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10: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

第一篇:《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

《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我的几点反思

思政12-1曾童2012213858

政治学课程伊始,老师就给出书单,让我们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进行阅读,自主思考,然后撰写读书笔记。我选择的书籍是清华大学《理解中国》丛书之《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这本书籍。

该书是运用“关键词”的方式,选择了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若干代表性概念范畴,进行科学描述和理性分析,力图揭示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价值。这也是老师当初推荐这本书的缘由——如何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该书采用章节的形式,整合了知名学者的21篇学术文章,内容丰富,涉及之广泛,涵盖之深邃,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很难让人进行全书通篇理解分析,所以我挑取了其中的两篇文章,来阐述我的些许看法。我所挑选的两篇文章是《群众路线与全球视野》、《地方政府公司化》。

(一)《群众路线与全球视野》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逊达,浙江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据有的领导地位和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实行的政治领导。党之所以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与党倡导群众路线和用全球视野看问题、处理问题这样两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紧密相连。接着,作者开始介绍“群众路线与全球视野”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中,坚持群众路线和坚持用世界眼光看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早在1922年7月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已初步形成。之后不断发展完善,时至今日,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党在领导工作和处理问题时都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全球视野则是党在把从群众分散的意见收集起来后进行研究和加工并系统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武器和价值引导。群众路线要求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全球视野则使党能寻找到实现群众利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无论哪种方式,都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今日之巨大成绩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并且在我看来,党的这两种执政领导方式在内在上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全球视野,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利益至上,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牢牢把握最广大的阶级立场,党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同样,执行群众路线,我们也必须在全球化视野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处理好国内国外两个层面的关系,我们才能为改革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大环境,促进改革与发展的进行。

当下的中国又一次身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正如书中所说,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前提下抓好现有制度落实,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如何在国际相互依存日益深化额条件下,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坚持群众路线和全球视野,绝对是处理好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在书中,作者在论述群众路线的同时,还提出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群众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占有日益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借助政府政策去更好地进行利益调整并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公平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要让全国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在政治领导中政策主导作用。解释来说,就是党应该领导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在法治的前提保障之下,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范围(尤其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平台,逐步培养人民群众形成“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群策群定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来,真正起到建设者的作用。在这其中,还要适当调节现有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水准,完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项保障制度。要让各项政策最终切切实实的通过个人体现出来。此外,还应注意政策应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当少数群体的利益未达到自身

追求的目标时,政策应该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满足他们对正常利益的需求。

总结来说,群众路线与全球视野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执政党是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学习型、先进性政党,只有把在全球化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不断学习,坚持群众路线和全球视野的辩证统一,才能在今日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事务中得心应手,越过重重挑战,继续执政,继续在中国发挥领导各方面的核心作用。

(二)《地方政府公司化》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赵书凯,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他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地方政府公司化”这个现象,是基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地方政府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地方政府公司化”,简单来讲就是把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公司,来看待事务和处理事务。那么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公司,它所追求的,必然是经济效益。在看待事务上,地方政府会将公司决策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原则纳入政府决策中;在处理事务上,地方政府同样会把公司策略中的“最大经济效益比”执行原则纳入政府的处理事务当中。

“地方政府公司化”,受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有愈演愈烈的倾向。不光表现在看待事务和处理事务的原则上,在地方政府的内部,权利分配及运用上面,也流露出公司化的痕迹。政府宛然就像一个特殊的公司,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同时,地方政府公司化也像“经济全球化”一般,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又给我们带来了伤害。那么,关于“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合理性,就引起了广大学者的争论,究竟它应不应该存在?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像公司一般运营操作。

