者根本没有描写所谓“单调的海景”,只是认为可以把登高看到的一片高低错落的屋顶幻想成起伏的海浪。但当一个考生平时没有养成仔细阅读的习惯,总是习惯于“一目十行”地阅读,再加上考试时心理的紧张,就很容易把文本中相关内容一带而过,从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从答题情况上看,绝大多数此题失分的考生都错选了此项,非常遗憾。
D选项“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选项中把作者“无暇顾及海棠花”的原因归结为其在德国“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而在文本第⑥段中作者明确讲到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海棠花是因为“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所以D选项表达出的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E选项“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从文章结尾处作者标示的时间推断,本文确实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通篇中没有任何反映作者对德国社会的思考与省察,此选项属无中生有。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⑴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
⑵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⑴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乡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⑵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相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评分细则】
⑴①作出正确判断,1分。回答“不是、不是无缘、并非无缘、不是真的无缘、有缘”均为正确答案。
②海棠花唤醒了作者的乡思,1分。回答“勾起或激起乡思、乡愁、想念家乡、思念祖国”均为正确答案。
③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归结点,1分。在分析文章结构或主旨的情况下,回答“看似无缘,实质有缘”、“表面无缘,实质有缘”、“看似无缘,最终落到有缘”、“以有缘收尾”、“起于无缘,终于有缘”均为正确答案。
⑵①海棠花是文章的行文线索,2分。回答“海棠花贯穿全文、或串联全文、或是文章的主线”均为正确答案。
②寄托了作者的乡思,1分。
③升华了爱国情感,1分。回答“对祖国的热爱、对危难中祖国的担忧”均为正确答案。
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参考答案】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评分细则】
本小题答案分两部分,共3个赋分点。
第一部分共1个赋分点。“无法获得安宁的心情”为赋分点,如写成“矛盾”“挣扎”“痛苦”“纠结”“不安”等也可。
第二部分共2个赋分点。分别为:思乡之情,2分;铺垫,1分。
注意:
⑴如果答成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伏笔之类,要看其具体分析是否合理,如只是空洞堆砌术语,不进行分析或分析错误,均不给分。
⑵思乡之情如果揉在第一个赋分点内,而第二个赋分点内一点没涉及,则第二赋分点不给分。
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评分细则】
1.句意把握:4分
2.阐发感受:5分
3.语言表达:3分
4.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2分为止。
第四篇:盐池高级中学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盐池高级中学201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甲
一、1.D【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
2.A【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
3.B【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形式写成没有点出来。
二、(一)
4.B〔试:考核(他的才能)。〕
5.C(①是说他继承祖业,④是说他穷困,⑤是分别时说的话。)
6.B(“不赴朝廷参加博学鸿词科试”的原因不是“不满巡抚”。)
7.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译出大意给2分;“学”“夙”“为胜”三处,每译对一处1分。(2)译对大意给2分;“窒其躬”“倘”“好尚”三处,每译对一处1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县人。(先生家是)世代望族,通过科举而做官的人中有好多名声显赫的。先生生来聪颖异常,读书时刚刚过目,马上就能背诵。年纪稍稍大点,补上县学生员的位子。(先生)承袭父亲的家业,家财二万多金。(先生)一向不懂得经营家业,性格又豪爽尚性,遇到贫困的人就施舍,与同道的文人来往应酬,饮酒高歌,放声呼号,通宵达旦,没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巡抚听到他的名声,召见他并考核(他的才能),认为他是人才,因而推荐他去参加博学鸿词科试,(他)竟然不赴朝廷应试,从此也不再参加乡试,而家道又更加贫困衰落了。于是举家迁居到江城东边的大中桥,环顾先生的居室,徒有四壁,破败不堪,空无一物,只有几十册旧书(相伴),他早晚读书自娱。窘迫到了极点时,就拿书去换米。有时冬天非常寒冷,没有酒食(无以御寒),邀上志趣相投的人五六个,乘着月光从南门出城,绕着城墙走几十里,一路放歌呼啸,互相应答。等到天明,从水西门进城,各自放声大笑,归家而去,几乎夜夜如此,他们称这种做法叫“暖足”。我的伯祖父丽山先生与他家是姻亲,(因而)经常周济他。
先生为学尤其精通《文选》,写诗文挥笔而就,连事先打了腹稿的人也不能超过他。辛酉、壬戌年间,邀请他到我家,我与他研读诗文,互有赠答,真是快
乐无比。而(先生的)性情耐不住长期客居,没几个月,就辞别而去。(先生)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急切地想招来一见,唯恐不及。唯独嫉恨写科举应试文章的人,就像对仇人一样,对其中特别擅长写科举应试文章的人,尤为嫉恨。我常常认为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是不能改变他。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境况更加困顿。先生与我同族的祖父绵庄是至交,绵庄喜欢研习《诗经》,先生晚年也喜欢《诗经》,并说:“这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甲戌年,(先生)与我相遇于扬州,知道我也一天比一天困迫了,(于是)拉着我的手哭着说:“你也落到我这个地步了,这种处境难熬啊,你打算怎么办?”我要返回淮安,将要解开缆绳(开船),先生登船话别,指着新月对我说:“(今天)与你作别,以后相会的日子不可能约定。面对此情此景,让人惆怅,想写诗文相赠,而思路又艰涩凝滞,只好等待以后了。”又过了七天,先生逝去了。在这之前几天,他倾尽囊中所有,召集朋友酣畅痛饮。醉后,就高声吟诵杜牧“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诗句,而(结果)竟然真的如先生自己所说,这真让人感到奇怪啊!
先生的著作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有模仿唐人小说的作品《儒林外史》五十卷,(这本书)写尽了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的各种情态,当时的人们争着传抄这本书。
