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取得的进展,也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支付清算工作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支付清算工作的发展、支付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清算工作发展,对我们继往开来,实现支付清算工作新突破具有积极意义。
一、支付清算工作的沿革
1953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大联行”的三级联行清算体系:县(市)级的县辖联行;省(区)内的省辖联行;跨省(区)的全国联行。各级联行负责辖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全国联行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清算。改革开放后,随着金融体制和结算制度改革的深化,实行了多年的全国大联行制度已明显滞后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
1985年,人民一行决定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联行体制变革措施,全国联行清算体系也随之进行了重大改革,由人民银行主办的“大联行”改为各专业银行自成联行系统,系统内直接通汇清算;人民银行自身的联行系统主要办理各金融机构清算账户的资金划拨和跨行的转账业务。
人民银行联行清算体制分为全国联行和电子联行两大系统。全国联行采取邮寄报单或拍发电报的形式完成资金的划转,由人民银行总行电子计算机中心负责对账和年度结清;电子联行则通过卫星网络传送电子信息化的支付命令完成资金划转。
(一)人民银行全国联行:采取直接往来、分别核算、集中监督和逐年结清的办法处理联行账务,即由发报行发出报单,收报行收受报单,各行分别核算会计联行账务,另由总行电子计算中心集中逐笔发送对账清单,收报行根据对账清单逐笔核对,管辖行进行监督检查,总行按年度汇总轧平的办法。长期起来,人民银行联行往来一直采用邮寄对账表,手工抽卡核对的方式进行联行对账。由于对账表人工传递速度缓慢,联行业务的真实性不能得到及时验证,极易引发资金风险。为防范支付风险,加强联行管理,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资金安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国联行电子化对账系统的全面推广。电子化对账即总行电子计算中心和各联行机构之间,通过联网方式,做到上报往账报告表和下放来账对账信息的网络传输。实行电子对账后,联行报单和计算中心的对账信息几乎可同时到达收报行,年度未达查清一般在次年的2、3月份即可完成,彻底消除了由于对账不及时引发的风险隐患。
(二)人民银行电子联行:20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联行一直是异地资金划拨的唯一渠道,原始的手工操作和缓慢的邮寄过程,导致汇路不畅,相互占压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于1989年开始着手开发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针对当时我过通讯技术及通讯设施的现实情况,采用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了人民银行专用卫星通讯网,1991年正式投入运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构建是我国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中一次重要尝试,旨在提高清算效率,降低在途资金,提高资金流转速度。
全国电子联行是指经人民银行总行核准发有电子联行行号的行与行之间,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技术进行异地结算和资金划拨的账务往来。电子联行采用“星型机构,纵向往来,随发随收,当时核对,每日结平,存欠反映”的做法,自1991年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投入运行后,经历了起步、推广和稳步运行阶段,不断扩大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1995年下半年,针对电子联行覆盖面不广、地面“瓶颈”制约严重和资金汇划速度较慢的缺陷,人民银行开始推行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工程,在各城市实现电子联行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商业银行核算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联行从汇出行到汇入行的全程自动化处理。1996年,人民银行进一步通过地面网络将电子联行收发报网点推广到县级支行。1999年,人民银行又制定了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和业务到县方针,统一开发了电子联行小站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接口程序、小站与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程序的借口程序,并启动了电子联行系统无锡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工作,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当时,全国35个城市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接口进行了规范,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拥有2个卫星主站、600多个卫星小站、近2000个电子联行收发报行、10000多个通汇网点,覆盖了全国地市以上的城市和绝大部分县。2000年,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快电子联行的科技发展步伐,统一开发了电子联行“天地对接”接口程序,对大业务量城市电子联行小站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级以上城市及经济发达、业务量较大的县(市),基本实现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和业务到县,以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通汇要求,使其真正成为全国资金汇划的高速公路。
(三)现代化支付系统
为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对支付结算体系的新要求,2000年10月,人民银行党委决定调整定位、借鉴吸收、完善需求、以我为主,加快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逐步取代现行的电子联行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直接连接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处理支付清算业务60万多笔,日均余额达1万亿元,每笔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2006年,该系统共处理支付清算业务1.4亿笔,金额257.5万亿元。2006年建成运行的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撑多种支付工具的使用,实行7X24小时连续运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金额、大批量跨行支付清算业务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公共平台。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还为社会公众办理跨行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业务提供全天候的、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有效便利了百姓日常生活。人民银行利用支票影像技术、实施支票截留建设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大大便利了异地转账结算,充分发挥支票结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小额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上线更是开启了中国金融业支付清算领域的新纪元。
二、支付清算工作体系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构建了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渠道,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对支付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持续推动支付体系专业化、多样化发展,要求密切跟踪,做好应用,推动创新,加强规范;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正确处理好促进支付体系发展与保持支付体系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化发展特点,要求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欠发达地区的支付服务工作。为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支付体系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展望:
我国支付清算发展总的目标是完善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丰富和完善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适应各类经济主体多种经济活动和居民居家服务需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健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支付创新和防范支付风险的科学高效的支付监督管理体系。为此,支付清算工作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速推进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启动建设可以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点集中接入、具备更加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更加安全高效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启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和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的建设。今年,人民银行完成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完成用于采集分析支付系统数据信息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完成为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支付信用信息特别是票据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支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同步继续改进和完善其行内支付系统,提高支付服务效率,改进支付服务质量。第二,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电子支付等新兴业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近期将发布实施《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实行审慎业务许可,督促支付清算组织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客户权益。出台《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规范网上支付服务市场。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电子支付用于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切断非法活动的资金流,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第三,继续促进我国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的迅速发展,不断创新支付体系领域,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支付服务市场细分的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促使支付清算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给我国社会经济金融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与支付结算体系才能协调发展。对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来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注重改革创新,注重开放合作,注重融会贯通,坚持以创新推动改革,以改革寻求新突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保险业与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保险业与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具体到保险,从某种角度讲,它是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田”,许多改革创新的措施与方法都是在这里实验成功之后推向全国,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保险
