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港口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论题指南
港口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论题指南
1、宁波港口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
2、全球化语境下的港口城市文化发展
3、城、市、都——宁波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文化刍议
4、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港口城市文化建设
5、中国港口城市文化建设比较研究
6、论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契合---以宁波为例
7、智慧型社会语境下宁波港口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8、港口城市文化在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9、关于“宁波帮”文化对宁波港口城市发展影响的思考
10、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市容规划符号表征研究
11、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宣传主题词语言文化研究
12、宁波城市建筑文化形态格局研究
13、宁波作为港口城市主题节日文化研究
14、宁波作为港口城市文化旅游格局研究
15、宁波馆藏典籍与现代港口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16、宁波市民生态环境文明行为意识调查研究
17、宁波传统餐饮文化的海洋特色传承研究
18、论黄宗羲(或王阳明)对当下宁波城市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
19、从宁波老外滩与上海外滩建构之不同看两市城市文化性格的差异
20、大众传媒与港口城市文化重塑
21、宁波民间传说与港口城市文化记忆
22、古代小说与港口城市文化
23、城市母语——方言与城市文化的认同
24、港口城市文化旅游形象战略研究
25、港口城市形象广告的有营销效应研究
26、港口城市的休闲与休闲服务研究
27、当代世界港口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28、宁波海上茶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29、宁波城市建筑艺术风气与港口文化
30、港口城市与内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比较研究
31、中外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32、空间·符号与港口城市
33、城市品牌定位研究
34、港口城市经营的营销学思考
35、港口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研究
36、论“港通天下、书藏古今”与宁波主城区街景设计
37、论“港通天下、书藏古今”与宁波城市意象
38、港口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互动关系研究
39、宁波城市文化精神宣传信息载体形式研究
40、提升宁波城市文化品位的思考与对策
41、吴越文化比较谈---以苏州与宁波为例
42、宁波城市文化的结构与特色分析
43、宁波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44、宁波方言与当代宁波城市文化
45、论宁波文化的传统与变革
46、宁波城市文化心态的传承与嬗变
47、从宁波流行语看港口城市文化建设
48、海洋文化背景下的宁波方言解读
49、海洋文化背景下的宁波商帮
50、海洋文化背景下的宁波家族
51、港口城市民俗研究——以宁波为例
52、港口城市会展研究
53、港口城市与内陆城市教育理念的差别
54、宁波古汉语中的海洋元素
55、宁波在全国港口城市中的地位研究
56、宁波港文化研究
57、港口城市民俗共性探讨
58、港口城市文化建设共性探讨
59、港口城市婚俗文化研究
60、港口城市旅游文化研究
第二篇: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模版]
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
摘 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在建设城市品牌中,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品牌 建设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区域竞争,将以文化论输赢。”在建设城市品牌中,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优秀的品牌是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目标受众在接受了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同时选择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建设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品牌就是一个将文化精致而充分的展示过程;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
一、城市品牌——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
今天,城市品牌日益成为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品牌价值不仅在于其能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成为其潜在的消费者,还在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新财富的巨大潜能。随着城市品牌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城市品牌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并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并驾齐驱的现象。
城市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文化是城市品牌识别固有的一面,它是城市品牌的主要动力。城市品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产品,城市品牌的精神力量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城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城市品牌上的城市精华,又是渗透到城市品牌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城市品牌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空间,相应的也是市场空间,而市场的核心是消费,消费的本质内涵是文化,人们在消费品牌的同时,也在消费着文化;城市经营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城市的消费者接受了品牌,也就接纳了文化。城市品牌蕴含的文化只有与城市的消费者所属的文化相适应、相一致,才能得到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
二、文化力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益迫切,一个只能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一个平庸得毫无文化特色的城市对于具有现代化心理的人来说是无法认同的。因此,城市品牌建设的作用在于人、城市、文化三者的互动,形成一个多变的体系,呈现出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这样一个互为作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机体。在城市经营中,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打造城市品牌,将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1.城市文化有利于强化城市居民意识,增强城市品牌的向心力、凝聚力
城市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 是由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 因而人们对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文化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并起到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作用, 进一步促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强化市民的服务意识。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例如,在我国,多少年来,人们传
