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减少农民加速城市化进程
陈剑波:关于新农村建设,可能要长期伴随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哪一天才算完成了呢?那就是农村的人进来了。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农村人进来的问题,显然不能说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成功的。应该说这个过程历朝历代都没有完成,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代江南非常发达的工商文明,但是从来就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居民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自1994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人口迁移严重不足的高速工业化和高速城市化历程。土地减少了1亿多亩,城市的扩张速度也非常快,但是真正按照享有城里人同等权利的农村人口的迁移是严重不足的。
怎么解决农村人口的户籍迁移问题?除了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会的平等,及让农民呆得住、留得下、住得起,享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就业机会外,还应平等享受教育机会,获得同等的医疗保障。
目前在政策研究界和学术界也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关于我们的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化战略,有一些研究宏观经济的同志认
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是支撑中国经济20年高速增长最重要的部分。这三个圈的快速城市化是市场推动的自然过程,挡不住。我们应该重点把城市化战略放到快速增长的地区。实际上,我们从政策上来讲一直是强调城镇化发展战略,而如何对待城镇化发展战略又涉及到我们工业化的战略。
总体来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出现了乡村工业化阶段。但从当前形势来看,若要推动小城市发展,就必须要强调县域内的工业发展。
如何在县域内让创业的人顺利实现创业,降低税收和工商各个方面的门槛,特别是在金融体系方面的扶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茅于轼: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中国有8亿多农民,5多亿城里人。如果要建设农村,使农村的收入提高,非得减少农民不可。假使有一个农民从农村变到城里来,那么就减少了一个农产品的生产者从而增加了一个消费者,那些农民的收入就可以提高了。不看到这一点,想要稳住农民留在农村,这条路肯定是错误的。
农民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增加收入,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到农产品市场上主要是生产吃的东西,如,粮食、肉、水果、药材,还有少数的棉花等一些工业原料。
这个市场谁在享受?占人口40%的城里人。市场就这么大,除非你能出口,因为我们非常缺土地,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不大,包括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在内。
尤其现在有一个新的特点,全世界农产品整体过剩,粮食过剩,水果过剩。所谓过剩就是价格不断向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比其它工业品价格相对一直在往下拉。虽然土地减少这么多,农民减少这么多,但是产量还是太大,卖不出去。粮食的价钱比上世纪50年代降低了一半,这种情况下想让农民增加收入只有一条办法,减少农民,这是建设新农村最基本的背景条件。我们有时候看不清这一点,另外我们饿肚子饿怕了,总怕粮食不够吃,没看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已完全改变了。
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少还需55年
华生:我们现在城市化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或者速度不是超前了,也不是同步,而是大大滞后。这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来做这件事情,也不是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没跟上,而是战略指导方针上有偏差。
特别要注意的是,现在所谓城市化率的提高是一个虚假的提高。我们是按照进城的农民也算做城市化率,把流动的农民算成城市人口,按照这个城市化率说我们每年提高了多少,但如果把这部分扣除掉,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很低的,在30%以下。跟世界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严重偏离,这是我们国家新世纪发展的主要矛盾。
配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新农村建设就有地位了,除了在农村这一块要做一定的投入(在我看来主要是投在教育和医疗上),另一块主要是帮助他们转移到城市,使新农村建设放在中国新世纪发展这个大局看,位置就会很清楚。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是我们大局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果要问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第一位的、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恐怕还不是农村问题,最大的矛盾实际上是城乡问题。中国跟世界其它国家或者说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从发展模式上、从城乡差距上,还是从收入水平的悬殊上来看,最大的特点是我们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要把城市和农村隔离开来。这一点从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但改革开放以后这个情况没有根本变化。
茅于轼: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是同时进行的,如果没有城市化,眼睛光看着
农村,搞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
中国现在出现的城镇化问题,农业问题、工业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严重滞后。我们有了不到两亿的农民进了城,但是现在他们没有完全变成城里人,这部分人都没有解决问题,后来的人又怎么解决?在整个政策层面上,如果城镇化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村问题就很难解决。那么怎么加速城镇化?刚才两位老师都谈到,比如城市里面的就业机会要增加。怎么增加?让他有自由创业的机会,政府不但不加以干预,不给他们出难题,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另外,医疗与教育也要一视同仁。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天能做到的,但肯定是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新农村建设。
至于城镇化进程需要多少年,很多人统计过,过去20几年每年减少0.8%的农民比例,也就是1000万人左右。如果按每年1000多万人进城这个速度,就算每年减少1%,以现在是60%的农民计算,如果要减少5%至少还有55年。
怎么才算新农村建设完成?就是已经不需要再减少农民了,农村就这样了,理想状态下还得55年的进程。
陈剑波: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城市化的战略特别是城市的发展一定不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战略设计出来的,我们没有人能够想到上海这么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小农村会在一百多年以后变成国际都市。
江苏南通是张俭先生建纺织厂开始,也是从长江边上的小渔村变成一个中等城市。从我们现在农村发展的一些实践经验来看,也已经开始呈显出这种趋势。
谁知道华西村会不会变成一个小城镇或者小城市,他们现在已经并了很多村了,横店集团也是这样。我想,这方面的城市发展确实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来说,提出城镇化的战略并不是说要把财政的资金放到小城镇去建设,因为财政资金对城镇的投入应该是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逐步使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居民享有普通的生活设施并能逐步趋同,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引进一些投资机会在小城镇实现,为中小城市的工商业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
那么,是不是能够期待出现全部的中小城市都能够成长起来?这是一个市场的过程,不是设计的过程
第二篇:“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2010-05-10 14:39:54 来源: 新华网(广州)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学习时报》日前刊发蔡永飞撰写的《“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全文如下: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虽然进程加快,但仍然滞后,突出表现为农民工问题日趋严重。近两亿农民工一到春节就要从城市回到农村、过完春节再从农村返回城市,一方面给运输部门造成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只能在春节与家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相聚,对农民工家庭来说很不人道,尤其是,农民工无法定居在城市或者农村,不利于他们参加城市现代化建设,也很难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难以即时实现这一庞大人群的消费能力,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都十分不利。
