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拜城镇奥依巴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
拜城镇奥依巴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档案
保
护
电
力
设
施
拜城镇奥依巴扎社区
2013年
第二篇: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本站推荐)
“五抓”力创服务型社区上新台阶
——英巴扎社区建设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2010年10月25日)
近年来,我社区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和持续发展变化的新路子,针对社区干部文化层次要提高、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要丰富、思想观念要更新、部分群众生活环境要改善的实际,以打造“服务型社区”建设为目标,通过实施“五抓”措施,在建设文明、向上、和谐新型社区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打下坚实基础。在班子建设方面:一是我们在班子成员中率先推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将班子成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奖惩制度挂钩。二是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居民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三是在班子成员中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分层逐级、齐抓共管的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选配社区干部,设立定岗定人,确定工作岗位,采取竟聘上岗的方式经考核择优竞争上岗,社区书记与上岗社区干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绩效挂钩。二是根据各岗位担负的责任,实行日抽周考月评比,将考核结果纳入社区干部管理和考核体系,并与社区干部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考核、评先选优等挂钩。三是大力加强“双语”学习,提高社区干部工作能力。除选派社区干部参加县党校“双语”主体班培训外,每天组
织社区干部进行2个小时的“双语”学习,学习日常口语及业务常识用语,快速提高社区干部 “双语”水平,目前,80%以上社区干部已经可以在一站室服务大厅独立办理业务。
二、抓阵地建设,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提供有效载体。面对社区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状。通过多方协调,一是社区先后建立社区多功能大厅、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手工艺培训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24间。同时大力协调县财政投入力度,认真做好办公用品、文体器材等设施设备配臵,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及时解决“有场所,无设施”的问题,进一步改善社区阵地等基础设施条件。二是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社区阵地的建设,通过驻社区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队协调投入7万元用于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三是坚持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配套并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阵地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切实做到社区两委班子活动记录规范、室内摆设规范、上墙内容规范、社区两委工作规范,确保社区阵地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充分利用本社区的阵地优势,社区积极推行“错时工作”、”全程代办”“社区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等,统一了干部电话号段及彩铃,确保24小时有人在岗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工作者实行“倒班”办公,轮流休息,将社区一天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8个小时,延伸到现在的12至14个小时,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同时增加假日服务并实行社区干部每天夜间值班制度,使社区活动室向居民实行无假日开放,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
三、抓“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打造“服务型社区”提升业务水平。为全面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一是建
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对“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负完全责任。二是制定《英巴扎社区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熟悉此项工作,为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建立了层层承包责任制。由社区干部包户,实行分片包干,并与社区干部签定了责任书。四是建立了居民基本情况登记制度。以户为单位,建立和完善居民档案和工作台帐,做到社区有一本,干部人手一册,户有一页。社区干部根据被承包户的情况,建立健全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档案材料,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坚持每日汇报一次、每周复查一次,及时调整和补充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对辖区内每天发生的各类情况,都做到了如指掌。五是建立健全了“日抽周考月评比”考核机制。将“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情况与社区干部业绩相挂钩,奖优罚劣。对工作人员“四知四清四掌握”知晓率进行抽查、考评,通过公开栏,定期公示考评结果。
四、抓共建机制,为打造“服务型社区”丰富建设内容。我们从调动驻区单位及其党员的积极性入手,逐步探索建立起共驻共建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共同参与机制,充分调动驻区单位积极性。社区成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小组,与18家驻区单位建立了党建联络站,签订了有针对性的《共驻共建协议书》,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提高了驻区单位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党员进社区工作机制,确保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我们以“一人一岗”、“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活动日”为载体,广泛开展了党员进社区活动,228余名辖区在职党员参加了认岗活动。参加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小广告等志愿者服务达10余次,开展了“向社区提一条建议、在社区交一个朋友、为社区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活动,在职党员为社区提建议30余条,办好事20余件。22名有专长或有影响力的党员还担任了社区法律、治安、文体、城管等专项工作的助理或顾问,为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主动承担了驻区单位门前卫生清扫保洁工作任务,组建了一支居民清扫队,坚持每周进行两扫,得到了驻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近年来,我社区与69223部队83分队开展双拥共建,送去一台电脑、两台洗衣机及一车西瓜,总价值1万余元。投桃报李。驻区单位服务社区的积极性被激活,在“7.5”维稳工作中,养路队与我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给社区送来了矿泉水、羊肉总价值2千元的物品。近年累计向我社区捐款捐物近4万余元;县工商局与我社区困难党员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局长亲自带队,两次走访慰问了社区三名困难党员,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和大礼包等生活物品,与他们和家人促膝谈心,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的态度。
