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地质课程作业
作业:阅读“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并绘制Ⅰ-Ⅰ′剖面图。
解:
1、图名: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
2、比例尺:1:50000,图上1cm=实际500m。
3、图例
主要看地层图例,最古老的地层为震旦系Z,最年轻地层为第四系Q。中间地层存在不连续,缺失三迭系T,侏罗系J,白垩系K,第三系R,这四个时段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4、地形、地貌
桑河上游由清溪与洪溪两条支流在上坨镇汇聚而成,并且以上坨镇为分界,上游走向由西南至东北,下游走向由西北至东南,直至桑河镇。桑河两岸多山脉,包括向阳山、黑龙山、峰岭、峻岭、桑山等。高度从800至1100不等。
5、地层岩性
新元古代震旦系Z由白云岩和石英砂岩组成,分布在东部桑山。古生代寒武系Є含砾粗砂岩,硅质砾岩和粉砂岩互层,同样分布在东部桑山。奥陶系O由粉砂岩、泥灰岩组成;志留系S由页岩、石英砂岩和泥灰岩组成;泥盆系D由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组成;石炭系C由石英砂岩和底部石英砾岩组成;二迭系P由石灰岩及上部碳质页岩夹煤层组成;此五种地层多为带状或区域状分布,从东南到西北大致由老到新依次分布。新生代第四系Q由砂砾石、含砾粘土组成,分布在河谷两岸及山间盆地的冲击洪积层。
6、地质构造
新元古代和古生代地层主要构造线呈为东南—西北走向,被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破碎带F7截断分为东西两部分,形成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背斜以Z为中心,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向斜以P为中心,呈东北方向展布。F7为区域性大断层,与西北部F6、东南部F8、F10、F12为逆断层;东南部F2为正断层;南部F9、F11、F21为平推断层。此外,古生代地层中发育的断层都终止于古生代地层。新生代地层Q为水平地层,即地质界限平行于等高线。
Ⅰ-Ⅰ剖面图见附页
第二篇:工程地质课程总结
工程地质课程总结
一、绪论
1、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2、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二、岩石
1、矿物和岩石的概念
2、矿物的鉴别特征和术语的概念
3、常见矿物的鉴别
4、岩石的成因类型
5、岩浆岩的类型(生成、SiO2)
6、结构和构造(特有构造和结构)
7、常见岩浆岩
8、沉积岩的形成阶段
9、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分类
10、沉积岩特有的结构和构造
11、常见沉积岩
12、变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13、变质矿物
14、特有结构和构造
15、岩石循环圈
16、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影响因素。
三、地质构造
1、地壳的运动方式
2、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3、时间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
4、接触关系、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意义。
5、产状三要素(图)
6、水平、单斜构造图片、地质平面图(“V”字形法则)
7、褶皱的要素和基本形态类型(图片、地质平面图)
8、断裂构造:节理概念、类型、张、剪节理特征;断层要素、基本类型及特征、识别
9、不同构造的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10、阅读地质图(20分)
11、地震的成因类型、要素、震级与烈度区别、区域烈度、场地烈度(场地条件)、设计烈度
12、活断层的概念和识别、研究意义
四、风化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对过程建设的影响。
2、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程度
3、坡流的概念和洗刷作用,坡积层的稳定性
4、洪流的概念和冲沟的发育阶段,洪积扇的工程地质评价
5、河流的地质作用,重点下蚀和侧蚀作用及现象
6、河谷形态要素、阶地的类型和形成过程、阶地应用。
五、地貌
1、地貌与地形的概念区别
2、地貌的形成动力
3、侵蚀基准面
4、山岭地貌:垭口的类型和工程性质;山坡按纵向轮廓线分类及成因和工程性质。
六、地下水
1、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地下水的性质
3、地下水的分类(埋藏条件、含水层的性质)
4、潜水的概念和特征,潜水等水位线图,判断潜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七、岩体结构
1、岩体与岩石的概念区别。
2、结构面的类型和特征
3、软弱结构面和软弱夹层的评价
4、结构体的形态类型和岩体结构类型及评价
5、岩体边坡失稳的三个边界条件
6、岩体稳定分析的步骤
7、岩体的变形与破坏的概念及类型。
八、不良地质现象
1、崩塌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分类
2、崩塌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3、滑坡的概念、形态要素、分类
4、影响滑坡的形成因素,防治原则和措施。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典型泥石流的流域
6、泥石流的类型和防治原则与措施。
7、岩溶的概念和发育条件
8、岩溶发育的循环带。
9、岩溶区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三篇:工程地质作业3答案(定稿)
工程地质作业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C4A5A6A7D8C
9A10D11A12B13B14B15A
二、判断题
1×2×3 √4×5×6√7√8 ×9 √10√
三、简答题
1、防治渗透破坏经常采用的有效措施,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这都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
2、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表示,称潜水等位线图。
确定潜水方向:潜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即是潜水的流向。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在潜水的流向上,相临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