先说“地方政府公司化”好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司化”最早可能要追溯到毛泽东时期。原因是毛时期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和地方干部的组织体系与当地工商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地方性国家统和主义”。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计划经济年代。地方性国家统和主义将县、乡(镇)的党委和政府、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等一并纳入其中,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管理,作为快速稳定发展经济额重要手段。在这种手段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逐渐变得像公司一般开始运营并处理事务,地方政府负责人逐渐像自由经济人一样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体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再到后来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谁不发展经济,就是公然与国家与人民唱反调。各地方政府更是积极响应号召,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去,提高地区GDP增长。在这期间,各地方政府公开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办法,公然引进一些西方公司管理制度,并运用到地方建设当中。可以说,有些地方政府,像极了公司,纳税人通过纳税的形式向地方政府购买服务。这种现象直至今日,依然显而易见。但值得肯定的是今日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具有跨越性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的辉煌。

再说“地方政府公司化”不合理的一方面。首先,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地方政府公司化,无异于在一场赛事里一个人既做选手又做裁判。大量的资源必然会被满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挤占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可用资源,资源得不到一定的优化配置。例如各地大兴“土地财政”、“招商引资”。其次,政府做为社会的治理者和服务者,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地方政府公司化,政府就难以有效的了解基层社会内部的紧张和冲突,缺乏对社会冲突处理的动力,或者本身就被卷入到冲突当中去,成为冲突过程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冲突发生的根源。例如“征地”、“整改”等类似活动。最后,政府公司化,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群众对政府的支持程度,也就相应的无法获取更多地政治支持,从而难以满足基层社会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需要。

在利与弊之间,我们很难权衡天秤会倒向哪一边,但我们必须肯定,无论怎么做,它都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相适应的。我们也应该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改革道路,最终会取得完全的胜利。

在草草结束对这本书第一遍的阅读之后,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忽然间有很多感悟,可等到要把它说出来,把它写出来时又词穷意尽了。总结来看,还是对政治了解太少,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所知甚少。政治不像其它任何一门同级学科有其独有的限制性,也不像哲学一般没有准则性。政治有自己的准则性,而这个准则性是建立在无穷无尽的范畴之上的。要通过这个准则性去判断,就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掌握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等等所有因素,并且它通常还伴有一定的准确性,但这个准确性又不像数学中的准确性那样,它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准确,最优化的判断或决定。

中国的政治不能照搬照套,只能相对性的借鉴。“摸着石头过河”,要小心翼翼的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自己的学习与探索,还要积极学习了解他人,学习先进发达的文化、制度、技术等。值此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代,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谦虚学习、理性分析、兼收并蓄、大胆尝试,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做出最优化的理性判断。

第二篇:从六个关键词理解“中国梦”蓝图

从六个关键词理解“中国梦”蓝图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21期)

彭向刚

以中国梦为统领,以改革曲为前进的不竭动力、以群众情为立场、以作风赞为依托、以法律剑为规范、以清廉心为态度与承诺、以学习力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保障,我们可以看到业已绘就的“中国梦”宏伟蓝图

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统计,总书记讲话中改革、学习、群众、作风、法治、反腐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通过深入体会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总书记的施政重点正是人民群众所热切关注的问题。以党的十八大为起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中国梦为统领,以改革曲为前进的不竭动力、以群众情为立场、以作风赞为依托、以法律剑为规范、以清廉心为态度与承诺、以学习力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保障,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改革曲: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深化改革,协调发展。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

群众情: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执政宗旨,这是民生宣言,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

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在上述会议上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解决“四风”问题有实招。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 “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作风赞:作风建设无小事

“八项规定”庄严承诺。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的细致和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八项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的务实导向。

作风建设无小事。2013年1月,习近平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只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改进作风,不能抓而不紧,不能抓而不实,更不能抓抓停停、一阵风,一定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作风建设身体力行。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4月初,习近平在海南省考察时再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并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赤子之心不能丢。7月11日,习近平在河北正定考察时指出,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145次提到的“人民”,而人民最忌讳、最厌恶、最痛恨的就是“空对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深地懂得: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所以他们真抓实干,不说空话,严禁假话。“八项规定”出台,不搞试行,不讲条件,立即执行;精简会议,不必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到贫困山区访贫问苦,“要了解我国的真实贫困状态,如能看到真贫,从北京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 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不看那些不真实的”这些话振聋发聩;改进文风,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改进会风,不摆鲜花,不挂横幅,不念稿子;改进新闻报道,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一张照片、百余字就搞定;改进“话风”,人民日报有了评论版;改革政绩“统计”,不再唯GDP论英雄,敢于公布诸如基尼系数、PM2.5等敏感数据,允许对统计数据评头论足。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打实!

