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地理名师指点复习
高考地理名师指点复习:读图题做好知识储备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针对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如何进行地理学科复习、如何提高答题技巧等方面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姜洪波老师对此进行了策略分析。
姜洪波说,地理学科主要分为自然地理部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其中自然地理部分是高考中比较难的,如地球运动、气候、地质地貌、陆地水体和海洋水体的组成等,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要大于人文地理知识,尤其在2008年考试比较明显,约占总分数的70-80分。人文地理部分则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环境等问题。
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姜洪波认为,现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应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做到回归教材。有很多同学认为学了这么多年的地理,基础知识应该很扎实,其实不然,很多同学存在细节知识方面的确失,尤其在做题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知识盲点一定要细化,弄懂。比如气候问题,是每年的高考重点,一般都有将近20分的分值。全球只有10种左右的气候类型,考生要熟练的掌握诸如每种气候类型具体分布在什么地区,什么原因产生这些气候,形成的特点是什么,对应的植被带是什么,包括这种气候下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等知识点,系统的复习并加深记忆。
姜洪波建议,考生要注重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复习。高考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的,对区域地理的定位、判读对考生答题很重要,考生要对这些区域的基本地理事物、轮廓形状、一些重要事物的地理特征都做到了然于胸。把基础知识重新细化,把知识点融会贯通,避免造成知识点的混淆。
第二篇:名师指点:2014年高考全年复习规划
进入高三,所有学校全面进入到综合复习阶段,学习压力不断增大。
在往年的高考中,很多学生,不仅没有把握住高三刚开始的机会获得领先权,反而在这激增的压力面前慌了神,还丢掉了自己以往的学习节奏。
所以,了解一些高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学习一些应对办法,在刚进入到高三的这一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高三,基本上被分割为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期几个阶段。由于学校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设置的复习阶段也略有不同。但大体进度是差不多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些不同阶段的角度,具体看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如果你喜欢“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QQ号80796072),就请关注我们并加入“特别关心”吧,你就可以持续收到我们发布的精彩实用的2014年高考备考资料。
一、把握一轮复习,攻克基础能力关
大部分高中在高二暑假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轮的复习。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各科老师都会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逐一地进行推进式复习。即使你在高
一、高二时并没有跟上老师的进度,甚至你是班里的差生,但是只要你在这个环节认真听讲、努力复习,不仅完全能够赶上进度,而且非常有可能会名列前茅。毕竟这个阶段老师会对每个知识点都再作详细的讲解。一般来说,一轮复习的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细的。这是成绩能上一个大台阶的最有利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这样较为轻松地超越别人就不容易了。在这个阶段,考生应该把“攻克每个知识点”作为自己的目标,然后想办法去把这个目标实现。要知道,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是依照班中中等学生复习进度来安排自己的教学进度的。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吃不饱”,那么你就可以在把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好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进行训练;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吃得过饱”,那么你就应该尽可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这个时候,只要能够保证自己跟得上大部队,那就达到了目标。
在第一轮复习中,因为一些知识点在高
一、高二时就已经学过,所以考生稍微接触一下就会觉得很熟悉,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考生一看书本就明白,教师一引导就会,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否则第一轮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差。
当然,在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考生还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①畏难
