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1: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第一篇: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转载日期:2012-7-16 22:10:00 来源:互联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断言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城市化实践似乎正在有力的诠释着这句话,而城市圈的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方式。2007年12月27日,武汉“1+8”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下面就城市圈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对湖北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圈内业已存在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客观要求各城市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范围较大,圈内各城市发展水平悬殊也较大,各城市经济职能各异,与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联系也各不相同。而在教育方面,武汉城市圈内现有85所高校,其中有60所集中在武汉市,其余的散布在城市圈内的其他地区。由于高校的分布地区不同,整体的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的成绩

在教育方面,湖北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但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依靠力量,而且一直都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和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稳步提高,形成了全国第三的在校生规模,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足的短缺问题,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作为湖北省突出的比较优势,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到2008年,湖北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18所,硕士授予权的高校28所。湖北省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点579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学位点1518个。湖北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有21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21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1个。此外,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9个,省级工程中心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多个,并建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学科发展,湖北省始终坚持学科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制度,增加了一大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优化了学科结构,促进了我省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省高校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湖北省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9个、二级学科668个。一些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明显,若干学科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学科以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与湖北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

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紧密相关,为国家和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城市圈内一些城市反映的情况看,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圈内教育合作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过窄。一方面,公众的共建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高校还普遍存有疑虑:一是认为武汉经济协作区由各地政府组织推动了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效果不明显也体现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上,因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城市圈内教育共同建设的信心不足;二是认为一些城市与武汉天相连、地相接,具备合作条件的项目过去已经做了,加之武汉自身还有一些高校需要发展,因而对周边城市究竟能承接多少武汉市高校教育发展的辐射、扩散信心不足。由此造成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高校对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热情不高,行动不力。

(2)行政区划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本位主义驱动的力度过强。受自成体系的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和产权、税权、行政隶属权合一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圈内不少城市的高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贯彻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各地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规划的专业同构、特色不足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协同发展。

(3)教育发展政策上的问题。主要突出体现在发展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城市圈内各城市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教育发展大的环境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传统的管理体制、陈旧的决策行为致使教育政策领域出现新旧杂陈、参差不一的状况。大的方面如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武汉市的交通规费收取、电信一网通、项目摆布、市场准入、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高校发展规划、金融税收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而这堵围墙体现在教育发展政策上的不统一,妨碍了教育的客观公正的发展。

(4)教育发展机制上的问题。明显凸现在整体联动的程度过低,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推进机制。就整个城市圈来看,虽然政府间联系机制已初步建立,并正在运行,但全方位的推进机制尚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也特别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上。

虽然城市圈内部分高校已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如2008年11月26日,武汉大学与孝感学院在孝感签订《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孝感学院协议书》,两校在全省率先落实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双方协议规定,武汉大学将在孝感学院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造、硕士点建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孝感学院也将为武汉大学在孝感的相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帮助。但可有效操作的运行机制亟待健全,尤其是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各高校主体间加强联系、促进合作的机制急需建立。

以上这些问题在妨碍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有很多关于促进城市圈内教育发展的政策。

二、“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相关政策

1、“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建立

2008年8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商定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其内容包括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统筹协调新机制、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多项政策和措施,使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全国教育改革

发展提供依据。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在部省合作协议文本上签字。

部省共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统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高等教育统筹,推动高校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深化教师教育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增强高校服务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与湖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省部合作的长效机制,既是共同促进湖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服务中部崛起的具体行动。教育部将把做好与湖北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和领导,大力协同、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支持湖北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建设,这些都是城市圈内高校教育发展的利好消息。

2、两会提案促进武汉城市圈高校教育的发展

为了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大教育新格局,从2006年起,武汉市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并从校际交流合作、教育人才交流、教育科研合作、职业教育合作、师资队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勤工俭学合作、产学研合作、部门联谊交流、信息资料交换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划安排。在2009年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委提交提案《构建武汉城市圈“教育大格局”的现代教育体系》,认为构建“教育大格局”的体系必须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跨行政的统一机制,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建立跨行业的统一管理机制,使教育资源的配置由“作坊式”向“集约型”转变;建议统一规划武汉城市圈“东西南北中”的高中与职业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探索“校长职务化”向“校长职业化”、“教师职业化”向“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等。

