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1:3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2009年在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农民培训工程成效显著,外向型农业难中求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农民培训工程成效显著

农民培训工程是2009年市政府13件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

新一轮农村六件实事和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经市、县农林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4915场次,对293891人开展了三轮培训,完成全年任务的103.6%。全市共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156期,培训农民14133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7.8%,其中农民上网“致福工程”培训2760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6.2%。创业培训学员中,2151人通过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获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1、创新模式打造品牌

在农民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南通实际,拓展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力求新突破。总结并推广四大培训模式。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五个一”模式。即一份菜单农民点。围绕主导产业、主推技术和一村一品,在农民自选与农林部门引导的基础上,全市共选定了9大类、187个专题的培训“菜单”,解决“培训什么”的问题;一批讲师农民选。市、县均成立了农民培训工程百人讲师团,由农民“点将”,解决“谁来培训”的问题;一场培训村头听。采取逐村推进的方式,将培训课堂延伸到全市所有行政村(农业居委会),解决“哪里培训”的问题;一套资料免费送。我们编印了《南通市农民培训工程系列丛书》,各县(市)农广校编印了农业实用技术明白纸200余万份,免费发放给受训农民,解决“培训教材”的问题;一条热线农民询。各县(市)区农广校开辟了农民培训热线,随时接受农民的咨询,解决“培训长效性”问题。二是农民创业培训“企业+农户”模式。主动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举办创业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选定课题,按照企业对农副产品的质量要求组织培训,培训结束企业和受训农民签订收购协议,讲师团成员负责跟踪服务,农民通过培训提升了产业水平,增加了收入,企业通过培训保证了农副产品收购数量,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质量,从而达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效果。三是农民创业培训“课堂+基地”模式。建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受训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搭建了农民创业培训新平台。四是致福工程“流动课堂”模式。海安县农广校购置了20余台笔记本电脑,带着无线上网卡,带着培训教材,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下乡进村,设立流动课堂,对农民免费开展计算机培训。极大的方便了农民就近学习,节省了路费、时间,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加强督查严格管理

为了把农民培训这一民心工程做好做实,一是创新督查机制。由局分管领导带队,我们组织了多次督查,详细了解掌握了各地农民培训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海门、如皋、南通等地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点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推广各地成功的经验。二创新评价机制。狠抓受训农民满意度测评这个关键环节,专门印制了《南通市农民培训工程满意度调查表》,每次培训结束,让受训农民当场进行测评。三是创新验收机制。我们重新修订了《农民培训工程检查验收细则》,在验收方式上,实行年终考核验收和平常督查相结合,县级互查和市级核查、省级抽查相结合。

3、示范引导,举办重点班

根据省农林厅、财政厅文件精神,南通市农广校通过招投标获得了通州区农民创业培训省重点班的培训资格。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探索性、启发性和示范性培训。一是认真调研,提高培训计划的科学性。根据通州农业产业实际,确定了蔬菜设施栽培、高效果品栽培两个培训专业,并制定了详实的培训计划;二是科学遴选,提高培训学员的针对性。由通州区委组织部、通州区农林局联合发文,布置省重点班相关事宜,科学遴选学员;三是精心安排,提高培训课程的完整性。从更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在四天的集中培训中,既有专家教授的技术培训,又安排实践考察;既有惠农政策、生态农业等方面信息的发布,又有生产、经营技巧的辅导;既有创业方案的设计,又有跟踪服务指导。四是土洋结合,提高培训师资的实用性。在师资的选择上,采取土洋结合,既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马凯、吴志行等知名教授前来授课,又请南通市、县农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既邀请启东、海门等地的乡土人才传授种植、经营经验,又请培训学员上台现身说法;五是严格纪律,提高培训课堂的严肃性。我们通过分乡镇座位、每天签到两、三次等形式,严格培训课堂的纪律,提高了学员的到课率;六是跟踪服务,提高培训工程的实效性。11月,我们对通州区省重点班学员进行了集中回访,我们了解到

参加培训的学员均不同程度地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有的还创办或领办农业企业。七是专款专用,提高培训经费使用的规范性。

二、外向型农业难中求进

1、深入调研,提出外向型农业发展对策。今年年初,我们组织专门力量,赴六县三区,深入外向型农业企业和出口农产品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了全市外向型农业发展

现状,理性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全市外向型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全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指导和相关建议。朱瑞琴局长在市政府扩大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2、申报项目,增添外向型农业发展活力。一是根据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精神,经认真研究论证,全市共申报省级外向型农业发展资金出口基地定补项目9个,申请到省财政扶持资金480万元;二是积极做好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追加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三是首次争取到市财政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奖励资金

