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1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

第一篇: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

重庆市石柱县教育委员会谭小林 马世洲、摘要: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009]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重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石柱县教委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分析了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 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穿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

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调整布局,实现“学有所教”。要根据石柱县城乡总体规划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做好城镇人口增长、城区教育容量需求,做好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实事求是的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内在活力,不断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即推进教育质量公平。

2.坚持标准,建好每所学校。把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学校硬件资源均衡配置。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统一规划建立标准化学校缩小城乡学校在硬件方面的差距,实现硬件资源均衡配置。同时把城乡学校的校点调整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体系中去。逐步实现城乡学校同样设施、同样师资、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作业、同步考试。使偏远农村的教师能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前沿信息,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师们对教材的分析和驾驭能力,满足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3.发愤图强,建设教育高地。借鉴黄冈经验,通过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柱县城乡统筹应以教育为突破口。建设渝东教育高地,这是县委县府对教育如何服务城乡统筹促进石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思,同时也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勾画出了宏伟蓝图,很有前瞻性。按规划,实现高地目标分两步走:在2012年基本构建教育高地框架,到2020年率先在渝东地区做到“四个实现”,即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渝东教育高地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思路措施符合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的有关要求和我县教育实际。建设渝东教育高地是促进我县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策略

4.抓住关键,培养合格师资。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是农村学校质量不断滑坡、学生大量流动的关键原因。为此,首先要配齐数量,其次要提高素质,第三是要倾斜待遇,第四是要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不应付、不走过畅要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的对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使他们师德和师能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使他们都有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的自觉性、都能够尽心尽力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要倾斜教师的待遇。不少教师通过各种努力流向对自己“有利可图”的地方(如城镇任教)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导致乡村或薄弱学校教师素质始终不高、始终薄弱。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即便实行了教师津补贴制度,也不会很好解决师资均衡问题。我们认为,在不剥夺教师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县域内教师应同工同酬,并对在乡村及边远学校教师经济上给予补偿。让他们不想走,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另外在用工上,我们认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只有一个标准,不应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乡村学校教师编制应予宽松,在这些地方工作,教师职称评聘不受编制限制,即评即聘,让这些学校能吸引、留住优秀教师和高职称教师。另外,在乡镇或一定区域内,教师资源要共享,要打破校际壁垒,拉通使用,能者上,庸者下。每年要安排城镇教师下乡定期支教。

5.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为提高教育效率、提升办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教育、对学校的管理,为此建议:第一是采取片区托管。第二是选好用好校长。第三坚持规范办学。第四推进课程改革。第五创新评估机制。

(三)强化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树立“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大职教观,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系会议制度,探索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职业教育工作的体制。强力推进我县职教中心的建设,力争进入3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行列,努力建成为“三峡库区移民职教培训基地”和“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职教培训基地”。借助对口帮扶我县的江津区的职教优势,促进我县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探索“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和“城乡互动,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开展“绿色证书”和“双证式”实验,下涉初中上及高职,拓展延伸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因地制宜,发挥教育服务职能

“教育服务社区”是当前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社区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石柱县的中小学大都地处农村,面向农村,应该立足学校资源为城乡统筹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一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的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农村初中生、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把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村中小学真正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和设施设备,技术资料,网络平台等多种资源,与科协、农技部门的要求,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需要相结合,为农民朋友提供信息咨询。开办文化夜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共建共享,学校的图书资料,仪器,网络资源等向当地农民开放,当地的养殖场,果园,大田作物等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基地。第三,整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充分考虑其未来流向的职业和地方的特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农民工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增收致富。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首先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教育,以统筹发展的教育去推动城乡全面统筹发展。我们认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没有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大决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学有所教”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让城乡统筹发展的教育成为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加速器!

