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城乡直通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城乡差距),1.城乡差异的表现:外观及自然景色和内在差异特点(观念、生活习惯、人际交往)。
(1)城市:高耸的居民楼、商业大厦、繁华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拥挤的人群等。
(2)农村: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农田、红砖灰瓦的房子、幽静的乡间小道、缕缕炊烟等。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各有所长和不足。城市和乡村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城里人和农村人,说到底,在这个社会上都是平等的。如果大家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文明。
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原因是深层次的,有的是因为长期的政策倾斜,让广大农村为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有的是因为农民负担长期过重;有的是因为农村基础差、国家投入少,农民受教育程序低,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农民致富的路少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科技武装农民,改革解放农民。
(1)表现:①居民收入差距;②教育差距;③社会福利差距;④医疗差距;⑤财产差距;⑥生活质量差距等。
(2)影响:①消极影响:导致农民丧失了不少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农民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受到严重压抑,影响了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②积极影响: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城市的模样。
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偏重城市发展战略,造成了我国工业和农业分割,城乡分治、农民和市民分离的尴尬局面。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人们的观念在变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已经出台并正在付诸实施。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一想办法解决。主要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分配收入等方面,改变“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
(1)新中国成立以来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造成了我国工业和农业分治、城乡分离、农民和市民分离的尴尬局面。
(2)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人们的观念在变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已经出台并正在付诸实施。
①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⑤有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
①取消农业税②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实行两免一补;④农民种粮予以补贴;⑤家电下乡;⑥退耕还林补贴;⑦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⑧重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⑨实施“村村通”工程等。
①连续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实行一系列惠农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②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⑤实施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⑥城乡互换畅游等。
①城乡互换畅游;②实行一系列惠农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③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④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⑥实施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你有哪些建议?
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输入地政府要把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费用以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营,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继续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收取的各类不合理行政性收费;建立和健全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惩处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的检查力度
12.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四则运算”
(1)做“加法”,增加农民收入。(2)做“减法”,减轻农民负担。(3)做“乘法”,科技武装农民。(4)做“除法”,改革解放农民。
(1)思想上: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上: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3)生活实践上:支持并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①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③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④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改革创新意识。
15.父母外出务工,我们留守中与爷爷、奶奶等人一起居住,你认为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理解父母的艰辛、尊敬长辈、听从他们的教导,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等。
答:注意交通安全注意公共秩序注意讲究卫生
答:(1)说明了:①“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意义: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决定的;②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⑤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⑥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导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导学案(人民版)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
第1课时城乡印象、城乡差异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2、识记:农村与城市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分别是什么?城乡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3、提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变化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并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讲
1、城乡差异的表现
2、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1、农村与城市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2、城乡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二)堂清
1、下列属于描述农村景象的是()
①绿油油的农田②高耸的居民楼③川流不息的车辆④缕缕炊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2、2012年4月17日,济南时报:截止2011年底,济南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招
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84085人,占城区在读中小学生总数的14.2%,假如你是一名城市的学生,在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同学时,应该()
①尊重对方②处处显示自己的优越条件③学习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同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
3、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尽管已实施了多年,但不少农村的人们仍希望看到多子多孙的场景;而许多城里的人则认为孩子不需要多,这告诉我们城里人与农村人在()方面存在着差异。
A.观念B.生活习惯C.人际交往D.文化水平
4、城里人网上拜年、电话拜年多,除夕夜到饭店团聚就餐多······农村人则
在除夕夜,一家人围坐着包饺子,举家守夜“熬财”,大年初一街坊邻里间相互拜年······这告诉我们,城里人与农村人在()方面存在着差异。
A.节庆B.通讯方式C.饮食D.住房
(三)附加题:感悟真知
2012年9月,来自大别山农村深处的小青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转学到一所城里中学读书。开学后的第二周,学校召开八年级家长座谈会。小青拿着学校召开家长会的通知条犹豫不决:他既害怕一身泥土气息的父母会被其他家长瞧不起,又害怕家长不到会招来老师的批评。小青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有城市的生活规则,如果你是小青,你觉得自己应该注意什么?
(2)你觉得城里人对农村人的哪些看法应该克服?
