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二代培训
江苏省组织部回应培训“富二代”质疑
2009-08-20 04:53:54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江苏省组织部回应培训“富二代”质疑,称该培训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培养好民营企业家接班人,受益的是整个社会。他还强调,政府公共财政并非只在民营企业接班人培训上有资金投入,该培训只
是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的一小部分。
扬子晚报8月20日报道 最近,一则江苏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时政新闻,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由于培养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将是“子承父业”的民企“富二代”,争议也随之产生。有人质疑,组织部门帮民营企业家教育下一代是否多管闲事?这是不是用公共财政为有钱人提供的“免费午餐”?是不是“流水线„生产‟企业家”?……就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制定该项培养计划的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相关负责人。
组织部“多管闲事”?不,这其实是党建工作一部分
这位负责人表示,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高达51.3%,能否有个高素质、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不仅事关企业自身兴衰,也与全省经济发展、百姓就业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培训,不同于EMBA等学历教育,或是其他技能培训班,这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江苏很特殊,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国企改制形成的,企业家对党有深厚的感情,但他们的下一代,以及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学历高,头脑聪明,但对党的了解和情感,与他们父辈相比,需要进一步强化。我们与统战部、国资委和团省委等合作,希望通过这个培养计划,把民企的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培养经历还会作为新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重要条件。因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不仅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可以说,培养计划是加强非公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江苏不少民企接班人正在向党靠拢,沙钢集团掌门人沈文荣之子沈彬大学时就已经入党,波司登“少东”高晓东今年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只有“富二代”独享?不,是老板亲属的只占一半
一些媒体认为,这是个针对“富二代”的培养计划,组织二处负责人表示,这一理解并不全面。“我们的计划针对两种人,一是大型民营企业接班人,二是成长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后备人才人选首先要经过企业推荐,当然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富二代‟在我们的培养人选中会占较大比重,但决不是后备人才的全部。”
据了解,在计划实施之前,省委组织部对江苏前250强的民营企业和100家成长型民企进行了调查,企业上报后备人才294名,是企业老板子女的有116人,占总数的39.4%;与老板是亲属关系的(含子女)的有155人,只占总数的52.7%。
该负责人还强调,即使是“富二代”,也有具体条件的要求,必须是40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强、社会形象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成为后备人才,除了企业的推荐外,还必须经过企业党组织的认可,地方组织部门的审核。
公共财政全额买单?不,自愿参与并适当收费
针对有些媒体提出的“免费”问题,以及利用公共财政为富人提供“免费午餐”的质疑,组织二处负责人表示,在文件中既没有“免费”二字,也没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由省委组织部买单。
“我们的培养方式有四种:党校学习、基地培训、导师帮带、国企挂职,其中导师帮带和国企挂职不牵涉费用,也自然不产生收费问题,而党校学习和基地培训会有一些成本支出。目前计划刚刚启动,首批培训还需要过段时间,所以经费问题也没有列入议事日程。中央要求,要统筹兼顾地抓好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人才使用工作,在党和政府的人才工作中,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的运用上,对各类人才都要平等开放。民营企业也是重要的纳税人,培养好民营企业家接班人,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对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进行培养,为他们提供服务,也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表示,组织部门和相关部门考虑承担一部分的费用,采用补贴的形式,同时在培训的时候可能会收取部分资料费、讲课费等。同时,他还强调,政府公共财政并非只在民营企业接班人培训上有资金投入,这几年在转业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创业创新人才、农村党员和致富骨干的培训方面,都有巨大的投入,民企后备人才的培训,只是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的一小部分。
他透露,据对全省前250强民营企业和100家成长型民企问卷调查,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占后备人才总数的92.5%。
只学经济学课程?不,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作为党组织开展的人才培养计划,自然也不同于普通的经济学课程班,“党校培养这块重点让人才了解党的历史、政策、优良传统等党建知识,培养他们对党的感情,增强政治意识;基地培训,则偏重于经济学理论和企业管理等”。
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导师吴仁宝是今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候选人之一,通过言传身教,老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范也将会对徒弟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计划还酝酿通过“寻根之旅”的活动,让新苏商重走徽商、晋商、浙商的艰难历程,体验艰苦创业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严格自律的精神。“重走长征路这样的活动也在我们的考虑之中。”
据了解,目前培养计划刚刚起步,首批培训活动正在筹备中。
新闻回顾:江苏省委出资培训民营企业家接班人
第二篇:政府出资培训“富二代”?