业紧紧抓住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有利时机,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深圳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够、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大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圳保险业的主要战略目标。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深圳保险业起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1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宝安县支行设立保险代理处,同年11月代理处改为宝安县办事处。1953年11月,人保广东省分公司将该办事处升格为宝安县支公司。1958年,全国停办国内保险业务,这一机构被撤销。从此,深圳保险业进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阶段。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深圳保险业才得以恢复,并进入到一个真正的发展时期。在29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圳保险业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创下了诸多国内第一,在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曾在《保险业创新与发展》一书序言中指出:“深圳保险业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从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至今的20多年间,深圳保险事业走的就是一条改革创新、持续发展之路,而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从改革开放至今,深圳保险市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9年-1992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邓小平南巡讲话)
1979年-1992年是深圳特区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深圳特区的开创时期,深圳保险业也正是恢复于这一开创时期。这一阶段深圳保险业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事件包括:深圳的保险市场率先对外开放,中国第一家专业性寿险公司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先后在深圳成立。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同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从1980年起恢复已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当月,人保广东省分公司在深圳设立支公司,保险业务开始全面复苏。1980年,全市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8.7万元。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香港民安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从法律意义上看,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进入大陆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相比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1992年进驻上海市场,深圳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早了整整10年。1984年2月,人保深圳支公司升格为分公司。1988年3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专业性寿险公司。同年5月,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出现,开始打破了人保多年来独家经营保险的体制。1992年6月,平安保险公司改制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由地方性公司拓展为全国性综合保险公司。1992年12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标志着深圳保险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到1992年末,全市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71亿元。
这一阶段,我国的保险法制建设也逐步加强,1982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对财产保险合同作出专门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与保险有关的法律规定。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保险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对规范保险经营、促进保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初步发展阶段(1992年-200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党的“十六大”召开)
从1992年深圳保险市场“三足鼎立”格局确立开始,深圳保险业从垄断走向竞争,从混业走向分业,从幼稚走向成熟,开始真正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深圳保险业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事件包括:第一份个人寿险保单诞生,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体制创新,保险中介机构出现。
1993年4月,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同年7月签发了深圳市第一份个人寿险保单。1996年,人保投资的寿险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改制,分别组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1996年7月,以华安
财产保险公司在深圳成立。2000年1月,美国国际集团下属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和美亚保险公司两家外资保险深圳分公司开业。2000年7月,华泰保险深圳分公司成立。2000年9月,中国再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截至2002年底,深圳共有保险总公司5家,经营性保险分公司17家。同时,这一时期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7家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保险公
估等保险中介公司。深圳市保险行业组织也于1996年开始实体化运作,积极发挥作用。深圳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到2002年末,全市保费收入突破60亿元。10年间全市保费收入增长了2.94倍。
十年间,整个保险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同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保险司,具体负责保险监督管理工作,深圳分行也设立了保险科,增加了专职保险监管人员,保险监管工作得到加强。1998年11月,根据改革金融体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依法统一监管全国保险市场。200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相继设立了31个地方派驻机构,全国保险监督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保险监督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科学跨越式发展阶段(2002年-2007年,从党的十六大至国务院23号文件发布及贯彻落实)
这五年,是深圳保险业蓬勃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的五年。深圳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监管、防范风险为保障,以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目标,开创了深圳保险业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这一阶段深圳保险业的标志性事件包括:推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地位的确立、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创建全国保险业创新发展实验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2003年,深圳市政府制定颁布了《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了市金融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组成了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开辟了为金融业提供便利直通车服务的绿色通道。市政府对保险业尤为关注,2004年专门制定了《推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成立了以深圳市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推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领导协调小组”。只要有需要,领导协调小组就可以召集会议,保险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纳入到这个日常机制中加以解决,这在全国是首创的。市政府在不同层面上,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保险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对保险业的扶持力度,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3月,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对深圳保险工作作出专门指示,要求深圳保险业“在全国保险业领先、向成熟保险市场看齐”。同年5月,中国保监会与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共同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2007年8月,2007年8月,许宗衡市长、陈应春副市长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深圳保监局调研,深入研究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全力为保险企业排忧解难。同年,市政府相继下发了支持责任保险发展、加强保险宣传的若干个重要文件。各区政府、各部门与保险业的沟通也更加紧密顺畅,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和对保险业的关心、参与程度不断加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深圳保险业开始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截至2007年底,深圳市场共有各类保险公司52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73家、兼业保险中介机构3231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83.70亿元。5年间全市保费收入增长了1.8倍,累计保费总收入595.3亿元。