同时,城市化虽然有所进展,但城市建设中问题十分严重,突出表现是多数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城市民生问题特别是农民工问题,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城市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有关。近年来,笔者在全国许多地方调研时了解到,几乎所有地方官员都认为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不对称”,制约了地方的发展。按照现行分税制规定,增值税的75%和所得税的60%划归中央。再加上农村地区免除了农业税,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严重不足。由于财权减少、事权却有增无减,地方政府只好“另辟蹊径”。当有些地方“创造”了“经营城市”的经验之后,“土地财政”很快成为普遍现象,即靠出卖土地增加政府收入,以此来发挥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土地财政”弥补了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为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也大大助推了我国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土地财政”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第一,大多数城市向周边农村扩张,使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难以落实到位。第二,所谓“土地财政”其实主要是用低价征收农民土地、高价拍卖给开发商,实际上就是政府剥夺农民利益。第三,政府在高价出让土地时,和房地产开发商联手推高了房价。加上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按照中央要求加强保障房建设,使城市居民住房问题难以解决,更使农民工无法在城市落脚。从各地实际情况看,由于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财政也已经无法持续。由此而言,分税制虽然对中央政府增强执政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抓住后危机时代转危为机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 第一,调整分税制,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分成,并按照税收和税源一致性原则改革现行税制,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为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提供合理的、可持续的动力。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仍然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国家必须支持并且激励地方政府增强财政汲取能力。从“十二五”开始为一部分城市“放水养鱼”已势在必行。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市区人口10万到80万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实现新的分税制,增值税存量部分每年将中央分成减少5%,五年从75%减少到50%,另外50%归这些城市政府;增量部分全部由这些城市政府收取。同时,将现行税制关于企业在注册地纳税的规定,改变为在税源地交税。以这样两项改革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激励地方政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吸纳更多劳动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城市。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并稳定在城市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引导那些“空心村”、“空壳村”的农民集中起来居住,腾出更多土地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一二十年之后,比如说在小城市人口增加到50万、中等城市人口增加到200万左右,并且产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逐步恢复目前的分成比例。
在人口超过300万的超大城市的近郊区,可将离这些城市半小时左右车程的县城、中心镇,规划为这些城市的卫星城,并采取措施加快建设。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将集中在这些城市的大型国企的总部或分部,分散一些到这些卫星城去。同时既引导附近的农民,也引导城市居民包括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到这些地方居住。这样既有利于这些城市周边地区加快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缓解这些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压力,让虚高、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在这些卫星城也应实行新的分税制。
建议在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仍然实行现行的分税制,以引导特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过度集中的资源疏散到中等城市去,以加快中等城市的发展。事实上,现阶段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规模已经过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很难提高,应限制其继续扩大。
第二,修订《城乡规划法》,让规划加强城乡统筹,强化城乡规划的刚性。2007年以前,我国只有城市规划法,法律没有要求和规范统筹城乡发展。但把“城市规划法”改名为“城乡规划法”,并不能马上就做到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中。事实上,许多地方的规划仍然是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两张皮。特别是在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之后各地掀起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热中,基本上仍然是把农村区域单独来规划,而缺乏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城乡统筹。修订后的《城乡规划法》应当规定,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必须包含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之中。中心城市的规划,至少要规划到周边行政区划内每一寸土地;最好能够规划到城市可辐射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地方。
应当借鉴国外规划法的经验,给城市规划编制设置“公众评议”、“公众听证”的程序,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既让专家参与,也向民众征求意见。应当规定,规划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而不是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要规定人大审议规划须设置辩论、投票表决等程序。同时,应强化政府执行规划的法律责任,把“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之类的规定,修改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规划问题上,政府部门的法律责任必须从严规定、从严执行,保证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受领导干部长官意志随意性的影响。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引发的矛盾问题,将大大减少。
第三,加快《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对城市国有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租金作为财政收入,对征收征用农业用地按照土地预期收入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目前在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中,无论是公共机关、国有企业还是私人部门、居民个人,都有将属于国有土地的收入据为少数人或者个人所有的行为。应当吸取学者盛洪等人的建议,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将属于全体人民的收入收回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现行法律规定,征收、征用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补偿,都按照土地过去的收入来进行补偿,这也是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所征收、征用土地可能达到的预期收入水平,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被征地农民补偿。应将《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25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修改为“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没有解决之前不得实施征用土地方案”。应规定允许小城镇、中心村在连片宅基地上开发建设住宅区,在满足本地农民需求的前提下,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居住。打破城乡居民分隔,允许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乡居民在农村区域混居,这样才是统筹城乡发展。
