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2011.5)
一、名词解释(考四道,每题5分)
1.土地制度: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它又是一种法权制度。完整土地制
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2.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中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束,这一权利束由各具特色的利益或权利构成,可
以分散拥有。
3.土地产权管理:土地产权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土地权属关系进行调整,以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
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权属流转,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土地他项权利:土地他项权利是泛指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之外的各种土地权利。包括:地役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借用权、土地耕作权、土地抵押权。
5.土地抵押权:指土地使用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不转移占有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该土地使用权并由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6.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措施。
7.地籍调查: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
登记的需要。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
8.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
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9.土地代理登记:是指在初期土地登记申报期间,土地登记申请人不能亲自申请土地登记时,可以授权
代理人办理,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但民事责任。
10.土地利用管理: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为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使土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而采用
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等一系列措施的职能活动。
11.土地分类:根据土地性状地域差异的规律而进行的分类。
12.土地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评定或估价。土地评价的实质是对土地
生产力高低的鉴定,亦即对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大小的鉴定。它是查清土地质量状况的必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3.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指当前土地利用情况与特定时期内的考虑技术经济和自然、规划因素限制
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土地利用状况之间的差距。
14.建设用地管理: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为调整建设用地关系,合理组织建设用地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等措施。
15.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政府从国家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需要,结合土地的自然特性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采取的一种行政调控手段。
16.基准地价:政府对城镇各级土地或均质地域及其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的土地使
用权平均价格,是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对应的使用年期为各用途土地的法定最高年限,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评估。
17.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自然、社会经济条
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安排和布局。
18.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依据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
19.农村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
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简答题(考四道,每道8分)
1.我国土地所有权的特点
土地所有权属于财产所有权的范畴,具有所有权的一般属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土地处分权。
土地所有权属于不动产所有权,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其它不动产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直接构成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主体的特定性:只能是国家和集体。
2)交易的限制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3)权属的稳定性:由于主体的特定性和交易的限制性,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
4)权能的分离性:在土地所有权高度稳定的情况下,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法律需要将土地
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形态并且能够交易。
2.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来源
1)承继(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所有的土地)
2)没收(新中国成立后不没收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资产)
3)土地改革
4)依据宪法规定直接取得
5)征用
3.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及权利受到的限制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由劳动群众组成的集体组织,这种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它代表全体成员享有和行使对集体财产的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农地(耕地和其它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土地)、建设用地(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益事业用地等)
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及处分权受到以下限制:
1)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能可以以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有偿或无偿地授予私人或企业,但以本集体的成员和本集体兴办的企业为限。
3)集体组织可以让渡土地所有权,但只能通过土地征用程序让渡给国家
4)集体可以放弃其土地所有权,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权自动转归为国家。
4.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的异同点
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给予补偿
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
5.征收集体土地的工作程序
1)申请用地:建设单位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相
应材料、证明和图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同时填写《建设用地申
