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时间:2019-05-13 10:2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第一篇: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点071001)含植物多样性、资源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三个研究方向。植物多样性:(1)种子植物区系与系统。在研究东北植物区系、分类及系统演化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专科属研究及特有植物的研究。(2)孢子植物学。主要进行苔藓、地衣、真菌分类区系及系统演化研究。在全国志编研的同时,开展专科专属和系统演化研究。

资源植物学:东北特有及稀有濒危植物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研究:包括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引种驯化及(观赏植物)新品种培育等。

植物生态学:(1)植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研究孢子植物(苔藓、地衣、真菌等)和种子植物的种群特性和变化动态,群落的分布规律及演替,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2)植物保护生态学:植物多样性研究及珍稀濒危和重要类群(固氮植物、资源植物)植物生态保护理论和实践。微生物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05)含微生物工程、微生物生态、环境微生物学、真菌系统学和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五个研究方向。

微生物工程:主要研究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产生菌的代谢、调控及工程菌的构建;研究筛选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食品、生物药物,并开展环境保护及研制新型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等。

微生物生态学: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研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净化过程与技术;微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效应气体的微生物产生机理、排放过程与调控;微生物对大气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养分转化过程的影响及调控。环境微生物学:利用现代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工业污水生物净化、污染土壤/水体生物/生态修复、土壤营养物质循环、矿物资源开采、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微生物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

真菌系统学和生物学:主要研究高等担子菌的系统学,包括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主要林木病原真菌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药用及食用真菌学。

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研究植物个体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的学科。植物发育生物学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显微技术等一系列实验技术为支撑,其研究对象从细胞、组织、器官到个体水平等不同层次,内容涉及植物开花、传粉、受精、胚胎发育及植株形成等不同发育阶段发生和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理。

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12)含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水文生态学、气候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产业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根际生态学等十三个研究方向。

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复杂性;森林健康评价与管理;森林质量、景观格局及环境效应;森林水生昆虫生态;森林界面生态过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树木生理生态特性及抗逆性机制与调控;天然林经营管理与保护对策;人工林土壤生态管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3S”(GIS、RS、GP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生态工程学:研究防护林构建、培育及其生态学基础;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及优化组合利用技术;退化立地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及防治技术。

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恢复途径;草地植物适应对策和草地植被多样性维持机制;沙地植被演替与人工植被稳定性;沙地生态系统生态需水与植被配置;退化草地的养分循环和调控机制;草地荒漠化监测。

水文生态学:研究森林、草原等主要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机制;生态系统结构影响降雨再分配、蒸散、坡面产汇流与流域径流过程机理;流域水文过程的模型与模拟;大型生态工程(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过程及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生态破坏可能引起的水、旱灾害评价与预测;流域水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生态学:研究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关键物质(温室气体、水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与机制;植被下垫面生态过程的观测与模拟;生态系统生产力机理与评价;大型生态工程(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的气象效应与生态效应;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因子(大气、光、水分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菌物、苔藓、地衣等)的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植物-微生物共生生态机理和调控;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菌物和重要资源植物、菌物的生态保护及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学:以野外考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景观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动态变化,建立景观指标体系与空间直观模型,进行区域景观评价与生态安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全球变化、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研究。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土壤-作物-喂饲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农田土壤磷肥残效和叠加效应,土壤中氮的矿化与固定,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的去向、转化与循环,农业系统养分调控管理与土壤肥培肥技术);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农田水量平衡与转换,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农田生态系统水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等。

化学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其它有机及环境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关系,特别是植物种间种内的化学作用。揭示植物种间的化学识别及信息传递机制,简明植物种间功能物质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产业生态学: 研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优化演变路径;循环经济政策的量化评估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循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区域一体化环境技术与政策的评价方法;能值理论在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区域水资源的优化分配理论与方法;区域产业共生与节能减排模式;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生态产业园规划理论与方法;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方法;清洁发展机制与循环经济。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分布、结构与功能及其内在联系,系统的发展与演替,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对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分子生态学: 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与植物进化的关系;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生存机制的影响;无环境污染的转基因植物技术的开发;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修复污染生态环境等。

