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城镇新建设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为全面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和《伊春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2003年6月,嘉荫县将朝阳镇原7个居民委规划为佛山、朝阳、尚志3个社区,同时成立了3个党总支。由于社区组建时间较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正处于旧的居委会管理体制向新的社区管理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原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党组织的覆盖面不广、党组织找党员难和党员过组织生活难、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如何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是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社区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份、社区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社区党的建设特别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城镇建设和管理重心的下移,居委会原有的“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垂直型”党员教育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由于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以及党政机关机构精简,部分党员下岗、待岗、离岗、转岗,转为“社会人”,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仅朝阳镇社区就现有下岗职工党员和买断工龄党员34人,占党员总数的22.1。二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地域不断扩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员涌向城镇打工,本地党员也大量流出,给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全镇现有27名党员由于外出打工、搬迁、经商等原因流失,对这些党员的管理出现“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三是社区各类新经济中,有的没有建立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对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党员活动难以掌握,出现了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四是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社区退休党员数量越来越多。全镇社区退休党员已达到63人,占党员总数的40.9。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今后社区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将越来越多地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其成份和情况的差异要求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在方法和形式上都必须有新的突破。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也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年龄上,从80岁高龄的老党员到20岁的青年党员参差不齐;文化上,从大学毕业到文盲差距悬殊。如尚志社区育新党支部有党员28人,其中退休党员11人,占党员总数的39.3,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0人,占党员总数的35.7,大中专毕业待分党员1人,退伍军人党员1人。年龄最大的已74岁,最小的才24岁,年龄大的、小的,文化高的、低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开展不起来,偶尔过一次组织生活质量也不高。这就要求必须改变原来“一刀切”,大把抓”的教育管理方式,实现教育管理内容、方法和形式上的新突破。
3、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党员在社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的考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这既为广大党员创造了发挥才能的历史性机遇,也给党员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新考验。在这个考验面前,部分党员“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观念出现弱化,个别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权力欲、金钱欲的趋使,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党员在工作单位表现好,但在单位外甚至不如普通的居民群众;有的退休党员思想上存在退休问题,不仅不愿参加组织生活,更不愿如数交纳党费;还有的下岗职工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生活自己顾不上自己,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社区党员教育教育管理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以理顺社区党员管理关系为前提,完善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办法。
1、强化对社区直属党员的管理。健全社区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承包一块绿地,创建一座文明楼幢,联系一户贫困家庭,帮助一个下岗职工)为抓手,以建立“责任卡”制度为保证,对社区直属党员实行“全权管理”,激励每一名直属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强化对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定下发《关于退休职工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接受社区管理的意见》,为退休党员建档立卡。加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消除管理上的“肓点”。在退休党员集中的居民委建立独立支部,较为分散的建立联合支部,提供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3、强化对下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拓宽下岗再就业,在社区创办社区服务站和便民利民服务点,安置下岗职工党员,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协调县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组织下岗职工党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建立下岗职工党员求职档案,根据特长进行定向推荐。积极引导、鼓励、帮扶他们自谋职业,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强化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制度,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建立社区在职党员档案,登记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等,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实行“在职党员社区考评”制度和“在职党员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制度”,加强社区群众对在职党员的监督。
5、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根据流动党员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临时党支部,流动党员联络站等形式和直管、代管、协管等办法进行有效管理;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6、强化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消除管理上的“空白点”,使党员“有家可归”;开展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其使命感,消除雇佣观念。
(二)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为基础,健全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
效机制。
1、抓好组织升级工程。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对社区党政领导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调整,实行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并增设领导和工作人员职数,扩大社区党组织的职能;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加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企业党组织的协调联系,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格局。
2、抓好素质升级工程。把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作为社区组织建设的首要着眼点。按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中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和政权建设,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通过“组织选派、公开招考、组织考核、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形式,将政治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事业心较强、工作能力过硬,热爱社区工作的年轻干部选拔充实到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工作岗位,改善社区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班子的战斗力。
3、抓好硬件升级工程。随着社区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和社区职能的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原有的办公条件已不能适应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加大投入,协调解决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和必要的党员电化教育设备为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建立协调机制。在建立党委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从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的基础上,协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建立以党建联席会议为核心的协调机制,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责任制,把社区党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实行文明单位和先优模评定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提升社区党组织地位。制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规定,实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和参与社区服务工作表现反馈制度,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三)以创新活动载体为手段,拓展社区党建工作领域。