在高一或高二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没能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个学科掌握牢固,从而出现弱科的情况,考生进而会对习题或学科产生恐惧和畏难心理。表现为情绪波动异常,心理平衡失调,不能以平静的心态进行正常学习。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这类考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进而更加退缩。不管困难大小,一遇到困难第一想法就是放弃,慢慢地就对高考逐渐丧失信心。倘若考生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有了上面的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沟通,请他们帮助自己调整好心态,跟上整体的节奏。另外,考生也要积极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毕竟这是第一轮复习,只要努力,补上弱科绝不是一件难事。
②缺乏阅读
这是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确实依照老师的要求对课本进行了反复的阅读,虽然数量上去了,可是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在考试时,才发现有太多的知识点自己依然没有注意到,或者有一些知识点虽然看过,但是没有仔细记忆导致似是而非,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究其原因则在于没有做到科学的阅读。阅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考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欠缺。近几年的高考显现出一个趋势,考题的文字量越来越大,而答案的字数却越来越少。这就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想看,无论自己的知识多么牢固,无论自己解题能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把题目的要求搞清楚,那么答的任何内容都没有意义,这道题目也就不可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通过眼、口、脑、手等器官的协调,在阅读的同时提高思维、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③信息提取能力不足
课标改革以后,无论是哪个科目,综合性大题都越来越多,而这些日趋重要的综合性大题却成了很多学生的梦魇。
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提炼、整合、运用有关信息,不能将命题情境中的文字、数字、图示等信息通过大脑进行转化,并与书本知识点连接,区分不出有用与无用的信息。
解题的关键是信息的处理,这包括通过审题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考查意图;通过思考整合信息,即把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最后还要准确输出信息,把答案落实在试卷上。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性。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2013年7月最新版高考状元笔记(手写版)面市,淘宝店网址:kehuduan.taobao.com,淘宝旺旺号:高考宅急送,该套笔记精选衡水、黄冈、华师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哈三中、哈师大附中、淮北一中、临川二中、银川一中等十余省份重点高中高考省级状元和市级状元的原版复习笔记,并邀请状元对笔记进行整理加工而出,纯人工手写版。通过该套笔记的学习,让你知道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怎么记笔记,如果才能科学使用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凡订购2013年7月最新版高考状元笔记(手写版)的同学,我们将随笔记附提供一个内部专用微信,每周提供2014年高考备考信息、高考资料等。
二、重视二轮复习,突破综合能力关
经过了一轮的复习,考生对自己高中所学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也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通过这些知识脉络,考生就已经可以解答高考中的中档题了。所以,实际上在二轮复习阶段,考生的解题能力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
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考生应该树立以下目标:
①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②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务必要准确合适
不管是处于高三复习的那个阶段,如何保证持续高效的复习状态成为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了学校教育会分为一轮、二轮等阶段。但是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复习进度能够有一定的规划和总结,并随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更具体的,我们需要订立一系列的复习目标,比如,9月完成什么,10月完成什么„„甚至可以详细到9月1日完成什么,9月2日完成什么„„我们的复习进度就是实现这一个个阶段目标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把这个过程细化了而已。这部分计划,务求详细,因为只有足够详细的计划,才可以保证我们在漫长而枯燥的学习中因为不断的实现了我们的目标而拥有可持续的学习热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制定一份具体的详细的学习计划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以日计划为例)高考备考时间真的很有限,最合理的计量单位就是“天”。从现在算起,整个高考备考时间也仅仅只有300天不到。每一天都是如此珍贵,让人不忍心随意放弃。那么,在每天的复习当中,我们究竟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我们可以把每天的复习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复习,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复习。在校复习可能更多地需要配合老师的复习进度安排,而在家,就需要自己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规划。在自己的时间安排上,可能有一些是属于最佳复习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注意力最集中,对知识感知程度最强,记忆效果最佳,是复习最见成效的时间段。那么,这些最佳时间该如何利用呢?而在这些最佳时间里我们又该如何安排复习内容呢?
