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简介
专业: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光电薄膜及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薄膜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以及其表面/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优化与发展先进光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1)先进太阳能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原型器件探索;(3)场发射纳米多层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4)钙钛矿锰氧化物及半金属磁隧道结制备及器件开发;本研究方向曾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1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严辉、张铭、王如志、王波
02纳电子与磁电子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体系及低维材料的在热、电、磁等外场调制下的结构、电子与电荷的相互关联效应及新型纳电子器件制备技术探索。主要研究方向有:(1)磁电调控作用下低维体系(量子点、量子线及二维电子气)量子输运问题研究;(2)基于纳米体系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罗法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模拟;(3)纳米场发射显示器件的冷阴极结构设计、制备及相关基础研究;(4)碳系(CNT及graphene)纳电子器件化技术基础研究;基于本研究方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Rev.B, Appl.Phys.Lett.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如志、张铭、严辉
03纳微仿生表面
仿照动植物表面的特殊微观结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制备纳米和微米多尺度的仿生复合结构,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功能特性间的本质联系,开发具有特殊润湿性能以及其它功能特性的表面材料,探索相关表面材料在自清洁、微流芯片以及舰船减阻等领域的实用途径。该方向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已取得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波、宋雪梅、张雪红、李耳
04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方向侧重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化学特性,在环境友好的温和条件下实现特定结构、尺寸、形貌和性能的先进低维材料的合成,探索广泛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型光催化材料,层状及多孔材料,化学浴沉积无机光电薄膜材料等。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80余篇,被他人引用600余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汪浩、侯育冬、朱满康
05先进电子陶瓷
电子陶瓷是电子工业的基石。本研究方向以压铁电陶瓷材料为对象,侧重于探索其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性,重点研究复合机理、掺杂元素选择、晶粒尺度效应和微区表征方法,开发新型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元器件。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朱满康、侯育冬
06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环境负荷评价
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MLCA)和物质流分析(MFA)学科方向构筑起了从本科到博士培养的教育教学的完整体系,研究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承担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973、863重点、支撑项目和北京市重点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建成了国际知名的、国内最大最全的MLCA、MFA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咨询交流平台和数据库;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中心网站已开通服务社会、公众;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国际组织和政府、企业等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获200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登记软件4项,参与国家标准《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制定等5部。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 左铁镛、聂祚仁、王志宏、崔素萍、龚先政
07先进轻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高性能轻合金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根据铝、镁、钛晶体系及合金化的特点,研究合金化学元素及其热处理过程、塑性加工及液固相反应过程、沉淀相、弥散强化相分布和形状、对性能敏感的热机械过程参数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了解合金化中化学元素/冶金/加工过程、结构与性能关系对提高合金性能的影响。重点是微量元素与合金中其他组元的交互作用、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将微观、细观和宏观参量联系起来,为轻合金材料设计及其型材的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开发新材料及制备技术。该方向还结合环境材料研究方向,开展铝、镁、钛工业的生态学及废弃合金的再生利用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973计划2项,863计划项目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十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陈子勇、王为、高坤元、苏学宽、李伯龙、黄晖
08仿生制备与纳米结构材料
以面向洁净能源和生物应用的关键多孔材料与技术为研究内容,包括:1)介孔材料的仿生制备、表面改性及其在酶固定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微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备、水热稳定性及其在氢气分离和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等洁净能源领域的应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等研究项目(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包括J.Phys.Chem.B,Microp.Mesop.Mater.等国际著名刊物,申请国家专利多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韦奇、王为、李群艳
09特种粉末冶金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主要开展低温冶金新技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稀土钨热电子发射材料的性能、机理和应用研究;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废旧二次电池循环再利用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和省部级奖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聂祚仁、席晓丽、梅燕
10高性能镁合金设计与非平衡制备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面向全国招收博(硕)士研究生。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高性能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控制以及利用非平衡制备技术研究高强高韧镁合金材料。近几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一项以及人事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计划一项。具有完整的材料制备、加工与评价设备,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目前,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学术气氛活跃。本研究方向每年拟在全国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2-4名,拟招收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镁合金复合材料环境协调制备技术;2)耐热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3)镁合金熔体纯净化及性能控制;4)镁合金板材成形与加工。
镁合金材料研究方向网址:http://mglab.bjut.edu.cn。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杜文博
11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技术
先进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简称SPS)是一种材料快速制备新技术,具有烧结机理特殊、适用材料广泛、操作可控性强等独特优势,通常只需3-5分钟即可实现烧结致密化。本方向采用SPS技术合成制备先进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发现和发展新型先进功能材料。研究的材料体系包括磁性功能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电子发射功能材料(稀土硼化物材料)、热电转化能源材料(金属体系、陶瓷体系)等。目前本方向具有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学科平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基金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在国际著名刊物Advanced Materials、Appl.Phys.Lett.等发表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水平和实力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具有良好的就业去向。