而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想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内高校教育的发展,武汉城市教育圈的各项政策对九城市的教育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城市圈教育发展方向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双活双赢”。

三、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1、武汉“1+8”城市圈推动高校教育联动发展

2008年初,武汉市教育局将联合城市圈内其他八城市教育部门,共同成立武汉城市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九城市教育交流与合作,重点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育科研、职业教育、语言文字、环境与节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2008年,武汉城市圈九城市教育部门还共同培养中职人才,共享实习实训设备,定期交流、推介各城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早在2005年,武汉城市圈内九城市就首次召开教育联席会,约定共同打造“1+8”城市教育圈。自此之后,城市圈九城市教育合作与交流日趋紧密与频繁:武汉22所重点职校开始面向城市圈招生,其中武汉仪表电子学校、东西湖职校等多所职校纷纷到城市圈开办分校等。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将更好地推动城市圈内各类高校教育的联动发展。

2、武汉“1+8”城市圈建设成为促进高校教育公平的推动器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鉴于中国复杂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的步伐

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08年3月1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蓝皮书中据对城乡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的教育满意度虽然比2007年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介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这说明教育公平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的制度性问题,因此,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实现仍然是不够的,应该从体制和政策上寻求突破。如今,城市圈内高校除了加强合作之外,还在不断完善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等,而这些对推动城市圈内诸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有巨大作用,实现城市圈内教育公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3、武汉“1+8”城市圈教育发展模式会推向全国

当前,促进城市圈建设的各项实施政策已经基本出台,只要有关各方不单方面设置障碍,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将会很好地促进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在城市圈内各城市教育部门的帮助下,高校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已陆续展开,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社会各界还是给予了广泛肯定。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前景很好,这种以经济唱主调,教育、文化等扮演配角的城市圈发展模式还会在全国陆续出现。

总之,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必将更好地促进湖北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朱俊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2] 周晓华:城市更新之市场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甘德安等:武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4] 肖安民、赵炜: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J].政策,2008(1).[5] 李一扬:推动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1(1).[6] 张盛仁、田寿永:高等职业教育与“两型社会”建设[J].理论月刊,2008(7).

第二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土地管理改革促进武汉城市圈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土地管理改革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就推进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探索计划管理新机制

(一)试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在坚持耕地保有量不降低,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试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年评估调整、五年滚动修编的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新机制。

(二)探索五年计划和计划相协调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五年用地计划,明确各项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五年用地计划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分纳入省级土地利用计划,对武汉城市圈的重大建设项目所需用地计划,按照“总量平衡”的原则,可跨使用。

(三)实行差别化的计划管理政策。探索土地利用计划与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及固定资产地均投资强度、地均产出等相挂钩的计划管理政策。探索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依法依规用地等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类建设尽量利用低效或未利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农地,支持各类建设充分利用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城中村改造的力度。

(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储备交易制度。对因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整理、城中村改造奖励的计划指标,实行城乡增减挂钩试点节约的用地等,经批准可在武汉城市圈内实行指标有偿交易。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交易收益,应优先用于安置、补偿给被征地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平台,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村推进,对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位于城镇规划圈外废弃的国有工矿用地等进行复垦整理。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通过复垦整理节约的土地可以调剂为建设用地,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农村。武汉城市圈内城乡增减挂钩中的“拆旧区”与“建新区”可打破行政区划,充分发挥土地级差地租效益,将各地的资金优势与资源优势有效结合,促进用地布局优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六)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耕地保护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力度,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重要依据,实行保护责任与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七)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探索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建设及管理办法,逐步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运用经济手段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基本