法律剑:依法治国新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实施宪法党带头。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行政作表率。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誓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司法公正新期待。2013年1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2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清廉心:“老虎”、“苍蝇”一起打

“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反腐决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反腐败问题,认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在2013年1月召开的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从严治党体现新境界。4月1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正人先正己”。《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党的十八大结束后,新闻媒体报道了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成长经历和家庭信息,这引来公众一致好评。党的十八大之后,包括省部级官员在内的一批贪腐官员纷纷落马,群众拍手称快。

反腐新举措。今年5月底6月初,中央派出十个巡视组分赴各地开展巡视工作。总书记对巡视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极为严峻复杂,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求中央巡视组认真履职,落实监督责任,敢于碰硬,善于发现问题,发挥震慑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

学习力:好学才能上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学习来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本领,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集体学习成惯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已经进行了七次集体学习,学习的主题分别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等,涵盖了治国理政的诸多方面。

学习学习再学习。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第三篇: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读书笔记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读书笔记

一、作者(生平、本书写作背景)

 胡绳,汉族,江苏苏州人,1918年生。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出版有《胡绳文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 这是在1947年写的一本书。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要结束时,对帝国主义这个影响近代中国政治的外来势力的客观总结。那时,正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使中国近代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的时刻——“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来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反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二、本书的内容梗概(章节及其内容)

作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间的关系演变为线索来研究,将全书分为六章,研究不同阶级的不同的中西关系。

 第一章: 新关系的建立(1840-1846年).共五节内容。在这一章中,作者认为的新关系也就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打击下,中国封建势力由“排外”变成“媚外”,与帝国主义建立“携手合作”,共同以武力对付中国人民。鸦片战争是英国“以武力来推展经济的支配势力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者和中国人民由短暂的一致对外后很快就显示不同的立场。通过分析1840-1864年的“官”、“民”、“夷”三者关系演变,最后引用毛泽东的观点得出结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 第二章:“中兴”和媚外(1864-1894年)。共六节内容,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借海关加强对清政府政治上的控制。同时利用交换使节和“觐见”,表明“中国皇帝已不能不屈服于他们的压力”。列强还凭借武力,吞食中国周边与中国有亲密关系的邻国,以此向中国内地渗透,还以武力威吓和战争扩大侵略权益,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第三章:“洋人的朝廷”(1894-1911年)。共六节内容,分别是:“瓜分”和“门户开放”;“君子”们的幻想;义和团的受骗;“结与国之欢心”;“保全主义”——保全什么?;爱国和革命。在这一章节中讲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维新运动的失败表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当帝国主义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强盛的支配势力后,任何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如果不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的力量,就不免要从帝国主义方面去找支持的力量,因此也就找不到什么出路。“同盟会的领袖们对帝国主义也

抱有一种幻想,以为帝国主义可能同情,至少会容许中国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来改造自己的国家。这种幻想是同盟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致命弱点之一”。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最后推翻了清王朝,“证明了帝国主义者到底不能够任意地支配中国的命运”,觉醒的人民战胜了清朝统治者,也就是人民战胜了清政府背后的帝国主义者。

 第四章:“强”的人(上)(1911-1916年)共四节,分别是:不设防的幻想;袁世凯的“胜利”;

真是“强”的人吗?;“请在高升一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派存在“没有严格区别君主立宪派和民主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毫不设防,甚至还心存幻想”的弱点,在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联合欺骗和威逼下,又脱离民众,致使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先后失败;但觉悟的人民最后使袁世凯垮台。最后袁世凯也崩溃了,说明“贯穿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不会动摇的——反动的统治者只能因外力的援助而显得一时的‘强’,但在既暴露了卖国的原形之后,就必然遇到更高地觉悟了的人民的反抗,那么虽有帝国主义的援助也还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 第五章:“强”的人(下)(1916-1919年)共四节。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认为“在中国最‘强’的人就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阀头子。只要找一样强的人加以支持和支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因此他们在中国找了一个军阀又一个军阀作他们的工具,并且支持军阀混战,军阀也有心投靠帝国主义,出卖中国的权益,并借无耻的政客作为民意的幌子。帝国主义势力通过变化,日本和美国已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它们之间,或者是激烈地火并下去,或者是分赃式的相互协调,都一定是拿中华民族做牺牲品。