3、广交朋友,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我们积极争取,广交朋友,我们为如皋市引进外资项目2个,实际到帐1066万美元,为如东县引进内资项目一个,实际到帐民资2000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局的招商业绩超过去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局招商引资任务。

4、艰难前行,农产品出口下滑明显。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生丝、肠衣等优势农产品出口行业遭受重创,全市农业出口企业艰难前行,1—11月,全市农业利用外资9395万美元,同比下降56.8%。1-10月全市农产品出口2.04亿美元,同比下降25.4%。但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比去年增加14个。

5、精心组织,农业会展平台效应显著。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各县(市、区)农林(农经)局、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了第七届(长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十一届(无锡)省农洽会等重要农业展会。在第十一届省农洽会上,签约外商投资农业项目18个,协议外资2.14亿美元,签订农产品大宗外贸和技术合作项目合同金额近亿美元。我市获农洽会最佳组织奖。

6、积极争取,通台农业合作稳步推进。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我们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按照“依托县(市)、功能分区、科学定位、实际可行”的规划思路完成了海峡两岸(南通)农业合作试验区可行性建设规划。规划已由省政府报送国务院。二是于7月在南京成功举办了南通市农业对台专场推介会。三是通台农业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近日,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李永华主任专程来通调研,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

我们依托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系,按照《南通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实施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农业科技档案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大力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对南通农业档案网站进行全面升级;二是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数字化共享平台;三是开通农业科技在线交流客服系统;四是建立农业科技期刊、农业科技视频数据库。

四、2010年工作思路

1、全面提升农民培训工程管理水平。2010年是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的第五年。全市农民培训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围绕发展高效农业,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引导一批种养能手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一批持证的职业农民,切实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办实。具体任务是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9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2万人其中农民上网“致福工程”培训2600人;引导2400人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具体要求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突出“三个实”。一是突出实际。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培训,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开展的特色性培训,围绕农时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引导性培训;二是突出实用。要选择实用的培训方式,要发挥好农技推广队伍和农村科技能人、土专家两支队伍的作用,使农民一学就会、一看就懂;三是突出实效。培训不要走过场、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培训要以产业发展、农民受益为根本出发点,对培训的考核指标也要突出农民满意程度和培训成效这两个方面。创业培训坚持“三个抓”。一是抓进度。及早启动,根据省农委的要求,按照倒排培训计划,力争在10月份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培训任务;二是抓质量。严格按照“四个模块”的要求规范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学时、培训内容不“缩水”;三是抓效果。认真做好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服务,确保80%的学员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创办或领办农业企业。

2、大力发长发展外向型农业。充分发挥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优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在扩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壮大农产品出口企业、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和完善农产品出口服务上求突破,做大做强蔬菜精深加工、特粮制品、畜禽产品、茧丝产品、海水产品等出口支柱产业,努力保持我市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利用外资全省领先水平。具体任务是力争完成省农业委员会下达的农业利用外资任务;2010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比2009年增长10%,努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认真筹备第十二届(2010)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第八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不断提升会展经济的平台效应。主要措施:一是市级农产品出口企业品牌创建补助项目的导向、杠杆作用,推进农产品出口企业创品牌、扩规模。二是发挥农业展会平台,推进农业招商引资。认真筹备第十二届(2010)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第八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组织企业参展、对口洽谈,充分释放农洽会、农交会平台效应。三是完善招商项目库,提高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结合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产业开发区整合转型,坚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再争取设立1家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打造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高地。三要以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为重点,充分利用省级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以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强化宣传推介,加强认定扶持,促进农产品出口。四要以参加农产品境外促销为契机,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农产品境外促销活动,争取在组织企业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在三大主要市场上的农产品出口份额。五是争取台湾农民创业园早日获得批准,打造农业招商引资新平台。

3、继续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加大与苏大等科研院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技在线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信息中心;研发具有温湿度自动调控、防盗防火自动报警、视频图像自动监控功能的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

第二篇:2015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总结

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2015工作总结

2015,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在省教育厅、省台办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和学院的配合帮助下,稳步推进国际交流互访、校际合作办学、教师海外研修、学生交换学习等主要工作,同时加强中心内部建设,加强对以往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回溯归档,中心网站栏目的建设等工作。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展稳定有序,扎实有效,现总结如下: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开拓国际视野 1.1 与XX大学实现互访:本,我校组织5人代表团赴XX大学访问1次,XX大学来我校访问2次,双方签署了全面友好合作交流协议,就加强两校合作交流的内容和模式方面进行深入了探讨,在深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诸多共识和成果;