五、抓拆迁工作,为打造“服务型社区” 创建和谐环境。镇拆迁动员大会召开后,我社区积极响应,迅速开展了有关工作。一是成立了房屋拆迁工作小组。针对英巴扎社区具体情况,工作组分成南居民区东、南居民区西、县委党校后、温泉路西等4个小组,统一部署,同时进行。二是宣传入理入心,让拆迁群众做明白人。引导被拆迁户以全局为重,以多数人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牺牲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并非一件易事。社区领导带头深入最基层,面对面与被拆迁户交心换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情动人。为做好房屋拆迁宣传工作,工作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发放了《致英巴扎社区住户朋友的一封信》,宣传讲解了相关政策,并积极与拆迁户沟通,了解他们对房屋拆迁存在的看法和意见。当遇到进展缓慢的时候,拆迁组主要领导又多次深入一线指挥,亲自做重点户的思想工作。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拆迁政策,耐心解释相关法规,热情解答各种疑问,以真情服务换取真心理解。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拆迁工作有效进展。拆迁组建立例会推进制度。每天上午10点召开例会,汇报当日进度,存在的问题,集体研究对策。对每日签订协议的情况建立明细,一日一汇总,一日一通报。建立督查推进制度。加强对拆迁组人员的督察,要求拆迁人员每日与拆迁群众见面3次以上,对拆迁群众的意向和要求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汇总。社区大力开展“民情流水线”领导班子成员接访制度,及时受理拆迁群众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对拆迁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进行认真讲解,及时消除拆迁群众的顾虑和疑惑,把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拆迁。截止目前,英巴扎社区拆迁签约居民已近五成。
我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区建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虚心学习各社区和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克服困难,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使我县的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努力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第三篇:城镇社区建设座谈提纲
城镇社区建设座谈提纲
各位领导,上午好:
下面我按照要求,将我镇小城镇建设和社区建设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小城镇建设方面
一、现状
近年来,作为对接省会XX的“桥头堡”,全县“南大门”的XX镇,把小城镇建设,尤其是XX的规划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膨胀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原则,提出了围绕一个战略目标,抓好三大关键,突出五大重点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总体思路,力求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规划调整,小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围绕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流通为主的商贸城镇”这一目标,结合农村社区综合改革,重点抓好镇驻地和XX社区等中心村庄规划。2006年,聘请XX大学、XX市规划设计院、县建设局等单位的规划设计专家现场勘察论证,于2006年编制了《XX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10月,请市规划设计院、县建设局编制了XX商贸街改貌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和5年修建详规;并建立了城建办公室,成立了管理队伍,依法有效地进行城镇管理,促进了小城镇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规模迅速膨胀。坚持把小城镇开发建设与发展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膨胀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一是加快商贸体系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作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08年投资180多万元,完成XX商贸街街道硬化、修建下水道、建设垃圾池、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同时,对镇政府驻地进行了综合整治,使之真正成为展示XX形象的窗口、吸引客商的招牌。二是加快公共设施建设。采取多种开发模式,引资建设了卫
生院、计生综合服务楼、建材市场等建筑。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文体小广场。这些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供水和道路改造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实现城镇道路硬化、集中供水率达100%。
(三)小城镇建设活力不断增强。我们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工作捆在一起抓,探索出一条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提高的新路子,实现了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一是兴建市场,以“市”兴镇。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份、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商贸市场建设,建设了蔬菜、粮食、木材等五大专业批发市场和7个农村集贸市场,带动发展餐饮、旅馆、运输、出租的个体工商户800多家。投资1.4亿元蔬菜大市场升级改造项目08年12月份已上报省发改委,现正在积极争取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二是开发园区,以“园”扩城。在夏王路、团结路沿线规划建设了XX、XX两个民营经济园和XX经济开发区,通过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园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吸引华丰炭素、忠诚橡胶、万钢玻璃、文亮家具、振海林业等重点企业落户园区,为镇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三是培育产业,以“特”强镇。把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蔬菜、畜牧、林木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抓好农科院实验基地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乡镇。同时,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务工经商,发展具有XX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集镇。四是招商引资,以“外”促城。一座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就是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该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资产等,吸引XX、XX、XX、XX等20多个大中小项目落户,促进了城镇的繁荣与膨胀。目前,全镇民营企业达1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
二、存在的困难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镇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处于落后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比较分散、产业发展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不能很好地发挥经济支撑、产业带动作用。
二是投入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财政困难,可用于建设的财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齐全,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城镇管理资金紧缺,管理人手不足,工作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
三、对策措施
一是实施全镇总体规划,搞好村庄整合,把全镇81个村居规划建设成20个居民社区,通过高水平规划,科学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镇村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小城镇镇经济发展。把小城镇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务工经商,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集镇。
三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供水、污水处理和道路改造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四是探索良好的投资体制。改变以往政府单一投资体制,变为以政策扶持和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为导向,社会各界参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运作的多元投资体制。
六是加强和改进城镇管理工作。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专业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提高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积极推进社会文化进步。
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一、基本情况
