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大全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发布者:zhaojianguo发布时间:2009-4-9 10:12:36阅读:635次
戴宾 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1978年以后成都城市化进程开始步入正轨
199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38.78%
200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已达到53.48%
2007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2.58%
2015年之前,成都城市化率将超过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成都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五年来,成都实施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城市化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综合功能增强,成都城市化进程开始步入正轨,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时期。
1.非农人口比重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稳步上升。1976~2007年的31年里,成都非农人口比重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近五年来,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全市非农人口比重一举提高了16.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2个百分点(见图1)。
按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成都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已经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2000年,成都市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成为全省城市化最高的地区之一。2000-2007年间,成都城市化进程仍然保持了较快的推进速度,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见图2)。2007年,成都市成为全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中心城区实体空间扩张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1990年达到74.4平方公里,1995年达到129平方公里,1999年超过200平方公里,2005年达到285平方公里,在全国660个城市位居第八。1990年,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区非农人口仅为161万人,2000年扩大到205万人,2006年已超过300万人(见图5)。2008年,成都中心城五城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41万人(不含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
3.市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数量增加,城镇体系逐步完善
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原温江专区与成都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成都的市制也由城市型行政区划体制转变为城乡合治的一般地域型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域由原来的5区2县扩大到5区12县,市域面积达到12390平方公里,与1976年的3861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2.2倍,市域范围空前扩大,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格局开始凸现。
1988~1994年间,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灌县、彭县、崇庆、邛崃四县改为设市,市域范围内的设市数量达到5个。2002年,新都、温江两县改为市辖区。由此形成了9区、4市、6县的行政区划格局。在此期间,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建制镇数量不断增加。市域内形成了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乡镇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小城市为节点、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近五年来成都城市化进程的新特点
近五年来,成都市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1.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和谐共荣
农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0.512下降到2006年0.4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见图
6、图7);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均衡化,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发展走向和谐;工业化、城市化联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近38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城乡经济相融,三次产业互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
2.外来人口在总人口中已占相当比重
近年来,成都以其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城市活力吸聚着全省乃至西部和全国的人口。200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已达145.66万人(见图8)。如果不考虑极少量户籍人口异地居住的原因,则成都市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达11.46%,也即每10个常住居民中即有一个外来人口。2007年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达29.61%,其中锦江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则高达40.37%。
3.郊区城市化的态势初显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口增长速度郊区超过中心城区、工业外迁、零售业外迁是郊区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表征。
目前,成都人口增长郊区快于城市中心区的征兆开始显现。从户籍人口变动看,自1999年以来中心城区人口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增长后,在2005年以后增长速率明显回落,二圈层人口增长速率则稳步上升(见图9)。2007年二圈层人口增长速率首次超过中心城区。从常住人口变动看,尽管总体上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速率仍然快于郊区,但二圈层一些区县常住人口增长速率已与中心城区相近。2000-2008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率为3.4%,而龙泉驿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率也达到3.18%。
进入新世纪后成都市开始启动东郊老工业企业的调迁。至2006年底,原位于中心城内成华、锦江两区的16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迁往二三圈层区域,同时也标志着成都市基本完成了工业企业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的迁移。二圈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由1999年的37%上升到2007年的50%,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则由2003年的41%下降到2007年的33%,减少了9个百分点(见图10)。成都市大规模的工业外迁已经基本完成。
目前,尽管成都零售业的大规模外迁尚未出现。但温江新城西商业中心、九龙仓双流国际品牌直销商城等大型零售项目的开工建设,已经预示着未来的趋势。人口增长速度郊区超过中心城区、工业大规模外迁以及零售业向郊区延伸,表明成都已经开始步入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4.城市形态向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大都市区演进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趋势,也是其城市化进程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判断大都市区形成的标准是:①具有一个强大的城市人口核心;②具有大都市区的典型空间结构特征;③周边地区成为中/高密度的郊区;④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非农化特征。
2008年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区常住人口已达441万人,完全具备了作为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条件。根据加拿大Chreod公司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研究结论,我国的大都市通常包含一个核心、核心区外圈层、大都市区主要次中心(中小城市)、较小的次中心(建制镇)、邻近核心区外圈层以及位于核心区外偏远的走廊组群内达到一定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公里)的郊区。
Eurostat在划分欧盟都市区时采用了密度分区法,以500人/平方公里作为判断一个城市地域是否具备都市区形态的标准。2008年成都市14个周边区(市)县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616人/平方公里。其中有4个区(市)县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按照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采用的15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地域标准,这五个区(市)县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城市地域了。仅有3个区(市)县人口密度低于欧盟标准,但已非常接近。也即在成都中心城区的外围已经形成了具有中/高密度的郊区,成为半城市化地区。事实上,2008年成都二圈层城市化率已达44.85%,三圈层达到37.04%。
北京大学的周一星教授认为,我国的都市区外围区(市)县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全县(或县级市、市辖区)的GDP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在75%以上。2007年成都市周边14个区(市)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5.46%,其中有4个区(市)县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0%,仅有两个县略低于75%的标准,非农化特征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成都已经具备了大都市区的典型特征,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全域成都”的理念正是对成都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这一变革历程的一种直观表述。