(我)感叹说:我一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先生更困顿的了。(他)到淮安造访我,(我)查看他的行囊,连笔墨纸砚都没有。我说:“这是我辈所依靠用来谋生的,能一刻离开吗?”敏轩笑着说:“我胸中自然有笔墨,不用麻烦它。”(可见)他的风流雅致,足以盖住同时代的文人。使他的身体受尽折磨,使他的学问得以传播,老天对待敏轩大概别有心意,(因此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爱好和崇尚标准来评价他。
(二)8.诗人选用了落叶﹑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2分)描绘了一幅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3分)
9.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2分)颔联借景物的描叙含蓄抒发思乡之情,“遥隔”表明漫游之地距故乡远,透露出思乡之情,“楚云端”表现出故乡可望而不可即之情,也透露出思乡的情绪。(2分)颈联通过描写客子与家人的神态动作直接抒发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泻无余。诗人设想家人想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2分)
(三)10.(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2)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3)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B.后句“当然赵文福并不甘心做他的忠实听众”不当,应是赵文福愿做他的忠实听众;C.说“以真实的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为主”不当,全文以叙述为主,人物语言都是由作者转述的,动作也不多;E.其中“是他暗中与张春水较量,设法超过张春水,心胸不够磊落”不当,赵文福与张春水相比,是内敛不张扬,谦逊低调。)
(2)通过写喝酒或吃饭,把两个人联结到一起,从而在对比描叙中表现二人的关系和关系的变化,也逐步表现了张春水“事业”上的变化及随之而来的心理上的变化,揭示了其性格,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6分)
(3)性格特点:自尊心强(或虚荣心强),好为人师,争强好胜,只想比人高,不愿比人低,喜欢自我炫耀。(6分)
(4)这样安排情节合理,因为前文已经有所交代,一处是“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们省就两个人获奖”,一处是“可惜我们省的田文没有去,他获得的是二等奖”。这两次交代已经为小说到结尾才点明真相作了伏笔,所以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小说到结尾才点明赵文福就是获得全国性的征文大赛二等奖的田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读者到此才恍然大悟,既点明了文题之意,又充分刻画了二人的性格,还使情节陡起波澜,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耐人寻味。(认为不合理,理由充分,能耐自圆其说,亦可。)(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
(A.“香消”“玉碎”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德艺双馨艺术家逝世惋惜之情,且“表达了她生前的美貌”没有根据;B.“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真实”不准确,三个人物形象主要来自传说;D.“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怀”不当,作者是以此文纪念常香玉。)
(2)“瘦老头子”指唐代大诗人杜甫。这里提到杜甫,是因为他们都是河南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艺术是相通的”,常香玉和杜甫一样都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正因为有博大的胸怀,才成就了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6分)
(3)常香玉的品格是永恒的。她为人民而从艺,敢于创新;胸怀百姓,为保家卫国而歌唱;无私传艺,为了豫剧艺术的传承光大而倾力,德艺双馨。(6分)
(4)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从艺品和人品多个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品格,使人对常香玉能够全面地了解,且使材料多而有序;二是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常香玉在不同时期、不同事情方面具体的描述,又有整体上的概述。这样安排既能够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常香玉那些典型的言谈举动和人格,又能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常香玉的事迹和人品。(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D(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A.“亡羊补牢”指受了损失后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避免继续受损,与语境所说的“日益严重”、玛雅人的预言或许成真的意思不合。B.“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语境中是望文生义,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C.“血气方刚”对象误用,当指年轻人。)
14.C(A.两面对一面,在“明显好转”前加“能否”。B.主语残缺,去掉“使得”。D.定语和中心语颠倒,应为“坚强有力的干部群体”。)
15.A(承接前文,从残臂说起,然后由外形说到血管脉搏。注意“虽然”“却”的转折句式。)
16.(5分,答出一点给3分)“天宫一号”今年升空中国空间站2020年建成17.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
一句祝福,可能会让别人幸福一生。
(共6分,每写出一句3分,其中句式2分,内容1分。)
六、写作
18.写作提示 本题可以转换成的话题——“坐在生活的前排”。
题意审读:“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因此,写本题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第五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
连江兴海学校12—13学
A.给车轴加润滑油B.自行车脚踏板刻上花纹
C.给行李箱装上轮子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7、夏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见草叶上有露珠,露珠的形成与下图中相同的是()
A.坚固的冰B.如纱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
8、某品牌的微型电脑吸尘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控制照明灯L和吸尘电动机M,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电动机M。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
装置,其中能够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A.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
B.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C.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
