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芦柞中学教科研培训学习制度
芦柞中学教科研培训学习制度
一、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各种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
二、教科室鼓励支持教师定期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参加培训学习机会;教科室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
三、教师必须参加本区教科室组织的各种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参加结业考试,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把培训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实行定期外出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外出培训,其他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外出培训,所需费用(培训费、差旅费、资料费)均由所在单位报销。
五、实行培训结果汇报制度。外出培训结束后,须对培训内容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反馈、交流、推广。
六、教师培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突破口,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针,立足我县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充分研究课改理论,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
七、培训以引导教师重视研究课堂教学为目的,促进教师加强教学总结、反思,认真分析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注重实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为衡量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加强课题立项与研究,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八、学校教科室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芦柞中学教科室
2011年9月2日
第二篇:芦柞中学教科研成果评奖制度
芦柞中学教科研成果评奖制度
第一条:为奖励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科研成果的界定:
1、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结题。
2、经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具有统一书号且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专著。
3、在具有全国统一邮发代号或经上级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出版的内部报刊上发表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4、在县以上教育部门或有关科室组织的交流,研讨会上进行的经验交流、举行的公开课。
5、在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的教师及辅导教师;在县级以上组织的学生学科竞赛、技能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辅导教师、教师地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参赛教师。
6、在县级以上组织的教学论文、优质教案、自制教具、课件制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论文、教案、教具、课件。
第三条:教师必须主动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上交教科室,不及时上交者视为放弃教科研成果奖申请权,不再为其入档、计奖。奖励标准:
第四条: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家、省、市、区级推广,分别奖励课题组成员年终量化总分加入10分、8分、6分、4分。
第五条:在国家、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首位作者年终量化总分加入10分、8分、6分、4分。一件作品多次奖励,以最高奖次为准,不重复计奖。
第六条:在国家、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讲说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的,按年终量化总分加入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
第七条:在国家、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经验介绍及公开课按国家、省、市、区级分别奖励6分、5分、4分、3分。
第八条:本制度自教代会通过之日起实行。
第九条:本制度由学校教科室负责解释。
芦柞中学教科室
2011-9-2
第三篇:芦柞小学汇报材料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一年来,我们根据芦柞镇小学的实际,科学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有力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下面就我校教育教学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构建平台,打造学科优势,引领教师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
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落实“六个一”制度。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教师个人备课突出实效,形式多样,根据教师实际可采用手写备课(新教师必须手写)、电子备课加书头备课卡、书头备课、旧案新用几种形式。
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学校建立了学校的公共邮箱和QQ群,方便各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 1
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3、磨上课:
一是抓住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学校通过举办“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青年教师教学策略培训会”、“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外出学习汇报课”等活动,结合片区联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素质。
二是从农村小学基础最薄弱的英语学科入手,动员青年教师立足岗位,立足农村现状,开展英语学科特色教育。以学区西哨小学为试点。经过连续三届青年骨干教师的不懈努力,西哨小学的英语各年级学生英语平均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口语技能流利、会话应答自如。在今年全市的教学督导工作中,英语抽测成绩取得了全市联办小学第一名的好成绩。
4、促交流:
①落实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学校建立了行政领导点评课制度,每学期听课不低于30节次;教导处同志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③积极派谴教师外出学习,教研室安排的培训学习,积极参加,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一年来,我镇外派青年教师研修学习120多人次,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11节次。并要求各学区、教学点负责人给青年教师定目标、压担子,有的放矢地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好校本教研,撰写好课改论文、教学随笔。
团队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在2013年我们镇教师参加市县各科优质课评比共计7人,其中朱丛敬、任相娟获市级二等奖,杨海燕、王庆妙、李高英获县级一等奖,王朝侠、邵珠华获县级二等奖;朱丛敬执教县级语文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获县级二等奖以上共计 8 篇,发表论文 2 篇;开展各学科课题研究共计 5 个,结题 5 个。辅导培养学生参加县级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和经典诵读活动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5、重分析
重视每一次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和期末检测分析。目的是找出差距,找出不足。对成绩差的学科,业务校长要对任课教师进行谈话。
二、以学区为试点,依托学科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我镇由于各种原因,师资力量匮乏,在校生3300人,在编教师仅128人,老教师多、新教师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为彻底改善落后面貌,我镇立足实际,努力
寻求突破点,试图打造学科优势从而引领全镇教学发展。
利用县教体局分配到岗的优秀师范毕业生特长,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尽其所能,挖掘潜力,逐渐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教学中坚力量。为了打造学科优势,我镇从农村小学基础最薄弱的英语学科入手,动员青年教师立足岗位,立足农村现状,开展英语学科特色教育。并以芦柞镇较偏远学区西哨小学为试点。强化各学区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芦柞镇小学教师的上课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争课上、比着干的浓厚氛围。
在西哨小学英语学科的示范引领下,学校各科成绩都显著提高,在2013年市教学视导抽考中,西哨小学取得了四年级英语全市第一名、五年级数学第八名的成绩。在的英语期末测试中,虽然西哨小学五、六年级均以优秀率100%的成绩居于全镇领头羊位置,但是南哨小学,四年级以班级平均分91.07的成绩首次超越西哨小学。其他学校的青年教师更是充满了干劲,一时间芦柞镇形成了“比超先进,勇追西哨”的竞争氛围。
三、确立教学的核心地位,落实激励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学校班子全员抓教学,实行校领导包学区、教学管理人员下村小坐班、推门听课和听评课制度,教干深入责任学校教学一线,把工作做到课堂上,了解教情、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有效监控。
2、抓实教学常规的检查、总结、反馈、量化和评价。修订了《芦柞镇中心小学教师综合量化方案》,使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更合理,突出教学的核心地位,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教师定期进行学情调研,落实分层教学,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和后进生的转化。
4、完善教学管理体系,重视学区学校教研组的作用,细化制度,健全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成绩的赋分比重,并在评优树先中使用成绩作为依据。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年底,学校拿出2余万元,根据成绩及时兑现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厚积薄发的芦柞镇中心小学始终深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对课程改革,对教学成绩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芦柞镇小学的教学质量是我镇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