第二篇: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探讨

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关系的基础上,探析了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后提出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制度创新等政策建议。关键词:重庆,统筹城乡,农业信息化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63年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信息化问题。1967年,日本一研究小组提出,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指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俞立平等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意味着国民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进,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单玉丽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管理农业,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现代农业向知识农业转变的过程。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农业主体提供市场和农技信息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及现代农业向知识农业转变和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动态过程。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和农业信息化的社会支撑条件供给与社会环境打造。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充分发挥科技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其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间信息化差距,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民素质提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借助网络通信技术可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交换和互动平台,使城乡居民共享技术、市场信息和现代文明成果,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因此,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应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摆到首要位置。

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重庆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

1.农村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落后城区。城乡居民家庭的“三电”(电话、电视和电脑)拥有量差距大。2005-2009年,重庆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电脑拥有量之比由302∶1减少到40∶1,但二者绝对差距达71台。重庆农村网络规模小、互联程度低,不能满足农民的通信和信息咨询需求。目前,重庆城乡移动基站数量之比为1∶1,城市移动信号覆盖率达100%,部分山区农村却无移动信号;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城区的0.13%,农民上网比例仅有0.2%。

2.农村通信服务水平低于城区,信息服务联动性不强。重庆农村电信企业服务机构数量有限,服务水平低;“农网广播”和“农信通”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调查显示,尽管重庆打造了乡村信息服务站和农民科技书屋等平台,但信息服务联动性不强,服务效率差,村落信息服务盲区普遍存在。

3.农村电信业务种类相对较少,资费偏高。调研发现,重庆农村用户使用电信业务集中为语音、信息类业务,缺乏数据类业务以及增值电信业务;农村电信资费和上网费高于城市,且网速慢、信号差。

(二)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

1.农业信息入户率低,不能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据对重庆部分区县部分农户调查统计,由于信息通道阻塞,农民对信息知晓面不足10%,70%以上的农民几乎与“信息世界”隔绝。

2.农业信息网络向基层农村延伸不足、覆盖率较低。重庆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全市10148个行政村仅有7个村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建立农民科技书屋的行政村仅占全市的2%。

3.基础建设多元投入,但统筹性较差。据统计,2004年以来,重庆农业部门和组织系统分

别投入0.2亿元和0.67亿元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建成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7981个。但是,由于受平台建设主体、利益分配等因素制约,仍不能在农村偏远地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

4.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据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测评,重庆市农村信息化总指数85.54,排全国(99.69)第17位,其中,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数仅58.95,远低于全国水平(101.00),排第20位。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运行保障经费和农村信息服务没有及时跟进。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且农村信息技术人员缺乏

2006年末,全国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仅占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的0.59%,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比例更少。2009年,重庆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员(8.85万)仅占农村从业人员(950.95万人)的0.93%,比例小且流失严重。这些状况不利于重庆农村信息队伍建设和农村信息化绩效的提升。

(四)农业科技投入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科研和信息化设施落后、人才短缺。重庆农业信息化的微电脑技术、遥测技术、农业设施自动化技术和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等发展水平较低,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精准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重庆信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到4%,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

(五)信息获取成本逐渐降低

惠普电脑的投产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扶持,农民购买电脑成本随之降低;大重庆电话网的建成,电话获取信息费用降低;电视、传单等多种信息获取手段综合应用,方便节约。

(六)ZF政策因素

长期的“二元分制”导致重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农村普遍存在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投入增加,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ZF加大区县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和农技推广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这些举措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有力地推进了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重庆具备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重庆将成为全球主要的IT制造基地。西部最大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成,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运营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M2M运营中心等落户重庆,重庆的网络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显著增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其农业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开发了所需人才和市场,有利于推进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

2.农业信息化可推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有序流动。借助农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及时准确地测定农村劳动力的供需数量,帮助重庆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同时,农村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和待遇状况也可汇集到相关涉农网站,从而构建起“城—乡人才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城乡之间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3.重庆农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作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的直辖市,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有利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最终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村信息化物质基础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农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等组织与个人协力打造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基地为核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推进廉价、实用信息进村入户。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中介组织