D.磁体与ab一起向右移动
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12、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雨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3V,Ubc=3V,Uac=6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C.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13、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14、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有9小题,每空1分,其中21小题3分,共19分)
15、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从减弱噪声。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
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16、在连江苔菉建设的本县第一个风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能,风能
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原理发电的。
17、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18、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9所示的惊奇现象。这
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19、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联的。
20、为了预防春季流感病毒的传人,防疫人员在学校教师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教室外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21、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导致内
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
过的方式实现的。
22、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2)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3)请画出图蓝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三、简答题(本题3分)
24、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会感到比在水中冷;有风吹来,会感到更冷。请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8分)
25、(4分)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0.3A”字样,R=30Ω,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26、(7分)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 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
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试求:
(1)锅炉内200 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6 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27、(7分)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
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当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增加时,其电阻值降低,如图21甲所示。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1的电阻为60 Ω。在图21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定值电阻R2=20Ω。求:
(1)当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电压的示数是多少;
(2)现在国际公认的酒驾标准是0.2mg/ml 酒精气体浓度0.8mg/ml,当电流表的示
数为0.2A时,试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是否酒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32分)
28、(4分)图8(1)电流表的示数为;(2)电能表的示数为
(3)物体的长度为;(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9、(4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
“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_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的环境中
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选填“可
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
与A相距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1、(6分)用图1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1所示,它的示数是N。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2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
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
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
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
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
是:。
32、(3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
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3、(8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5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
上画“×”并改正。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
2V,电流表示数如图26所示,为_________A,则R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_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3分)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块,一个有磁性,一个没有磁性。如果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区别?(可以附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