政府出资培训“富二代”?
(1)富二代能在党校中学到什么?
江苏启动“富二代”培训方案,省委组织部计划以国企民企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为依托,用两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养一支对党有感情、带头跟党走、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1000人左右规模的民营企业家接班人队伍。由此,“富二代”将得到进党校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到国企挂职锻炼。
先按下这方案有多大效果不表,先说说这培训费谁出?按理说学校教课学生出钱,尤其这些学生还是传说中的“富二代”,学费对他们来讲更是毛毛雨。然而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却是“政府出资”这四个字。这笔钱从哪儿出?党费?和党员商量过吗?财政?和纳税人约好了吗?不久前英国政府打算给每一个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笔钱,让他们出国旅游。此举遭到了英国纳税人权利组织的质疑,凭什么拿我们的钱让他们去旅游?给个理由先。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个培训方案是怎么个意思。
关于培训的好处新闻本身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看上去很美,那么事实上呢?事实上也很美。凤凰网的评论总结了培训的实际好处:“机构的功能紊乱并不否定具体参与者的精明。熟悉个中情境的朋友,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出,在这个培训中,各种参与者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利益勾兑机制。官员有了政绩,学员有了人脉,教员有了社会资本,大家都在做着形式隐蔽的买卖,付出一些成本,收获一些利益。”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大学中神秘的“骷髅会”,加入其中,就会获得一张关系网,无论以后从政从商,都有莫大的助益,据说小布什就是骷髅会的成员。不过相比于美国人的偷偷摸摸,我们搞得光明正大。
然而仰望之余,有一些问题还是不得不提的,比如说培训的效果。《新闻晨报》的评论指出,组织部何以相信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就能达到民企接班人“带头跟党走”的效果?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恐怕更是民企私务,不劳组织部操心,组织部也没有能力培训得了吧。至于民企接班人“缺少党性教育”,这又不知从何谈起,如果他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自当加强党性教育,如果不是,党又何须将党性授之于他?
好了,当我们用“小人之心”质疑完毕之后,再来看看“君子之论”,从这次培训中读出一些积极的东西。《东方早报》的评论认为,民企少帅们对社会、对政治尽可“和而不同”,但认知执政党方针路线和政策取向,把脉现实国情、政情及社情民意,把握社会转型的基本态势和路径依赖,在此基础上历练企业家,却是交接班所必需的。至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民企少帅接上“政治地气”提供了便利。以上是早期浙江等地断断续续、如今江苏拟采取的此类培训的真正目标所在。
也许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富二代”饱受指责的今天,希望通过此举给“富二代”们来一堂精神文明建设课,而藉此扭转一下“富二代”的负面形象,估计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2)政府怎样培养“富二代”跟党走?
党费应该用在谁的身上?
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应该用在交纳党费的党员身上;按照“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模式,似乎可以用在天下人身上。尽管我交纳了许多年的党费,但对党费是如何使用的并不清楚。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到江苏省委组织部出资培训“富二代”——培养一支对党有感情、带头跟党走、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
我赞赏提出这个计划的人,看到了眼前存在的危机,已经下手加以解决。这说明我们党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意识,有化解危机于未然的良好愿望。但是,这个愿望符合现实吗?能成为现实吗?我担心。
“富二代”作为民企接班人已经登上或正在登上我国经济与政治舞台,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头脑更灵活,知识面更宽,但是对个人生活品质考虑得更多,欠缺对事业的执着,普遍缺少党性教育,所以需要培训提高。培训形式之一挂职锻炼,是党员的,可担任国有企业党内职务;不是党员的,可担任企业行政助理等职务。这一条说穿了,还是官本位的老套路,“富二代”并不见得买帐。如果买这个帐,我更担心,他们是冲着什么来的。连外商都知道了在中国做生意,必须在政府部门寻求自己的关系人或者“代理人”。外商对本国政府的官员不太敢行贿,而在中国却大行其道。“淮橘北枳”,说明是水土的问题。
培训“富二代”,是人家自愿报名参加呢,还是组织上邀请呢?人家接到了通知是欣然而来呢还是不愿意来呢?不愿意可以不可以请假呢?等等,见诸媒体的报道语焉不详,也令人思考。众所周知,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民营企业家既然是从市场经济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那句老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是本真状态。如果是生拉活扯,强扭的瓜儿不甜,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那就闹出了笑话。
培训“富二代”,主要在省委党校上理论课,接受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等教育。这些课程,几十年来我们还讲得少吗?在某些时段内,那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今天做有钱人真好呀,做有钱的接班人更好。有这么多人关心你想着“培训”你,你要怎么个感激涕零呢。组织部确定了名单,人家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或欣然而来,或不得不来,或不敢不来。心态不一,效果不同。这是可以预期的结果。
民众已经在质问,北大清华这些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哪里去了呢?全国大张旗鼓的“三讲”培训的效果在哪里体现出来呢?全国县委书记集中统一到北京参加培训的效果体现出来了吗?全国公安局长统一到北京参加培训的效果又在哪里体现出来了呢?