当前成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成都城市化进程经过快速、稳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五年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但与此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也还面临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1.与东中部同类城市相比,城市化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2006年成都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为61.5%,比上海低27.2个百分点,比北京低22.8个百分点,比东部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广州、南京分别低17、14.9个百分点,比同为西部中心城区的西安低7.3个百分点。
2006年全国主要城市城市化率比较
上述城市都是实行广域性的城乡合治体制,大城市带大郊区,其城市总人口、区(市)县数与成都相近。城市化水平方面的差距客观上反映了成都与我国主要城市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仍是成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从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来看,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城市化的初期和中前期阶段,工业化带来的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后,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吸聚人口、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因而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成都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作为成都推进城市化的新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
2.中心城人口密度高,实际居住人口持续增大,基础设施负荷加重,人居环境改善压力增大
2008年,成都中心城五个城区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密度接近1万人,是市域平均人口密度的16倍。其中青羊区常住人口密度达到11667人/平方公里,锦江区为11312人/平方公里,金牛区为10145人/平方公里。一些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常住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145.62万外来人口中有128.23万人集中在中心城五城区,占全市外来人口的88.06%,也即中心城仍是外来人口的主要集中地。1984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中心城区人口疏散的规划构想,但城市中心地价高昂以及拆迁成本不断增大的压力迫使开发商进一步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近年来,成都旧城改造力度加大,但旧城改造并未有效地疏散中心城区内的人口,反而在容积率不断增加的同时,实际居住人口也持续增大,中心城区由居住人口密集型转为就业人口及外来人口密集型,人口总量不降反增,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人口的过度密集给中心城的发展造成沉重压力,交通阻塞不断,基础设施负荷加重,保留绿地和开放空间不断被蚕食,热岛效应加剧。
成都需要考虑适时疏解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加快新城建设,以新城集聚工业、截留外
来人口,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
3.城市化的质量有待全面提高
成都中心城人口聚居城市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城市化、城乡关系的城市化却不容乐观,城市化的质量有待提高。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最为缓慢,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接近40%的恩格尔系数和不到50%的社会保障覆盖率都表明社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城市文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环境的现代化程度也都只达到了50%左右,与城市发展的硬件相比,还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城市发展,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更成为影响中心城区城市化质量的焦点和难点:
(1)城市低收入阶层不断增加,城市贫富差距有拉大的迹象
成都市的基尼系数由上世纪90年代的0.2上升到2005年的0.35,虽然尚处于0.4的警戒线以下,但更能体现财产分配的“积累(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性支出)基尼系数”,则高达0.62,比1999年上升了1倍。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增大,低收入阶层的绝对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市低收入阶层的总体规模在10~15万之间,占城市总人口的5%左右。自90年代中期之后,成都低收入阶层中失业下岗和收入增长缓慢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不断增长,现在已经占到城市低收入阶层的80%以上。
(2)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质量的提升难度加大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既是一种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同时又被赋予了社会保障与福利、劳动就业、教育、住房、人事等制度多种功能,因而户籍制度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乡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转移到了流入地城市政府,但相应的社会资源却未同步转移到流入地政府。目前,成都中心城已成为外来人口最为重要的聚居地,常住外来人口达到128万人,形成了一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大军。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成都市的常态居民,但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在居住条件、生活服务设施、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尚难充分享受到城市的物质文明。
4.新城分担中心城区功能及城市新增功能作用有限
中心城周边的新都、青白江、郫筒、柳城、东升、华阳以及龙泉驿7个小城镇作为新城来规划发展已有一定时日,在疏解中心城的人口与产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新城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城建设缺乏全新的规划,政府介入不足;发展定位不够明确;由于新城距中心城过近,其商业、文化等功能处于中心城的阴影范围之内,从而抑制了其独立功能的发育,逐步向中心城区的功能片区转化;满足通勤的城郊快速交通体系并未真正形成。因此,新城发展高度依赖中心城服务支撑,自身规模较小,功能不齐全,就业机会有限。
成都城市集聚功能的不断强化使得中心城区人口与产业过度密集的问题日渐显露,客观上产生了人口与产业疏解的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成都需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思考未来城市的发展,进一步规划建设完整意义上的达到20~50万人口规模的新城,才能真正担负起吸纳中心城扩散转移出的人口与产业以及截留外来人口与产业的重任。
成都城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5-1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将呈现以下趋势:
1.城市化进程由中后期进入后期阶段
1990-2000年,成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47个百分点。2000-2008年,城市化率仍然保持了年均1.2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率。按此速率,到2015年之前成都城市化率将超过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2.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城乡关系走向融合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成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城乡关系走向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共生的局面基本形成。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经济社会单元,成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大都市。
3.城市化的质量受到重视
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由中后期向后期过渡以及人口聚居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质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城市化、城乡关系的城市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城市化进程将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逐渐过渡到数量与质量并重。
4.新城成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
如果城市实体连绵式蔓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将基本保持现有规模。随着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郊快速交通体系的形成,柳城、郫筒、龙泉驿、新都、东升等一批城镇将会迅速扩张,成为成都疏解中心城人口与产业、分担城市功能的新城。新城成为成都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
5.郊区城市化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随着制造业在二圈层完成新的一轮集聚以及新城的崛起,二圈层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超过中心城区,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业向郊区的迁移,郊区城市化成为成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6.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向更加成熟的大都市区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与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日趋频繁和稳定,交通轴线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对外活动的空间成本进一步降低,成都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进一步向大都市区演变。
按照“全域成都”的发展理念,中心城区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成为成都现代服务业和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制造业进一步向中远郊区集聚,二圈层地域成为成都主要的生产功能区和新增城市人口及外来产业的主要吸纳区,承担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居住功能。三圈层地域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成都制造业进一步扩展的后备区域,承担居住、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环境保障功能。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功能地域和一个统一协调、共同管理的行政区域,大都市区的空间形态和管理体制走向成熟。
