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中医医院职工继续教育规划
继续教育规划
医务人员在职业务培训是学校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一种岗位职业培训,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开展科技兴院的重要途径,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客观需要。应按照普遍培养和择优重点培养相结合,先培养通才、后培养专业人才的原则,加强对我院医务人员在职业务教育。
随着现在医学迅猛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才培养成为我院求生存求发展的头等大事。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以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增强我院核心竞争力及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以创建“学习型”医院为工作目标,制定2018—2020年职工继续教育规划:
一、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多年来,大量的医技学课题和临床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但不少专家离退后,中青年专家的培养迫在眉睫。而医学信息迅猛冲击,知识更新势在必行。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除领导重视,人人参与,尚需采取多种形式,同心协力而达到目的。
二、培养方式、方法:
1、人才培养条件 择优原则:挑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身体好、事业心强、学习勤奋,并在工作中成绩优异者特殊培养。对不求上进、不安心本职工作者,经教育有明显改进者方可纳入培养计划。
2、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并针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2.1选送有关人员参加省内外医学院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专题学习班。2.2选送有关人员去国内医学院进修,新建科室或新开展专业优先考虑。2.3支持各类人员报考各类在职成人教育的学习。
2.4支持新技术、新项目的外出短期学习,回来尽快开展工作。2.5积极参加本省市举办的学术会议、培训班及参观学习。2.6由科室正副主任医师或造诣较深的专家指导青年医技护人员结合临床搞科研,要求每一、二年写出总结论文一篇。
2.7要求有中高级职称者,结合临床进行科研,每年应写出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篇。临床科研均需按临床流行病学的规范化要求进行,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水平。
2.8积极支持各级人员阅读、翻译国内外文献,鼓励撰写综述、译文,并可做为年终成果报告内容,调研和笔译能力。
2.9积极支持、鼓励医技护人员申报课题或参加研究院及协作单位有关课题的研究,开阔视野,提高水平。
2.10积极参加各种会诊、病历讨论、死亡讨论等医疗实践活动。2.11积极支持各类人员撰写科普、新项目说明、业务宣传广告等,从多方面角度提高人员素质。
3、建立成绩考核制度及奖惩办法
3.1医务科、护理部认真组织三基考试,并将成绩收入技术档案。3.2病案管理委员会对病历、处方等评审打分。按医院规定奖励优秀者,惩罚不合格者。
3.3对工作成绩优异、科研成果大,推荐申报提前晋级或晋升。3.4对不称职或无进取心,不好好工作、不努力学习者,应以教育为主,改进提高;对屡教不改者,应予不聘或解聘。
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计划:
1、住院医师: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二年,第二阶段三年。
1.1第一年 住院医师: 1.1.1在高年资医师指导下,要求对大病历书写整洁、规范,内容充实,诊断用语明确。熟悉医嘱书写及对症处理一些症状,掌握常用药品的药理作 用,剂量及副作用。
1.1.2基本掌握一般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一般急诊的处理。
1.1.3掌握一般常规护理:如晨间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打针送药、各种表格记录,热冷敷、下胃管、导尿、输液及标本处理等。
1.1.4掌握一般及特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
1.1.5掌握一般治疗操作及中医技术基本操作。如静脉切开、胸腹穿、石膏及小夹板的应用、换药、拔罐、艾灸、针灸等,由上级医师指导完成。
1.2第二年:住院医师:通过临床实践,在第一年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诊疗工作,适当提高理论水平。
1.2.1进一步掌握一般疾病诊断治疗及急诊处理。
1.2.2特殊检查:如CT、B超等应用范围,并能阅读检查报告。掌握本院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特殊仪器的使用和用途。
1.2.3理论学习。由高年医师讲授专业理论,掌握本科疾病的诊断要点、病因、发病机理及处理原则。除参加本科组织业务学习外,并要求参加医院组织的专题讲座。
1.2.4加强理论学习,医院除定期举办基础理论知识讲座外,提供各类专业杂志及刊物,不断提高医师的阅读能力。
1.2.5教学能力:有带领实习生的能力,对实习生的病历进行修改。1.3第三年 住院医师:熟悉临床诊疗工作,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其他有关学科知识,学习临床科研,参加部分教学工作。
1.3.1掌握比较复杂的疾病诊断处理,在高年医师带领下,能处理一般院内会诊。
1.3.2特殊检查:初步掌握CT、B超等大型仪器的诊断和报告分析。1.3.3对三年以上的住院医师,要求具有一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能力,能独立处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担任实习、进修医师的讲课,在上 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一般的科研工作。
2、主治医师:要求能独立处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全面组织实施医疗工作,有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
2.1能独立处理较复杂的病例,完成院内会诊,能解决本专业疑难病例的诊治和指导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工作。
2.2能熟练掌握和操作本专业的各种仪器检查,并结合临床准确分析结果。
2.3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担任或参加1-2项科研课题,每年书写论文1-2篇。
2.4积极参加知识更新班、培训班,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动态、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
2.5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副主任医师:
3.1通晓本专业理论,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技术发展情况,吸取最新科研成就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
3.2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技术工作经验,对疑难危重病人能正确处理,参加事故鉴定。
3.3掌握一门外语,借助词典可阅读专业书刊。3.4每年要撰写1-2篇论文,或著作专业书籍。
3.5知道本科全面业务,如医疗、科研和教学,培养高级人才。
4、主任医师:
4.1精通本专科理论,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技术发展情况及动态,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2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解决本学科疑难问题,成交事故鉴定。4.3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阅读专业书刊及摘写校对译文。4.4每年要撰写1-2篇论文在省和国家级杂志发表或著作专业书籍。4.5善于指导本科全面业务,能为医疗、科研和教学培养出高级人才。
5、护士
5.1护士(毕业1-2年)
5.1.1巩固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加强基本功锻炼,扎实地做好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3.1.2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5.1.3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熟悉各班护理工作及各项常规制度。
5.1.4学习外语掌握本专业的常见术语及会话。5.1.5学习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及美学的一般常识。5.2护士(毕业3-4年)
5.2.1熟悉专科医学理论、护理理论及疾病防治知识。
5.2.2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并能制定护理计划。5.2.3能熟练的配合抢救工作,掌握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原则。5.2.4总结护理工作经验,并能指导护生进行实习。5.2.5借助词典能初步阅读本学科外外文书刊。
5.2.6掌握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及美学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5.3护士(毕业5年以上)
5.3.1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本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并能指导下级护士和学生进行工作。
5.3.2能掌握各种抢救护理技术操作,独立解决本科疾病护理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5.3.3初步掌握本科新技术、新疗法的配合护理。5.3.4熟悉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5.3.5初步掌握护理管理、科研和教学方法,每人每年写出护理经验总结成论文1-2篇。
5.3.6能借助词典阅读本科外文书刊。
5.3.7能运用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及美学知识,指导临床工作。5.4护师