没有培训不行,单纯指望培训就能解决问题也是不行的。光是想着怎么解决人家的问题不行,还得多想着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行。而真要取得效果,还是得解决自身的问题。急则治标,缓者治本,治标不如治本。
把党费用在自己队伍的培训提高上,才是名正言顺的正道之举。
俗话说得好,打铁必须墩子硬。教师都知道,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推而广之,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必须首先做到。要求民营企业家做到的,国有企业家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党外人士做到的,党内人士必须首先做到。党员领导干部们,做到了吗?解决执政党内的腐败问题,比培训民营“富二代”更重要。党风不正,官风不廉。如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真正实行了,那些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定会实现阳光下的增长,“富二代”定会跟党走。
这种“培训”更重要,更迫切。
(3)(知名学者)秋风:富二代接不上班并不可怕
江苏的培训计划之用意是让成功的、富裕的企业家的后代具备企业家的才能,从而保持那些企业的经营之连续性。在这种做法背后,至少有两个预设:第一,企业家精神是可以培养的。第二,大企业是好的。这两个信念,其实都经不起仔细推敲。
企业家是培养不出来的。这只要看看那些创业者的经历就够了。这里所说的企业家,乃是具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人,或者说,是企业家精神比较发达的人。用极大地发展了企业家理论的经济学家IsraelK irzner的话说,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利润机会的警觉(alertness),即在他人之先洞见、并敢于把握、利用利润机会的能力。这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天生的禀赋,是很难在后天培养的。
不错,自二十世纪以来,出现了商学院。但商学院只能培养常规地管理企业的能力,它培养的是企业官僚,而不是企业家。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的运营也很重要,但即便是对守成的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也是第一位的。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真正贡献也正在于此。当年的创业者们是靠这个成功的,如果富二代不具有这种天赋,那再严密的培养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越是严密的培养,越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者们正面临着这样的苦恼。他们有钱了,把孩子送到大学、送进商学院学习。然而,如此的教育完全有可能让孩子被驯化成企业官僚。还有一种可能,孩子在外读书,完全有可能顺着自己的心性往艺术等领域发展或堕落,从而对经营企业完全丧失兴趣。古人说,富不过三代,这是经验之谈。
这么说来,富二代很有可能因为没有企业家能力而接不上班。不过,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一困局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比如,创业者可以考虑改变企业的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开放经营,以信托方式将资产控制在家族手中,而将企业交予外部的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人管理。或者干脆采取散财策略,在保证家族丰裕生活的前提下让财富服务社会。
至于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家的这一困局简直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家能力。创造财富的并不是既有的物质财富,不是金钱,更不是设备、车间,而是在人群之中不均衡地分布着的企业家能力。一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成员中间的企业家能力得到发挥的程度。从经验上说,一个社会越平等,人们的企业家能力得到发挥的程度就越高。因为,假定企业家能力在不同社会中的自然分布是相同的,则在相对平等的社会中,更多的人将有机会发挥其企业家能力。
而财富、资源在代际的分散化过程,是有助于社会之平等的。看看历史。秉承封建制传统,英格兰、日本长期实行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确实有利于家族企业的长期经营,有利于大企业的养成。但美国在独立之后,废除了长子继承制。杰斐逊将此视为美国社会趋向平等的一大步骤。