第四,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城市居民可以有条件地到农村承包土地。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没有明确排除城市居民到农村承包土地,但强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等等,表明当初立法者没有考虑城市居民到农村承包土地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居民想要到农村创业发展。特别是在许多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创业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承包法》应当明确规定城市居民到农村承包土地的条件和方式。允许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学生到农村承包土地、参与农业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农村居民,这是改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展壮大现代专业农民队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步骤,应当得到法律的鼓励和规范。
第五,对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城市,要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在国家放权让利给那些城市的同时,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对这些城市领导者的权力进行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建议在这些城市实行司法机关垂直管理的体制,使这些城市的法院、检察院能够享有相对于当地党政领导机关的独立性。同时,在这些城市,可按照每10万人口设1名专职人大代表和1名专职政协委员的制度,授权他们专职履行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职能的权力。可在这些城市实施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改革,让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公开透明,从而保护领导干部不受腐败的干扰和威胁,专心致志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李鹤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3)
摘要: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关键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0年的45.7%,年平均提高1%以上。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十二五”制定之际,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探索一条城市化与新农村并行建设的新路子,来缓解城乡日益加剧的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综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一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果是以牺牲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而获得的。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成为城市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返贫
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活保障。农民工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成为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出生于80后的“农二代”,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
知识,怀有更远大的理想,对城市的渴望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户籍制度、城市社保等相关制度的制约使他们“留不下,回不去”。而那些依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信仰逐渐陨灭,理性越来越清晰”,对金钱、地位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在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农二代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上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自我的迷失、迷惘到对自己失望甚至对整个社会不满,这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不利,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向农村的扩散,而且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村庄习俗向城市习惯的过渡、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等等。城市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人为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那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尽管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位。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的推进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就能一蹴而就的。以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大概1%左右)而言,完成城市化的目标至少还要进行50几年。那么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优化农村的建设,而是把社会建设完全的集中在城市的建设的话,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农村人口不论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是农村人口总数都是最多的。我们在实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且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农村。这样城市化才能够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总之,我们推行的城市化战略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二)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1.以城市化建设引领新农村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圈以及各初见端倪,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周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中的技术、产业可以适度的向农村转移,城市中的民主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这既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新农村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农村也能有所作为,也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那么即使暂时不能够进入城市变成市民,也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安居、乐业,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相当于城市化建设的大后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稳定的农村,那么城市化无从谈起。试想一下,大量由于失地而返贫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中聚集成若干的“城市贫民区”;大量的农民工、“农二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方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心理畸形,那么城市化如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城市化的初衷,城市化成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外一部分人有益”的过程。所以,只有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重视才是最佳之选。要对农村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逐步培养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新型农民。新农村的建设也为 “逆城市化”做好准备,农村也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和文明,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