深圳保险业恢复和发展29年来的历程,是特区经济金融发展史在保险业的缩影。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为深圳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深圳保险业29年来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保险业的各项体制改革、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以及业务的快速增长等,都充分表明深圳保险业开始走向成熟,市场因素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运作开始与国际保险市场规则接轨,所有这些,标志着深圳已经成为国内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保险市场发展及主要特点
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也为深圳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保险市场由人保广东省分公司深圳支公司一家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28.7万元。到2007年末,深圳各类保险公司达到52家,总资产达到371亿元(不含总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83.70亿元,市场规模增长6万多倍。深圳已逐步成为国内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深圳保险业沿着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所确立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路线,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符合深圳实际、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保费收入平稳增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较好地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保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一)业务持续平稳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深圳保险业从2002年以来始终保持高位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3%,高出本市生产总值增幅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个百分点(参见图1)。保费收入连续实现每年一个台阶,2005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7年保费收入达到183.70亿元,是2002年的近3倍。五年来保费规模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与全国相比,深圳市场增长情况在之间表现出了持续稳定性,增幅基本保持在15%-30%之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参见图2)。保费收入在全国的份额由2002年的2.16%上升到2.61%。保险深度由2002年的2.22%上升到2.72%,保险密度由1352元/人上升到2132元/人。2007年,深圳保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高于深圳市gdp增长水平22.2个百分点,较深圳2006年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在全国的排名比2006年上升了3位。寿险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参见图3)。产险市场增速创下5年来的最高水平,较2006年高出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参见图4)。
(二)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
2002年以来,深圳保险机构数量迅速增加,由2002年的29家增加到2007年的225家,机构增加数量超过了以往20多年的总和。尤其是深圳启动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随着市政府促进保险业发展的措施不断出台与深化,深圳市场对保险机构的吸引力更是与日俱增,2007年新增保险公司10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38家,是深圳保险业历史上新增保险机构数量最多的一年(参见图5)。截至2007年底,深圳市场共有各类保险公司52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73家、兼业保险中介机构3231家(参见图6),形成了涵盖国有、股份制、外资保险公司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门类齐全的市场组织体系,并呈现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再保险公司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市场格局。
(三)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业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2002年以来,深圳各保险公司积极稳妥地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创新保险产品。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发展较快。意外险业务占比由2002年的2.64%上升到2007年的3.63%,健康险业务占比由2002年的2.18%上升到2007年的6.20%。产险中非车险业务的占比达到32.68%,比全国高出3.82个百分点,其中责任险保费已占到产险市场总保费的3.95%,成为产险市场第三大险种(参见图
7、图8)。寿险中期缴业务占比逐年提高,由2002年的50%提高到2007年的70%,比全国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新单期缴保费占比达40%,比全国高出20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
(四)保险中介发展领先,市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2002年以来,深圳保险专业中介经历一段基本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时期,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为124.35亿元,是2002年的3.6倍;占保费总收入的比例达到67.69%,比2002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保险公司营销模式的转变。保险公估公司实现公估费收入3.2亿元,是2002年的10倍,占全国公估费收入40%;车险公估费收入占到全国的60%以上,70%以上的车险理赔工作都是由保险公估公司完成。全国排名前10位的公估公司有5家在深圳(参见表1)。营销员队伍稳步发展,目前达到2.8万人,是2002年的2.8倍,成为保险市场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外资保险发展迅速,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深圳外资保险经营主体由2002年的4家增至目前的12家。外资公司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3.7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1.99亿元,年均保费增长率达53.53%(参见图9)。2007年深圳外资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4.37%,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外资公司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5.7%增加到2007年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其中,外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达29%,比全国高出21个百分点,深圳已成为全国外资寿险市场份额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保险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中外资公司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深圳保险业经营理念、管理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深圳保险业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六)保险功能不断增强,服务和谐社会能力显著提高
2002年以来,深圳保险业累计为深圳经济建设提供了30万亿元的风险保障,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其中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50亿元。支持对外贸易和投资30亿美元。为2000多万人次提供人身保险保障。五年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130亿元。2006年推出校方责任保险,2007年推出医疗责任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五年来累计推出责任保险产品120多个。2006年深圳保险业与交管局共同推出道路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已逐步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为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
(七)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司管控能力显著提高
2002年以来,深圳各保险公司积极深化改革,在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深圳分公司顺利完成了分业经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深圳分公司按照总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境外上市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体制和机制改革。资本市场和战略投资者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压力逐步转化为保险公司深化改革的动力,促进保险公司不断改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通过五年来的改革,大多数公司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管理架构和内控制度,有11家公司成为境内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八)行业创新成效显著,发展活力不断提高
