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

时间:2019-05-13 11:1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

第一篇: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

合江:融合山水的宜居城市

合江县位于长江、赤水、习水三江交汇处,县城背依笔架山,森林覆盖率达46%,是典型的山水城交融的滨江城市。这里不仅山川秀美,而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把合江县建设成为一个融合山水的宜居城市,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齐备,生态环境、商务环境更加优越,合江县制定了新的规划建设蓝图,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发展。

搭建城市骨架

“建设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一个黔北出川的港口城市,一个山水融为一体的宜居城市。”“构建骨架,完善设施;打造亮点,提升形象;突出特色,提高品位;经营城市,加强管理;沿江观景,建设合江人民美好家园。”这是合江县委、县政府对合江县城的新定位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这一定位准确把握了合江县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老百姓宜居城市的理想。合江县在规划布局上,以少岷路、滨江路、合榕路和宜泸渝高速公路进出口通道为骨架,以长江河、赤水河为彩带,以笔架山风景区为绿屏,形成“一心、两翼”的城市构架(“一心”包括半岛组团、马街组团、三江组团;“两翼”即东翼和西翼,东翼为榕山——张湾组团,西翼为佛荫组团)和“三纵、三横”的道路骨架(“三纵”即新公路码头——建设路下段——荔乡路——三江大桥——三江组团,符阳大道——合渝路,少岷新区景观大道——水梨沟路;“三横”即泸合路——三江——马街——榕山,商业路——少岷路——进出口通道,滨江路双江楼——茶息亭)。

提升城市品位

今后一段时间,合江县将重点建设一批城市形象工程、特色工程、光亮工程和配套工程等亮点工程项目,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1、城市形象工程:将重点建设县城进出口通道,从三转盘经观音山至泸合路,建设一条长2000米、宽40米的迎宾大道。在泸合路收费站入城口塑“唐蒙出关”雕像,展现合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将建设一批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丰富县城空间;加快建设滨江路上延工程。加快建设榕山、张湾工业集中区,尽快形成榕山组团;建设城市样板住宅小区2—3个。

2、特色工程:修复具有历史记忆的老码头、古城墙和古城门。增建浮雕、文化石、城市雕塑,塑造合江“夜郎古道”文化,再现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脉,提升县城文化品位;在长江、赤水河交汇处建设标志性景观建筑——合江亭或汇江阁;选择具有特色的部分街道,对街道路面进行铺装,恢复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商铺、店面,建设大寺巷商业一条街、百花亭商业步行街、踏水桥美食一条街等;加强沿江沿河绿化和具有文化品位的小品建设。对滨江路进行绿化改造,沿江道路设置小品、雕塑、休闲座椅等,改善沿江景观。

3、光亮工程:按照滨江路重在“画线色轮廓”,少岷干道重在“突出重点,形成亮点”的思路,打造城市主要街道夜景;对白塔、党政大楼、一转盘、二转盘、三转盘、回归宾馆、部分企事业单位办公楼、明星大厦等重要标志、节点、建筑物进行光亮包装,形成城市亮点;做好赤水河大桥光亮工程规划。

4、基础工程:建设醒觉溪至三江、三江至马街大桥,将主城区与三江组团、马街组团连接起来;完成垃圾处理场后续建设,抓好污水处理厂第一期日处理污水1.5万吨工程建设;抓好城市供排水、电信、配电、配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近期完成张湾、榕山工业集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流园区。将少岷广场、招商城、天强广场连为一体,打造城市中心商贸区。以密溪沟码头建设为重点,打造以煤炭运输为主的港口物流业。

改善人居环境

今年,合江县规划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年初,合江县完成了白塔光亮工程和春节灯饰工程。上半年,完成了滨江路汉文化建设、少岷一、二、三转盘节点光亮工程,以及县城户外广告位有偿使用转让工作,已转让9宗,收入近21万元,并对县城少岷路等街道灯箱广告全部进行了更新。目前,县城进出口整治包装工程已进入施工队伍招投标;明清、唐宋文化广场启动建设正在抓紧筹备,滨江路上延工程完成前期准备。今年上半年被列入县重点项目计划投资的重点建设工程6500万元。截至7月,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计划120%。上半年,全县完成施工面积38万平方米,完成竣工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4亿元,实现增加值2.4亿元。共办理房屋产权证3530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

在惠民工程建设中,目前张湾、联榕坝两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集中区村庄规划已完成,并已建成张湾集中区农民新居50套,居民已陆续入住;完成张湾工业园区新征1200亩土地的测设规划;大桥“金土地”整理项目旭光村新村规划编制现已完成;此外,完成了尧坝镇后村环境整治示范村规划;白米乡梨湾村、九支挖池口村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规划正在进行。

完善住房体系

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和市场需求,合江县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形成以普通商品住宅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按照国办发〔2006〕37号要求,合江县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和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增加了市场中普通住宅供应量,让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住房,实现“居有其屋”。

今年上半年,合江县出台并组织实施了《合江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切实保障廉租房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实行困难户廉租房租金补贴,对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及以下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实行租金补贴;对现有公房200余套2.5万多平方米全部实行廉租,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居民、住房特困居民采取免收租金等形式实行减免补助,其中100户免租金,另有30户减租金50%。

城市风貌规划 显山露水

合江县城青山相依、绿水相伴。合江县城市风貌规划通过自然山水的巧妙应用、建筑空间轮廓的合理塑造、景观轴线的科学组织以及景观节点的精心安排,实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山、水、城相互辉映,既体现了合江县独特的自然山水特色,又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特征风貌