第2课时城乡差距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之间差距及其形成的原因
2、识记:城乡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提升: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讲
1、城乡差距的表现
2、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
3、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1、城乡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3、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二)堂清
2012年4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农村绿皮书》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出缩小的态势,预计今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到3:1左右。2011年,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收入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都习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到3.13:1,较2010年回落0.1。据此回答1~3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
A.积累水平B.消费水平C.饮食水平D.住宿条件上
2、造成城乡差距大的原因有()
①在政策上出出了重工轻农②农民负担过重③城乡隔离④农村的交通条件不够便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对上述差距造成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导致农民丧失了不少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②使农民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③影响了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④这一差距只会造成消极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2011年1~3月,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406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
人均收入5038元,同比增长14.8%。这说明我市()
A.已经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B.经济发展居全省前列
C.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差距依然较大D.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三)附加题:感悟真知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种现象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3课时城乡统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统筹的有关政策与措施
2、识记:什么是城乡统筹?
3、提升:处理好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自觉地为关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三讲
1、城乡统筹的政策保障
2、农村改革的经验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什么是城乡统筹?
(二)堂清1、2012年以来,甘肃在全省开展了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即“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这一活动()
A.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B.有利于我国实现同时富裕的目标
C.能帮助特困户群众从根本上脱贫致富D.有利于帮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2011年4月7日新华网报道: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西桂平市通过抓基地、抓示范、抓服务等途径,去年完成秋冬种面积31.5万亩,其中冬种马铃薯7.5万亩、冬种绿肥2.5万亩。秋冬种作物喜获丰收,预计总产值可达5.78亿元。这说明()
①该市以人为本,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②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③该市积极做好“加法”文章,增加农民收入④该市已建成了小康社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政府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
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解决了我国罕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举办科技下乡活动()
①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城乡互动
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④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三)附加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国这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对缩小城乡差别有何影响?
2、农村改革有何经验?
五、堂清、日清记录
第三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我属于知识要点归纳
第七课我属于„„
1.我们生活的群体有哪些?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1)群体:家庭、学校、班级、社会、故乡、民族、国家等。
(2)影响:①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个体是无法离开群体生活的,否则就不可能正常的发展;②我们都在群体中生活,在群体中享受温暖,在群体中不断成长。
⑴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离不开个体;⑵个体也离不开群体,否则就不能健康的成长;⑶个体要树立主人翁的精神,自觉维护集体利益,集体荣誉高于一切
答:①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基础,良好的集体有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②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③个人要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集体做贡献。集体与个体相互依存,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群体。(1)我们都在群体中生活,在群体中享受温暖,在群体中不断成长。(2)每一个人都属于各种群体。在不同的群体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类生活离不开群体,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小到属于家、班级、学校,大到属于故乡、民族,人类生活离不开群体,离开群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3)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个体是无法离开群体生活,否则就不可能正常地发展(4)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爱因斯坦)集体利益与人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5.为什么说我们属于多种群体?(P68到71),(1)人类生活离不开群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感受到来自他人和集体的力量,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动力。
(2)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依恋感。
(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是故乡的水滋润了我们,是故乡的人抚育了我们。
(4)人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根基。
(5)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有生我养我的故乡;我们都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其实,我们都在群体中生活,在群体中享受温暖,在群体中不断成长。
(1)国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弘扬艰苦奋斗和大胆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故乡: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后,自觉回到故乡,报答故乡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3)家庭: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为家庭更美好、更和谐出力献策,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4)班级、学校: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尽我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在集体中,我们要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们交流和沟通,建立起融洽的同学关系。