合村并居是市、县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这一工作,我们坚持放在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排查摸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精心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合村并居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力量,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抓好这一工作。同时,基于农民群众故土观念重、家族意识强的特点,通过现场观摩、积极引导等方式方法全方位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合村并居的成功范例的作用,对农民群众做好导向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合村并居的好处,以改变农民群众固有的旧观念,从而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合村并居工作。
二是认真总结学习诸城、临沂、马桥镇等先进地区经验,坚持实事求是、因村制宜, 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注重实效,依法办事、确保稳定四项原则,坚持典型带动,稳步推进,不断强化在制定规划、推进工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合村并居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社区建设规划方案,将原来81个行政村改设为20个居民社区,确定了中心村。并有XX、团结和双丰三个社区分别成为市、县、乡镇三级试点社区。
三是农村社区服务农民群众的功能不断完善。我们不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三个示范社区都已建设了办公场所、广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等设施。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村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村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社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部分社区初步完成了村庄合并,建设了部分设施,还只是概念上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加快社区建设的建议
为促进村镇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各级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针对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从产业发展、金融扶持、土地置换、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提供有利于社区建设的扶持措施,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建设发展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二是以农村社区建设结合中心村定点布局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社区规划要有前瞻性,从宏观上把握好,对于已经确定的中心村要重点发展,用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和谐的环境吸引周边村庄的农民群众向中心村聚集。
三是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建设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既不能盲目贪大求洋,也不能搞短期建设,村庄合并条件成熟后,做到边建设社区、边进行设施配套,让社区村民享受到完善的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
第四篇:依甫巴扎社区开展“五个一”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关爱女性展巾帼风采
---依甫巴扎社区开展“五个一”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一、召开一次座谈会。3月7日下午,依甫巴扎社区组织召开了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主题的纪念“三八”妇女节岗位建功座谈会,主要围绕社区工作实际,女干部职工们如何立足岗位、发挥才干来进行。女职工们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大家一致认为当代女性要倡导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倡导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在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二、组织一次妇女权益政策宣传。依甫巴扎社区以庆“三八”为契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悬挂标语等形式,组织“三八”维权宣传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妇女维权等方面的咨询宣传。截至目前,共计设立咨询台1处、悬挂横幅1条、张贴标语15份、发放宣传资料120份,受益妇女群众200余人。
三、开展一次免费体检、义诊活动。依甫巴扎社区积极与县计生委沟通协调,在“三八”前夕完成对辖区120余名育龄妇女的免费体检。同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免费接诊活动,向居民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四、进行一次先进典型慰问表彰。3月7日,我社区对2011年来涌现出来的5名社区先进女职工和5名辖区女性先进“十户长”进行了慰问表彰,以进一步激励广大妇女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积极奉献,努力发挥“半边天”作用,为实现墨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彰显女性风采。
五、举办一次联欢舞会。“三八”来临前夕,依甫巴扎社区组织社区女性干部职工、女性“十户长”、辖区妇女代表30余人在社区三楼举办了以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为主旨的“庆三八”文艺联欢会。通过这次汇演,缓解了妇女同志紧张繁忙的工作压力,放松了心情,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妇女同志们充分感受到了节日带给她们的喜悦和快乐。
第五篇: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工作水平,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围绕“三有一化”的工作目标和安办发[2009]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城镇社区建设的实际,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加强社区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以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为突破口,改进管理、完善功能、强化服务,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经过努力,社区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班子和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而建立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三、主要内容
(一)选优配强社区班子和干部队伍。
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干部素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规模在3000-10000人的社区按5-9人的标准配备社区工作人员(设置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委员、组长四职)。社区党组织成员与居委会中的党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干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原转业军人、机关离岗待退及退休人员中聘用和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挂职等多途径产生,把一批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分子选拔到社区工作岗位,并从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在安排部分人员,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确保每个社区有一名大学生,逐步改善队伍结构。并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努力解决社区工作经费,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由县财政保障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每月不低于1200元报酬,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每月不低于800元报酬。同时,切实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完善社会保险。
2、整合部门经费。合理确定政府部门与社区组织的责权利划分,大力推进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综治、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需要社区承办或协办的行政事务,可委托社区组织承担,并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提供必要 的经费和工作条件,经费由县财政集中整合使用,统筹安排。县财政部门会同县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协商确定由社区承办或协办事务的经费来源,按各社区的人口和工作量的大小测算资金需求,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分解下达各社区居委会。按照一般社区每年不低于10000元的标准拨付办公经费,保证社区有钱办事。市财政对工作表现突出、经费落实到位的,实行以奖代补,按每社区每年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性补助。