 第六章:革命和反革命(1919-1924年)共六节。在该书的最后,总结了革命高潮时帝国主义与

中国革命关系的规律。比较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1925-1927年这三个各有特色的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这三个时期都是“革命与反革命、进步势力与倒退势力相对抗的时期”,“抱着侵略野心的帝国主义者在三个时期的基本立场都是破坏中国革命,阻止中国的进步,而扶持反革命的和倒退的势力。他们在每一时期的革命形势而获得优势时都会表示出伪装的‘中立’,且向革命表示‘好意’,而在‘中立’和‘好意’的烟幕之下进行其阴谋”1。这是帝国主义在革命高潮时期的共同做法。但“阴谋的具体做法则又在每一个时期不同”。

三、本书的重、难点

【想说明的是】:“只有彻底地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只有彻底打倒作为帝国主义的工具的中国反动阶级,中国才能有真正的国家的统一、人民的民主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了警惕帝国主义会用这样那样的方法来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为了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领导而不能依靠资产阶级的领导来实现”。

【线索】: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间的关系演变。

【目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怎样在中国寻找和制造他们的政治工具,他们从中国统治者与中国人民中遇到了怎样不同的待遇,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的幻想怎样地损害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理论基础】: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及其走狗的过程”。

【胡绳的研究视角】:一种广义的“冲击—反应”模式,他构筑的研究框架的主线是中西政治关系的演变,他研究的是不同阶级的不同的中西关系。

四、读后感

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优点:其一:对历史背景的叙述很到位,有史实材料来进行说明。有提到: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阶级的矛盾,在欧洲大战以后,更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等一些矛盾。其二:对于近代史中发生的事件做了公正的评价。它对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对于义和团被清政府利用而残酷地失败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些教训。缺点:其一:“国际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变化很少说到,分析的不够。其二:书中评论性的话语比较主观,对于各种关系的具体内容说得不够详细,比如说具体的事件内容,以此才能够很好的支撑起作者的观点。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在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区分中国敌人的办法就是看对方是否是被帝国主义选中的人,这个也并不是很简单所能看出来的。其次,便是上文中说到的两条规律。然后是、不要对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抱任何幻想,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取得胜利。此书是值得再好好读读的,加深自己对它的认识。

第四篇:“中国政治发展(1978—)”专题读书笔记

“中国政治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专题读书笔记

——村民自治与中国政治发展

严开强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兴起

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实行了多年的严重束缚农民的公社体制终于解体。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但其推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等。为了承担起公共事物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广西宜州市合寨村于1980年创立了我国首个由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自治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广西兴起的村民委员会不仅受到全国各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响应,还受到了中央的支持和重视。1981年,中央在全国部分农村推行建立村民委员会试点工作。1983年,中央发通知要求在原生产大队的基础上设立村民委员会。到1985年前后,全国范围内普遍都建立起了村民委员会。随着村委会的普遍建立,中国的村民自治开始启动。

关海庭认为,“村民自治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部分农村首先出现,并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推广,主要是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引发了农村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重大变革。”①持此相同观点的学者,还包括:游样斌、彭磊②,韩永廷③等。因此,村民自治的出现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治形态随即转型并生成的结果。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根本上动摇了与原集体经营相对应的高度行政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成功地释放了中国农村受压抑的经济潜力,使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还使农村社会呈现出相对高的分化。”④其次,“在社会政治领域,随着农村阶级成分制度被取消,农民以统一的‘村民’、‘公民’身份参与经济政治生活,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利。”⑤这些都表明,农村村民的社会自主性在日益的增强。最后,如前所述,新的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使得村务无人管理,导致村庄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3页。