三、重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经济投入才能刺激广大农村的经济、整合农村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
农技部门要定期派专门人员下基层,向农民传授有关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为农民产销打开门路,比如对符合要求种植的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家禽等按合理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收购。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村生产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形成了城乡之间产销一体的科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果蔬业、旅游业开发,比如进行农村生态游,农村采摘游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意差别化的建设,不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风格、不同优势的新农村。
(二)深入发展新农村的政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快步伐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应进行村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权力进行下放,让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好心办坏事。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要求农民一下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新型的农村建设不能成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照搬照抄。
基层组织的相关部门要对城市化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的学习和整理,不但要真正提高领导部门的知法懂法的能力,也要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形成“村干部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新农村。
(三)逐步完善新农村的文化、社会建设
价值观是心中的信念、是精神的汇聚,是我们做事的指导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在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取简单易懂、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争取在新农村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共识。诚然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这些群体都是城市化建设的奉献者,他们的利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损失。虽然国家在短期之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实,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一定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安抚,让他们明白他们城市是接受他们的,他们是城市化的功臣。只有在城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乃至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认识,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最稳定的支持力量而不是“摇摆派”。
新农村的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走城市建设中牺牲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立的新农村是能够直接过渡到城市的新农村,所以不论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建设的方式都要吸取城市化建设中的精华。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望。
总之,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又能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同时是解决现阶段城乡矛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蔡永飞:《“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N],学习时报,2010(5)。
[3]曹利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4]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
[5]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之后,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开始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究竟是什么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还是建设新农村?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见仁见智,分歧较大。这些争议关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与路径的选择、城市化道路的走向乃至中国现代化战略抉择。找出分歧的关键所在,对于达成共识,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健康开展都是必须和必要的。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一)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小城镇建设,主要指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小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实现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即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6年2月,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二、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
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是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辐射,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以县域城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辐射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农民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到城里去,带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人力资源的释放,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需求,而城镇化的扩张,也向新农村建设释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四是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五是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辐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年青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中老年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另一方面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长远来看,这一问题难以根本消除,比如,农民工子女随着农民的认识水平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大,基本上大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一部分还会考上大学,走出社会、走出农村;不能考上大学的,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超过老农民工一代,不会减小外流趋势;已经营在外的农民工,有的一心向往和愿望是跳出农门,有的也想在农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们把房子建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固定在家居住,农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将受到制约。而如果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增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三、认清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认识误区