联系方式:Zjiuxing@bjut.edu.cn, 电话:67392169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张久兴、岳明、路清梅、宋晓艳 张忻 电磁防护与检测、陶瓷复合材料
“电磁防护与检测”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磁场在材料介质及空间环境中的传输行为和测量方法。研究目标包括:1)针对环境电磁场或传导骚扰源产生的电磁辐射与感应或传导干扰问题,研究材料学、电磁学以及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并提出材料或元件的解决方案;2)针对不同应用目标,研制新型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电磁兼容关键材料与元件,并开展电磁防护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3)针对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境电磁场仿真、测量与评价。本研究方向招收物理学、材料学、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群、崔素萍、郭红霞、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3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
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是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等,涉及材料学, 冶金,化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现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20余篇,已获国内外专利20余项。曾获国际低温材料最佳文章奖,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共派出数名博士生和教师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索红莉、刘敏、杜玉成、张铭。
14金属纳米材料及计算材料学 研究分支包括: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相变特性和热稳定性;纳米稀土材料的结构及物性、热力学特性及其纳米尺度效应,纳米尺度下稀土-过渡金属交互作用及新型纳米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高性能超细及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计算材料学模拟技术,及于先进材料成分及显微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关方向与德国TU-Darmstadt和FSU-Jena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关系。已于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多篇发表于Adv Mater, NJP, Acta Mater, APL, J Appl Cryst等国际著名刊物,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研项目包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等10余项。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宋晓艳、张久兴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包括玻璃材料、陶瓷材料、水泥材料、晶体材料,重点研究该类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关系,探索制备工艺及制备技术,采用环境友好设计理念,结合材料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金头男、邹玉林、常新安、陈学安、严建华、田英良、孙诗兵。
16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向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等内容。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化学品、混凝土化学外加剂、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电磁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功能涂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生技术、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等。近年来,本方向教师已经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收录论文一百余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子明、毛倩瑾、刘晶冰、郭红霞等。
17电、光功能材料
“电、光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电子发射材料、光电转化及光化学能转化等材料。主要材料包括:1)通讯用电子发射材料;2)环境治理用光催化材料;3)太阳能电池材料;4)金属防腐领域的光生阴极防护用材料。本研究方向招收材料、化学及物理的研究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金淑、刘伟
18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
材料表面改性与保护新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电沉积、电化学沉积、等离子电解液相沉积等现代先进表面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多元纳米超硬涂层、难熔金属涂层、纳米晶氧化物功能涂层以及多种耐磨抗蚀涂层研究,同时进行摩擦磨损及电化学腐蚀机理的研究等。近年来,本研究方向成员已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和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多相,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百篇,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工业化。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马捷、王金淑、王从曾、范爱玲、杜玉成、张文泉等。
19先进磁性材料
本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性能纳米晶永磁材料;2)新型高温永磁材料;3)新型室温区磁致冷材料;4)稀土及其化合物纳米晶材料。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以及其它十余项省部级项目。获得2006和2008年度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以及两项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公开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从事该研究方向导师:岳明、张东涛、李永利、张久兴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专业主要从事水泥生态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应用、特殊功能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高性能及特种混凝土性能及制备技术、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剂、节能墙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北京市建委重点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
本方向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材料、建筑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崔素萍、兰明章、王子明、王志宏、孙诗兵、严建华、田英良、毛倩瑾、邹玉林
21微电子组装材料与技术
针对微电子制造中所涉及的焊料、键合材料、导电胶体材料、助剂及封装材料等,研究材料成分设计、组织表征、性能评价、寿命预测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微电子结构的组装方法与工艺;研究微电子组装结构的可靠性理论与评价技术;研究绿色微电子组装材料及强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粤港产学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郭福、夏志东、刘建萍、杨晓军
22材料和结构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
针对材料和结构加工与服役中的缺陷和性能演变,研究缺陷与性能无损检测和评价中涉及的特征信号识别、噪声信号处理、缺陷表达与重构、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开发、缺陷与性能的相关性表达、性能与寿命的预测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数字化无损检测与评价系统及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防科技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
23材料加工工程信息技术
研究材料及结构加工与服役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和规律、变形行为与应力分布、性能演变等方面的信息提取、表征和预测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和结构破坏行为与规律的测试、数据处理与表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与结构性能与寿命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97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雷永平
