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PS-ADM 2002B培训管理程序
APS先技精密製造廠文件名称:培训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PS-ADM-2002版本:B
培训管理程序
1.0目的规范培训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质量、安全与环境意识,推动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以达成个人及公司之绩效。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整个公司的培训工作。
3.0定义:
3.1 职前训练:由总务部负责对新进人员进行基础部分训练、由用人部门负责对新进人
员、转岗人员上岗前进行的专业部分训练。
3.2 在职训练:由各部门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有计划的专业训练和自
我发展教育,包括多能工及全能工的培训计划以及根据环境质量体系、客户要求、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对相关部门员工和特别特殊岗位实施的训练。
3.3 专案训练:由总务部发起,或者各部门根据工作发展需要提出训练需求,由总务部
拟定计划、安排实施,需要其它相关部门员工参与并掌握的专题训练。
3.4 外训:由需求单位申请,经管理本部长核准后,派外受训或委托外部机构来公司进
行的培训。
4.0 职责
4.1 总务部负责全公司之教育训练,统筹全厂教育训练之规划、实施、记录、跟踪等有
关事务。
4.2 职前训练基础部分、专案训练由总务部负责,职前训练专业部分、在职训练由各职
能部门以课为单位负责规划,实施,记录,跟踪。
4.3总务部负责岗前基础培训、专案训练及外训的安排,并监督其他各部门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
5.0 程序
5.1 培训流程图见下页。
培训流程图
人力资源需求教育训练需求调查
新入社员工基础/专业训练 制定新员工训练计划 员工在职训练 / 专案训练 / 外训 制定年度 教育训练计划 培训考核 培训效果评估 改 善 行 动 记 录 保 存
5.2 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与跟踪。
5.2.1 总务部于每年年底办理第二年年度的教育训练需求调查;各部门课长应根据本部
门岗位职责的要求、人员能力/知识/经验的要求协助调查并评估本部门的训练需
求,填写《__年度培训计划表》交总务部汇总。
5.2.2 总务部汇总各部门之培训计划,并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目标,于12月底制定整个
公司的《_____年度培训计划表》。公司的《_____年度培训计划表》由管理者代表
审核,管理本部长核准后生效。
5.2.3 各部门应根据有效的年度培训计划排出每个月的培训计划,经总务部确认后负责
实施。
5.2.4 各部门应根据年度/月教育训练计划实施本部门的培训。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公
司的)参与的培训由总务部负责其培训的实施。
5.2.5 总务部应于每月初汇总出上个月各部门及整个公司的教育训练达成率,并将结果
传达到各部门。
5.2.6 总务部于每年六月份根据上半年度教育训练之实际达成状况和公司经营发展需
要对年度训练计划进行修订。修订的《_____年度培训计划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本部长核准后生效。
5.2.7 总务部于每年12月份对本年度公司和各个部门的教育训练之实际达成状况作总
结报告,并将总结的结果传达到各部门(传达方式可以采取书面传达、E-MAIL
等)。
5.2.8 总务部应根据本年度的教育训练之实际达成状况与公司整体发展目标,负责制定
出下一年度的《_____年度培训计划表》。
5.3 年度培训计划的教育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A.管理体系基本常识;
B.管理体系标准条文;
C.质量体系的五大手册;
D.公司的文件(包括程序文件、指导书和管理规定等)
E.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
F.客户的要求或相关方的要求;
H.各部门工作需要的支持性知识培训;
I.关键岗位的培训;
J.安全教育;
K.5S教育;
L.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等。
5.4 培训讲师、教材及试卷:
5.4.1 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技术类的内部培训讲师由系长以上人员担任,其它类型
课目的培训讲师由具有该课目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讲师。另外,各部门课长、部长有义务和责任对部门/公司员工作培训。
5.4.2社内兼职并获得企业培训师(包括APS自行培训的企业培训师)资格的职员,有义务和责任协助部门/公司完成培训工作。
5.4.3培训讲师应提前准备好培训教材和考核试卷;并于上课前二天将培训教材和考
核试卷交总务部归档。
5.5 培训的实施
5.5.1职前训练
5.5.1.1职前训练基础培训部分,由总务部主办,其他部门协助;职前训练专业训练部
分由各部门自行负责。由总务部负责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进和检查。
(1)基础训练部分包括: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公司组织架构、公司规
章制度、公司简介、消防安全、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知识、防护
用品使用知识、厂规厂纪、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2)部门级专业训练部分包括:相关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生产工艺流程、劳动
