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经济20130810

时间:2019-05-13 11: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化-经济201308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化-经济20130810》。

第一篇:城镇化-经济20130810

城镇化 —科学布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生态文明

户籍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征用与城市拆迁

防止城市病—城镇化区别于城市化

一概念

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夸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政策背景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目的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与出口后劲不足等问题,而内需不足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振。投资、消费结构已经接近“临界点”的判断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寻找新的驱动,调整投资结构已经迫在眉睫。传统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

新型城镇化

一存在问题

1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

2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

二产生原因

1新型城镇化的逻辑主线与路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扩大内需是调结构的首要任务→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强调消费升级和城市智能化。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3城镇化将成调结构、经济再平衡平台。李克强强调将城镇化与其他配套改革联系起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4新型城镇化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

四应对策略

1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

2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3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户籍制度改革

一应对策略

1扩大户籍制度改革范围,进一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2以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给农业转移人口吃定心丸

3以产业为支撑,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以统筹安排为思路,分层分批地进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土地改革

一应对策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

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缩小行政性征地的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图市场

2)允许农村集体宅基地的使用权自由转让、抵押和出租

3)允许有条件的农村由农民自主推进城镇化

城市病

一表现

1人口膨胀

2交通堵塞

3环境恶化

4住房紧张

5就业困难

„„

二应对策略

1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境,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2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3树立以人为本、城市治理的理念—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

4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

第二篇:中央经济城镇化工作报告

中央经济城镇化工作报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后,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迅速行动,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展开了大讨论,紧紧围绕会议的精神,科学谋划,周密部署XX年我局的全面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会议精神

12月25日上午,我局召开党组班子会议和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大会上局党组书记陈建华同志、副局长郑荷青同志和副局长钱燕同志对“中央八项规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读,要求大家深刻体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用制度、用作风保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建设工作在我局不走过场不走样,全面参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到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主动性,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房工作中。通过学习,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及推动城镇化工作的具体部署,我们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绷紧了发展的弦,把全副精力都放到工作上来。

二、结合实际,明确XX工作的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

结合房地产工作的实际,我局对如何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部署,明确了XX年我局工作的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

(一)主体思路

XX年工作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前提,以抓好行政、优化服务为基点以规范管理、服务民生为重点,以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己任,努力打造县红火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培育有序的房地产市场机制,建立顺应民情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力促进我县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举措

一是抓学习,强化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抓贯彻,稳定提升房地产行业管理水平,各科室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业务操作;三是抓建设。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四是抓服务,促进窗口功能不断完善;五是抓实施,有效促进直管公房、白蚁防治及测绘等工作;六是抓党建工作有特色,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八项规定”和“踏实工程”主题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

三、XX年工作计划

1、切实解决好房地产行业政策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房地产市场整治工作,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品房预售、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为,保障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紧扣民生,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的改造。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确保完成XX年保障任务、廉租房任务数96套,公共租赁房3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0户,逐步解决低收入人群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3、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按照中央省厅相关文件精神,争取财政资金到位,完善各项硬件设施的配置,建成县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实现县、市、省、中央四级联网。

4、加强产权产籍管理,推进城镇化,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为城镇化房产登记做好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建商品房的统一办证和工业园区的房产登记,进一步建加强对二手房交易交易市场的管理及产权登记工作。

5、加强物业管理,着力引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尽力打造宜居。建设有规模、有品味的小区,规范物业管理,促进物业良性发展。确保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积极做好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探索新方式。

6、严格程序,依法做好房屋征收工作,不断推进房屋征收规范化管理,积极参与县重点工程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7、直管公房、白蚁防治以及房屋测绘工作有序开展。定期对直管公房进行排查,做好房租的收缴工作;加大对白蚁防治宣传,增强居民和企业的防治意识,加强测绘技能的培训,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