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苏州和杭州的自然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而苏州和杭州很少有人嫌弃本市而想外迁的,这就是因为有了“人间天堂”这个品牌而大大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富有个性的城市理念传播,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会把市民的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并进而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深圳的“拓荒牛”形象就极大的增强了深圳市民的城市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深圳特区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一座城市的市民生活素质,反映和表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一般说来,市民生活素质包括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否健康的生理、心理和道德,是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生活素质决定了市民所具备的视野,也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总体文化品位的高低,这一切都是构建城市品牌的关键要素。显而易见,要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文化建设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这既依赖于普遍有效推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依赖于总体性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居民的智力成长和知识底蕴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同时也能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提升。
文化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生活素质的同时,还大大有助于强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塑造城市文明风气,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城市品牌的凝聚力,以文化凝聚人心, 陶冶市民情操,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使城市居民积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
2.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品牌的定位,丰富了城市品牌的内涵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均加大了了绿地花园、喷泉广场、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只有城市文化这种深层次的底蕴,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首要标识,只有从市民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生活理想、精神崇尚、行为方式、处世态度等方面才能把握城市的内在脉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独特的自然景观,新颖的街道布局,以及它的外在特征对于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价值,但是,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真正给人们长久品位的还是建筑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都在深入的研究本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品牌来展现出来。例如上海市就以外滩丰富多彩的建筑、繁荣的商业和逐步崛起的金融业为内容的品牌形象,展示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美国的洛杉矶则以好莱坞电影、篮球和知名的大学构成了它的城市形象,体现了它的品牌独特性。
城市品牌的树立应该要有出色的产品和产业来烘托和支持,培育知名的文化产品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因此,需要积极扶持城市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名牌产品带动城市品牌形成,品牌产品与城市品牌相互提升、相得益彰。以文化精神为依托的产品,不仅能给人们以直接的物质享受,同时也给人们提供精神的营养,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独特的城市精神、地域文化。较之一般的产品而言,它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成为特定城市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如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这一品牌,汉诺威亦无以伦比的国际会展业成为世界会展之都,维也纳则以文化艺术产业发达的音乐之都著称于世,法国里尔市2004年8月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称誉,宜宾五粮液、绵阳长虹、青岛海尔等都已经成为知名产品带动城市崛起和城市品牌塑造的典型。
3.城市文化增强了城市品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现代城市文化对城市周围的地域,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作用,其文化的内容和风格可以辐射、感染、影响其周围群落,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促进整个文化的发展繁荣。城市文化的辐射性有利于城市品牌的传播。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城市的形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条件, 人员的流动带动了跨地区文化的传播, 使城市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向四周辐射,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外部的扩散力。好的城市品牌必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认同性越大,其辐射力也就越强,相应的其吸引力也就越大。如广州作为商都,商贾云集,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带来了异地文化,更传播了广州的城市文化,使广州“商都”这一城市品牌闻名全国。城市文化能大幅度提升城市品牌的亲和力,有助于提高目标受众对城市品牌的社会记忆,以及对城市的偏好和信任,也就是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城市品牌的资产价值。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使人们了解它,在脑海中形象化它。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1)有助于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而这些的实现,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保持。城市文化是否开放兼容、是否适宜创业发展、是否让人们安居乐业成为城市能否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2)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城市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招商引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对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城市文化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名气,也有利于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兴业。
(3)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到外地旅游,说到底是为了感受不同背景下的人文风光,体验一种异质文化。当代社会,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旅游业的发展要么以自然景致取胜,要么以人文景观见长,即便是前者也要适度注入人文内涵。可见文化特色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利用文化因素发展旅游城市品牌,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凡是旅游业搞得好的城市,都有良好的城市品牌;相反,如果城市形象不佳,即使拥有最好的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很难吸引游客。
三、结语