安全卫生状况、重大环境因素、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3)班组级专业训练包括:遵守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4)职前专业训练的具体办法请参《岗前专业训练管理规定》
5.5.1.2新进人员职前训练以试卷考核为主,要求60分合格,不合格者经再次培训后仍
不合格辞退处理。
5.5.1.3转岗人员必须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培训以及本岗位工作所需的质量、环境体系知
识、安全教育等内容,用人部门负责异动人员培训。
5.5.2在职训练
5.5.2.1 由各职能部门依据年度训练计划及生产状况组织在职训练。
5.5.2.2 考核不合格者,由相应职能部门安排再次培训和考核。
5.5.2.3 所有在职训练记录由总务部统一保存。
5.5.2.4培训部门应予每月底填写《在职训练实施结果表》经部门领导确认,总结本月
训练实施情况,并将原件交到总务部存档。
5.5.3 专案训练
专案训练根据实际需要由总务部主导相关单位依照培训计划实施。
5.5.3.1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教育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此项培训由
专业机构进行培训。
5.5.3.2其它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系
/组长的安全教育依照培训计划由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5.5.3.3质量/环境体系内部审核员由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或由ISO管理课组织讲
师进行内部系统培训。
5.5.3.4废弃物分类处理人员、环保安全设备操作人员,化学品管理及使用人员,设备
设施维护保养人员等需进行内部关键岗位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5.3.5每年进行消防演习前,由安全卫生管理人员或者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
行培训。
5.5.3.6品质保证部负责对从事外观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力满足要求。
培训的相关记录由品质保证部保管。
5.5.5 外训
5.5.5.1人员外训在公司管理本部长批准后,部门应至少在3天前通知相关人员。
5.5.5.2 员工参加外部培训的相关记录(包括颁发的证书的复印件、相关教材等)须在总务部存档。
5.5.5.3 具体办法按《外训管理规定》执行。
5.5.6如各部门在年/月培训计划之外有培训需求,填写《项目培训需求表》并经过相
关人员签核后交总务部(具体见《项目培训需求表》)。总务部按照《项目培训需
求表》协助各部门完成相关的培训。
5.5.7总务部教育训练负责人或各部门培训担当以培训计划中的受训对象为准,于开课
前对受训人员点名或签到。相关培训记录由总务部统一归档。
5.5.8讲师于培训结束3天内将《培训考核记录表》交到总务部;总务部负责教育训练/
培训的人员根据《培训考核记录表》建立《个人培训记录履历表》。
5.5.9培训由总务部和各部门依照培训计划实施,针对考核不合格者,由总务部安排再
次培训和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交总务部负责人依据实际异动处理。
5.6培训的考核和效果评估
5.6.1 培训的考核
培训的考核方式有笔试、口试和实地操作三种;针对每一次培训的考核方式由讲师确定,并在《培训考核记录表》中给予注明。
5.6.1.1 笔试:于课后提供试卷,直接检验培训效果,主要指与工作有关的技术性课目。
5.6.1.2 口试:直接采用口头叙述或是提问的回答方式,主要针对一些管理类和专案类的课目。
5.6.1.3 实地操作:采用现场操作的一种检验培训效果方式,主要针对一些重复性和实
践性强的课目。
5.6.2 教育训练/培训的效果评估
职前训练由总务部负责采用测试法及观察法对员工进行评估,并对学员填写《岗前
基础训练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在职训练由部门高一级别人员对下属人员采用访谈法、测试法进行效果评估。专案训练、外训结束后由总务部定期进行效果问卷调查评估效果。
5.7培训记录
5.7.1职前训练的基础部分、专案训练、外训的培训记录由总务部保存,职前训练专业
训练部分、在职训练中的《教育训练签到表》、《培训考核记录表》、《岗前专业训练计划》的复印件由总务部存档,原件由培训部门保管。
5.7.2员工参加的所有培训,总务部应登录该员工的《个人培训记录履历表》中记录,保存直到该员工离职。其余记录保存参照《记录控制程序》。
6.0 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APS-DC-2002
6.2《岗前专业培训管理规定》 APS-ADM-3003
6.3《外训管理规定》APS-ADM-3002
7.0 附件
7.1 《_____年度培训计划表》
7.2 《项目培训需求表》APS-ADM-4001APS-ADM-4002
7.3《教育训练签到表》APS-ADM-4003
7.4《培训考核记录表》APS-ADM-4004
7.5 《个人培训记录履历表》
7.6《员工技能培训效果评审表》APS-ADM-4005 APS-ADM-4006
7.7《在职训练实施结果表》格式不限
7.8 《岗前基础训练问卷调查》格式不限
7.9《在职训练问卷调查》格式不限
7.10《外训效果问卷调查》格式不限
第二篇:员工培训管理程序
青岛大富豪服饰有限公司
员工招聘管理制度目的本程序明确了公司对各级员工进行培训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以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管理系统。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级员工培训的管理。相关文件