24轻质结构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针对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轻质结构材料,研究高能束流连接与加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电弧熔化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扩散连接理论与技术;研究钎焊理论与技术;研究焊接、钎焊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郭福、栗桌新、贺定勇
25工程材料表面改性理论与技术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中所涉及的磨损、腐蚀、耐温、生物相容等问题,研究耐磨、耐蚀、耐高温及生物涂层材料及其加工设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制备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的性能表征及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表面涂层破坏机理与规律。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栗桌新、蒋建敏、王智慧、贺定勇、魏琪、李辉
26高性能连接材料设计与评价 针对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研究高强度、高韧性、耐温、耐蚀钎焊与熔焊焊料及焊丝合金体系及优化方法;研究焊料及焊丝的加工制备技术;研究焊接材料的绿色化处理及评价技术;研究焊接接头的性能表征与评价;研究高性能连接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的研究。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史耀武、李晓延、郭福、栗桌新、蒋建敏、王智慧、贺定勇、魏琪、符寒光
第二篇:2012年硕士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简介
图书馆学专业
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1、指导老师:陈朝晖,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科学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曾长期在中心从事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有:国际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电子原文传递、个性化信息推送、学科信息导航、虚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服务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方面等,曾组织参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多个项目的研发和服务的实施工作和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生信息交流学习室、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项目工作;现从事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服务与研究工作,目前参与主持中国科学院科普基地建设、国家科学图书馆文化创意案例研究和特色科学文化传播网络资源组织机制及网络传播服务研究等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也进入了复合图书馆的形态。印本资源订购大幅下降,网络电子资源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到馆读者数量急剧减少,网络在线的用户增加,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也日益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而使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工作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根据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去不断开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如何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是全球图书馆界面临的崭新课题。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网络数字化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形态和需求的变化;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设计;新型图书馆物理空间组织和功能研究;用户研究与服务效果分析;基于开放共享的图书馆集成联合服务机制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战略规划;图书馆在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与实践;图书馆如何在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和服务平台的有效作用等。
2、指导老师:贾苹,女,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文献服务部主任。在本馆长期从事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及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服务需求的研究,曾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Seton Hall 大学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2002年以来,主要从事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和服务机制建设、文献检索及文献获取途径和模式建设、新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全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组织和管理,作为文献服务协调组负责人,主持全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规范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形成中科院特有的集中-分布相结合的联合服务联合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第三方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参与中德数字信息服务项目研究,并作为其中跨域信息服务子项目——中德文献传递合作的中方负责人,组织完成了中方三家不同系统图书馆与德国SUBITO 的合作项目China Direct的建设,实现跨域信息服务合作。作为NSTL信息服务组成员,参与NSTL用户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负责国外图书馆和文献机构文献传递服务的调研工作,组织NSTL代查代借服务发展研究,推动国家平台文献服务的发展;在上述工作和研究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近20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也在发生变化:综合、多样、新颖、快速已经成为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网络越来越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根据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探索网络化信息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开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面临的新的挑战。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变化;用户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探索以网络为依托的文献提供服务的内容、模式的拓展与创新,以及质量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以开放共享为基础的图书馆集成联合服务机制建设等。
3、指导老师:吕俊生 男,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与文献组织,现从事学科化服务工作,任兰州分馆学科化服务主管。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情报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甘肃省交通厅科研项目“加入WTO后甘肃省道路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嵌入式泛在个人研究平台”和“开放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平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本馆科研项目“基于知识产品的院所协同服务机制构建”、“化学化工经济信息网上资源的评价与服务”、“基于链接关系的资源环境网上信息资源的计量评价”等。共合作撰写各类研究报告15篇,2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用户服务体系;从文献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信息服务的过程调控与管理,用户认知与行为研究,用户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用户服务的开拓与创新等。