滨水风貌区:通过对滨江绿地与沿江步游小道及小尺度文娱休闲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精心设计,形成集生态堤岸、坡面绿地、景观小品为一体的特色景观带。合江县将着重打造一条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滨江休闲景观带,作为合江县最富魅力的风貌区。

商贸中心风貌区:以旧城、马街为重点,突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管理,配以商务办公和文化娱乐等功能,以密集的商业群、商业步行街等构成其主要特征,体现繁荣、高效、舒适和商业文化等品质特性,建筑以多、高层为主,建筑限高不得超过80米。

工业风貌区:主要分布在榕山和张湾,突出工业区的生态建设,体现现代工业区的秩序感和优美的园区环境。

景观轴线

城市景观轴线是集中展示城市风貌具有一定空间序列关系的景观元素集合,分为自然景观轴和人文景观轴。

(1)自然景观轴

长江、赤水河、习水河几条河流为城市的自然景观轴,其中以长江作为重点。长江风光带犹如蓝色项链,连接旧城、马街、张湾、榕山组团,沿江设置滨江路堤,滨江路外设置宽窄不等、有收有放的滨江绿地、游园和小广场,配以雕塑小品和小型文化休闲设施,滨江路内建筑错落有致,空间虚实相间、纵向层次丰富。使长江成为合江县融观光、游览和休闲为一体的核心风光带。

(2)人文景观轴

道路景观轴:为城市串接各组团绿地的景观轴线,沿线景观序列清晰,起伏有致,充分展示了中心现代商贸文化、城市生态文化、现代工业文化及市井生活文化的丰富内涵。

马街商业步行街景观轴:城市中心的步行林荫大道,两侧建筑体现现代商业文化,并将长江自然风光引入城市中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城市景观节点、标志

(1)景观节点:规划在城市重要入口、主要道路交叉口、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转折处,设置广场、游园,作为城市景观节点加以重点建设营造,以建(构)筑物、小品、绿化、标识等形式提示城市特征区的品质特征并展示城市意象,加强场所的观赏性和驻留性。

(2)城市标志:是具有鲜明特征及文化象征的标志性建(构)筑物,是城市的视觉焦点,按所处区位及作用可分为城标和特征区标志。规划在马街步行街广场设置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城标。另外在泸合路的城市出入口、在合渝高速路的城市出入口设置相应标志。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物质景观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公共活动的组织引导,能够充分地展示城市的精神品位和价值取向,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和驻留性。

生态休闲活动空间:以各类城市绿地、城郊周边山林、旷野等为主,突出自然生态空间的建设,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和生态建设的热情愿望,传达生态城市价值追求方面的信息,提高对城市、自然生态的了解认识。

商业购物休闲活动空间:以各类商场、购物中心、商业街为主,重点营造宽松、亲切、休闲的氛围。

文娱体育活动空间:以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场所为主,体现城市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文化追求。

城市观感系统

(1)视点:指具有突出高度和开阔视野的景观点,是一定区域内的视觉焦点,具有较强的区域指认和方位识别功能。规划主要视点有:标志景点、主要高层建筑、笔架山、老君山、鹅公山等公园景区和相对制高点。

(2)眺望点:指具有一定高度和视野范围,并能供人们鸟瞰城市景观的自然或人工观景点,是展现城市整体风貌及自然风光的重要观光据点。主要眺望点有中心高层建筑、笔架山、老君山的制高点等,规划设置相应的观景平台和休息设施。

(3)视线通廊:在城市主要景观视点、节点、标志和眺望点之间,为突出城市的识别性和观赏性,通过道路引导、建筑高度控制,形成通透、连续和深远的景观视廊。规划主要景观视廊有:赤水河——笔架山、习水河——白塔、老君山——白塔、鹅公山——长江。

第二篇: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定稿)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重庆”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为强化我市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特色,改善城市品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现就我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有关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

1、主城区及各区县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建筑风格除有特殊要求的外,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并充分体现重庆主城区及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各地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鼓励在城乡建筑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川东和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本土民居建筑的风格。容积率在1.0及1.0以下的两江四岸头排地块及城市重要区域必须采用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中,高层建筑应尽量不集中沿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布置,而应在兼顾城市空间形态和项目内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合理分布,富有趣味和变化,形成较为连续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3、应在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在城市的各片区形成较为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在对风貌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建筑高度应充分论证以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强化城市山水特征和传统文脉。

4、必须大力提倡中华文化在城市建筑风格中的传承,全市禁止在公共建筑和大体量建筑设计中采用西洋或欧式建筑风格。

5、城市建筑应立足于场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禁止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各种异域风格和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低劣建筑造型设计。临街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应体现城市街区的整体风格,形成连续协调的街道景观。

6、加强重要建筑的细部造型设计,通过对檐口、窗框线条、基座、装饰构件等部位的艺术设计,形成比例和谐、端庄大气的建筑造型,达到美观的艺术效果。

7、乡村公共建筑和农民住宅要吸取本地乡土建筑的布局和造型特征,采用地方材料,结合乡村环境,形成适度集中布置、体现乡土风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

8、高层建筑应通过艺术设计进行顶部造型,要求进行多方案比选,要避免采用建筑顶部纯装饰构架及大体量顶部造型。

9、对高容积率居住地块的高层住宅建筑应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手法,避免琐碎、花哨的造型。建筑群的临街形态和天际轮廓线应尽量有所变化。