在构建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文化是一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全球化和世界性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与城市之间正从经济竞争走向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注重城市总体形象的树立和城市整体品牌的营造,是体现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我们人文精神力量的基础;而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给予我们人文精神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质,促进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促进城市文化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面向未来的发展。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论 文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积淀了许多的文化瑰宝,以不同的形式留存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就是文化遗址。文化遗址作为一种文化实体有其直观性、多元性、不可再生性等特质。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时期,在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交叉口,文化遗址保护正遭遇着空前考验,本文从文化遗址的点、线、面即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风貌三个层次论述了作者对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遗址保护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关键字:文化遗址 城市发展 保护层次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我国现正处于建国以来国力的增强最为迅速的阶段,各大中小城市无不大兴土木,城市的规划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等成了城市规划发展、资源整合的典型模式,也成了展现一个城市的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城市竞争客观形势及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引导下,必然导致旧城区、旧街道及旧宅的改造重建甚至拆毁。在面对新旧矛盾冲突时,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体系的的不健全,受法律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偏少,造成了大量的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的破坏甚至消失。而有些地方政府受政绩因素的驱动,在城市规划时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损毁古代文化遗址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文化遗址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不同时代的遗迹留下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对后人研究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遗址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又担当着城市名片的功能,它们向外界展示着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长河中璀璨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标志。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几次民族浩劫对文化遗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那些无法避免,那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还在破坏。现在保护文化遗址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址保护相互促进,如何完善文物保护制度,如何更完整、更专业的保护好文化遗迹也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特别是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如何合理的加强文化遗址的抗灾害能力也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1982年颁布的文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形成。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起单体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城等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8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中已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仅有16处,占11.6%,目前正在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有46处,占1/3,两项合计不足45%,严重不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保护规划编制严重滞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亟须加强[1]。
《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我觉得这个方针涵盖了文物保护的几个重点所在,精辟准确,也应成为解决城市发展和
遗址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文化遗址的保护在范围上可以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所谓点就是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历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的名称;所谓线,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所谓面,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2]。
一、在点的保护方面是要扩大分级的范围,对现有遗址及传统民宅加强保护力,面对文化遗址,新建筑必须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对古建筑进行巩固及改造,提高其实用性,改善居住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对对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的保护虽然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为的破坏还是屡见不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谓“危旧房改造”中造成遗址损毁;二是在所谓“旧城改造”中以面盖点,导致了传统民宅的拆毁破坏;三是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不当,波及了文物古迹;四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文化遗产毁坏
[3]。例如,“‘南京市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牛市清代住宅’的牌子悬挂在老宅门口,外墙底部的石条高及人肩,红色的‘拆’字被刷在上面。此处民居在2007年6月10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的文化遗产拆毁之多、后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自1980年以来,已经被拆毁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物点160个,约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1/6”。一些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政绩,擅自改变管理体制,把文化遗址交由公司承包管理,采取掠夺式经营,导致破坏事件发生。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管理,细化城市规划开发项目管理细节,对涉及文物保护的特殊项目应特殊监管,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要完善文物保护监管体系,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民众的文物保护监督功能提供一个敞开的窗口。
二、在线的保护方面要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对现有传统街区合理开发利用,对特色街区应以修缮巩固为主,历史建筑重建为辅,提高城市文化底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美国学者威廉·怀特曾说过:“街道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又说“街道是留下记忆的空间”。清明上河图也反映了宋代的城市