第二篇:我国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2
(一)选题的背景.........................................................2
(二)选题的意义.........................................................2
二、城市化进程理论基础.......................................................3
(一)城市化基本规律.....................................................3
(二)城市化的驱动机制...................................................3
三、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4
(一)我国城市化的缓慢发展时期...........................................4
(二)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4
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5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就...............................................5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5
五、世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经验启示...........................................6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6
(二)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7
六、我国城市化发展方向展望...................................................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我国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
经济学专业学生 韩婷婷
指导老师 李传健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在世界各国普遍展开,我国也逐步走上了城市化道路。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基础薄弱,要在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解决我国未来50年近5亿乡村人口的“进城”问题的有益途径。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又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世界城市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特色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Student majoring in Economics
Han Tingting
Tutor
Li Chuanji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urbanization generally begins in every country of the world,and our country has also gradually stepped onto the urbanized path.But our country is the developing nation, starting late, and has weak foundation.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will be o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urbanized path.Our country is in a period of accelerating urban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being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China, it is also a usefu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ity” nearly 500 million rural population in the next 50 years Therefore, in our such a large population country, on the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world urbanization, especiall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veloping Country;Characteristics
引言: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的人类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世纪是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全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社会结构变革。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提出了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随物,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地域条件演绎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发动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初期阶段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相适应,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以后,城市化建设需要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化的内涵已不再单纯是人口的转移,而是强化和突出城市的功能。虽然城市化水平一般主要用城镇人口比率来反映,但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集聚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表现。因此,城市化发展直接表象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城市化更为深层的意义在于城市化通过直接间接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等。正如美国《世界城市》中写道:“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我国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的城市化问题及其意义也早己超出了国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如城市化率提高10%,就相当于整个日本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如提高20%,则相当于整个美国人口的大规模迁移,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迁徙和大变革。
(二)选题的意义
由于城市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众多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也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并且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才能建立真正长久的和谐社会。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化道路理论。本文回顾了建国60年来城市发展的进程,为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在“十一五”期间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仍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本论文对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深化对城市化规律的认识。就整体而言,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两个多世纪,有的城市繁荣了,有的城市衰落了;有的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有的则较慢。但是,城市化作为作为世界潮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3)为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历程的简要回顾和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城市化及城市化道路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应该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它既不同于别国模式又有别于中国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即在城市化发展模式上,应该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之路。
二、城市化进程理论基础
(一)城市化基本规律
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呈现出两个基本规律:
1、城市化率沿着S型曲线变动:城市人口超过30%,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直到城市人口超过70%;1975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全过程呈一条S型曲线,具有阶段性规律(图1)。
图1 城市化率S型曲线
资料来源: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6-79.2、城市化进程按人口流动主导方向分为四个阶段:
(1)从农村进入城市;一般情况下,在城市人口低于50%的时候,人口迁移以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主。
(2)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当城市人口超过50%之后,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的相互移动为主,城市进入规模结构优化时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小城市是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小城市人口迁入大城市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农村人口一方面填补小城市人口迁出留下的空白,另一方面直接迁入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3)大城市郊区化;当城市人口超过70%之后,大城市成为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大城市郊区人口逐渐超过城区人口。
(4)郊区城市化,形成大都市圈阶段。:人口继续向郊区迁移,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郊区功能由居住扩展至工商业,郊区演变为中小型城市。这些中小型城市与原来的城市城区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大都市圈,随着通勤成本进一步下降,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所谓的“大都市圈”。