10、在沿江、沿山和各类文化旅游、镇乡等低、多层建筑中要采用坡屋顶。主城区沿两江四岸、城市主次干道以及傍邻四山的建筑,应进行一定范围的天际轮廓线分析。

11、鼓励优化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及装饰材料运用。在城市重要地段的公共建筑以及在文物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具有历史传承的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项目,应体现地方传统风格的建筑造型和设计元素,鼓励采取如青砖、灰墙、黛瓦等建筑语汇。

12、公共建筑和重要地段的建筑要采用美观大方、体现良好品质、具有较好色彩及质感的现代建筑饰材或富有特色的本土材料,其色彩、材质、比例划分及构造方式应与建筑的使用性质相吻合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相协调。

13、禁止使用低档次的白色面砖和黄色、粉色等其它劣质瓷砖的外墙装饰材料,可结合建筑的性格特征适当使用青灰色面砖并采取横向比例良好的拼缝方式。建筑外墙应慎用色彩纯度很高的金属材料及原色铝合金门窗。

14、建筑沿街底层立面应简洁统一,原则上避免使用原色铝合金卷帘门。

15、慎用玻璃幕墙。居住建筑和密度较大地段的公共建筑禁止大面积使用镜面玻璃和彩色玻璃以避免光污染并提高节能效果。

16、建设项目在色彩选用上同一组建筑主体色调要统一,一般以不超过两种相互协调的主体颜色为宜,颜色的明度、彩度不能过分强调自我,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17、各类城市建筑中不宜采用大红大绿、鲜艳刺目的建筑用色和使用劣质装饰材料,应充分利用现代环保科技饰材和优秀的城市色彩设计理念,并通过发掘地方材料的优势,创新具有乡土特色的城乡建筑艺术效果,体现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和谐共生。

18、主城区城市主次干道及两江四岸沿线的住宅建筑阳台应进行封闭设计,具有晾晒功能的生活阳台应设置在不临城市主次干道及两江四岸的方向,开敞式阳台应造型简洁并与建筑外墙面主体协调。

19、建筑物附设广告店招应结合外立面统一设置,其尺度、风格应与建筑造型相协调并体现街区特色。广告店招不得影响街道景观视线和建筑整体造型,应严格控制突出建筑立面和平面轮廓的尺寸。

20、建筑物外挂空调机应按街景要求隐蔽设置或统一设置挡板予以遮挡,管道不得外露。建筑立面灯饰应按照相关灯饰规划的要求同步设置。

21、居住小区的绿地应尽量设置在临街处,封闭的小区绿地应对外敞开。

22、鼓励居住小区多种乔木,小区设计要将每千人乔木(树径10厘米以上)种植量(冠覆面积纳入绿地率计算)和健身场地(布置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作为小区环境品质指标。

23、一般不得在小区或建筑沿城市公共空间界面设置实体围墙。若设置绿化围墙或空透围墙应与街道景观相协调,并体现城市人文艺术特点。

24、道路要形成城市林荫带。街道绿化应多种植乔木,同一道路的树种应尽量统一以形成整体感、避免凌乱。不同路段可根据不同的道路性质和交通功能采用不同的行道树布置方式,以增强特色。

25、街道上的花池绿化应尽量减少并造型简洁,增加街道空间活力,花池不得成排设置于临机动车道沿线;花池中植入的灌木品种和高度应有层次感。

26、城市街道的人行道在保证其宽度、连续性和无障碍的同时,应采用统一铺地材质和形式,以形成街区整体风格。电话亭、报刊亭、治安岗亭、社区服务亭、车站、标识物、残障设施等街道设施要尽量减少对人行道的影响并统一设计和美化,提升其品质。对垃圾站等配套设施应进行有效遮蔽。城市公厕应尽量设置于公共建筑角落、减少独立设置。

27、应重视街头绿地的空间艺术形式和绿化效果,植物布置应结合山城地形地貌,多用垂直绿化并尽量采用体现观赏效果良好、具有重庆特色的树种如香樟、银杏、桂花、榕树、玉兰、茶花等,从空间高度、平面形式、植物种类等增添不同的绿化趣味。

28、应结合山地特有的堡坎进行立体绿化,尽可能设置垂直绿化,美化堡坎,体现山城特色。

29、广场设计应简洁,在满足市民公共活动和健身功能的同时,应尽量体现文化内涵和设计艺术,可设置既有寓意又美观大方的雕塑小品,使人们的多种活动成为可能,也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30、城市公园在满足公共活动功能的前提下应多种大树、多采用美观的本土树木、灌木和花卉品种,公园绿地应注意绿化的整体性。

31、城市跨江桥梁、立交桥、城市道路堡坎以及道路桥梁设施应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山水环境相协调,体现现代结构的艺术美感。跨街人行天桥应亲切宜人,造型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并与绿化环境相结合。

《规定》解读

大型建筑设计成欧式风格、高层建筑沿街“排排座”、鲜艳刺目的彩色幕墙……这些建筑设计在我市行不通了。昨日,重庆市规划局下发《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并于即日起试行。市规划局副局长邱建林说,城市风貌、建筑应有“中国风格”、“重庆特色”,避免风貌凌乱和没有文化传承。

《规定》试行一段时间后,会对内容进行微调并固定下来。

建筑风格

大型建筑禁用欧式风格

现状:西班牙风格、威尼斯小镇、英伦风情……一些模仿异域风格的大型建筑,在我市很多地方存在,一些公共建筑也不例外。

此外,“两江四岸”沿线部分地段,布置着凌乱的建筑,让人看不到漂亮的江景。

禁止:《规定》中明确,全市禁止公共建筑、大体量建筑,采用西洋或欧式建筑风格,让中华文化在城市建筑风格中传承。城市建筑也不能盲目模仿各种异域风格,一些不伦不类的低劣建筑被禁止修建。