中国的封建制早在战国时代即已瓦解,社会趋向平等,秦以来的继承制为“析产制”,家长将财产均分给几个儿子。这样的制度促成了财富的平均。因此,关于古代土地制度的几乎所有严肃学术研究都证明,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单向的土地集中、兼并趋势,相反,经常存在着土地分散化的趋势,继承就是很重要的分散化力量。
这样的继承制度鼓励了创业,在美国、中国都可以观察到这种结果。由于财富不断分散,企业、财富不会不断地集中,一个产业不会被若干大型企业垄断。在这种环境中,不拥有物质性资源但拥有强劲企业家能力的人进行创业所面临的经济约束就比较小,他在创业之初也不大容易遭到寡头的联手压制。也就是说,社会为穷小子开放的机会较多。
也因此,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人们都相信白手起家的可能性。江苏、浙江及其他地方的私人企业家创业成功就与此种社会环境、心态有关。而这一点,构成了经济充满活力的基本动力。据此或许可以大胆提出一个猜测性命题:一个全部由中小企业构成的社会生产财富的能力,至少不亚于一个由继承积累而成的大企业组成的社会。现在,不少学者专家为富二代如何接班操心,政府也积极地培训富二代,实在是没有弄清楚财富生产的基本原理,从而混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术、政府作为公器,究竟是应当关注市场秩序之维护,还是关心个别企业的命运;是关注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力,还是操心个别人的财富之得失。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制度原因,白手起家的可能性已经在缩减,政府此类措施只能强化这一恶性趋势。
(4)富二代培训,一场奢华的梦?
近年来,部分高校以及培训机构早就盯上富二代,开设了相应的培训项目。有MBA班式的,有高雅音乐欣赏,绅士淑女聚会之类(11月15日《广州日报》)。且不必说30万,50万的天价培训费有“傍大款”之嫌,打个幌子从富人身上哄几张银票出来,单就那些科目,能否炼出明天的CEO就令人存疑。
富二代缺什么?缺富一代“那种敢闯的劲头磨炼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魄力”,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常被网友诟病。至于“与政府部门人员敬酒后就悄悄离开”,我看倒不是“缺乏相应的交际能力”,而是“志不在此”——宁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业”,不愿委身这种应酬。
富一代所热望的,未必是富二代所想要的。虽然缺什么补什么,但豪产可以继承,豪情却不是办个手续就能交割转移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社会历练、价值取向,可以培训出绅士风度,却不一定能培训出爱的风骨及商业精神。假如某富二代热爱书画,却硬要将他摁在企业家的龙椅上,不自如中,焉有心思投身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怕还会慨叹:愿来世不要生在富人家!
现代社会中,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早已是行之有效的财产增值门路,富一代倒不如向刘备学习:若子嗣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取而代也。若外人之才胜子嗣十倍,何不托付于人?抱着子承父业的老观念,搞不好就止于“二世”,遑论千秋万代。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不妨顺其自然。富二代可接班则接之,不可接,另觅贤能可也,捐给社会也行。指望政府支招,本身是不找市场找“市长”的旧思维,与富一代的开拓创新背道而驰。一哄而上的“培训”倒是乐了那些机构,成就他们的掘金梦。
第三篇:富二代的信
父亲的裸捐与我的未来
———一个“富二代”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中华工商时报》1月19日刊登了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大儿子陈环境2010年12月“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信中,这个还只是中学生的“富二代”袒露了他对父亲裸捐和自己未来的真实想法。
许多人羡慕我有个亿万富翁父亲,钦佩我的父亲是中国首善。然而,当2010年9月5日父亲宣布将“裸捐”后,许多人又向我投来疑问、同情的目光。因为他们想知道:父亲这么做,我这个儿子是怎么想的?他们同情我这个“富二代”今后可能一无所有。
一般人了解父亲主要是做慈善,他第一个到汶川地震灾区救人。而作为儿子,我知道父亲最主要是做4件事:一是做慈善,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父亲的身影;二是做企业,父亲说:如果没有财富,就没有做慈善的基础了;三是做环保,父亲到任何地方都倡导环保低碳;四是关心家人和邻里乡亲。我经常听父亲在家议论:怎样帮老家村子里多做一些事?我听爷爷奶奶说,老家过去那条泥泞的小路,就是爸爸在外面赚了第一笔钱后修的。
