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作用及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作用及意义
贾丙辉 20095761 09级02班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利用长久性等自然属性。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类经过前几个世纪的开发利用,现在可供人类支配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正日益加剧。同时由于人类不当的开发利用,土地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居环境。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必要性作用意义
1.土地规划利用的含义
土地规划利用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
2.土地资源短缺的原因
中国土地市场一直以来呈现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扭曲状态:一方面人均占有土地在世界上排在倒数,土地稀缺的程度不亚于任何国家,18亿亩的农地生命线就是明证;另一方面,对于稀缺的土地如何使用却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高价拍得的土地荒废,农民的土地难以入市,别墅、大户型住宅到处都是,土地的人为浪费极为严重。
2.1 18亿亩耕地的生命线和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被认为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土地短缺的现状,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国农村人口减少了7千多万,但是农村的宅基地却从1978年的7572万亩剧增到27200万亩,而同阶段,城市人口增加了4亿多,但城市占有的面积只扩大了5000多万亩,只是村庄建设用地的四分之
一。这样算来,城镇化不但不会加剧土地的紧张,反而会节约大量的土地。[1]
2.2.政府断了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
在70年的土地使用期限下,为了追求土地价值的最大化,不但采用了可能产生高价的土地“招拍卖”制度,而且人为控制卖地的时间,控制土地供应的规模,土地的供应并没有随着建设用地而相应增加,反而为了拍出高价而肆意调
控拍卖土地的时间,开发商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只能囤地来和政府的“囤地”行为博弈,更加加剧了土地的短缺。[2]
2.3土地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目前土地的使用模式和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完全违背。开发商为了收益最大化,尽可能的开发别墅或者大户型的高档住宅。以别墅用地为例,2004年到2007年,别墅用地4795亩,只能解决不到3万人的居住需求,而这些土地如果用来盖高层普通建筑,按照90平米计算,则可以解决32万人的居住问题。[3]也就是说,高档别墅,大户型的住宅在土地稀缺的情况下更加加剧了土地的短缺,如果按照目前的住房结构,大户型和高档住宅用地依然占一半以上,则到2040年,则会多用2亿亩的土地,很显然,这是中国的土地供应无法满足的。
3.编制土里利用规划的意义。
3.1.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与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长远规划,因此它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利用处在无规划的盲目利用状态,以致造成森林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面积扩大,耕地质量下降,非农业建设用地乱占滥用,浪费土地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继续发生,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布局作出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借以指导各个局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改良和保护,为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土地是一切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左右,而且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势必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对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不做出统筹兼顾的长远安排,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占用和随意扩展,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4]过去我国土地利用无宏观长远规划,导致土地利用宏观失控的后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因此,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和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都提出了尽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
国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管理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可见,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立彬.我国正着手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3-09-16.[2] <中国人民日报>2008年4月6日第七版
[3]<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第六版,58页
[4]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若干认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8)32-35.
第二篇: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具有多功能性,土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
土地的特性:
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是土地利用领域永恒的主题,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客观必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其主要目标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与保护。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问题:
(1)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按人口计算,我国人均各类土地的占有量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数量少。
(2)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土地垦殖系数为13.68%,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由于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地区大等情况造成的。
(3)林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极低。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m3。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最少的国家之一。
(4)农用地土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地流失严重。
(5)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图。这是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主要部分,是一张全面组织土地利用的总设计图。
(2)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系指全部规划的文字说明,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各业生产用地的划分及其内容,以及规划实施与经济效益概算等。
(3)技术和法律文件及其他调查资料
(4)施工图和实施计划
第三篇:数学意义和作用
数学的意义:
“我教你们数学,不是想让你们将来都成为数学家。数学,并不仅仅是让你们学会算题、解方程,这些东西在考试结束后就会成为你们记忆中的盲点。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和对世界的感受,这才是伴随你们一生的财富。这也是你们必须学好这门课的原因。”
《数学课程标准》阐明了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帮助人们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抽象性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具体问题而抽象出数学模型。
课程标准把数学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可以通过数学去认识其他学科。
二、数学意义:科学的立场
(一)时代的特征
(二)美妙的乐章
(三)从皇后到伙伴
三、数学意义:教育的立场
(一)数学素质——人的基本素质
(二)数学——促进人的发展
第四篇:土地利用规划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供需平衡、土地供需预测、基本农田、土地用途分区。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
2.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3.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4.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有何联系?
5.人地协调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理论和原则?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有哪些特点?
8.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有什么联系?
9.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0.如何进行土地供需预测
11.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如何优化?
12.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
13.土地利用布局有几种模式?
14.简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内容
15.简述土地整理的目的及其意义.16.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论证?
17.试述土地利用用途管制的内容和特点
第五篇: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
简答题
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2、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
3、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4、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
5、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6、何谓土地开发?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
7、何谓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有何成功模式?
8、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
9、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有何重大意义?
10、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1、土地复垦有何重大意义?
12、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和类型?
13、基本农田的概念和范围?
1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5、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须遵循那些原则?
1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不同? 论述题
1.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2.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