5.4.1熟悉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理论达到大专水平。
5.4.2熟悉本科疾病的防治及护理,掌握本科有关的护理知识。5.4.3熟悉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
5.4.4具有科学管理病房的能力。并能总结经验和写论文。5.4.5能担任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5.4.6能阅读本学科外文书刊,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5.5主管护师
5.5.1具有较全面得理论知识,通晓本学科的护理理论,掌握有关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理论。
5.5.2掌握一门专业外文,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5.5.3具有课堂教学能力。
5.5.4能从事科研工作,并能指导下级护师的进展情况。5.6副主任护师
5.6.1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通晓本学科的护理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吸取最新的科研成就和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6.2掌握一门专业外语,借助专业字典能阅读专业书籍。
5.6.3具有讲课教学能力,并能组织实施完成教学任务,能培养高级人才。
5.6.4每年写出1-2篇论文,或著作专业书籍。5.6.5从事科研、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能知道下级护师进行科研。
6、医技科室
根据各科室人员的具体情况,结合科室特点,按照医师及护师的要求,由各科制定及要求及实践方案。医院总要求医技人员:
6.1技术员经3年达技士水平。6.2技士经3年达技师水平。6.3技师经5年达主管技师水平。6.4主管技师经5年达副主任技师水平。6.5副主任技师经5年达主任技师水平。
注:医技人员晋升按国家规定的评审条件,并由中辐院或总公司评审合格才能取得资格。
四、具体考核措施:
1、每年交一次业务总结,外出学习回来学习成绩单或心得。
2、低年住院医师第一年要完成大病历50份,每份病历要经过上级医师审阅评定。包括:⑴病历是否完整;⑵内容是否真实;⑶观察是否合乎逻辑,有无突出见解、创新,字迹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
3、理论学习:按每年理论学习要求,成绩合格纳入绩效。
4、医院每年进行一次考试。
2018年6月12日
第二篇:继续教育规划
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学习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能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外与兄弟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培训机构的协同与结合,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寻求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一)全员培训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新时期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班主任》等。每学期集中培训6学时,写出一篇心得体会。
2、新理念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为核心、通识培训、教育理论专著、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每学期集中培训4学时,写出一则教育教学案例或反思。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3、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教学常规培训和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常规培训,是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优化教学各环节设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主要是以远教资源为平台,以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培训书目:聚焦新课程系列丛书等。每学期集中培训12学时,写出一则优秀教育教学设计。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重视科研培训与教育科研紧密的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根据学校、教师个体实际,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信息技术培训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195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男教师和196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女教师要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教育技术的能力,并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等。每学期集中培训8学时,制作优秀教育教学课件。
(二)专项培训 1管理者培训:学校负责人教导主任等管理人员要积极认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集中培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业务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
2、培训者培训: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科教师参加相关的集中培训,或选派到省州进行短期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宗合素质,并能有效组织各种培训和校本培训。
3、农村教师培训:各片区中心校要切实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开展送教下乡、“手拉手”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4、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充分发掘教师潜能,认真选拔教师参加省州县骨干教师培训。
5、新教师培训:学校要加强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新教师参加各级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0学时。
6、学历提高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修来提升学历。
四、培训形式
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层次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校本培训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主学习、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开展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学校内部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观摩,并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聘请校内外名优教师、专家学者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教学研究的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加强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8、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2011年9月底前,完成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自评检查,写出自评报告,迎接省教育厅继续教育办公室的检查验收。
六、考核办法
1、参训教师每年每人集中培训不得少于60不学时,学分不得少于20分即21——25为合格,26——30分为良,31分以上为优。2006——2010年五年汇总,80——100为合格,101——120分为良,121分以上为优。
2、学分折算分项:
(1)学习笔记:每10000字5学分。
(2)论文发表:校级获奖每篇3学分,发表县级获奖4学分,发表州级获奖5分学,省级6学分,国家级7学分,论文以最高奖记学分。
(3)读书心得、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案例每篇1学分。(4)优质课评比获奖:校级2学分,县级4学分,州级6学分,省级8学分,优质课以最高奖记学分。
(5)上示范课每节:校级2学分,县级3学分,州级4学分,省级5学分,国家级6学分。
(6)上辅导课每节: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
(7)教学业务学术交流: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国家级5学分。(8)教育理论考试每及格一科:县级3学分,州级4学分,省级5学分。
(9)教学技能比赛获奖:校级1学分,县级2学分,州级3学分,省级4学分,国学级10学分。
(10)普通话国家等级测试:合格5学分。(11)五年内学历提升一个层次:5学分。
(12)参加课题研究:校级2学分,县级3学分,州级5学分,省级7学分,国家级10学分。
(13)完成个人专业素质现状分析和个人专业化成长设想1学分。
(14)单项培训合格一科:县级5学分,州级6学分,省级7学分,国家级8学分。
七、保障措施
1、加强对继续教工作的领导
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继教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2、完善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的管理体制
积极配合县教育局继教办公室对学校的指导、考评和督导,认真制定学校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学校保证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5%;把培训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外出培训,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积极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聘请专家学者指导