1.2 与美国XX大学实现互访:本,我校组织6人代表团赴XX大学访问1次,XX大学来我校访问1次,双方根据各自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经过协商,在教师研修和相关专业学生“2+2”和“3+1”本科双学位及“3+1+1”本硕联合培养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同时我校教师认真观摩学习对方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得圆满成果;

1.3 接待马来西亚XX大学访问团来访:成功接待了XX大学访问团一行5人的来访,两校就学生交换、师资交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等合作事宜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交流协议;

1.4 接待美国XX大学代表团来访:成功接待了美国XX大学代表团一行3人的来访,双方就学术合作与学生交流进行了深入的会谈与磋商,并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及《美国强化英语体验项目协议》;

1.5 接待了加拿大XX大学来访人员:该校人员来本市就相关生物工程项目引进工作进行考察,同时希望在该项目实施以及在产学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我校进行交流合作;

1.6赴台湾XX大学:组织由15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法研习团赴台湾XX大学进行教学法研习,体验了以“教学卓越”为主体的“学程架构与课程规

划”、“学习气氛营造与课堂管理”、“教学资讯系统Moodle运用”、“问题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等14门专题课程,开拓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野;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教师研习交流和学生交换学习,培养国际化人才

2.1 签署合作协议,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交流:今年来,我处积极加强与国(境)外高校沟通联系,与美国XX大学、美国XX大学、美国XX大学、美国xxx大学、台北xx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韩国xx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友好交流协议,以及已经与我校开展合作的马来西亚xxx大学、台湾xx大学、台湾xx大学、日本xx大学,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境)外高校达到10所;

2.2 加强教师海外研修学习,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今年来,我校共24人次赴国(境)外研修,分别为:15名教师赴台湾xx大学参加“教学法研习班”;6人赴美国xx大学观摩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修;1人赴新加坡参加“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修”;2人赴德国参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培训班”;

2.3 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议,提升学校的海外影响力:今年来,我校共3人次赴国(境)外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分别为: 1人赴美国参加“首届国际xx学术研讨会”;1人赴意大利参加“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年会”;1人赴台湾参加“第十二届两岸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讨会”;

2.4 培养出国留学(访学)人才和外派对外汉语教师:今年来,我校共4人赴海外参与访学和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工作,分别为:1人赴加拿大xxx大学进行访学;3人分别赴克罗地亚xx大学、土耳其xx大学、韩国xx大学担任对外汉语教师;

2.5 推动在校学生的外出交流学习,增强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今年来,我校共遴选出21名学生参加国(境)外交换生学习项目,分别为:韩国xx大学4人;马来西亚xx理工大学4人,台湾xx大学3人,台湾xx大学

3人;日本xx大学7人;

2.6 有序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师研修和交换生遴选工作:目前,新西兰xx学院、美国xx大学2016的教师研修项目正在积极跟进;xx大学、xx大学、xx大学、马来西亚xx大学2016的交换生项目正在筹备、实施当中。努力做好外国专家聘任、管理和服务工作

认真研读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和省外专局关于各类引智项目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改革我校外国专家聘请机制和流程,努力提高我校外国专家的层次,同时加强外国专家的管理和服务。

目前我校聘请外国专家3名,其中爱尔兰籍1名,美国籍1名,韩国籍1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为外教提供方便,中秋节和圣诞节期间,组织探望和节日慰问,让他们感受温暖;并为外专来华工作证件的办理、延期等手续提供服务。积极加强中心业务能力建设,提升外事工作服务水平

4.1 补足、补强专业外事工作人员:本,国际交流中心引进具有xx学位的英语专业人才1名担任中心主任;引进具有xx秘书工作经历的人员1名担任中心秘书;目前,本中心工作人员3名,外事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4.2 加强外事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回溯归档工作:外事工作中会涉及各级各类重要文件材料,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批复、回函等,以及学校审批、纪要、去函等,合作院校双方签署的协议、备忘录、邀请函等,个人出(国)境审批表等;对各类文件资料的搜集归档、留案备查工作至关重要;本中心积极加强对以往外事材料的搜集整理,按时间、按类别整理归档,共整理出近一年来出(国)境审批表29份,合作协议、备忘录9份,出(国)境人员办理的各类手续3人份;

