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1刘科伟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书末附录两篇专门研究重点城市发展的论文。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城市发展为区域中心的必然性,强调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城市在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陕西城市的起源、发展历史,从夏商周直到90年代初,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以近现代为重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
第三章主要对陕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陕西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够突出;多数城市的职能还处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水平,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中间层次弱缺;城市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域结构亟待调整等。
第四章主要从影响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区位条件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与区位条件是影响陕西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要宏观区域因素,而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微观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发展、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模型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相吻合的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陕西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陕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系作了展望。指出必须根据区域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及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的发展、分布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还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应以区域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区域(如矿产资源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区等)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上,除继续有控制(主要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用地过多,环境污染)地发展首位特大城市西安外,加快发展宝鸡、汉中、渭南、榆林、延安、商州、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新的建制市。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为实现所设想的陕西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发展应该重点做的几方面工作。包括:(1)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2)加快陕北、陕南和渭北能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3)加快以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电力、通讯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条件。(5)搞好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划,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建设。
1本书由王圣学、刘科伟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9年12月获陕西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第二篇:城市经济区划研究城市发展路径探讨
城市经济区划研究与探讨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5]魏崇辉著 2006 行政区划窠臼内的中国经济区划2006特区经济
第三篇: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很早就有学者提了出来,但未引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的重视,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讨论的深入和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重视程度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二是研究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三是研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具体的制约因素,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四是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制度选择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利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相关制度或发展模式;五是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功能进行医学方面的技术性研究。经过深入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目前国内对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多停留于概念探讨、简单介绍,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本文尝试通过综合各个方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深入研究,能够比较深入地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了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及国内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理论,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的角度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同时运用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在资料的收集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本研究不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资料,还收集了中央和地方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通过卫生部网站,收集了近年来有关的数据资料,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充实、可信的数据支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是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回顾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首先对本文涉及的相关专业名词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然后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扩大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需求、优化其医疗服务消费结构、改善其医疗服务消费环境联系起来,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通过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机
构设置、服务功能、补偿机制、导向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同时分析归纳前人研究的思路和成果,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因素均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努力探明每个因素如何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第四部分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英、德、美三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摒弃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做法,为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部分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参考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提出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借鉴价值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角度上的创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社会共同的焦点话题,许多学者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些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医疗系统内的专家,他们大多数是站在技术层面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另一部分学者虽然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研究探讨,但是只局限在医疗卫生领域内,没有和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相结合。