(1)最佳学习时间先学哪一门
在这个问题上,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应该把最难的、自己最弱的科目放在最佳时间复习,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同时,因
为是弱科,所以需要更加充足的时间去补习,而相比较优势学科而言,补足自己的学习“短板”更加重要。
而也有的人认为应该从最拿手的科目开始做起,这样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加有利于自己对弱科的学习。
听起来这两种说法都比较有道理。那么哪一种更加合理一点呢?我认为应该依据科目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来说,最佳时间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记忆的,那么就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留给这些科目,因为你能够迅速记忆并掌握这些内容。稍微下一点工夫,或许你的总成绩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而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计算的,那么你在安排自己时间的时候就要循序渐进,逐渐进入状态,这样才有利于你攻克弱科。
(2)最佳学习时间只学习一科吗
在这个问题上,恐怕还有很多同学仍然存在误区。有些同学为了保证最佳时间不流失,于是就在这个时间段内多复习几个科目,既然这是最佳学习时间,那就不能浪费了,一定要多学几科才行。在这里,一些高分考生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有些同学是这样做的:因为现在的高考一般来说分为四大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或理综。这些科目在校复习的时候不见得都会涉及,如果在校时主要复习的是语文、英语和文综,那么你在家复习的时候就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全力以赴地去复习数学学科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每科都有比较充足的训练并且时间上也不会过于零散。
也有同学是这样做的:除了在校时间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之外,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学科主题。倘若今天定的是数学,那么今天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做数学题,保证持续的记忆冲击。这样的做法对部分同学来说十分有用,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长时间复习一科会非常容易疲劳并感到枯燥。
具体哪种做法,那就要学生和家长根据孩子的自身提点来区别对待了。
(3)尽量延长最佳学习时间好吗
如果说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就尽量延长时间好了,这样不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复习了吗?其实,会学习更要会休息,无限度地延长学习时间必将导致体质下降,并不利于打“持久战”。另外,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使得最佳学习时间也不再明显。当然,话说回来,复习的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就显示不出最佳学习时间的优越性。
其实,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果,并不是看你坐在书桌前有多长时间,而是看你究竟学到了多少内容。学习效果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结合的产物,只看学习时间,不管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相对的学习时间,而不能把时间完全绝对化。因此,在复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用一张一弛的原则来安排我们的学习生活,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样往往能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四、计划赶不上变化,谨防高考复习进度上的两大误区
除了在复习进度上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劳逸结合之外,同学们在备考阶段还要特别关注两个容易陷入的误区。
(1)误区一:零碎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每天都有许多非常零碎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以投入到下一个复习环节当中去,于是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这些零碎的时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更愿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块的时间上。其实,我们认真算一笔账:7个课间+3个饭前饭后+上学、放学路上+„„或许这就等于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倘若这样计算,你还会觉得这些零碎时间不重要吗?有不少同学很看中这些零碎时间:在上学等车的时候背一些单词、在中午打饭的时候回忆一下公式、在晚间洗漱的时候练一下英语听力„„把这些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会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利用好这些零碎时间的同时,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特点和习惯进行自我分析,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拿出一小段时间来放松身心,以换取整体的高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误区二:复习计划越具体越好
不少同学会自己列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表格:几点到几点干什么,一天分割为多少块儿„„几乎把每个时间点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计划。尝试了几天之后却发现执行起来特别困难,于是就不停地埋怨自己,导致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实际上,学习中的偶然因素实在太多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事情发生需要你马上去面对和解决。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不能过于具体,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做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同时,也不要奢望能把全部的计划都按质按量完成,因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往往比较高,倘若能够完成自己计划的70%~80%,那就已经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了。
第三篇:寒假复习调整期 名师指点高三数学复习
寒假复习调整期 名师指点高三数学复习
假就要到了,对高三学生来说,这个假期是总复习过程中惟一的一次时间较为充裕的调整期。如果抓住良机,以战略的眼光做好调整,就会为力争下学期有较大的进步创造条件,否则第二学期的复习与第一学期相比,很难有质的提高。为此我向同学们提一些建议:
1.做好测试与分析。放假前各区的统测试题是在区教研员主导下精心命制的,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这对于帮助同学们准确认识自己的复习状况极有价值。学校还会把一些外区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对这些题要认真精做,不可看看了事。在这个基础上要深入做一番自我分析,不仅要知道谁对谁错,还要进一步分析错误是怎样造成的熌囊幌钪识遗忘了,搞错了牻馓饧八伎脊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牸词菇舛粤艘惨再想想解题过程是否完美犛形薷好的解法。在这个基础上,综观几份试卷,就可以看出半年来自己的进步在哪里熤饕问题是什么。
2.态度与方法。有些同学考得不好,不要烦躁、泄气,要知道半个多月的时间对一个十八九岁精力充沛的学生来说,只要切实从态度和方法上解决问题,是可以有很大作为的,解决方法问题要强调理性,不可以盲目地下决心大量看参考书,做课外题,以期获得战无不胜的解题技巧,那样方向就错了。
3.根本问题在于基础。对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优秀学生)来说,复习质量高低的关键都在于是否切实抓好基础。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立体几何中的空间线面关系、解析几何中的曲线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重点,这些地方有明显漏洞必须首先弥补。抓基础不是把书上的结论看一遍,高三复习仍要强调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把握知识的横纵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并牢固熟练地记忆。抓基础离不开做题,要通过解题的思考过程(解题中模糊想法的澄清,不同想法的比较分析)并结合解题研读课本,深入理解基础知识。
4.发展能力。对于进步大、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更要明确高考方向,更自觉地培养能力。总的来说,高考会从进一步加强基础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及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从培养创新方法的角度考查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实践能力的角度考查数学应用意识;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独立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上述能力表现出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与素养。在复习中要认真体会这些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一般都愿意多做些题,但切记最重要的是解题质量而非数量,要针对自己的问题有选择地精做,注重解题过程的反复推敲,才能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使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精华教育机构主讲教师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尹濬淼)
高三寒假语文学什么
中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寒假即将到来,应届高三生怎样充分利用这三周的时间,使自己的语文应考水平有所提高?笔者建议学子们可有计划并认真地做好下面四个工作。
其一,充分运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这五本专著,对自2000年以来上海语文高考已检测过的十七首诗词曲作品,经专家赏析评说的文章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反复阅读领会的前提之下,再自己动脑动手进行浓缩概括,撰写成字数在80左右的鉴赏语段,其中必须突出一个主要赏析艺术点。
只要你坚持“认真读、认真思、认真写”,我想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感悟、必有启迪、定会收获!“诗词曲”鉴赏是学子们的弱项,寒假中好好放些时间、下些工夫去攻坚突破,以利于高考语文总成绩的提升。
其二,“开放性小作文”是上海语文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多年来在已考过的14份试卷中出现了35题(不包括2007年春考卷)。由于它们的总分值处在20分左右,所以这更是考生们不该忽视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八大类型,即“想象描述性、鉴赏评价性、介绍说明性、实际应用性、人物形象性、文学比较性、联想感悟性、提炼概括性”。学子们应将14份试卷的35题“开放性小作文”进行严格分类,然后理解题干要求,自己认真进行应试写作。每完成一题都应采取“让同学评议、让老师评议”,看看自己所写的格式是否符合命题要求,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命题标准。这样努力践行,又听取他人意见,再反复修改润色,笔者相信你对付“开放性小作文”的检测不会生疏而忧虑了。
其三,每年的大作文,都是语文高考的“重头戏”,撰写的好坏关系到语文高考成绩的优劣。笔者认为考生应抱“稳中取胜”心态,“不求好”但绝不能写坏!为此,建议应届学子们应好好阅读以下七篇“一类卷文章”,从中体验些道理来——
2000年《人性自然与自然人性之融聚》(见2001年1月第一版由金志浩主编、华师大出版的《超级作文·语文老师写高考作文》);
2001年《梦里的曲调》(见2001年10月11日《家庭教育时报·复习红绿灯》专栏上);
2002年《面向大海——“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见校际交流材料《200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示例》);
2003年《乱花渐欲迷人眼》(见2003年6月22日的《新民晚报》);
2004年《请忙一些吧》(见2004年6月29日的《新闻晨报·教育周刊》上的“高考作文”);
2005年《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见2005年第九期《中文自修》);
2006年《我想握住你的手》
(见2006年8月4日《新闻晚报·升学周刊》上的“高三专栏”)。
上述七文,冀希学子们从两大视角去精细研读:即“写作的思想、生活、知识、技巧、文字等素养的综合,物、象、意、理、情、文等各成文要素的综合”去考察剖析,让自己在今后的高考写作自训过程中,在“形式、结构、理念、文采与情愫”这五个基点上有所突破!其四,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笔者曾撰写过一篇题为《现代文阅读分析技巧刍议——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刊发在《新闻晚报·升学周刊》的“高三专栏”上,2006年的8月11日、8月18日及9月1日连载,简洁而言,对每篇现代文的阅读分析,都要尽力做到“十四个正确理解”,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时间短、任务多,这是寒假语文复习的特质。希望同学们按“有时有序、有效有度”的原则,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让语文乐趣陪伴你走过中学阶段的最后历程!
第四篇:高考辅导名师指点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中小学1对1全托管辅导权威教育机构!
高考辅导名师指点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依然到了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考生们依然坚持着最为紧张的复习。如何在众多知识点中把握住关键点?