4、指导老师:杨志萍,女,硕士,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助理,成都分馆副馆长(兼)。四川省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客座)教授、成都市武侯区第五届人民代表、英国“World Patent Information”期刊编委成员。曾作为访问学者和院高级研究学者身份,到过美国Seton Hall大学图书馆和英国SUSSEX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学习交流。长期致力于科技政策研究、信息咨询服务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承担有省部级项目,在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优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国内外会议论文五十余篇。曾获有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有专利分析、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等项目。研究方向:信息分析与服务研究是指借助于数字网络技术手段,为科研创新提供前瞻性、新颖性的信息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会为科研管理者提供科研活动决策参考依据。本研究方向注重信息分析与服务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结合当今现代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多方位开展对信息分析方法和内容的研究,主要指其它学科的引入交叉研究,偏重于科技前沿方向和热点的信息分析,科技政策和体制的研究,以及学科决策者的服务需求与内容的研究。
5、指导老师:鄢小燕,女,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硕士毕业,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业务处处长。长期从事科技文献管理、科技文献资源分析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SPIE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四川省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作为项目管理负责人完成“全球图书情报系统资源门户网站”项目;作为项目副组长,主持研建“专利信息门户网站”;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SDP项目“国际防灾减灾重大计划(规划)和前沿技术情报研究”;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与 “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院区合作信息平台(一期、二期)”项目、战略高技术·专利创新信息平台、药物创新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发表论文20余篇,2005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当前在研项目有“四川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规划与战略研究专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区域性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战略情报研究、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心理和行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
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认知与行为变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组织管理,信息服务的开拓与创新。
6、指导老师:江洪,女,研究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现任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业务处处长,湖北省信息学会理事,200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有:科技文献管理、图书馆用户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学科信息导航、产业技术分析、竞争情报研究等。曾组织、参与多个情报研究项目的研究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基金项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科学文献数据库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项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全文数据库研究”;“CSDL服务百所行项目”、“CSDL全院联合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知识库数据著录标准”、“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和管理考核体系研究项目”、“国家科学图书馆馆藏空间布局研究”;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国家光电信息中心建设项目”、“湖北省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科学数据共享机制与制度的研究”、产业技术分析研究项目以及产业分析、政策分析和企业竞争分析等项目研究,曾获湖北省科技信息成果一等奖2项(2005年)(2010年),湖北省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3项(2003年)(2005年)(2010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 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心理和行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用户行为和用户认知方式,研究在新型用户需求的模式下,如何共享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组织信息服务体系,开拓用户服务模式和新型服务模式的质量评价。利用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服务过程。
7、指导老师:吴跃伟,女,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信息服务部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委员会、读者工作委员会委员,1999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组织、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用户信息行为、新型服务模式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学科化服务及学科馆员工作探索和研究,面向用户的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效果评价研究,重点从事面向科研的用户组织、专业信息获取、特色资源建设、知识化服务组织、学科情报分析、科研机构竞争力分析、个性化信息环境建设等工作。曾参加“中科院《全国期刊联合目录》”、“中科院文献资源合理布局”研究,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近年来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知识服务集成融汇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知识环境建设》、《开放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数字知识资源环境开放组织引擎系统》、《数字档案信息融汇服务系统研究》、《重要会议开放采集与服务系统》等多个新型服务项目研究与试点应用,发表论文10多篇,合作撰写专著1部。用户和信息服务研究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图书馆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缺乏对用户的研究难以建设符合用户需求的良好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而不被认可的图书馆必将失去用户而濒临绝境。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用户利用信息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信息行为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用户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各种服务机制与服务模式的评价体系,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与建设
1、指导老师:宋文 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研究馆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建设部副主任,全国文标会第六分会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信息组织分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标准规范研究和建设、长期从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作。主持或参与中科院和科技部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主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建设,主持中科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建设项目,承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前瞻性研究课题“知识组织体系技术及应用机制研究”,参与科技部“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集成系统建设”项目等。对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有关标准规范的建设、资源的集成揭示与组织、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多项标准规范和研究报告。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Web2.0、library2.0、语义网、eResearch环境、社交网、博客等形成了飞速发展又丰富多彩的数字信息环境,数字图书馆已经完全融入到全球网络数字信息环境之中。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众的教学、科研、信息获取过程也已趋向于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互助性。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的核心挑战已凝聚到能否建设一个可灵活定制的、可集成的、可融入用户科研教学过程和用户业务过程的、可提供知识获取、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服务的用户信息环境建设,而这样一个信息环境建设中除大量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外,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已成为一个关键挑战。本研究方向研究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和需求,研究信息系统中信息组织体系与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语义网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组织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建模和本体技术及广义的知识组织技术,研究基于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的用户信息环境构建的方法技术和相关的流程机制等。