首选,以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创新共建载体。实施基层党组织“牵手工程”,引导各社区开展“五联五共”系列活动,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时代新人;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生活环境联建,共创文明社区;文体活动联谊,共同陶冶情操;社区经济联抓,共图经济发展”。
其次,以社区服务为主线,按照“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的要求,创新服务载体。组织下岗党员大力兴办便民利民服务业,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党员志愿者”、党员“一帮一”等活动,组织退休党员开展“党员认岗活动”;组织青年党员开展“三争三比”活动,让党员在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研究的基本课题。
当前,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相对弱化。二是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权利义务相对失衡。四是组织功能相对退化。五是纠偏执纪相对宽软。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管理观念滞后是内在因素。表现为把教育等同于说教;把管理简化为发展党员、任命干部、管理经费;缺乏系统观念,往往以偏概全,如在党员权利义务的平衡上,往往只强调履行义务,不注重行使权利;对党员教育管理缺失创新观念,习惯于“守摊子,不出乱子”,工作部署缺乏前瞻性、预见性。
其次,经济社会背景变化是外在因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少数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觉悟退化。改革的深入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实施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第三,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是主要原因。当前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第四,组织领导不力是关键因素。少数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抓党员教育管理会分散精力,影响经济发展,把党员教育管理与经济工作割裂开来。
基于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五个并重”,健全“五种机制”:
1、坚持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并重,健全党员教育机制。既要注重从思想上建党,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又要注重从能力上建党,不断提高党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建立起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学习教育机制。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各行各业党员工作和生产的需要,适应党员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既要在宏观上有统一规划,又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的情况,相应提出不同要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打破单向、封闭的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课堂,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向交流,增强教育效果。
2、坚持基本要求和分类指导并重,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党章》对党员的标准与义务有统一规定,这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管理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标准,同时,因为党员从业、职务、年龄、文化、经历等不尽相同,党员管理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搞好分类指导。一要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党员的从业、年龄、住所、特长和爱好,采取按单位、居住地、年龄段、行业、志愿和特长等多种形式设立党组织。二要加大新群体党员的管理力度。要全面加强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兴行业的党员、外出党员、外来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等新群体党员的管理,注意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实现新突破。三要因地制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3、坚持严把“入口”和疏通“出口”并重,健全队伍纯洁机制。要突出党员标准的时代特征,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坚持吸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在本职岗位上成绩突出,并得到群众公认的优秀分子入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用“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的问题。要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预审制、入党介绍人资格审查制和新党员质量检查等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要做好党员评处工作。
4、坚持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并重,健全党内民主机制。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保障党员权利,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改革完善相关环节,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建立健全党员民主议事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议事规则,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5、坚持建立责任体系和完善保障制度并重,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视作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不断提高管党工作的自觉性。要健全领导体制,逐级建立健全党委管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的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融入经济建设各个环节,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要完善保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活动有场所,经费有保证,切实为基层党建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篇: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02
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
社区党员作为社区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力量,其地位和作用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日显重要。新兴街道办事处针对各个社区中不同类型的党员,从实际出发,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高度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对下岗党员实行“温暖管理”
及时将下岗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到社区党支部,并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口袋”党员。社区党组织采取家访、谈心等方式,摸清下岗党员的思想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二、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实行“关怀管理”
社区党组织经常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党员,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并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经常性开展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来。同时,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加到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中,让离退休干部党员继续发挥余热,服务社区建设。
新兴街道办事处
2014年2月26
第四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2006年8月,**镇针对近年来本镇存在党员外出较多而档案不健全、误差较大的缺点,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员普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4月以流动党员为对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大普查,清理出**镇流动党员的准确数量、流出时间、住址、从事职业、通讯方式、联系方法及生活学习情况等一些动态信息,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较完整的流动党员档案,为今年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镇党员流动的基本情况