一、古诗鉴赏答题技巧:瞻前顾后,前后融通。
古诗鉴赏最大的难点,在于我们对于诗意把握的不准确,或是难以进入。读懂一首诗,答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但是怎么才能读懂一首诗呢?就是要注意:瞻前顾后,前后融通。因为整首诗意思是关联的,密切交融的整体。前面读不懂可以靠后面读,后面读不懂可以靠前面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自我语言为肉,材料语言为骨。
这个技巧是针对开放性题目来说的。开放性题目现在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以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为例来说明。
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同学们看到题目以后,容易直接凭自己的直觉和印象答题。这样就没有“自我语言为肉,材料语言为骨”。应该首先看一看跟题旨最重要的材料语言是什么,进行摘录。在答题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但是不能脱离材料核心。关键的地方还要引述文章的话。万万不能因为是创新题目,谈自我感受,抛开文本,凭着直觉写下去。
三、作文审题的关键:理清层次,直击要害。
要想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题旨要在高考题目要求的范畴内。如何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呢?就是理清层次,直击要害。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金博教育官网:http://咨询热线:
金博教育分校:中关村校区/西直门校区/公主坟校区/东直门校区/宣武门校区/劲松校区/望京校区 400-8383-881 北京初中/中考交流群:37173789北京高中/高考交流群:306894532
中小学1对1全托管辅导权威教育机构!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进行审题呢?材料部分,就“书信问题”展开,各抒己见,老师是引子,也是一个观点。同学甲乙丙都是在谈对书信问题的理解。老师和同学甲乙丙核心都是在谈书信问题,而同学丁的看法是在老师和学生甲乙丙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提升。针对这段话来讲,发言水平最高的是学生丁。所以,这段材料的核心就是,在“书信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归结概括,用大概念套住了小概念,让问题普遍化了。命题的实质是:发展中改变的好与坏。
金博教育官网:http://咨询热线:
金博教育分校:中关村校区/西直门校区/公主坟校区/东直门校区/宣武门校区/劲松校区/望京校区 400-8383-881 北京初中/中考交流群:37173789北京高中/高考交流群:306894532
第五篇:重点中学老师指点高考数学复习
重点中学老师指点高考数学复习
每次练习之后建立失分档案
孙惠华(杭州第二中学)
明确方向,减轻备考负担
认真学习2011浙江省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对比教学内容,对不作要求的内容(如反函数、定积分、几何概率等)不必花费时间与精力。对重点主干知识要加强理解,多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本质。另外,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功能体现在给学生减负,因此,复习要注重基础,不要盲目提高复习要求,注重对通法的理解和掌握,要注重回归课
本。
注重反思,提高训练效率
面对一套套的模拟卷,无奈的学生只好忙于应付。固然,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我希望老师要以“仁”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训练后,要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分析题设条件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训练后,要注意反思所用的方法,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训练后,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训练后,更要反思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总结经验,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太多的重复,充分发挥训练功能,提高训练的效率。
调节心理,保持良好状态
平常比较优秀的考生更需要质的提高(回归学科思想与精神品质),平常处于中游的考生需要回味和记忆自己的学习成果,增添考试的信心,平常较为落后的考生更需要回归基础,力争最佳增长。每个考生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想当然,努力调节心态,多交流、多总结、多记忆,相信 “功到自然成”,只有抓好基础,才可能超水平发挥。
科学备战,做好规定动作
临近高考,考生应注重做好几个规定的动作。首先每次训练或考试之后,认真分析失分点,计算上是否失分?书写表达是否失分?知识能力上是否失分?要建立自己的失分档案,以便及时反思,寻求应对策略,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失分;其次每天规定一定的时间看书,每周写点复习的心得体会;最后别忘了定期对IB的两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复习,重点关注考纲中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重点掌握绝对值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及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重点理解极坐标的意义、直线的参数方程、参数思想方法的应用。
常用的数学思想要灵活运用
李丽丽(杭州学军中学)
注重一些重点和热点的专题复习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综合试题,是高考数学试题的主要特点之一。建议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专题训练:(1)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问题;(2)概率综合题;(3)立体几何与向量的综合;(4)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5)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6)选择题的解法;(7)探索性问题;(8)高考数学创新题;(9)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对于高考中必考的内容,难度又不太大的,主要是以专门训练为主,争取多得分,例如:选择题的训练,重点在答题的策略性、合理性和迅速性;三角函数的训练,突出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三角公式的应用和解三角形,常常与平面向量相结合。近几年,这类题大部分出现在解答题第一题的位置,难度不大,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集中训练,就可以有较大的提高;概率解答题一般出现在第二题,难度也不大,但审题很重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题意是关键,一旦审题出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立体几何的训练、试题考查的核心和热点仍然是考查空间图形的线面关系及几何量的计算。
认真领悟数学思想,熟练掌握数学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法、综合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
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函数与方程思想主要应用于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求参数范围、含参方程或不等式的讨论、构造函数、方程或不等式求解问题等等。
(2)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应用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实现代数与几何的互化,特别在解选择、填空题时往往发挥奇特功效。数形结合往往借助:① 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② 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③数与式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3)分类讨论思想: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分类讨论的实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不漏,合理,便于讨论。科学分类的步骤是:发现分类讨论的诱因、找到分类的目标、确定分类的标准、分类讨论、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4)转化与化归思想:在研究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常采用某种手段进行命题变换,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①复杂问题简单化原则;②抽象问题具体化原则;③高维问题低维化原则;④正难则反原则。常见的转化方法有:直接转化法、换元转化法、数形结合转化法、构造模型转化法、类比转化法、等价命题转化法、特殊化法、补集法