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决定在农村现代化必须合理、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对立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减缓城镇化进程,或者以城镇化简单代替新农村建设。着重应走出以下三个认识误区:
(一)“对立论”认识误区
有人说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对矛盾体,农村城镇化,农民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了,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出现了缺失,新农村建设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落实新保障、培养新农民、健全新组织,几乎无人来抓、无人来干、无人来享。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如南雄市珠玑镇上嵩村(省定贫困村),只有3个自然村,133户529人,在家几乎多半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以致新农村的建设难以启动实施。但是,从全国来看,不论我们城镇化发展速度有多快,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少,社会保障等也难以跟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仍然进不了城市,即使我们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有五六亿的人口留在农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家,定居下来仍是少数,大多数仍会离土不离乡,有的只是暂时性离开农村,城镇化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必须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头脑、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城镇化可以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把农民工变成“能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重叠论”认识误区
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农村,目的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有人片面理解,建设新农村内容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认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在思路、目标、效果上是“重叠”的,担心新农村建设削弱乡镇集镇的发展,最终可能形成“镇不象镇”、“村不象村”,浪费国家资源,使新农村失去特色。实际上,城镇化一般来说是指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新型镇乡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建立新型村庄,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两者不能互为替代。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村这一块探索集镇化建设道路,有利于解决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部分农民跟上现代化问题,也是解决镇城化中乡镇难以解决的缺乏产业化支撑、农民进城可能恶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压力等问题。
(三)“回避论”认识误区
由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建设中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更是千头万绪,在基层的一些干部思想中,对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产生了“回避”的念头。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对镇乡规划与新村规划联动考虑不足,对城镇化带给农村的新问题参考不够,就新农村规划新农村,结果新农村建设规划失之可操作性或可持续发展性。问题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对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农促工。如果忽视和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将难以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如果离开新农村建设来谈城镇化,城镇化最终失农村根基。
四、正确处理新农村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要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南雄市珠玑镇2011年镇区没有一家100万以上企业,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珠玑镇引进彤置富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罗曼钢琴厂等大型企业投资设厂,将极大地带动该镇的经济发展和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产业特色,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
五、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进程互动结合的着力点
(一)要在创新镇乡村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城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重点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新路子。围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立足特色资源和现有基础,明晰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做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着力培植具有特色优势、难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各种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有铲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并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产业做大做强,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农民主体作用,鼓励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向农村流动,把城镇化能量集聚到农村来,努力集聚社会各种资源,筑巢引凤,增强农村特有的吸引力,以建设新农村。
(二)要在探索镇乡村管理模式上下功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行政治村、层级治村模式,来推进城乡之间空间结构的有效整合,促进城镇系统与乡村系统的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探索能人治村、民主治村等新途径、新方法,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的神圣权利,只有让村民真正享有这些权利,才能使其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维护和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要坚持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实行重大决策村民代表表决制、财务活动联合会签制、重要事项定期公开制、党员进组务会制,变过去“统治型”、“家长式”管理为民主管理,把建设新农村的“话语权”交给群众,由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作出决策和评判,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要在推进镇乡村重点建设上下功夫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在以下“三个加强”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重点要抓好城镇与农村衔接的交通、用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二是要加强城乡集镇建设。要站在建设新农村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搞好新农村的新村镇规划,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愿望、农村人口结构等相协调的新的村庄体系。三是要加强城乡市场建设。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要加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生产销售信息平台,开把农村产业发展与市场真正联系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农村产业化抵御市场风险的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防止产业发展大起大落,损害农民利益。