本文拟将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结合起来,从社会学的角度并运用消费经济学作为理论框架,研究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国外一些国家成熟经验的介绍引进上,并没有考虑国外这些成功做法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影响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制约因素上,但是研究不够深入同时也缺乏与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有的学者则只是针对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某一个具体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缺乏全面性。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综合了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在内容上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逐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联系在一起,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学习借鉴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没有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某个城市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第二,国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较难收集,因此本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较少。第三,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文对于医学方面比较专业的内容还缺乏深入和透彻的说明,所作研究仅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没有涉及具体医学领域。
第四篇: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精选)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 2011级本科 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海洋科技中心,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面积1.3745万平方千米,人口696万。烟台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烟台地形多低山丘陵,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河网发达,中小河流众多,土地肥沃,盛产葡萄、苹果、大樱桃、梨和蓝莓;烟台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小麦、玉米育种基地,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无毒苗木繁育基地;烟台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酿酒葡萄、葡萄酒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基地。
青岛烟台同处胶东半岛,自然条件差异不大,人文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影响程度较深。
1.2 青岛、烟台的城市发展史
1.2.1 青岛的城市演变历程
1891年清政府调登州市总兵章高元驻防青岛,在青岛的村东侧建总兵衙门,青岛建制开始并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传统市镇,至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胶州湾,青岛成为德国殖民地,开始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2
德国选择青岛作为殖民地基于胶州湾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德国专家通过多方位的考察和论证,确定了胶州湾的未来重要性,决定以青岛为据点进行争霸远东的计划。但青岛虽有区位优势,可这种潜力要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仍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和港口连接内地的交通线所以的占领青岛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建港筑路活动。
现在与许多城市的形成都基于港口和铁路的建设,而青岛能够后来居上,优势在于一是港口建设的先进性,二是港口、铁路、城市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青岛港的所有设施都是按照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设计建设的,青岛的另一优势在于铁路线直接铺到港口内的码头上,使货物运输非常方便,同时铁路线沿城市边缘从港口和市区之间穿过,以尽端的方式深入市区内部。一方面方便港口对货物运输和城市客流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沿城市边缘布置,将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干扰降到最小,从而使铁路、港口、城市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不相互干扰的理想状态。3
青岛市虽然进行现代化建设,但市区乡区发展极其不平衡,直到1931年沈红烈任市长才取得重大突破。沈红烈是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实施的一套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思路,认识到“都市之繁荣,实以乡村为基础,若四境不治,则市区亦决不能永葆繁荣”的道理,他任期内青岛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确定了它在中国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成为青岛城市发展使得一个重要时期。4
1981年青岛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6年成为计划单列市,至此开始全面建设青岛时期—从西到东大青岛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
1.2.2 烟台的城市发展历程
烟台城镇的萌芽是以清朝道光初年恢复海上漕粮运输为标志的,烟台商品经济逐渐活跃起来,促进了城镇的不断发展。但总的来看,烟台最初的城市功能是为军事服务的,随着海上商贸的发展,烟台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可由于受到封建政权的制约,城市的经济功能难以得到较大发挥。近代以前,山东的经济中心仍以济南为中心的鲁中西部,烟台经济比较落后。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增开山东登州在内的10个沿海沿江城市为通商口岸,1861年登州改为烟台,正式对外开放。烟台的被迫开放,打破了烟台甚至整个山东封闭自守的状态,对山东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烟台开埠以后各方面迅速发展,商贸繁盛、近代工业初现、洋行与金融产业应运而生、交通通讯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改观、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等等。5
1.3 青岛、烟台的现状
1.3.1 青岛的经济发展现状
青岛围绕构建以蓝色、高端、新兴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青岛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七大工业产业基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26.08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99.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8%;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424.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3.7%;海洋经济增加值1114.4亿元,增长19.9%,占GDP比重为15.3%。6
青岛着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科技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青岛是山东省金融行业种类最齐全、外资银行最密集的城市,正在建设金融聚集区和区域型财产管理中心;青岛盛产粮食、花生、林果、畜产品和水产品,是中国最北的种茶基地;青岛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蜚声中外的企业和品牌。
“青岛啤酒”久负盛名,历经百年而不衰,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之一。许多国际友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才了解青岛的,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了积极作用。海尔则而是世界白色家电领域的第一品牌,据统计,海尔以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公布的“2012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企业50强”榜单中,海尔排名第八位,与苹果、谷歌等一起进入十强,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
青岛的旅游业也是久负盛名,自然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八大关、五四广场、栈桥、崂山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2014年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每年八月的青岛啤酒节更加带动青岛经济的发展。
1.3.2 烟台的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烟台国内生产总值5281.38亿元,列全国第21,位居省内第二位,仅次于青岛。烟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2012年烟台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依次为7.2%、56.5%、36.3%,属于典型二三一结构,食品、机械、黄金、电子是烟台市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较快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雏形。同时形成了汽车、电脑、手机、船舶及海洋工程、葡萄酒、黄金、新型铝材、核电设备、聚氨酯、新型化纤等10个产品集群。7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为经济结构清晰合理、产业结构高端强劲、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市个性鲜明朝气的创新型、现代化、靓丽闻名的海滨新城。建成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导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者,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重要城市群、经济带的关键支撑点,国家生态工业、宜居宜业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