6.7.8.9.请表》。2)受理申请并审查有关资料:县以上土管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查、报批工作,对应受理的建设项目,在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土管部门审查 3)审批用地:有批准权、会审 4)征地实施:公告、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征收用地单位的费税、协调征地争议 5)签发用地证书 6)征地批准后的实施管理:落实安置措施、督促补征地单位按时交地、处理争议、填写征地结案报告。7)颁发土地使用证 8)建立征收土地档案地籍的功能 1)税收功能—现代地籍中都记载了土地的权属、数量、用途、等级和价格。2)地籍的产权保护功能—地籍的核心是权属,它登录了土地权利及界址线,土地权利人的产权得到确认和公示,从而使地籍成为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并免遭他人伤害和侵害的基本保证。3)地籍的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地籍提供了以国家信誉为担保有关土地数量和质量的资料,同时也及时登记了合法土地交易中不动产产权的转换。4)地籍的土地管理功能。地籍资料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用途管制、调整土地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是土地管理的基础。5)地籍的多目标服务功能。地籍资料能提供最新的土地信息。为国民经济提供了不少方便。地籍调查的程序(适当展开)1)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并分析调查区资料、踏勘调查区、编写技术设计书与调查计划书,组织人员、准备仪器和物资。2)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是对申请土地登记的土地权利人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所进行的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所处的位置、权属状况、界址、使用状况等。3)地籍测量:主要是测定宗地的界线、位置、形状、面积等地籍要素。4)内业工作:根据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的成果,进行内业计算、汇总、成图等。5)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实行作业人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队专检,由上级主管部门验收的三检一验制度。土地登记的内容 1)土地权利主体。即权利的归属,指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他项权利者。登记权利主体,主要登记权利人姓名、通讯地址、若权利人为法人的,还包括单位性质、法人等。2)土地权利客体。主要包括权属界址及其面积、土地用途和等级、地上附着物的登记等。3)土地权属来源。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最初取得土地的方式。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1)综合效益原则:土地利用是人们按照土地的特性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注重效益的活
动,这种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与统一。
2)整体性原则:土地利用应把整个区域内的土地视为一个大系统,每一项土地利用时都不应离开整
体,从而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独立功能之和。
3)动态平衡原则:土地利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针对改变了的社会、经济等条件及时做出
调整,土地利用应寻求土地利用大系统在时间序列上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平衡状态。
4)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利用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考虑土地利用,才能寻求到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方案。
10.建设用地供地的依据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决定是否供地。(国家鼓励项目可以供地、限制项目要限制供地,禁止项目要禁
止供地)
2)根据有关政策,决定供地方式。(分为划拨用地、有偿使用土地、依法使用集体土地等)
3)根据规划,决定供地的具体位置。
4)根据年度计划,决定供地时间。
5)根据用地定额,决定供地数量。
二、论述题(考三道,每道16分)
1.我国土地产权结构
2.征收集体土地的政策规定、补偿范围及标准
政策规定
征收范围: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和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用地的,经有批
准权的政府批准后可以征收;
批准权限
1)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告知征地情况,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组织征地听证; 征收土地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即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2)征收农地的,应先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3)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由国务院审批;
4)其他用地和已经批准用地转用范围内的具体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国务院备案。 建设单位申请征地不得化整为零;
对被征地单位和农民进行安置、补偿和补助;
临时用地必须办理报批手续;
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营使用集体土地的,必须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
计任务书和其他批准文件,由联营企业向县以上政府土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征收土地时必须进行征地公告:被征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在收到征地方案后,10日内应以书面或
其他形式进行公告,主要有以下内容:征地批准文号、时间和用途;被征地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口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地点等;
合理使用征地补偿费;
特殊征地按特殊政策办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征收林地园地的、征收土地中发现文物等、迁移烈士墓华侨墓的、国防设施等;
征收集体土地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1)土地补偿费:耕地为补征收前三年产值的6-10倍,征收其他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
2)安置补助费:是为安置因征地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劳动力人口计算,每一个人标准为被征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每公顷被征耕地的补偿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15倍;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4)临时用地补偿费
3.土地统计报表类型及其内容
土地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单位和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指标涵义、统计报表格式和报送程序,定期向国家报送土地统计资料的一项重要的统计报告制度。分年度报表和季度报表两种形式。季度报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1)考核建设用地来源,反映各地立足内涵挖潜、集约用地情况;
2)各地对建设用地的管理情况;
3)土地复垦情况。
年度报表主要反映四方面的内容:
1)各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
2)各地区建设用地动态与补充用地动态变化
3)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
4)土地检察及机构人员状况
4.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对计划年度农用地(含耕地)转用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等的具体安排。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包括国家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个人建房用地指标。
2)耕地保有量指标。它是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核心,也是土地利用利用计划管理的最终目标。
3)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它由三部分构成:中低产田的改造、废弃地的复垦、未利用地的开垦。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任务:
1)加强土地管理,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引导集约用地。
3)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手段
1)法律手段。是国家首先以立法的形式对土地市场进行规范。主要法律法规有:《宪法》、《土地管理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经济手段。主要措施有:税收措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金融措施
3)行政手段。主要有:制定全国土地利用计划、规定限制供地和禁止供地的范围、建立土地有形市
场、建立交易许可制度和交易预报制度、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地价等市场信息公开查询制度。
6.土地用途管制内容及实施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实行强制性管理的制度。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
农用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它可分为农地农用的管制和农地非农化管制两个方面。