我经常遇到有人问:你对父亲“裸捐”是什么态度?你支持他这么做吗?当父亲与妈妈和我们商量裸捐这件事时,我几乎想都没想就投出支持的一票。其实,父亲是非常爱我们的,他一开始想捐95%的财产,给我和弟弟留5%。最后是我们家人的态度,特别是我和弟弟的良好表现让父亲下定决心:捐出全部财产。
妈妈一直在背后无声地支持着父亲,她自己很少买昂贵衣服,有时到北京还去秀水街买许多便宜货,但她从来没有因为捐款和父亲红过一次脸。我记得,许多次当父亲给妈妈讲自己在地震灾区的经历时,妈妈都哭了。
父亲宣布“裸捐”后,我将告别“富二代”身份了。对此,我没有一点悲伤和遗憾,相反还有一些轻松和自豪,因为父亲也没有从爷爷手里继承什么物质财富。听爷爷奶奶说,父亲9岁起就自己挑水到集市卖,不仅给自己交了学费,还为邻居上不起学的孩子交了学费。他放学后就到村庄捡破烂到供销社卖,10岁后家里的油盐酱醋、弟弟妹妹的学费及全家人穿衣布料,都靠父亲卖水和捡破烂承担了。再后来,父亲靠自己打拼,成为亿万富翁。与父亲相比,我是幸运的,受到这么好的教育,又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么多精神财富,我相信靠自己打拼,也一样能成为对社会有用、有所成就的人,所以我不愿躺在父亲留下的财富上做寄生虫。事实上,作为首善之子,注定了我这一生都会追随父亲做慈善了。3岁时,父亲带我到家乡贫苦地区,那时农村的贫苦落后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理解为什么那里的路尽是泥泞?为什么老家的孩子会因为弄丢一只小雏鸡受到严厉训斥?后来我逐渐明白了,因为贫困,因为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像我一样丰衣足食。在父亲引导下,我在5岁时第一次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帮助其他孩子。此后,每当过年、考试成绩突出得到压岁钱和零花钱,我都小心翼翼地收着,期待着下一次捐款。
随着年龄增长,父亲带我参加慈善活动越来越多。2009年春节期间,我随父亲到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慈善慰问,当时气温达零下近四十度,有的地方积雪达两米之高,冻得我心里想哭,然而想想长年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想想父亲这么多年来为了慈善晕倒过很多次,我咬牙坚持到最后。
未来,如果我成为一个富翁,我会和父亲一样从事慈善事业,做一个“善二代”;如果我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我也会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让自己生活得充实而富有爱心。
第四篇:作文素材富二代
2012年7月2日凌晨,“富二代”周江疆因冲进火场勇救员工而遇难。他用生命感动了社会,改变了大众对“富二代”的看法。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张千帆是最先抵达火灾现场报道的媒体记者。他说:“当他有一定的财富的时候,并没有用来炫耀,而是懂得怎么样利用手里的这个财力,去回报社会,这是周江疆与其他‘富二代’最大的不同之处。”其实,只要我们抛掉有色眼镜,照样会发现“官二代”、“富二代”这些群体中,不乏类似于周江疆的优秀者。
“最美富二代”火海救人遇难
2012年7月2日凌晨发生在烟台的一场火灾中,一个身价过亿的“富二代” ——通州建总集团第十分公司副经理周江疆火场救人的事迹,颠覆了人们对“富二代”的负面看法。该公司年仅28岁的总经理周江疆第一个发现火情,他不顾个人安危,逐个拍门大声唤醒睡梦中的员工,自己安全撤离后发现还有2名员工被困,再次冲进火场救人。10名员工获救了,他却再也没有走出来。
《新华日报》评论道:“从此,‘富二代’被赋予新的定义!可以这么评价这位英勇的‘高富帅’——高尚的品格,富有的精神,帅气的行为。”当周江疆舍己救人的事迹传遍大街小巷,人们对于“富二代”投来的不再是一块块板砖,而是一份份敬意和哀思。
“和那些只懂吃喝玩乐的‘富二代’完全不一样,他腰缠万贯,但并不追求享乐。住,和员工一起住在简陋的办公楼里;吃,和大伙共坐一张饭桌,一份咸菜汤、一碗米饭就是一顿饭。”和周江疆共事6年多的烟台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向阳,红肿着眼睛回忆说。工作上,周江疆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总是白天第一个赶到工地,最晚一个离开。大到建筑结构,小到一根焊条,他都要自己亲自把关,不容许质量出现任何问题。
帮助别人,周江疆却从不吝啬。公司发工资、报销等有财务制度,要经过几次审批,有时工地民工有急事要用钱,他会自己掏钱出来垫付,还总是会多给一些;员工仇彩萍家庭困难,江疆不仅给她涨了近2000元工资,还经常三百、五百地塞钱给她救急;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带领公司员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父亲在家乡海门建了一所小学,他和父亲经常去学校看望老师和同学,定期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周江疆的事迹在网络传开后,网友称其为“最美富二代”、“真正的高富帅”,赞他“高在人品、富在心灵、帅在行为”。新华社7月17日报道,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周江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官二代”为创业弃高薪卖菜