提倡:公共建筑和重要地段的建筑,要美观大方、有较好的色彩和品质感,用现代建筑饰材或有特色的本土材料,与建筑用途、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连续协调的街景。

容积率在1.0及1.0以下的“两江四岸”头排地块和城市重要区域,采用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另外,我市有“一圈两翼”,主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也各自有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在城乡建筑规划设计中,鼓励建川东和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本土民居风格。

高层建筑

不能集中挤在路边

现状:很多高层建筑在主干道两边“排排座”,把一条街道挤得密不透风,也没有层次感。高层建筑顶部多平庸,经过艺术设计的较少。

禁止:高层建筑不能大量集中沿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布置,要富有趣味和变化,合理布局、让人感受到开敞的城市空间。临街建筑群形态、天际轮廓线要有变化,通过艺术设计进行建筑顶部造型,但顶部造型体量不能太大。一些密度大的高层住宅,不能太琐碎、太花哨。

提倡:城市各片区,要形成较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城市风貌控制区,建筑高度通过充分论证后建设。

天际线

“两江四岸”要注重天际线

现状:连绵起伏的山脉,鳞次栉比的高楼……我市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天际线,比如渝中区解放碑等地,是由不同高度的建筑形成的天际线,而两路口大坪一线则是山脉形成的天际线,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市有的地段天际线却比较随意,看上去也比较凌乱。

禁止:不按规划破坏天际线。

提倡:我市有很多文化旅游区、镇乡,规定建沿江、沿山地段的低层、多层建筑时,采用坡屋顶。主城“两江四岸”、主次干道、傍“四山”的建筑,建筑和风貌设计要更注重天际轮廓线。

设计城市重要地段的公共建筑,或文物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具有历史传承的风景名胜区时,要有地方传统风格的建筑造型,比如,青砖、灰墙、黛瓦等建筑元素。

外立面、色彩

禁用低档白面砖慎用玻璃幕墙

现状:在重庆市一些建筑的外立面,凌乱的空调箱、乱悬挂的衣物、横七竖八的管道电线,影响着城市的美观。而“白磁砖、方盒子”的农房,让农村缺乏风貌,甚至出现“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情况。

禁止:建筑外墙装饰禁止使用低档次的白色面砖等,但也不宜采用大红大绿、鲜艳刺目的建筑用色,沿街底层门面少用原色铝合金卷帘门。慎用玻璃幕墙,特别是居住建筑和密度大地段的公共建筑,不能大面积使用镜面玻璃和彩色玻璃,避免造成光污染,也更节能。

提倡:建设色彩选用上,同一组建筑主体色调要统一,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主城区城市主次干道、“两江四岸”沿线的住宅建筑阳台要封闭设计,具有晾晒功能的生活阳台,要设置在不临城市主次干道及两江四岸的方向。外挂空调机按街景要求隐蔽设置,灯饰按规划设置。

绿化

道路多种乔木形成林荫带

现状:一些地方道路两边大型乔木较少,夏天市民走这些地段,容易暴晒在太阳下。

禁止:一般不在小区或建筑沿城市公共空间设置实体围墙,如砖墙等。而设置绿化围墙或空透围墙,也要与街道景观相协调,并体现城市人文艺术。

提倡:道路要形成城市林荫带,多种植乔木,结合山城地形地貌,在堡坎等地可多用垂直、立体绿化,同一道路形成整体感、避免凌乱,应多选有重庆特色的树种如香樟、银杏、桂花、榕树、玉兰、茶花等。

城市公园内也应多种大树、多采用美观的本土树木、灌木和花卉品种。

广告店招

建筑物上的广告、店招等,要与外立面相统一,尺度、风格也要与建筑造型相协调,并体现街区特色。

人行道

城市街道的人行道,要保证宽度、拥有无障碍设施,并采用统一铺地材质和形式,以形成街区整体风格。

街道设施

电话亭、报刊亭、治安岗亭、社区服务亭、车站、标识物、残障设施等街道设施,要减少对人行道的影响,并统一设计和美化,垃圾站等要有效遮蔽。

广场

广场要满足市民公共活动和健身功能,并有文化内涵和设计艺术,比如设置既有寓意又美观大方的雕塑小品等。

桥梁

城市跨江桥梁、立交桥、城市道路堡坎以及道路桥梁,要与城市风貌和山水环境相协调,并有现代的艺术美感。跨街人行天桥造型,要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并搞好绿化环境。

第三篇: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与方法

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兼议台州市路桥区城市风貌规划

2010-04-07 23:06

摘要:认为城市风貌规划具有塑造城市个性、提高管理绩效、改良城市景观等作用。认为国内风貌规划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规划理念落后、分析方法主观、规划内容面面俱到、规划成果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试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成果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风貌规划的可操作性加以探讨,并以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可操作性;风貌规划;路桥区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是关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经济发展等的综合表征,既反映了城市的空间景观、神韵气质,又蕴含着地方的市民精神与科教文明[1]。城市风貌规划就是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风貌要素的景观设计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视觉优美的风貌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自2000年以来,国内各级各类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工作,如哈尔滨市的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南昌市的城市总体风貌规划、青岛市的黄岛风貌规划、广元市的城市整体风貌规划、柳州市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等。但是,相比较而言,风貌规划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例如截至2007年5月,“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仅收录了65篇关于城市风貌的文献,6篇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文献。

所以,本文拟在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就可操作性导向下的城市风貌规划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城市风貌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 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意义