3.1 《员工招聘管理程序》
3.2 《员工档案管理程序》名词解释
无职责
5.1 公司人事管理部门或销售部门负责全公司培训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以及全体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以及培训档案的建立和保存。作业程序
6.1 培训需求的确定
6.1.1 新进员工岗前培训需求:
A新员工岗前基础培训需求由公司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确定。B新员工岗前业务技能的培训需求,由其部门经理制定。
6.1.2 在职员工培训需求的确定
A 每年12月份, 由公司人事管理部门本程序规定的职责范围通过问卷、访谈及小
组讨论等形式对所负责的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报总经理审核。
B 各部门在提出部门培训需求时应考虑以下各方面:
a 员工现技能状况与胜任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
b 员工现工作技能水平与其具备的潜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c 员工考核的结果。
d 岗位增加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e 国家/行业提出的明确培训要求。
6.2 培训计划的制定:
6.2.1 在岗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A 公司的培训计划
公司人事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及规划和各部门提交的员工培训需求,按管理/态度类和业务技能类分别填写《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核准。
B 公司《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培训类别和课程名称
b 计划课时
c 培训对象
d 培训费用
e 培训时间计划
C《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核准后, 发相关部门,自新起执行。
6.2.2 新进员工培训内容:
A 新员工公共课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 公司简介(包括企业文化,公司历史和发展,组织结构,远景规划)b 基础礼仪
c 人事制度/员工手册
B 新进员工岗前业务技能的培训内容,依据《各岗位上岗培训需求表》确定。
6.3 培训考勤管理:
6.3.1 自学员收到培训通知当日起,所有参训学员应合理安排工作及私人事务,以确保准时出勤。
6.3.2 学员如因特别公务或因其他紧急原因确实不能参加培训者,须填写《培训学员请假单》,并呈请有关主管审批后,于开课前及时向培训部门申明原因。
6.3.3 学员于同一课程内因事临时离开20分钟以上,或迟到、早退累计缺勤达一小时以上,即应办理请假手续。若缺勤课时数超过该课程总课时数1/3者,需重新补修全部课程。
6.3.4 《培训学员请假单》,经直属主管签字后,报培训单位主管核准后方可请假。
6.3.5 凡违反以上规定,未曾请假或请假未被批准者,以及事先未向培训部门申明请假者,其培训缺勤课时以旷课论处。由人事管理部门凭培训部门之《培训旷课通知单》,扣除该学员旷课时数两倍的薪资。
6.3.6 员工培训出勤时,须于培训签到表上签名以示出勤。
6.3.7 培训主办单位保留签到表,存档备查。
6.4 培训的实施:
6.4.1 新进员工培训
A 公共课培训
a 公司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办事处新进员工培训的实施。
B 业务课培训
a 业务课培训由新进员工所属部门主管负责,必要时由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协同实施。
b 业务课培训的负责人应在培训结束后填写《新员工培训记录表》交至相应的人资单位。
C 新进员工培训工作应至少在新员工入职3个月之内进行。新员工在转正前应到人事管理部门处确认,未参加所要求的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延迟转正,参加补训,直至完成所要求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6.4.2 现职员工的培训:
A 现职员工的培训,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
B 公司各部门可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临时组织业务培训,但必须报人事管理部门同意后执行。
C 在每次培训前7天, 应由培训的组织单位发布《培训通知》,以使相关部门和人员获得培训信息。
D 《培训通知》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 培训主题。
b培训对象。
c培训时间。
d培训地点。
e培训讲师。
f培训联系人。
E 每次培训,所参加人员均应于《员工培训签到表》签到,以示参训。
6.4.3 转岗员工的培训
A 对调换岗位的员工, 其业务课培训视同新员工进行。
B 如所转岗位为特殊岗位,转岗员工必须经过岗位资格鉴定方能上岗
C 转岗员工的培训方式可采用见习、实习、课堂培训、在岗培训等多种方式。
6.4.4 外部培训
A 因公司无法满足的培训需求,可由相关部门以签呈形式,提出外部培训申请,由人事管理部门交公司总经理核准后方可安排外部培训。
B 外部培训签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培训目的、主题、内容、地点、方式、费用及培训公司、讲师介绍等。
C 培训后参训者应将获取的资格证书复印件、培训资料交人事管理部门存档。经人事管理部门确认后方可到财务部报销费用。
6.5 培训效果评估:
6.5.1 每次培训后,培训组织部门都应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6.5.2 培训效果从学员反馈意见、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A 学员反馈意见:可反映学员对课程和讲师的总体的印象。由学员填写《培训课程评估表》。
B 学习效果:通过考试、测评等办法对学员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考查。
C 培训实施部门在培训结束后两周内将《培训课程评估表》和学员学习成绩单汇总成《培训课程评估表》报人事管理部门审阅。
6.6《员工培训记录卡》的填写
根据本程序中规定的职责范围《员工培训记录表》由人事管理部门依照《员工培训签到表》、受训人员的成绩单和所获证书等资料如实填写。
6.7 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和保存
6.7.1 培训档案的建立和保存
根据本程序中规定的职责范围,公司人事管理部门应在其所组织的培训结束后两周内为受训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并保存。
6.7.2 培训档案的内容
A 《员工培训记录卡》
B 《新员工培训记录表》
C 所获证书复印件
D 考核试卷
6.7.3 离职员工培训档案的保存
离职员工的培训档案应转到相应的人事管理部门,与员工档案合并,保存期限依员工档案管理程序。相关附件及表单
7.1《各岗位上岗培训需求表》
7.2《培训计划》
7.3《新员工培训记录表》
7.4《员工培训签到表》
7.5《培训课程评估表》
7.6《培训课程评估汇总表》
7.7《员工培训记录卡》
7.8《培训学员请假单》
7.9《培训旷课通知单》
文件名称:员工培训管理程序
密级:公开/八职等以上参阅
页数:共5页
编制:审批:批准:生效日期:2009-3-28
青岛大富豪服饰有限公司 制
签印
第三篇:轮岗培训管理程序
轮岗培训管理程序 目的
培训是为了让当事人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有所了解,补充新的知识和能力。使他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部门轮岗培训的管理过程。职责
3.1技术支持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推动培训活动的开展。
3.2 各轮岗组别指定轮岗导师负责轮岗人员上岗前培训工作。
3.2 技术支持组对轮岗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负责《轮岗培训表》存档整理。程序
4.1 制定培训计划
技术支持组根据各组别轮岗工作计划,制定培训计划。4.2 培训管理
4.2.1各组别依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培训并接受技术支持组的监督。4.3 轮岗培训
4.3.1调整工作岗位的人员由其调整岗位后所在的组别负责进行培训。4.3.2 培训主要内容:工作环境因素控制、业务、安全风险知识培训。4.3.3 各组别指定轮岗培训导师对当事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保护”,确保工作平稳过渡。培训记录与效果确认 5.1 培训效果各组别可以通过工作过程中询问及观察来确认。附件
《轮岗培训表》 《培训评估表》
第四篇:培训管理程序
培训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了规范新进员工、在职干员之培训流程,以期提高全体干员之生产或工作效率与工作品质,提高团队建设能力、凝聚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所辖单位之干部或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内训或外训等均适用本程序。
3.0权责
3.1各部门:负责拟定所属部门培训计划及提报培训需求之申请; 3.2培训部:负责全厂所有部门培训计划之整理以及编写培训总计划,并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之展开与督导; 3.3高层主管:负责督导培训计划之执行以及培训效果之评估与追踪。
4.0定义(无)。
5.0作业流程图(见附件)6.0作业流程
6.1培训需求鉴定
6.1.1培训部会同人力资源部根据工厂各级职务说明书、工厂远景发展目标及发展目标及中短期发展计划,对全厂所有干部成员进行培训需求鉴定,并制订《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6.1.1.1新进干部或员工培训需求;
6.1.1.2在职各级干部员工培训需求;
6.1.1.3特殊工种培训需求;
6.1.1.4其他培训需求。6.1.2培训需求更新
6.1.2.1培训需求临时更新
由于工厂不断发展,相关职位或岗位培训需求不适宜工厂发展要求时,相关部门可根据《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规定填写[文件变更申请单],培训部负责进行修订; 6.1.2.2培训需求系统更新
培训部应会同人力资源部根据工厂如推广新技术、组织结构变动或扩大经营范围等时机发展状况,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进行修订或更新,并依据《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规定执行。6.2培训时机
6.2.1凡进入本工厂之人员,须进行为期六天的岗前培训,以增强新进人员对新环境的了解,尽快适应新环境,提升新进人员之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
6.2.2工厂内干部或员工工种异动、岗位异动、职务异动等,培训部应对异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6.2.3品质管理体系文件发行、实施以及全面更新等,相关单位或培训部应对所有从事与产品品质有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6.2.4各部门生产或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或产品品质发生重大事故时,相关部门与培训部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培训;