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子拍卖中心等电子商务平台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二是推进城乡通信与信息服务统筹发展。将行政村通宽带与农村党员教育网站点建设有机衔接,把C网和无限宽带向农村延伸,实现行政村通宽带。开展网络扶贫工作。利用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向区县梯度转移趋势,推进呼叫中心向县乡转移,促进配套产业链的形成,提升统筹城乡能力,以信息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降低农村电信资费标准。利用从通信企业征收1%-3%的普遍服务基金税建立的基金,补偿承担农村普遍服务的通信企业或农村用户直补。

2.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的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增加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灌溉、施肥、植保、栽培管理及品种改良等专家系统和家畜饲养管理、农产品加工储运专家系统,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打造一支稳定的村级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具体对策包括:在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技组织设立信息联络员,建立和完善村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依托高等院校加大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聘请大学生“村官”为农村CIO,利用他们信息应用能力强的优势,引领、传导和带动农村信息化工作。

3.建立农业信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扩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远程教育。网络经济的价值在于信息共享、沟通和信息自由快速传递。因此,打破信息垄断,整合农业、文化、广电、通信、商贸、科技、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建设资金,打捆投入,开发重庆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网,是推进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重庆市可按照“ZF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赢”的原则建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市长为召集人,以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为牵头单位,市级涉农部门、通信商为成员的农业信息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推进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同时,重庆应将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农村偏远山区,实现城乡信息化统筹发展。

4.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网络平台建设。重庆市涉农行政村70%实现互联网覆盖,有1000余个村、镇落户到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等网站。通过“一村一品”平台建设,吸引城市资本和客源下乡,可加快重庆农村特色产品以及餐饮、旅游等产业发展。当前,可让大学生村官担负起维护和创建“一村一品”平台任务。

5.进行制度创新,开创有益于重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创建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参照美国首席信息官委员会(CIOC)组织框架,创立由主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市农业与信息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和各区县农业与信息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重庆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其具体负责: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标体系、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监督农业信息化建设、主导农业信息系统互联、兼容与业务协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互动机制建设等。同时,重庆市还应加强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合作组织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利用其信息化发展带动重庆农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出台农业信息建设补贴政策。重庆市ZF应出台文件,明确农村信息补贴政策,建立专项基金,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信息人才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补贴。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法规体系。推动区域性农业信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行为。推动国家立法机构尽快制定《农业信息公开法》,依法强化ZF农业工作的透明度,为农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条件和制度环境。依法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的监管,制止信息垄断,打击各类信息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农业信息市场有序发展,顺利实现城乡农产品网络贸易。

参考文献:

1.俞立平等.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6(1)

2.单玉丽.台湾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1)

3.孙芸等.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调研世界,2009(8)

4.王恒玉.美国农业信息化的特点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23)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范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入手,对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推动高师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支持。

[关键词]高师教育 创新 课程结构调整 教学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

从2001年起,我国进入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接着教育部又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上下都开始了新课程的改革。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前几次课改所不能企及的,此次课改不但对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其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摇篮的各级各类高等师范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配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切实符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师资,主动地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反思我们高师院校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方面。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势必会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会阻碍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基础教 [作者简介]牛莹(1982—),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04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有必要对高

师院校进行改革。

(一)高师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的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才,这要求高师院校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为己任,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整堂课由教师包讲、满堂灌,生怕漏掉一点重要的内容。这种只重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培养的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培养,教育出了一大批死记硬背的教师,再由这批没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去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高师院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教师,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师队伍,高校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要重视师范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要克服传统的师生观的影响,把学生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能动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师院校教师还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把自己由原来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多授学生以“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高校教师自身应该了解和关心国际教育改革动态,掌握国际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鼓励师范生主动接触教育科研的前沿领域,对教育改革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形成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条件。