街道生活„„街道应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因为街道生活是城市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的体现。保护现有的近代特色街道和恢复历史上某种风格的街道,应成为城市发展中实现文化遗址保护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两种极端方式都是我们应该摒弃和反思的,一种是对近代老街道、特色街区大拆大建,一味追求高层现代建筑;另一种是不顾历史渊源、地方特色而牵强地模仿宋街、明清街甚至汉街、唐街等,只是追求形似,劳民伤财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化传统街道在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研究、美术、建筑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代表就是北京的四合院、浙江的乌镇等,但是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当地特色街道值得保留、利用。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时不能意识到这点,对老街道进行商品房开发,导致大批古宅、道路、水井、古树被破坏。针对现状可以认为,对该保护的街区不能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其保护整治是不能以追求利润作为开发目的的。有些城市在开发时,虽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制定了相应保护规划,但在运行过程中开发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还是导致保护区面目全非,没有真正实现保护的目的。正确的作法是应该由政府主导,以保留古民宅群原风原貌为指导方向,按着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按规划实施。历史文物保护区内整治不可大拆大建,要采取逐步改善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以“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按“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的方式,作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4]。
在恢复历史特色街道时,要有据可循,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事件,充分收集史料文献,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仿古造古,哗众取宠,而且切忌“毁掉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现象的发生。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新建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许多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所谓古街,致使文化遗址保护和商业开发误入歧途。有些地方政府觉得维护历史传统建筑费时费力,见效慢出不了“政绩”,所以出现了大批用现代材料、色调花哨的仿古建筑群,大批小镇、老街、民宅被重新整修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同时,同一座城市中其它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却惨遭破坏。当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楼阁、庙宇等得以重建时,现存文化遗址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完全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实际上是文化的无知。
三、在面的保护方面,应维持城市的文化风格统一性,做到统一规划、有序进行,在城市建设格局方面加强创新,既能有效地保存城市文化面貌,又不阻碍现代化经济建设。
现在具有完整古城风貌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带来大量的建设,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而整体保护是古城风貌保护的主要原则,大量的古迹应受到重视,构成环境的建筑物须严格保护其外部传统风貌,古城内一切新的建设必须在高度、色彩和形式上协调。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交通流量的增加,是对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旧城的传统风貌的主要威胁之一。开辟新的发展区成了当务之急,新区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旧城外另辟新城,如苏州、平遥古城的发展方式;另一种则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环呈辐射发展,欧洲许多历史性城镇就是依据这种模式发展的。但建立新城时还要兼顾旧城区的改造,旧城区大多因缺少资金而呈衰败面貌,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在对南阳、商丘、绍兴等地在调查中发现,古城区内居民对全盘保护古城持怀疑甚至有敌对的态度,东京大学铃木充教授认为这种情绪在日本也存在,要改善旧城的居住质量,这在华盛顿宪章中被列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古城内的城市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大型工业项目,特别是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必须迁出,小型的无污染街道工业可允许保留鼓励发展与传统或旅游有关的手工业,建设与历史文化相宜的旅游和文化娱乐设施。
在保护城市整体面貌时,要注意近期、中期、远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近期阶段,主要是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防止人为破坏,包括严格控旧城内的新项目建设,对占用文物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强行搬迁,合理加固整修岌岌可危的文物古迹。中期,调整老城内的用地结构,结合新区建设,控制老城内的人口容量。远期,各项文物古迹全面整修,有些已不存在的古迹可视需要重新恢复,居住区的改建全面完成,老城内的旅游设施得到很好的建设[5]。
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模式,以保护城市文化遗址,传统风貌为主旨,协调现代化发展与保护旧城的矛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城市发展应该是集社会活动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各个方面矛盾的辩证统一,是居民生存质量及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两者并重,城市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gb/cityherald/2006-12/05/content_1050983.htm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年18卷6期.9-13页.[3]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2007年31卷5期.9-23页.[4]汤志平、董鉴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91年1期.28-34页.[5]王景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城市是有气质的。一个中国城市并不会因为拆了老平房、盖上了欧洲风格的房子,就变成了法国少女。
————题记
城市是过去的产物,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但历史要依靠建筑、文化、景观和传承文化的人等这样具体的载体才能继承下来。“守旧”有时候是一种比较有利的发展方式,应该审慎对待守旧的观念。物质的积累是可以逐步增加的,但精神不是,人类在过去某个时期曾经达到的精神境界可能在很多年后都没办法超越,并不是后人一定高于前人,今天的城市胜过以往的城市。如果我们拆了,就损失了。
但另一方面,城市也必须创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总是在发展的,一个城市应该怎么样创新,决定者是城市的主人——居民,而不应该是官员和专家学者。居民才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和模式,决定以何种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幸福。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中外名城无不如此。
