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继续教育规划
精河县第二小学
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2009—2013年)
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为了切实抓好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根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围绕新观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整合教师教育资源,突出师德教育、“名师”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大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努力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要目标,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二)依法治训的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法》和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法制化管理。
(三)坚持服务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坚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师服务,更新培训理念,调整工作思路。
(四)多元、开放的原则。在加大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小课题研发和校本培训的契机,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各种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多元、开放的培训体系。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1、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敬业精神不断增强;
2、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理论素养进一步提高;
3、教学水平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
5、教育技术能力、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6、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
7、培养一批理念新、能力强、素质好、教学强、具有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二)主要任务
1、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进
一步强化教师培训的“全员”意识,坚持凡是在教育岗位上从事教
师工作的人都应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学校将师德教育作为全员培
训的重点内容,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
教育。
2、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
在新课程岗前培训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培训
工作,尤其是要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引向深入。
3、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
学科地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4、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有关规定,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通过结合教师专业和所代学
科,因地适宜地使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并将集中培训
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专门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积极开发
校本培训课程教材,及时解决校本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
保校本培训的质量。
5、教师骨干培训
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我校将加大教师骨干培训的力度。要结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骨干培训的计
划,确立目标定位和培训内容。通过骨干培训,不断提升我校骨干教
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并在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
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6、新教师培训
认真分析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素质特点,改进新教师培训的方式
和内容,加强新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班主任上岗培训。
开展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班级活动设计
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为
主要内容的、上岗前或上岗后的专题培训。
8、“双语”教师培训
对“双语”教师培训实行分学科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以适
应推进“双语”教学的要求。凡在“双语”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均纳
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9、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
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拓展教
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
1、认真落实(新政发[2003]20号)《关于加快中小学教师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要以政府拨款
为主,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的有关精神。
2、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责
任。
3、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师培训活动。
4、坚持以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培训质量,做好服务。
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教师专业发展需
求,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
制。
6、注重培训的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自修提高相结合,机构培训与教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2009年8月
第二篇:第五个五年管理周期继续教育规划
乌拉斯台乡九年制学校第五轮继续教育规划
(2014— 2018年)
为了切实抓好第五个五年管理周期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坚持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以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为抓手,以提高师德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尼勒克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要目标,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1(二)依法治训的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法》和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快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三)坚持服务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坚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更新培训理念,调整工作思路。
(四)多元、开放的原则。在强化原有培训机构力量的同时,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多元、开放的培训体系。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培训,达到如下目标:
1、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敬业精神不断增强;
2、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理论素养基本具备;
3、教学水平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一线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明显提高;
5、教育技术能力、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6、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
通过骨干培训,达到如下目标:
1、一支理念新、能力强、想干事、会干事的各学科队伍;
2、一支素质好、教学强、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师带头人队伍;
3、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教学能手为中坚,以教学新秀为起航的有影响、有专长、能领军的基础教育骨干团队;
(二)主要任务
1、教师全员培训
教师全员培训是教师培训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教师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全员”意识,坚持凡是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应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要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在新课程岗前培训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培训工作,尤其是要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引向深入。
将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全员培训的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学科地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基本功训练主要是让教师以岗位训练、专业和学科技能训练为主。
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基本方式。在接受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将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校本培训要制定专门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校本培训的质量。学校要加强校本培训计划的管理,积极争取和引入校外资源进入校本培训。
2、教师骨干培训
第五个五年管理周期,我校将加大中小学教师骨干培训的力度。要结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骨干培训的计划,确立目标定位和培训内容。骨干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参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时间结合实际灵活安排。通过骨干培训,不断提升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并在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3、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要适应人事制度改革,适应教师“凡进必讲”的准入制度。要认真分析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素质特点,改进新教师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加强新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班主任上岗培训。实施班主任全员培训,开展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
5、“双语”教师培训 对“双语”教师培训实行分级管理,分层、分级、分学科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以适应推进“双语”教学的要求。
6、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专项教师培训
主要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师现有认知水平与能力结构的差距,或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开设一些专门性的培训项目,旨在弥补教师某些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或强化某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普通话培训、三笔字训练等。
8、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作。到2018年,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100%;其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43%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达到57%以上。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培训网络
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将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教育管理规划之中,并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本着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参加培训。要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依法治教的范畴,切实增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认真组织好各种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进一步理顺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完善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培训责任体系,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校长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明确教师培训机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培训网络,规范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职能的同时,要调动起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尤其是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师培训活动。
(二)强化管理,完善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要严格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将教师开展的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教师教育督导范畴。