(二)高师院校要努力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改革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和调整,其中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与设置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和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走向综合化的趋势。这一改革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照顾到学生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要求,使课程体现出较好的均衡性、综合性及选择性。中小学综合课程和设立,强调了知识的整合和联系,培养了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但是作为专门培养合格基础教育改革师资的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没有切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直是按学科分类设置的,师范生是按学科专业来学习,片面强调对所学专业领域知识全面精深的掌握,片面的割裂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还有的学校文科专业的学生直接不用进行理科知识的学习,从而人为的造成了各个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状况,完全忽视了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我国师范教育增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担任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使得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严重短缺,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教师的需要,高师院校应该拓宽课程设置的范围,增加综合课程师资历的培养。在保证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之外,高师院校可以多开设一些通识课程,使文科学生可以学习理科知识,理科学生也可以吸收文科知识,文理相互渗透,并积极开设一些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和专题,提高师范生综合学习和运用的能力。20世纪中叶,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兴起。正如西方教育家们所强调的:“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门职业,要胜任这门职业,就得有一种严格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训练,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能像医生那样‘分析’、‘诊断’、‘开处方’,能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三)高师院校要加强师范生的专

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正在成为国际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师院校普遍存在重文化学科的专业训练,轻教育专业训练的倾向。所以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在我国高师院校改革中就成为一个迫切而关键的任务。我国的师范教育普遍重视对专业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而忽视对教育素质的训练。这体现在:首先,我国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十分单一。在大多数高师院校,有关教育方面的课程只有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个别学校开设了微格训练。相对于专业课门类来说,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当小,课时也相对少很多,由于课时少,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课程也是师范生最不重视的。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业相比,差别就在于没有设立这几门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不适合教师的职业要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固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拥有基本的专业素养,能够胜任教师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多是同时具有丰富知识底蕴和娴熟的教学技巧的老师,那种“茶壶里煮饺子”式的教师绝不可能胜任教师的职业要求,更谈不上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增强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课时和门类,实现师范生的专业化培养应当成为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

其次,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的时间过短。教师与医生都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但比较而言,医学院学生的职业训练与所获得的职业经验比师范生多得多,从适应岗位和角度来说,医学院的学生比师范生更早地进入角色,原因就在于我国师范生实习时间过短。在我国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时间大约是4—8周左右,这与发达国家如美国15周,法国27周相比,真是少得可怜了。再由于实习的时间少,实习任务相对较重,对于师范生来说,在短短几周内完成教育见习、实习、班主任工作、教育调研这些项目,时间十分紧迫,所有的项目只能浅尝辄止,不可能娴熟地掌握,更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这样,师范生与正式教师之间就存在相当大的隔离,造成很多师范生在工作一两年后还不能进入角色,不能用胜任教师这个职业。所以高师院校应当重视教育实习这个环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与管理,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

(四)高师院校应当加强师范生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在教育中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

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对传统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也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制作和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师范院校应当成为教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前锋,而实际中,高师院校比起中小学来说,是最不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还是采用“教案、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这其中,不乏有经济投入的问题但更多的是高校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的中的运用,可以增加课时含量、提高课时效率,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高师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点,引入CAI课件教育手段,鼓励教师和师范生应用多媒体教材进行教学,提高高校教师和师范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必须加大力度进行自身的改革,挨把握住未来教育的趋势和动向,加快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日益加快的步伐,为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1. 2. 3. 4.

[参 考 文 献]

唐海海.师范院校,你有足够的准备吗?——基教改革期待新型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姜永杰.新世纪高师培养模式初谈[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林正范,徐丽华.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李永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观念与方式方法[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第四篇: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的浅析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的浅析

——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

前言

直到着手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对土地的制度和管理的确关注甚少。当我在网上查了诸多有关土地流转的资料时,才明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在土地流动上有所突破。才知道土地流转既是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变居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知道了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承包土地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实现土地流转的方式通常有一下几种:

有代耕代种,这是指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

转包、转让,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指农户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组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进行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