1.改变规划模式,彰显城市个性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最佳竞争优势所在。然而,受功能理性主义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国内很多城市的规划建设往往一味套用已有的理念或成功模式,很少考虑自身在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城市个性全部丧失,难以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风貌规划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能够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及人文精神等内化到风貌要素的设计中去,进而凭借空间序列和风貌景观的有效组织,形成别具特色的节点空间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街廓空间系统、方向指认系统、色彩系统、视觉走廊与眺望系统等,从而强化了城市的差异性[2]。

2.完善现有城市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管理绩效

国内城市规划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相对成熟的体系框架,然而,无论是上层次的总体规划,还是下层次的详细规划,都普遍缺乏对城市风貌的关注。所以,城市风貌规划的提出,正是对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一方面,它在不同层次规划间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图则的编制,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规范和控制要求,有利于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管,以及规划管理绩效的提高。

3.构建视觉空间景观,打造现代宜居城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内

许多城市的空间景观和居住质量不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反而有所下降。城市风貌规划的适时出现,正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塑造良好的空间秩序为根本目的的。它通过自然山水的整合,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眺望系统、建筑要素(风格、体量、高度)等的控制,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同时,也为实现现代城市“易居、安居、康居、逸居”的基本要求,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 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现状分析

国外城市风貌规划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其理论和实践已趋于成熟。而在国内,虽然近几年各级各类城市也纷纷开展了包含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形象设计、城市美化等内容在内的景观风貌规划,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国内多数城市的风貌规划还只是因循于既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导致规划的可操作性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理念落后,缺乏非物质风貌要素

开展风貌规划,是要将城市建设成景观秀美、空间和谐、环境优越的人居佳地,所以理应以全体市民的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是就目前而言,城市风貌规划仍然是一类由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主导的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少顾及到市民的真实想法,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还仅仅停留在规划成果的展示层面。因此,依此建设出来的城市只能是决策者和规划者理想的城市,而非大众喜欢的市民之城。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城市风貌规划方案难以得到公众认可的原因所在。

除此以外,风貌规划在规划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过于关注外在的物质空间风貌,而对隐含在其后的非物质风貌要素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城市风貌规划目前借助的主要还是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的一些理论原则,因而往往特别强调外在的建筑风貌和街道景观等,而对内化于其中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却近乎漠视。城市风貌规划正因为缺少了对这些非物质风貌要素的考虑,所以经常导致规划成果的现代感十足,而地方性和民族性难觅,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

2.规划分析方法缺乏现代技术手段支撑

目前,城市风貌规划在现状调研和分析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体验分析、视觉形态分析和城市意向分析等[4],即通过规划人员的实地踏勘,运用访问、记录、摄影、座谈等手段,对城市的环境特色、景观的视觉质量、风貌要素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价。尽管这种评价是建立在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之上的,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这种短时间的调研并不能建构起对城市的全面认识,规划师眼中所看到的城市,只能是城市的一个片断、一个侧面,只能是基于其专业背景的一种主观判读,而对于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内容往往无法揭示出来。所以,当前城市风貌规划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现代技术分析手段的运用,对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把握不够,导致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城市风貌规划往往“治标不治本”,很难彻底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大量的风貌规划问题。

3.规划内容面面俱到,难以体现城市个性特色

近年来,城市风貌规划广受关注,各地的风貌建设亦是此起彼伏,但是每个风貌规划关注的主要内容近乎类同,既未突出重点,也缺乏针对性。而我们之所以实施城市风貌规划,根本目的就是要展现城市的独特性,所以城市风貌规划的内容不在于对所有要素的全面覆盖,而在于针对的有效性[5]——对现状风貌问

题较大、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严格限定,而对于其他非重点要素则由规划师自主把握,以确保城市整体风貌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因此,无所不包地将所有风貌要素纳入城市风貌规划的内容体系,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既容易造成城市风貌的雷同,又容易增加城市风貌建设管理的人力与财力,无益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管理效果[5]。

4.规划成果的现实指导性不强

受既有规划的影响,城市风貌规划的成果目前仍以二维图纸和文本为主,其成果形式存在建设指导性弱、管理依据性差等不足。一方面,城市风貌规划的图纸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点、线、面和意象图的组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于具体地块和风貌要素的设计要求、建设内容都没有相应的表述,致使在实际操作时对如何控制景观节点、眺望系统、视觉廊道、天际线、开放空间、建筑高度等风貌要素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切实指导建设实践。另一方面,城市风貌规划的文字说明中抽象原则表述过多,而绩效标准描述较少[5]。“协调”、“统一”、“重视”、“提高”等绩效用词大量出现,但都没有落到实处,笼统而空泛,致使对规划内容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无法给城市风貌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又使规划管理人员的裁量标准难以取得一致,给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察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 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规划模式探讨

1.规划理念上重视公众参与和非物质风貌要素

公众参与是许多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法定环节,很好地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发展[6]。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城市是市民的城市,是公众的城市,而非专家和领导的“私家花园”;城市居民才是城市风貌的直接感受者和被服务者。所以,城市风貌规划应当强化公众参与的程度、拓宽公众参与的路径,具体可以通过发放城市风貌调查问卷、选举市民代表参与规划研讨会、开辟网上主题论坛和开通政府咨询热线等方式来提高公众参与城市风貌建设的广泛性和积极性[6]。

当然,城市风貌规划还需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每个城市由于其地域、气候、风俗、人群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空间肌理和建筑风格;同时,城市风貌中也蕴涵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如多元融合的文化包容性、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融于骨血的经商理念等等,这些都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关键要素。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必须加强对这些非物质风貌要素的分析、研究,通过概括、提炼使之抽象成地方性的建筑符号或图案,以展现城市别具一格的魅力与风情。