2、指导老师:郑建程,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献采编工作。作为主要成员曾参加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建设和结构化配置实施方案”等课题项目研究。曾先后负责组织CSDL中心门户网站的“网上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推介”和NSTL网站“科技信息资源指南”等栏目的内容建设;负责NSTL科技热点——“纳米科技”和“海洋生物技术”信息门户建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NSTL西文连续出版物遴选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及备选库的建立研究项目、NSTL西文会议文献遴选方案研究。目前在对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学科化资源采集业务模式创新等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多篇。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永恒的研究课题。有效满足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数字化信息资源逐步成为科研用户主要使用的资源对象,网络化信息服务成为用户利用信息的主流途径和方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结构、类型结构、载体结构、布局结构,资源建设的模式、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等都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综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合理构建、信息资源的联合建设与合作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建立和比较、信息资源建设与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服务的有机融合、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老师:马建玲,女,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数字知识资源建设与组织、专题知识资源系统开发等工作,主持或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甘肃省科技厅等研究项目10多项,包括中国资源环境科学文献数据库建设、中科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青藏高原研究专题信息门户建设、电子期刊集成系统开发建设、西北地区生态学专题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甘肃省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示范系统建设、三农科技信
息门户系统建设、机构知识库平台建设等研究开发项目。目前正在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综合科技资源集成登记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是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数字化信息已成为了科技信息的主流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信息资源组织和建设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信息发现和采集方式、知识组织和揭示方法等都在发生重大变改,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的来源、特点、发现、采集和描述方法、知识组织方式、信息处理规范以及集成揭示和服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开放获取信息、非传统信息资源、特色信息资源以及专题知识库等新型信息资源发现、组织、建设和服务的理论和方法。
4、指导老师:朱江,男,硕士,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信息服务部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计算机室、自动化研究与发展部、期刊部、文献馆、信息服务部等部门工作,其间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信息科学系从事概率加权情报检索系统的合作研究。参加过中国专利数据库、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百所联网、中国科学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文献信息网络的研究与建设、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全球图书馆导航门户网站、专利门户网站、NSTL西文期刊和会议文献遴选、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平台、NSTL文献综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编撰出版工具书6部、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一文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首届十佳青年论文奖。目前正在承担重要会议开放资源采集与服务系统、四川省重点科研机构科技文献资源开放获取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四川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等研究项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是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将重点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领域的应用,包括信息资源的采集、储存和检索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处理标准规范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信息资源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需求评价、使用评价、集成和服务,开放合作模式下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新方法,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等开放系统的建设、揭示和集成,科技会议文献的采集、遴选、评价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有效融入知识创新全过程,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管理、推广与服务等。
5、指导老师:钟永恒,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武汉分馆馆长。武汉大学历史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工学硕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2003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情报研究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数十余篇。从2007年担任国际图书馆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IFLA)参考咨询及信息服务专业组常务委员。正在主持或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图联(IFLA)研究项目“How do you say reference”,“生物物理研究所学科战略情报研究特色分馆建设”等多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评估中心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院评价数据支撑研究”,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专项项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平台建设”,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湖北科技数据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分析等。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网络日益宽带化、泛在化,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信息过载和知识发掘的困难,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信息服务机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模式与技术等。研究信息知识的生成、积累、管理、交流和应用的过程,研究知识服务的模式和方式、运行机制等。包括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定位、环境建设,集成模式,服务体系,平台构建,系统互操作,服务组织与实现,支撑机制等内容。