3、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标高和岩性均一的地层上,否则应采用沉降缝将基础分开。当基础埋深有变化时,应采用台阶,尽量不采用柱廊和独立柱;加强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强度,在结构薄弱易变形处更应加强。
4、基本烈度是指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定的准确与否,与该地工程建设的关系甚为紧密,如烈度定的过高,提高设计标准,就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定的过低,会降低设计标准,一旦发生较大地震,必然造成损失。
场地烈度是指在工程上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烈度称为场地烈度。场地烈度是根据局部地区烈度上的差别,主要是受局部地质构造、地基条件以及地形变化等因素控制而确定的。
设防烈度也称设计烈度,是指在场地烈度基础上,考虑工程的重要性、抗震性和修复的难易程度,根据规范进一步调整,得到的。设计烈度是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5、崩塌形成的条件是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岩块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
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于下滑力与抗滑力的对比关系。斜坡的外形基本上决定了斜坡内部的应力状态,斜坡的岩土性质和结构决定了斜坡各部分抗剪强度的大小。当斜坡内部的剪切力大于岩土的抗剪强度时,斜坡将发生剪切破坏而滑坡。
四、论述题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
(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第四篇:工程地质作业1答案
工程地质作业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D4C5A6A7B8B
9A10D11A12C13A14A15A
二、判断题
1√2√3×4×5×6 √7√8×9×10√
三、简答题
1、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3、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4、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5、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地球内力作用,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化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的矿物一部分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共有的,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另一部是变质岩特有的,如红柱石,刚玉等;变质岩的主要结构有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等;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变余构造、变成构造两种。变质岩的鉴别特征首先是变质作用: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然后鉴别依据主要是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
四、论述题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主要有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对岩石的岩石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从工程要求看大多数岩石的强度相对来说都比较高,从工程性质来看,我们应该注意那些可能减低岩石强度的因素。
结构:胶结结构和结晶结构,它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一般来说结晶结构比胶结结构的岩石更稳定,强度更大。
构造:构造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及各种地质界面所决定的。水:水能削弱矿物颗粒之间的联结,使岩石强度受到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是可逆的。
风化程度:风化作用能促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和整体性遭到破坏,孔隙度增大,容重减小,吸水和透水性显著增高,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伴随化学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岩石的性质。
第五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潜水
2.承压水
3.泉
4.含水层
二、简答
1.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图可解决潜水的哪些问题。
2.根据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3.简述潜水和承压水的特征。
4.当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或压缩性过大时,常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与改良处理,请回答出软基加固与改良的主要措施及适用条件。
5.简要回答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
三、论述
1.请从形成原因和危害方面详细论述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2.从工程地质角度详细论述渠道选线应注意的问题。
3.水利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各方面的内容对工程有何影响? 5.隔水层 6.矿化度 7.硬度 8.土 9.不均匀系数 10.曲率系数 11.管涌 12.流土 13.渗透系数 14.钻探 15.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