参见游样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载《探索》2000年第5期,第32-35页。

③ 参见韩永廷:《村民自治的实践探索及其重大意义》,载《探索》2000年第2期,第43-47页。④ 游样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载《探索》2000年第5期,第32-35 ⑤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②①公共权力缺位,地方基层管理机构处于瘫疾状态。总而言之,“经济利益的驱动,政治环境的变化,使普遍农民更加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内事务的管理,关注基层干部的行为方式,迫切要求参政议政,用政治上的自治权来保障刚刚获得的经济上的自主权。”①

二、村民自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自上世纪80年代期至今,历经30多年发展的村民自治“在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的战略性基础地位,是中国民主政治21世纪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点。”②从村民自治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历程来看,村民自治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第一,村民自治是由国家推动和主导的。虽然村委会最先是由广西部分村民自发组建的,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制度化、法制化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作用。因此,村民自治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政治安排,由国家倡导并通过各级政府机构向下推行,其目的是要利用自治性的组织机构(村委会)来实现政府对农村的管理。③第二,发展不平衡,但又具有合理性。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存在层次不齐的态势,这主要由于各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已。正是基于各地的具体情况,我们才认为,村民自治的这种不平衡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将村民自治做整齐划一的规定,开列出步调一致的自治日程表,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其次,“不均衡发展意味着一些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总结既体现民意又能减少自治成本的新经验。”④第三,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如前所述,村民自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并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阶段。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贿选,贪污腐败,村务管理个人化、随意化等等。最后,农村村民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大规模出现。农民为了维护和满足自身利益,在利益诱导下改变现行规则或秩序参与政治。主要包括群体性事件、抗拒行为等。

村民自治的运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将它们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村民自治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马克思主义认为,①②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5页。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③ 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6页。④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因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

①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集体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运作。“如果集体经济很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本村的集体经济,那么村民就会有很强的内在冲动参与本村的公共事务。村级组织因此也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②二是政治方面,村民自治运行状态和政府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村民自治搞得好坏与当地党政‘一把手’的认识态度、重视程度有关。如果党政一把手重视村民自治,就会下大力气在组织宣传上下功夫,在立法、物质保障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农村自治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制止。而如果党政‘一把手’换了人,换上对村民自治工作不关心甚至持怀疑、反对态度的人,就有可能使村民自治停顿下来。因此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推动还多少带有某种‘人治’色彩。”③三是在社会方面,“社会分层、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流动都会影响到村民自治的效果。”④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社会阶层越趋多元化、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形成、社会流动性增强,等等。这些都会对村民自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四是文化方面,村民的政治文化深层次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进展。阿尔蒙德指出:“人们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态度类型影响政治生活中正在进行中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的基础。”⑤村民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主要包括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民政治文化正从传统的顺从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过渡。这种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要求村民平等、公平地参与到对村庄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

三、村民自治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对于政治发展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海庭认为,“一般来说,政治发展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涉及到民主与法治、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③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9页。④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9页。⑤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②①

①参与和国家管理等各个层面。”同时,他将政治发展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从而导致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2)政治系统的结构分化、功能增强;(3)与此相对应,国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②这样,我们认为,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村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不断形成,标志着中国政治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民政治文化正从传统的顺从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过渡。“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广大村民的公民意识越来越成熟,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项活动不仅训练了村民参与村政的技巧和积极性,而且村民

③在这些参与活动中也逐渐培育了守法意识以及尊重和容忍不同意见的精神。”参与型政治文化所带来的村民理性化的政治参与,难以不承认它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次,村委会自治职能的明确,为中国政治发展所内在要求的结构与功能分化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一改过去政治一体化的全能主义体制,在乡村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的组织载体——村委会,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主要承担社会自治的功能,不再具有明显的政府职能。这相较改革开放以前来讲,无疑不是中国政治的内在发展。

最后,“政治发展最主要地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体现出来。”“简单来说,政治发展就是国家控制力量与社会自治性力量的互动过程、状态、格局及其趋势。村民自治正好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的结点上,是代表着国家政治权力