1)农地农用的管制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用地用途使用
土地,农用地内部地类变更也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进行。进行内部地类变更时要注意:控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转为其它农用地、严禁陡坡开荒、限制围湖造田、禁止滥垦草原。
2)农地非农化管制在于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特别是严格限制耕地转为非农地。
建设用地用途管制内容
1)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土地
2)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证耕地保有量
3)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和少占农用地
4)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
未利用土地管制内容
1)禁止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土地开发;
2)鼓励对未利用地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
3)鼓励对废弃渠道、公路、零星坑塘水面、盐碱地的利用,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土地整理。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现途径
1)规划途径
2)经济途径
3)用途登记途径
4)许可证途径
5)法律途径
6)信息监督途径
7.我国现行的耕地保护措施
1)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
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2)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落实补充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加强按项目检查核实补充耕地情况;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强化占补平衡。
3)严格耕地保护执法: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制度,及时
发现和纠正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4)严格执行城市用地规模审核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实现用地规模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
建设项目服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双重管理。
5)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确实新增用地的有关费用按标准缴纳到位,从而控制建设用地的扩
张。
6)引入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制度:应将土地规划内容,特别是土地用途管制内容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公
布,让公众了解土地的规划用途,自觉按规划用途来合理利用土地。
第二篇: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土管11甲陈婷婷23号
一、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正负向演替案例分析
正向:
在生活水平日趋完善的二十一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为此,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单单是名胜古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旅游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中。许多开发都包含了圈地构建人工的园林等等。例子: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许多“框框”:
1、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2、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中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感想:在开发旅游地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习这些更注重生态的组织。只有我们在创建利益之前先将生态放在第一位,才能够真正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并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负向:
全国前几年都在不断的鼓励开发新矿场,可是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附带生成了许多问题,比如生成的煤矸石太多,造成存放用地的泛滥。
例子:以山西省为例,煤矸石累计堆积量高达10多亿吨,形成了300多座矸石山,随着煤炭生产的高速增长,每年新增煤矸石约8000万吨。煤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侵蚀大片良田;风化后扬尘危及周边大气环境;淋溶水经地面径流和下渗,所含的硫化物和重金属元素严重污染地表水体、土壤和地下水源。
感想: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开发利用徒弟资源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一些。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我们得到那么多的经济利益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我们要权衡利弊,以生态和资源的节约为己任,再适当开发实现经济效益。
二、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和节约
第三篇:土地资源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
主要专业实验:地籍测量、土地规划设计、土地估价、土地信息系统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城市规划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焦作工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武汉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贵州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等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填空题
1.人力资源的特点只要有和
2.企业组织结构一般有
3.目前,组织结构变革的核心主要是将管理从管理过渡到以为导向,以心的管理。
4.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基础性人力资源规划和业务性人力资源规划。
5.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6.社会保险目前包括养老保险6部分。
7.如果根据薪酬是否以现金形式表现,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其中经济性薪酬又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
8.薪酬不直接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员工,但通常能给员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减少员工额外开支。
9.薪酬是指无法用货币等手段来衡量,但会给员工带来心理愉悦效用的一些因素。
10.福利是指总体薪酬中与工作时间和工作绩效无关的,为满足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付给全体或一部分员工的报酬。
11.根据奖励发生作用的特点,可以把奖励划分为可以把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12.综合法。
13.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和组织在进行绩效考评时都会从和行考评。
14.企业在招聘新员工后,为了使他们尽快融入企业和适应新的岗位要求,通常都要首先进行职前培训。
15.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6.培训的优先原则分别是:
17.从大的方面讲,导致员工流失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8.团队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散期。
简答题
1.简述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又称劳动力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基本的资源中,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2.什么时候岗位分析?岗位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岗位分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完成阶段。
3.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4.招聘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招聘的基本程序由制定招聘计划和招聘要求,选择招聘渠道并发布招聘信息,查阅求职申请表和简历进行初选,对通过初选的人员进行笔试、面试等全面测试,确定聘用名单和薪酬,进行入职体检,签订正式聘用合同,进行招聘评估等组成。
5.什么是招聘计划?