6.2.5工厂高层或各部门主管认为需要对干部或员工进行管理能力、工作技能等提升时,培训部应拟定计划进行相应的培训。
6.3培训计划的制订
6.3.1各部门根据工厂发展计划、各级职务说明书、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以及本部门实际情况拟定[部门培训计划],经部门主管核准后送培训部进行整合; 6.3.2培训部根据各部门所提供之[部门培训计划],结合工厂发展计划、各级职务说明书以及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进行全盘整合,并编出工厂的【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 a.培训对象;
b.培训时间与地点; c.教案与考核方式; d.培训工具等。
6.3.3由培训部将【培训计划】呈送工厂高层主管,如有需要,工厂高层主管可召集各部门主管进行会议,以讨论【培训计划】之可行性与实施效果。如讨论通过,则由工厂高层主管核准后颁布施行。
6.4培训计划实施 6.4.1教案编写
6.4.1.1培训部根据培训计划、各级职务说明书、工厂生产工作实际需要以及工厂发展计划编写新进人员《岗位培训教案》,并报高层主管审批合格后实施;
6.4.1.2在职人员培训教案,应由培训部会同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联合编写,并报高层主管审批合格后实施。
6.4.1.3所有培训教案应由培训部整理成正式文件资料,并依照《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规定审查、核准后编号发行并归类存档。6.4.2教官选定
6.4.2.1岗前培训教官由培训部根据工厂发展及培训课程需要进行选用,并报工厂高层主管鉴定合格后,办法《培训教官资格证》后方可正式上岗作业;
6.4.2.2在职干部或与u按共培训教官由培训部会同培训需求单位联合进行选用,报高层主管审批合格并办法《培训教官资格证》后方可正式上岗作业;
6.4.2.3如因某些培训课程在工厂内法务寻找合适之教官,培训部亦可在征得工厂高层主管同意之情况下,酌情考量从外部如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聘请教授或专家来工厂进行培训。6.4.3培训效果评定
6.4.3.1新进人员培训效果评定由培训部根据培训内容拟订【考核试卷】,于培训课程结束时进行笔试,并将笔试成绩汇总,报人力资源部以作为新进人员分配安置之依据及后续工作考核只参考标准;
6.4.3.2在职人员培训考核由培训部会同培训教官根据培训课程内容联合出具考核试卷,于培训结束时进行笔试,并将考核成绩提交人力资源部或相关单位,以作为绩效考核之参考依据;
6.4.3.3如因课程内容无须笔试或其它特殊要求不必要进行笔试的,亦可由培训教官与培训部根据受训人员课堂表现对其进行效果评估,在培训记录中记录培训成绩亦可。6.4.4培训记录
6.4.4.1新进人员进行培训时,赢在每堂课前进行点名并记录在【新进人员培训档案表】内,每日至少三次,以考查新进人员到位状况;
6.4.4.2在职人员培训时,培训部应督导受训人员进课堂之前,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名,以考查受训人员到位状况;
6.4.4.3培训部主管应及时查验培训点名或签到情况,行政中心主管亦应不定时抽查培训计划落实情况。6.5新近人员培训
6.5.1人力资源部每日将新进报到之人员建立档案,统一发放临时厂牌,并将名单提交培训部建立【新进人员培训档案表】后进行培训;
6.5.2培训课程内容、时间安排等参照《新进人员培训作业指导书》及新进人员培训教案执行;
6.5.3培训期间,培训部应每日填写【新进人员培训月报表】,每月须填写【新进人员培训统计分析表】,以记录新进人员受训状况,受训效果等,作为后续对其进行工作考核之参考依据。6.6外训
6.6.1某些特殊工作岗位如测试员、电工、仪器校正员、锅炉工等需要培训,而工厂内部又不能满足这些特殊工种培训需要时,需求单位可提出外训申请,经部门主管与高层主管审查核准后交培训部负责组织实施;
6.6.2培训部接到经审查核准之外训需求申请后,应依照申请要求寻找培训机构或专业机构,联络有关送外培训事宜;
6.6.3送外培训人员,培训部应对其进行登记建档,外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如颁发结业证书或资格证书等证明文本的,培训部应将副本保留存档备查。如培训机构无相关培训资格证明文本的,受训人员应于回厂后撰写《培训心得报告》一份,呈部门主管或高层主管审阅后,交培训部存档备查,作为后续对其工作考核之参考依据;
6.6.4如有需要,送外培训人员回厂后,培训部应召集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会议或上课,由送外培训之人员将所学之知识或技能进行传达或讲授,以使更多人员接收到新的知识、理念或技能。
6.7特殊工种培训
6.7.1培训部应对工厂所有从事特殊工种如内审员、品检员、测试员,仪校员、电工、司机、电梯工、锅炉工、电焊工与消防员等人员进行调查,并记录于【特殊工种一览表】内;
6.7.2培训部应根据《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各级职务说明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厂实际工作需求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需求鉴定,如鉴定结果需要培训的,培训部应于计划中列出并按计划进行内训或外训,且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具备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7.3如特殊工种人员如司机、电工等,其已具有国家或行业机构颁发之驾驶证、电工证等,工厂视之为合格人员,可从事岗位作业,如无国家或行业等机构颁发之任何证明文本的,培训部应组织其进行内训或外训,须获得国家、行业或工厂认可后方可上岗作业;