兰陵县芦柞镇中心小学
2014/2/24
第四篇:中学教科研2010
巨宝一中教科研工作计划(2010---2011年第二学期)
巨宝一中2011年3月4日
巨宝一中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抓手,务实“十
二.五”课题研究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科研兴校”、“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档次。立足实践,面向未来,在全校大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有新的突破,让更多的教师创造辉煌,使我校的教科研水平跨上更高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以课题研究为重心,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抓实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指导工作。着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做好市、县级“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分类要求,分层推进。确保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沿着规范、科学的轨道良性发展并取得优异的成果。积极鼓励教师开创性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实施教育现代化。
3.认真做好广大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进修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理论修养。
4.强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教科研理念。大力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采用新颖可行的教学方式手段。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发挥组长的协调功能。努力创设教科研氛围,努力打造教研型教师,科研型学校。继续做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架设迅速成长舞台,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三、工作重点:
(一)明确组织形式,加强教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教科室确立“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备题组长——教师个人” 四级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使学校教科研任务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形成一套畅通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使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开展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导向性。本学期教科室在学校的整体工作指导下还将修订、制定出一系列教科研规章制度,形成教研工作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有序、积极地开展。
(二)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发挥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1、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讨、读书学习的固定时间,为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学期要进一步增强教研活动内容的针对性,从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安排内容,专时专用,使教师们通过业务学习有所得(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有所思(联系工作实际的思考)、有所为(学习指导下的教师实践)。
2、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最基层组织,也是最具活力和实效的组织。本学期,部分业务学习内容安排的指导原则是“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较深入的主题研究,以点带面,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现在和未来校本教研的发展方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各教研组要严肃制定和严格地执行教研活动“主题化”的实施方案,使活动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管理,制定教研工作制度,做到“五定”(定时、定点、定要求、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和“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要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4、教研组要严格学习纪律,严肃学习态度,为积极主动发展的教师营造更宽松的环境,为目标不明确教师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为懈怠应付的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逐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通过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努力使教研组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师“教研”、“科研”、“培训”基地。
5、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特别说明。集体备课主要进行单元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研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写好教案。
6、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必须保质保量。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行政领导听课后,应认真参加评课。继续采取教师相互“推门听课”的方法监督、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特别欢迎广大教师随时进入行政领导的课堂听课。
(三)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规范教育科研的管理。
1、扎实搞好课题研究。做好已有的及个人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过程管理,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注重课堂实践和个案积累、理论感悟与实践创新、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课题组要明确分工,科研小组落实责任,细化研究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目标,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在学期结束时进行阶段小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专家评估,并以此为契机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一支科研骨干队伍。
2、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创设教科研氛围,鼓励教师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收集科研信息,发动全体教师积极撰写课改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鼓励教师笔耕的积极性,努力当好教育科研的服务者和组织者,并倡导广大教师大胆地向全国各地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科研气息更加强烈。
3、在继续抓好原有的立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本学期各教研组各教师应积极申报市级以上新的立项教科研课题,力争人人有课题。
4、内引外联加强校际交流。继续以“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加强校际教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校际教研,充分发挥我校在学区乃至全市的辐射作用。要积极发挥校本资源优势,要发挥学校现有的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开展校本专题讲座、教师座谈等活动。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未来的希望,学校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有锻炼和实践的机会。青年教师自己应该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老教师的课,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每学期力争一篇以上的论文获奖或发表。
新的学期,新的课程,新的理念,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我们坚信,有上级教研部门的悉心指导,有学校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有全校教师务实创新的教科研工作态度,我们一定会走进新课程,开创新境界,结出新硕果,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而作出新的探索。
第五篇:培训学习制度
沈伦镇中心园教师培训学习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一、出勤要求:培训期间,按时参加学习,不准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准请假。
二、纪律要求:培训期间不准随便讲话,严禁随意出入,不准乱扔纸屑、垃圾,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三、学习要求: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参加培训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并能根据培训学习内容,按规定内容写好学习心得。
四、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领域的突出特长。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对业余进修或自修(本专业)成绩合格及获得有关证书者,幼儿园可负担部分费用。
五、提倡互帮、互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要带徒弟,传授经验。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自弹自唱、讲故事、舞蹈、写字等,并进行考核评比。
六、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师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五、每学期进行一次“骨干教师”的评比。有计划的组织和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园内学习、外出学习、参观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