招聘计划是指在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预测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与合格员工标准,制定并采取各种方法和步骤实现企业人员补充的过程,它是进行招聘的基础,在招聘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6.劳动合同一般法定必备条款都包括哪些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合同终止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7.简述薪酬设计的步骤。
1.展开薪酬调查;2.分析企业特点,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3.依据岗位特点对岗位进行分类,进而确定各类岗位的薪酬类型;4.确定每类岗位的薪酬构成,以及各部分薪酬的具体数额。
8绩效考评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 要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
② 要有侧重
③ 基于工作而定
④ 与被考评者的实际能力相符
⑤ 不考评无关内容
9.常见的培训方法有哪些?
现场评估法、测试比较法、考察比较法、工作绩效评价法等.10.什么是团队?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案例分析题
第三章
1.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在人事档案管理阶段。从该公司录用小张的过程可以看出,整个招聘工作很不合理,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
① 招聘准备工作不充分,录用标准不清晰。
② 人力资源部缺乏应有的权力,形同虚设。
③ 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分析和设计。
2.小张的这一个月实习应该以熟悉公司经营状况及业务为主题。因为小张的任务是完成老年城计划的实际构想,并由此决定他的最终聘用与否。如果由我负责,我会安排小张跟随某一项目经理,因老年城项目正处于初步构想阶段,小张的疑问应由该项目经理负责解答比较合适。
第四章
1.李经理的人才库特点有:来源广泛,数量众多,分门别类,便于利用;可大幅度降低招聘成本,缩短招聘时间,解决企业的临时人才需求。
3.除了这种被动的方式外,李经理还可以主动出击,通过网络、猎头公司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人才库的容量。并适当对储备的人才进行感情或培训投资,从而为后期人才选聘创造条件。
第五章
请指出以上条款中缺少哪些法定条款。
1.长期劳动合同应明确合同期限;2.应列出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3.应列出社会保险项目;
4.应列出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5.应列出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六章
1.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确定问题是由于对特定职责的误解造成的,从而引发员工情绪不满。从办公室每个人都有一份几年前编写的一般岗位说明书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岗位说明书并没有随岗位工作实际内容调整而重新修订,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2.建议办公室主任应从以下几点方面进行处理:
1、首先与每个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沟通,就岗位职责调整与大家达成共识;
2、修订岗位说明书;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第七章
请分析上述表现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成因分析:
1、经理人员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
2、制度安排有问题
3、职责界定不明确
解决思路:
1、制度设计更加人性化
2、基础管理要不断完善
3、加强对经理的绩效管理
4、人力资源部要成为直线经理的绩效合作伙伴
第九章
试分析A旅行社设立的“回聘”制度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旅行社面对人才流失,采取了积极的挽救措施,针对主动辞职员工设立“回聘”制度,这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体现了一种开明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了一种对人才的渴望,及时挽留了企业人才,避免了企业危机发生。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信度是对任何测试过程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一项测试(),它就不可能是有效的。
(1)不准确
(2)不及时
(3)不可靠
2、工作样本测试是让求职者在实际工作职位上去进行该项工作,根据其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决定()。
(1)是否被录用
(2)工作效率
(3)成绩
3、奖酬是一个组织对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劳动的成员的()。
(1)等价交换
(2)安慰和酬谢