党员流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劳动力流动的增多,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的党员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也正反映了广大党员更新观念、增长本领、适应市场、力求先进的要求,这是紧跟时代、追求进步的具体表现。**镇目前共有60个支部,党员957人,现有流出党员195名,占党员总数的20.38﹪,其中跨省流动党员40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20.51﹪,主要流向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省内市外流动党员9名,占4.6﹪,主要流向杭州、义乌等地,市内县外的流动党员14名,占7.2﹪,主要流向温州市区、**等地,县内的流动党员128名,占65.64﹪,主要流向**、**等地,长期在外的党员38名,约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9.49﹪。从目前情况看,流动党员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和制造业。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支部的思路不清晰,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甚至连基本的调查摸底工作也浮于表面;有的习惯于老办法、老思路,缺乏创新精神,认为教育管理好身边的党员就是完成职责,没必要将手伸那么远;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连联系都难,更何况要教育管理,所以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有的支部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一小部分,抓不抓或抓得好不好无碍大局。
2、外建支部少而不精。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个私企业越来越多,党支部组建率与个私企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差距,在流动党员流入地建立临时支部数量有限,很难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面面俱到,致使部分流动党员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已建立的党支部因是众多流动党员合集设立,每次学习到会率普遍不高。
3、制度坚持不够好。建立一系列制度,但执行的不是特别好,流于形式。如在《流动党员证》的发放与使用方面,表现为流出地发放后不了了之,未做到半年审核,而流入地支部接受、管理不够,使流动党员成为“两不管”党员,流动党员本人也不愿参加组织生活,致使发证、用证、验证、换证等环节产生脱节,不能对流动党员进行完整持续的教育管理。又如联系制度中,支委联系流动党员时谈话只限于家常而未深入学习教育。
4、组织观念不强。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泊,外出时不辞而别,长时间不与支部联系;有的党员嫌麻烦,不愿领取《流动党员证》,即使领了证,也因种种理由不主动与流出地支部联系;有的重经济轻组织,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甚至个别流动党员在外干出违纪违法的事情;有的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竞争性强,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加强学习,加之本身党性不强,少数流动党员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长期不交纳党费。
5、对流动党员缺少关怀。部分支部不了解流动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等,对他们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没有及时沟通解决,使他们逐渐产生了离心力,减小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6、工作从业不稳定。部分流动党员工作地和从业存在不确定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哪里赚钱就流想哪里,哪个行业赚钱就流向哪个行业,这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组织,理顺关系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就难在没有阵地,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确立“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传递声音”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解决有党员无人管的问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以镇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通过电话沟通及与流入地支部联系等方式具体负责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机构,解决有党员无组织的问题。根据流动党员大部分在龙港镇的实际,我们本着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将在**成立两个临时流动支部,把76名长期在**务工经商的党员纳入流动支部管理之中,并逐步扩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覆盖面。同时将进一步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第五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007-12-12 17:03:5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2006年8月,**镇针对近年来本镇存在党员外出较多而档案不健全、误差较大的缺点,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员普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4月以流动党员为对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大普查,清理出**镇流动党员的准确数量、流出时间、住址、从事职业、通讯方式、联系方法及生活学习情况等一些动态信息,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较完整的流动党员档案,为今年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镇党员流动的基本情况
党员流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劳动力流动的增多,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的党员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也正反映了广大党员更新观念、增长本领、适应市场、力求先进的要求,这是紧跟时代、追求进步的具体表现。**镇目前共有60个支部,党员957人,现有流出党员195名,占党员总数的﹪,其中跨省流动党员40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主要流向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省内市外流动党员9名,占﹪,主要流向杭州、义乌等地,市内县外的流动党员14名,占﹪,主要流向温州市区、**等地,县内的流动党员128名,占﹪,主要流向**、**等地,长期在外的党员38名,约占流动党员总数的﹪。从目前情况看,流动党员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流动党
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支部的思路不清晰,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甚至连基本的调查摸底工作也浮于表面;有的习惯于老办法、老思路,缺乏创新精神,认为教育管理好身边的党员就是完成职责,没必要将手伸那么远;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连联系都难,更何况要教育管理,所以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有的支部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一小部分,抓不抓或抓得好不好无碍大局。
2、外建支部少而不精。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个私企业越来越多,党支部组建率与个私企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差距,在流动党员流入地建立临时支部数量有限,很难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面面俱到,致使部分流动党员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
来一定的困难。而已建立的党支部因是众多流动党员合集设立,每次学习到会率普遍不高。
3、制度坚持不够好。建立一系列制度,但执行的不是特别好,流于形式。如在《流动党员证》的发放与使用方面,表现为流出地发放后不了了之,未做到半年审核,而流入地支部接受、管理不够,使流动党员成为“两不管”党员,流动党员本人也不愿参加组织生活,致使发证、用证、验证、换证等环节产生脱节,不能对流动党员进行完整持续的教育管理。又如联系制度中,支委联系流动党员时谈话只限于家常而未深入学习教育。
4、组织观念不强。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泊,外出时不辞而别,长时间不与支部联系;有的党员嫌麻烦,不愿领取《流动党员证》,即使领了证,也因种种理由不主动与流出地支部联系;有的重经济轻组织,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甚至个别流动党员在外干出违纪违法的事
情;有的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竞争性强,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加强学习,加之本身党性不强,少数流动党员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长期不交纳党费。
5、对流动党员缺少关怀。部分支部不了解流动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等,对他们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没有及时沟通解决,使他们逐渐产生了离心力,减小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6、工作从业不稳定。部分流动党员工作地和从业存在不确定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哪里赚钱就流想哪里,哪个行业赚钱就流向哪个行业,这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组织,理顺关系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就难在没有阵地,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确立“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传递声音” 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解决有党员无人管的问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以镇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通过电话沟通及与流入地支部联系等方式具体负责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机构,解决有党员无组织的问题。根据流动党员大部分在龙港镇的实际,我们本着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将在**成立两个临时流动支部,把76名长期在**务工经商的党员纳入流动支部管理之中,并逐步扩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覆盖面。同时将进一步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非公有制企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