郭传德(化名)从大学热门专业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房地产企业谋一份高薪职业,反而独自一人从老家南通,远到南京来卖菜。由于经营有方,日销蔬菜最高达三千斤,郭传德一时在网络上走红。
郭传德出生于1990年,老家在南通的一所县城,父亲是当地县政府的一名“县官”。在他刚毕业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利用人脉关系,为他在一家房地产私企,找到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为了追寻自己的创业梦,他毅然把这份工作给放弃了。郭传德说,自己辞掉这份工作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创业梦想。
“我跑遍了南京的菜场,基本摸清了他们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情况,最后我意识到,如果走传统的供销模式,我至多只能成为一个菜贩子。”郭传德说,只有在进货渠道上进行创新,才能让自己的菜卖得更好。随后,他在南京天盾市场租下了一个四十平米左右的蔬菜销售摊点。与此同时,他与溧水的一家农场签订了战略协议。郭传德说,他的蔬菜正常情况下,价格要比其他摊点便宜30%至40%,这让他的蔬菜销路大开。目前每天的销量至少是一千斤。郭传德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让自己的菜走入南京的每一家连锁菜场,让自己的菜也能成为一种品牌。
富翁儿子放弃安逸工作当矿工
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24岁小伙子胡攀,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父亲胡永成是当地有名的千万富翁,他也曾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綦江区石壕镇当社保员。可是,他却做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到当地一煤矿当一名收入不到两千元的矿工!
胡攀希望去更能锻炼人的地方磨一下,“坐办公室太安逸了”。于是他和煤矿签了5年约,不论期满后他会不会继续留下来,但5年内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矿工这份本职工作干好。“大学生,放着政府的办公室不坐,来我们矿上当矿工是为哪样?”尽管和同事们干的活完全一样,搬、抬、扛,让干啥就干啥。可同事们还是觉得他与众不同,大老板的儿子,却来当矿工?大家感到很不解。但是,胡攀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主动要求下井工作,吃苦耐劳深得师傅好评。
胡攀所在的掘井二队上的是三班倒,早班半夜就要下矿,晚班则要从晚上9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上班时,胡攀就住在矿上的四人间宿舍里,每周回家一次。他说自己已
经对矿上的工作十分适应了。出井后的胡攀,喜欢踢足球,正好宿舍楼下就有新建的运动场。胡攀说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他很喜欢。
“富二代”到处做义工
家住重庆市解放碑一带的小伙子胡昊(化名),开着奥迪A6车到处参加公益活动,赢得广大网友一片好评。他家从事商贸流通生意,给全市一些卖场供应家电、粮油、工艺美术品,生意做得很大。胡昊表示,开奥迪A6车做公益绝无显富之意,只为配合活动提供交通工具。熟悉胡昊的义工们表示,胡昊做公益已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的热心让大家改变了对“富二代”的一些看法。参加临江门助学义卖活动的义工黎茂介绍,大家很喜欢胡昊,他热心、低调、负责。
“他跟我们一起去江边捡垃圾,为癌症病人服务,去街上义卖报纸,开始我们谁都不知道他是‘富二代’。”胡昊平时穿着打扮并不追求名牌,大家只以为他是普通大学生。胡昊表示,不管别人怎么想,自己还是喜欢公益活动的温暖氛围,会坚持做下去的。
绿叶义工联合一家影像工作室曾以“100名癌症患者的励志人生”为题材拍摄公益纪录片。花钱去包车,司机听说几天内接送的都是癌症病人,有的直接拒绝,有的明确表示要加钱。“我们只好上义工QQ群呼吁有车的义工提供服务,胡昊当时很热心地答应了。”拍摄当天,胡昊开来一辆闪亮的奥迪,义工们很惊愕。“我们才知道,他家的商贸生意做得很大,他自己也做生意。”义工黎茂说,4天拍摄期内,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胡昊驾车陪摄制组拍摄了数十个癌症患者。每天拍摄结束,胡昊还要把患者们一一送回家。