根际生态学: 研究植物根系与土壤界面在调解和控制生态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根土界面在大气-植被-土壤连同体中的功能;根土互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根系动态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土壤生物区系和生化过程对植物生长的反馈。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83001)含区域环境与污染生态、生态过程与 环境毒理、污染防治与环境修复、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四个研究方向。

区域环境与污染生态:研究重点区域土壤风险评价与安全性区划;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体系与综合治理;矿山环境修复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海湾河口沉积物典型重金属环境地球 化学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特征与时空演变;东北黑土环境安全性及黑土区农业土 壤环境安全基准;辽河流域区域尺度水土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建设。

生态过程与环境毒理:研究典型污染物生物的生态化学过程及修复原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 与污染物之间的复杂定量关系;生物体耐污染的生态毒理化学机制;污染土壤修复的安全基 准指标体系;重金属转运基因及其在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污染胁迫下植物细胞 的DNA损伤和错配修复。

污染防治与环境修复:研究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危险废物的无害化与资源 化利用;河流修复机理及区域尺度设计;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技术;冶金尾液尾渣砷 污染控制;污染土壤的生物及物理化学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与处理理论及技术。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以农产品产地环境和食品加工环节为研究对象,开展重金属及

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研究、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研究、食品及环境安全技术指 标和产品及方法标准研究、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企业示范。

土壤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90301)含土壤植物营养(化学)、土壤生态、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土壤学、生物地球化学四个研究方向。

土壤植物营养(化学):以东北地区主要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作为陆地(森林、农田、草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中心环节,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独特作用与功能;不同植物种群及其配置对土壤物质和能量的同化量及据此提出优化植物种群配置;仿自然顶极结构的植物种群配置所需的优化土壤条件及其建立的途径与措施;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地位的保持与提高土壤库的结构特征、构成特点;库容和通量、增大库容和通量的途径与措施;土壤生物学活性在评价土壤肥力、促进物质转化、防止土壤污染和提高化肥肥效中的作用及其有关的应用问题等。

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土壤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土壤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土壤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及其调控途径和措施;从全球变化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土壤有机碳、氮的生物化学转化和循环过程为核心,重点研究外源有机物料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代谢过程。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生物间、土壤生物与土壤非生命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土壤生物群落与土壤内部环境以及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土壤健康与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生物地球化学(biogeochemistry):主要研究碳、氮等元素在地球的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之间的循环和交换;研究这些物质循环对植物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固存和其他元素(如氮、磷、硫等)对其的影响。

森林培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点090702)含天然林培育与管理、次生林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与经营、防护林营造与经营管理和人工用材林培育四个研究方向。

天然林培育与管理:研究天然林维持、利用、经营及保护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天然林在洪涝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碳平衡等方面的贡献;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天然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等。

次生林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与经营:研究次生林自然干扰过程、结构调控与定向分类;主要类型次生林土壤养分和水分循环;干扰条件下次生林主要建群种生理生态;次生林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雪/风灾)后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次生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

新;次生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山区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试验示范等。

防护林营造与经营管理:研究防护林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控;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理论与技术;防护林近自然更新与低价防护林改造理论与技术;防护林人工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利用效率,森林植被结构组成与水平衡;退化生态生态恢复的生态过程与生态评价。人工用材林培育:研究用材林为主体的多功能人工林生态经营技术;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形成机制;单一树种组成对林地土壤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影响;人工林土壤有机C、N积累与转化过程等。

第二篇:中科院东北地理所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邀请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邀请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第五届“绿色生态,美丽长春”大学生夏令营拟定于2017年7月10日至7月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邀请有意向报考(包括推免生及直博生)东北地理所的2018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

现将夏令营活动的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及参加人数:

1.时间(拟定):2017年7月10日—7月14日(时间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2.参加人数:50人左右。

二、活动内容:

1.东北地理所概况及研究生培养情况介绍;

2.专家学术报告,师生交流互动;

3.科研实践体验;

4.参观科研场所及实验室;

5.考察及联谊活动。

三、申请条件

1.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农学、土壤学、资源与环境、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