2.规划方法上引入现代分析技术手段

为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将一些现代分析手段引入风貌规划的前期研究中,以减少现有城市风貌评价中的主观臆断成分,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SPSS聚类统计分析

在对城市风貌现状的调研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而借助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将被调查者按照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属性加以分类,进而得到每一类人群对城市自然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系统、历史街区、标志物、色彩等不同风貌要素的景观意象及改造意见,从而提供相对科学的分析结果和设计依据。

(2)ArcGIS多因子叠置分析

参考既有城市风貌规划的相关研究,可将城市风貌要素简化为自然环境、建筑风貌、道路系统、开放空间、风貌感知等五类评价因子,每类因子还可进一步细化,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风貌因子评价体系(表1)。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风貌因子进行详细设计,形成一系列的专业调查表格,并通过规划人员的实地踏勘获取原始数据,而后再凭借Arc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对城市建成区进行多因子空间叠置分析,得到各个地块的综合风貌评价结果,以此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依据。

(3)ArcGIS三维模拟分析

三维模型较二维平面图纸更加直观,反映的信息量也更多。因此,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建模功能,将城市的现状图底关系、建筑群体组合关系等重新复原到图纸上,结合实地调研形成的感知,对天际线、建筑高度、景观轴线、眺望系统、建筑与山水的呼应关系等进行更深一步的审视与判读,从而揭示出城市风貌的问题所在。

表1 风貌因子综合评价体系

下载(53.38 KB)

2008-10-30 17:56

3.规划内容上突出规划重点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道路系统、节点空间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街廓空间系统、视觉走廊与眺望系统、方向指认系统、观光路线系统、城市色彩系统等九大类内容[2]。而现实中,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老城市普遍面临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融合问题,新兴城市则大都具有天际线不佳、城市色彩杂乱、与自然山水的交互关系不明显等问题,不分重点地对所有风貌要素进行全覆盖的规划设计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使规划内容拖沓冗长,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所以,有必要倡导问题导向型的城市风貌规划,在详尽的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内容,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

4.规划成果上提高可操作性

作为一类应用型规划,城市风貌规划的成果应能直接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活动,因此,可借鉴国外城市设计导则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地块尺度的风貌控制图则,运用图则来指导具体实践。

风貌控制图则包含了基于二维、三维视角的风貌现状分析、风貌改造示意、风貌控制细则(文字或表格)等内容。由于引入了对比分析、三维景观模拟等设计手法,风貌要素的现状问题、风貌改造的具体措施、风貌调整前后的视觉景观效果等都可从图则上一目了然,从而使图纸内容更易被理解,也可使规划管理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裁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绩效。

四 台州市路桥区城市风貌规划

基于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从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入手,在规划的理念、方法、内容、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规划理念上,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极力倡导显山露水、尊重历史

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除关注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外,其规划也对历史文脉和城市精神的继承以及公众意图的表达加以重视。在前期的分析定位中,规划人员设计了一份涵盖自然环境、历史古建、现代建筑景观、旅游景区、商业市场、滨水游憩空间、公共广场、绿化与道路系统等多项内容的调查问卷,通过规划区内10个地块的随机抽样,获取了各类人群①对路桥风貌感知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规划人员也按照既定线路从专业视角对规划区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研,通过摄影、访谈、填写专项风貌调查表格等方式,从历史街区和日常生活中对路桥区的城市文脉与人文精神进行了记录、感知、提炼,从而在根本上把握住了路桥区的核心特质所在,形成了“百路千桥万户市”的总体风貌定位。

其次,在规划方法上,依托前期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运用SPSS和ArcGIS两大专业分析软件,对基础数据及相关资料(公众调查问卷、专项风貌调查表格、地形图等)进行了聚类分析、多因子叠置分析和三维空间模拟分析,以从整体上了解公众的风貌意象,把握各种风貌要素的现状利弊,并揭示地块的风貌问题与成因。

再次,在规划内容和成果上,基础研究报告的结论和可控制风貌要素的深入分析表明,路桥区城市风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景观轴线与眺望系统的视线不畅、城市色彩杂乱、建筑形式与空间群体组合不协调三个方面。因此,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对路桥区的景观视廊、城市色彩以及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进行重点设计和规划控制,并将相应内容落实到建筑控制导则、视廊风貌控制图则和建筑色彩控制图则上,以图、文、数据指标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切实增强规划成果的直观感受及现实指导意义。

五 结语

城市风貌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一类新型规划,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城市的建设管理工作,因而较一般规划对可操作性的要求更高。由于城市风貌规划还处在起步阶段,风貌规划编制的模式尚未成型,本文仅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对今后风貌规划的理念、方法、内容、成果等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以台州市路桥区城市风貌规划为例做了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不妨为广大风貌规划工作者所共同学习、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can form urban characteristic, enhance urban management, and improve urban

landscape.As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ofChina is developed late, it is now encountered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planning concepts, subjective analysismethods, excessively-comprehensive planning content, and weak-guiding planning achievementand so on.These problems affect seriously the operability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Aiming at the problems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how to improve

operability of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planning concepts, planning methods, planning content, and planning achievement.Furthermore, it takes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ofLuqiaoDistrict ofTaizhou City for an empirical analysis.【Key words】 operability;urban landscape planning;LuqiaoDistrict

注释

① 按调查者的基本属性可分为本地居民、外来常住人口和游客;按调查者的运动状态可分为行人、骑车者、驾驶员;按调查者的职业还可分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经商者、工人、军人、农民、学生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晖,杨树华,李国彦,吴启焰.基于景观设计原理的城市风貌规划——以《景洪市澜沧江沿江风貌规划》为例.城市问题,2006(5): 40-44