第五篇:读《穷二代 富二代》有感
读《穷二代 富二代》有感
《穷二代 富二代》是钱图老师的著作,在图书馆的职场小说或者社科励志类书籍中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本书的主人公是钱图,而先前也有所提及,本书的作者也是钱图。起初,我以为《穷二代 富二代》是作者事业成功之后的个人自传,但由于我对本书中的人物充满了好奇,或则说是崇拜,空闲时间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小心的求证。求证之后,我明白了: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穷二代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也有作者的朋友经历的;有作者看到的,也有作者听说了。虽然,钱图、任远、岳伟等人物都是杜撰的,但是,为什么我对他们那么崇拜呢?也许,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或所见所闻中,可以看见他们的影子吧!
在图书馆众多图书中,为何我偏偏选中了这本书来进行深究呢?我承认,是题目夺了我的眼球,看见《穷二代 富二代》这个题目,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欲望与冲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像富二代一样思考,像穷二代一样行动”。任远(富二代)的确思考的比较多、看得比较远,与钱图的初次相识,便知其爽直,可以成为创业伙伴;而当一手创办的广告公司正如日中天之时,他没有小富即安,而是选择了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房地产的战场上,最终赢得地产大鳄的美名也是理所应当的。我觉得任远身上最耀眼的便是那识人能力,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他知道不同的人各自都想些什么,也明白怎样处理这种微妙的关系。
岳伟,作者说他是最符合人们想象中的富二代的形象——用语轻薄、花天酒地、名车美女。可是,为了他们最初创业的梦,他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公司的重要客户全是由他和任远拉来的),这一点也是不能被人们所遗忘的。因为“航空母舰”,他与钱图成为兄弟,就算也了这层关系,在非典时期,在公司财务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也怀疑过钱图是否因为拿了回扣而要坚持购进摄影棚,这表明:他对公司的绝对忠诚。优良的团队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钱图,即本书的主人公,读者们应该想从他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吧!他由穷二代成功转型成为金领的事例又何尝不给我们以鼓舞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那种逃课去做兼职的情况是不被我们所接受的,他的那种不听课而考试得分却比别人高的现象也是令人嫉妒的。钱图的经历确实有点儿传奇——遇见了慧眼识英雄的任远,遇见了待自己很好的“师兄”,遇见了可爱善良的“香蕉妹”。提到了这么多的“遇见”,很容易让人想到机遇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机遇在每个人成功路上的重要性。但是,个人的修养与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当机遇就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能力识别或者没有能力去抓住它,那又何谈成功呢?
“人的手掌中有三条最明显的线条,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而我们一握拳,就把它们统统都握在手中”,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我们要奈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在大学的日子还长,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较为完善、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许你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但你是否懂得“有计划总
比没计划好;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强”。
有了目标,就让我们为之痴迷、为之疯狂。拿出我们的激情,是穷二代的,就背水一战,为了下一代成为富二代而奋斗;是富二代的,就不懈努力,只为告诉世人我们和“富二代”不一样!
朱晓明
人文社科 2011级应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