④对乡村社会的介入与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增长所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当然在现阶段,在当前“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中,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村民自治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国家的管控之下。这也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在一段时期必然存在的问题。

①②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③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④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

第五篇:2012文化中国关键词

2012文化中国关键词:中国电影 奋力突围 砥砺前行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18日,在绝大多数中国电影人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中美达成了新的电影协议。这一协议不仅会对国产电影市场份额造成持续的、巨大的冲击,而且必将引发中国电影大变局。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中国电影人对中美电影新协议可能造成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缺乏主动的、足够的、清醒的、理性的认识,不少人还存有侥幸心理乃至盲目乐观情绪。尽管如此,2012中国电影在创作、市场、传播及其影响力方面也都呈现出良好的、良性的发展态势,不断积聚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正能量”。

提升影片质量 拓展市场份额

主流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依然是2012中国电影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钱学森》作为近年投资较大的人物传记片,采取了适度类型化、娱乐化、商业化的策略,富有新鲜感和活力,使人产生一种迥然不同的美学感受,给中国人物传记片创作和生产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而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推出的一批影片如《忠诚与背叛》、《西藏的天空》、《雨中的树》、《许海峰的枪》、《生死罗布泊》、《索道医生》、《南平红荔》、《冰雪11天》、《小小飞虎队》、《走过雪山草地》、《南泥湾》等,在艺术表达与思想内涵上有了新的进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主流电影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性内涵,而且都注重现代电影的视听品质、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影像的质感及其艺术意蕴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更大层面地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市场的接受。

中国电影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要推动电影产业化,必须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的专业化、工业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必须大力推进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和生产,制作大量有品质、有品牌的商业类型电影来有效巩固和拓展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尽管当下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尤其是中国式大片的创作和生产存在着题材重复、类型单

一、手法单调,同质化、“山寨化”倾向严重,过度娱乐化追求,整体上创意能力不足等问题,但市场依然是靠《画皮2》、《四大名捕》、《二次曝光》、《笔仙》、《搜索》、《听风者》、《寒战》、《一九四二》、《十二生肖》、《大上海1937》等影片维持热度,并在与好莱坞电影正面较量和博弈中艰难地支撑着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单纯依靠大明星、大场面形成视听奇观吸引眼球,是无法形成持久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也不

可能持久地获得观众和市场的青睐。一些中国式大片之所以出现了效益递减的趋势,原因就在于在理论层面把商业类型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简单地理解为“配方式生产”,在实践层面缺乏必要的创意能力和想象力。

在中国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以其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形成了影片的人文主义气质和史诗品格。虽然影片的票房最终没有达到制片方的预期,但迄今为止获得的观众口碑和市场认同,说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包容度、接受度、宽容度、成熟度都在不断增加和拓宽。《画皮2》、《人再囧途之泰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其诀窍不过是规规矩矩地、老老实实地为观众拍一部影片。相形之下,《匹夫》、《杀生》、《王的盛宴》等电影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虽然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以票房衡量这些影片的全部价值,但其中透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深入研究:电影要想获得观众认同和市场接受,必须传递出观众接受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必须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舒缓观众的精神和情感压力、释放内心深处某种隐秘的欲望;必须在个人表达与观众接受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包容度。如果不能在满足观众观赏快感和个人表达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包容度,宁可暂时牺牲个人表达。从电影创作和生产而言,最大限度地贴近观众的观赏需求、消费欲望是电影创作和生产不可违背、不可超越的“王道”。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冲击,我们不能主观臆想用类似于伊朗《一次别离》的影片去与好莱坞电影正面抗衡和博弈。事实上,主要由平均年龄21岁左右的年轻群体构成的主流市场需要大批量、同时具有较高艺术品质的商业类型电影。