[2] 朱旭辉.城市风貌规划的体系构成要素.城市规划汇刊, 1993(6): 43-57, 38

[3] 魏挹澧.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思考.小城镇建设, 2000(10): 28-30

[4] 金广君,张昌娟,戴冬晖.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城市建筑, 2004(2): 66-70

[5] 高源.美国城市设计导则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城市规划,2007(4): 48-52

[6] 王哲,洪再生,周鲁晓,袁玲.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与探索.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1): 57-60

[7] 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中国园林, 2004(7): 67-71

作者简介:

顾鸣东(1983—),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

葛幼松(1964—),男,汉族,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

焦泽阳(1973—),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与城市设计一体化。

(转自“园林学习网”)

第四篇:探讨建设特色城市风貌

概述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气质、底蕴、格局特点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面对新世纪,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更应注重其风貌和形象的研究与塑造,从而焕发出新的更加耀眼的光彩。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前几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对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 使得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工作走入误区, 片面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 造成不少城市“千城一面”,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我国规划界、建筑界讨论的试点课题。但一座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这就要求首先要在规划上就注重对城市风貌的研究,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本文结合**市中心城区的具体情况,来谈一下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3.1 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应注重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的开发

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物质形态构成是历史文化的限定、沉淀与结晶。一定地域、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轶闻趣事等形成了各有区别的城市形态与地方风貌特色。我国是拥有五十多个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习俗的不同,形成了江南水乡,北国风光等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既不能割断传统文脉,也不能不加取舍地全盘继承。取舍什么?如何保持、建设自己的特色?这是摆在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市张店区位于**省中部,东临齐国故都,南接聊斋故里,属**半岛对外开放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市的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和流通中心。张店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蔓延地带,历史源远流长。战国时燕将乐毅分封于此,建立“昌国”。金末元初,又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是元、明、清三代重镇。1955年4月,张店区正式成立,为**市辖区之一。在**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发**市中心城区历史、人文景观的两个规划构想。

3.1.1 保护现有文物古迹,逐步恢复历史人文景观

**市张店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中心城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并留下许多名胜古迹,且极具特色和魅力。黑铁山起义中的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等著名人士均是本地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居住于中心城区的南部——淄川区;此外,在张店城区周围这片土地上还造就了一大批英明卓著的人物,他们是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孙膑、田穰苴、田单,还有著名的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左思、王士祯、赵执信,政治家管仲、鲍叔牙、晏婴、房玄龄,医学家淳于意。在中心城区周围有建于西周的齐国故城和战国齐长城遗址、明清时的蒲松龄故居、北魏西天寺石佛造像、战国田齐王陵、新石器时代桐林遗址、后李遗址、董禇遗址、大蓬科遗址和浮山驿遗址、北齐寨里窑址、明清颜文姜祠、春秋战国临淄墓群,均保留完好。规划根据不同性质的古迹划定不同的保护范围,逐步开发利用这些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做到继承中求发展,在开发中继承、更新、提高传统文化的活力。

3.1.2 优美的轶事传说,多民族交汇的传统,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

**市流传着不少优美的民间传说,且不少与地方文物古迹景点相融合,如“孟姜女”、“牛郎织女”、“颜文姜”、“炉姑”、“高柴女”、“鲁山”等。虽然他们不在中心城区内,但是对张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传说有的催人向上,有的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有的是民族爱国教育的典例。发掘利用这些积极向上的民间轶事传说,为丰富城市景点建设提供不少文化内涵。中心城区是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方,历代战争、人员的迁徙,形成满、汉、回交融的局面。兄弟民族同在一个城市生活,居住上相对集中,各自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为我们进行城市规划提供了不少值得挖掘和借鉴的东西。

3.2 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与自然相融合 在中国文化里,人和自然是处在一种十分亲密和谐的关系中,人离不开自然界的抚育,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的开发,所谓“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们从利用原始的自然条件开始,开发、改造、发展

了自然条件,使之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如一些古代江南小城镇建设,应该讲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心城区南有鲁山,北临黄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和东北为低山丘陵,最高处为黑铁山,西北和北部平原洼地,最低处在大张镇西部,地势起伏不大,但是水系相当发达,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四条主要河流从城市中心穿过,此外城区内河网密布,颇有北国江南的特色。充分利用好这些水系,是创造我们城市特色的关键。

3.2.1 以水系和铁路网为骨架,搞好防护绿地的建设

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在城区内自然穿插和铁路网的自由布置,为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水系的走向又与城市的主导风向基本一致,这为改善中心城区小气候创造了绝好的条件。规划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沿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两岸和铁路两边广植防护林带,构成水、路、绿交融的风景线,形成**中心城区绿化的骨架;此外,在猪龙河、范阳河、涝淄河和人民路的交汇处,因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地理位置,对城市风貌特色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划建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城市中心公园,形成城市绿色的“肺”。

3.2.2 搞好内河水系绿化,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张店城区内的环城河水面宽广,植被、水质良好,并且在张店城区周围有古建筑分布,在规划上体现“水”、“绿”、“古”三个主题,在其它的内河水系两侧,规划预留不少于15 米宽的绿化带,结合小品布置,为市民游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3 把城市“轴线”的建设纳入城市风貌特色建设

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可以讲有多种因素,但是城市“轴线”的建设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提到上海,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外滩和南京路;一提起北京,人们就会想到长安大街和王府井。如果一个景点、一幢建筑物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零碎的话,那么当我们精心规划,把一些相关的景点、相关的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话,它就能给人以震撼。