农田保护目标。对武汉城市圈内县(市、区)受资源条件限制、占用基本农田确实不能完成基本农田保护补划任务的,可以通过有偿保护的方式在武汉城市圈内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保护。

(八)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机制。按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聚合社会资金,参与武汉城市圈内占补平衡项目建设。各类社会资金可以通过新增耕地指标有偿使用方式参与利润分成,实现互补双赢。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建设促保护;实施低丘岗地改造工程,低丘岗地改造新增加的耕地,纳入省补充耕地指标库,保障武汉城市圈内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需要。将武汉城市圈内有条件的村纳入国家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九)加强土地复垦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修订《湖北省土地复垦实施办法》,明确土地复垦责任和义务。制订土地复垦技术规范,明确土地复垦工程内容、建设标准。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科学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核查、验收制度,促进矿产开发与集约用地、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十)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积极推进节地型城、镇、村更新改造,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研究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十一)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对利用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十二)优先开发利用未利用地。按照出让底价不低于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对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15%执行;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未利用地,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50%执行。

(十三)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探索建立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凡土地利用评价达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对开发区确需扩区升级的,依法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核;确需扩区的,可以申请整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或者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注意和设立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调,防止分散布局、浪费土地的现象。

四、健全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十四)建立建设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单位和个人对列入招、拍、挂出让计划内的具体地块有使用意向的,可以提出用地预申请,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提出用地预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参加该宗地的竞投或竞买,且报价不得低于其承诺的土地价格,使得土地供应、成交价格更接近市场需求。

(十五)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对省政府批准的产业发展规划中优先发展产业,且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超过《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

24号)规定的标准40%以上、投资强度增加10%以上的,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在产地对农、林、牧、渔业产品直接进行初次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具体分类标准由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订。

(十六)实行建设用地“净地”出让。地方政府在出让供地前必须完成场地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实行“净地”出让。保障项目用地业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场施工,避免不履行合同、相互推诿的现象,有效防止闲置、囤积土地等行为的发生,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十七)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创新土地收购方式,规范土地储备行为,探索城市圈土地统一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增强省人民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建立土地储备评价制度,保障储备效益,规避土地储备风险。

五、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十八)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改革宅基地使用制度,规范审批程序,严格使用条件和使用标准,对主动放弃或退出宅基地的,运用现金补助、收益补贴、土地股份化、政策安置等多种措施给予鼓励,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十九)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按照“同地、同权、同责、同利、同价”的原则,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出让、出租、转让、抵押入股以及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方式流转,允许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租赁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办工业,不局限于集体企业。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地价评估,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同等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六、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加强批后核查监管机制

(二十)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探索市场化征地补偿机制,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长效机制。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水平,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开展留地安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征地安置模式试点,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安置补偿方式,安排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健全协调裁决机构,规范协调裁决程序,实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法律裁决和援助。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批后核查监管机制。研究制订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管理办法,对不能及时供地造成闲置、未达到开发强度、未按批准用途或位置用地等行为,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高科技等手段加强监管,严格规范。

七、加强组织领导,共同推进城市圈土地管理改革

(二十二)加强领导,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加强协作,改革创新,落实措施,切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抓紧制订专项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土地管理改革评估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土地管理改革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不断把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改革向纵深

推进。

二○○九年九月十一日

第三篇: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简介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简介

边 吉

2009年第2期 ——两型社会试验区

最近,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2008年—2010年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试验。现将该计划简介如下:

改革试验主要内容

(一)资源节约领域(4项)

1、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重点推进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资源,拓展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积极申报青山—阳逻—鄂州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技术开发区。

2、资源价格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绿色电价机制,完善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推进城市水业改革,走城市水业产业化的新路。

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枯竭企业扶持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4、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开展再制造示范工程试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创建生态示范园区试点。建设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园区。开展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省地环保新技术示范试点、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建设城市圈废弃电池回收网络。

(二)环境保护领域(6项)

1、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完善大东湖水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加强水系、水域治理与管理。探索发行水专项债券。