8、深化党建工作,加强局党组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工作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9、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重点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我局将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与时俱进,始终把握经济全局的主动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篇: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城镇化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全球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发展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机遇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与产业改革等,都是新的挑战。对于我国,经济全球化无疑促进了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此带来的问题也必须重视。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劳动力流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 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一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发展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十六大报告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就为我们推动工业化、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首先,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特别是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开发,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其次,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动机。

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其中的科技自由化,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又可以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却相对缺乏,在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特别是把工业化与城镇化作为发展方向来看,存在着以消耗资源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问题。这样来看,中国推进工业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中国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另外,土地浪费严重,在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厂矿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使可耕种面积减少。还有资源短缺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不足、环境破坏问题突出,资源开发与节约不受重视等都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出试行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且在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现,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工业化与以往的工业化路子相比较,中国将要实现的工业化必须符合五个标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求。现代的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国工业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技术路线与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之间的差距。因此,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实施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工业税收价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

还有最总要的一点就是资源消耗低,即充分考虑中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

费方式。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整理的老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能力。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

三城镇化发展以及劳动力流动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新型业态,特别是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必须依托城市发展才能得到扩张。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人,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OECD,2010)。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另外,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采取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争取政策影响力的过程中,农民这个数量更大的群体反而缺乏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影响力。

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更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的小康是不均衡、不完善的,而城镇化也如此。另外,我们现在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类似于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一样,这也导致沿海与内地城镇的差距变大,这样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流动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也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人口分布,使得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严重,甚至还会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荒废等问题,同时又出现留守儿童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城镇来说,虽然多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但是大量的人口涌入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从而造成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另外,从以上这些问题之中,可以透视到我们现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深层障

碍。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异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阻碍;农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另外,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鱼目混珠的劳动力市场,没有规范的招工程序,没有准确的招工信息,没有善后的“输出”服务,农村劳动力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闯入了茫茫城市中,其后果可想而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也难以形成规模化、正规化的经济。

参考文献:黄烨菁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学术月刊2003 8)2 吕政: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蓝虹 胡树刚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城镇化建设不能实行债务经济

城镇化建设不能实行债务经济

搞城镇化建设,这是要花钱的。根据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制定的规划,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倘若全部落实,这笔巨额资金该如何筹措,将考验中国的财政金融体系。资金来源也要创新。

适度扩大赤字规模。

以阳光化的地方债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隐形负债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此外,为扶助经济,适度扩大赤字规模也可成为重要选项。在此之前,中国财政部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中称,2013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1.2万亿元人民币,赤字率2%左右(占GDP的比例),较上年实际水平大增五成。

金融创新。

仅靠政府是不实际的,全靠市场也不是最好方案,金融支持应全方位、多元化。发改委会支持银行在城镇化贷款方面进行金融创新。发展中国城镇化融资问题可借鉴国际上的金融工具,比如资产证券化、市政债等。

民间资本也要发挥作用。

从中国财金高层的讨论看,城镇化的融资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改革,发展阳光化的市政债;二是金融创新,借鉴引入新的金融工具;三是市场开放,不能全靠政府,民间资本也要参与进来。这些问题,实质上是财政、金融与市场三个维度的改革。如果中国政府希望在安全线内推动新型城镇化,财政金融大改革将是难以回避的命题。

在这里,我们特意强调“在安全线内”,如果政府负债、高房价、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经济结构扭曲等弊端,令中国经济社会游走在安全线外。那改革就是失败的,老百姓也不欢迎。

不能以传统的方式“债务经济”走下去。

推动中国财政金融大改革,以及其他与之构成同一体系的其他改革,可称之为“新经济”。在这个求变的当口,任何决策都将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这是一个良性的信号,表明城镇化的方式要突出“新”意来。暂且抛开此前各地各部门推出的城镇化方案,它们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了对“债务经济”的路径依赖。政府只有抓住为城镇化融资这样的关键命题,以财政金融大改革的方式,为城镇化注入新意。这些改革(以及进行改革的必要前提),在过往的讨论与实践中已有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国企改革、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金融市场开放、民间经济“新36条”等,中国政府能否以“新经济”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将可从这些久经探讨,但一直悬空的改革中窥见一斑。