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3.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

四、报名时间及申请办法

1.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6月20日截止

2. 申请办法: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夏令营网报系统申报。请申请人登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网站(http://kjxt.ucas.ac.cn/),进入“夏令营报名入口”,选择“ 绿色生态,美丽长春——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点击“我要报名”。完成报名后,从系统中打印《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

五、筛选办法、入选名单公布及参加确认

1.东北地理所将根据夏令营申报系统中申请者的申报信息进行筛选;

2.已经获得推免(或准推免)资格且有意向推免到东北地理所的本科生,直接入选; 3.东北地理所于6月22日前在夏令营申报系统中完成入选者名单确定,同时将入选名单及夏令营活动具体安排公布在东北地理所网站; 请夏令营入选者请于6月25日前,在夏令营网报系统中进行参加确认,逾期未进行参加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参加东北地理所夏令营。

六、入选者提交材料

请夏令营入选者于报到时提交以下材料(审查证书等原件,复印件请按序号顺序装订成册)

1.《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由夏令营网报系统生成);

2.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需加盖学院级教务处公章,负责人签字);

3.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推荐信(自愿提交);

5.其他证明材料(包括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复印件、各类奖励证书复印件等)。

七、优秀营员交流会

1.申请条件:具备2018年推免(或准推免)资格,并且有意向推免到东北地理所的学生; 2.申请程序:

(1)提交材料:申请人于6月20日前发送《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优秀营员交流会回执》(附件1)、《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优秀营员交流会申请表》(附件2)、本科成绩单及其他有参考价值的证明材料(包括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复印件、各类奖励证书复印件等)电子版发到wyr@iga.ac.cn,邮件主题为:姓名+拟报考专业+学校+交流会。

(2)资格审核:东北地理所研究生部负责资格审核,并通知入选者参加“优秀营员交流会”。

(3)交流会:东北地理所研究生部组织“优秀营员交流会”,入选者参加交流及选拔。具体要求及安排另行通知。3.交流结果:通过优秀营员交流会选拔并获得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将被东北地理所拟录取为2018级的硕士研究生。

八、注意事项

1. 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凭学生证、身份证办理夏令营住宿和报到手续。

2. 东北地理所于夏令营期间提供免费食宿;提前来所到或延后离所产生的费用由学生本人自行解决。

3. 东北地理所报销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来所单程火车票(火车硬座或者动车二等座),火车票于报到时提交;在2018年被东北地理所录取的学生,也报销其参加夏令营的返程火车票(火车硬座或动车二等座),火车票于入学时提交。

4. 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同学须遵守东北地理所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统一的安排进行学习和活动;

5.夏令营活动期间安全由学员本人及所在学校负责,夏令营将统一为学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 申请人提供的信息须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若有不实信息,撤销申请人的学习资格、追缴东北地理所提供的各项资助,并将处理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及中科院各研究所。

九、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431-85542236 传真:0431-85542202

邮箱:wyr@iga.ac.cn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单位地址: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详细招生信息请登录东北地理所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看“研究生管理教育”栏目。

欢迎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加东北地理所2017年夏令营!

附件1: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优秀营员交流会回执 附件2: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优秀营员交流会申请表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

2017-5-3

第三篇:精细所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方向简介

精细所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方向简介

精细所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方向简介

1.有机电致发光(OLED)

这个方向是田老板成为导师后不久便开创的一个方向。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从目前来看,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程度的运用和生产。只是较于LCD的成本和效率,OLED还未全面占据市场。能够发光的有机化合物很多,只要它的电子云流通范围足够大。但是对于全彩的要求来说,就必须在整个可见光波段有平均的比例。所以目前世界上做发红光的化合物做的好的单位就相对不是很多。有机电致发光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光电传输效率,引入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的三明治结构固然在效率上有一定的改善,可是其在应用与具体材料上还是颇受限制。对于这个方向,其实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传输效率、荧光寿命、器件的稳定性都是有待进一步突破的方面。论文和专利都有机会出自这个方向。精细所的苏老板和老朱一般都涉猎这个方向。精细所做电致发光的学生是最多的,在我们这一级的研究生里面,侠哥是从事这个研究方向的主要人物。