4.3 加强中心网站建设:网站是本中心工作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便捷办公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及时上传各类外事工作的新闻报道13篇;上传外事工作通知、公告7篇;更新、上传《xx省省直党政机关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14篇;更新、上传各类出(国)境审批表格11份;

调整、上传《xx教职工因公出国(境)手续办理指南》、《外国专家证办理指南》等材料11份;同时调整、公布了最新的中心成员、联系方式等信息,畅通了与师生沟通办事的渠道,有效提高了中心的外事服务能力;

一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在对外合作互访交流、教师研修培训、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新一将再接再厉,在青年教师海外研修、对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等方面拓展优质渠道,提升合作层次,为我校教育国际化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发展规划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2015年12月25日

第三篇:2011年学术交流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学术交流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在学院领导和校办产业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学术交流中 心经过去年的装修改造试营业,就标志着我们学术交流中心已经进入 二次创业历程。回顾2011年,学术交流中心全体员工用自己热情的 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管理经验,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 中进取的精神。今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经历了各种 大型会议、培训班和学院各级领导政务接待工作的考验,逐渐走上了 成熟,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们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自今年元月和产业中心签订承包责任书时,就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规划:第一步,稳定队伍打基础;第二步,进行员工队伍的素质教育 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各级员工的素质,打造团队精神,创建自己的 企业文化;第三步,从管理中要效益,立足服务学院和全疆教育系统,向外辐射,开拓社会市场。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全体员工充分发扬敬 岗爱业、团结奉献的敬业精神,全体员工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工作 扎实,以“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积极开拓 进取,使得今年各项工作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术交流中心超额完成承包责 任书的各项指标,同时全体员工的收入、福利待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 高,实现学术交流中心和员工的双赢。

截止10月31日学术交流中心财务账面经营总收入3922816.30 元,总支出3861039.93元,账面盈利61776.37元。(根据承包责任书 的要求上半年已上交20万,下半年上交任务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顺 利完成承包责任书所上缴的任务。

客房部2011年共接待各种会议、培训班46期。在一年里共接待 客人25000多人次,会议住宿人员约 14950人次,接待零散客约10050人次,客房住宿率58%

餐饮部今年平均每天接待就餐人员约120 人次全年约4万余人 次,接待院内、外宴席定桌400余桌。全年共接待各种会议、培训班 42 期。

二、与时俱进,以质量为前提,抓好餐饮工作,提升发展 结合餐饮部自身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提 升素质,转变观念。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求生存,引导大家拓宽视野,团结协作。在完成学术交流中心经营指标、管理目标和接待任务的过

程中实现自身价值。餐饮部人员少,工作任务大,部门经理都能带领 员工,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工作延长虽很疲惫,但始终保持振作的 精神状态,圆满地完成各项会议接待。

三、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全面树立学术交流中心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术交流中心的知名度和培植自己的固定客源,是一个学术 交流中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客房部根据市场需要加大自身的宣 传力度。同时,积极做市场调查,详细分析本市的竞争形势,通过接 待教育厅的各类培训班和社会市场的开拓。不仅为学术交流中心积累 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对学术交流中心学术交流中心起到了很好的宣 传作用,为提高学术交流中心的知名度,树立学院的美好形象作出了 贡献。

四、认真做好成本核算,努力增效节支

减少费用就是增加利润。增收固然很重要,但节支同样必不可少。学术交流中心号召全体员工都要把自己当作学术交流中心的主人,树 立以学术交流中心为家的思想,让大家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做到人走灯灭,水管用完及时关掉,平时注意维护各种设施设备,发 现问题及时报修,不因为无人管理而造成学术交流中心的能源浪费。牢固地树立主人翁精神,严把进货关,采取横向比较货比三家的办法,尽量减少在物品购进过程中的损失,对一些商品供应实行定期市场调 研,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学术交流中心的操作规程办。同 时与供货单位建立良好的信誉合作系,保证购进价位低且质量好的商 品,有效地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间接为学术交流中心赢得了经济效 益和社会声誉。同时客房部楼层服务员对一次性消耗品实行配备回收 管理制度,为学术交流中心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五、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和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学术交流中心 正常业务工作的有效运转

学术交流中心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安全经营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责 任,为了保障学术交流中心经营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宾客、学术交流 中心和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消防 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值班管理制度》、《客人登记入住制度》、《日常 安全巡检制度》、《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制度》等,始终注意设备设施的 维护与保养。为保证设备的完好做到了随叫随到,基本上保证了学术 交流中心水、电、气的正常供给。