(3)答谢或回报
4、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必须体现出()。
(1)外在公平性
(2)内在公平性
(3)外在公平性与内在公平性
5、工资管理的前提是使员工了解企业工资制度(),信任并接受企业的工资制度。
(1)制定的过程
(2)制定的标准
(3)所依据的原理
6、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尽管职工的工资数没有减少,但物价的上涨使其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造成()。
7、越是文化素质高的员工,对()的需要越迫切。
(1)外在奖励
(2)内在奖励
(3)物质奖励
8、借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经一定程序加以认定的规范化的文字性()便是劳动合同。
(1)劳动契约
(2)劳动规范
(3)责任认定书
9、同素异构原理是指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构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的效果。
(1)完全相同
(2)完全不同
(3)基本一致
10、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以员工需发挥的功能和()为核心。
(1)应完成的任务
(2)应注意的事项
(3)应尽的职责
11、优化,就是经过比较分析,选择()。
(1)最优方案
(2)合理方案
(3)理想方案
12、()包括个体与群体的政治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品德三个基本方面。
(1)政治素质
(2)思想素质
(3)德的素质
13、()包括智力、知识、专业与综合能力等。
(1)能力素质
(2)知识素质
(3)才的素质
14、绩效考评的信度是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1)考绩方法
(2)考绩过程
(3)考绩结果
15、()原理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使员工明辨是非,对员工的劳动行为实现有效激励。
(1)正强化
(2)负强化
(3)奖惩强化
16、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为了人力资源的()。
(1)使用
(2)提高
(3)储备
17、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归根结底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在的()。
(1)共同价值观
(2)共同利益
(3)共同信仰
18、自我实现是人的()的需要。
(1)最高层次
(2)共同拥有
(3)最基本
19、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的最小动作单位。
(1)继续分解
(2)继续划分
(3)继续考察 20、管理者必须根据不同的人,灵活的采取()的管理措施。
(1)一视同仁
(2)始终如一
(3)不同
21、人本主义管理就是把()当作组织的主体,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1)人
(2)物
(3)事
2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和外部可以获得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预测。
(1)质量
(2)关系
(3)数量
23、人的()需求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组织员工。
(1)社会性
(2)生理性
(3)经济性
24、责任是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
(1)全部任务
(2)大部分任务
(3)部分任务
25、角色扮演主要是测评参加者()处理能力的模拟练习。
(1)工作任务
(2)突发事件
(3)人际关系
26、绩效是指那些经过()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
(1)训练的(2)检查的(3)考评的
27、绩效考评,简称考绩,是对员工()的考察和评定。
(1)工作态度
(2)人际关系
(3)工作业绩
28、通过激励管理,能够创造组织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1)群体
(2)个人
(3)人力资源
29、评语法是主管人员用()的形式对员工进行考评的方法。
(1)群众评议
(2)自我鉴定
(3)书面鉴定 30、奖酬是一个企业对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付出劳动的成员的()
(1)答谢或回报
(2)奖励或肯定
(3)补助或激励
31、岗位工资是对员工履行了其()中规定的基本职责而做出的贡献的酬金。
(1)职务说明书
(2)社会公德
(3)家庭责任
32、福利是企业除了工资和奖励之外给予员工的一种()报酬。
(1)补充性
(2)激励性
(3)照顾性
33、以每一职务对企业的贡献和相对价值的大小为依据确定其工资水平,便保证了工资制度的()性。
(1)外在公平
(2)绝对公平
(3)内在公平
34、()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
(1)弹性福利制
(2)福利制
(3)养老金制
35、()是指确立职业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1)职业生涯
(2)职业计划
(3)职业设计
36、广义的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
(2)分工协作
(3)群体竞争