2002年以来,各保险公司充分发挥深圳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制优势、地方政府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优势,以及基层公司贴近市场、熟悉业务、了解群众需求的优势,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束缚,加快创新步伐,行业创新成效显著。2006年推出校方责任保险,2007年推出医疗责任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五年来累计推出责任保险产品120多个。2007年全行业共推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305项,比2006年增长了60%。自2005年以来,共有45家次寿险分公司、产险分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深圳市保险创新发展领先企业”称号(参见表2)。同时,平安保险(集团)的平安后援集中项目、平安产险的车险全国通赔直赔服务和万里通紧急医疗服务、平安人寿的外汇保险产品、中国人保的医疗执业责任保险、中国人寿的国寿通电子商务平台和“美满人生”保险产品、民太安保险公估公司的汽车配件信息暨汽车配件报价系统和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管理系统分别荣获市政府颁发的金融创新奖(参见表3)。各公司在产品、服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也为全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九)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保险市场已基本建立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防范风险与促进发展体系。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深圳保监局充分尊重市场主体,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维护公司正当权益;行业自律不断加强,同业公会服务会员公司的意识提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建立了保险中介行业自律组织;企业内控建设水平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保险宣传和诚信建设进一步推进,行业形象不断改善。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深圳保险市场运行平稳、健康、有序。
(十)外部条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入最好时期
五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出台支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近30个,市领导对保险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和专门召开协调会议50多次(参见表4)。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深圳确定为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随后市政府专门成立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政府相继建立与保险业的联席会议机制。社会各界对保险业的关注和支持程度越来越大。营销员的社保和税负问题、医疗责任保险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政府推动问题、保险宣传进社区障碍问题等一些制约保险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深圳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保险业每一次发展进步,都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尤其是与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一方面,深圳的改革开放为深圳保险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80年至2007年,全市gdp年均增长33.62%。2007年,深圳gdp突破跨越6000亿元大关,达到6765亿元,财政收入达277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87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全市高科技产品总值7500亿元,金融业总资产2.8万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10万标箱,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高科技、金融、物流和文化为支柱的四大产业。全市人均gdp为10628美元,首次跨越1万美元的“发达”状态标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开始更多地追求安定和谐的生活品质。政府实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以提升民生净福利为核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这直接激发了全社会巨大的保险需求,为深圳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另一方面,深圳保险业自身的改革开放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大多数公司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管理架构和内控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取向改革,逐步建立了竞争有序的保险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开拓创新、自强自立,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在竞争浪潮中成长出了一批优秀企业。通过监管制度改革,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为保险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全面对外开放,形成了中外保险公司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深圳保险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难以获得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没有自身的改革开放,深圳保险业就难以获得巨大的动力和活力,就难以取得今天的成绩。
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是深圳保险业的必然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深圳保险业站在了新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深圳保险业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正迎来新一轮的高潮,以地铁轨道交通工程、大运会建设工程、深圳港区新建和扩建工程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升级,以户籍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保险保障制度改革等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以加快深港澳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为突破口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深化,支撑保险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强。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更加主动地承担起行业的历史使命,更加全面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为促进和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稳定服务。
(二)推进保险业的改革开放,是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内在需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深圳保险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保险的覆盖面与渗透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保险服务的水平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保险业市场化程度与深圳整体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风险管控水平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管水平与新形势和保监会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纵观当前深圳保险业所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要求,“深圳的保险业不能用一般水准要求自己,而是要力争向发达国家的成熟保险市场看齐。应当用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保险发展水准要求自己,在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做中国保险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发挥好排头兵和领头羊的作用。向成熟保险市场看齐,做全国保险业的排头兵”。深圳保险业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要克服自满情绪,居安思危、居安思进、居安思变;要克服小富即安思想,志存高远、追求超越、永争第一;要克服狭隘视野,瞄准国际一流水平,以世界眼光思考和谋划发展蓝图,实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上更大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深圳保险业的改革开放
深圳保险业坚持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推动为助力、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为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探关闯路。总体目标是:按照在全国保险业领先、向成熟保险市场看齐的要求,建设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加快深圳保险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市场局部开放到全面对外开放,从单一服务功能向多重功能转变,从相对独立发展向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转变,努力使深圳成为各类保险机构的聚集中心、强有力的保险市场辐射中心、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创新中心、保险产品的研发中心、保险人才的培养输送中心、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心,全面提高深圳保险业在全国范围的竞争力。立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借鉴成熟保险市场经验,努力在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上述目标,深圳保险业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深圳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发扬敢想、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取在发展水平、创新活力、服务能力、市场体系、管理水平、诚信规范、监管水平、队伍素质等方面在全国保险业处于领先地位、向成熟保险市场看齐,充分利用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优势地位,努力实现深圳保险业的跨越式快速发展,推动深圳保险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体内容包括:
(一)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水平领先。