最终,人口迁移在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的迁移趋于稳定,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
(二)城市化的驱动机制
所谓城市化是指由工业化而引起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向城市聚集和分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工业化和城市聚集效应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规模结构[6]。
1、城市化进程的长期驱动机制。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一方面分工进一步细化导致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新的产业不断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
构由低向高演进。由于城市具备较强的聚集效应,迎合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新的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导致经济结构的城市化。与经济结构城市化相伴随的是,新增就业主要在城市中产生,城市就业人口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进而形成了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必然引起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导致人口结构的城市化。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隐含条件:即劳动力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2、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进程的驱动机制。正是因为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效应迎合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导致新的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最终导致城市化。而城市的聚集效应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即城市的聚集效应存在一个与城市最优规模相对应的临界点。在达到这一临界点之前,城市的聚集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加速上升。超过这一临界点之后,城市的聚集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城市规模也逐步发展到极限,大城市走向郊区化;若城市的扩散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就会进一步形成都市圈。正是因为城市聚集效应的这一特点,导致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进而在整体上表现为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三、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尽管中国人修城筑市的历史己有4000多年,但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86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只有10.64%,而当时世界的城市化平均水平是29%,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超过60%。显然,新中国是在一个起点极低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化的。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文献如汗牛充栋,综合有关研究成果,可将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历程分为两个时期:1949一1978年城市化的缓慢发展时期和1978年以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一)我国城市化的缓慢发展时期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发展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化正常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恢复与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相应地出现了一批新城镇,城市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57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15.4%,比1949增加近5个百分点。2、1958-1963年城市化剧烈波动阶段。由于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城市社会稳定和适应当时供给不足的社会经济状态,国务院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管理条例》,严格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3、1964-1978年城市化停滞阶段。经济调整与“文革”时期的经济混乱,使城市化进程陷于停滞。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4295万人(由1964年的12950万人增加到1978的17245万人),但城市化率不升反降(1978年为17.92%,比1963年高1.5个百分点,比1964年低0.5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化从整体上是受抑制的和严格管制的。与快速的工业化相比,城市化步伐缓慢,拉大了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
2、城市发展主要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级别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与城市的行政级别相关。行政级别越高,得到的投资和发展的机会越大。相反,中小企业与小城镇得到的投资较少,计划体制又束缚了它们自身发展的活力。
3、这一时期的城市化主要体现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小城市(城镇)的发展缓慢甚至衰退。1949-1979年,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比重为62.6%。
4、在城市发展观念上,由于担心城市人口与福利对财政的巨大压力,把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建设视为“非生产性”的,是“吃闲饭”的社会负担,从整体上限制城
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化的滞后。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是“自上而下”的,受到严格的计划管制而不能正常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彻底摆脱了长期起伏、徘徊不前的局面,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l)城市数量迅速增加。1978年全国城市为193个,1990年增加到464个,2003年达到660个,25年增加城市467个,平均每年增加18.7个。这些新增城市主要是大规模“地改市”、“县改市”的结果。(2)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改革以来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农村商业流通与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兴起和繁荣。1983年,取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了乡(镇)建制,并放宽了建制镇的设立标准,为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1988年,全国建制镇数量达到11481个,是1983年(2968个)的3.9倍。到1999年,全国建制镇数量达到19216个,还有近3万个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力,也是“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主要体现。(3)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城市化率持续攀升。我国市镇总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03年的5.2亿人,25年增加3.5亿人,年均增加1400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3年的40.5%,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步伐是不慢的。
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就
1.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 以城市化水平计算,194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7.3%。1978年,我国全国人口为962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245万人,占总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为17.9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迅猛,2004年升至41.3%,2007为44.9%,2008年为45.68。其结果是,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市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
建国初期,大城市寥寥几无,1949年132个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0个。197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192个,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13个。2000年,中国设市城市663个,城市数量22年增加了471个,平均每年增加大小城市20个以上,其中1990至1995年,五年增加了173个,平均每年增加约35个,最多的1992年和1993年一年分别增加53个和52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相应增加到40个,增长3倍多。2008年,全国建筑镇19234个,比1978年多17061个。655个城市中,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122个,占18.6%,50-100万人口城市的有118个,占18%,50万以下的有415个,占63.4%。相对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体系)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
3.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城市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布局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涌现了一大批城市群、城市带,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武汉、中原、福厦、成渝、辽中南、山东半岛、关中、长株潭等诸多城市群(圈)。其结果是,“区域经济”替代“城市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单元。更重要的是,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2008年数据显示,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产值高达106 242亿元,占全国GDP的33%,成为全国经