3、加大对口扶持力度。联系社区的县直单位,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只给物、不给钱”的原则,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帮助社区居委会添置维修好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切实解决社区办公设施设备不足和老化失修等问题。
(三)多渠道筹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采取资源整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把解决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纳入城镇建设的具体规划和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分期解决,保证为每一处新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投入20%的建设资金。二是采取结对共建、共驻共建等多种途径,解决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整合各类社会事业在社区的投资,如文化、卫生、劳动、社保、司法、计划生育专项投资等。四是党费给予适当支持,主要用于购置党员教育管理设备。
(四)加强党建工作,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
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组织部门要按照“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党建区域化格局)的要求,加强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基层党支部为基础,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夯实社区建党工作基础。开展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活动,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驻社区单位特别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加大帮扶力度。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干部定期走访、党代表定点接防、党员分片包户联系群众制定,深入了解社区居民诉求,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社区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觉悟高,积极上进,有培养前途,热爱社区的优秀青年纳入社区党员培养对象,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改善社区党员年龄结构,不断社区党员整体素质。要结合“文明社区、和谐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和战斗堡垒作用,把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事务的执行机构和社区自治的主体机构,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要求,依照有关规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拥有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内部各项事务的职责,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使广大社区成员发表意见有场合,行使权力有平台。要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楼院小组长、离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作用,开展“文明巡访”活动,落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要求。要强化民主监督,落实“居务、事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开展“民评政、民评官、民评民”三评议活动,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围绕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重点发展服务类、慈善类、规范引导类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促进社区体制创新、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服务居民群众、承接政府职能的作用。
四、社区主要职责
要加强对社区党建、居民自治、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等工作内容的有效整合。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党建工作,实行对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社区居委会负责履行社区自治组织功能和负责承担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一)劳动保障服务管理职责。主要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和业务咨询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等,负责对《失业证》和《就业援助证》的申请、年审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老年人和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二)帮扶救助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
作,做好困难家庭的受理、审核、公示、上报工作,开展减灾防灾宣传活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组织慈善募捐工作。
(三)公共安全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组织应对、协调处置,配合搞好警务工作,协助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好工作。
(四)环境卫生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爱国卫生、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绿化、健康教育等工作,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物业公司搞好社区物业管理。
(五)卫生计生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包括外来人口),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服务工作。
(六)科教文体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社区教育、科普、青少年教育工作,加强市民学校建设,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七)经过“准入”的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已经落实人员、经费,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落实的临时性工作。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也可转由社区民间组织承办。
(八)其他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责。主要指社区居民(成员)会议提出的涉及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任务,支持引导和发展规范社会力量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
五、相关要求
(一)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体系。把社区建设当作一件大事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推动、有关部门支持、社区民主自治、社会各界参与、居民共居共建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社区联系点制度,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二)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分别由县委、各乡镇党委牵头,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辖区内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夯实党在城镇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注意运用市场机制,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要为纽带,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三)考核检查,督促落实。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结对单位、共建单位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作为考核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根据实施方案和计划,每半年要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采取“以会促建”的办法,强力推进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