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力争未来五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本市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合理调整业务结构,满足深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切实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稳步提高经营效益,增强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创新活力领先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束缚,加快创新步伐,用创新来推动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深圳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制优势,地方政府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优势,以及基层公司贴近市场、熟悉业务、了解群众需求的优势,主动向总公司提出创新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争取更多的创新在深圳先行先试,努力使深圳成为全国保险业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创新保险产品,开发更多具有深圳区域特色、适销对路的保险新产品。创新销售渠道,探索与银行、中介公司之间一对一的排他性营销合作模式,积极拓展电子商务、电话营销、门店直销等销售方式。创新保险服务,推进保险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服务能力领先
突出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紧贴深圳经济社会特点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切实把行业、公司自身的发展融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断提高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支持深圳企业“走出去”战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保险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为跨国企业、国际化人士提供保险服务,支持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发挥保险辅助社会管理的作用;发展个人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企业年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服务和谐深圳建设。发展为高科技产业、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风险保障的产品,支持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四)不断完善市场分工结构,实现市场体系领先
借鉴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经验,顺应保险市场分工的专业化趋势,进一步优化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再保险公司等主体之间的梯次专业分工结构,完善各类主体之间以技术、业务、人才等为纽带的专业协作机制,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功能互补、多元发展、门类齐全、国内领先的市场组织体系。发挥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各自的专业优势,走展业、理赔外包的保险业务经营模式。加强再保险公司的技术输出,为直保公司产品开发、风险管控提供支持。争取政策扶持出口信用保险的力度,促进出口信用保险的更快发展。积极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汽车保险、银行保险等专业性保险公司,丰富市场组织体系。
(五)切实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实现诚信规范领先
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市场不诚信、不规范行为,努力在全行业形成诚信守信和规范经营的浩然正气。坚持以效益为导向,倡导成本与规则约束下的理性公平竞争,塑造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健康保险文化。加强对基层单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从业人员保险法规培训和保险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诚实守信和依法经营意识。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化的产、寿、中介行业组织,更好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大力推进保险宣传进社区活动,提高公众保险意识,树立行业诚信形象。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依法查处扰乱市场秩序以及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险机构,加大失信、违规成本,创造出一个“诚信规范受益,失信违规受惩”的氛围和环境,让违法违规、欺诈误导、弄虚作假者无地立足。
(六)大力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实现管理水平领先
加强深港保险业以及深圳中、外资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流,借鉴国际保险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内控建设水平,确保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内控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责任,以及公司对下属机构和营销人员的管控责任。建立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内控评价机制,不断推动内控制度的完善。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中的积极作用。
(七)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实现监管水平领先
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借鉴成熟保险市场的监管经验,探索有效监管方式和方法,确保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充分展现出改革开放前沿保险市场的朝气和活力。更新监管理念,尊重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不断加强市场调控,确保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创新监管模式,建立信访投诉处理、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问题通报制度,把政府监管、法人管控、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领导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营造有利于保险业发展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
(八)积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实现队伍素质领先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加强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打造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保险营销人才和监管人才为主体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落实好市政府的保险人才支持政策,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大力引进人才,把境内外优秀人才吸引和聚集到深圳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事业中来。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探索和建立保险人才流动的行业管理制度,鼓励保险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与交流环境。
第三篇: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
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
引子:爷爷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伍老兵,一九七八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绵阳一个工厂从事人事工作,现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他是绵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爷爷总是喜上眉梢、眉飞凤舞„„
一九七八年,我从部队转业到绵阳工作,住在厂里一间平房里,(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待遇。)全家五口就一间房,白天是书房、客厅,晚上铺开床是卧室。每次一打雷下雨就是我们家的“苦难日”也是家里最忙碌的日子„„“为什么呀?”因为房屋是砖头和石灰砌成的,不结实,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家里的脸盆、茶缸、痰盂就发挥了它们的功效———接雨。一张吃饭的桌子总是要用砖头支起来才能用。做饭用的是蜂窝煤,炒菜用的肉,穿衣用的布„„那可都是排很久的队才用供应票买到的。起早摸黑的工作,苦巴巴的干一个月就五十多元的工资,把你妈妈他们学费交了以后,精打细算才能熬到月底,如果遇到谁生病、谁娶亲嫁女,那将会捉襟见肘。整个厂里就一台黑白电视,厂里的孩子会早早端上小凳子,一个台也看得津津有味„„
就在那一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个体、农民企业相继出现,中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绵阳———这座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成长起来了,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绵阳变样了。改革开放成为绵阳科技城发展的动力。
1997年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愎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温暖怀抱100年的游子终于回来了。
2001年7月13日,万众瞩目的08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中揭晓,中国北京凭借过人的优势、完美的报告,脱颖而出,取得举办权,亿人喝彩。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大家记住了航天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08年黑瞎子岛的收复,中国成为了陆地面积第二的国家。非典、百年不遇的雪灾、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曾经让中华儿女彻夜难眠,“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爷爷斩钉截铁的声音响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中国圆满举办两个同样精彩的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博,有力的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神
七、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相继问天„„
爷爷喝了一口茶,继续说:“现在国家减免了你们的学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前的教室只有又旧又破的课桌,坐上去吱吱呀呀的响,现在是崭新的课桌椅,明亮的教室,一流的师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你再看啊!就绵阳来说,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条宽大的柏油路,车水马龙;一座座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好又多、沃尔玛、百盛、茂业百货、梅西百货„„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购物天地;公交车、的士、自行车、私家车、火车、飞机„„人们出行多方便啊!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家里有电视机、空调、电脑、冰箱„„这都很普遍,不足为奇。每天吃肉、喝牛奶、穿新衣服„„再也不是一件奢望的事了。做饭用微波炉、电饭锅、燃气灶、电磁炉„„可口的饭菜,舒心的日子„„人们追求的都是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