2、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开展汉江中下游水生态修复。建立生态环境评估体系。

3、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圈域内环保督查中心,完善协同监控管理体系,实行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完善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建设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建立减排工作的考核体系。

4、水环境保护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城乡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开展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村镇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开展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试点,健全梁子湖、沉湖等水域管理机构,加强湖泊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建立城市圈水质监测网络。

5、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尝试建立圈域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

6、推进清洁生产试点。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改革试点、垃圾处理改革试点。

(三)科技创新领域(5项)

1、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湖北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筹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2、区域创新体系示范建设。组织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图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市圈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

3、产业园区互动发展试点。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探索与各市省级开发园区合作互动、快速发展的模式,开展“园外园”试点。选择圈域内条件较好的省级开发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比照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措施。

4、推进人才一体化建设。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城市圈人才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人才有序流动和有效融合。加强人才开发合作,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武汉人才市场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的示范带头作用。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资质互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试点工作。

5、人力资源开发试点示范。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探索养老、医疗保险等异地享受新途径。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领域(4项)

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企业和项目在圈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两型”产业发展改革试点。完善产业政策,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产业,在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开展现代服务业、清洁能源发展改革试点。争取开展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旅游会展业综合改革试点。

3、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改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试点。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五)统筹城乡发展领域(7项)

1、新农村建设改革试点。开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村庄整治工程试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试点,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社试点,现代农业发展试点。

2、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开展专项救助制度改革。

3、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革试点。开展共建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试点。推进电信资费改革试点,降低城市间通信资费。开展“一卡通”工程建设。

4、综合交通改革试点。整合港口资源,建设武汉新港。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试点,统筹优化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争取开展大交通改革试点。

5、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开展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6、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7、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改进对公共文化单位的扶持方式。

(六)节约集约用地领域(4项)

1、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开展圈域内土地置换试点。建立圈域内基本农田有偿保护机制。开展集约用地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完善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办法。调整和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

2、城市土地管理方式创新试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开展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管理。开展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改革试点。

3、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创新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试点,建立流转交易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迁村腾地”试点扩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

4、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改革试点。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开展征地安置模式试点、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七)财税金融领域(4项)

1、财税体制改革试点。争取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开展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机制改革试点。开展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改革试点。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开征水资源税。探索开展环境税试点。

2、金融机构改革试点。一是推进金融一体化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同城化管理;理顺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异地贷款管理机制。二是加快推进银行卡同城化进程,推出“武汉城市圈形象卡”。三是争取成立光谷科技银行。四是争取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五是组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六是争取组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3、金融市场改革创新试点。一是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三是争取将武汉纳入全国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监管体系。四是开展保险产品创新试点。五是创新债券融资方式,扩大债券市场融资份额。六是争取建立全国性的稻米等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

4、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一是继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二是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三是农民抵押担保方式改革创新,依法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四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面。五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

(八)对内对外开放领域(3项)

1、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改革试点,重点发展IT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产业。争取设立国家级服务贸易综合示范区。

2、口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一是完善“大通关”制度。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创新通关便利运行机制。根据需要并按程序批准在相关城市设立海关机构。二是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全力争取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尽快筹划启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武汉出口加工区的联动和功能整合工作,实现“区区联动、一体化管理”;启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阳逻港的“区港联动”机制;争取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实现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出口加工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阳逻港及天河空港的多点一体化管理,建立政策共享机制,推动各类保税资源的互动共享。争取武汉出口加工区扩展保税物流功能。适度增设出口加工区。

3、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推进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一体化。

(九)行政管理领域(1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党政机关与所办工商企业的脱钩改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开展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三是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是开展扩大自主发展权改革试点。六是开展行业协会改革试点。

改革试验责任分工

1、城市圈9市政府作为改革试验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在本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市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各市除承担相关改革专项所赋予的改革试验任务外,可在38项改革试验其他任务中选择部分改革内容开展试点。