37、狭义的劳动关系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由于()所形成的关系。
(1)劳动交易
(2)各自利益
(3)社会分工
38、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在()的岗位上,就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1)适宜自己能力
(2)地位最高
(3)挣钱最多
39、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
(1)人际关系问题
(2)劳动争议
(3)职工福利 40、职业计划是指确立职业目标并()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1)采取措施
(2)采取手段
(3)采取行动
42、提起诉讼是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一项权利,也是解决劳动争议的()。
(1)最有效方式
(2)最后方式
(3)最好方式
43、集体谈判就是劳资双方的代表间为了双方利益进行()的过程。
(1)斗智斗勇
(2)公开论战
(3)公平交易
44、在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中,()是对员工实施奖惩的一个基本依据。
(1)劳动纪律
(2)劳动数量
(3)劳动态度
45、建立()的晋升制度既是组织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立良好的员工关系的重要内容。
(1)公平合理
(2)任人唯亲
(3)唯能力论
46、辞职是指员工根据本人意愿,并经用人单位同意批准,与所在单位解除()关系的行为。
(1)劳动契约
(2)管理与被管理
(3)工资福利
47、退休是指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和工龄,或因丧失工作能力,按照法定程序离开工作职位并领取()的行为和制度。
(1)最低保障
(2)养老金
(3)工资
48、安全通常是指对人们()的保护。
(1)心理平安
(2)身体平安
(3)财产平安
49、事故主要指(),即从事生产与工作而发生的伤亡事故。
(1)工伤事故
(2)交通事故
(3)意外事故
50、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设立的,在劳动者遇到各种()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与一定物质帮助的法律制度。
(1)人身伤害
(2)天灾人祸
(3)劳动风险
51、失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失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而给予()的社会保险制度。
(1)再就业指导
(2)重新安置
(3)经济帮助
52、文化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的方式。
(1)学习知识
(2)社会交往
(3)认识世界
53、文化是由特定的()共同形成的,它构成了社会与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
(1)社会阶层
(2)群体成员
(3)民族
54、信度,又叫可靠性,指的是测评的稳定性和()。
(1)一致性
(2)可变性
(3)灵活性
55、信息是对()的一种描述。
(1)客观事物
(2)变化规则
(3)理想追求
56、人力资源由数量和()两个基本方面构成。
(1)体力
(2)智力
(3)质量
57、人力资源具有使用过程的()。
(1)时效性
(2)能动性
(3)社会性
58、人力资源的净需求是指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人力资源供应预测的基础上求得的()。
(1)员工流动数
(2)单位业务量
(3)人力资源需求量
59、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对于组织的管理人员来说,应能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信息:及时的信息、准确的信息、完整的信息及()。
(1)有用的信息
(2)有效的信息
(3)相关的信息 60、适才适用原理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是能级匹配,没有能级与()的相互适应关系,员工的适才适用就无从谈起。
(1)能级
(2)职位
(3)地位
二、多选题
1、常用的职务评价方法有四种,即()。
(1)排级法
(2)套级法
(3)考核法
(4)评分法
(5)因素比较法
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吸收、培训和开发以及()。
(1)绩效评价
(2)奖酬与福利
(3)思想教育
(4)安全与健康
(5)劳动关系
3、员工福利是组织通过增加福利设施,建立各类补贴制度和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为员工()而从事的一系列事业的总称。
(1)提供生活方便
(2)减轻生活负担
(3)增加实际收入
(4)增进健康
(5)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4、在组织中工作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等特征。
(1)知觉
(2)性格
(3)能力
(4)情感
(5)意志
5、功能性工作分析法包括(与)分析。
(1)工作特点
(2)员工特点
(3)环境特点
(4)管理特点
(5)信息特点
6、作为应聘者在评价一个组织时,主要看()这四个方面。
(1)组织的报酬
(2)晋升与发展的机会
(3)人际关系(4)地理位置与环境
(5)组织的声誉
7、根据面谈所提出的问题的内容可以有()。
(1)情景面谈
(2)结构化面谈
(3)职位追溯面谈
(4)行为面谈
(5)能力面谈