爷爷的千言万语说不完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绵阳,我可爱的家乡,我为你骄傲!你有山清水秀的容貌,你有勤劳勇敢的市民,我坚信美丽的绵阳科技城明天会更好!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五年级:杨博唯
第四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纵观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已走过30年,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其实质是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城乡差距过大和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背景。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回顾;评价;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2-0036-04
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回顾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形式发展而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使中国农村逐渐形成“乡政村治”的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也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了本质改变。1982年到1984年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农业合作化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理论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重大转折,农村经济改革也迈向市场的探索阶段。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是这个阶段农村经济改革的中心任务。1985年,中国开始实行农产品收购的“双轨制”,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的形式取代了农产品的统购统派。蛋类、水产品、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在1992年前就被全面放开。其中,水产品是我国最早完全放开管制的农产品;国家对粮食和棉花则实行了较长时间的“双轨制”,直到2004年粮食才放开生产经营,是我国最晚放开管制的农产品。乡镇企业在这个时期异军突起,不但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创出一条新路子。1992年,我国有乡镇企业2321万家,近90%分布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共有职工约1.13亿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来自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的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992年高达50.66%。乡镇企业还把工业文明带进了农村,客观上要求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加速了农民现代观念和市场观念的形成。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3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由于改革初期对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只涉及到收购体制,并没有触动销售体制,在粮食收购价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购销价格的倒挂问题日益突显,造成粮食收储企业严重亏损。1992年,国家开始改革粮食销售体制,直到2004年,国家通过《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并将国家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间接给农民的补贴转为直接补贴,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在这个时期,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到2002年底,各类龙头组织带动农户总数超过700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0.5%,其中,每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达7.6万户。目前,东中西部分工协作,出口型、大宗农产品型和特色型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从1993年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我国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有力的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1984年开始实行的农村税费制度下,农民不仅要为政府提供税收,还要为乡镇和村提供各种费用或基金。由于乡村财政供养负担的加重和公共建设与服务对资金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不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使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重农民负担成为可能。特别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当缓慢,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最后定位于农村税费改革,并于2003年起在全国铺开。
第四阶段从2004年至今。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胡锦涛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改革更加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考虑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外部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三农”问题。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议》,并作为2006年的“一号文件”颁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战略任务。同年,以取消农业税为标志,国家开始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凝聚了全党集体智慧,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了中国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为中国推进农村经济改革提出了行动纲领。
二、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三十年的评价
(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一场成功的变革。不论从历史的标准还是当代世界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农村经济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一个成功的事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原来由国家资本控制的农村土地变成两亿农户根据社区内部成员权平均占有的土地,是一场占当时中国人口80%的农民都得到好处的改革。在让农民承包土地的时候,国家同时把农村的公共开支和福利保障一并让渡出去,使土地在拥有社会保障职能的同时还承担起为乡村财政提供财源的责任,在国家建设资金紧缺和落后经济基础还不足以支撑全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时期,它在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的提取农业剩余创造了条件。面对土地产出的内在约束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外部限制,致富热情高涨的农民逐渐把眼光投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1998年以后,我国农业劳动力平均粮食产量呈递减趋势,土地生产率也不断接近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冲破城乡地域界限,开始了“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他们作为低成本的劳动力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劳动积累,弥补了资金积累的不足。三十年的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有效释放了现有
二元经济体制下农业和农村的生产能力,为实施城市和工业的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城市和工业经济的优先发展,必然要更多的从“三农”中提取剩余。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从农业获得的“剪刀差”收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逐年下降,其下降速度高于生产资料价格下降速度,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明显上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更加扩大。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偏向的土地征用制度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失去土地,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使农业土地收益流失严重,征地“剪刀差”使农民蒙受至少2万亿元的损失。城镇用工制度改革以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激增,成为城镇化建设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较低的工资水平且几乎不享有任何劳动与生活保险,用工“剪刀差”使农民工劳动收益被压缩。持续时间过久的“剪刀差”使落后的农业因长期价值补偿不足而失去自身发展的活力,也使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没有得到应有改善。在市场自发调节下,生产要素会从低收益的产业和区域流向高收益的产业和区域。农业是弱质产业,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但农业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发达国家政府都普遍实行农业支持政策。改革开放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不利于农业的局面虽然有所改变,但支持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和积累机制并没有建立,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扩大,农业生产要素流失问题更加严重。长期以来,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负担,农村则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由于原有的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乡镇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积累的资金更加缺乏。虽然国家近年来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增加了对农民的补贴,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建设资金也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但这些政策效应的发挥主要是长期的,短期内效果有限。
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展望