2、省发改委等19个省直牵头部门作为相关改革专项的责任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相关专项改革推进工作。牵头单位要按照本行动计划专项改革的要求,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在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时,要做好与9市衔接工作,每个改革专项的试点任务原则上明确2个以上的实施主体。

3、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中央在鄂单位作为相关改革专项的配合部门,应主动指导、配合、支持改革试验工作,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除有牵头任务的部门外,其他部门都要依据改革专项的相关任务,制定子项改革实施方案。

4、武汉城市圈综改办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和考评。

改革试验工作要求

1、完善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本行动计划实行滚动实施,在任务安排中,可根据改革试验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对需要统筹的事项,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及时与9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衔接协调。

2、规范有序推进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对改革专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管理办法,促进改革试验顺利推进,防范和减少改革风险。对涉及到财税、土地、金融等重要专项改革实施方案,要按程序报批。武汉城市圈综改办根据需要对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组织论证和协调,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和评估。

3、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推进部省合作,主动争取支持和互动。

4、健全改革试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改革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横向交流。总结改革试点经验。■

第四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鄂办发[2004]26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省委、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和提升武汉城市圈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按照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思路,坚持突出特色、整体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的原则,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努力使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4月7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实现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就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重大举措。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市构成的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2.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3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46.34%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1.1%的生产总值、59.36%的地方财政收入、58.64%的固定资产投资、62.59%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发展,有利于加快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实现中部崛起,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4.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武汉城市圈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的优化整合。二是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城市圈内的经济与技术合作中要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联动发展为目标,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坚持以各类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各类中介组织等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壮大,发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以城市圈内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产业集聚,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五是坚持以政府调控为推动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要通过提出目标、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强化措施,有力地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分步骤地确定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有序启动相关高速出口通道项目建设,城市圈内的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至3个百分点。中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信网的现代化;形成以光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原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群、轻工纺织及食品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区域优势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圈文化品位;城市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其他八城市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0%左右。远期目标:武汉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在湖北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三、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6.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武汉城市圈内外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综合运输体系,重塑“九省通衢”的新优势。以实现高速化、网络化为目标,加快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武汉至襄樊高速公路、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和洪湖新滩东荆河公路大桥等重大项目以及武汉高速出口公路建设,抓紧做好荆岳长江公路大桥、黄石长江二桥前期工作,使之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以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公路通道银(川)武(汉)线为主轴、连接武汉周边城市、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抓好国省道、县乡公路改扩建和乡村公路建设。以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路网中心为目标,加快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和武

九、汉丹铁路扩能提速工程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地新建武汉、黄石火车站,争取国家尽早建设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进一步提高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加快城市道路和轻轨建设步伐,使轻轨逐步向孝感、鄂州等地延伸。抓好武汉公路主枢纽客货运站场建设和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港区、黄石港区改扩建,建设好汉江航道整治工程。7.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全省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搞好邮政、电信、电视、计算机网络建设,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不断提高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在全国信息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推进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间互联互通,率先做到政务信息公开。继续抓好武汉市宽带信息交换中心、武汉市政务宽带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建设,努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城市,加快城市圈的信息化进程。

8.加强能源建设。构建完善的能源供给网络。抓住西电东送、三峡电力外送、全国联网的机遇,以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咸宁市——武汉市50万伏环网为主干,做好电力配网的建设,适当提高输配电压等级,保证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抓住川气出川和西气东输的机遇,搞好城市圈内城市燃气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燃气气化率;利用即将建设的沿江铁路和现有铁路,积极争取运力,通过签订长期的煤炭采购合同,确保不断增长的煤炭需要;适时启动沿江输油管道的建设,承接海外原油,保障石化企业的原料供应。加强能源点尤其是电源点的建设。黄石市煤矿要重点做好增产扩能和煤层气勘探及开发的工作,其它小煤矿也要在注意安全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江汉油田要通过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稳定产量,同时做好油井的保护工作;通过示范项目逐步推进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适当加快风力资源的开发;电源方面重点抓好城市圈内规划的大型电源点和核电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逐步形成多种能源供应渠道,完善能源供给和保障体系。