济发展的龙头和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从表象上来讲是五个问题:第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第二,从全球对比来看,我们国家的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集中的人口规模、人口比例在全部城市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和国际比较起来是明显偏低的。第三个问题,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不合理,人口集中程度不够。从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在国家大的空间上分布的问题,东部的地区条件是比较好的,城市化进程也比较快,但是相比人口的需要来讲,集中程度还不够。第四个问题,城市本身发展比较粗放,可持续性差。包括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包括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不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情况非常多。第五个问题就是刚才说到的城镇化成果惠及面不够,各方面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特别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大。
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对城镇化的本质和一些重要关系认识不到位。比如说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单是城镇数量、面积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进城,而是一个数量到质量的深刻社会变化过程。再比如,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几年我们也认识得不是很清楚。第二,规划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城镇规划与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不衔接的问题,规划本身科学性的问题,规划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权威性都存在问题。第三,与人口迁移相关的一些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大的障碍,阻碍了人口的流动。第四,土地制度不完善。包括跨区的土地置换问题,包括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问题,土地的流转问题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五,城市税收结构不合理。我们的税收结构主要来自于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出让收入等等,鼓励一个城市政府吸引企业、吸引投资,而不欢迎人口。第六,干部考核政策不完善。在我们国家特殊国情情况下,也是造成我们城市化存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五、世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总体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解决我国未来50年近5亿乡村人口的“进城”问题的有益途径。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又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世界城市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规律
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发展规模看,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城市化初期规模小、数量少;中期阶段城市规模大、数量多;后期阶段城市规模又逐渐向小型化、多数量发展的过程,即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发展呈现出小、少-大、多-小、多的运动规律。对城市化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规律。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规模和数量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这种小、少-大、多-小、多的趋势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决定的。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城市规模小,数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城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雄厚的表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在客观上要求不断集中,以获取聚集效益,这必然带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发展的这种现象概括就是“大、多”。城市规模由大向小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造成了大城市许多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如住宅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公共设施不足、治安状况不佳等。另一方面,随着经
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普及,城乡的生活方式差距越来越小,市民们对田园风光和对别墅式住宅的追求,致使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出现了由大城市,特别是由特大城市迁向郊区的趋向。这就造成了大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小城市群大量增加的新趋势;还有,大城市的土地价格、生产费用越来越高,也促使厂商向地价、生产费用低的中小城市迁移。
这种规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尤为显著,在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也可以得到印证。而没有呈现此规律的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则被普遍认为是畸形的。
2.城市化的空间分布发展规律
从城市化过程中空间分布的变化来看,先集中后分散是普遍的规律。城市化的这一规律,同样在发达国家表现最为显著。发达的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3.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
英国之所以以其领先的速度率先迈开城市化的步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整个西欧以至美国才受惠于技术革新的冲击因而有了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所以,生产技术与生产关系的革新、产业聚集与产业结构的改善是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产业聚集与产业结构的改善更是不断推进商业、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4.“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城市病”几乎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阶段性现象。英国和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一度感染了“城市病”。而印度由于其畸形的发展模式,也感染了“城市病”,在新德里和孟买等大城市,贫民窟成了无法回避的景象,相比之下富人区里则高档轿车随处可见,私人保安、佣人、司机、花匠、杂工、厨师一应俱全,豪华别墅备有一切现代化的厨卫设施。同时带来的环境恶化、宗教冲突等问题势必会对印度的经济发展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和无法逾越的障碍。“城市病”对一个城市乃至一国经济的发展均存在致命的危害。例如日本80年代的房地产经济泡沫和其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地价飙升有密切的关系。
5.政府的推动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政府的政策对推动城市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英国、日本城市化发展过程均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英国政府迫于社会各方压力,也开始对城市逐渐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从1835年,议会通过了《市政机关法》,同时设置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地方政府委员会、教育部、铁道部等机构到1880年颁布《雇主责任法》,规定雇主应对雇工的安全负责。英国通过这些法令的出台唤醒了整个社会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关注基本上较为成功地治理了“城市病”。日本政府也通过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城市病”的法规,成功治理了“城市病”。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两大
政策——州际高速公路计划和住房贷款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也是经过了政府很好的规划和组织。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以工业化的发展和企业的聚集为支撑
世界城市化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工业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水平。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水平很低,一般不超过10%。在工业化中期,随着生产和人口的空间聚集,城市迅速成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达到50%左右。在工业化后期,城市人口比例超过70%。城市化也开始进入后期的终极阶段。而产业与企业的聚集则能带动当地就业机会、劳动收入的跨越式增加,会吸引众多趋之若鹜的外地人到来。这也是许多中小城镇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
2.市场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前提
城市化的内在要求是产业的聚集和扩散的统一,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没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产业的聚集,没有产业的聚集就不可能形成聚集经济,产生城市;没有生产要素尤其是人的自由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产业的关联,城乡之间的融合就不可能实现,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促进城镇的发展和城乡的融合,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
3.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
从空间形态来看,这些城镇带绵延数百公里,城市与边缘、城市与郊区甚至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已不明显,似乎处于完全开放的松散状态,人口的密度因分布在若干小城市和小城镇而相对分散。特别是其区域性城镇体系布局合理,逐级辐射,带动能力强,同级城镇的个性特色较为鲜明。这就要求我国城镇化不能单轮驱动,要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小城镇协调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把城镇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扩大大城市上,这是片面的。针对我国国内二元结构的现实,单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而应当将扩大、提高大中城市与农村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盘棋来考虑,建立起太阳系式的中心城市--卫星城--小城镇网络体系,一些卫星城很快就可能变成市区一部分。从长远看,吸引农村人口更多的是星罗棋布的中心城镇,而且中心城镇农民容易迁入,容易把工业、流通同现代农业挂起钩来。