2.光盘染料(CD-R dye)

这个方向也是精细所比较早期的方向。对于光盘来讲,染料是它的核心成分。这种光敏化合物要求对特定的波长有响应。另外这种染料同时要求很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这样才能在刻录时形成平整的凹坑,提高信息分辨率。从传统的花青染料都偶氮染料,光盘染料也走过了其独特的发展史。当然现在由于光盘染料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不过放眼整个世界,老外做光盘的技术远远领先于我们国内的水平,这不仅仅是染料的差距。所以我们这里的研究只要能为中国的H-DVD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也是很不错的。目前在苏老板的特殊照顾下,栋哥是精细所此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

3.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

这种聚合物的结构是由中间的核以及外围N代的像树枝一样的单元组成,故因此得名。树枝状聚合物作为光电功能材料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聚能,也就是一般在树枝上接上电子给体或某类发色团,而树核一般是某种电子受体或发色团。这样就能通过电子转移或能量传递使树枝中心发射强度很大的光能。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一般有生长法和接入法两种,对于代数很多的Dendrimer,为保证其代数的均一度,接入法更加有效。对于制造特定功能的光电传输材料,树枝状聚合物结构是良好的选择。现在这里基本上是老朱在负责这个方向,皮皮书记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4.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

从名称上看,这个方向具有最好的前景和最远大的意义。但是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头痛它的光电转换效率问题,比起无机单晶硅20%—30%的转换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最多只有10%。而且做到这个数值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有机太阳能电池也有它的优点:柔软轻便价廉。所以一旦有大的技术突破,这个方向能够产生无与伦比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国内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单位不算太多,相形之下精细所还是有相当的地位。詹师兄的诺贝尔光环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目前花老师在主要负责这个项目,金樱华同学是我们这一级做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代表人物。5.光致变色(photochromism)

在这个世界上,有效光致异构单元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偶氮、俘精酸酐、螺吡喃/螺恶嗪、二芳乙烯等等。在这里面二芳乙烯由于它的光稳定性、抗疲劳性以及开环闭环转换效率以及变色性质决定了它是目前是最合适的光致变色单元。光致变色是指在可逆的光诱导下,分子能够实现在有两种有明显区别的吸收光谱的异构体之间的转变。二噻吩乙烯的开环体和闭环体不但光谱性质差距明显,而且从噻吩单元出发很容易对它的结构进行修饰和改性。精细所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人数很多,我们已经将很多种发光基团接到了二噻吩乙烯上,得到了很好的性质和效果。二芳乙烯最适合作二进制的开关,在可擦写光盘染料和信息存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Irie和Branda课题组在该方面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但是我们这里也不弱,田老板一般亲自负责这个方向,并且这里诞生过很多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如Adv Mater、Chem Commun、J Mater Chem、CHEM SOC REV等)。目前小妹妹是05级从事该方向研究的代表人物。

6.荧光探针(sensor)

荧光探针又叫荧光传感器,指的是通过给出的荧光信号来判断识别物质的材料。一个荧光探针的起码要求是专一性和高效性,当然要是能做到多样性那就牛的不得了。探针化合物的样子虽然千奇百怪,但荧光探针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离子的识别点和荧光法色团通过桥基(或者不通过)连接而成。De silva是世界探针界的老大。而在国内,除了我们精细所就是钱校长在大连理工的那帮人。目前我们这里已经合成过好几种金属离子的酰亚胺类型的探针。田老板和老朱都有一些学生在做这个方向,并且这里诞生过不少好文章(如J ORG CHEM、Chem Commun等)。目前钧姐是从事这个研究方向的主要人物。

7.稀土催化剂(Rare Earth Catalyst)