第三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联系电话:(010)51683615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本学科领域的重点是现代通信理论、通信新技术及其系统,并通过多媒体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调制、传输与交换、检测、纠错等方法,在通信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发展方向中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系统评估与通信业务实施,构成诸多学科分支。本学科创立五十多年来,先后在网络理论、信号分析、电子电路、光纤通信、无线移动通信及数据通信、多媒体、电磁兼容、通信网安全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在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知名度。
该学科在国内属一流水平,1981年第一批被批准为国家级学科和博士授权点,“九五”期间第一批被批准进入211工程建设。2001年在“211”验收中获得一致好评。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该学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运行,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交叉集成。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无线通信、高频有线通信及电磁兼容的基础,同时以该学科为基础又发展起来许多高新尖端的技术,如电子对抗、电磁炮、智能天线、光纤理论及光纤通信、光与微波交互技术等。本专业涉及我校光波技术研究所、现代通信研究所、电磁兼容科研室等研究单位,主要研究电磁理论、电磁辐射、散射及相关技术,并由此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复杂结构的光纤、光纤器件中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并由此设计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光纤器件;研究光电子器件及光纤传感技术。
电路与系统(080902)
电路与系统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以现代电路理论、现代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理论等为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生物系统建模及仿真、非线性理论、电子设计自动化等。本学科设有系统集成实验室(含DSP、EDA)、新技术实验室等先进实验室,提供了各种与本学科培养方向相关的先进实验资源。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运用一门外语,成为本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 1 页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以及CAD分析和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工业应用系统为背景,培养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设计高级人才。通信、电子、控制、计算机、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均可报考。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点包括有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SoC结构理论与应用设计技术和VLSI仿真与验证理论与技术三个研究方向。
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研究方向以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研究目标,本研究方向以混合电路系统中的模拟集成电路、RF电路、A/D和D/A以及无源集成元件电路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基本IP和系统结构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
SoC结构理论与应用设计技术以SoC结构设计理论和技术为研究目标。本研究方向以CPU或DSP为核心的SoC系统基本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SoC结构设计和分析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VLSI仿真与验证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以集成电路设计CAD技术为研究内容。以IP结构、电路综合与仿真以及模型验证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综合理论、仿真技术以及验证理论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学习现代电路理论、现代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仿真与验证原理、SoC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同时,还必须选修有关通信、控制、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或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相关课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本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控制理论是控制科学及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控制工程也迅速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并促进控制理论和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的应用基础是准确可靠的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规模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系统工程科学的迅速发展;对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描述的控制问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控制、非线性理论、故障诊断理论、过程控制。
本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掌握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从事控制理论研究或解决实际工程控制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论研究
或系统设计中取得有意义的结果。
信息网络与安全(081020)
信息网络与安全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络及其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有新一代互联网络关键理论与技术(包括IPv6/v4路由器技术、IPv6/v4协议栈理论、移动/无线IP理论与技术、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设备设计等)、信息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包括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虚拟专用网、信息网络协议分析技术、信息网络数据捕获与还原理论和技术等)。本学科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并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网络功能与性能测试仪器,可以提供各种与本专业培养方向有关的先进实验技术和手段。
本学科对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网络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通信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光通信与移动通信(081021)
本学科将根据空间定点和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研究新型的无线光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物理层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超宽带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等。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在大气中传输损耗小的CO2激光器调制技术,无线光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毫米波移动通信技术,MIMO天线系统及关键技术,智能化基站天线,新型内置手机智能天线,超宽带(UWB)高速系统及关键技术,ROF关键技术等。
智能交通工程(082320)
本专业以培养智能交通方面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中的理论和技术等为核心,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交通控制智能化和综合交通信息化,实现交通的高效快捷以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本学科是一门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交通工程等技术的交叉集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通信息检测和融合、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智能车辆系统和交通信息传输理论与技术等。
第四篇: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可以追
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监测大专班、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环境材料
开发研究所,是福建省最早开展环境保护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单
位之一。近年来,学院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友好合作,众多教师分别
赴美国、英国、日本、芬兰、加拿大、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和研究
机构开展学术合作研究。
学院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3人、闽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近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赴欧洲、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大学交流学习。