互换:单个或者一部分承包户主动或在集体组织指导下与本集体中的其他承包户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贡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得到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08年资料显示,全市农村目前流转土地面积251806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9%,其中流转耕地面积209579亩,占耕地面积的10.8%,流转“四荒”面积42227亩,占全市“四荒”面积的24.32%。

据统计,目前自贡市城镇职工到农村承租土地已达378户,经营面积13950亩;单位承租土地56个,面积5159亩;合伙经营350户,面积1107亩。自贡市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的面积12042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2%;水果9915亩、畜牧业10261亩、水产业5636亩、林业44580亩。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一般为每年每亩500—900元,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的农民外出务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而种植粮食每亩土地年净收入不会超过500元。所以,如果按一亩土地解脱一个农村劳动力计算,每流转出一亩土地会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一万元左右。

具体实例:

自贡处于浅丘陵地区,人多地薄,基本上不可能依靠少量的土地致富。因此,在自贡推进土地流转是自贡农村发展的前提。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是产业选择,要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优势,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

以下是了解到的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村镇:

城市近郊的大安区董家村有人口近50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由于人均耕地太少,无论如何精耕细作,都无法让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从2005年起,采用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方法,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和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形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乡村工业、花卉苗木基地和现代观光农业。

五宝是贡井区的农业乡镇,五宝规划的是要建设农业产业大镇,当地农民是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主要对象,当地的政策要求是流转的规模不一定要大,大多在几亩、10亩之间,让农民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力量,这样以保证发展高效农业、农民增收,同时因为规模适度,可相对降低种植风险。

仲权镇全胜村具备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的良好条件,凭借离市区仅12公里的区位优势,已经有上十家农家乐在此定居。其中某休闲庄就以租赁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形式集中了100亩水面开展垂钓、餐饮、观光等服务项目。把土地租赁出去的村民还可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土地收益。

存在问题:

1、部份农民认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就是土地的重新承包。同时,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土地收益,使广大外出务工者不愿放弃土地和农民身份。而城镇周边农民有了农业以外的就业渠道和经济收入,少量土地上的收益对他们已经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他们对土地漠不关心,由此导致大量土地荒废。随着非农职业周期性的调整,当处于阶段性失业时,种地会成为农民的首选谋生之计。大部分农户,哪怕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也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的退路,不愿转让。

2、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纠纷隐患较多。从资料分析,土地流转存在未经上级机关审查、口头协议流转的现象,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

3、土地流转范围较小,规模化经营的程度不高。事实表明,我市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同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缺乏向科研单位、企业和村外人员等的流转。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状态。

4、农村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使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有后顾之忧。

解决办法:

1、让农民解决思想上的误区,认识到土地流转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主要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还要加大典型实例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流转程序,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强化中介服务。政府应组建专门服务于土地流转的工作站,为农民土地的流转提供需求登记,发布流转信息,进行项目推介,指导合同签订。

4、针对绝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缺乏到城里谋生的技能的现实,政府相关机构应提前着手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之学到技术。让更多农民脱离土地融入城市,从而推动土地的有效流转。

第五篇:统筹城乡背景下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城镇体系的发育和完善程度是一个体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自工业革命以来,城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完善和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对区域经济的持续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等级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区域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完善城镇体系,能够实现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1绪论

1.1研究意义

本文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满洲里市的城镇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满洲里统筹城乡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索城镇体系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区域经济的城镇体系建设理论。

在本文中,探讨了统筹城乡背景下城镇体系建设机制,并分析了其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于推动满洲里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统筹城乡及相关概念 1.2.1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同时存在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产业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现代经济,主要是以现代工业产业为主,农村经济是指传统农村经济,主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二是指城市和农村实施不同的政策管理制度,即“城乡分治”;三是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包括生活方式,社会服务水平等差距,农村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城市。

1.2.2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是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在本质上,是通过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及美好农村、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过程。

2统筹城乡背景下满洲里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问题

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在圈层上已经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第三产业,二圈层的近郊区县是工业经济的承载地,三圈层的远小城镇。