(一)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引导和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发达国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增加值同农业增加值之间的比例已超过2.5:1,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是0.5:1。考虑到中国农产品产量充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间的比例完全有条件达到发达国家现有水平的60%,即1.5:1,那么,到201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至少可达到96 980亿元。如果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一半能够在县城以下的农村区域实现,且同时GDP能够保持8%的平均增速,届时农村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合计有望达到18.7万亿元,农村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由目前49.1%增加到58.75%。在确保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不低于城市居民水平的条件下,农村就业人口占社会就业总人口的比重可达60%左右。这充分说明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潜力巨大。如果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实现上述发展,必然会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与农村的产业结构,极大的扩展农业的生产空间,这与农村改革三十年中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具有相似的效应。农业产业化大发展将带来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下一场深刻变革,它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未来一个时期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二)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回顾30年改革历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也是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2008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土地按均田分包制造成了耕地的分割与分散,形成其固有的矛盾,矛盾又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大量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但又不肯放弃在农村的土地产权,于是便出现大量粗耕、弃耕现象,农村迫切需要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价及土地资本性收益也随之提高,加速了农民对农村土地产权的追求,在土地收益问题上出现了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农民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土地具有资源与资产的双重内涵,不可能脱离产权而独立存在,然而中国农村现行土地制度最主要的缺陷是产权不明确。虽然中国创造性的使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但是模糊的土地产权还是为实现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设置了诸多障碍,改革的实践表明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土地流转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中国建设资金在较长时期内仍将紧缺,不能支撑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果能否保证土地再次分配的公平还有待商榷,所以,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三)通过体制创新改变城乡要素配置的不平衡性,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把农村劳动力及其农村居民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工进城务工,使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城镇化率在2007年已达到44.9%,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十几年还将会保持年增长率为1%的上升速度。那么,中国从现在起到2020年每年要转移1500万农村人口和900万个农村劳动力,总共需要转移农村人口2亿多,城镇压力十分巨大。虽然中国城镇化率在2020年可能达到55%至60%,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届时还将有6亿至7亿农民,农村的安置任务同样很繁重。党和国家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新农村的建设。随着“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和“两个趋向”的提出,国家开始着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近几年,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补贴力度,原来保障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体制被逐步改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然而,中国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农村生产要素流失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无疑会加剧。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农村教育补贴与就业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改变生产要素配置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偏向,统筹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闫春英)
第五篇:湛江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范文)
湛江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 2008-09-20 14:45 字体: 大 中 小
湛江是个年轻的城市,自1900年开始大规模开埠建设至今仅108年。湛江是我国最早输入西方现代经济及经历过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初湛江就已成为与香港、澳门齐名的国际市场。在抗战期间我国沿海城市相继沦陷后,湛江曾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沿海最活跃、最繁忙的对外贸易口岸。当时湛江的对外经济发展盛极一时。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路线。湛江人久违了的对外开放意识又被重新唤醒。1984年,湛江被确定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一决定大大激发了湛江人改革开放的热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湛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已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92.56亿元,比1984年增长898.8%,年均增速 10.5%。近3年每年连续净增1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3217元,比1984年增长547%,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4年的49.3 :27.9:22.8 变为2007年的19.8∶47.3∶32.9。被确立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湛江工业已建成石油、电力、制糖、纸浆、家电、饲料、水产品加工、纺织八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比1984年增长2141.3%,年均增长14.7%。农业开展了以发展水果、水产、畜牧为主的商品化规模生产,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化时代。目前,湛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糖蔗、对虾、珍珠、红橙、菠箩、剑麻、富贵竹等特色产业基地。外经贸发展很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25.8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64.42倍,年均增长20.1%。198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共20.1亿美元,去年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1%。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185亿元,比1984年的2.09亿元增长80.77倍,年均增长21.1%。目前,湛江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国百强城市第82位。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仅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77亿元,比1984年增长3807.7%,年均增长16.5%。近年来,已建成湛江港3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重大港口工程,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150万吨,比1984年增长581.4%。建成了粤海铁路、黎湛铁路复线,粤湛、渝湛高速公路,扩建了湛江机场。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85年的33.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3.4平方公里.市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1.5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6%,绿化覆盖率45.7%,居全国重点城市第4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连续四年居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大休闲城市等称号。
(三)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7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0元,是1984年767.7元的14.8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是1984年368元的13.5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人民实际收入仍有很大增长。
二、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原因
我市作为全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己同自己比,取得许多成绩与进步。但同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同首批开放的13个沿海城市相比,则存在不少差距。自1984年至2007年,全省经济的年均增速达13.6%,而我市仅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分别排第11位和第14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进出口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排在第13位。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886元,分别排第14位、第12位和第13位。我市几乎所有经济指标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排位中都相当靠后。湛江经济发展不够快有下面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一是与我省经济发展中心广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香港距离较远,接受到的经济辐射较弱。湛江虽然也有港口,但国际集装箱航线和班轮都很少,外向型企业的出口交货远不如珠三角便捷和省钱。在湛江办外向型企业的地缘优势比珠三角要差得多。