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在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与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相结合,把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业务档案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结果是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职称评聘及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校长是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 任人,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规划,做好“五五”周期(2014-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工作。学校每年要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认真完成任务的教师,学校给予通报表扬,对未完成培训任务的在全校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五五”周期(2014-2018年)的中期和最后一年学校对全体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查。
(三)加大投入,确保畅通
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四)深入研究,优化业务指导积极探索,创造新型培训模式
要深入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培要有组织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培训的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坚持校本研修、自修提高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乌拉斯台九年制学校 2014年6月
第三篇:关于对自治区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模版)
关于对《自治区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中期督导检查》的自查报告
根据新教办(2011)56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局的有关部署,以达到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继续教 育工作质量和水平,达到“以差促建”的目的,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全体教师利用集会,认真学习了《自治区教育厅有关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2009-2013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和督导检查的通知等相关政府文件,开展动员教育,统一思想,增强执行继续教育政策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贾晓芝
组员:孙厚明 孔娟 王瑛 崔真真
2、收集完善有关资料,整理并归纳。
3、按照总结工作、查找问题、改进工作的原则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着眼发扬成绩,找差距。
4、制定本单位本周期继续教育工作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5、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花名册管理及电子档案管理。
6、认真填写有关上报表格。
二、师德培训情况
1、成立师德管理组织
2、利用每周一教师例会以及每学期集中学习一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消防法》等。
三、继续教育培训
1、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教师继续培训,三年内共8人次。
2、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测试共13人,合格率达到100%。
四、教师学历培训达标情况
1、截止2011年11月31日,在编在职教师14人,期中少数民族3人.2、高中教师13人,期中少数民族2人,高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 70%,高中教师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13人,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0人。
3、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1人,在读研究生学历1人,在读本科学历3人。
五、存在的问题
1、我校是刚组建的单位,各类资料收集不完整,档案整理不够规范。
2、单位经费较为紧张,许多培训、继续教育费用无法落实。
3、“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塔城市职教中心 2011.11.10
第四篇:第四周期继续教育规划
第四周期继续教育规划
和平区万全道小学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师继续培训的若干规定和我校发展规划的精神,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开放创新的原则,以服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以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为基本形式,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均衡发展、提高质量,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的一流教师队伍,创万小优质教育品牌。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1.全员培训
学习内容
(1)主题一:备好课
学习专题:备课与师德行为、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研究。
(2)主题二:上好课
学习专题: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3)主题三:评好课
学习专题: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4)主题四:命好题
学习专题: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5)主题五:育好人
学习专题: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班主任案例研修。
2.骨干教师培训
学习内容: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的组织与指导;听课评课的理论与艺术,行动研究的方法与策略;课件制作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学习形式: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结合;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问题指导与自觉反思结合。
3.新任教师培训
学习内容:教学基本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和教育综合能力培训。采用通识培训、学科专业培训、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习形式:通过面授、专题讲座、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教学观摩、教学反思、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
四、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
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第四周期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王浩
副组长:赵岩
成员:史洁罗勤姜宁葛玉坡皇甫杰赵敏于小芹
2.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沿袭我区继续教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效与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凡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当年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不能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晋升职称档次。
第五篇:继续教育规划
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学习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能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外与兄弟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培训机构的协同与结合,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寻求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一)全员培训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新时期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班主任》等。每学期集中培训6学时,写出一篇心得体会。
2、新理念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为核心、通识培训、教育理论专著、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每学期集中培训4学时,写出一则教育教学案例或反思。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3、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教学常规培训和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常规培训,是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优化教学各环节设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主要是以远教资源为平台,以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培训书目:聚焦新课程系列丛书等。每学期集中培训12学时,写出一则优秀教育教学设计。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重视科研培训与教育科研紧密的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根据学校、教师个体实际,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信息技术培训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195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男教师和196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女教师要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教育技术的能力,并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等。每学期集中培训8学时,制作优秀教育教学课件。
(二)专项培训 1管理者培训:学校负责人教导主任等管理人员要积极认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集中培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业务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
2、培训者培训: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科教师参加相关的集中培训,或选派到省州进行短期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宗合素质,并能有效组织各种培训和校本培训。
3、农村教师培训:各片区中心校要切实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开展送教下乡、“手拉手”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4、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充分发掘教师潜能,认真选拔教师参加省州县骨干教师培训。
5、新教师培训:学校要加强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新教师参加各级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0学时。
6、学历提高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修来提升学历。
四、培训形式
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层次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校本培训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主学习、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开展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学校内部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观摩,并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聘请校内外名优教师、专家学者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教学研究的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加强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8、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2011年9月底前,完成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自评检查,写出自评报告,迎接省教育厅继续教育办公室的检查验收。
六、考核办法
1、参训教师每年每人集中培训不得少于60不学时,学分不得少于20分即21——25为合格,26——30分为良,31分以上为优。2006——2010年五年汇总,80——100为合格,101——120分为良,121分以上为优。
2、学分折算分项:
(1)学习笔记:每10000字5学分。
(2)论文发表:校级获奖每篇3学分,发表县级获奖4学分,发表州级获奖5分学,省级6学分,国家级7学分,论文以最高奖记学分。
(3)读书心得、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案例每篇1学分。(4)优质课评比获奖:校级2学分,县级4学分,州级6学分,省级8学分,优质课以最高奖记学分。
(5)上示范课每节:校级2学分,县级3学分,州级4学分,省级5学分,国家级6学分。
(6)上辅导课每节: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
(7)教学业务学术交流: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国家级5学分。(8)教育理论考试每及格一科:县级3学分,州级4学分,省级5学分。
(9)教学技能比赛获奖: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国学级10学分。
(10)普通话国家等级测试:合格5学分。(11)五年内学历提升一个层次:5学分。
(12)参加课题研究:校级2学分,县级3学分,州级5学分,省级7学分,国家级10学分。
(13)完成个人专业素质现状分析和个人专业化成长设想1学分。
(14)单项培训合格一科:县级5学分,州级6学分,省级7学分,国家级8学分。
七、保障措施
1、加强对继续教工作的领导
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继教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2、完善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的管理体制
积极配合县教育局继教办公室对学校的指导、考评和督导,认真制定学校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学校保证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5%;把培训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外出培训,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积极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聘请专家学者指导
邀请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县教育局领导对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以增强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5、实行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培训健康发展
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范围,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