2012、2013连续两年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名列
学校前六名。
近五年,我院主办召开了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包括“环境科学与
工程战略研讨会”,“中国第三届塑料与环保产业研讨会”。组织参
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达500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20人次,国内合作科研30人次,国内讲学20多人次。每年都定期举办专家论
坛、研究生科学讨论会,教学工作研讨会等。还派遣多批次教师到美
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学。与芬兰应用科技海岸带集成管理专业、环境
工程专业探索共同培养本科生的“3+1”模式。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是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
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在2010年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涉及环
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掌握循环经济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
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据中国科学评价中心消息,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13至2014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三。该专业系我校特色工科专业之一,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钱庆荣研究员担任专业负责人,于2011年开始本科招生,201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立足于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与中科院城
市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供销社等单位建立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关系,为省内外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技术服务。在“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修复与水源地生态恢复”、“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资源高质化与环境友好材料”和“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工艺”等方面形成特色,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第五篇: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技术)五个专业,在校学生1662人,办学历史27年。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27人,硕士、博士共59人,其中博士17人;学院设有5个专业教研室,3个研究所,3个基础教研室、1个试验教学中心,全国计算机专业人员软件水平考试重庆工商大学考点。
学院有一批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骨干,近三年在国内外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48篇被SCI、EI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机构检索。承担各项科研项目60余项; 编写教材10余本,获得省级项目有1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进步奖两项;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我院研制的“船舶安全与导航系统”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开始装配到长江的船舶上,并参加了2005年的重庆市高交会;我院教师主持并参与的重庆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得到实际应用,成绩显著。学院注重对外科技和人才交流,先后与法国、英国等国家及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9人,其中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5人。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些研究方向上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各专业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科研积极向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奖励;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累计获一、二、三等奖共50余人次。研究生入学考试上线率逐年成倍增加,各专业就业形势好,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学院拥有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条件,有电子类硬件设备1000余台/件,计算机500余台,设有电工学、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嵌入式系统、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基础、电力拖动、通讯原理、电子商务等20余个专业基础与专业实验室和电子安装实习基地,通过中日政府签署协议的50万美元的日元贷款及国内配套投资人民币178.5万元(总经费600余万人民币)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基地。我们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招生咨询电话: 023-62769079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独立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研究的高层次、具有创造性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要求:通过学习,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特别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技术, 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电子商务分析、设计、开发及实现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与网络应用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工商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开发、管理及综合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编译原理、C语言、汇编语言、计算机导论、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原理、数据库实用技术、网络实用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体系结构。
专业名称:自动化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 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成为能在电力拖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能适应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工作的需要,在人才竞争中优势突出。专业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拖动控制、工业过 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实践锻炼。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 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力拖动控制、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自动检测技术、计 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要求: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能成为从事电子系统设计、信息处理、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通信系统原理、现代通信技术、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自动控制原理、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领域内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研究和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能从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领域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测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业要求: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等基础知识; 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系统集成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传感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测控仪器设计智能仪器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检测技术、测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