邀请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县教育局领导对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以增强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5、实行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培训健康发展
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范围,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
第三篇:2012继续医学教育规划
2012年宝清县
人民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规划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继续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到学分档案的管理、进修管理等工作,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2012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规划。
总体目标: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12继续医学教育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技术指导、会诊、带教),“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及院内组织专题学术讲座,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内定期业务学习。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诊疗水平,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临床教学活动,保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继续加大继续医学教育投入,积极鼓励多学科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加强省级以上高级别项目的申报,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
一、积极组织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鼓励、引导有能力的科室骨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申报国家、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等级。组织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学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本将选送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要求进修学习归来人员,必须科室内讲课新知识、新技术。
三.有计划的安排各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省、市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班等,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科主任、护士长业务查房制度,要求科主任、护士长查房1-2次/周,并且科室内有记录,并作为科室质控检查内容之一,年终考核、评优的标准之一。
五、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形式取得高层次学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各级医师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六、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在各种期刊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每年至少有一人以上发表论文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七、鼓励各科室及个人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确实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年终评议后授予“科技奖”。
八、医务科制定医院中长期及短期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特色专科。
九、积极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举办,每月至少组织2次专题讲座。
十、做好学分档案的管理工作,按规定授予学分,学分档案登记在册。保证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100%。
宝清县人民医院
2012年3月7日
第四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坚持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以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为抓手,以提高师德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要目标,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二)依法治训的原则。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法》和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快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三)坚持服务的原则。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坚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更新培训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四)多元、开放的原则。
在强化原有培训机构力量的同时,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多元、开放的培训体系。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培训,达到如下目标:
1、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敬业精神不断增强;
2、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理论素养基本具备;
3、教学水平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教育技术能力、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5、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
通过骨干培训,达到如下目标:
1、一支理念新、能力强、想干事、会干事的各学科队伍;
2、一支素质好、教学强、具有示范作用的农牧区教师带头人队伍;
3、一支以名师为龙头,各级骨干教师为中坚的有影响、有专长、能领军的基础教育骨干团队;
4、一支能力强、善研究、能创新、受欢迎的培训者团队。
(二)主要任务
1、教师全员培训
教师全员培训是教师培训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教师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全员”意识,坚持凡是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应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培训院校和教师任职学校要将师德教育作为全员培训的重点内容,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新课程培训仍是贯穿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要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在新课程岗前培训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培训工作,尤其是要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引向深入。
将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全员培训的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学科地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基本功训练主要依托教师所在学校,以岗位训练、专业和学科技能训练为主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有关规定,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使符合年龄要求的教师接受规定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2、教师骨干培训
要结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骨干培训的计划,确立目标定位和培训内容。骨干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
3、班主任上岗培训。实施班主任全员培训,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上岗培训制度,开展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内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培训网络
(二)强化管理,完善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三)加大投入,确保畅通,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四)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五)深入研究,优化业务指导积极探索,创造新型培训模式
第五篇:十二五继续教育规划
松林坡乡中心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