虽然这不属于严格的光电功能材料范畴,但是王利民老师领导的这个有特色的项目无疑是更加丰富了精细所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新型有机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础工作,它的意义能够渗透在很多其他学科方面。这个研究方向说白了就是制备一种催化剂去尝试各类有机反应,所以要求研发者具有良好的无机、有机及催化知识。尽管三氟甲磺酸镱被认为是稀土催化剂最有效、活性最高的品种。但面对茫茫沧海一般的各类有机反应,三氟甲磺酸镱的作用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培养特效的反应催化剂以及优化反应条件是这个方向永远的课题。这个方向弹性很大,催化和反应效果直接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老王历史上也是有几篇不错的好文章,像TETRAHEDRON LETT、高等催化等,所以每年也是吸引了很多学生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小芳正在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工作。

8.分子机器(Molecular devices)

毫无疑问,这个方向是整个华东理工大学乃至整个材料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分子机器和分子器件属于超分子领域范畴,但同时它又是超分子领域的排头兵。象在轮烷、类轮烷以及索烃这样具有两个以上独立分子单元通过超分子弱相互作用力构成的复合物中,只有这些分子单元能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发生相对运动才是有意义的。“像机器一样运动!”也是我们305实验室的口号。当然分子单元状态需要一定的信号输出才能被识别,紫外和荧光肯定是最直接的。圆二色由于其极强的理论性所以也可以在信号输出检测和表征方面大做文章。田老师率领的精细所开创这个方向不算早,这还要归功王博打开了这道门。从王巧纯到曲大辉到马骧再到纪奉元,分子机器的接力棒已经穿过了好几个春秋。此外,这个方向绝对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课题。超分子的合成与制备数倍难于一般共价小分子的合成,并且这个方向竞争尤为激烈。Stoddart、Balzani、Leigh、Harada等课题组的实力高深莫测,这就要求现在做分子机器的人有前卫的眼光、完善的综合知识体系、大胆的创新和设计思路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田老板固然要亲自负责这个方向,另外还有王博辅助。这里诞生过的文章几乎是华理最好的(如Angewandte Chemie、欧洲化学、ORG LETT、Adv Mater、CHEM SOC REV等)。目前我正在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工作。

第四篇: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

1、湿地与环境

主要研究全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环境效应;典型区域湿地系统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过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建立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揭示湿地水陆相互作用的物质平衡关系、物质通量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探讨湿地与周围陆地、水体系统相互关联的机理过程,寻求湿地系统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有效途径,建立湿地优化管理模式。提出维持区域环境安全,保护湿地的对策和建议,为湿地保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

主要研究生源要素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污染物质在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水-土-植物/作物-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农田系统环境安全评价与预警,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机理及湿地生态工程设计。研究沼泽湿地温室气体(N2O、NH4、CO2等)源/汇过程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生源要素(C、N、S、P、K、Fe等)在湿地系统的迁移转化过程与驱动机理,重金属(Hg、Pb、Se、Cd、Zn、As等)和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界面过程、环境效应、风险评价与预警,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黑土农田系统有机碳的演变规律与调控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污染的生态工程设计与示范。

3、环境污染与控制

主要研究水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面源污染物输出机制及其防治,湿地净化环境污染的机制与理论。

4、水资源与水环境

面向国家水安全战略需求,瞄准国际水学科前沿,针对东北地区重大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坚持人、水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运用水文水资源、生态水文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同位素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开展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湿地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湿地水生态过程模拟及水环境效应,湿地生态水文格局、过程及其模型构建,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GSPAC)界面水文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以及流域/湿地水环境系统模拟与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保障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发展,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5、大气环境与监测技术

主要研究东北亚区域大气气溶胶和痕量气态物的污染状况、理化特征、形成机制、来源以及区域输送特征;大气边界层探测及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报;定量分析湿地“冷湿”小气候效应的空间结构特征;农业源温室气体交换及对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

1、资源环境遥感信息

随着遥感信息技术的进展,遥感信息的资源环境应用成为国际前沿,其中土地景观生态遥感信息应用研究即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遥感图像和地理图件、数据等进行包括自然土地景观(如天然湿地、林地、草地等)和人为作用土地景观(如农田、城镇等)景观生态格局及动态研究,研究工作在景观尺度水平上进行。本方向主要结合湿地和农业