祖国给了而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对祖国取得的成就,我们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对祖国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会产生强烈的耻辱感,对有损祖国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我们无比愤怒。中国是我的根,我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爱我的祖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热爱故乡的原因?怎样看待我们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是故乡的水滋润了我们,是故乡的人抚育了我们。我们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了然于心,我们已深深地溶入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人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根基,是一本诵读不完的书,是一篇写满美好祝福的诗文,是一首温馨动听的歌曲。家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又是那样的令人牵挂。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第一任老师.⑴我属于学校这个群体,学校是我家。我们热爱自己的学校,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2)在学校可以掌握知识、结交朋友、树立理想,养成良好的习惯;(3)他是我们成长的园地,他的一切都将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我们每一个人都和班级紧密联系在一起,班级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家,班级是我家。班级给予我们自豪和力量。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精神面貌。
12.好的班级体对我们的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良好的班级体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⑴班级是我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去做好所有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都应该珍视集体的荣誉和团结,并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⑵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⑶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集体增光添彩,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并非仅体现在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之时,而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之中。例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是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具体体现。(4)与同学友好相处,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5)自觉维护班级纪律。
⑴祖国给了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这里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⑵为民族的富强而自豪;为民族的不幸而耻辱;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对中华民族有强烈的依恋感;⑶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强烈的爱国之情
① 台湾(或XX)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血脉相连,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 我们应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⑴树立远大的理想,弘扬艰苦奋斗和大胆创新精神;⑵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⑴热爱自己的学校,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⑵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学校;⑶积极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⑷在竞赛中为学校赢得荣誉,爱护公物,保护学校环境
18、优秀班集体的标准(或特征):
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各尽所能,奉献集体、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严明的纪律、融洽的同学关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19.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生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促进我们共同进步、成长和发展。
(1)①我们应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②发挥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2)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中,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第四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教案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一框《礼貌显魅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礼貌是尊重。
三、教学难点:礼貌是尊重。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谢谢”的魅力(1)语言文明的魅力(2)态度亲和的魅力(3)举止端庄的魅力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式和规范的总称。礼貌是文明行为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一个人只要同别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貌。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
讲授新课: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新华书店柜台前】——KP78活动
○ 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一个讲话有礼貌,一个没有礼貌。
○ 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 乙同学得体的称呼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心理满足,让人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甲同学不礼貌的称呼,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愤怒,使交往受阻。
○ 甲、乙两人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甲同学不礼貌的行为使他的活动受阻,乙同学礼貌的行为使他很快买到了自己的书。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读KP79“相关链接”——【心灵上的疤痕】 【举例】——KP79活动
○ 列举我们身边待人有礼和对人无礼的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坐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等。
个人礼貌一小步,国家民族素质一大步。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2、“谢谢”的魅力
【怎么是变质的牛奶】——KP80活动 ○ 这个客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知道自己错怪了餐饮让,所以“面有愧色”,连声道歉。○ 服务员的微笑服务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服务员的微笑服务,既避免了许多争论和吵架,又体现了自己的修养,对客人的尊重,相比之下,就使客人觉得不好意思。
微笑的魅力是极好的控制了情绪,在对生气时,也从和睦相处的大局出发,在语言上予以忍让,做到有礼有节。
○ 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效必备的素养。
(1)语言文明的魅力
【日常礼貌用语】——KP81活动
○ 日常礼貌用语大体分为四种:见面语、感谢语、致歉语、告别语。让我们一起把常用的礼貌用语找出来。
见面语:“您好!”“早上好!”“晚上好!”“见到您真高兴!”“欢迎光临!”“你好,朋友!”„„ 感谢语:“谢谢!”“麻烦您!”“非常感谢!”“好,谢谢,我非常喜欢!”„„ 致歉语:“对不起,实在抱歉!”“对不起,打扰了!”“对不起,让您久等了!”“真过意不去!”“真失礼了”„„
告别语:再见!一路走好!祝您一路顺风!一路平安!希望再见到您!“Good bye!”„„(2)态度亲和的魅力
【谈感受】——KP82活动1 ○ 你受过别人的冷遇吗?如果有,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实事求是回答)受冷遇时,感到了挫折的滋味,感觉很尴尬,孤立无援,情绪低落,心情怅然,焦虑苦闷„„
(3)举止端庄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KP82活动2 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肯定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礼貌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对人有礼貌是一种素质。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效必备的素养。布置作业:见练习册
八、教学后记: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二框《礼仪展风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因礼仪而优雅。
三、教学难点:因礼仪而优雅。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1)礼仪有特定要求(2)讲究礼仪的意义
2、社交礼仪ABC(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2)了解传统习俗中礼仪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讲授新课: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二、礼仪展风采
1、因礼仪而优雅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KP83活动2 ○ 你能讲一讲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略)○ 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的风采?