(1)小城镇发展缺乏主导产业支持,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小城镇的职能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产业的支撑才能形成城镇的特定职能。小城镇集聚度低,辐射效应极弱,无法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无法推动农村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2)新城分担中心城区功能及城市新增功能作用有限满洲里市自2007年开始,为拓展城市功能,发挥新城聚集,开始推进新城的建设。

2.1城镇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结构问题突出

在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上,目前在成都市各圈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功能分工,但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持,各城镇存在产业结构雷同,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不利于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2.2城镇体系建设资金供给体系不完善

目前, 满洲里市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缺乏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政府财政包揽了小城镇的所有建设项目。资金供给体系由于受传统融资体制的影响,融资渠道单一,无法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企业,社会,个人等其他主体参与投资很少,无法形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有效机制,无法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小城镇的建设。

2.3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矛盾较突出

在城镇体系建设中,许多小城镇为了加快建设步伐,城镇发展模式仍然保持粗放型扩张模式,对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网络保护重视度不够。尤其是在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引进乡镇企业时,并没有建立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指标约束乡镇企业,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督体系对乡镇企业进行合理的监督。

2.4城镇规划实施缺乏有利保障

满洲里市目前通过不断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城镇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成效。但目前满洲里市城镇体系规划,并未形成相关的城乡规划法制体系与之配套,规划内容并未得到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度保障,规划与政策还未能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城镇体系的建设。其次,规划监督体制有待完善。有效的规划监督体制的缺乏,无法保证规划内容在各城镇顺利的实施。规划内容与城镇经济发展有可能存在冲突,一些城镇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监督,不顾全局的发展,就造成了规划在一些城镇并不能够有力实施。再次,城镇的建设,规划实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只有在专业人才保障下,才能够顺利完成规划内容的实施。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满洲里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随着满洲里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满洲里市的城镇体系也随之不断的演变。对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的建设历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和认识城镇体系形成,演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揭示城镇体系建设中的

问题,这就需要深入城镇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建设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进行现状分析。

3.1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建设历程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环形+放射”的单中心城镇体系。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满洲里市的城镇体系。满洲里市的城镇建设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主要还处于不断的整合与聚集阶段,整体呈现出单中心结构的城镇体系。1949到1958年, 满洲里市辖区范围内基本就是两县的行政区域。城市分为东城区和西城区。辖区面积没有增减变化,呈现出单一的中心城市。1953年, 满洲里开始了城市总体规划。1956年,对1953版规划进行修改,但这一时期的规划内容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始终以工业建设为中心,在规划整体上沿用了苏联模式,过分的强调形式。整体城市布局是以旧城改造为基础。在功能分区上,基本形成了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格局。

第二阶段(1979年-2002年)城镇体系依托交通干线聚集 ,这一阶段是在改革开放过后, 满洲里市经济发展加速,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在这一阶段, 满洲里市按照“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的规划原则,“五个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及坚持“全域满洲里”的理念,逐渐完善城镇体系的规划建设,加大对中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建设,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3.2统筹城乡背景下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 满洲里市坚持“全域满洲里”旳理念,逐渐完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但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依然存在不足。

(1)主城区均衡惯性拓展,不利于中心城区的辐射满洲里市有超过40%的地形属于平原面积,“平原地形地貌使城市向外任意方向扩展的区位成本等距离化,从而使城市空间扩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呈现出典型的圈层空间结构”。

(2)圈层经济非均衡发展

满洲里市城市拓展呈现圈层发展,人口和产业一直倾向于向中心城区聚集,工业和服务业的布局倾向于在城区,而郊区的产业结构低,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城郊之间的经济差异越来大,圈层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融合,不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3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为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背景条件,从总体上影响区域城镇群体的性质和空间结构。满洲里市地处平原地形,总体上地势平坦,城市在各个方向所受阻力基本一致,易于形成等距离的扩散。另外,平原地区农业资源一般较为丰富,只要水资源充足,很有可能形成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2)交通基础设施因素