在**市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就张店区明确地提出了二条轴线的建设,一条是以柳泉路——张博路为主要骨架的南北向发展轴,顺应**的自然地理特征,整合全市城市空间,加强贯穿城区的柳泉路两侧绿化的综合整治。

另一条轴线是城市时代人文景观轴,也是东西向发展轴的建设,规划选择以张周路——新村路——张辛路为主线,串连周村、张店、临淄三个城区,是展现**城市发展时代延续的人文景观轴线。沿城市干道作为展现城市景观通道,控制两侧绿化景观,强化两侧的建筑景观效果,对建筑形式、色彩、体量合理引导,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轴线。

3.4 城市风貌的建设应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

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即城市“客厅”的建设。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客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侵占广场绿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我们都知道,大连是一座的环境优美的城市,其城市建设引起了全国的瞩目。它的美主要就是注重城市“客厅”的建设,如织的草坪、整洁的广场是大连城市特色之一。

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立体化交通网络便捷,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滨莱高速公路、205国道纵贯南北,空运、海运和铁路运输十分便利。有其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与其它大城市相比,我们的城市建设可以讲刚刚起步,我们有条件在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上做些努力。在这次总体规划中,我们注重了城市绿地、广场的建设,在布局上进行综合考虑。火车站广场、汽车站广场和城市主要出口路,既是人流集散的地方,也是城市的大门,给人的印象最为直观,因此在主体建筑布置上要有一定的体量,造型宜新颍独特,配套的绿化、小品、雕塑要一气呵成,强调其观赏性,力求给人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对于城市的内部广场,除了特殊功能外,强调其休闲的功能,小品、绿地等布置,要兼顾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重在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

3.5 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应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综合考虑

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承。中心城区以及周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开发资金不足,景点较分散,加之对旅游业不够重视,致使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市早在1989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张店区黑铁山风景区和张店温泉风景区及其他名胜古迹,如齐长城遗址、寨里窑址、蒲松龄故居、颜文姜祠等名迹保存完好。这些文物古迹和景点均分布中心城区周围,再加上**市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以张店为中心,以临淄为龙头, 以周村、淄川、博山为重点的新格局,再辅以其它各种内容,则以张店为中心的古文化旅游网络将是非常有特色的,届时也给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带来活力。小结

通过**市中心城区的风貌特色建设逐步提升了城市价值;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新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的形成,提高了城乡文明程度。

第五篇:城镇风貌规划课程设计一

城镇风貌规划课程作业1: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调研

1.概述:

本课程作业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进行校园风貌调查研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程作业。

大学校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节点。本课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的调研,初步理解和掌握城市(区域)风貌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并尝试进行校园风貌特色的提炼,提出风貌改善建议。

2.调研对象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及周边环境。

3.研究内容

(1)认知与分析

在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风貌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认知校园风貌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结构,如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校园空间结构、功能区划、地形水文、植物配置、建筑风貌、道路结构、景观节点、色彩灯光、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人员构成、行为特征、功能特征等。分析提炼南林风貌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并比较分析南林风貌与南京其它区域的共性和异性,同时,可以横向比较与其它校园风貌的差异。通过双向度的分析比较,可以加强对南林校园风貌的认识和理解。

(2)风貌分析草图

用草图分析记录校园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场景和结构,形式不拘,校园总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或节点透视图均可。

(3)评价与建议

1)对校园风貌的构成因素,以及校园风貌结构进行评价,提出南林风貌的主要特色和构成因素,有什么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2)根据前面的认知、分析与评价,根据不同区域场所的特征差异,将校园做一个风貌分区,并提炼每个风貌区的主题。

3)可提出校园风貌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4.进度安排:

(1)调研阶段:1周(分组调研,3人左右为一组)

(2)撰写调查报告阶段:2周(以组为单位)

5.成果要求:

每组提供A4调查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图文并茂,可采用图表、草图、照片或其它资料图片;每组提供PPT一份,并准备课堂演示。报告中应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

下载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江城市风貌规划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描写城市风貌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关于描写城市风貌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地铁 码头 江轮 弄堂 小巷 花苑 花坛 凉亭 水榭 富饶 繁荣都市 山城 钢城 花城 石城 城池 别墅 高楼 洋楼 商厦 大厦繁华 豪华 热闹 喧闹......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风貌特色化改造汇报

    城市风貌民族特色化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为深入贯彻《关于印发合作市民族特色化改造实施方案通知》(办发【2012】185号)精神,以迎接建州60周年为契机,全面实施合作市城市民族特......

    城市生态规划学

    一、如何理解和运用土地供给的自然弹性和经济弹性 定义: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经济已经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以及人类尚未利用和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 分类:通常分为自然供给......

    城市生态规划学

    城市生态规划学姓名:蒲金超 学号:2011391111 班级: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城市生态规划学姓名:尹光耀 学号:2011391122 班级: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城市生态规划......

    浅论城市生态规划

    浅论城市生态规划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理想的生态城市城市与和环境学院 07级资环3班王世贤 学号:20071136010019 城市生态规划——理想的生态城市 摘要:城市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快速的城市......

    诏安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规划简本(推荐五篇)

    诏安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规划简本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诏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中远景设想的主城区范围一致,具体为:东至桥东镇东大门,西至沿324国道......

    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风貌规划研究

    2014年第4期(总198期) 安徽建筑 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风貌规划研究 heuralourismoadStudy on Landscape Planning Along t R T R 锚。火广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01) —■一 ●II—●—●_●一 摘要: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优美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