今年,学术交流中心利用十一大假时间,对困扰很久的客房下水

管道进行更换,彻底解决了下水不畅问题。

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改善了员 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员工安心工作得到保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学术交流中心从不拖欠职工工资,并尽可能为员工谋些福利,清明、五

一、端午、中秋、十一等节日期间,为员工发放了过节费和月饼。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学术交流中心还拨出专款补贴员工的伙食,每天给员工提供午餐,充分保证了员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为了培养学术交流中心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统一定制工装佩戴工牌。同时组织全体员工去南山、F3娱乐城活动,使学术交流中心员工体会到了学术交流中心如同一个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了学术交流中心的人文化建设。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更是与我们每一位员工勤勤恳恳地工作分不开的,其中凝聚着我们全体员工无数的心血和情感。成绩是属于过去的,属于昨天,我们不应被昨日的辉煌冲昏头脑。当新的一年来临,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明天,我们还要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竟争,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永不言失败,成功,永远存在于明天!今天,我们更应反思我们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和缺点,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总结过去的一年,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以下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几个方面:

1、加强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这个问题已经是个顽疾,是个老问题,整个学术交流中心是一具 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各个部门的运作构成了整个学术交流中心的运行机制,在各项接待工作中,任何一个信息环节的不通畅,都会导致工作上的脱节,都会影响到学术交流中心其它部门的正常运转。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员工相互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在工作上就会造成没有延续性,一出现问题追究责任却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甚至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就算召开部门协调会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总经理亲自出面协调、沟通。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必将损害学术交流中心的利益,从而导致损害全体员工的利益。

2、加强和改进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我们某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的官僚主

义倾向,单凭工作经验吃老本,在工作上喜欢发号施令,吩咐下面员工去完成,过后也没有认真去检查、监督和落实,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好人主义,在工作上过于感情用事。对本部门的人员和物资配备情况也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没有一套在工作上如何调动,支配本部门的人力和物资,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可行方案。管理人员中个别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欠缺;前厅人员整体素质未有很好的提高,尤其是前厅收银服务态度还有待于提高,没有笑容,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有些管理人员的脾气急躁,领导方法欠缺艺术性,热衷于发官威,乱批评,没有真正地去关心我们的员工,体会我们员工的感受。其结果往往是管理人员逞一时之快,而员工心里受委屈,滋生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各级管理人员应形成这种意识:每一位员工都是学术交流中心的宝贵财富,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服务。各级管理人员更应该认识到自 己是为属下员工服务的,只有管理人员为员工提供好的服务,员工才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创新能力

各级管理人员的思维普遍存在一种惰性,思路不灵活,创新活 力严重欠缺,大多是凭经验办事,某些管理人员都没有去思考如何才完美。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本皇历念到底的方法是行不通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没有止境,我坐冷板凳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规律。我们必须从目前市场竞争的现状和未来着眼,进一步增强生存危机感,加强市场竞争意识,这样,学术交流中心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2012年工作要点:

1、全方位加大管理力度,继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起以“制度管人”和以“工资拉开档次”为主要内容的奖罚激励管理机制。

2、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对广大员工进 行在岗训练。个别中层骨干还要有计划的外派培训学习巩固业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3、准确定位,转变观念,加大营销力度。根据不同季节制定营销 计划。注意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源。重新整合营销队伍,并建立起 相应的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4、注意加强对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认真抓好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的安全防犯工作。

2011工作的顺利开展,全赖于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更 得力于学术交流中心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新年新希望,新年新起 点,希望在来年能将学术交流中心的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使管理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新历开篇之际,学术交流中心的全体同仁将继续发扬优点,改 正不足,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为打造一支学习型的、优秀的校 产接待服务团队而努力!

学术交流中心

2011.11.30

第四篇: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2007-02-06 09:58:1

22006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2项,申请省级农业科研补助经费余万元;申请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请经费200万元;申报200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申请无偿科技经费380万元;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科技计划项目12项,申请科技开发贷款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截止2006年11月底,以下达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资助科研补助经费万元;已批准建设省级棉

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研经费万元;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批准科技贷款额度万元;下达国家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1项,经费万元;下达省级星火贴息项目4项,贴息金额万元;下达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1项,经费万元。具体工作如下:

一、以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全方位协作攻关

1、组织全市农科专家开展粮、棉、油、瓜、果、菜等新品种选育与科技创新,为荆州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棉花育种方面,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鄂荆杂一号”,其优质丰产抗病性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湖北省的空白,并被确定为我省“十五”期间主推品种;鄂杂棉一号、二号、四号的相继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市棉花育种由常规、丰产跃上了杂交、优质、高产多抗的新水平,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成为湖北棉花区试对照品种。现已推广到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四省,面积达1100万亩。2006年湖北省推广面积万亩,占湖北省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2006年推广面积万亩,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2006年在农业部资助下荆州农科院已建成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并先后被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已先后选育出鄂西瓜新品种五号、六号、七号,均以其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着欢迎。在实施优质稻工程中,荆州丰乐种业公司、荆楚种业公司选育的“丰两优1号”等新品种亩产达650kg,米质国标二级。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中国香稻”、杨稻6号等品种。在双低油菜子产业化示范工作中,荆州市科技局同市农业局、湖北天颐科技公司一道,以国家、省级重大

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开发”为基础,利用“中双四号”、“华杂4号”、“中油杂1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建示范基地万亩,且全部实现订单化。

2、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天颐科技公司、新力实业公司依托大院大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为重大项目予以资助。目前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技术名列全省及全国前列。双低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冬瓜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已发展成为引导农民奔小康的一项系统工程。以天颐科技公司为载体的国家双低油菜工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3、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农学院、洪湖市水产品养殖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黄鳝种苗人工繁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

人员多年的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在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技术,使黄鳝的产卵率由天然状态下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现在的64%;孵化率由天然状态下的较低水平提高到目前的90%。在幼鳝开口饵料配制技术方面,保证了幼鳝成活率由天然状态下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在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方面,实施按其生育进程及个体大小适时分池高密度饲养,解决了黄鳝相互蚕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鳝率及商品率,该项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审定。由于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先导示范作用,2006年全市黄鳝网箱养殖数量由原来的70万口增加到155万口(20平方米/口网箱),洋鳝农户由原来的万户增加到万户,养鳝产值从原来的亿元增加到21亿元,亩平纯收入由原来的元增加到元。黄鳝养殖目前已成为荆州市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成果转

化资金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及苗种繁育技术”现已初具规模,年产黄颡鱼苗种已达1000余万尾并行销全国,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实施精深农业工程

1.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市科技局适时组织科技项目、资金及科技人员,重点抓好我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其前身是一家由国有单位出资成立的湖北移栽灵集团。通过体制创新,2006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民营化的“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为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移栽灵”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为灵活、更具活力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能力已从研制开发移栽灵系列产品提升完善为一种新的植保理论——即通过化学诱导植物原始抗性的恢复以达到防治环境病害的目的。这一新的植保理论分别在《科技日报》、中

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作了专题报道。目前,移栽灵的抗逆诱导机理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作物施用移栽灵后被激活的抗逆基因进行测序,证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已向世界基因银行申请登记并获准受理。仅2006年1~5月,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已销售移栽灵近100余吨,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计划,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荆州市新力实业公司承担的“冬瓜、西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蓉馅料和冬瓜茶饮料。在食品馅料生产方面,传统产品以重糖、重油为主,其口感及营养价值已不符合当今人们消费的需求。该项目开发的水果蓉馅料是以冬瓜、西瓜为原料,加工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馅料,以替代传统的月饼馅料,深受消费着欢迎。同时该项目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优越的

地理优势,以广大农户为依托,初步建立供、产、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冬瓜、西瓜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振兴一方经济。有波尔山羊坯胎移植工程研究中心和松滋市斯家场钲农办承担的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山羊新品种引进及繁养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及发展壮大,全市养羊专业户已发展到万户,各类山羊存栏数达到21万只,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为农民增收万元。

三、以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行动

星火计划由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批准实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市星火计划在突出重点、加强集成、迎接入世、产业推动、实现跨越的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星火项目情况:2006年全市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1项,即由荆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南瓜深加工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或国家科技贷款额度1100万元。该项目借助现代酶处理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超微粉粹技术对南瓜进行深加工,以南瓜粉为主导产品,生产饮料、果泥等系列产品。项目完成后年新增产值亿元、年新增利税215万元。以天荣集团“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为龙头,在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高标准建设百万亩双低油菜商品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争创国家双低油品牌,让天发

天润双低油立足荆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可年产9万吨双低食用油,18万吨饼粕配合饲料,1200吨植酸,900吨卵磷脂,1000吨维生素e。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年新增税款3600万元,年新增利润亿元,并带动100万农户种油致富奔小康。