研究方向,在为湿地和农业土地研究提供遥感信息应用技术支持的同时,探讨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土地资源和湿地环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景观尺度水平上揭示农业土地资源和湿地环境的景观生态格局和动态过程,与湿地和农业土地的微观研究相互补充和验证。

2、地理信息系统

为满足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地理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需求,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模型集成、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探索地理信息机理,加强资源环境信息数字化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推进地理与农业生态信息图谱研究,形成较为完整的面向东北地区的地理科学与农业生态研究时空数据平台,形成东北地区地理和农业生态多要素空间历史数据重建、实时资源环境空间动态监测和趋势预测的方法探索和典型区应用示范研究。

3、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

主要研究微波遥感信息与湿地动态变化过程的关系,利用地下成像雷达探测泥炭特性,深入开展微波遥感土壤浅层湿度垂直廓线的研究,探讨降水量、蒸发、蒸腾、植被生物量的相互关系,确定陆基遥感探测误差修正方法和无源微波遥感器整体定标方法,解决东北区域典型目标遥感数据的积累与同化问题,同时开展地下浅层目标的探测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制及新型遥感器的研制。

三、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点)

1、作物生理生态

主要从事作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作物病虫害发生机制与生物生态控制;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作物理化调控和测定新技术开发。

2、逆境生理生态

以植物抗逆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为主要科学目标,运用植物生理生态学、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开展了植物抗逆生物学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开展植物抗逆基因的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理论、抗逆基因的利用途径的研究。

3、土壤生态学

探索环境变化对土壤质量演化过程的影响机制,提出退化土壤的生态修复、重建理论与技术。开展耕作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机理及其与系统生产力关系的研究,重点研究耕作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养分循环过程与优化管理,建立农田水分优化管理理论与模式;土壤-环境养分循环机理与调控方法。建立耕作土壤生态要素长期观测的信息系统和生态要素耦合效应理论,揭示人力活动对耕作土壤变化的影响。构建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理论和研究方法,重视区域土壤生态研究。

4、城市生态

主要研究城市城市森林结构、功能与评价,城市森林构建与管理,城市森林与全球变化关系,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生态规划与评价,城市化及其环境效应

5、草地生态

草地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受地形、地势、土壤、降水等环境因素决定,并对动物采食、火烧等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做出响应,同时,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本研究方向围绕影响草地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并密切联系乡村社会产业发展---作物种植、饲料生产与牲畜饲养。主要凝聚于草

地植物生长策略,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包括草资源与草食动物的相互作用。

四、人文地理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

1、城市与区域发展

研究城市化一般规律,城市化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区域城市化途径与模式;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规律,城市密集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空间管治对策;城市系统脆弱性和适应性机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城市再生理论;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区域资源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

研究区域工业化理论与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规律;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建设布局,水土资源潜力与粮食安全支持系统;老工业基地环境与发展政策;东北亚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合作;主体功能区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五、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

主要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方向是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与湿地过程、湿地系统物质与能量转换过程、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1、湿地学

主要研究湿地形成、演化、分布规律,湿地系统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现象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及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等。重点研究湿地系统关键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湿地系统演变与环境效应;受损湿地系统的恢复重建与生态保育;湿地水土优化调控与高效利用等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与相关的关键技术支撑。

六、遗传学专业(硕士学位点)

以植物及我国主要农作物的重要经济性状如光周期反应、产量和抗逆性等为研究目标,运用现代植物遗传学、植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及现代分子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和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植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克隆、功能分析及重要代谢组学等的相关研究。为应用分子标记和分子设计育种培育出高产、优质及抗逆强等优异品种奠定重要基础。

七、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面向国家环境保护战略需求,针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安全、土壤环境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问题,以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及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生物及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重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水污染控制及水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恢复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为区域水环境治理、土壤环境修复及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八、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核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为平台,重点开展植物、病原菌及其他生物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操作、遗传转化及基因功能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同时应熟练掌握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等工程技术。

第五篇:2014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地理所2014年考博专业课

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共3题,每个10分)

1、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土壤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3、水量平衡

二、论述题(共3题,共70分)

1、中国气候及其特征(20分)

2、中国植被分布特征(20分)

3、试述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内容(30分)

下载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