当然,在作为“主力军”和“常规军”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之外,也需要大量有创意、有情怀、有精神、有探索的中小成本电影作为电影市场“有效的补充”,形成一个良性的、优化的电影生态。《桃姐》、《搜索》、《飞越老人院》、《春娇与志明》、《爱在廊桥》、《万箭穿心》、《索道医生》、《阿米走步》等,凭借独特的选材、视角和表现手法拓展了国产电影的创意能力,拓展了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主流院线基本上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也由于缺乏“特色化、差异化”的院线,未能实现与大量的、潜在的目标观众有效的对接,其票房也就不尽如人意。此外,还有一些动画电影《赛尔号2:雷伊与迈尔斯》、《摩尔庄园2》、《麦兜当当伴我心》、《神秘世界历险记》(原名《奇异家族》)、《我爱灰太狼》等值得关注。如何满足目标观众的观影需求,推动

多样化、多元化电影的创作和生产,进一步拓展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中国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正视行业结构矛盾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2003年以来,我国电影业自身经过全面产业化改革与市场化推进,产业模式与类型化生产初现端倪,产业体系与市场结构也已基本形成。但业内有识之士都清楚,全行业存在着各种矛盾,如市场高速发展与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矛盾,制片产权与盗版泛滥的矛盾,进口片与国产片争夺市场份额的矛盾,影片传统发行模式与网络传播的矛盾,院线与影院之间的矛盾,制片人中心制与导演中心制的矛盾,制片方与编剧的矛盾等等。从整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竞争不充分也不公平,投融资方式不够多元化、不够优化等等问题。总之,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发展主要靠票房拉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高票价制约了电影观众群体和观众人次的有序、有效增长,整个行业表现出一种极强的脆弱性、不稳定性。特别是中美达成新的电影协议以后,在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压力和冲击下,各种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和爆发:众多国产电影为了避开好莱坞大片纷纷变更上映的档期,使得国产电影不可避免陷入了“内耗”乃至相互残杀的境地,令人惋惜和痛心。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家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以通知的方式要求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由之前的43%上涨到45%,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制片方要求提高票房分账比例无可厚非,但共同做大做强电影市场才是各方利益的根本保障。更有甚者,有的雇佣水军或者进行口碑挽救,或者抹黑竞争对手,给整个行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事实上,网络水军给全行业带来的只可能是“输”而不可能是“赢”。

中国电影产业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推进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结构,按照现代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律构建能够有效保障各方根本利益,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动态平衡的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现代电影产业体系,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整体模式升级换代,从粗放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道路的自觉、自信。同时,中国电影还必须把产业建设和文化建设高度有机结合、统一起来,通过着力强化电影文化体系建设,为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文化内涵和能量,创作和生产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美学品格的电影精品,不仅为当下生活提供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长明灯”,而且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和文化财富。

党的十八大发出号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到电影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这就更加要求中国电影人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和能量,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完善自身,做大做强,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中国电影的强国梦想!

下载《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中国的政治,关键词的方法》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住关键词_深入理解文本[优秀范文五篇]

    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 麻姑营小学 李国 王振杰 我校自2006年以来开展的“语文回归生活”课例研讨活动,对于促进各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语文回归生活这......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托马斯·戴伊是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教授和专家,曾执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等多所大学。他撰写的教科书影响很大,包括本书和《州和社区的政治学》、《美国政治学》、《谁......

    读书笔记方法

    小学生读书笔记的方法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做读书笔记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甚至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奠定基......

    读书笔记方法

    读书笔记方法1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19:48:42 读书笔记方法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教案

    阅读教案 理解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阅读指导系列 湖北省襄樊学院附属中学 杨艳艳 【知识教学点】 1.归纳文段中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的解题思路和答题......

    高考作文:中国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中国的关键词 选择什么关键词来呈现我所认识的中国?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相信它们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传统而时尚的中国。 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中,不得......

    2013中国公益十大关键词

    2013中国公益十大关键词 ◎撰稿 章高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1、《决定》勾勒现代慈善蓝图 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盘点2010中国出版业年度关键词

    盘点2010中国出版业年度关键词 孙海悦 编者按 2010年即将谢幕,新年的脚步声依稀传来。2010年,中国出版业踩出了什么样的发展足迹,发生了哪些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有哪些人留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