等。
重视中档题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审题训练。在高考中,往往是审题决定成败。建议同学们在审题时首先弄清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其次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然后弄清各条件与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列出关系式求解。对题目中的特殊条件可用笔圈出,以提醒自己。若时间允许,在解题完成后
可再审一次题,以防遗漏。重视中档题训练。容易题和中档题是试卷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得分的主要来源。不要过多做难题,而应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
◆《参考试卷》新课程新增内容约占13%
周顺钿(杭州高级中学)
研究2010年考题,明确“怎么考”
2010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作为我省实施新课程以来的开局之作,试题严格遵循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立意新,重心低,情景朴实,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宽角度、高视点、多层次地考查了数学理性思维。试题既重视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够考查考生
继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和潜能。
试题在基本覆盖所有章节内容的前提下,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解答题中考查的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空间线面关系、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内容,均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做到了“重点内容重点考”,层次要求恰当,试题均可用常规常法和通性通法来解决,淡化特殊技巧,但是考生要完整准确地解答,则需要有扎实的双基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另外,试题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处处渗透,贯穿始终。特别强化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的考查。新课程新增内容的考查充分,难度不大,而被新课程删减的内容试题中一律没有出现,有利于师生更新观念,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客观题知识点清楚明
确,不堆砌组合。
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考试说明》是省自行命题学科高考命题的直接和主要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指南。2011年的《考试说明》新鲜出炉,对试卷构成的结构、题型的变
化等,需认真研读,细心揣摩。
《参考试卷》涉及内容有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引入等知识,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其中新课程新增内容约占13%,在填空题中设计了三角测量的应用问题。多年来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常考常新的主干知识,如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注重全面考查与突出双基相结合,命题转换、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不同的试题之中。
关注《参考试卷》理科压轴题的变化。2010年浙江卷理科压轴题考查以导数为主要解题工具的三次函数问题,而今年《参考试卷》理科压轴题则变成了以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为主的分式函数问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零点存在性等基础知识,解答过程不涉及导数工具。但适当换元后,问题可转化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以(1,1)为圆心的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这就是问题的几何背景,可以利用导数工具予以解决。
合理安排时间,明确“做什么” 在进行知识专题复习时,一是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来梳理知识,确保没有知识盲点;二是要针对高考题型抓住主干知识综合专题的复习,加强各板块知识的综合。
为提高复习效率,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复习的计划性。由于第二轮复习知识的前后跨度比较大,方法综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考生要事先回顾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轮中的相关内容,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以适应大跨度带来的不适应。
(二)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上课时要认真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读题、审题),密切注意老师是怎样寻找解决问题时的 “突破口和切入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到之处,在纠正中强化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适度进行强化训练。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
(四)注意答题规范训练。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减少失分。
(五)注意防止以下问题:(1)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2)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3)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
出来或害怕做。
此外,新课程实施后,文理差异十分明显,要正视文理考生在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效用的差异。理科注重考查推理论证与理性思维,文科侧重于简单的推理方法和数值运算,在抽象思维、代数运算、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方面,与理科相比应适当降低要求。
分值高的大题要积极争取分段得分
朱豪(杭州第十四中学)
精做题,学会举一反三
参考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
法。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
优化解题,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在做解答题时,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不要“小题大做”,只要写出“得分点”即可。
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一一分类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1)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2)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3)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
难问题。
养成好习惯,积极争取“分段得分”
审题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将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各方面进行不断地调试,逐步适应。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根据解答题评卷实行“分段评分”的特点,你不妨做个心理换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平时做作业“全做全对”的要求中,转移到“立足于完成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上来,积极争取“分段得分”,尽量避免整道大题一分不得。当然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策略应试,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每天向准确迅速规范的解答要求靠拢