四、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9.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与武汉市核心发展区融合互动,以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集聚带。加快黄石、孝感、仙桃市等城市建设,增强发展实力,强化与武汉市产业核心区的互补对接功能,带动其他区域加快发展。

10.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产业融合、行业整合、企业联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群集聚,做大做强区域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群。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主体,以光通信、激光加工和消费类电子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壮大武邮院、长飞公司、NEC公司等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市磁湖高新区等发展园区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及配套能力,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辐射鄂州、黄石、孝感市等城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快以武汉市庙山医药工业园和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医药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合成新药及现代中药产品,加强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群。

——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积极推进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武钢二冷轧、硅钢改造等为重点的结构调整项目,力争3至5年,武钢总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板带钢生产基地。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加快武汉乙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填补我国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通过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开发及深加工。积极支持华新等一批建材企业搞好以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竞争力。加大以武汉市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发展汽车用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产品,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仙桃、潜江市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群。

——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新东风为龙头,以武汉市、孝感市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市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加快系列激光器的开发和激光加工成套设备产业化步伐,加速高性能数控系统及设备、光纤传感器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步伐,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轻型直升机、非制冷式红外热成像系统、新型智能医疗保健器械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群。——轻工纺织及以烟酒为重点的食品产业群。围绕城市圈内烟、酒、奶、水、面等特色优势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烟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协作配套,集聚放大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防伪包装、彩印包装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做大做强日用化工产业。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市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等为重点,上下游产品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支持汉派服装企业创立汉派服装品牌,形成汉派特色。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联合重组,围绕服装的配套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等辅料和配件以及中高档毛料、产业用布、麻纺、丝绸等重点产品,建设发展仙桃、天门市棉纺织基地,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11.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区位、交通、通讯、市场设施以及产业基础等优势,运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推进、企业运作、行业协调”的方式,加快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需求。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制订出台鼓励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及其部门间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现代物流企业间协同运作机制。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城市、城乡小件快递系统等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植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主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企业、物流信息企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努力改善物流企业投资经营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武汉市商贸流通业发达和四大商业上市公司网络完善的优势,加快流通业态创新,以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积极推动四大商业上市公司把仓储超市和便民超市延伸到城市圈内各城市,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二是充分利用武汉市的科教资源,鼓励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合办学、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技术创新基础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武汉市的科研机构建立面向周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鼓励武汉市的科研人员以各种方式为周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圈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襟江带湖、山清水秀的人文自然景观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和市场共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报业、出版、影视制作业,建设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和鄂东鄂南为主体的环武汉市两大游憩带,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楚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等专项旅游为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旅游业,培植旅游精品名牌,扩大旅游产出规模,形成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群。

1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武汉市的大市场、大流通优势,以提升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为重点,推进优势和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培育跨区域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食品、纺织、造纸、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产业链延伸与农业产业化对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群,做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建立新型农商关系,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以武汉市为市场营销中心,通过连锁超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五、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总部所在地的优势,推进武汉市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等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建设,并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近期要以武汉市为主体,以整合圈内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扩大产权交易功能,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市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理顺金融机构管理体制,调整隶属关系,适当下放贷款权限。组建区域性金融机构。鼓励联合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业务,积极发展区域性的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构建城市圈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以武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整合各城市商业银行资源,组建区域性银行集团,提高城市圈内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资金实力。鼓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以武汉市为经营管理中心,重组城市圈内中小金融机构,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要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开展异地贷款业务,推动信贷市场地域融合。建设和完善银行资金拆借信息系统,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交易规模,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健康发展。以国家支持的武汉市个人信用征信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城市圈社会征信体系,实现城市圈内信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立城市圈诚信机制。

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等基础优势,提升功能,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巩固发展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西汉正街建材市场等3至5个交易额过百亿、管理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产品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大市场和产业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强化集聚功能,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资源和信息中心优势,优化布局,壮大规模,推进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加快发展和资源整合,建设武汉市全国性的粮食、棉花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和黄冈蕲春药材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和辐射区域。支持武汉农产品物流配送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圈内名、特、优及鲜活农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本地区乃至全国大市场。