6.7.4特殊工种人员所持之国家、行业等机构颁发之任何资格证明文本,培训部均应将其影印存档备查。培训部对特殊人员的资格证件要进行有效追踪。
6.8有关培训教育产生的记录资料依照《品质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7.0相关文件
7.1《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
7.2《品质记录管理程序》 8.0相关记录
8.1培训需求鉴定参照表
8.2培训需求申请表
8.3培训计划
8.4培训签到表
8.5新进员工培训档案
8.6特殊工种一览表
8.7培训月报表
8.8新进员工培训统计分析表
第五篇:AB-MP-003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程序
程 序 文 件
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B-MP-00
3版 本 号:A/0
受控状态:
编制:房敏军日期:2014.02.10
审核:李新雯日期:2014.02.10
批准:马宪超日期:2014.02.10
发布 2014-02-10实施2014-02-10
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能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上岗或转岗人员进行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知识、测量专业技能和质量/计量意识和岗位职责的教育,使有关人员均能满足测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计量、设备、技术、生产、质检和采购、销售等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根据岗位需求提出需要培训的人员和培训申请。3.2 公司分管领导负责批准培训人员和培训计划。
3.3 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员的配备和培训管理,根据各部门的人员培训要求,编制公司《职工培训计划》;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负责对人员培训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价;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并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实行监督、考核。
3.4质检部负责计量人员的计量资格证书管理。制定各类计量人员的资格要求、岗位职责和培训计划。负责对计量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4 工作流程
过程识别:职工能力培训过程的输入是能力要求的规定,确定各种岗位应配备具有何种能力的人员;其输出是合格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其活动是能力要求规定,人员申请,招聘考核、试用,定职定岗、培训教育,评价培训有效性,记录归档。4.1 计量人员的种类划分及范围的确定
4.1.1测量设备维护、修理人员:熟悉相关测量设备的原理、特性,有能力使有问题的测量设备恢复规定计量特性要求的人员。
4.1.2 计量管理人员(含能源计量管理人员):主要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设计,测量设备配置、流转管理、检测数据的确认,以及计量检测方法、技术资料、记录、标识、封缄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4.1.3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主要从事对已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参与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定期审核以及测量管理体系有重大改变时的评审。4.2 人员配备
4.2.1 各部门提出所需职工数及能力要求申请,综合管理部统筹规划,提出人员配置计划。4.2.2 人员配置计划由综合管理部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2.3 综合管理部审核人员配备是否符合有关人员能力的规定,择优录取。
4.2.4 招聘人员采取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应聘人员应进行岗位前培训、试用期考核,经考核合格者准予上岗。4.3 计量人员的资格确定
4.3.1 对于计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经一定的技术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重点突出管理能力和管理项目要求,具有相应管理水平者方可上岗。4.3.2 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3.3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需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内审员证。4.4计量人员的培训
4.4.1 各部门应识别与测量有关人员的能力需求,每年向综合管理部提出培训申请。4.4.2 综合管理部结合公司人员的实际能力,制定人员能力培训计划,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4.4.3 培训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新技术应用,有关标准和计量法规等,公司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积极考虑培训内容的设置。