4.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通过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政策调控对城市化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保障作用。尤其是日本和英国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它不仅仅是经济变革、也不单纯是人口转移的过程,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在城市化发展中,政府疏于治理很可能会感染“城市病”。虽然可以通过后期的治理缓解“城市病”的危害,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看到,这种事后治理的成本是巨大的。印度城市发展的畸形模式很大部分也可归责于政府调控的缺失。当前我国面临的是全球一体化的宏观环境,放眼国际市场,我国应从战略政策层面上,真正做到技术携手、资源共有、信息共享,使城镇和乡村产业实现跨区域的横向联合,走向全球化市场。因此,这就客观要求我国在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立不同层次的协调机构。
六、我国城市化发展方向展望
依照世界城市化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人口流动以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阶段即将结束,未来将依次进入:以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导阶段;以大城市郊区化为主导阶段和以都市圈为主导阶段。按照国际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城市化率突破50%之后,进入大城市化阶段。人口将由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当然包括中小城市由于人口聚集而升格为大城市的部分。这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超大城市成长空间仍然很大,但
是郊区化进程将加速。美国的人口密度仅32人/平方公里,为全球平均水平的64%,仅为中国的23.5%(如果按可居住面积计算,美国的人口密度更加远低于中国的水平)。在美国这样一个低人口密度的国家,其人口都能如此的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为什么中国的超大城市人口就不能再增长了呢?这意味着:一方面,中国超大城市仍然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其它城市(尤其是处于城市聚集效应递增过程中的大城市)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另外,在中国部分超大城市在继续成长的同时,人口向郊区迁移的过程将加速。
要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致谢
在论文选题、构思、调查研究和定稿阶段,得到了李传健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支持,四年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从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哥哥们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关爱。在我读本科期间,他们虽然经济困难、生活艰辛,但在物质和精神上仍给我巨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才能顺利读完本科。最后,要非常感谢我在本科期间的各位同学,在共同学习中我们互进共勉,亲同家人。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4-42.[2]蔡昉,都阳.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J].经济研究,2003,(6):56-64.[3]李京文,吉昱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J].城市发展研究,2004.3.[4]仇保兴.国外城市化的主要教训[J].城市规划,2004.4 [5]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6-79.[6]万广华,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6):106-116.[7]王芳.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J].求索,2010(4):55-57.[8]涂岩.论发达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及启示[J].理论界,2011(2):82-84.[9]夏栩.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12-28.[10]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D].武汉大学,2005:2-55.[11]张洁聚.焦经济问题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J].商业研究,2005,(2):38-43 [12]赵翊.世界城市化进程带给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7,(28):89-106
第三篇:湛江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范文)
湛江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 2008-09-20 14:45 字体: 大 中 小
湛江是个年轻的城市,自1900年开始大规模开埠建设至今仅108年。湛江是我国最早输入西方现代经济及经历过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初湛江就已成为与香港、澳门齐名的国际市场。在抗战期间我国沿海城市相继沦陷后,湛江曾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沿海最活跃、最繁忙的对外贸易口岸。当时湛江的对外经济发展盛极一时。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路线。湛江人久违了的对外开放意识又被重新唤醒。1984年,湛江被确定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一决定大大激发了湛江人改革开放的热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湛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已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92.56亿元,比1984年增长898.8%,年均增速 10.5%。近3年每年连续净增1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3217元,比1984年增长547%,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4年的49.3 :27.9:22.8 变为2007年的19.8∶47.3∶32.9。被确立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湛江工业已建成石油、电力、制糖、纸浆、家电、饲料、水产品加工、纺织八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比1984年增长2141.3%,年均增长14.7%。农业开展了以发展水果、水产、畜牧为主的商品化规模生产,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化时代。目前,湛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糖蔗、对虾、珍珠、红橙、菠箩、剑麻、富贵竹等特色产业基地。外经贸发展很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25.8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64.42倍,年均增长20.1%。198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共20.1亿美元,去年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1%。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185亿元,比1984年的2.09亿元增长80.77倍,年均增长21.1%。目前,湛江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国百强城市第82位。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仅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77亿元,比1984年增长3807.7%,年均增长16.5%。近年来,已建成湛江港3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重大港口工程,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150万吨,比1984年增长581.4%。建成了粤海铁路、黎湛铁路复线,粤湛、渝湛高速公路,扩建了湛江机场。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85年的33.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3.4平方公里.市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1.5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6%,绿化覆盖率45.7%,居全国重点城市第4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连续四年居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大休闲城市等称号。
(三)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7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0元,是1984年767.7元的14.8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是1984年368元的13.5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人民实际收入仍有很大增长。
二、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原因
我市作为全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己同自己比,取得许多成绩与进步。但同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同首批开放的13个沿海城市相比,则存在不少差距。自1984年至2007年,全省经济的年均增速达13.6%,而我市仅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分别排第11位和第14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进出口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排在第13位。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886元,分别排第14位、第12位和第13位。我市几乎所有经济指标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排位中都相当靠后。湛江经济发展不够快有下面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一是与我省经济发展中心广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香港距离较远,接受到的经济辐射较弱。湛江虽然也有港口,但国际集装箱航线和班轮都很少,外向型企业的出口交货远不如珠三角便捷和省钱。在湛江办外向型企业的地缘优势比珠三角要差得多。