15.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技术市场发展。依托武汉市科教优势,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和连接全省、全国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推进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成果在城市圈内的转化率。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设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城市圈内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互通、网络对接、资源共用。规范市场准入,促进要素流动。

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16.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充分发挥长江和汉江、京广、京珠和沪蓉等重要交通干线在沟通城市圈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作用,形成以沪蓉、长江为大通道的东西向发展轴,以京珠、汉江和京广为大通道的南北向发展轴。沿这两条主要发展轴线,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强化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延伸,形成各级各类城市功能分工有序、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构架。

17.明确定位,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加快武汉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交通中心的建设,着力提升武汉城市综合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强化武汉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延伸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周边城市要依托武汉市,充分发挥地域相接、经济相融、人文相通的优势,在产业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加强与武汉市和其他各城市的融合互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比较优势,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18.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规模结构。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武汉市在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武汉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黄石市鄂东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增强黄石市经济实力和集聚能力,加快黄石市发展成为城市圈次中心的步伐。促进城市圈内其他城市规模有效扩张。大力发展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把各级城镇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区,有效承接武汉市等地外来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区域性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建设。

七、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政府协调

19.建立武汉城市圈工作协调推动机制。成立武汉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各城市主要负责人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检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确定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和需要领导小组研究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发起组建城市圈区域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规划、协调、咨询等服务职能,促进城市圈内各企业间的合作。

20.加强各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规划统筹。启动武汉城市圈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市圈内城市体系、功能分区、产业重点、基础设施、要素流动等,明确各市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执行。各城市要加快修订和编制完善各自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实现规划对接、协调发展。

21.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清理城市圈现行各项政策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歧视政策,建立九市“软环境”综合评估机制,为城市圈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22.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利益分配关系。清理并协调各市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合理整合财政资金,注重吸纳民间资本,支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加大省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

2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在社保资金调剂、扶贫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加大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各城市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武汉、黄石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支持和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特定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

24.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联合招商引资。加强各城市电子政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宏观经济预测、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情况、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标等信息。充分利用武博会、武洽会等国际性活动平台,联合策划设计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对内对外重大招商活动,协调各市吸引投资优惠政策,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树立城市圈整体品牌形象。

25.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转变投资调控方式,转变项目管理模式,放开社会投资领域,放开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所有投资领域一律向社会开放,打破地区、所有制、行业垄断,积极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制,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对经认定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现代制造业项目,实行减免收费的鼓励政策,降低其投资成本;建立和完善土地供给新制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实现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引导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市设立总部、研发销售中心或生产基地。

第五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地区和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4月7日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湖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对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进行全景式、多样化、大规模、有深度的宣传报道,既可有力地推动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工作,又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基本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近段宣传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和深入持久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深化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推进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框架的认识;积极营造全省上下关心、参与、支持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先行先试、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号召、动员人们提振信心、共克时艰、加快发展,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二、宣传主题

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三、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包括宣传活动和新闻报道两个方面。

(一)宣传活动内容

从4月中旬开始,安排2个半月时间,本着点面结合、有声有色的原则,采取新闻发布会、宣讲、论坛和社会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举行2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全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综改办”)牵头主办,省委外宣办参与承办,时间安排在4月中下旬。第一场:“五个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内容包括: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2008年工作进展和2009年工作安排等)。

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拟定新闻发布会方案、邀请参加发布会领导、起草发布稿及相关工作;省委外宣办负责通知媒体记者并做好记者组织管理工作;每场新闻发布会时间为半天,地点在洪山礼堂8号会议室,每场发布会约100名记者参加。

2、组织9场宣讲报告。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各自在本市组织一场宣讲报告,由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讲。

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各自负责拟定宣讲方案、邀请宣讲领导、组织听众、通知并组织管理媒体记者以及接待等相关工作;武汉城市圈综改办负责提供宣讲报告;每场宣讲报告时间为半天,听众500人以上。