第五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解读

一、时事热点

2009年12月5号至7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图为城乡逐渐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昆山新城一角(2008年10月10日摄)。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城镇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它所蕴涵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辉煌历程。

二、时事透析

(一)城镇化解读

1.城市化又称城镇化。城镇化的提法比城市化的提法更有意蕴,无论从城市良性化发展的需要、战争防范的需要、以及资源最优利用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超大型城市并不是最好的城市化之路,也不符合中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因此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以中小城镇吸纳消化该城镇辐射的农村从而形成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蛛网型城市化格局,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的最优选择。

2.城镇化的提法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

(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

(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3)积极建设新型乡镇。

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时因地而异,辨证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准确把握城市化的含义。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化之路。

(二)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1.有数据显示,西方所有发达国家总的劳动力不到4亿,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超过4亿,并且还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加。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阶段里,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80%以上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总量超过西方劳动力总和的劳动力大军,要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2.在我国,城乡二元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己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随着城市发展,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而这仅依靠大城市是不行的,现在大城市也面临一些发展的问题。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生力军,而中小城市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人口的主要落脚点。从中国的国情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一是符合中国国情,二是成本低、效益也较好。

教材回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亦有区别。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现处在中期加速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既要防止畸形发展,又要避免滞后城市化,以保持合理和良性的发展。

(三)中央政策对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1.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并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2.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

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扩大内需才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根本之路,而加速城镇化的最大作用是扩大内需,将有助于带动房地产、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公用事业等行业面临更大发展空间,从而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渐渐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

三、高考预演: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2.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低,但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由试题所给甲、乙、丙、丁四条曲线在图

示期间的变化趋势及城市人口比重数值可知,甲、乙两条曲线在年2004的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应属于发达国家。曲线丙在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己达40﹪以上,而在2004年还未达到50﹪,说明在图示期间城市发展缓慢,不符合我国在这一期间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特点,2004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41.76﹪,故只有丁曲线符合。

第2题,图示期间,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速度较快时期,美国己处于城市化发展后期,城市化进程很慢。因此,我国与美国城市化相比,具有城市化速度快的特点,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率高、城市人口比重较低的特点。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具有城市人口比重较低、城市人口数量多的特点。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根据有关数据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5.我国城市化不应该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素质还不高B.科技水平不高 C.城市建设经验不足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答案:3.A4.D5.D

解析: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化水平相适应;城市化要从实际出发,与国情相吻合。

6.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概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不同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促进了城市化。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企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7.阅读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1850—1890年等依次七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___,原因是。

(3)我国城市化在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英国:1850—1890年,日本:1950—1970年。(2)慢,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或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或城市化进入后期阶段或城市化进程趋缓甚至停滞)。(3)1950年前,较快,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下载城镇化-经济20130810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化-经济2013081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大全5篇)

    2014年3大重要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4-02-04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别......

    单纯城镇化不是经济增长引擎(推荐五篇)

    单纯城镇化不是经济增长引擎 2013-06-07环球时报 作者:【美】迈克尔·斯宾塞 2013财富全球论坛6日在成都召开,全球众多政商界领袖齐聚一堂,就广泛议题谈了看法。在他们感兴趣的......

    中央经济城镇化工作汇报(共5篇)

    工作汇报是员工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一种书面形式,报告你的工作内容,你的工作总结,你的工作计划等等。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你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所以汇报是相当重要的。 中央经济工作......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转型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集中区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日益成为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新型城镇化下县域经济转型颇......

    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如何破题(精选五篇)

    华夏兴业产业研究院 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如何破题 据社科院调查显示,我国实际城镇化率约为51%,工业化率为47%,大大低于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约是工业化率的2至3倍的比例。就近就业......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

    1、县域经济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县域经济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层次是农业。(2)县域经济是连接大中城市和乡......

    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作者:黎德胜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城镇化”

    “城镇化”拓展发展新空间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要求透出重要信号: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将在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