2、为更好的促进我市星火再上新台阶,2006年3月8日——17日,农业科随汪小平局长赴北京直接向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科技部计划司吴远彬司长、农社司星火处李增来处长汇报了我市双低油菜产业化专项及杂交棉花育种与产业化进展情况。我市组织实施的这两项工作起点高、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竟争力强,符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布域局要求,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尽快启动荆州市杂交棉产业化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农社司星火处同意先期资助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前的技术培训,并要求荆州尽快实施。

3、在组织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的同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星火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全市共举办星火技术培训近500期,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20万份,其中市科技局举办60期,培训人数6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万份,县市(区)举办440期,培训人数9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18万份。内容涉及粮、棉、油、菜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黄鳝的人工凡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与凡殖》、《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对象是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很好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我市涉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市农村依靠科技奔小康步伐。

4、及时处理全市专家学者来函来信,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今年上半年农业科共处理专家学者及市委段书记批

示三件,并根据市委段书记要求编制了《荆州市淡水鱼深加工科技发展规划》、《荆州市利用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及《荆州市鹅制品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设想》等材料,为领导决策 w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们将乘着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工作,不断开创荆州农业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在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2、结合荆州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荆州市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种子种苗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科技含量高、资金信息物业畅通、具有一定规模和权威的全国性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2-3个。以此引导1万农户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市作贡

献。具体落实在以下己方面: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以双低油菜、杂交棉花、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种子繁殖基地。

水产方面:重点建设以黄颡鱼、黄鳝为重点的苗种繁育基地。

林业方面:重点建成以杂交马褂木、楠木、兰花为重点的园林绿化美化及速生用材林种子种苗基地。

畜牧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

3、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立项项目数、项目投资规模及项目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第五篇: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2006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2项,申请省级农业科研补助经费897.0余万元;申请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请经费200万元;申报200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项目5项,申请无偿科技经费380万元;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科技计划项目12项,申请科技开发贷款9700.0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截止2006年11月底,以下达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资助科研补助经费101.0万元;已批准建设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批准科技贷款额度8860.0万元;下达国家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1项,经费50.0万元;下达省级星火贴息项目4项,贴息金额50.0万元;下达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1项,经费104.5万元。具体工作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以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全方位协作攻关

1、组织全市农科专家开展粮、棉、油、瓜、果、菜等新品种选育与科技创新,为荆州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棉花育种方面,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鄂荆杂一号”,其优质丰产抗病性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湖北省的空白,并被确定为我省“十五”期间主推品种;鄂杂棉一号、二号、四号的相继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市棉花育种由常规、丰产跃上了杂交、优质、高产多抗的新水平,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成为湖北棉花区试对照品种。现已推广到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四省,面积达1100万亩。2006年湖北省推广面积260.0万亩,占湖北省400.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60.5。2006年推广面积280.0万亩,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2006年在农业部资助下荆州农科院已建成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并先后被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已先后选育出鄂西瓜新品种五号、六号、七号,均以其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着欢迎。在实施优质稻工程中,荆州丰乐种业公司、荆楚种业公司选育的“丰两优1号”等新品种亩产达650kg,米质国标二级。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中国香稻”、杨稻6号等品种。在双低油菜子产业化示范工作中,荆州市科技局同市农业局、湖北天颐科技公司一道,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开发”为基础,利用“中双四号”、“华杂4号”、“中油杂1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建示范基地120.5万亩,且全部实现订单化。

2、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天颐科技公司、新力实业公司依托大院大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为重大项目予以资助。目前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技术名列全省及全国前列。双低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冬瓜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已发展成为引导农民奔小康的一项系统工程。以天颐科技公司为载体的国家双低油菜工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3、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农学院、洪湖市水产品养殖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黄鳝种苗人工繁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人员多年的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在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技术,使黄鳝的产卵率由天然状态下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现在的64;孵化率由天然状态下的较低水平提高到目前的90。在幼鳝开口饵料配制技术方面,保证了幼鳝成活率由天然状态下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在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方面,实施按其生育进程及个体大小适时分池高密度饲养,解决了黄鳝相互蚕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鳝率及商品率,该项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审定。由于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先导示范作用,2006年全市黄鳝网箱养殖数量由原来的70万口增加到155万口(20平方米/口网箱),洋鳝农户由原来的3.8万户增加到7.95万户,养鳝产值从原来的10.5亿元增加到21亿元,亩平纯收入由原来的3000.0元增加到5000.0元。黄鳝养殖目前已成为荆州市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及苗种繁育技术”现已初具规模,年产黄颡鱼苗种已达1000余万尾并行销全国,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实施精深农业工程