3、举办2场高层论坛。5月中下旬,武汉城市圈9市政府负责举办2场论坛,武汉市负责组织1场,其他8市联合组织1场。

武汉市政府负责拟定本市论坛方案、邀请作报告的领导和专家、负责起草和审定报告、组织听众、通知媒体记者及相关工作;8市联合论坛的上述相关工作由黄石、黄冈市政府牵头负责;论坛以党政领导讲演与专家学者讲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当邀请外地专家或企业家;论坛由主办单位主持,主办单位主要领导出席并演讲;每场时间不少于半天,参加人员在500人以上。

4、组织各项社会宣传。认真组织好社会宣传,在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武汉港分别设立一个大型灯箱广告牌,分别由武汉铁路局、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武汉港务公司负责;武汉城市圈内进出市级城区的高速公路口设置大型灯箱广告牌,由省交通厅负责;武汉城市圈各市及所辖县(市、区)分别设立一个大型灯箱广告牌,由各市及所辖县(市、区)政府负责。广告牌上的标语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和省广电总台联合制作一部介绍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电视专题片。

(二)新闻报道内容

1、宣传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和“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题。

2、宣传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56531”(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政策、5项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1个重大项目清单)实施框架和武汉城市圈的美好前景。

3、宣传2场新闻发布会、9场宣讲报告、2场高层论坛。

4、宣传我省大力推进“56531”实施框架各项工作和省部共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5、报道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切身感受和参与改革试验的热情与实际行动。

6、报道2008年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取得的成就和2009年的工作安排。

四、报道安排

从4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各媒体安排2个半月时间,集中推出宣传报道。具体安排如下:

(一)统一开设专栏、专题。《湖北日报》在一版和其他版,新闻综合广播在《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湖北卫视在《湖北新闻联播》,荆楚网在首页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等专栏。各媒体约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或进行访谈。《湖北日报》专版刊发访谈文章;新闻综合广播、湖北卫视、荆楚网组织直播访谈,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湖北卫视和武汉城市圈各市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

(二)刊播理论文章和言论。从4月下旬开始,《湖北日报》陆续刊发有关改革试验的理论文章和言论。在总体安排上,与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将理论文章和言论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评论”,一起策划、一起组织、一起刊发。新闻综合广播《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和湖北卫视《湖北新闻联播》等及时摘播《湖北日报》刊发的重要理论文章和言论。荆楚网等要充分发挥即时互动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全文转发《湖北日报》的理论文章和言论,积极主动引导网民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献计献策。

(三)集中报道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湖北日报》在一版刊发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消息、图片,再链接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内容,对全文进行合理分解,并配会场、资料、图表等相关图片,做到图文并茂。新闻综合广播对每场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进行录音;《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编播现场录音报道;《时事大家谈》栏目摘播现场录音。湖北卫视播发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消息,摘编有关言论,开展典型深度报道;《沟通》栏目把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的精彩内容和观点精编成一期节目,于6月底播出。荆楚网等对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进行网上直播,同时加强网络互动,组织网络讨论,吸引网民关注,营造热烈氛围。

邀请中央主要媒体驻鄂记者站(分社)参加报道,争取中央主要媒体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举措进行比较充分的报道。湖北卫视要做好精选相关报道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工作。

全省其他新闻媒体参照以上安排做好报道。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工作在全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进行。武汉城市圈各市和省直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策划、组织好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论坛、社会宣传等,确保各项宣传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强协调配合。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和省委宣传部联合负责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工作的总协调,切实履行总协调职责,统筹考虑,精心谋划,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各地、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到宣传工作一盘棋。

(三)加强舆论宣传。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宣传组负责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宣传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要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各市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组织协调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各媒体要高度重视,派出精兵强将,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释疑解惑、舆论先导的重要作用,为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总体策划、突出重点、整体联动,努力增强报道合力,营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下载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