六、结束语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发展的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把城镇化的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把具有区位优势、良好工业基础和要素聚集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让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参考文献:
1.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2012-09-04 2.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思考》,《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3.廖建平/周拥军:《城镇化:中外对比与中国发展模式》,2011-10-30 4.成德宁:、,武汉大学,11
2010-7-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
第五篇: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的社
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11年7月7日至2011年8月27日调查地点
调查背景
六十年前,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迈开巨大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展翅翱翔,祖国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乡时间,对我家所在镇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们镇的基本情况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调查方式与结果总结
一、走访镇干部,听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体会和相关成果
暑假期间我来到到了我镇的镇委会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对我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调查。对他们回答整理如下:
1、经济持续增长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国家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社会注意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大步跃进。起步阶段,我镇依托矿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积极且正确的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此来拉动整个镇子的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镇人民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继而开始进行其他经济增长点的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教学具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施河小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突飞猛进。2003年,施河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规划设计院专家组的论证,并制定了20年发展详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短短两年多时间,施河集镇和园区建设的规模翻了一番,建成了世纪大道、德福路、德福桥、五支桥和人民桥等关键性基础设施,旭日大厦、农民别墅园,以及一幢幢造型别致、格调高雅的现代化厂房,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水平。
2、就业形势较好。
由于,我镇有相关的镇办企业所以我镇的就业形式比较良好。加之,现在国家政策对农民工的特殊照顾和工资保障也有许多人走出农村去城市打工。整体看来,我镇的就业形势比较良好。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近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更是为我镇的经济差上了腾飞的翅膀,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地所得和打工所得。尤其是党中央决定减免农业税以后农民种粮的收入更加可观。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还对农民进行相关补助解决了宁民种地的后顾之忧,使我镇人民的收入大幅增长。
4、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由于农民的收入增加,镇民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
高与改善。加之,社会的整体进步镇民的消费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单一的生活基本消费逐渐出现了娱乐消费、健身消费、旅游消费等等方面。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正在逐渐缩小城乡的差距。
二、走访镇里的敬老院、学校、镇民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我镇建起了敬老院、镇民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当我来到我镇的小学的时候更是被自己的所见所闻震惊,崭新的教学楼代替了原来的砖瓦房,整洁的校园到处洋溢着琅琅的读书声,我仿佛看到祖国的美好明天正昂首阔步的向我走来。
三、观察并比较新农村衣、食、住、行的变化
现在站在我的家乡感受的全是新的气象,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向我走来,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样式新鲜的衣服不再只是城里人的特权,美味丰盛的菜肴同样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一座座小洋、一辆辆小汽车也正在我镇入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快速的改变我镇的面貌。
存在问题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面貌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忽略经济发展与保护及环境的协调与统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发展生产办法不多等方面,但是家乡人民正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策略,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镇一定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摸索出又快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关措施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稳步推进,又要有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我认为需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更新。
二要更加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
三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四要更加注重民生工程建设。
五要更加注重生产发展。
六要更加注重新型农民的培育。
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一些的帮助,给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同时我也在此预祝我的家乡可以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新的希望,并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后胜利!
调查心得体会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充满了无限的青春气息。而时值建国60周年之际,登上新盖的大楼,举目四望,整个镇庄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条宽阔的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穿过小山林。路旁绿树成荫,一座座小洋楼犹如春天翠竹拔地而起,井然有序。商店一间连着一间,整洁美观,人们都来这
里购物。
遥望东南方,家乡人民正用辛勤的双手为家乡经济腾飞出大力。西北部的山上,茂密的树林像翠绿的屏障,一片又一片,连绵不断。山脚下是层层梯田,金黄的稻谷,轻风拂面时,芳香扑鼻,使人流连忘返。
家乡人民正在振兴家乡,建设祖国而努力着。啊!家乡,你变了,你变得那么富饶美丽。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将来把你装扮得更加伟大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