二是对国家给予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没有很好地学习、研究和运用,错过了利用优惠政策发展湛江经济的大好机遇。90年代后期个别主要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卷入了全国特大走私案,给湛江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是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重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工业发展的滞后减慢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四是没有很好地发挥港口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影响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效果和进程。
五是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滞后,致使90年代初曾闻名全国的“三星”、“半球”等大型国有、集体企业及一批规模较大的国企因体制上的缺陷而最终垮掉。
六是县域特别是乡镇财力严重不足,缺乏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七是在县域,由于办公经费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各部门利用职权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务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仍有待改善。
三、几点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与省内、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虽然仍有较大的差距,但与自己过去相比,则已有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下面一些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今后无论是把握机遇还是应对挑战,都要靠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工业立市”。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港口兴市”。要通过港口的发展推动临港大工业、对外经济、港口物流业的大发展。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生态建市”。要通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要通过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去加速经济发展,并顺利解决三农问题。
(六)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关注民生,设法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并注意搞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要充分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在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湛江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注意确立下面一些发展思路:
(一)实施钢铁带动战略,构建重化工业产业链。国家发改委已在今年3月发文确定宝钢将在湛江建设大型钢铁厂。湛江将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要以建设东海岛现代化钢铁新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抓好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目前我市已派出160多人的强大工作组,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并保证在项目立项后三个月内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我市已计划在上海和珠三角召开钢铁配套项目大型招商会,重点引进与钢铁基地形成循环发展产业链的项目和为钢铁生产服务的港口物流等配套产业。要大力发展与钢铁业关联度大的机械制造、船舶制造、金属制品等下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建设沿海石化产业带。推进大唐国际雷州火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加快推进70万吨木浆项目,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尽快把湛江建设成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造船基地、石化基地、能源基地和林浆纸基地,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二)大力加强港口建设,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围绕构建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湛江湾港口为核心的环雷州半岛港口群建设。加快推进宝满集装箱码头、东海岛等大型港区建设,继续引进宝钢等战略投资者加盟港口建设经营,大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港口建设经营。加快构建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全力打造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油品、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到2011年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2020年达3亿吨、200万标箱。
(三)全力推进“双转移”,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广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抓好这个促进湛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要大力抓好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目前我市经省认定的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已投入运行,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园正在抓紧建设。我市将力争在2年内,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有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要充分利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多的优势,结合宝钢湛江钢铁厂上马的用工需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到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万人,转移劳动力12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目前我市已制定了《湛江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双转移”的优惠政策,完善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设。我市应通过加强领导,运用政策、落实制度去做好“双转移”工作。尽快缩小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致力壮大城市实力,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也是资本投入最容易增值和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对于象湛江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着力点是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特别注重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才有可能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将重点推进海东新区的建设,近期将设法筹集资金购买海湾大桥的股权,降低城市东、西两岸的通行费用,提升海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投资价值。要超前预测钢铁项目上马后的住房需求,加快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建设。要着力构建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一批高档的酒店、写字楼和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把湛江建成繁荣的粤西中心城市。
(五)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全市经济实力。目前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是县域经济的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是县域财力十分薄弱,难以筹集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建议采取省、市财政组织担保,县域财政负责偿还的方式,成立融资公司,引导银行资金投资于县(市、区)的工业园、城镇地产等收益有保证的建设项目,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六)做好外经贸工作,促进对外经济加快发展。要树立服务好现有客商就是最好的招商措施的理念,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政策,建立现代化招商网络,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建立熟悉政策、熟悉自身条件和客商情况的专业招商队伍,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大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扩大出口。要注重做好促进进口的工作,尽量简化手续,便捷通关。要通过促进进口去促进我市工业特别是炼油、制油工业的发展,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七)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加快制定湛江市项目落户准入标准,合理设置环境准入条件,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加强鹤地水库、湖光岩、九州江、鉴江、南渡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源保护,确保水质达到二类水质以上。继续加强城市的公园和绿地建设,力争市区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绿地。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控制工业和汽车废气排放,确保城市环境质量长期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五名。今后几年,我市将着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在实行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永保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的城乡环境,让老百姓过上能保持身体健康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市永远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湛江市委政研室)
第四篇: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
----2004-2005第二期学年总结