二是对国家给予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没有很好地学习、研究和运用,错过了利用优惠政策发展湛江经济的大好机遇。90年代后期个别主要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卷入了全国特大走私案,给湛江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是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重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工业发展的滞后减慢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四是没有很好地发挥港口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影响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效果和进程。
五是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滞后,致使90年代初曾闻名全国的“三星”、“半球”等大型国有、集体企业及一批规模较大的国企因体制上的缺陷而最终垮掉。
六是县域特别是乡镇财力严重不足,缺乏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七是在县域,由于办公经费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各部门利用职权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务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仍有待改善。
三、几点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与省内、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虽然仍有较大的差距,但与自己过去相比,则已有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下面一些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今后无论是把握机遇还是应对挑战,都要靠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工业立市”。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港口兴市”。要通过港口的发展推动临港大工业、对外经济、港口物流业的大发展。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生态建市”。要通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要通过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去加速经济发展,并顺利解决三农问题。
(六)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关注民生,设法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并注意搞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要充分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在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湛江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注意确立下面一些发展思路:
(一)实施钢铁带动战略,构建重化工业产业链。国家发改委已在今年3月发文确定宝钢将在湛江建设大型钢铁厂。湛江将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要以建设东海岛现代化钢铁新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抓好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目前我市已派出160多人的强大工作组,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并保证在项目立项后三个月内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我市已计划在上海和珠三角召开钢铁配套项目大型招商会,重点引进与钢铁基地形成循环发展产业链的项目和为钢铁生产服务的港口物流等配套产业。要大力发展与钢铁业关联度大的机械制造、船舶制造、金属制品等下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建设沿海石化产业带。推进大唐国际雷州火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加快推进70万吨木浆项目,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尽快把湛江建设成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造船基地、石化基地、能源基地和林浆纸基地,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二)大力加强港口建设,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围绕构建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湛江湾港口为核心的环雷州半岛港口群建设。加快推进宝满集装箱码头、东海岛等大型港区建设,继续引进宝钢等战略投资者加盟港口建设经营,大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港口建设经营。加快构建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全力打造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油品、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到2011年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2020年达3亿吨、200万标箱。
(三)全力推进“双转移”,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广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抓好这个促进湛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要大力抓好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目前我市经省认定的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已投入运行,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园正在抓紧建设。我市将力争在2年内,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有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要充分利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多的优势,结合宝钢湛江钢铁厂上马的用工需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到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万人,转移劳动力12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目前我市已制定了《湛江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双转移”的优惠政策,完善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设。我市应通过加强领导,运用政策、落实制度去做好“双转移”工作。尽快缩小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致力壮大城市实力,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也是资本投入最容易增值和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对于象湛江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着力点是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特别注重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才有可能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将重点推进海东新区的建设,近期将设法筹集资金购买海湾大桥的股权,降低城市东、西两岸的通行费用,提升海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投资价值。要超前预测钢铁项目上马后的住房需求,加快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建设。要着力构建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一批高档的酒店、写字楼和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把湛江建成繁荣的粤西中心城市。
(五)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全市经济实力。目前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是县域经济的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是县域财力十分薄弱,难以筹集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建议采取省、市财政组织担保,县域财政负责偿还的方式,成立融资公司,引导银行资金投资于县(市、区)的工业园、城镇地产等收益有保证的建设项目,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六)做好外经贸工作,促进对外经济加快发展。要树立服务好现有客商就是最好的招商措施的理念,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政策,建立现代化招商网络,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建立熟悉政策、熟悉自身条件和客商情况的专业招商队伍,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大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扩大出口。要注重做好促进进口的工作,尽量简化手续,便捷通关。要通过促进进口去促进我市工业特别是炼油、制油工业的发展,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七)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加快制定湛江市项目落户准入标准,合理设置环境准入条件,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加强鹤地水库、湖光岩、九州江、鉴江、南渡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源保护,确保水质达到二类水质以上。继续加强城市的公园和绿地建设,力争市区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绿地。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控制工业和汽车废气排放,确保城市环境质量长期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五名。今后几年,我市将着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在实行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永保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的城乡环境,让老百姓过上能保持身体健康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市永远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湛江市委政研室)