如,运动会开幕式上礼仪引导员,她们手举引导牌步入会场,整齐划一,仪态万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学生的精神面貌。
(1)礼仪有特定要求 【小茅经常扮“酷”】——KP83活动2 ○ 小茅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请指出其中不合礼仪的地方。有。小茅应该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应搞得特别怪异;应留学生头发,不应留长发或染发„„
○ 对我们来说,有那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见KP84第一段课文。(2)讲究礼仪的意义
【比比评评做做】——KP84活动
○ 怎样使自己的姿态优雅、符合礼仪要求?让我们比一比、评一评、做一做。(略)
2、社交礼仪ABC(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见面的礼仪】——KP86活动
○ 根据自己的经难,探讨我们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略)
提示:平时见面不一定握手,只须打声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姓名,以示亲热。但在正式场合下,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只握女性手指部分即可,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点头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来不及的要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是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设计礼仪】——KP87活动1 ○ 假如有客人要来你家,你能设计一套待客礼仪吗?(略)○ 假如你使用电话,懂得有关打电话的礼仪吗?(略)
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思考,掌握礼仪的基本要求,做一个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2)了解传统习俗中礼仪
【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KP87活动2 ○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民族的要,我们应倍加珍视。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你是怎样看待以下节日的礼仪习俗的?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有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及各种文娱活动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吃粽子、划龙船等,都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是赏月、吃月饼等。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厚重的文化底蕴,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了解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KP88活动
○你对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苗族姐妹节;水族妇幼节;哈尼族姑娘节;藏族女儿节;瑶族阿妹节;高山族妇女节。课堂小结: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布置作业:见练习册
八、教学后记:
第五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的定义: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与国籍: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是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我们也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表现为四个方面
1.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享有中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4.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公民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和不得从事的行为。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第一类:公民的平等权利
第二类: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三类: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第四类: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第五类: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3.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类:对国家履行的义务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第二类:对社会的义务;
第三类:对家庭的义务
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5.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
6.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在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为民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宪法组成部分: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区别?
3.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原因?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4.我国宪法是怎样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保障的?作用
(1)宪法严格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2)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3)我国通过建立的权利和保障体制
核心: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目的:以确保在司法过程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5.怎样树立宪法意识?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3)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有序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6.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7.青少年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是国家权力为民服务的保障,也是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6.1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1.什么是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为什么要维护人身尊严权?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它权利的其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生命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4.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进行搜查。(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5..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何重要意义?
(1)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它凄厉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2)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6.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1)伤害他人生命,要收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精神健康,也为法律不容
7.维护权利的具体办法
(1)在权利受到侵害之前,我们应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当我们遇到损害公民人身自由权或生命健康权时我们应打“110”报警,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助
(3)一旦受到侵害,我们应当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8.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不侵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因为这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要求。
6.2维护人格尊严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与人格尊严相关的权利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3.怎样依法维权?找出侵权事实,找出法律依据,提出维权要求
6.3保护个人隐私
1.什么是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2、什么是个人隐私权?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3、我国法律怎样保护个人隐私权?
(1).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4、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5.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
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7.1维护受教育权
1.什么是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即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呢?
(1)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2)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3.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4.义务教育时限?
5.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和初级中等(初中)教育两个阶段,时间跨度共九年,所以也称为“九年义务教育”
6.法律依据: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7.什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即义务教育不但要解决适龄儿童和少年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要把实施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8.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1)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
(2)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3)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
7.2维护财产权
1.什么是私有财产?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2.什么是财产的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1)民法和物权法对公民财产的保护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的;
(2)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方法,与破坏、侵吞公民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3)刑法通过处罚有关犯罪行为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5.法定继承的顺序?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人;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6.遗嘱继承是什么?
是指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只有有效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7.什么是未成年人对于继承所获得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通常这部分财产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为其管理,并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而使用的不能随意处分。
8.什么是智力成果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了、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9.智力成果权包括什么?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7.3维护消费者权
1怎样算消费?
当人们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时,便成为消费者、2.什么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什么权利?
安全保障分、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
4.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有什么途径解决?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八单元我们的社会责任
8.1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1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社会生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如何保证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合作主要是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来实施的。
3.为什么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1).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准循公平的原则.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
4.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它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四个方面。
5.为什么公平社会追求的目标?
(1.)公平的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民共同幸福的社会。(2.)帮助与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使他们获得较为有利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条件。
6.为什么要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从小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于我们个人素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前途的发展,对于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繁荣的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7.我们如何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
(1)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
(3)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
8.2 社会规则与正义
1.有了合理的制度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有序地运转。
2..什么是合理的制度规则?
(1)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2)只有公民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活。
(3)社会才能维持稳定和顺利发展
3.法律制度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靠各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
4.什么是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我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5.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1.有哪些身份?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
2.在社会中的特殊责任?
(1)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2)责任是一个人份内应做的事,对责任的承担就叫做责任
(3)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3.负责任需要怎样承担代价?
(1)付出时间和精力
(2)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
(3)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4)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8.4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1.负责任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1)负责任能改善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2)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负责任的民族会赢得世界的尊敬
2.负责任对个人的意义?
(1)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2)赢得自尊自信
(3)增长才干
(4)获得实际的利益
3.不负责任的危害?
(1)不负责任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
(2)不负责任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4.责任冲突时做选择的考虑因素?
(1)时时间
(2)相对重要性
(3)可能性
(4)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