邸士荣(杭州第四中学特级教师)
突出数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更是应对高考命题风云变化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经过第一轮的全面系统复习,同学们都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历年的高考阅卷信息表明:考生由于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正确,基本思想方法不熟练而失分的情况十分严重。在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每一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必须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认真盘查知识的薄弱点,自始至终“咬定基础不放松”:如果是个别问题,则及时面对面地辅导帮助解决,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则必须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讲评,务必做到“颗
粒归仓”。
削枝强干抓重点,是冲刺阶段数学总复习的重中之重。分析《考试说明》与近年高考试题分布不难发现,浙江省的高考命题内容始终都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且重点也大致相同,特别突出数学知识的主干,重点内容重点考,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高考更是如此。
在代数部分重点考查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导数及其应用、三角函数图像、性质及简单的三角变换、概率与统计中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列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内容,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向量方法,解析几何则着重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文科侧重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理科则侧重考查直线与椭圆、直线
与抛物线,特别是它们的位置关系。
突出典型问题分析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的不同,在应用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常忽略解题基本原则,导致漏洞百出。如解对数问题先考虑定义域再变形转化的原则;解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问题时必须考虑直线斜率不存在情况的原则;解排列组合混合应用题先组合再排列的原则,空间向量方法求角和距离时对答案进行技术处理的原则、函数有若干个单调区间不能求并的原则等。忽略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的也很多,如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号成立的条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对公比q的要求,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轨迹中的范围、倾角的取值范围等都是学生解题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突出提高解题准确与速度
每天的作业和每次的强化考试都应要求我们的学生做到“四要”:一要熟练、准确,二要简捷、迅速,三要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四要规范,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
选择题、填空题在数学科中的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在冲刺阶段很有必要有设计这方面的专题进行复习。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方法的教学与指导。让我们的考生逐步拥有计算
和解答小题方面的优势。
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挖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宪法,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与此同时,课本知识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突出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重视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冲刺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到课本去,依“纲”固“本”,挖掘课本的潜在功能,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引伸、推广,发挥其应有作用。
解析几何题仍然可能是压轴题
石生润(西湖高级中学)
删除和增加部分
与《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相比删除部分:1.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2.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4.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5.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6.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8.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的导数。9.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与《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相比增加部分:1.会计算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理解二面角的概念。3.掌握双曲线的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理解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对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题型分析
通过对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的样卷分析,五道大题(解答题)的题型如下: 第一大题(18题)是三角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最值(值域),对称轴,对称中心,单调区间,周期等。在题干部分隐含三角公式及其应用的考查,考查辅助角公式。当然也不
排除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第二大题(19题)是立体几何题。以棱锥、棱柱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平行、垂直为主)。考查线线,线面所成角。二面角不会考查。
第三大题(20题)是数列题。考查数列的基本知识,如前n项和与第n项的关系,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首项,公差,公比等。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为主体考查,或可以转
化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问题。
第四大题(21题)是函数与导数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求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或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求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
第五大题(22题)是解析几何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抛物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主体,考查抛物线定义及方程求解,抛物线与直线的相交,相切关系,点的坐标
等等。
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拘泥于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可以考查非重点内容,如复数、统计与概率、集合、充要条件、算法、线性规划等。立体几何题的考查以传统方法解决问题为主。解
析几何题仍然可能是压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