在我看来,“守旧”与“更新”并不矛盾,非但不应该矛盾,而且应该协调好。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中某一部分被确定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应该最大限度保护,不允许以更新之名而改变;另一方面,不是文物的部分,要采用不同的发展措施进行更新和开发。未来的城市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展示空间,也是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场所。
城市文化传承与更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的建筑景观和风貌格局,另一个则是城市的人文状态,包括城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特性等。前者是建筑和物质层面的,后者是精神和行为层面的。以往讨论城市文化传统,多关注在城市建筑美学上,其实城市文化的讨论必须同时
城市是人建造的物质世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的建造过程中会留下人类智慧痕迹。就像自然界一样,城市文明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过程,人们如果不重视将会断送自己的文明。
城市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打个比方,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会经过多次的新陈代谢,很多部分都在变化,但因为组成生命体的各个部件之间关系是始终不变的,你永远是你。城市也是一样,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城市生态,就像我们不能拿刀把自己的手脚砍掉一样。
城市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进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硬币的两面,不能延续历史就没有创新的能力。城市创新与继承是统一的,立新不必破旧。
第五篇: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精选)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 2011级本科 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海洋科技中心,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面积1.3745万平方千米,人口696万。烟台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烟台地形多低山丘陵,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河网发达,中小河流众多,土地肥沃,盛产葡萄、苹果、大樱桃、梨和蓝莓;烟台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小麦、玉米育种基地,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无毒苗木繁育基地;烟台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酿酒葡萄、葡萄酒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基地。
青岛烟台同处胶东半岛,自然条件差异不大,人文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影响程度较深。
1.2 青岛、烟台的城市发展史
1.2.1 青岛的城市演变历程
1891年清政府调登州市总兵章高元驻防青岛,在青岛的村东侧建总兵衙门,青岛建制开始并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传统市镇,至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胶州湾,青岛成为德国殖民地,开始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2
德国选择青岛作为殖民地基于胶州湾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德国专家通过多方位的考察和论证,确定了胶州湾的未来重要性,决定以青岛为据点进行争霸远东的计划。但青岛虽有区位优势,可这种潜力要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仍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和港口连接内地的交通线所以的占领青岛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建港筑路活动。
现在与许多城市的形成都基于港口和铁路的建设,而青岛能够后来居上,优势在于一是港口建设的先进性,二是港口、铁路、城市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青岛港的所有设施都是按照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设计建设的,青岛的另一优势在于铁路线直接铺到港口内的码头上,使货物运输非常方便,同时铁路线沿城市边缘从港口和市区之间穿过,以尽端的方式深入市区内部。一方面方便港口对货物运输和城市客流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沿城市边缘布置,将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干扰降到最小,从而使铁路、港口、城市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不相互干扰的理想状态。3
青岛市虽然进行现代化建设,但市区乡区发展极其不平衡,直到1931年沈红烈任市长才取得重大突破。沈红烈是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实施的一套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思路,认识到“都市之繁荣,实以乡村为基础,若四境不治,则市区亦决不能永葆繁荣”的道理,他任期内青岛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确定了它在中国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成为青岛城市发展使得一个重要时期。4
1981年青岛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6年成为计划单列市,至此开始全面建设青岛时期—从西到东大青岛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
1.2.2 烟台的城市发展历程
烟台城镇的萌芽是以清朝道光初年恢复海上漕粮运输为标志的,烟台商品经济逐渐活跃起来,促进了城镇的不断发展。但总的来看,烟台最初的城市功能是为军事服务的,随着海上商贸的发展,烟台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可由于受到封建政权的制约,城市的经济功能难以得到较大发挥。近代以前,山东的经济中心仍以济南为中心的鲁中西部,烟台经济比较落后。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增开山东登州在内的10个沿海沿江城市为通商口岸,1861年登州改为烟台,正式对外开放。烟台的被迫开放,打破了烟台甚至整个山东封闭自守的状态,对山东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烟台开埠以后各方面迅速发展,商贸繁盛、近代工业初现、洋行与金融产业应运而生、交通通讯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改观、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等等。5
1.3 青岛、烟台的现状
1.3.1 青岛的经济发展现状
青岛围绕构建以蓝色、高端、新兴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青岛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七大工业产业基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26.08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99.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8%;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424.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3.7%;海洋经济增加值1114.4亿元,增长19.9%,占GDP比重为15.3%。6
青岛着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科技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青岛是山东省金融行业种类最齐全、外资银行最密集的城市,正在建设金融聚集区和区域型财产管理中心;青岛盛产粮食、花生、林果、畜产品和水产品,是中国最北的种茶基地;青岛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蜚声中外的企业和品牌。
“青岛啤酒”久负盛名,历经百年而不衰,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之一。许多国际友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才了解青岛的,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了积极作用。海尔则而是世界白色家电领域的第一品牌,据统计,海尔以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公布的“2012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企业50强”榜单中,海尔排名第八位,与苹果、谷歌等一起进入十强,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