随着2004-2005第二学期的结束,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也顺利的划上句号。在这一学年里,我们系经过不断的摸索,从一棵树苗长为参天大树。回顾本学年,我就自身的问题和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一一汇报。
【2004-2005第二学期工作中的成绩】
1、毕业生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修正:
在2004-2005第一学期的教学管理中,我们系一切从零开始,不断的揣摩和探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因此,在本学年中我系虽然毕业生达到808人之多,位居全校第三,且对于我系而言,毕业生的教学档案修正和处理又是第一次。但是,在本学年的毕业生教学档案的管理和修正中,我们秉承“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沿用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将毕业生教学档案一一落实到实处。
2、期末考试的安排和监考:
期末考试是大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大检阅。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学年的学习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期末考试安排,是促进我系稳定发展的关键。我系教务办公室根据教师教学计划和学生课程安排,合理利用教师、教室的不同时间段,将我系教师所任班级的考试细致认真的安排下去。
监考是期末考试的另一大事,为了确保学生能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场合下顺利的完成本学年学习的检阅。我们采取严格、严厉和严禁的态度,对每个学生都严厉要求遵守考场制度。因为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安排中,我系教务工作繁忙,加之学校事务较多,因此在监考中,监考人员严重不足,我系老师皆以大局为重,不顾身体疲乏,一周之内监考了十多堂考试,确保了期末考试的顺利完成。
3、毕业生资格审查和毕业证学位证的办理:
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系根据学校的规定,对每个毕业生的资格都进行了严谨和慎重的审查,确保没有学生因为资格审查的问题而导致其证件的发放。
7月1日,我跟随教务处到校本部办理毕业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其中,为了准确的办理其证件,我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对待工作,使我系毕业生的证件办理正确率达到100%,顺利的完成了学生毕业证件的办理。
【2004-2005第二学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本学年工作中,我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透过工作表现出来。
1、同事间沟通不够,工作进展不顺利:
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但是在工作中常常和XX老师发生争执,不懂得利用委婉的语气和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从而导致在工作中进展不够顺利。
2、缺乏稳重、性格毛躁:
本学年,因为毕业生的事情较为繁多,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因而在工作中,当事情紧迫时,不能抑止自己的脾气,表现出性格毛躁的一面,不能保持应该有的持重。
3、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本学期,我出任XX级计维班主任,因而在工作中,有些时候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导致某些工作延滞,效率不高。因此在下一学年中,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达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目的。
当然,我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XX老师和各位同事指出批评。
【对2005-2006第一学期工作的几点建议】
1、泾渭分明、各司其职:
在本学年中我们教务这一块,虽然分工比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做得不好。从而导致在教学工作中出现重复、吃回锅肉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因分工不明而出现失误时推卸责任。新的学年中,我们应该分工更加明确,避免吃回锅肉现象和相互推卸情况的发生。
2、次重分清、缓急分明:
2005-2006第一学期的工作中,我觉得应该把持住缓急分明、次重分清这条思路。这样,在开展工作中就能够避免避重就轻、主谓不明的问题,我们也能够及时、准确的干好我们的工作。
3、奖惩明确、责任连带:
在本学年中,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就没有规定有明确的责任关系。我以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各项工作所带来的责任与工作挂钩,严格要求。这样我们应该严厉指出和批评工作中的错误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在开展某项工作同时就不用担心另一项工作的进展或者失误。
4、合理搭配、协调发展:
合理的搭配能够使工作中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协调发展则是正确处理各项工作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协调的精神,大家互补,做到协调发展、合理搭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以上建议谨为自己一时之想法,还不够成熟,还望XX主任指正。
这就是我2004-2005第二学期的工作总结,虽然不如人意,但我想终是我肺腑之言。我真诚的希望,在2005-2006第一学年中,我们的各项工作能蓬勃的开展下去,我们系在XX主任的领导下茁长成长。
第五篇:县计划生育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与回顾
一、全县生育水平显著下降,控制人口工作成绩裴然----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 8.9‰,下降到xx年年的5.48‰;----符合政策生育率由1978年的50.35%下降到xx年年的94.76%;改革开放30年来,**县减少生育6.5万人,占xx年年全县总人口16万的40%,大大减轻了人口给资源、环境和入学、就业带来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初显成效近年来,**县注重把计生工作重心放到基层,在农村推行村(居)民自治,建立了自治网络、配齐配强村(居)领导班子和计生专干,选好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整建计生协会、形成村两委、计生专干、计生协“三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依法建立自治章程,明确自治途径,让群众对计生“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全县普遍推行了村(居)民自治工作。全县167个村(居)中,村村有计生专干,村村有人口学校、村村有计生协会,并选出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578名,95%以上的村敢抓敢管计生工作,初步形成“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殖保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坚持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中注重方法创新,把现代管理的理念、手段、方法引入计划生育工作之中,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引入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度、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七不准”要求,规范执法文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xx年10月起,简化生育审批手续,同时行文取消不合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及各种保证金和抵押金,减轻育龄群众负担。1995年以来全县无一例因计生部门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达85%,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xx年,被省人口计生委评为“贵州省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先进县”。
五、以计生“三结合”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
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七、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成立**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流动人口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和机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落实了齐抓共管,分级负责、综合治理的格局。针对**县城流动人口集中的商业一条街(湖南街)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品,聘请计划生育管理员,进行常规管理,改户籍地管理为居住地管理,对外来人口经营户逐户核查,纳入流动人口合同管理,合同签订率达100%,遏制了外来人口抢生躲生的势头,使流动人口变无序为有计划的管理服务。全县初步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工作格局。
八、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涌现了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贵州省人口奖”的黄祥友等一批热心人口计生工作,乐于奉献、敢为人先、工作踏实的优秀计生干部,现全县计划生干部队伍已由组建**县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的5人发展到143人,村级计生专干从无到有,全县167个村村村配有计生专干,并选配有578人担任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夯实了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九、独具**民族特色的宣传教育方式使婚育新风深入人心**县是“民族歌舞之乡”,民间艺术底蕴非常深厚,群众性文艺之花遍地开放。为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中,突出抓了“南皋苗年节”、“排调镇锦鸡文化节”、“龙泉山‘五月’杜鹃花旅游节”、全省“关爱女孩行动”启动仪式、全国“关爱女孩万里行活动”在**召开等大型宣传;举办了**县首届“计生杯”农民运动会;长青乡在春节和“三八节”等重大节日活动中,将“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内容融入男女老少都喜爱的花灯戏中进行表演;排调镇的也都、麻鸟、羊先等苗族村寨在“三八节”组织苗族妇女开展“苗歌唱计生”和芦笙、刺绣等民间文化体育比赛活动;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文化、教育、计生等部门联编了“婚育新风进农家”、“关爱女孩行动——控辍保学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令群众喜闻乐见,深受群众的欢迎,使宣传教育的内容更富有针对性,更富有实际效果,全县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婚育新风深入人心。
十、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统计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我县把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计划生育统计和管理水平的突破口来抓,先后投入资金70多万元,为县、乡两级配置了微机等现代设备,并建成县级局域网和县、乡广域网,目前,各乡镇都开通了宽带(或拨号)上网,县、乡(镇)之间可通过网络上报和下传各种数据、文件材料,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