1.在实施农业

科技创新活动中,市科技局适时组织科技项目、资金及科技人员,重点抓好我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其前身是一家由国有单位出资成立的湖北移栽灵集团。通过体制创新,2006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民营化的“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为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移栽灵”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为

灵活、更具活力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能力已从研制开发移栽灵系列产品提升完善为一种新的植保理论——即通过化学诱导植物原始抗性的恢复以达到防治环境病害的目的。这一新的植保理论分别在《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作了专题报道。目前,移栽灵的抗逆诱导机理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作物施用移栽灵后被激活的抗逆基因进行测序,证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已向世界基因银行申请登记并获准受理。仅2006年1~5月,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已销售移栽灵近100余吨,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计划,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荆州市新力实业公司承担的“冬瓜、西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蓉馅料和冬瓜茶饮料。在食品馅料生产方面,传统产品以重糖、重油为主,其口感及营养价值已不符合当今人们消费的需求。该项目开发的水果蓉馅料是以冬瓜、西瓜为原料,加工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馅料,以替代传统的月饼馅料,深受消费着欢迎。同时该项目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广大农户为依托,初步建立供、产、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冬瓜、西瓜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振兴一方经济。有波尔山羊坯胎移植工程研究中心和松滋市斯家场钲农办承担的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山羊新品种引进及繁养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及发展壮大,全市养羊专业户已发展到0.9万户,各类山羊存栏数达到21万只,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为农民增收900.0万元。

三、以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行动

星火计划由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批准实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市星火计划在突出重点、加强集成、迎接入世、产业推动、实现跨越的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星火项目情况:2006年全市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1项,即由荆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南瓜深加工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或国家科技贷款额度1100万元。该项目借助现代酶处理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超微粉粹技术对南瓜进行深加工,以南瓜粉为主导产品,生产饮料、果泥等系列产品。项目完成后年新增产值1.2亿元、年新增利税215万元。以天荣集团“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为龙头,在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高标准建设百万亩双低油菜商品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争创国家双低油品牌,让天发天润双低油立足荆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可年产9万吨双低食用油,18万吨饼粕配合饲料,1200吨植酸,900吨卵磷脂,1000吨维生素e。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年新增税款3600万元,年新增利润1.1亿元,并带动100万农户种油致富奔小康。

2、为更好的促进我市星火再上新台阶,2006年3月8日——17日,农业科随汪小平局长赴北京直接向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科技部计划司吴远彬司长、农社司星火处李增来处长汇报了我市双低油菜产业化专项及杂交棉花育种与产业化进展情况。我市组织实施的这两项工作起点高、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竟争力强,符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布域局要求,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尽快启动荆州市杂交棉产业化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农社司星火处同意先期资助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前的技术培训,并要求荆州尽快实施。好范文版权所有

3、在组织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的同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星火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全市共举办星火技术培训近500期,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20万份,其中市科技局举办60期,培训人数6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2万份,县市(区)举办440期,培训人数9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18万份。内容涉及粮、棉、油、菜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黄鳝的人工凡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与凡殖》、《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对象是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很好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我市涉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市农村依靠科技奔小康步伐。

4、及时处理全市专家学者来函来信,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今年上半年农业科共处理专家学者及市委段书记批示三件,并根据市委段书记要求编制了《荆州市淡水鱼深加工科技发展规划》、《荆州市利用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及《荆州市鹅制品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设想》等材料,为领导决策w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们将乘着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工作,不断开创荆州农业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在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2、结合荆州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荆州市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种子种苗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科技含量高、资金信息物业畅通、具有一定规模和权威的全国性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2-3个。以此引导1万农户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市作贡献。具体落实在以下己方面: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以双低油菜、杂交棉花、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种子繁殖基地。

水产方面:重点建设以黄颡鱼、黄鳝为重点的苗种繁育基地。

林业方面:重点建成以杂交马褂木、楠木、兰花为重点的园林绿化美化及速生用材林种子种苗基地。

畜牧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

3、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立项项目数、项目投资规模及项目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下载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农业科技与交流中心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科技与食品安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我国也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研发。但是农业得到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从双汇瘦肉精,到沃尔玛假绿色......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第107 期 青浦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青浦区农业委员会信息办 编 青浦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http://scien.shqp.gov.cn http://agri.shqp.gov.cn E-mai......

    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工作总结及工作构想[精选合集]

    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工作总结及工作构想 2011年在各级领导和协作单位的帮助支持下,经过我中心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中心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利......

    200*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与“十五”工作思路

    ****年,我局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

    科技局年度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科技局年度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1、抓产学研合作,转化先进适用成果。围绕XX市农业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