青岛的旅游业也是久负盛名,自然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八大关、五四广场、栈桥、崂山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2014年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每年八月的青岛啤酒节更加带动青岛经济的发展。
1.3.2 烟台的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烟台国内生产总值5281.38亿元,列全国第21,位居省内第二位,仅次于青岛。烟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2012年烟台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依次为7.2%、56.5%、36.3%,属于典型二三一结构,食品、机械、黄金、电子是烟台市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较快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雏形。同时形成了汽车、电脑、手机、船舶及海洋工程、葡萄酒、黄金、新型铝材、核电设备、聚氨酯、新型化纤等10个产品集群。7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为经济结构清晰合理、产业结构高端强劲、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市个性鲜明朝气的创新型、现代化、靓丽闻名的海滨新城。建成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导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者,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重要城市群、经济带的关键支撑点,国家生态工业、宜居宜业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
都市农业非常发达,有位于烟台开发区的鼎丰生态科技园,那里是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旅游观光、餐饮及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烟台农博园则是烟台农科院兴办的一处国家AAA级农业观光旅游景区,集农业科技推广、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于一体,寓科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整个园区以“农业科技旅游”为主线,以瓜果花菜为载体,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风采才与魅力。
南山集团地处龙口市东江镇,是一处村企合一的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是全国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第166位,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36亿。目前南山集团旗下共有三大园区、十三个居民生活区、52家子公司以及三家上市公司。拥有能源、铝业、房地产、旅游、教育、纺织、建材、葡萄酒等八大主导产业。2 青岛、烟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
为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当前青岛争议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8
“全域统筹”—推进城乡统筹、陆海统筹,统筹全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以环胶州湾的青岛、黄岛和红岛形成都市核心区,以胶州、即墨、平度、莱西、董家口、新航空港、世园会周边、新河、姜山、鳌山湾蓝色硅谷等10个新城组团构成为次中心城市,以50个左右重点小城镇为为基础,辐射带动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以此推动全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联动”—以胶州湾东岸青岛、西岸黄岛、北岸红岛为都市核心区。东岸青岛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护历史风貌,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黄岛城区,依托西海岸经济新区的综合优势,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城区;北岸红岛城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重在做高做新,建设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
“轴带展开”—以城市核心区为起点,以骨干复合交通廊道为依托,沿“一轴三带”向纵深拓展。“一轴”,即以大沽河为生态中轴,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贯穿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集聚带,打造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三带”,即滨海蓝色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
“生态间隔”—城市核心区及城市组团内部、各城市组团之间,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耕地及各类自然保护区等实施生态间隔,严格保护环境,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组图发展”—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形成若干与都市核心区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城市组团。
2.2 烟台的城市发展战略
烟台市的总体规划: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快速交通体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构筑山、城、海、岛相融的布局,保护生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建立空间充裕、规划到位、发展有序、超前灵活的城市用地控制体系,增强规划弹性,适应超期常规发展的需要。
烟台规划的范围是莱山机场东西方向以北至海滨,东到牟平沁水河和养马岛,西至福山区八角乡和蓬莱市大季家镇,总面积470平方公里。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以烟威、烟青、烟福一级干线公路为轴线,拓展东西两翼,贯穿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色分割,组成滨海组团式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总体划分为芝罘、福山、开发区、黄务、莱山、初家、牟平、八角八个组团。各组团自然分隔,有机联系。青岛烟台城市发展的主要差异
青岛和烟台相比更具开放性,城市包容性更强,所以青岛不只有海尔、青啤等国际性大企业,也有一系列中小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并且青岛企业大部分开展工业旅游项目,一方面有利于民众了解企业文化,扩大企业名气,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收;但烟台政府主要注重引进外资,扶持大企业,缺少对本土中小企业的保护,难以形成产业链。同时青岛有很好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而烟台的城市规划则太过官方,句句不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缺乏实干性和创新性。烟台在今后的发展上须从全局系统综合,站在长远角度上处理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媛媛、张霞等,青岛与烟台两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初探[M] 科技信息专题论述 [2]王守中、郭大仁,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宋连威,青岛城市的形成,青岛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4]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B]城市规划会刊,2003年第一期 [5]曲洋,烟台开埠以来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5月 [6]尚杰,青岛海岸线规划利用与城市发展[A],海岸工程,2005年12月
[7]李东泉,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A]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4月
[8]王建波,烟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D],同济大学,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