8、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
(1)时间
(2)速度
(3)数量
(4)质量
(5)可靠性
9、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强化
(2)选择职业
(3)积极劳动
(4)努力学习
(5)刻苦锻炼
10、绩效考评结束后,如果不及时把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员工,绩效考评就不能发挥其极其重要的()及培训的功能。
(1)激励
(2)奖惩
(3)晋升
(4)教育
(5)加薪
11、作为应聘者在评价一个组织时,主要看()这四个方面。
(1)组织的报酬
(2)晋升与发展的机会
(3)人际关系(4)地理位置与环境
(5)组织的声誉
12、以下哪些项目不属于职工福利()。
(1)医疗卫生
(2)奖励
(3)住宅
(4)培训
(5)文体娱乐活动及设施
13、互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和关系互补等。
(1)个性互补
(2)体力互补
(3)年龄互补
(4)知识技能互补(5)组织才干互补
14、人力资源的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1)工作分析
(2)招聘计划
(3)员工流动计划
(4)员工培训计划
(5)工资计划
15、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要求是()。
(1)清晰
(2)具体
(3)简单
(4)严肃
(5)要有组织保证
16、劳动争议的处理途径有()。
(1)协商
(2)调解
(3)仲裁
(4)处罚
(5)诉讼
17、员工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和其他待遇。
(1)业余生活待遇
(2)政治待遇
(3)养老保险金待遇
(4)经济待遇
(5)福利待遇
18、引起职业性毒害的因素主要有()。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4)人为因素
(5)劳动过程因素
19、员工晋升的方法是()。
(1)主管评定法
(2)升等考试法(3)绩效考核法(4)评价中心法(5)综合法 20、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有()。
(1)民族中心政策
(2)多中心政策
(3)地区中心政策
(4)母公司中心政策
(5)全球中心政策
21、职业病是指员工的机能状态和健康状况,由于受到()或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1)生产工艺
(2)车间照明
(3)作业过程
(4)空气流通
(5)人际关系
22、面谈的步骤包括()。
(1)面谈前的准备
(2)开始面谈
(3)询问问题
(4)结束面谈
(5)检查面谈
23、员工培训是指通过教学或实验等方法促使员工在()和行为等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
(1)知识
(2)技能
(3)品德
(4)动机
(5)态度
24、企业工资调整的主要类型有()。
(1)工龄调整(2)效益调整(3)生活指数调整(4)业绩调整
(5)奖励性调整
25、按奖励的手段,可将奖励分为()。
(1)物质奖励
(2)内在奖励
(3)个人奖
(4)集体奖励
(5)精神奖励
26、当代经济学家认为世界上目前存在四大资源,即()。
(1)人力资源
(2)自然资源
(3)资本资源
(4)物质资源
(5)信息资源
27、员工培训的特点是()。
(1)培训对象的复杂性
(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3)培训目的的单一性
(4)培训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5)培训时间上的长期性和速成性
28、解决劳动争议应贯彻()的原则。
(1)合法
(2)公开
(3)合情
(4)公正
(5)及时处理
29、社会保险具有()等特点。
(1)互济性
(2)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基本生活保障性
(5)营利性 30、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可以将职业生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即()。
(1)工作准备阶段
(2)进入组织阶段
(3)职业早期阶段
(4)职业中期阶段
(5)职业晚期阶段
31、在组织中工作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等特点。
(1)知觉
(2)性格
(3)能力
(4)情感
(5)意志
32、互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和关系互补等。
(1)个性互补
(2)体力互补(3)年龄互补(4)知识技能互补(5)组织才干互补
33、把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德的素质和才的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的决定性内涵和标准。
(1)育才
(2)选才
(3)留才
(4)用才
(5)开发人才
34、德的素质包括个体与群体的()三个基本方面。
(1)政治品德
(2)伦理道德
(3)思想觉悟
(4)个性品德
(5)理论水平
35、工作规范也叫职务规范,是指完成某一职务的工作所需具备的()和工作经验
(1)能力
(2)技巧
(3)知识
(4)品德
(5)学历
36、绩效考评必须遵循公开性与民主性原则和()。
(1)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
(2)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
(3)及时反馈原则