4.4.4 培训的方式以在职岗位培训为主,也可采用送培、进修、举办专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外单位的技术交流,不断引进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管理方法。4.5 计量人员的岗位职责
4.5.1测量设备维护、修理人员职责
4.5.1.1遵守计量法规,执行法定的计量单位。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5.1.2负责对测量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测量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重大故障及时地向上级报告。
4.5.1.3负责做好测量设备的维护修理记录,报告测量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检修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4.5.1.4 负责测量设备的大、中修,修理质量必须符合测量设备检修质量的有关规定。4.5.2 对计量管理人员的要求
4.5.2.1计量管理人员,要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计量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4.5.2.2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4.5.2.3认真执行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做好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 4.5.2.4能够组织开展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计量活动; 4.5.2.5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公司的测量设备进行管理; 4.5.2.6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会议;
4.5.2.7合理制定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并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评定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对测量设备实行A、B、C分类管理;
4.5.2.8能对相关人员进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计量知识方面的培训。4.5.3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职责
4.5.3.1努力学习《计量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计量工作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工作间的联系,熟悉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其程序文件,掌握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
4.5.3.2参加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做好审核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进行审核。4.5.3.3如实填写审核记录、报告,积极帮助被审核部门做好整改工作。’ 4.6 培训效果评价
4.6.1 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由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核评价,同时由综合管理部每季度对各部门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并做好记录,如存在培训效果未满足要求时,考核组织者及时向培训单位通报;
4.6.2 专兼职计量人员经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
4.6.3 因工作临时需要,使用未经过相应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某项工作时,则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监督,确保其工作能满足相应要求; 4.6.4 经过培训的人员由综合管理部建立人员技术档案。4.7 奖惩
4.7.1在计量工作中,刻苦钻研,取得科技成果者,按公司有关办法奖励。
4.7.2维护《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各项计量管理制度,敢于向违法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者,给予一次性奖励。
4.7.3计量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a.违反计量法规和公司计量管理制度。b.弄虚作假,出具假数据者。
c.在计控管理、测量设备安装、修理、检定/校准、计量检测中出现责任事故者。d.损坏计控设施,擅自降低测量设备的精度等级以及玩忽职守,致使测量设备失准失修,造成经济损失者。
4.8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见附图 5相关文件
5.1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程序6记录 6.1 培训计划
6.2 计量人员登记表(档案)7 会签栏更改记录
附图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