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十二五”是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松林坡乡教育事业应立足于分析现状,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安排的相关工作任务,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主题,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分级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坚持创新,加强协调,全面推进全乡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十二五”的教师培训工作要以提升教师师德、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具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高质量完成全乡每位教师五年共360学时的全员岗位培训任务,完成新录用教师一年12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任务。
2、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构建高效的校本研修服务体系,确保完成每人每年24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进一步规范校本研修工作,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3、进一步提高全乡教师学历水平,使全乡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大专化。并逐渐向本科化和更高学历发展。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形成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健全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模式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创师训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以学科培养计划为龙头,形成分层分类培养机制,构建覆盖全员的教师培训新体系。
根据公平均衡原则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十二五”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构建分层分类、覆盖全员的教师培训新体系,以保障全体教师获得高质量、个性化的岗位培训。“十二五”期间,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将以专业发展阶段为导向,分为新教师培训、初级教师培训、中级教师培训。各级培训按学科分类组织,将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岗位培训的有序体系。
1、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本计划由新教师培训、初级教师培训两部分组成。根据上级要求,每位新录用的教师均需接受120学时的入职培训。已完成入职培训的青年教师,在其任教2—6年期间将接受初级教师培训,培训以课堂教学设计与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
2、中青年骨干教师成才计划
本计划以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为主要对象,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问题研讨、反思交流、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使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不断前行为主要目的。通过培训,引导教师学会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不断积累、提炼教学经验,参与教学理论的研讨过程,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形态,促使中青年教师向专业成熟型教师发展。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并鼓励其参评省、地、县学科骨干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以校本研修示范计划为着力点,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机制,构建立足自主的教师培训新机制。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培训机制的根本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需求差异,提高参训教师的自主选择性。以校本研修示范计划为突破口,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和上级部门对教育的规范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上下联动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在五年内修满规定的360学分。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特点和需求制定五年学习计划。引导教师成为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高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学习计划可从学历进修计划、职业技能达标计划、课题研究计划、阅读计划等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拟定自生学习计划。学校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管理,对教师的发展过程进行指导;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和经费条件,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每学年对教师的发展目标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做好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工作。
(三)以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为抓手,形成团队共进的研修机制,开拓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新渠道。
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是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要动向。“十二五”教师培训要整合各级网络资源,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为抓手,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各校、点应以“国培计划”“远程班主任培训”为依托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团队共进、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
四、保障机制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点要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加强对教师参训的教育和管理,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责任制,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继续加大经费投入
各校、点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各校年初预算,按不少于生均公用经费的5%预算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并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3、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各校、点教务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成立本校教师校本培训机构,根据实情认真选好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应认真备课并作好本校教师校本培训。教务处注重过程的监督和资料的归档整理。各校、点应认真培养本校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为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实施培训项目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4、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坚持“五年一周期”的区域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加强培训工作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教师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五、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1年11月—12月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认真组织学习省、地、县有关文件,领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培训规划、计划。
2、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底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全面自学和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
3、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月—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5月底前迎接乡“继教工程”检查验收;2015年6月底前,迎接县 “继教工程”的检查验收;2015年9月底前,迎接地区的检查验收;2015年10—12月,接受省的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