(4)立体考核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37、人力资源员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1)获取
(2)整合(3)奖酬与奖励
(4)控制与调整
(5)开发
38、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主要从()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1)年龄
(2)缺勤
(3)发展
(4)裁员
(5)关系
39、工作规范,也叫职务规范,是指完成某一职务的工作所需具备()等。(1)能力
(2)技巧
(3)知识
(4)学历
(5)工作经验
40、工作标识包括()等。
(1)工作名称
(2)工作代码(3)工作部门(4)工作地位(5)直接主管工作名称
41、适应性岗位培训包括()和针对某一特殊任务而进行的一事一训等。(1)上岗前培训
(2)转岗培训
(3)应急培训
(3)提高培训
(5)达标培训
42、斯隆管理研究院的施恩教授总结的“职业锚”类型是()。(1)技术/职能能力型“职业锚”(2)管理能力型“职业锚”
(3)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4)创造性型“职业锚
(5)自主/独力型“职业锚
43、在不同文化中,影响领导方式不同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以及管理者背景等。(1)价值观
(2)需求
(3)信仰
(4)冒险精神
(5)认知类型
44、在组织中工作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等特征。
(1)知觉
(2)性格
(3)能力
(4)情感
(5)意志
45、德的素质包括个体与群体的()三个基本方面。
(1)政治品德
(2)伦理道德
(3)个性品德
(4)思想水平
(5)意志品质
46、才的素质包括()等。
(1)智力
(2)知识
(3)专业
(4)综合能力
(5)创造能力
47、外在奖励的资源存在于工作以外,控制在()手中。
(1)组织
(2)领导
(3)社会
(4)朋友
(5)同事
48、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有()三种类型。
(1)离休养老(2)退休养老保(3)退职养老保险(4)社会养老保险(5)病退养老保险
49、健康通常是指人们()总的安好状态。
(1)体力的(2)精神的(3)情绪的(4)生理的(5)心理的
50、培训是指通过教学或实验等方法,促使员工在()和行为等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与任务。(1)知识
(2)技能
(3)品德
(4)动机
(5)态度
51、企业的奖酬主要由三种成份组成()。
(1)工资
(2)津贴
(3)奖励
(4)补助
(5)福利
52、社会保险具有()等特点。
(1)互济性
(2)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基本生活保障性
(5)营利性
53、企业工资调整的主要类型有()。
(1)工龄调整(2)效益调整
(3)生活指数调整
(4)业绩调整(5)奖励性调整
54、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可以将职业生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即()。(1)工作准备阶段
(2)进入组织阶段
(3)职业早期阶段(4)职业中期阶段
(5)职业晚期阶段
55、人力资源员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1)获取
(2)整合(3)奖酬与奖励
(4)控制与调整
(5)开发
56、企业的奖酬主要由三种成份组成()。
(1)工资
(2)津贴
(3)奖励
(4)补助
(5)福利
57、面谈的步骤包括()。
(1)面谈前的准备(2)开始面谈(3)询问问题
(4)结束面谈
(5)检查面谈
58、互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和关系互补等。
(1)个性互补
(2)体力互补
(3)年龄互补(4)知识技能互补
(5)组织才干互补
59、工作标识包括()等。
(1)工作名称
(2)工作代码
(3)工作部门
(4)工作地位
(5)直接主管工作名称 60、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对于组织的管理人员来说,应能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信息()。
(1)及时的信息
(2)准确的信息
(3)完整的信息
三、概念
1、文化
2、员工福利
3、事故
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5、职业计划
6、职务评价
7、劳动关系
8、辞职
9、职业病
10、思维难度
11、社会保险
12、人本主义管理
四、简答题
1、人力资源的特征
2、绩效考评的原则
3、从组织内部招募的优点
4、开发与使用并重原理
5、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
6、外在奖励与内在奖励
7、要素有用原理
8、职业计划的内容
9、适才适用原理
10、互补增值原理
五、论述题
1、谈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原理
2、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对你有哪些启发
3、试述社会保险的特点及作用
4、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方管理差异有哪些?
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改善劳动关系
(4)有效的信息
(5)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