交通基础设施是城镇之间进行经济社会联系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城镇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城镇是区域的经济贸易中心,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线路,人口,资本等要素将无法快捷的流通,有效的交通体系使空间上可达性变强,因而改变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就满洲里市而言,建国以后开始了新的城市建设,当时交通不发达,城市空间集中在建成区面积内。

(3)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影响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变化。建国初期, 满洲里市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城市功能单一。

(4)人口分布因素

城镇发展的基础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城镇的规模是由城镇的非农业人口规模决定,非农业人口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了城镇空间分布。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影响着非农人口在区域的空间分布。城市化在市域范围内的发展程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规模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

4.推进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建城镇体系建设的策略

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 满洲里市通过不断的探索,通过政府,市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互动协调共同作用下不断推进城镇体系的合理建设, 满洲里市的城镇体系建设己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4.1构建合理的满洲里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目前, 满洲里市城镇体系在规模结构上存在中心城区首位度过高,极化效应过于严重,中等城市的缺失,阻碍了城乡要素的流通。另一方面,小城镇的规模偏小,无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不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要构建合理的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

(1)优化发展中心城区,充分发挥其辖射能力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辖射作用,能带动其他等级城镇的建设,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通过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为切入点,高强度整合土地资源为载体,通过提升产业功能,完善配套服务,以“两轴四片”为重点,加强中心城市与周围六个组团的联系,增强城市功能,发挥其辖射能力。

(2)加快培育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形成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满洲里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存在中等城市位序的缺失,虽然满洲里已经开始培育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中等城市,但由于城镇集聚力和吸引力还不够,中等城市依然缺失。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必须要加快培育中等城市,弥补中等城市的缺失,同时积极发展小城市。

(3)加快建设小城镇,提高其发展规模

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乡镇企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实施“新居工程”建设,加快全市规划区内农民居住方式的转变,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条件,加快农民向城镇集聚,进而实现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

4.2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城镇化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体制,彻底打破农民向城镇迁移的障碍,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聚集提供条件。制定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各个城镇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制定具备城镇特色的产业政策,同时继续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实施“三化联动”,实现产业人口在不同规模的合理聚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

4.3拓展融资渠道,改善资金供给体系

城镇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有力的支撑。加快在创新体系、产权交易、风险投资、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地方保护行为。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引入民间资本的投入。

4.4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首先,在城镇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指标,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着重解决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城镇严禁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次,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换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双百工程”,“新农村绿色园建设”等惠民工程,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第三,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的第三产业。

4.5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确保城镇体系规划落实

城镇体系的建设是在一定的规划指导中实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对规划内容形成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制度保障,同时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失衡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差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城乡一体化发展尤为重要。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以及城乡统筹一体化是任何一个城市谋求发展的保障。在新的 历史条件和国内外背景下,中国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原有的发展模式及政策已经与边境地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政策”就成为未来边境口岸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岳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 梁振民,陈才。中俄边境城市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2(02)[3] 梁振民,陈才。东北亚国际合作与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设研究 [J].东北亚论坛。2012(05)

[4] 李慧娟。中国边境口岸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5] 坚持“链接俄蒙、融入东北”战略 实现“发展与惠民”两大目标 [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Z1)[6] 王之光。关于辟建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中俄国际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可行

性研究报告[J]。中国软科学。

下载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统筹背景下遂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本科毕业论文 城乡统筹背景下遂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年 级: 2007 级 学 号: 20075451 姓 名: 陈 春专 业: 公共管理 指导老师: 韩 文 丽 2011年06月......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11 9:18:10 点击:4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基础( 一) 城乡一体化随着我国小城镇和......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

    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

    城乡统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方面知识:统筹城乡发展 一、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一)2006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

    加强城乡统筹

    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同城化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住房、......

    城乡统筹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认真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统筹办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会议,分解落实各项规划编制任务,要求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

    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 “城”与“乡”,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体。在转型发展的节点上,我市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将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