都市农业非常发达,有位于烟台开发区的鼎丰生态科技园,那里是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旅游观光、餐饮及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烟台农博园则是烟台农科院兴办的一处国家AAA级农业观光旅游景区,集农业科技推广、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于一体,寓科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整个园区以“农业科技旅游”为主线,以瓜果花菜为载体,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风采才与魅力。
南山集团地处龙口市东江镇,是一处村企合一的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是全国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第166位,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36亿。目前南山集团旗下共有三大园区、十三个居民生活区、52家子公司以及三家上市公司。拥有能源、铝业、房地产、旅游、教育、纺织、建材、葡萄酒等八大主导产业。2 青岛、烟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
为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当前青岛争议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8
“全域统筹”—推进城乡统筹、陆海统筹,统筹全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以环胶州湾的青岛、黄岛和红岛形成都市核心区,以胶州、即墨、平度、莱西、董家口、新航空港、世园会周边、新河、姜山、鳌山湾蓝色硅谷等10个新城组团构成为次中心城市,以50个左右重点小城镇为为基础,辐射带动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以此推动全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联动”—以胶州湾东岸青岛、西岸黄岛、北岸红岛为都市核心区。东岸青岛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护历史风貌,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黄岛城区,依托西海岸经济新区的综合优势,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城区;北岸红岛城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重在做高做新,建设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
“轴带展开”—以城市核心区为起点,以骨干复合交通廊道为依托,沿“一轴三带”向纵深拓展。“一轴”,即以大沽河为生态中轴,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贯穿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集聚带,打造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三带”,即滨海蓝色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
“生态间隔”—城市核心区及城市组团内部、各城市组团之间,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耕地及各类自然保护区等实施生态间隔,严格保护环境,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组图发展”—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形成若干与都市核心区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城市组团。
2.2 烟台的城市发展战略
烟台市的总体规划: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快速交通体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构筑山、城、海、岛相融的布局,保护生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建立空间充裕、规划到位、发展有序、超前灵活的城市用地控制体系,增强规划弹性,适应超期常规发展的需要。
烟台规划的范围是莱山机场东西方向以北至海滨,东到牟平沁水河和养马岛,西至福山区八角乡和蓬莱市大季家镇,总面积470平方公里。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以烟威、烟青、烟福一级干线公路为轴线,拓展东西两翼,贯穿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色分割,组成滨海组团式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总体划分为芝罘、福山、开发区、黄务、莱山、初家、牟平、八角八个组团。各组团自然分隔,有机联系。青岛烟台城市发展的主要差异
青岛和烟台相比更具开放性,城市包容性更强,所以青岛不只有海尔、青啤等国际性大企业,也有一系列中小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并且青岛企业大部分开展工业旅游项目,一方面有利于民众了解企业文化,扩大企业名气,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收;但烟台政府主要注重引进外资,扶持大企业,缺少对本土中小企业的保护,难以形成产业链。同时青岛有很好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而烟台的城市规划则太过官方,句句不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缺乏实干性和创新性。烟台在今后的发展上须从全局系统综合,站在长远角度上处理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媛媛、张霞等,青岛与烟台两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初探[M] 科技信息专题论述 [2]王守中、郭大仁,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宋连威,青岛城市的形成,青岛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4]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B]城市规划会刊,2003年第一期 [5]曲洋,烟台开埠以来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5月 [6]尚杰,青岛海岸线规划利用与城市发展[A],海岸工程,2005年12月
[7]李东泉,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A]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4月
[8]王建波,烟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D],同济大学,2006年3月
第五篇:陕西国内游发展
从统计结果分析陕西国内旅游业发展
从07、08年两年的国内游客前十五名统计图来看,陕西国内旅游排名较后,两年均排在十五名,国内旅游收入也相对较低。同时也可从表内看出,08年相对07年并无较大进步,近几年陕西的旅游也出现了停滞的局面。
在旅游业初出兴起的时期,陕西主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国内一大批游客,旅游业发展兴旺,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是随着各地旅游业多种方式的发展,陕西旅游业逐渐落后,而同为西部省份的四川、云南等地的旅游业却出现了一派繁华的景象,近几年来迅速赶超陕西,成为接待国内游客的大省。
原因或许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环境与以往不同,旅游业初出兴起之时,人们对于文化历史较为感兴趣,而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刚好符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国内旅游业当然兴旺发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游客越来越注重精神的放松以及旅游活动的可参与性,陕西历史性的、仅观光型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其次,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比较松散,关中、陕北、陕南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很好的整合起来,并且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在西安地区,旅游方式比较单
一、游客停留时间比较短,这就大大的局限了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我省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不能对游客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很深的印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2.3.4.5.陕西本身拥有的并不仅仅是历史性的旅游资源,也拥有许多自然旅游资源,如“六月积雪”太白山、汉中南湖、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佛坪自然保护区、秦岭等,这些著名的自然资源宣传不足,导致了其旅游价值未被开发,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发多种旅游资源。应该提高各种旅游活动的可参与性,不能让旅游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游客的可参与性提高了才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创造经济效益。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把关中、陕北、陕南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对游客展示多种形式特色的旅游,加强其他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以西安为主,开发周边旅游,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投入资金,开发多种旅游产品,真正将陕西的风土民情展示给各个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增加游客来陕旅游的次数。宣传力度要加大,游客不了解是旅游发展的很大的瓶颈,让陕西文化深入各省人民的心中,让他们对陕西旅游充满期待,加大陕西旅游的知名度。
陕西国内旅游的开发,是资源、文化、宣传、开发力度的综合,都要加强,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